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福建省三明市一中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三明市一中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3
2
/13
剩余11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福建省三明市一中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答案】C考点:分封制。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河南简称豫、河北称冀;湖南称湘、湖北简称鄂;山东称鲁、山西称晋;广东称粤、广西称桂。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主要的封国有鲁、齐、燕、卫、宋、晋。因此山东山西符合题意。选C。2.读下图,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④产生的代表性著作是A.《春秋》B.《孟子》C.《荀子》D.《离骚》【答案】D考点:文学成就。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地区④指的是楚国,所以在地区④产生的代表性著作是屈原的《离骚》,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就是D。本题是在考查简单的地理概念。3.《嬴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答案】B考点:秦朝专制主义主义集权制度。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始皇帝嬴政,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说明秦始皇创立的制度在历史长河中流传,这种制度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故本题选择B项。4.表为官方统计的官民信息,足以说明时期西汉唐高宗时元成宗时清康熙时全国人口(丁)5959万5238万5816万2459万-13-官员7500人13465人22500人27000人官民之比1∶79451∶39271∶26131∶911A.古代中国实行专制集权制度B.古代官民数量增长成正比C.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D.国家行政成本越来越高昂【答案】D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从表格数据官民比例中可以看出官员在人口中的比重逐渐提高,这说明国家要养活越来越多的官员,国家行政成本越来越高昂,故选D,A、C材料无从体现,B项说法错误,明显不符合题意。5.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敕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敕三、四出”魏征拒不署敕,严辞反驳唐太宗说:“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看出A.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B.中书省草拟的诏敕超越其部门权限C.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D.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答案】A考点:C明显错误;中书省可以草拟诏敕,故B错误;材料中只提到中书省和门下省,不能说明三权分立,故D错误;门下省负责审议,故A正确。6.漆侠《宋代经济史》认为宋代商品流通有两种运动形式:一是农副产品的“求心”运动,即农副产品向城市集中;一是手工业产品的“辐射”运动,即手工业产品在某一地大量生产后,由商人运往各地经销。符合上述观点的史实有①闽粤出产的棉花参与当时的“求心”运动②“俞大娘航船”参与当时的“辐射”运动③两种运动形式均促进了汴京商业的繁荣④商帮是宋代两种运动形式的主导力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C考点:宋代商业发展。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信息准确掌握能力。②是唐朝的情况;④是明清时商业发展的情况。所以①③是正确的,答案选C。7.国外学者指出:“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该学者认为的相似之处表现在A、借助古典文化来宣传资产阶级思想B、借助传统文化来批判社会的黑暗面C、借助古代思想来复兴人文主义精神D、借助古典文化来改造社会主流思想【答案】D考点:宋明理学。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中可知“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是北宋理学和西方文艺复兴的相似点,再联系所学可知,他们都借助古典文化来改造社会主流思想,故D项正确;理学不属于资产阶级思想,故A项错误;理学强调伦理纲常,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重新树立人的价值信仰,故BC项错误。8.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①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C-13-考点:明清时期的政治的特点。根据题意,“收敛性”是明清时期的特点,各选项中第①项是北宋时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第②项是明初朱元璋时的措施;第③项是清雍正帝时的措施;第④项是明清的海禁政策,据此本题符合明清时期的选C项。9.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答案】C考点:雅典民主政治。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克利斯提尼用十个行政选区代替了四个血缘部落,进一步削弱了贵族对政权的控制,故C项正确;AB项是梭伦改革的措施,D项是伯利克里时期,故排除。10.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A.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B.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C.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D.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答案】A考点:本题以罗马法律条文为切入点,旨在考查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题干时间“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和材料中“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说明只要是罗马公民均受公民法的保护,故A项正确;B项万民法是公元前3世纪颁布的;C项成文法在“建国之初”还没有出现,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颁布于公元前5世纪中期;D项说法明显不符合题意11.有人说,某一政府就像一个靠各地方“施舍”过活的“乞丐”,是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这个“怪物”是指A.