首页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2022届高三历史一模试题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5

2/25

剩余2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年江西省赣中南五校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董仲舒曾提出“限民名田以赡不足,塞兼并之路”的政治主张。他认为:“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于下,民安能如之哉……富者奢侈羡溢,贫者穷急愁苦……民不乐生……安能避罪!”由此可知,董仲舒提出“限民名田”的根本出发点是(  )A.抑制土地兼并B.促进农业生产发展C.维护社会稳定D.打击官僚地主势力2.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例如,秦朝北方的河东、上党、太原等五郡才相当于今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湖南省。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秦汉时期(  )A.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B.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C.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D.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存制度3.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中国古代经济史方面的小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内容、过程。其中,步骤最合理、论证最严谨的是(  )第一步第二步甲阅读《战国策》,发现秦国“以牛田”记载提出“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牛耕”的观点乙参观“中国船文化博物馆”,了解宋代越洋航船的制造工艺、规模得出宋朝时中国海外贸易臻于鼎盛的结论丙翻阅论述黄道婆革新、推广织造工艺的史书提出“元代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的观点丁查阅明清时期皇帝的诏书、上谕等档案得出“海禁政策曾间断实行”的结论A.甲B.乙C.丙D.丁4.在中国古代,区别于程朱理学,开创自己独立思想的人是(  )-25-A.孔子B.董仲舒C.王阳明D.林则徐5.鸦片战争后,洋货在华严重滞销。1847年,英国政府根据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开关以后,中国政府是忠实履行条约义务的,英国对华贸易不振,“既非因为中国对英国货物没有需要,也非有其他国家与英国竞争,唯一原因在于中国可以动用的现银被鸦片所吸收,从而对于自英国进口的制造品,即缺乏支付手段”。其认为,英国商品在华滞销的主要原因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B.中国不需要英国的工业品C.鸦片泛滥导致购买力下降D.中国政府暗中引导百姓进行抵制6.1946年法国颁布《新人权宣言》草案,它继承和扩展了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的原则和精神。下列有关这两部人权宣言的说法正确的是(  )A.1789年的《人权宣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人权宣言B.都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的文件C.都是以私有财产权和商品经济为基础D.宣言的精神均是启蒙学说7.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坚持敌后抗战。“敌后”主要分布于如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8.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25-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D.“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9.《十二铜表法》规定买卖不动产和奴隶等,除当事人亲自到场外,还必须邀请5位证人和1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据此可知,《十二铜表法》(  )A.保护债权人利益B.保护奴隶主贵族的权益C.注重程序和形式D.注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0.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三大经济理论。它们诞生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A.商业革命、信息革命、知识经济B.市场化、区域化、全球化C.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经济危机D.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11.某国际组织成立宣言称:“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在国际贸易增长中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的歧视性待遇……”这个国际组织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欧洲共同体C.世界贸易组织D.上海合作组织12.阅读下边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表格,其中史实和推论都正确的是(  )-25-A.①B.②C.③D.④ 第II卷(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合法的政治参与方式非常有限。明清时期,统治者推出一些有利于普通地主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措施-25-明太祖设立通政司处理臣民的章奏,规定除田土、诉讼之争,一般民户皆可上书言事,算是为政治表达开了一个方便之门。清朝前期,为解决大批“士者”出路,政府允许纳资捐官,并不断扩充科举取录的名额。……在西力的冲击下,维新派办报纸、书局,组织社团。……甲午战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警告“民心先离,将有土崩瓦解之患”。戊戌变法是政治体制改革,但因触犯既得利益权贵,仅行百日即被废止、……庚子祸乱后清上层几乎没有谁再反对改革。……1908年,清廷开始筹办地方咨议局、中央资政院,以选举民意代表、“博采群言”并发挥其“舆论总汇”的功能。,“皇族内阁”的结局,使这一民意机构走向政府对立面。﹣﹣摘编自徐军《中国古代政治参与的历史考察》、袁刚《民心尽失的历史警示》等材料二中世纪后期,欧洲的许多国家产生了等级会议,如1265年英国的“等级会议”以及后来法国的“三级会议”等。从政治参与上看,英国政治在10世纪,参与扩展到王权和世俗、宗教贵族。