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试题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1

2/21

剩余1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甘谷一中2022—2022学年度高三级第一次检测考试历史试(题)卷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天命”是商周时期的重要观念,商人认为“天命”不可转移,而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这表明周代A.王权与神权相分离B.德治思想逐步形成C.天子权力有所下降D.对天的认识理性化【答案】B【解析】【详解】“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反映了周代的德治思想,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王权与神权相分离”,排除A;材料反映周代的德治思想,无法体现天子权力下降,排除C;材料“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反映统治者仍然重视“天命”,无法体现“对天的认识理性化”,排除D。【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周人则以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故统治者为了获得‘天命’,必须‘敬天保民’”分析解答即可。2.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材料中“分散性、松散性”的表现是A.宗法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B.宗法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有较大独立性C.层层封授,血缘和政治隶属关系逐渐松散D.实现了国与家、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答案】B21【解析】根据材料“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得出,西周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下侯有较大独立性,故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故排除。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按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利,因此不因层层封授而松散,故C项正确。D项不能反映松散性,故排除。3.春秋时期各国的国君一般称为公或侯,进入战国,各国国君纷纷自称为王。国王是最高政治权力的代表,总揽国家的统治权。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A.国君集权体制逐步形成B.官僚政治初步取代贵族政治C.分裂到统一的趋势加强D.天子逐渐加强对诸侯的控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进入战国,各国国君纷纷自称为王。国王是最高政治权力的代表,总揽国家的统治权”可知,战国时期诸侯国君加强了政治权利的集中,故A正确;官僚政治初步取代贵族政治指的是打破贵族官位世袭制度,实行依据才能的任免制,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材料反映诸侯国君加强了政治权利的集中,无法体现“分裂到统一的趋势”,排除C;战国时期,分封制被破坏,周王室衰微,“天子逐渐加强对诸侯的控制”不符合史实,D错误。4.著名史学家翦伯赞指出,(秦朝)在黄河南北的大平原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使分封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面光,然后建立起了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国家。材料表明秦朝建立A.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B.沉重打击了旧贵族的势C.使中国开始步人封建社会D.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答案】B【解析】分封制是按照血缘关系进行世袭统治,秦朝实行郡县制实现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打击了旧贵族势力,故B项正确;郡县制并不能消除地方割据基础,故A项错误;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是战国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内涵式打击旧贵族,并没有改变中国历史发展方向,故D项错误。21点睛: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官吏任用原则由世袭到行政任命的变化,是政治改革的一大进步,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5.汉惠帝时期在全国各郡和地方王国设置监御史,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侯王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监御史A.代替郡守执掌地方管理B.行使御史大夫的职能C.成功防止地方侯国割据D.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在全国各郡和地方王国设置监御史,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侯王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可知,设置监御史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D正确;监御史是检察官员,不掌握地方行政权,A错误;御史大夫是三公之一,负责监察百官,监御史负责地方检察,B错误;汉惠帝时期仍然推行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是地方侯国割据的主要原因,故C错误。【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在全国各郡和地方王国设置监御史,每年要定期到中央汇报工作”“为了防止他们与郡守、侯王勾结,还要每两年轮换一次”,联系所学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解答。6.成书于三国时期的《人物志》介绍了如何从形貌神态、言谈举止、为人处事等方面鉴别人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才评定理论体系。《人物志》的出现A.与政治制度密切相关B.为科举制的诞生创造了条件C.标志门阀士族的形成D.为三国争雄奠定了人才基础【答案】A【解析】【详解】21根据“介绍了如何从形貌神态、言谈举止、为人处事等方面鉴别人才”,结合所学可知,察举制选拔人才标准是孝廉,注重品德修养,《人物志》人才评定理论与当时选拔人才的政治制度密切相关,故A正确;科举制是隋唐开始推行的选官制度,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表明选拔人才重视品德修养,门阀士族制度重视门第高低,故C错误;《人物志》提供了人才评定理论体系,并不能为三国争雄奠定了人才基础,D错误。