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福建省三明市一中2022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福建省三明市一中2022-2022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D.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答案】C考点:汉代儒学。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没有形成一种专制力量钳制思想,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随着秦汉实现国家统一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需要用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因此出现“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体现了君主专制的确立和中央集权的加强。C项符合题意。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发展的客观反映。A项错误,B与提议无关,秦时已完成统一,无法说明从“焚书坑儒”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排除D项。2.“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A.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B.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一统需要C.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融洽相处D.消除亲疏贵贱,同等去爱所有的人【答案】D考点:百家争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诸子思想的分析与理解。依据所学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墨家的主张:主张兼爱,故D项正确;A是儒家主张;B是法家主张;C是儒家主张,都与题意不符。3.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休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D.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答案】D考点:宋明理学。宋明理学家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等伦理道德,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统治秩序。故选D。ABC项都是理学家的目的,但是都不是从维护封建统治这一角度进行分析的,因而是错误的。4.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翻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別,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的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B.雨果指出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D.雨果认为中国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答案】B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根据材料第一句话可以排除掉A项。然后需要弄清中国的社会状态在“胚胎”-13-成长为“婴儿”的过程中起的是阻碍作用而不是保护“胎儿”的作用,否定B项。并且由此可见“胚胎”成长为“婴儿”其实就是指中国传统的科技发明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5.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且影响深远。对下图书法字体的表述正确的是A.①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结构平衡对称B.②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富于图案美C.③真书和正书,结构规矩严整体现书法注重规范法度D.④最能体现古代汉字书法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答案】C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汉字的演变和书法艺术。依据所学可知,①是篆书,篆书是甲骨文、大篆、小篆的统称。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历史,是传世最早的可识文字;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故A错误;②是隶书,盛行于汉朝,故B项错误;③是楷书,即真书和正书,讲究法度规范,故C项符合题意;④是行书,兼有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故D项错误,应排除。所以应选C6.“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答案】B考点:京剧。古代戏曲把人物脸谱化,显然没有真实再现历史,也未正确评断历史人物,故排除A、C;脸谱化的结果可能提升也可能贬低(即歪曲了)历史人物的价值,排除D;京剧中的脸谱其实施固化了大众对人物的印象,故选B。7.近代著名画家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说明了文人画所具有的文学性.哲学性.抒情性。下列绘画作品中,最能体现文人画风貌的【答案】A考点:中国古代绘画。文人画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其艺术特点:①追求抒情写意风格;②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③注重诗意,A是元代王冕墨梅图,属于文人画;B属于彩陶画,指画在彩陶上的绘画。C属于风俗画,是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D属于人物画。-13-8.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思想不断解放。其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针对以下哪一幅图片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而提出的?【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其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针对经学难抵洋枪炮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而提出的。所以选C。9.“国”字在书法里面有41种写法,而且是汉字中写法较多的一个字。下图中“国”字被广泛使用最晚的是【答案】C考点:辛亥革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汉字的变迁看历史变化的能力。汉字的书写往往会反映时代的特征。A项大口里面一个王,说明整个国家是一个王的,应该是分封制时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B.D两项大口中是八土、八方,应该是统一的封建王朝,天子一统天下。而C项大口里一个民字,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应该是近代辛亥革命之后。所以C项最晚。10.陈独秀说:“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于科学的;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人们把不言神怪的孔子打入冷宫,把建立礼教的孔子尊为万世师表。”上述引文旨在A.强调科学与民主是人类社会进步之动力B.全面肯定孔子非宗教迷信的科学态度C.