到了12世纪,参与扩大到工商业主(新贵族)、骑士,以及从理论上,所有具有一定财产的自由民。随着议会地位的提高,由资产阶级、城市市民组成的下院的作用逐步增强。“光荣革命”后,真正由选民选出的议员组成的下议院才形成但这仍然是一种包括性别、年龄甚至是身份、财产的有限参与、20世纪,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普选权。﹣﹣摘编自陈楚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参与的历史沿革》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合法的政治参与方式的不同之处。(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政治参与的演变趋势,(3)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面对社会转型,近代中西方调整政治参与方式的共同之处,并分析影响政治参与程度的因素。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据史料记载,明朝徽商奢靡之风渐盛,豪商巨贾家中大都锦衣玉食,蓄婢纳妾,纷纷斥巨资建造园林府邸……不可否认,徽商的奢华有安全上的考虑,但更多是为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他们将经商得来的一部分利润用于衣食住行的生活消费,极尽奢华,在世人对商人生活方式的渴慕中得到心理的满足。-25-与徽商相比,英国商人在衣食住行方面要节俭得多,讲究实用舒适,没有如徽商一味显富,也没有英国国内贵族那样讲究奢华享受,他们也为自己的社会地位不满和自卑,他们对高高在上的贵族阶层充满了向往,但他们认可现存的等级制度,并没有如徽商一样提出新的价值观念来抗衡和改造旧有的社会观念。英国商人依附于等级社会,通过一步步地向上攀升,最终成为贵族士绅代表的上层社会的一部分。为了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为了给财富一个体面的名号,他们出钱购买爵位,或者购买贵族才拥有的家族徽章,通过这种途径来跻身社会上层。在17世纪前期的英国,417个男爵中就有49个商人,21个是商人的后代。﹣﹣摘编自陈娟《明代徽商与英国商人之比较》材料二从明中叶至清中叶辉煌了数百年的徽商,在清道光中叶以后,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逐渐走向了衰落。道光十二年,清廷根据两江总督兼管两淮盐政陶澍的建议,进行盐法变革﹣﹣改纲为票……任何商人只需向盐政所设之局纳税领票,便可取得购销食盐的合法权利,这一变革使徽商在纲运制下所取得的垄断两淮、两浙盐业运销的世袭特权宣告结束,徽州盐商因而“一败涂地”。……咸丰年间的兵灾又给徽商致命的一击。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徽商活动的主要舞台,这时却成为太平军与清军的主战场。……西方列强的入侵也加速了徽商衰落的进程。由于洋纱、洋布、洋颜料以及南洋木材的进口日增,徽州布商、木商的生意大受影响。钱庄、银行业的兴起,又使徽州典商丧失了在金融业的原有地位。徽州茶商也因洋商趁机操纵市场压价收购,而“连年折阅”,形成“十商九困”的局面。至清光绪中叶,作为显赫一时的封建性商帮徽商最终“无可奈何花落去”了。﹣﹣摘编自李琳琦《徽商与明清徽州教育》(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明代徽商与当时英国商人的异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商人的不同生活方式所带来的不同影响。(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徽商的性质,并分析近代以来导致徽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因素。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25-明末清初,明代宗室藩王们及一大批官僚豪绅被镇压,这些被镇压的藩王、官僚豪绅所霸占的土地分布在山东、山西、湖南、湖北、陕西等地,当时清政府不少官吏建议统一回收,然后卖给农民耕种。而当时有的庶民一贫如洗,哪有钱购买这些土地呢?康熙作了一个令大部分清政府官吏张目结舌的决策,他下诏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号称“更名田”。康熙在实施“更名田”的同时,大胆奖励官员、农民垦荒……他针对当时一方面国库粮食不充足,另一方面地方出现抛耕、荒耕的现实状况,在康熙十年,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由过去的三年放宽到四年,又宽到六年,最后宽到了十年;此外,康熙皇帝针对贫困农民在垦荒和兴修水利时无资金、无耕牛的问题,他下令地方政府给予财政资助。他说:“流移者给以官庄(官田),匮乏者贷以官牛,陂塘沟洫修以官帑(公款),则民财裕而力垦者多矣。”并下令荒地垦熟后,原主不许复认,以鼓励垦荒者的积极性。﹣﹣曲路浚《从前清政府的棱镜中折射当代财政之伤》(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康熙改革在注重社会平衡方面采取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熙改革的积极影响。1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22年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100周年,其既有进步性,又有一定的局限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辛亥革命的成果之一,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但同时也存在缺陷,其最明显的缺陷,就是“因人立法”及由此导致的责任内阁制政体设计下总统、内阁、国会之间分权的混乱。﹣﹣《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缺陷》(1)材料一中毛泽东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评价是否科学?为什么?(2)据材料二并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说明其存在“因人立法”的缺陷的表现并指出这一缺陷的后果。1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战争同盟是国际关系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与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争同盟可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战争时期或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战争,针对某一或某些特定国家或国家集团而缔结的在安全防务上采取共同行动的联合体。同盟的构成主体是主权国家,同盟的核心内容是成员国在安全和军事领域内的合作与承诺。材料二-25-在存在战争或战争威胁的国际环境中。一个国家之所以要选择同盟政策,多个国家又之所以能够结成同盟,关键在于各国之间共同利益的存在。当然,这里所说的共同利益不仅包括盟国的一致利益,也包括盟国间的并行利益。一致利益即同盟中各成员国国家利益的重合部分,如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面临某一共同敌人,该敌人对它们的安全构成威胁,这些国家就会产生共同的安全利益。