7.元朝在沿用郡县制一系列基本制度和规则的基础上,增加了行省设置。行省从中央领受部分权力,代中央行事,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这里的“较高级演化形态”表现在A.行省制继承秦朝推广的郡县制B.元朝彻底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C.行省充任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D.元朝开创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答案】C【解析】【详解】行省是中书省的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央管理地方,充任中央控制地方的枢纽,故C项正确;行省制是秦朝推广的郡县制的重大发展而非笼统继承,排除A。行省制有利于中央集权,但并非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能彻底解决,排除B;秦朝开创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排除D。8.“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即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由此可见,明朝内阁A.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B.是具有决策权的内侍机构C.地位很高,负责全国的行政事务D.与皇帝权力相互制衡【答案】A【解析】【详解】明朝设置的内阁地位并不高,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它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故BC错误。内阁是明朝皇帝废除丞相后,帮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侍从顾问机构。即使内阁地位提高,仍然是皇帝巩固自己统治的工具,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故A正确。内阁只拥有票拟权,最终决策仍然看皇帝的批红而定,不存在“相互”制衡。故D项错误。9.21清代行政区划一般采取省、府、县三级制。此外部分地区设州和厅,前者地位同于府,后者同于县,蒙古地区全被征服后,清室因其部落故俗,分其地为若干蒙旗,以理其政,并赋予高度的治权。对西南地区的外族首先沿用明朝的土司制度,后大多改土归流。材料说明清朝A.废除了元朝行省制B.地方行政制度因地制宜C.沿用明朝地方制度D.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自治【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显示,清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在蒙古、西南等地各不相同,主要是基于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制度,体现了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因地制宜,故B项正确。材料并没有相关废除行省制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清代的地方制度有其创新之处,如蒙古地区实行蒙旗制,西南地区后改行土司制度,因此不能说明是沿用明代的制度,故C项排除。清代少数民族只是推行不同于其它地方的行政制度,并没有实行自治,故D项错误。10.据记载,清代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太监都要退出,进门时掀帘的任务就由军机大臣中资历最浅的人负责,因此当时有“挑帘军机”之称。“挑帘军机”的出现A.说明了军机大臣位高权重B.表明了皇帝故意显示威严C.反映了军机处的等级森严D.反映了军机处保密性极强【答案】D【解析】材料“太监都要退出,进门时掀帘的任务就由军机大臣中资历最浅的人负责”反映了清代皇帝召集军机大臣开会时严禁外人进入,这说明了军机处决策的保密性极强,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军机大臣的地位高低,而且军机大臣没有决策权,故A项错误。BC两项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没有体现材料主旨,排除。11.柏拉图曾经说,“如果你否认比例规则,把过分大的帆装到小船上,给一个小个子吃太多的食物,把太大的权威交给一个够不上这一权威的人,那么后果是灾难性的。”你认为该评述可以用来指正雅典民主在哪一方面的缺陷A.其公民权利建立在对奴隶专制的基础上B.其民主方式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21C.野心家蛊惑群众左右政局导致政坛动荡D.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答案】D【解析】“把太大的权威交给一个够不上这一权威的人”说明某人从事不胜任的工作将会导致灾难性后果,雅典民主政治中实行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就是材料中例子的明证,故D项正确;A属于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不符合题意;B属于民主范围的狭窄,不符合题意;C属于思想舆论领域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12.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7年是罗马积极向外扩张的时期,但这一时期罗马各种社会矛盾、阶级矛盾,特别是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被征服地区的臣民和罗马公民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这一时期的罗马A.公民法占据着统治地位B.习惯法的痕迹已经清除C.普通民众均受法律保护D.以万民法调整社会关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所示时间,以及罗马境内的诸多矛盾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可知,这一时期罗马仍沿用公民法,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到习惯法,故B项错误。公民法只适用于罗马共和国的公民,而非普通民众,故C项排除。这一时期用的是公民法,万民法还没有出现,故排除D项。【点睛】公民法适用于罗马共和国中期的公民(前5世纪中期~前3世纪中期)。公民法基本上是罗马及其公民的法律。作为公民法,它是以成文和非成文两种形式存在着,包括元老院的法令、元首的命令、大法官的布告,也包括一些具有法律效力的古代习惯。当然《十二铜表法》也包括在内。13.历史学家钱乘旦认为:英国《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有独立的行政权,是实实在在的行政首脑,他有权遴选政府大臣,并亲自主掌国务大事;当时议会对政府并没有控制权,大臣之间不存在横向联系,也不需要协商一致。这说明在当时英国A.议会无法限制国王的权力B.责任制内阁已经基本确立21C.