中国晚清政府B.美国邦联政府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政府D.德国联邦政府【答案】B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中的“头脑”代表的是中央政府,“四肢”代表的则是地方政府,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这指的是美国赢得独立战争之后建立的邦联政府,故选B。12.下列表格内容与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造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史实推论A1688年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加强在议会中的作用B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法国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C美国国家权力分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1787年宪法实行“分权制衡”原则D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统一德国继承了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答案】A-13-考点:1832年议会改革。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832年议会改革加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故A项不正确,符合题干要求,故答案为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CD项表述正确,故排除。13.1881年,在巴黎公社失败十年之际,马克思在给友人的信中强调: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这里说的“特殊条件”指( )A.巴黎工人不掌握军队B.没有得到农民的支持C.缺少社会主义者的领导D.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工人【答案】D考点:巴黎公社革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的“特殊条件”是指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时代背景,所以D项符合题意要求,ABC三项是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原因或是其局限性的体现。14.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这里的“向外”是指( )A.拓展殖民地市场 B.传播基督教C.煤铁资源的发现和采煤技术的提高 D.黑奴贸易【答案】A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材料反映的是工业革命的条件,而所谓的“向外”指的是海外市场的拓展和殖民掠夺。分析选项,A项符合题意;B是一种文化现象,与题意无关;C是工业革命的成就,也与题意无关;贩卖黑奴使其获取了巨额财富,但不是资产阶级改造生产方式的原因,故排除D。所以应选A。15.英国曼彻斯特的工厂主曾浪漫地想着:“如果每个中国人的衬衣下摆长一英寸,我们的工厂得忙上数十年!”然而鸦片战争10年后一个叫米契尔的英国人在中国看到的却是这样的情形:“在收获完毕后,农家所有的人手不分老少,都一起去梳棉、纺纱和织布。这个国家9/10的人都穿这种手织的衣料,其质地各不相同,从最粗的粗棉布到最细的本色布都有。生产者所用的成本简直只有原料的价值。”上述材料反映了()①英国商人想用经济手段打开中国大门②传统的小农经济对工业品的顽强抵抗③英国商人很难通过正常的贸易打开中国的市场④英国由此展开了罪恶的鸦片贸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A考点:鸦片战争。④项明显错误,鸦片战争前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材料描绘的明显是鸦片战争以后的情景。排除该项故选A。材料很明显的可以看出英国人想打开中国国门的疯狂的想法;鸦片战争后很长的一个时间英国商品销售的不好关键在于小农经济的抵制,这也决定了英国商人很难通过正常的贸易打开中国的市场。因此①②③均正确。16.马克思说:“路德战胜了虔信造成的奴役制,是因为他用信念造成的奴役制代替了它。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是因为他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对材料理解最恰当的是A.指出了宗教改革具有双重作用B.肯定了虔诚信仰灵魂便获救的主张C.批判了路德背离人文主义精神D.说明了路德使人摆脱了教会专制【答案】A考点: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使人们从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中解放出来;“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主张“因信称义”-13-,恢复了宗教和上帝的权威。他把人的肉体从锁链中解放出来,但又给人的心灵套上了锁链。所以马克思指出了路德思想的双重作用,故选A。17.清道光帝收到耆英的奏折,更清晰地了解到英方的要求后,作了一些让步,下达谕旨(部分内容):“一、厦门、宁波、上海准其贸易,但再次强调“不准久住据为巢穴”;二、福州不准开放,不得已可改为泉州;三、香港仍坚持“赏借”;四、对于赔款不再反对,只是询问款项如何筹措”,该谕旨(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答案】B考点:本题以道光帝谕旨内容为切入点,考查生解读图片史料获取信息并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图片中“香港仍坚持‘赏借’”体现了道光帝仍坚持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故本题选B项;图片中“厦门、宁波、上海准其贸易”可知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中商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故A项错误;谕旨颁发时,该条约还没有签订,不能说中国已由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项错误;“赏借”说明同意割让香港岛,故D项错误。18.①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②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上海等五处港口。③(朝鲜国)向中国所修贡献典礼,嗣后全行废绝。以上条款引自中国近代三个不平等条约,按签订时间先后排序为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③②①【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①出自1901年的《辛丑条约》;②出自1842年的《南京条约》;③出自1895年的《马关条约》,故选B。19.以“中国革命”为主题的红色资源,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宝贵财富。