说明孔子之道是反民主的封建伦理纲常D.反对把孔子与民主和科学完全对立起来【答案】D考点:本题解答的关键是调用并分析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孔子不言神怪,是近于科学的;孔子的礼教,是反民主的”。这说明陈独秀反对将民主、科学与孔子完全对立起来。11.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他的)民族主义里,有德意纳粹与法西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缺失。民生主义里,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偏病。民权主义又把英美政党代议制度之理论,释回增美。”在钱穆看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A.是一个西方思想的大杂烩B.脱离中国传统政治,是全盘西化的产物C.合乎世界政治新潮流D.实现了中国传统政治与西方政治的完美结合【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钱穆认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追求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独立,“有德意纳粹与法西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缺失”;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偏病”;民权主义“把英美政党代议制度之理论,释回增美”-13-,指的是中华民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A、B、D均不符合材料,故选C。12.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八大”(2022年)八个报告中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③报告中“毛主席”一词高居所有实词的第一位,平均每个自然段提及两次④报告中“美丽中国”成为最受欢迎的政治词汇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①④D.③②④①【答案】C考点:改革开放。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的能力及掌握基本知识。通过党的大会重点词汇变迁把握改革开放的脉络。①应该是92年十四大以后。②应是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③应是文革期间。④美丽中国应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这样排序应选C项13.孙中山将其民权思想用“天下为公”四字概括,其核心内容为“民有、民治、民享”,这一思想A.与儒家大同思想并无区别B.与卢梭政治思想相类似C.深受伏尔泰思想影响D.与人民民主专政内容一致【答案】B考点:三民主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历史概念的能力。孙中山的民权思想“民有、民治、民享”实际上深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是西学的产物。A项与儒家思想并无区别显然错误,无区别还革什么命。C项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而民权主义则要推翻君主专制。D项人民民主专政是无产阶级政权理论,显然不一致。C项卢梭主张人民主权说,属启蒙思想,而孙中山恰恰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故选B。14.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一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B.中法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答案】C考点:戊戌变法思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及熟练掌握教材基本知识的能力。近代国人的第一次民族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主题是向西方学习,先学器物,即洋务运动。再学政治,即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再学文化,即新文化运动。第二次反思则在五四期间,由向西方学习转向向苏俄学习。所以第一次反思中学习西方政治应是戊戌变法,是在甲午战后。选C。15.美学家朱光潜说:“在‘百家争鸣’的号召出来之前,有五六年的时间我没有写一篇学术性的文章,没有读一部像样的美学书籍,或者是就美学里的某个问题认真地作一番思考。其所以这样,并非由于我不愿,而是由于我不敢……‘百家争鸣’号召出来了,我就松了一大口气。不但是我一个人如此,凡是我所认识的有唯心主义烙印的旧知识分子一见面就谈到这个‘福音’,没有一个不喜形于色的。”这说明“百家争鸣”的提出A.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B.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C.促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D.突破了意识形态的禁区【答案】B考点:双百方针。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并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并熟悉教材基础知识。“百家争鸣”-13-是1956年提出的在学术上百家争鸣,侧重于学术,在艺术上百花齐放。A项应该是文学,不是学术。C项与题干关系不大,不属于思想解放。D项不属于意识形态的问题,只是政治环境。应选B项。16.“兴起于18世纪初的美国文化,实乃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撞击融合后的产物。两项运动有个共通之处——而这正是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这里的“美式思维模式的根本”是指A.反抗权威,强调个人自由B.崇尚理性,重视法制C.崇尚理性,强调个人自由D.反抗权威,重视法制【答案】A考点:启蒙思想主张。本题创设命题情景,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撞击融合”“根本”可直接排除B、C、D,因为它们只是启蒙运动的特点,不适合作为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的共同点,而本题需要解答的是两者的共同点,所以只有A宗教改革、启蒙运动都反抗教会的权威,强调个人自由,故A是共性,是根本,符合题意。故选A。17.彼特拉克说:“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的原则是,关于我们在人间所能希望的光荣,我们在人间的时候去追求它是对的。”他的这种思想反映了A.文艺复兴倡导追求现世幸福B.文艺复兴主张推翻封建专制C.科学家勇于追求科学真理D.启蒙运动宣扬天赋人权【答案】A考点:文艺复兴。本题考查阅读材料,理解分析及知识运用的能力,由题干所给信息以及所学知识可知彼特拉克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三杰之一,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因此可以直接排除C与D,而文艺复兴运动矛头指向是天主教会,并不主张推翻封建专制,B不合史实。材料主要阐述了以人为中心,及追求现实幸福,A符合题意,故选A。18.2022年11月,黑人后裔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这一现象可以用18世纪末的杰斐逊的话来予以诠释:“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这一政治现象和政治理念应该基于①人民主权说②三权分立说③因信称义论④天赋人权观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考点:启蒙思想。本题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分析选项,②主要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是对统治者的约束,与材料无关;③是马丁·路德改革的教义,排除②③,A、B、C项均错误。