君主立宪制还有待完善D.《权利法案》遭到了破坏【答案】C【解析】材料“英国《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有独立的行政权,是实实在在的行政首脑”反映了《权利法案》颁布后君主立宪制还不健全,国王仍然有行政权,这说明君主立宪制还有待完善,故C正确;《权利法案》规定议会有权限制国王的权力,故A错误;18世纪中期责任制内阁基本确立,不是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故B错误;材料内容并不能说明英国《权利法案》遭到了破坏,故D错误。故选C。14.1783年英国国王任命24岁的小皮特为首相,下院多数议员对国王“把国家委托给个小学生来管理"非常不满。面小皮特则要求国王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结果获得新议会的支持,这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内阁失去了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并重新进行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的开创最能说明A.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发展B.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C.国王拥有控制议会的权力D.责任内阁制完全形成【答案】A【解析】内阁刚成立之时完全遵循首相,实行责任内阁制,对议会和首相负责。材料中说明当内阁受到议会不信任案时,可以解散议会,开创了首相解散议会的先例,这说明责任内阁制获得进一步发展,故A项正确;英国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故B项错误;国王是“统而不治”,没有实权,故C项错误;责任内阁制是1721年形成,材料中是发展,故D项错误。点睛:2115.1787年6月4日制宪会议全体委员会上,富兰克林发言说:“第一个被放在掌舵位置上的人,会是个好人,今后的后继者会是怎样的人,就无人知道了。这里也和别的国家一样,行政官的地位总是会不断提高,直到以君主制告终。”为此,新成立的美国A.颁布成文宪法B.修改邦联制度C.采用共和政体D.构建分权体制【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显然是想限制君主的权力,为此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原则,故D项正确;颁布成文宪法比较笼统,不是具体措施,故A项错误;美国是废除邦联制实行联邦制,故B项错误;共和政体不符合材料中限制君主权力的信息,故C项错误。点睛:16.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单、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它一无序言,二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性21B.法国人高效务实的风格C.民众毫无任何民主权利D.法国政治环境的特殊性【答案】D【解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后,各派政治力量就建立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展开了激烈斗争。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决支持下,经过反复斗争,国民议会最后以一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法兰西第三个共和国宪法,材料中的现象反映了当时法国政治环境的特殊性。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17.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A.确立责任内阁制B.标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德国君主立宪制确立,故B项正确;英国确立责任内阁制是1721年之后,故A项错误;首相对议会负责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不符合德国代议制特点,故C项错误;英国君主是统而不治,故D项错误。18.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后,所有年满25岁的男性都有权参加帝国议会的选举。而英国在1884年议会改革后,选民权的比重也才上升到成年男性的60%。由此可见19世纪的欧洲A.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更加民主和公开B.英国拥有更加强大的贵族寡头政治传统C.选举权的广泛程度不等于民主化的水平D.秘密选举会使处于依附地位的人受胁迫【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后,所有年满2521岁的男性都有权参加帝国议会的选举”和“而英国在1884年议会改革后,选民权的比重也才上升到成年男性的60%”的比较可知19世纪的德国公民看似比英国公民享有更广泛的选举权。但是根据所学可知,德意志帝国国会对帝国政府没有任何监督权,普鲁士的专制色彩浓厚,与英国相比,德意志帝国实际上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国家。由此可知19世纪的欧洲选举权的广泛程度不等于民主化的水平。故A项错误,C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是对材料的曲解,故D项排除。19.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该材料旨在说明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历史的偶然B.鸦片贸易引发战争是历史的必然C.鸦片战争的结果并非历史的偶然D.鸦片战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反映了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原料产地与商品市场的结果,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故D正确;材料说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具有必然性,故A错误;材料“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反映了鸦片贸易引发战争是历史的偶然,故B错误;材料未涉及鸦片战争的结果,故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出发,即可排除不符合材料信息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20.梁启超谈到太平天国运动时说:“洪秀全之失败,原因虽多,最重大的就是他拿那种‘四不像的天主教’做招牌,因为这是和国民心理最相反的。”梁启超认为太平天国A.拜上帝教与传统思想相对立B.阻碍了近代民主化的进程C.信仰危机无法支撑其政权21D.