其中以三大摇篮即①人民军队的摇篮 ②中国革命的摇篮 ③共和国的摇篮为代表的革命“圣地”,更是中国红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那么,下面对于这三大摇篮,表述最准确的是()。A、①:这支人民军队诞生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B、②:此地建立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C、③: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标志着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D、①:延安、②:瑞金、③:遵义【答案】B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①人民军队的摇篮指的是南昌,因为南昌起义标志着人民军队的诞生;②中国革命的摇篮指的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③共和国的摇篮是指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瑞金;故选B。20.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用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选择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答案】C考点:从题干中的时间信息入手,联系相关重要历史事件,知道“俄国式的革命”是指俄国十月革命,由题干中的“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可知,中国民主革命必须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C项正确;从时间信息上看,AB项与题干的历史阶段特征不符,排除,D-13-项的改革主张与题干观点相背,排除。 21.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图空白a、d相对应处,应补填上( )[A.开埠通商、入超B.开埠通商、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C.鸦片走私、自然经济解体D.鸦片走私、出超【答案】D考点:鸦片走私。鸦片战争前,英国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处于逆差状态,中国则处于出超地位,所以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这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使中国出现了严重的贸易逆差,白银大量外流,处于入超地位,故选D。22.我国近代某个工厂刚刚创办时“正厂初办,下走无状,不能得世界之信用”,“既不能昭布信义、集累亿之赀,又不能速取捷效、执谗谤之口,独立搘拄,呼助无人。” 以下是1840-1956年我国四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图,符合该工厂形态的是()。【答案】C考点:民族工业的兴起。“正厂初办,下走无状,不能得世界之信用”“既不能昭布信义、集累亿之赀,又不能速取捷效、执谗谤之口,独立搘拄,呼助无人”指的是民族工业兴起之初,难以独立发展和开拓国外市场,上图中C是民族工业的发展变化图,故选C。23.“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通州)产之棉,。力耕丝长,冠绝呱洲,为日厂之所必需,花往纱米,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于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下走(我)寸心不死,……今厂工已毕,纱机已开,凡我共事之人,既各任一事以专责成。”材料反映的主要思想是A.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B.发展实业挽回国家利益C.创办实业解决民生疾苦D.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答案】B考点:实业救国。抓住材料关键信息“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于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说明发展实业挽救民族危亡。故选B。A项说的是政治方面,材料未体现;C项是说的关注民生,材料也有涉及,但材料主要说的是国家利益,与材料不符;D项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材料未体现。24.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下列搭配正确的是-13-①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②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③“双百”方针—三大改造即将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④《人间喜剧》—19世纪中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尖锐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各种文化现象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四者都正确。25.20世纪以来,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中学历史教育。下列历史教育目标,分别颁布于1904年、1912年、1936年和1956年。颁布于1936年的是A.特别说明其(指中国)历史上之光荣,及近代所受列强侵略之经过,与其原因,以激发学生民族复兴之思想B.了解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C.明于民族之进化,社会变迁,邦国之盛衰,尤宜注意于政体之沿革,与民国建立之本D.多讲本朝仁政,俾知历圣德泽之深厚,以养成国民自强之志气,忠爱之性情【答案】A考点:抗战前期的教育。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重视中学历史教育”、“1936年”等,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可知,1936年,华北事变及一二九运动过后,处于中国抗战全面爆发前夕,这个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这种状况影响到中学历史教学,即揭发列强侵华事实,培养学生的爱国与民族复兴思想。分析选项,只有D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选A;其余BCD三项均不正确。26.1917年2月25日(公历3月10日),俄国二月革命爆发。随后出版的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漫画:画中描绘了骑在一头熊背上的自由女神形象,她右手高举象征光明与自由的火炬,左手所执的白纸上写着“1776”、“1917”两个意味深长的年份,周边站着一群对之脱帽敬礼的俄国人。漫画说明了A.美国希望俄国推翻临时政府B.美国支持二月革命C.俄美是战时同盟者D.俄国与美国由对抗转向合作【答案】B考点:二月革命。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美国把俄国二月革命跟美国独立战争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说明美国支持俄国二月革命。所以答案选B。