从材料“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等信息可以看出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体现了人民主权和天赋人权的理念。故选D。19.法国启蒙思想家在一本著作中写道:“每个人既然是向全体奉献出自己,他就并没有向任何人奉献出自己;而且既然从任何一个结合者那里,人们都可以获得自己本身所让渡给他的同样的权利,所以人们就得到了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以及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这本著作是A.《哲学通信》B.《社会契约论》C.《论法的精神》D.《纯粹理性批判》【答案】B考点:理性与自由的启蒙。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著作,而《纯粹理性批判》是德国人康德所著,首先排除D;伏尔泰的《哲学通信》重点强调哲学认识论问题,和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强调如何实现国家权力之间的制衡关系,材料均未体现,排除AC。材料强调“每个人向全体奉献出自己”、这个集体又能使每个个体“获得自己本身所让渡的同样的权利”,符合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因此B项符合题意。20.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13-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B.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D.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答案】C考点: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材料的核心观点是“因信称义”,即因信仰而得救,成为“义人”。这是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的核心内容。马丁·路德主张人人都能直接与上帝沟通,从而打破了教会的独裁,因此使人们获得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故应选C。 21.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答案】D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说明知识与科技的紧密结合,符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而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理论成果主要是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D符合题意。22.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该评论所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A.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B.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进化论的提出C.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D.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理论提出【答案】C考点:牛顿力学定律。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早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议会已经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是通过16世纪宗教改革,排除A;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是在18世纪,进化论是在19世纪中叶由达尔文提出,排除B;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是在18世纪中期、相对论理论提出是在20世纪初,排除D;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是1687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两者都是在17世纪末,因此C符合题意。23.下列文艺作品中创作风格最为接近的是-13-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以来的文学艺术。依据所学可知,《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俄国现实主义的作品;《向日葵》是印象主义绘画的主要代表作。故②、③符合题意,所以应选B【答案】C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影视业的发展。结合材料“青少年……模仿电影明星,讲电影上的笑话,摆演员的姿势,学习两性之间的微妙举止,因而养成了虚饰的老练”可知,电影对青少年的各种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分析选项,C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C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3分,共52分。)25.(13分)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文明对话的过程。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拟举办一次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来参加。【主题一东西方的古代哲学与教育思想】材料一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主张有何相同点?(2分)【主题二东西方的启蒙思想】材料二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4分)【主题三东学西传与西学东渐】-13-材料三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治理最好的国家”。“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我国宋元时期的科学文化传播到欧洲,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宋元明清时期传播到欧洲的文化成果及其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4分)材料四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中国人对西学一直存在争论。以下是其中的三种观点:甲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乙认为甲这种“西学中源说”的一大危害是造成社会更加崇古,“必谓事事必古之从,又常以不及古为恨”,以致在西学问题上只重器,而不能从更广泛的层面上进行学习。丙说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指出: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4)指出材料四中甲、乙、丙对待西学的具体态度上有何不同?(3分)【答案】考点:儒家思想的形成;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文艺复兴。(1)孔子作为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与苏格拉底有着共同的思想主张,因为他们同属于一种社会形态下的思想家,都为着统治阶级服务,其思想主张也都得到了统治阶级的认可,所以他们都能看到美德与智慧之间的联系,都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2)材料二所述内容“……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表明是同一个时间段的历史现象,当然不同的国情决定了不同社会发展状况,但是表现出了相同的思想主张:中国“限制君权”;欧洲“君主立宪制”。