混淆了西方文明与宗教的界限【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国民心理”并不等于传统思想,“四不像的天主教……和国民心理最相反”并不能说明拜上帝教和传统思想相对立,故A错误;梁启超分析的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的原因,没有涉及民主化进程的问题,故B错误;材料说明梁启超认为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它所宣传的拜上帝教的思想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即“信仰危机无法支撑其政权”,故C正确;材料主旨也不是说太平天国“混淆西方文明与宗教的界限”,故D错误。故选C。21.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产生C.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D.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甲午战争前,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学习西方主要在器物层面。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先进的知识分子转而通过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来挽救民族危亡,代表有资产阶级维新派与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故D项符合题意。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排除。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产生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与题意不符,故排除B项。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在甲午战争之前的《南京条约》里已经有,故C项错误。【点睛】甲午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分水岭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经济上,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向西方学习上,由学习器物转向学习制度。22.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之后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国民革命,都是辛亥革命的自然产物。在该学者看来,这些运动和革命共同的意义是A.对侍统价值观念的否定B.强调对民主共和的追求C.注重对人性私弱的批判21D.推翻了君主制度的束缚【答案】A【解析】新文化运动否定儒家思想文化,五四运动倡导民主思想以及国民革命打到军阀,都是对于传统封建思想和制度的否定,故A项正确;民主共和思想是辛亥革命倡导思想,故B项错误;三者都没有批判人性问题,故C项错误;推翻了君主制度的束缚是辛亥革命的功绩,故D项错误。23.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答案】C【解析】解题时可根据材料“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目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共产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历程,解答时结合所学知识逐项分析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发生于1927年,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长征途中,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于1930年写的文章,阐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排除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召开于1945年,而“工农武装割据”提出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排除B。结合所学,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发动多次武装起义以挽救革命,在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改向井冈山进军,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探索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共七大召开又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故C正确。结合所学,遵义会议召开于1935年长征途中,井冈山道路是在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毛泽东探索出的革命道路,《论持久战》是毛泽东于1938年创作的关于抗日战争的文章,排除D。故选C。21【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的历程,题目难度不大,但是关键在于考生在复习中要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厘清历史发展脉络,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后联系。如本题只要学生在复习中理清了中共党史的脉络,就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24.《美国月刊》发表了记者西奥多·怀特从中国发回的采访稿,该采访稿称1937-1938年中国“从沦陷区逃出难民共2500万人”,之后该说法反复出现在关于中国抗战的权威报道里。20多年后,怀特在个人传记里纠正了这一说法,事实是全国赈济总署1937--1938年“共向难民营发放2500万顿饭”。从史学研究角度看,报刊的采访文稿A.不具有史料研究价值B.都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C.史料价值需鉴别考证D.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答案】C【解析】【详解】西奥多·怀特的采访稿有误,但在很长时间均被作为史料使用,说明报刊采访文稿的史料价值需鉴别考证。故答案为C项。西奥多·怀特的采访稿可以反映当时的中国难民生活,上述错误只是个别现象,说明报刊的采访文稿具有史料价值,排除A项;B项说法绝对,排除;从材料信息来看,西奥多·怀特的采访稿有误,不能说明报刊的采访文稿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排除D项。25.中国近代史上由南向北的国民大革命和由北向南的解放战争都改变了中国的政治面貌,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关于这两次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A.都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B.都基本上推翻了当时国内的旧式统治C.都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目标D.