共同利益中的并行利益即每一个盟国企图从该同盟中获取的足以吸引它加入该同盟的与其他成员国平行的不相冲突的利益。﹣﹣以上材料均选自曾玩兰、陈益林《试论战争同盟的形成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一,列举历史上的两个战争同盟。(2)根据材料二,分析战争同盟形成的主要原因。1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关于武则天的材料,回答问题。大崇文章之选,破格用人,于是进士之科为全国干进者竞趋之鹄的。当时山东、江左人民之中,有虽工于为文,但以不预关中团体之故,致遭屏抑者,亦因此政治变革之际会,得以上升朝列。而西魏、北周、杨隋及唐初将相旧家之政权尊位,遂不得不为此新兴阶级所攘夺替代。故武周之代李唐,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资治通鉴》她掌权以后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对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口也由唐高宗初年的380万户进一步增加到615万户。武则天任用了一批酷吏,来俊臣、周兴、索元礼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这些酷吏所针对的多是那些被密告谋反的官僚(与武有不同政见者),他们不仅滥用酷刑,残害官僚,而且还将杀手伸向唐宗室。他们的所作所为,株连冤杀了很多无辜的人,使“朝廷累息,无交言者,道路以目”。﹣﹣据《旧唐书》等整理(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武则天的施政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武则天的施政措施。 -25-2022年江西省赣中南五校高考历史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董仲舒曾提出“限民名田以赡不足,塞兼并之路”的政治主张。他认为:“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于下,民安能如之哉……富者奢侈羡溢,贫者穷急愁苦……民不乐生……安能避罪!”由此可知,董仲舒提出“限民名田”的根本出发点是(  )A.抑制土地兼并B.促进农业生产发展C.维护社会稳定D.打击官僚地主势力【考点】34: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分析】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需要掌握董仲舒主张限田的根本目的.解题的关键是对“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于下,民安能如之哉…富者奢侈羡溢,贫者穷急愁苦…民不乐生…安能避罪”的分析理解.【解答】依据题干“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于下,民安能如之哉…富者奢侈羡溢,贫者穷急愁苦…民不乐生…安能避罪”可以看出董仲舒提出“限民名田”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社会的稳定,故C项正确.ACD三项不是根本出发点,应排除.故选C. 2.秦汉时代,南方的郡面积都比北方的大得多。例如,秦朝北方的河东、上党、太原等五郡才相当于今山西省,而南方的长沙郡就相当于今半个湖南省。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秦汉时期(  )A.北方地区开发的程度更高B.南方地区的经济地位更重要C.南方驰道等交通设施更完善D.北方地区实行郡国并存制度【考点】18:郡县制.-25-【分析】本题以古代郡的设置为切入口考查古代地方行政制度.了解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并认识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解答】根据所学,古代在经济重心南移之前,北方地区开发程度高于南方,秦汉时期,无论经济的发展程度,还是人口密度,北方都远高于南方,故郡、县的设置更多、更密,故A项符合题意;南方地区经济地位更重要,是唐中期(经济重心南移开始)及以后,故B项错误;秦代“驰道”主要北方地区,南方更多的是“五尺道”、“栈道”等,故C项错误;汉初实行的郡国并存制度是在全国范围内,并非仅北方地区,故D项错误.故选A. 3.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中国古代经济史方面的小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的研究内容、过程。其中,步骤最合理、论证最严谨的是(  )第一步第二步甲阅读《战国策》,发现秦国“以牛田”记载提出“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牛耕”的观点乙参观“中国船文化博物馆”,了解宋代越洋航船的制造工艺、规模得出宋朝时中国海外贸易臻于鼎盛的结论丙翻阅论述黄道婆革新、推广织造工艺的史书提出“元代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的观点丁查阅明清时期皇帝的诏书、上谕等档案得出“海禁政策曾间断实行”的结论A.甲B.乙C.丙D.丁【考点】2V: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需要掌握文献资料和实物史料的作用.解题的关键是对表格的解读,结合文献资料和实物史料的作用解答即可.【解答】从表格看出,甲的结论是依据文献资料《《战国策》》得出的,文献资料具有主观色彩,不如实物史料,故A项错误.乙的依据是了解制船工艺,工艺不能说明宋朝时中国海外贸易臻于鼎盛,故B项错误.丙的是以黄道婆革新、推广织造工艺的史书,只能说明黄道婆织造技术的好坏,不能说明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故C项错误.丁的结论得出是依靠原始的实物史料,最具有说服力,故D项正确.-25-故选D. 4.在中国古代,区别于程朱理学,开创自己独立思想的人是(  )A.孔子B.董仲舒C.王阳明D.林则徐【考点】36:宋明理学.【分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大致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阶段:“程朱理学“的核心是“天理“说和“格物致知“论;“陆王心学“是理学发展的新阶段,其核心是“心即理“、“心外无物“,即便是“知行合一“说,也是强调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解答】”区别于程朱理学,开创自己独立思想“指的是陆王心学,而王阳明是陆王心学的代表,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5.鸦片战争后,洋货在华严重滞销。1847年,英国政府根据调查得出以下结论:开关以后,中国政府是忠实履行条约义务的,英国对华贸易不振,“既非因为中国对英国货物没有需要,也非有其他国家与英国竞争,唯一原因在于中国可以动用的现银被鸦片所吸收,从而对于自英国进口的制造品,即缺乏支付手段”。其认为,英国商品在华滞销的主要原因是(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B.中国不需要英国的工业品C.鸦片泛滥导致购买力下降D.中国政府暗中引导百姓进行抵制【考点】A2: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影响.