27.前苏联在某一时期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A.苏联国内交通建设的落后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C.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交锋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答案】D考点:斯大林体制。材料反映了苏联工业化的弊端,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经济生活中重工业比较发达,能够制造各种重工业品,但人民物质生活极度落后,基本的生活用品等不能满足生活需要,本题选D项。28.有一种观点认为:“冷战”结束之后,不结盟运动已经失去了继续存在的价值。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13-A.其成员都是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B.参与国大多参加了政治军事同盟C.它是为反对美苏霸权主义而建立的D.没有提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目标【答案】C考点:不结盟运动的发展。题干中的观点认为冷战结束之后,不结盟运动就没有必要存在下去,是依据这一运动产生的背景来说的,因为不结盟运动产生在美苏争霸和冷战的大背景下,当这一大的背景不存在的时候,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了,故选C。29.新中国成立后实现的农业合作化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点是①都给农民一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②都是生产关系的调整③都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④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考点:根据所学史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上,所有制性质没有改变,排除③即可。30.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其依据在于这次会议A.号召亚非国家采取团结起来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C.超越了意识形态并加强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D.使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打开外交新局面【答案】C考点:本题旨在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和对材料的理解。从材料可以看出,这次会议使菲律宾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敌对转为友好。这种情况与第一次亚非会议(万隆会议)恰好相符。第一次亚非会议上,很多亚非国家对中国持有敌意,周恩来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加强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31.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据此材料得出的结论中,最恰当的是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B.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C.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答案】C考点: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抓住材料关键信息“1961年6月”,分析选项:A,当时并未提出“一国两制”,直接排除A;B表述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B;新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在1971年,与题干的时间,1961年,不相符,排除D;结合材料信息“……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等,体现出一丝和平解放台湾的理念,即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故正确答案选C。3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外交上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下列属于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的是-13-③上海合作组织④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①中国赴海地维和部队②朝核六方会谈A.①③④B.②③C.①②D.①④【答案】D考点:新时期的外交。中国赴海地维和行动是以联合国为中心进行的,因此①项符合题意;朝核六方会谈是有关国家进行的活动,并非是以联合国为中心;上合组织是以中国、俄罗斯为中心建立的国际组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是在联合国的框架下进行的,因此①④符合题意,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四小题,33题13分,34题12分,35题14分,36题13分,共52分)33.20世纪以来,随着各国国家实力的变化,国际关系也随之变化。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图11950年中苏签订友好条约图220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指导中国工人材料二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冷战风云》材料三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是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摘自基辛格1993年的谈话(1)参照材料一中的图1、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的支持对建设新中国的主要作用。(4分)(2)材料二中提及“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运用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该观点。(4分)(3)材料三中基辛格说“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其观点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5分)【答案】(2)亚洲充满火药味是指在二战后亚洲爆发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2分)欧洲的冷战则是指美苏双方通过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等来实现没有硝烟的对抗。(2分)(能写到冷战热战的史实即可得分。一点一分。)-13-(3)不矛盾。