前者侧重于民族革命,后者侧重于民主革命【答案】B【解析】【详解】国民大革命最终失败,没有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故A错误;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两者都基本上推翻了当时国内的旧式统治,故B正确;国民大革命以反帝反封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并不是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根本目标,故C错误;国民大革命侧重于民主革命,并不是侧重民族革命,故D错误。故选B。26.21下图是1949年4月毛泽东写的一首七律诗,诗中写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诗中描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抗战胜利,日本在南京接受投降B.南京解放,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C.挺进中原,中共揭开反攻的序幕D.战略决战,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1949年4月”“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可知,这是解放军发起的渡江战役,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故B项正确;抗战胜利是在1945年,故A项错误;解放军挺进中原,揭开反攻的序幕是在1947年,故C项错误;战略决战,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是在1949年初,故D项错误。27.2022年是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A.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策略B.揭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C.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D.预见了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答案】C【解析】【详解】“主义”一般和理论共性有关,《共产党宣言》中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该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故C项正确;提出了和平夺取政权的策略是列宁《四月提纲》,故A项错误;揭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论》中阐述,故B项错误;预见了工业革命发生的必然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28.21马克思、恩格斯撰写《共产党宣言》时,预言资本主义已走上穷途末路,死期临近。但是过了近半个世纪,恩格斯在生前最后一篇文章中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写道,过去的判断“是不对的,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还有很强的“扩展能力”。符合恩格斯这一论断的是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失败C.巴黎公社失败D.两个政府并存局面结束【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缺乏铲除资本主义的物质基础,C项正确。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与材料时间“19世纪中叶”不符,A项错误。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与材料时间“19世纪中叶”不符,B项错误。俄国七月事件表明两个政府并存局面结束,发生于1917年,与材料时间“19世纪中叶”不符,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巴黎公社,需要掌握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19世纪中叶欧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结合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分析即可。29.西方史学家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副产品之一就是俄国激进的社会组织实验,这一实验持续了75年”。其观点主要是指A.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导致俄国十月革命的根源B.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俄国十月革命创造了条件C.没有战争就没有激进的社会变革D.要维护世界和平就必须消灭战争【答案】B【解析】【详解】一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同时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争战,没法顾及俄国,为俄国十月革命创造了条件,所以“俄国激进的社会组织实验”指的是为实现社会主义而进行的探索,故选B;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导致俄国十月革命的外部因素,排除A;C夸大战争与社会变革的关系,排除;战争也可以成为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手段,排除D。30.21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1949年10月至1954年9月一届人大召开前)主席、副主席的政党状况。它表明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初步形成B.新中国实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新中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答案】A【解析】依据表格可以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由中共和民主党派共同组成,可见新中国实行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是民主联合政府,故A项正确;表格信息无法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排除BC项;1956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D项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31.通过直接民主的形式,从几千年封建社会走来、习惯了乡绅保甲治理的中国人,第一次作为权力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质。这种民主形式指的是A.人民代表大会B.政协会议C.民族区域自治D.