【分析】本题考查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影响,鸦片战争前20年里外流白银达1亿两,平均每年流出500万两,相当于清政府每年总收入的1/10,这引起清政府的财政危机.【解答】由材料“英国对华贸易不振‘…唯一原因在于…现银被鸦片所吸收’”可知,英国对华的鸦片贸易消耗了当时中国人的购买力,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25-6.1946年法国颁布《新人权宣言》草案,它继承和扩展了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的原则和精神。下列有关这两部人权宣言的说法正确的是(  )A.1789年的《人权宣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人权宣言B.都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的文件C.都是以私有财产权和商品经济为基础D.宣言的精神均是启蒙学说【考点】N7:法国《人权宣言》.【分析】本题考查法国的法律文献.需要掌握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和1946年法国颁布《新人权宣言》的内容.解题的关键是对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和1946年法国颁布《新人权宣言》的内容的识记、比较.【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历史上第一部人权宣言是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故A项错误.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纲领性的文件,而1946年法国颁布《新人权宣言》是法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结果,故B项错误.两个人权宣言都是以私有财产权和商品经济为基础,故C项正确.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是启蒙学说,1946年法国颁布《新人权宣言》与启蒙学说无关,故D项错误.故选C. 7.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坚持敌后抗战。“敌后”主要分布于如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考点】9S:抗日战争.-25-【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需要掌握敌后战场的地理位置.解题的关键是对敌后战场的地理位置的识记和对图示的解读.【解答】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开辟敌后战场是指在日本已经占领的华北、华东等地区重新开辟根据地,结合题干地图可知,只有乙符合,故B项正确.故选B. 8.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D.“一五”计划取得的辉煌成就【考点】G4: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G7: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分析】本题考查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解答】我们国家是一个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对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经验,只能摸索,从三大改造开始,逐渐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渡,其中有成功有失败,是我们国家对社会主义新生道路的探索,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9.《十二铜表法》规定买卖不动产和奴隶等,除当事人亲自到场外,还必须邀请5位证人和1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据此可知,《十二铜表法》(  )-25-A.保护债权人利益B.保护奴隶主贵族的权益C.注重程序和形式D.注重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考点】4E:《十二铜表法》.【分析】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程序上,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解答】“必须邀请5位证人和1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表明《十二铜表法》注重程序和形式,故C正确;AB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C. 10.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三大经济理论。它们诞生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A.商业革命、信息革命、知识经济B.市场化、区域化、全球化C.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经济危机D.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考点】5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D7: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分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需要掌握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产生的时间.解题的关键是对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产生时间的识记.【解答】结合所学可知,重商主义产生在新航路开辟后的商业革命;自由主义产生在工业革命之后;国家干预经济产生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之后,故C项正确.故选C. 11.某国际组织成立宣言称:“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在国际贸易增长中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的歧视性待遇……”这个国际组织是(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欧洲共同体C.世界贸易组织D.上海合作组织【考点】EM: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25-【分析】本题考查世界贸易组织,以开放、平等、互惠的原则,逐步调降各会员国关税与非关税贸易障碍,并消除各会员国在国际贸易上的歧视待遇.