(1分)因为在综合国力和军事上,美国的实力在世界各国中占据优势,显然是超级大国(2分);但从经济上说,当今世界出现了美、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力量中心。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2分)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材料一中的图1“1950年中苏签订友好条约”意味着苏联在新中国成立后最先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结盟,这在当时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中国包围、孤立、封锁背景下,有助于冲破帝国主义的外交孤立政策;图2“20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指导中国工人”是帮助中国进行经济建设的表现,这在刚建国之初,有力的加快工业发展速度,有助于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2)这一题中的“真正意义上的冷战”需要结合所学回答冷战在欧洲的表现,应该考虑到经济、政治和军事等角度。“充满火药味”是指在二战后亚洲爆发了局部战争,结合所学知识把有关亚洲局部战争的史实回忆出来即可。(3)需要结合材料来看,由材料中的“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和“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可知上述说法并不矛盾。因为在综合国力和军事上看,美国的优势明显;而在经济发展上说,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形势下,美国只能算个大国而不是超级大国。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东西律例,以法为宗。今按法国律例,民律第三百七十一条云:“凡一切子女,无论其人何等年岁,须于其父母有恭敬孝顺之心。”……第二百一十三条云:“凡为妇者,应为其夫者所管属。”——康有为《与朱一新论学书》(2)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儒家思想的认识。并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特点是什么?(4分)材料三:窃以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说也。此不攻破,吾国之政治、法律、社会道德,俱无由出黑暗而入光明。——陈独秀(1917年1月1日)(3)依据材料四概况陈独秀对儒家思想的态度,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5分)【答案】(1)挑战:春秋时代: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或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1分)汉武时期:皇权受到威胁;小农破产。(2分)目的:孔子:恢复礼乐制度(1分)董仲舒:维护皇权和小农经济。(2分)(2)认识:维新派认为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三纲五常”与西方的法律精神是一致的。(2分)特点:维新派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2分)(3)陈独秀对儒家思想持绝对否定的态度(1分);不赞成(1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维护封建专制统治,阻碍思想自由发展,但绝对否定儒家思想不利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容易导致政治和社会的黑暗。(3分)-13-考点:(1)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反映,因此根据材料中“王室衰微”“贵族间攻伐、僭越之事屡有发生”“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出现了礼崩乐坏”等信息可知孔子的面临的时代挑战是:春秋时代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或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董仲舒生活在汉武帝时期”,政治上“继续威胁着皇权”,经济上“小农也面临着被兼并而破产的境地”,由以上信息概括得出:汉武时期:皇权受到威胁;小农破产。关于二者回应的目的:必须并结合二者的主张和时代挑战来回答。孔子主张恢复周礼,建立礼乐文明的社会;董仲舒则是要加强皇权,实行仁政,保护小农经济。(2)材料中文字“至于三纲五常,为中国之大教,足下谓西夷无之矣,然考之则不然”说明维新派认为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三纲五常”与西方的法律精神是一致的,显然这一说法不够科学,其目的在于为维新变法的宣传披上合法的外衣;(3)本题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阐释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历史小论文(观点类)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经验教训。就本题而言,既可以赞成,也可以不赞成,不管选择哪一种观点,论述时都要言之有理。3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福建产茶的文字记载,最早见诸于南安丰州莲花峰的摩崖石刻“莲花茶襟太元丙子”。唐,宁德贡产“蜡面茶”,福州鼓山、闽侯贡产“方山露芽”(生芽、方山茶),武夷山产“香蜡片茶”等。宋,建州产“北苑贡茶”——龙凤团茶,政和县产贡茶——“银针”茶。元大德后,武夷山设“御茶园”,武夷茶为贡茶。明、清,闽北、宁德天山产贡茶——“芽茶”。(1)材料一反映古代福建茶叶生产的哪些特点?(3分)材料二中国茶叶在欧洲最初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茶价相当昂贵。17世纪,饮茶在欧洲逐步盛行并传至北美,饮茶成为一种高尚的消遣。查理二世的专职牧师奥文顿形容,“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是一句对忙碌一天,疲倦归家的主人极好的关切话语。1733年,荷兰在广州购买价值336881荷盾的茶叶,到荷兰后却卖得988510荷盾,获利651629荷盾。鸦片战争前的140年中,欧美贸易公司用来购买以茶叶为主的中国商品所花费的白银达169437564两白银。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了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茶叶交易,“从中国来的茶叶,提供了英国国库收入十分之一”。1773年,东印度公司装载342箱中国茶叶的船只开进波士顿港,企图低价倾销,波士顿群众将船上的茶叶全部倒入大海。英国政府采取高压政策,激起殖民地人民的强烈反抗,终于导致北美独立战争。(2)依据材料二,概述中国茶叶对西方社会的影响。(4分)材料三近代前后中国植茶面积、茶产量、茶农数估算表 年代类别万亩植茶面积产量(万担)内销(万担)外销(万担)1832--37平均521260.520060.51861625312.5202.51101871819409.5202.52071886934.9567.46205362.461894841.6420.8207.5213.31901674.6337.3210127.3-13-材料四据上海商会记载,1887年上海工夫茶的平均价格就达每担14.5两,而印度茶每担14两银就可获利。