村民自治【答案】D【解析】【详解】我国从1998年实行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村民自治,实现了人民真正当家作主,材料中“第一次作为权利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质”正是这种形式的体现,故D正确;人民代表大会、政协会议不符合“直接民主”,排除AB;民族区域自治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材料没有涉及少数民族信息,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通过直接民主的形式”“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质”,联系所学新时期民主政治建设成就----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分析解答。32.21有学者在谈到“一国两制”时说:“国家是否统一,关键不是看各地方实行的具体制度是什么,而是看主权是否统一,是否满足了统一的最基本要求,只要满足了这些最基本要求,允许不同的地方保持自己原有的制度。”这说明“一国两制”A.使港澳成为独立的政治实体B.提高了国家统一的标准C.改变了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D.具有很强的政治包容性【答案】D【解析】材料“只要满足了这些最基本要求,允许不同的地方保持自己原有的制度”反映了在国家主权统一的前提下可以实行不同的制度,说明“一国两制”具有很强的政治包容性,故D正确;港澳并不是独立的政治实体,而是中国的一部分,故A错误;“一国两制”并没有提高国家统一的标准,而是具有包容性,故B错误;“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并不享有独立主权,没有改变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故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只要满足了这些最基本要求,允许不同的地方保持自己原有的制度”,同时熟练掌握一国两制的含义和作用,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卷3小题,共52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先秦,形成于秦汉,至隋唐而稳固,宋元明清日臻完备。秦朝即设立听命于皇帝的御史大夫作为纠察百官的最高监察官员。……唐代监察制度更为完备,中央监察机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御史台系统,负责监察百官之违法与失职行为;另一部分是言谏系统,负责直接告发官员的违法、失职或者腐败行为。……明清两朝最终实现中央监察机构与地方监察机构的统一。在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期,由于国家幅员辽阔,在专制权力下,各级官吏滥用权力、贪污腐化的空间较大。为了维护皇权,历朝君主都非常重视专门监察机构的设置和运作,试图通过监察官员的纠察和弹劾,防止并打击官吏的贪腐和不法行为。——摘编自朱福惠《国家监察体制之宪法史观察》21材料二按照分权制衡理论,美国对行政权进行监督制约的主要方面是议会与司法机关的监督。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传媒的发展,对行政权的监督制约的主要方面正逐步演进为民众的民主监督,即借助互联网和报纸、电视等传媒,用社会舆论对行政机关形成压力。……此外,近些年来,美国行政机关还逐步加强了自身的内部监督制约,如建立行政决策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政府情报信息披露制度等。1978年,还根据《政府道德法》设立了政府道德署,直接向总统和国会负责,地位独立,其主要职责是制定行政部门雇员道德行为规范;审核和批准各行政部门制定的道德行为附则;监督行政部门官员公开和秘密的财产申报的执行情况;审核总统政治任命是否有经济方面的利益冲突。这些都对行政权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摘编自宋欢欢《美国监督机制浅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行政监察机制的特点及形成的社会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相比,美国行政监督机制的不同之处,并谈谈你对古今中外监察机制的认识。【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监察机构独立化(或专门、垂直领导)并日趋完备;监察对象广泛(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各级官员);监察范围广(官员之违法与不良行为)等背景:中国幅员辽阔,各级官吏贪腐空间大;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需要。(2)不同:分权制衡,通过司法机关、议会进行监督;民众的民主监督;媒体的监督;行政机关内部的自我监督。认识:注重多部门齐抓共管,建立有效监督机制;积极借助现代传媒技术;强化民众监督意识;注重法制建设与宣传;注重道德教育等。【解析】(1)本题根据材料一“萌芽于先秦,形成于秦汉,至隋唐而稳固,宋元明清日臻完备……一部分是御史台系统……另一部分是言谏系统……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时期,由于国家幅员辽阔,在专制权力下,各级官吏滥用权力、贪污腐化的空间较大。为了维护皇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历史发展、监察机构、监察对象、监察范围等方面概括中国古代行政监察机制的特点。再从国土面积、官吏贪腐、封建君主专制等方面概括其形成的社会背景。(2)本题根据材料二“对行政权进行监督制约的主要方面是议会与司法机关的监督……逐步演进为民众的民主监督……用社会舆论对行政机关形成压力……美国行政机关还逐步加强了自身的内部监督制约”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三权分立、民主监督、舆论监督、自我监督等方面指出与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相比美国行政监督机制的不同之处。再从多方合力、监督机制、传媒技术、民众监督、道德教育等方面回答对古今中外监察机制的认识。21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维多利亚女王在位64年(1837-1901年),一生模范地履行了立宪君主的职责,深受国民的爱戴。她继承王位时只有18岁,辉格党首相基尔本几乎是手把手地教她如何做一个立宪君主,教会她不凭感情用事,心平气和地与民选的首相共事,哪怕她从心底里厌恶这个首相。——摘编自曹大力、赵世瑜《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材料二美国宪法的独特贡献在于它创立了一套新的宪政原则和实践,使共和制成为一种可操作的现实。它所确立的宪政原则和机制,既是对欧洲(尤其是英国)宪政思想和实践的创造性的继承和发挥,更是美国人基于自己历史经验的一种创新。这些原则和实践,不仅为美国200年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奠定了制度上的基础,也深到影响了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教师用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787年宪法所确定的宪政原则和机制。