中国的社会发展状况,即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中国的生产关系不可能在相应的时期内有所改变,也就不可能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3)古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四大发明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的过程中功不可没,但是封建统治根深蒂固的中国由于生产力整体水平的低下,没能改变整个社会发展的状况,却为欧洲社会的转型提供了有力的武器。(4)本小题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考查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人类文明史可分解为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社会文明史。不同的文明需要交流,各国各地区的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26.(13分)人们认为,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3-材料一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材料二孙中山手书材料三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材料四请回答:(1)材料一图中历史人物为实现自己的思想主张,有何实践活动?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3分)(2)依据材料二图1、图2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分别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什么历史作用?(4分)(3)材料三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1分)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毛泽东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2分)(4)材料四最终形成了什么重要理论?(1分)邓小平“南方谈话”针对哪两个根本问题进行了理论的发展?(2分)【答案】(1)戊戌变法。(1分)激发了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2分)-13-(2)作用:三民主义推动辛亥革命(或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2分)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大革命(或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2分)(3)背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开始探索新的革命道路。(1分)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理论。(2分)(4)理论:邓小平理论(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分)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分)考点:20世纪中国进步的思想。(1)此小题考查的是对戊戌变法运动的历史背景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和所学史实可以从外部因素: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内部因素: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加以概括。概括时从积极影响着手,因为设问只要求回答“积极影响”,不能答非所问。(2)本小问主要是考查对“三民主义”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三民主义从提到发展,经历了质的飞跃,也体现出孙中山先生对革命、对中国国情的新认识,是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反过来,不同的思想理论又指导着不同时期的革命进程,这是一组相辅相成的关系。(3)材料所述“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这是大革命失败后的国内革命形势。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再加上中国共产党能够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所以在不同时期又有不同新的理论出现,用于指导革命斗争。(4)此题考查的是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概括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里要区分“建设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是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所以第二问核心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27.(13分)阅读宗教和科学的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尼古拉·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完成了《天球运行论》,古稀之年决定出版,去世的那一天才收到出版商寄来的书。“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材料二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科学没有宗教会导致人的自私和道德败坏;而宗教没有科学也常常会导致人的心胸狭窄和迷信。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宗教是互不排斥的,他像一对孪生子——从天堂来的两个天使,充满光明、生命和欢乐来祝福人类”。-13-——熊月之著《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材料三作为两种文化现象的科学与宗教,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不同的基本方式,也就是人类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与世界发生真实关系的“中介”。常识、宗教、艺术、科学、哲学等等,就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这些文化样式一旦产生,不仅以作为世界图景的知识的形式存在,而且已内化为人的思维方式,并为人的思想和行为提供各种各样的价值观规范。因此,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具有“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的三重内涵。科学与宗教它们都是各自图景的统一。——摘录自中国论文中心“科学与宗教关系的三个层次”请回答:(1)跟据材料一,归纳15—17世纪宗教和科学的关系。(2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4分)(2)据材料二归纳18—19世纪人们对科学和宗教有哪些新的观点?并用典型史实分析科学对启蒙运动兴起的作用。(4分)(3)综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科学和宗教在“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上的不同之处?(3分)【答案】(1)科学挑战宗教;宗教排斥和敌视科学。