【解答】由材料可知,该组织旨在“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的歧视性待遇”,这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故C项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12.阅读下边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表格,其中史实和推论都正确的是(  )-25-A.①B.②C.③D.④【考点】9H:新民主主义革命.【分析】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需要掌握北伐战争、遵义会议、抗日战争相持阶段、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对北伐战争、遵义会议、抗日战争相持阶段、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的史实和意义的识记和分析.【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北伐战争发生在1926年,孙中山在1925年就逝世,因此①错误,故A项错误.遵义会议上规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推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因此②错误,故B项错误.③的说法符合史实,故C项正确.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但仍有遗留问题,因此④中的最终胜利说法不准确,故D项错误.故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合法的政治参与方式非常有限。明清时期,统治者推出一些有利于普通地主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措施明太祖设立通政司处理臣民的章奏,规定除田土、诉讼之争,一般民户皆可上书言事,算是为政治表达开了一个方便之门。清朝前期,为解决大批“士者”出路,政府允许纳资捐官,并不断扩充科举取录的名额。……在西力的冲击下,维新派办报纸、书局,组织社团。……甲午战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警告“民心先离,将有土崩瓦解之患”。戊戌变法是政治体制改革,但因触犯既得利益权贵,仅行百日即被废止、……庚子祸乱后清上层几乎没有谁再反对改革。……1908年,清廷开始筹办地方咨议局、中央资政院,以选举民意代表、“博采群言”并发挥其“舆论总汇”的功能。,“皇族内阁”的结局,使这一民意机构走向政府对立面。﹣﹣摘编自徐军《中国古代政治参与的历史考察》、袁刚《民心尽失的历史警示》等材料二-25-中世纪后期,欧洲的许多国家产生了等级会议,如1265年英国的“等级会议”以及后来法国的“三级会议”等。从政治参与上看,英国政治在10世纪,参与扩展到王权和世俗、宗教贵族。到了12世纪,参与扩大到工商业主(新贵族)、骑士,以及从理论上,所有具有一定财产的自由民。随着议会地位的提高,由资产阶级、城市市民组成的下院的作用逐步增强。“光荣革命”后,真正由选民选出的议员组成的下议院才形成但这仍然是一种包括性别、年龄甚至是身份、财产的有限参与、20世纪,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普选权。﹣﹣摘编自陈楚亮《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参与的历史沿革》请回答:(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合法的政治参与方式的不同之处。(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政治参与的演变趋势,(3)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面对社会转型,近代中西方调整政治参与方式的共同之处,并分析影响政治参与程度的因素。【考点】6I:东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分析】(1)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合法的政治参与方式的不同之处一.主要依据对材料一相关信息的分析得出结论.如根据材料一“一般民户皆可上书言事”可得出上书言事;根据材料一“维新派办报纸、书局”可得出借助大众传媒.等等.(2)西方政治参与的演变趋势.主要依据材料得出结论.如根据材料二“中世纪后期,欧洲的许多国家产生了等级会议…真正由选民选出的议员组成的下议院才形成”可得出由中世纪的等级会议到近代的代议制.等等.(3)本题考查近代中西方政治参与方式的演变情况.第一小问:“关键信息是:地方咨议局、中央资政院,以选举民意代表”、“选民选出的议员组成的下议院才形成”.第二小问:主要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解答】(1)鸦片战争前:根据材料一“一般民户皆可上书言事”可得出上书言事,“政府允许纳赀捐官”可得出纳赀捐官,“不断扩充科举取录的名额”得出参加科举;鸦片战争后:根据材料一“维新派办报纸、书局”可得出借助大众传媒,“组织社团”得出组建政治团体,“筹办地方咨议局、中央资政院,以选举民意代表”得出选举民意代表,组建民意机关.(2)根据材料二“中世纪后期,欧洲的许多国家产生了等级会议…真正由选民选出的议员组成的下议院才形成”可得出由中世纪的等级会议到近代的代议制;“这仍然是…有限参与…逐步确立普选权”得出由有限参与到普选权的确立,政治参与范围逐渐扩大;从代议制、普选权的确立等得出政治参与制度化、规范化.-25-(3)第一小问共同之处:根据材料一中的“地方咨议局、中央资政院,以选举民意代表”和材料二“由选民选出的议员组成的下议院才形成”可得出建立和完善选举制度、议会制度,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西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扩大.第二小问因素:可从政治上民主政治的发展、经济上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想上民众民主自由意识的增强等方面分析.故答案为:(1)鸦片战争前:上书言事;纳资捐官;参加科举.鸦片战争后:借助大众传媒;组建政治团体;选举民意代表,组建民意机关.(2)由中世纪的等级会议到近代的代议制;由有限参与到普选权的确立,政治参与范围逐渐扩大;政治参与制度化、规范化.(3)共同之处:建立和完善选举制度、议会制度,扩大政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因素:民主政治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经济的发展;民众民主自由意识的增强和参政议政能力的提高..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据史料记载,明朝徽商奢靡之风渐盛,豪商巨贾家中大都锦衣玉食,蓄婢纳妾,纷纷斥巨资建造园林府邸……不可否认,徽商的奢华有安全上的考虑,但更多是为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他们将经商得来的一部分利润用于衣食住行的生活消费,极尽奢华,在世人对商人生活方式的渴慕中得到心理的满足。与徽商相比,英国商人在衣食住行方面要节俭得多,讲究实用舒适,没有如徽商一味显富,也没有英国国内贵族那样讲究奢华享受,他们也为自己的社会地位不满和自卑,他们对高高在上的贵族阶层充满了向往,但他们认可现存的等级制度,并没有如徽商一样提出新的价值观念来抗衡和改造旧有的社会观念。