(3)有人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就应该废除君主,建立共和国;而有人则认为只有君主立宪才是它的真正归宿。根据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英国和美国的政体为例阐述你的观点。【答案】(1)特点:国王是国家元首,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君主是国家的象征;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2)宪政原则:人民主权;限权政府;共和政体;公民权利的不可剥夺性;等等。(任答两点即可)机制:制衡机制(或联邦制、三权分立)。(3)观点:实行君主立宪制还是民主共和制要充分考虑本国的国情;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都是资产阶级管理国家的基本政权形式;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和美国走联邦制共和之路都是历史的选择;英国在君主立宪制下,迅速实现了工业化,而美国的联邦共和制保证了美国的长治久安,促进了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美国1787年宪法所确定的宪政原则和机制,以及对于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的看法,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1)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应当联系所学,从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等方面来回答。(2)美国1787年宪法所确定的宪政原则,应当联系所学,从人民主权、限权政府、21共和政体和公民权利的不可剥夺性等方面来回答。联系所学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所确定的机制是分权制衡。(3)对于一国建立君主立宪制还是民主共和制更好,应当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美英两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两国实行不同政体所取得的成就等方面来回答。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00年改良后的蒸汽机中,62%被用于为炼铁炉、面粉厂等工业提供旋转动力1816年英国阿美士德率团访华,因为礼节等分歧,未能谒见嘉庆帝1843年中英签订《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19世纪50年代荷兰、丹麦、普鲁士等国大幅度降低进口商品关税;法国大大降低钢铁和五金品材的关税1860-1861年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与清政府用平等礼节;成立总理衙门,专门负责对外交往1872-1894年近代中国民营企业达到100多家,分布在纺织、面粉,造纸、船舶修理等多个部门1895年台湾发布战斗檄文,宣言“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1898年康有为等人组织保国会,呼吁:“惟有合群以救之,惟有激耻以振之”——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等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答案】示例1:论题: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逐步走向近代化。21论证:首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力取得较快发展;为了扩大海外市场,英国等国家将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面临内忧外患的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兴办近代企业,创办新式海军,选派留学生,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在列强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近代民族工业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形成并得到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相继发起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推动中国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向制度层面过渡。总之,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近代化逐步展开。示例2:论题:西方侵略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论证: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于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虚骄观念,传统的以华复为中心的民族意识趋于崩溃;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及清政府在礼仪及机构方面的调整,加速传统的朝贡体制瓦解,客观上也促进华复中心观的解体;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引起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峻,中国社会各阶层纷纷掀起救亡图存运动的高潮,民族意识觉醒;维新派推动维新变法运动,把启迪民智与救亡图存联系起来;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农民阶级发起的义和团运动,以“扶清灭洋”为口号,触及时代主题,是一场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辛亥革命,引入西方民主共和观念,进一步推动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发展。总之,西方侵略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根据材料可提炼出论题: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逐步走向近代化。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开始侵略中国,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然后,说明在西方文明冲击下,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推动中国近代化过渡到制度层面。最后进行总结,明确观点即可。也可提出其他论题。21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38:10 页数:21
价格:¥3 大小:129.75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