1889年,印度茶叶出口英国市场的总值第一次超过了中国,达9450万磅,高出中国整整1472万磅。而中国的茶叶种植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由个体茶农采制小量茶叶,然后运往各处叫卖几天”。“中国种茶之法不用肥地物料,不去地下野草,亦不删除旁枝,又不换去老树,又不移种新地”。资本不足的茶农和茶商在苛捐重压下,为求生存,于是,将本应用于制茶工艺改进上的智慧,用在了茶叶的制假上。(3)材料三反映出近代中国茶叶产销的变化趋势是什么,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7分)【答案】(1)产茶历史悠久;持续时间长;分布范围广;种类多;质量好,闻名全国(成为贡品)。(任答三点即可,3分)(2)影响:促进欧洲医药事业发展;改变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习惯;茶叶贸易使欧洲资产阶级获得巨大利润;成为一些殖民国家重要的财政收入;造成欧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茶叶贸易的冲突,成为北美殖民地革命的导火线。(任答四点即可,4分)(3)趋势:19世纪30-80年代,茶叶生产、外销量迅速增长。19世纪90年代后,茶叶生产、外销量迅速回落。(2分)增长原因:鸦片战争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给自足经济解体,加速农产品商品化;口岸增开、关税降低,促使中外贸易激增。(2分)回落原因:国际市场上印度茶的竞争;中国茶叶生产技术、经营方式落后,苛捐杂税重,成本高;出现假冒伪劣再现等。(3分)考点:中国的茶叶生产及对中国的影响。(1)要有效的归纳材料一的主要信息:“最早见诸于南安丰州莲花峰的摩崖石刻”,“福州鼓山、闽侯贡产”,“政和县产贡茶”。(2)找准材料上的有效信息归纳:“中国茶叶在欧洲最初被视为药物放在药店出售,茶价相当昂贵”“一种高尚的消遣”,“欧美贸易公司用来购买以茶叶为主的中国商品”,“英国东印度公司垄断了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茶叶交易”,“终于导致北美独立战争”。(3)第一问抓住主要变化的栏目“外销”。第二问要结合材料上变化的时间年代进行重大经济事件的归纳。36.妥协,指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福……为达到这个目的,甚至不惜违反正义这样一来,人们之间必然形成彼此妨害以致达到危险的局面,这是同人们追求享乐目的背道而驰的。而唯一摆脱困境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成立政府,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1)据材料一,以史实说明古代雅典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4分)材料二……这次政变事实上就是以维护传统的名义进行的。它在维护传统与追求变革之间找到了一条适中的路,实现了斗争与协调、更新与传统的平衡。1689年1月28日下院的决议就是这样:英国仍是君主国,“上帝保佑吾王”仍是英国的国歌。——钱乘旦、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来源(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民主政体的确立过程是如何体现“妥协”的?(4分)材料三1911—1912年间以南北议和、清帝逊位和南北政府融合构成“大妥协”……传统的主流历史叙事否认这场“大妥协“具有任何积极意义,认为它恰恰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性:大批旧官僚和立宪派“投机”革命,“篡夺”了革命果实;“大妥协”中优待清朝逊帝的做法,也为民国时的君主复辟埋下了伏笔。但近年以来,已有一些研究论文试图对这场“大妥协”作出不同的评价。喻大华即指出,《清室优待条件》并非由袁世凯一方炮制,而是由南方首先提出,南北双方经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这一妥协避免了列强干涉、内战和国家分裂,维护了民族团结,具有积极意义。——章永乐《论清王朝与中华民国的“大妥协”》-13-(3)材料三对辛亥革命“大妥协”的两种评价,你同意哪一种,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3分)【答案】(1)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方式是民主改革(梭伦、克里斯提尼);民主运作的方式反映了各种力量的妥协。(2分)古罗马:《十二铜表法》是贵族和平民的妥协;罗马法的不断完善(或写万民法)就是各种力量调和的结果。(2分)(2)妥协:光荣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的妥协;通过《权利法案》,既保留了君主,又确立了议会主权。(4分)(3)观点一:“大妥协”是消极的。理由:妥协体现了革命的不彻底;导致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民主共和名存实亡;为民国复辟埋下伏笔。观点二:“大妥协”是积极的,是一种策略。理由:妥协加快清王朝和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保存革命力量;避免了列强干涉、内战和国家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只有观点,没有理由说明不给分;观点和理由匹配的就给满分,3分)考点:历史上的妥协的智慧。(1)首先明确材料一中伊壁鸠鲁主张用妥协的法式解决问题,维护双方的利益和推动社会的进步,在明确含义的基础上找出古希腊,古罗马政治发展中的具体妥协事例即可;(2)主要考查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与理解,解题时注意抓住“妥协和转化”,以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为史实,从妥协与转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妥协可以结合光荣革命以《权利法案》去分析,转化可以结合封建与民主两个方面的转化分析即可。(3)本题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考查学生阐释和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该题型的特点是难度较大,但开放性强,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历史小论文(观点类)要把握三个步骤:明确作者的观点,亮明自己的观点;要能够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地对观点进行精要论证,在这个方面注意论据全面、详实;最后可以总结一下经验教训。就本题而言,既可以同意“大妥协”是消极的,也可以认为“大妥协”是积极的,是一种策略,不管选择哪一种观点,论述时都要言之有理。-13-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福建省霞浦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三明市永安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三明市一中2022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三明市一中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37:46
页数:13
价格:¥3
大小:438.36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