英国商人依附于等级社会,通过一步步地向上攀升,最终成为贵族士绅代表的上层社会的一部分。为了抬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为了给财富一个体面的名号,他们出钱购买爵位,或者购买贵族才拥有的家族徽章,通过这种途径来跻身社会上层。在17世纪前期的英国,417个男爵中就有49个商人,21个是商人的后代。﹣﹣摘编自陈娟《明代徽商与英国商人之比较》材料二-25-从明中叶至清中叶辉煌了数百年的徽商,在清道光中叶以后,由于历史条件的变化,逐渐走向了衰落。道光十二年,清廷根据两江总督兼管两淮盐政陶澍的建议,进行盐法变革﹣﹣改纲为票……任何商人只需向盐政所设之局纳税领票,便可取得购销食盐的合法权利,这一变革使徽商在纲运制下所取得的垄断两淮、两浙盐业运销的世袭特权宣告结束,徽州盐商因而“一败涂地”。……咸丰年间的兵灾又给徽商致命的一击。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徽商活动的主要舞台,这时却成为太平军与清军的主战场。……西方列强的入侵也加速了徽商衰落的进程。由于洋纱、洋布、洋颜料以及南洋木材的进口日增,徽州布商、木商的生意大受影响。钱庄、银行业的兴起,又使徽州典商丧失了在金融业的原有地位。徽州茶商也因洋商趁机操纵市场压价收购,而“连年折阅”,形成“十商九困”的局面。至清光绪中叶,作为显赫一时的封建性商帮徽商最终“无可奈何花落去”了。﹣﹣摘编自李琳琦《徽商与明清徽州教育》(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明代徽商与当时英国商人的异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商人的不同生活方式所带来的不同影响。(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徽商的性质,并分析近代以来导致徽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因素。【考点】2P: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分析】本题考查中外的经济发展.考查明明代徽商与当时英国商人的异同点以及中英两国商人的不同生活方式所带来的不同影响;中国古代徽商的性质以及近代以来导致徽商“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因素.需要掌握明清时期的商帮的相关知识.-25-【解答】(1)第一小问的异同点,依据材料一“明朝徽商奢靡之风渐盛,豪商巨贾家中大都锦衣玉食,蓄婢纳妾,纷纷斥巨资建造园林府邸…更多是为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他们将经商得来的一部分利润用于衣食住行的生活消费,极尽奢华,在世人对商人生活方式的渴慕中得到心理的满足”、“徽商一样提出新的价值观念来抗衡和改造旧有的社会观念”、“英国商人在衣食住行方面要节俭得多,讲究实用舒适,没有如徽商一味显富,也没有英国国内贵族那样讲究奢华享受,他们也为自己的社会地位不满和自卑,他们对高高在上的贵族阶层充满了向往”可以得出相同点是都拥有巨大的财富和相似的社会遭遇;都对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不满和自卑;都渴望步入官僚(贵族)阶层;“但更多是为提高个人的社会地位.他们将经商得来的一部分利润用于衣食住行的生活消费,极尽奢华”、“英国商人在衣食住行方面要节俭得多,讲究实用舒适”、“他们认可现存的等级制度,并没有如徽商一样提出新的价值观念来抗衡和改造旧有的社会观念”、“他们出钱购买爵位,或者购买贵族才拥有的家族徽章,通过这种途径来跻身社会上层”可以得出不同点是明朝徽商奢靡之风渐盛,极尽奢华,追求社会认可和心理满足感,提出“农商皆本”的新观念,挑战传统的等级观念;英国商人生活上比较节俭,认可现存的等级制度,通过购买爵位或家族徽章等途径跻身社会上层.第二小问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明代徽商的奢侈消费使大量的商业资本消失,影响了资本的积累与扩大再生产;英国商人依附于等级社会及自身的节俭,为重商主义时期的英国积累了大量财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第一小问的性质,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徽商的性质是封建性商帮,具有地域性的商人群体.第二小问的因素,依据材料二“这一变革使徽商在纲运制下所取得的垄断两淮、两浙盐业运销的世袭特权宣告结束,徽州盐商因而一败涂地”可以得出清廷的盐法变革使徽商失去了经销盐业的垄断特权;“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徽商活动的主要舞台,这时却成为太平军与清军的主战场”可以得出徽商的主要活动区域﹣﹣长江中下游地区遭受太平军与清军的长期战争的破坏;“西方列强的入侵也加速了徽商衰落的进程.由于洋纱、洋布、洋颜料以及南洋木材的进口日增,徽州布商、木商的生意大受影响.钱庄、银行业的兴起,又使徽州典商丧失了在金融业的原有地位”、“徽州茶商也因洋商趁机操纵市场压价收购”可以得出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和洋商操纵垄断市场;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徽商未能顺应时代潮流变革经营方式;近代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故答案为:(1)同:都拥有巨大的财富和相似的社会遭遇;都对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不满和自卑;都渴望步入官僚(贵族)阶层.异:明朝徽商奢靡之风渐盛,极尽奢华,追求社会认可和心理满足感,提出“农商皆本”的新观念,挑战传统的等级观念;英国商人生活上比较节俭,认可现存的等级制度,通过购买爵位或家族徽章等途径跻身社会上层.不同影响:明代徽商的奢侈消费使大量的商业资本消失,影响了资本的积累与扩大再生产;英国商人依附于等级社会及自身的节俭,为重商主义时期的英国积累了大量财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性质:封建性商帮,具有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因素:清廷的盐法变革使徽商失去了经销盐业的垄断特权;徽商的主要活动区域﹣﹣长江中下游地区遭受太平军与清军的长期战争的破坏;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和洋商操纵垄断市场;徽商未能顺应时代潮流变革经营方式;近代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25-明末清初,明代宗室藩王们及一大批官僚豪绅被镇压,这些被镇压的藩王、官僚豪绅所霸占的土地分布在山东、山西、湖南、湖北、陕西等地,当时清政府不少官吏建议统一回收,然后卖给农民耕种。而当时有的庶民一贫如洗,哪有钱购买这些土地呢?康熙作了一个令大部分清政府官吏张目结舌的决策,他下诏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号称“更名田”。康熙在实施“更名田”的同时,大胆奖励官员、农民垦荒……他针对当时一方面国库粮食不充足,另一方面地方出现抛耕、荒耕的现实状况,在康熙十年,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由过去的三年放宽到四年,又宽到六年,最后宽到了十年;此外,康熙皇帝针对贫困农民在垦荒和兴修水利时无资金、无耕牛的问题,他下令地方政府给予财政资助。他说:“流移者给以官庄(官田),匮乏者贷以官牛,陂塘沟洫修以官帑(公款),则民财裕而力垦者多矣。”并下令荒地垦熟后,原主不许复认,以鼓励垦荒者的积极性。﹣﹣曲路浚《从前清政府的棱镜中折射当代财政之伤》(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康熙改革在注重社会平衡方面采取的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熙改革的积极影响。【考点】V6:康熙帝的历史功绩;V7:康熙帝的评价.【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康熙的历史功绩及对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从题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一一概括出康熙改革的主要措施,根据措施概括影响.【解答】(1)主要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一一对应即可.根据材料中的“他下诏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可知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根据材料中的“在康熙十年,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由过去的三年放宽到四年,又宽到六年,最后宽到了十年”可知延长了农民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根据材料中的“他下令地方政府给予财政资助”可知给予地方政府财政资助;根据材料中的“并下令调荒地垦熟后,原主不许复认,以鼓励垦荒者的积极性”可知保证开荒者的土地所有权.  (2)主要紧扣第(1)问中涉及到的各项措施,联系所学知识,主要从社会稳定、民心、社会矛盾、农业发展、财政收入、综合国力等方面作具体归纳,注意表述的完整性即可.  故答案为:(1)措施:将藩王的土地无偿交给所在地的农民耕种;延长农民对新垦荒地免税的年限;政府财政资助;保证开荒者的土地所有权.(2)积极影响:有利于赢得民心,缓和矛盾,巩固统治;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经济恢复;使清政府的国库日益充实,财政收入增加,提高了国力. 1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22年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100周年,其既有进步性,又有一定的局限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5-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辛亥革命的成果之一,具有很大的历史进步性,但同时也存在缺陷,其最明显的缺陷,就是“因人立法”及由此导致的责任内阁制政体设计下总统、内阁、国会之间分权的混乱。﹣﹣《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存在的缺陷》(1)材料一中毛泽东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评价是否科学?为什么?(2)据材料二并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说明其存在“因人立法”的缺陷的表现并指出这一缺陷的后果。【考点】9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分析】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考查毛泽东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评价及其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存在“因人立法”的缺陷的表现以及这一缺陷的后果.需要掌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背景、目的、内容以及影响.【解答】(1)第一小问的是否科学,依据材料一的内容可知,评价是科学的.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影响和史学研究的方法可知,毛泽东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肯定其反封建的进步性,也充分肯定了其革命性和民主性,认为其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同时他又运用阶级分析法,指出其阶级局限性和缺憾,这种评价是客观的、全面的、准确的.(2)第一小问的表现,依据材料二“其最明显的缺陷,就是因人立法及由此导致的责任内阁制政体设计下总统、内阁、国会之间分权的混乱”,结合所学可知,在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已成定局的形势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改总统制为内阁制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此外,还规定临时大总统制定官制和官规、任免文武职员、任命国务员、外交大使公员都须提交参议院议决.第二小问的后果,结合所学可知,后果是引起袁世凯的强烈不满,最终将《临时约法》废除,企图建立个人专制独裁统治.故答案为:(1)科学.毛泽东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肯定其反封建的进步性,也充分肯定了其革命性和民主性,认为其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同时他又运用阶级分析法,指出其阶级局限性和缺憾,这种评价是客观的、全面的、准确的.-25-(2)表现:在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已成定局的形势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改总统制为内阁制以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此外,还规定临时大总统制定官制和官规、任免文武职员、任命国务员、外交大使公员都须提交参议院议决.后果:引起袁世凯的强烈不满,最终将《临时约法》废除,企图建立个人专制独裁统治. 1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战争同盟是国际关系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与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争同盟可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战争时期或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战争,针对某一或某些特定国家或国家集团而缔结的在安全防务上采取共同行动的联合体。同盟的构成主体是主权国家,同盟的核心内容是成员国在安全和军事领域内的合作与承诺。材料二在存在战争或战争威胁的国际环境中。一个国家之所以要选择同盟政策,多个国家又之所以能够结成同盟,关键在于各国之间共同利益的存在。当然,这里所说的共同利益不仅包括盟国的一致利益,也包括盟国间的并行利益。一致利益即同盟中各成员国国家利益的重合部分,如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面临某一共同敌人,该敌人对它们的安全构成威胁,这些国家就会产生共同的安全利益。共同利益中的并行利益即每一个盟国企图从该同盟中获取的足以吸引它加入该同盟的与其他成员国平行的不相冲突的利益。﹣﹣以上材料均选自曾玩兰、陈益林《试论战争同盟的形成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一,列举历史上的两个战争同盟。(2)根据材料二,分析战争同盟形成的主要原因。【考点】R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TI: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分析】本题考查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考查历史上的两个战争同盟史实;战争同盟形成的主要原因.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解答】(1)本小问的例举,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一战中的德、意、奥三国同盟;一战中的英、法、俄三国协约;二战中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25-(2)本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二“关键在于各国之间共同利益的存在”、“这里所说的共同利益不仅包括盟国的一致利益,也包括盟国间的并行利益.一致利益即同盟中各成员国国家利益的重合部分,如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面临某一共同敌人,该敌人对它们的安全构成威胁,这些国家就会产生共同的安全利益.共同利益中的并行利益即每一个盟国企图从该同盟中获取的足以吸引它加入该同盟的与其他成员国平行的不相冲突的利益”可以得出原因是各国之间存在共同利益.共同利益又分为一致利益和并行利益.一致利益即赢得战争,它是战争同盟成立的根本原因;并行利益是战争同盟形成的重要原因.故答案为:(1)一战中的德、意、奥三国同盟;一战中的英、法、俄三国协约;二战中的世界反法西斯同盟.(2)主要原因:各国之间存在共同利益.共同利益又分为一致利益和并行利益.一致利益即赢得战争,它是战争同盟成立的根本原因;并行利益是战争同盟形成的重要原因. 1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关于武则天的材料,回答问题。大崇文章之选,破格用人,于是进士之科为全国干进者竞趋之鹄的。当时山东、江左人民之中,有虽工于为文,但以不预关中团体之故,致遭屏抑者,亦因此政治变革之际会,得以上升朝列。而西魏、北周、杨隋及唐初将相旧家之政权尊位,遂不得不为此新兴阶级所攘夺替代。故武周之代李唐,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资治通鉴》她掌权以后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对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口也由唐高宗初年的380万户进一步增加到615万户。武则天任用了一批酷吏,来俊臣、周兴、索元礼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这些酷吏所针对的多是那些被密告谋反的官僚(与武有不同政见者),他们不仅滥用酷刑,残害官僚,而且还将杀手伸向唐宗室。他们的所作所为,株连冤杀了很多无辜的人,使“朝廷累息,无交言者,道路以目”。﹣﹣据《旧唐书》等整理(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武则天的施政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武则天的施政措施。【考点】MI: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25-【分析】本题考查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考查武则天的施政措施和评价.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解答】(1)本小问的措施,依据材料“大崇文章之选,破格用人,于是进士之科为全国干进者竞趋之鹄的”、“西魏、北周、杨隋及唐初将相旧家之政权尊位,遂不得不为此新兴阶级所攘夺替代”、“掌权以后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对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这些酷吏所针对的多是那些被密告谋反的官僚(与武有不同政见者),他们不仅滥用酷刑,残害官僚,而且还将杀手伸向唐宗室”可以得出措施是发展科举制,打击士族门阀势力,提高庶族地主政治地位;善于用人,广泛网罗人才;主持编撰农书,劝课农桑;对农民采取宽松政策;任用酷吏镇压持不同政见者和唐朝宗室.(2)本小问的评价,依据材料“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口也由唐高宗初年的380万户进一步增加到615万户”、“大崇文章之选,破格用人,于是进士之科为全国干进者竞趋之鹄的”、“山东、江左人民之中,有虽工于为文,但以不预关中团体之故,致遭屏抑者,亦因此政治变革之际会,得以上升朝列.而西魏、北周、杨隋及唐初将相旧家之政权尊位,遂不得不为此新兴阶级所攘夺替代”、“武则天任用了一批酷吏,来俊臣、周兴、索元礼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这些酷吏所针对的多是那些被密告谋反的官僚(与武有不同政见者),他们不仅滥用酷刑,残害官僚,而且还将杀手伸向唐宗室”等信息,结合所学可以得出武则天统治时期,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口大为增长,国力更加强盛;发展科举,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增加庶族地主参政机会,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为后来唐玄宗统治时期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任用酷吏,镇压持不同政见者与唐宗室,有利于巩固其统治,但株连无辜造成了大量冤狱这一点应予以否定.故答案为:(1)发展科举制,打击士族门阀势力,提高庶族地主政治地位;善于用人,广泛网罗人才;主持编撰农书,劝课农桑;对农民采取宽松政策;任用酷吏镇压持不同政见者和唐朝宗室.(2)武则天统治时期,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口大为增长,国力更加强盛;发展科举,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增加庶族地主参政机会,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为后来唐玄宗统治时期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任用酷吏,镇压持不同政见者与唐宗室,有利于巩固其统治,但株连无辜造成了大量冤狱这一点应予以否定. -2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48:24 页数:25
价格:¥3 大小:200.87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