(2分)原因:基督教会占统治地位,对人们进行精神独裁,但随着西欧经济发展,人们追求世俗人生,反对禁欲主义;新航路开辟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冲击了神学理论和教会权威,证明了人具有认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文艺复兴运动,肯定了人和人性,批判了神权。(4分,一点两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分)(2)科学方法是人类认识社会和自然的主要方法;科学和宗教是相互通融而不是相互排斥的;科学和宗教都能造福于人类。(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分)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用科学的方法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的第一次认识大综合,促进了启蒙运动的产生。(2分)(3)世界图景:宗教认为神创万物,永恒不变;科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进化的。思维方式:宗教靠主观想象和臆断;科学依据证据和实验来论证。价值规范:宗教以信仰为核心,寻求精神、情感的平衡和谐;科学以理性为向导,崇尚客观、真实等。(3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1)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时期科学成就的分析与认识。回答前一问,要结合材料的两幅所反映的内容及这一时期的科学成就分析归纳其关系,同时注意联系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回答原因要联系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新航路开辟、思想状况、文艺复兴等内容归纳总结。(2)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西方科学的发展及其影响的分析与认识。回答前一问要结合材料“……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科学没有宗教会导致人的自私和道德败坏;而宗教没有科学也常常会导致人的心胸狭窄和迷信。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宗教是互不排斥的,他像一对孪生子——从天堂来的两个天使,充满光明、生命和欢乐来祝福人类”。联系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回答后一问。(3)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首先要梳理前两问的内容,理清对宗教与科学之间关系的认识与分析。再结合学过的知识,依据题目的要求,从“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三个方面归纳其不同。这里还要注意理解上述三个方面的含义。-13-28.(13分)“价值破坏”和“价值构建”是近年来伦理学与历史学研究的交叉领域,无论是“破坏”还是“重建”,都反映了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358年,雅典设立奥泰里克专项基金,规定穷人观剧只要不中途退场,即可得到两个奥波尔的观剧津贴制度。……因为有两个奥波尔,有人就以为自己的生活有了保障,不用做任何事情,只用在观剧的时候呼呼大睡。后来,观剧者的呼噜声、吵闹声让人几乎听不到表演者在说什么,观剧者的欺骗超越了表演者的表现。在两个奥波尔的诱惑下,雅典人变得不在那么自觉、有序、善良。——根据齐默恩《希腊共和国》、古郎士《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整理材料二新的价值观念在16世纪后的西欧形成了巨大的浪潮。英国街头戏剧中的一段台词所说:“金钱,这是大家的宠儿,一切欢乐的源泉;金钱,这是医治一切苦闷的良药,这是世人所珍藏的珠宝;金钱,这是妇女所拜倒的偶像。”材料三我们今日的环境,真是不幸极了:社会的种种组织、风俗、制度,都是过渡时代、“青黄不接”——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使得国内的军政,民政,以及工商百业,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比之欧洲黑暗时代,也差不多。——左立夫《中学毕业生的切身问题》(20世纪初)请回答:(1)试从“价值构建”和“价值破坏”的角度对材料一中提到的古代希腊观剧津贴制进行全面评价。(4分)【答案】(1)价值构建:有利于完善古希腊民主政治(或有利于公民参政),也含有救助弱者、赈济大众和福利社会的价值意义;价值破坏:其助长了一部分人的惰性,导致社会道德逐步沦丧,雅典的民主政治逐渐走向衰落。(4分)(2)价值观:拜金主义(1分)。原因:16世纪,经过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西欧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传播了人文主义,使人们逐渐从教会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对新的价值观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2分)影响:客观上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的开展);加剧了欧洲社会贫富分化,使社会矛盾日趋尖锐。(2分)(3)直接原因: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2分)(4)认识:正确的价值构建能够引领经济的科学发展,经济建设应该是在道德体系所容许的范围内有序有度的发展。(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考点:雅典民主政治;文艺复兴;新文化运动。(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价值建构和价值破坏实际上就是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从题干信息,联系所学可知,发放观剧津贴有利于让穷人能参与政治,也起到了保障生活的作用;依据材料“-13-因为有两个奥波尔,有人就以为自己的生活有了保障,不用做任何事情,只用在观剧的时候呼呼大睡。后来,观剧者的呼噜声、吵闹声让人几乎听不到表演者在说什么,观剧者的欺骗超越了表演者的表现。在两个奥波尔的诱惑下,雅典人变得不在那么自觉、有序、善良”可以归纳出其消极影响其助长了一部分人的惰性,导致社会道德逐步沦丧,雅典的民主政治逐渐走向衰落(2)第一小问依据依据二中“金钱,这是大家的宠儿,一切欢乐的源泉;金钱,这是医治一切苦闷的良药,这是世人所珍藏的珠宝;金钱,这是妇女所拜倒的偶像”的信息可以得出新的价值观为对金钱的狂热追求,即拜金主义;第二小问结合史实,从16世纪的西方经济、思想角度来分析,经济方面可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需要资本的原始积累,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展的角度来展开,思想方面从文艺复兴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现实生活的享乐,都有助于拜金主义的产生的角度来分析;第三小问影响需要辩证的分析,积极方面从大量财富源源不断的涌入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来考虑,消极方面从贫富分化的加剧,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的角度来分析。(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一小问抓住时间即20世纪初的中国,结合该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背景加以分析答,可以得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资产阶级追求民主政治;袁世凯复辟帝制;尊孔复古逆流兴起;第二小问问题依据材料三中的信息可以得出当时存在的问题在于价值观的混乱,旧的已经破除,新的尚未确立;第三小问原因依据材料三中“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使得国内的军政,民政,以及工商百业,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比之欧洲黑暗时代,也差不多”的信息可以得出新文化运动在价值构建上除旧而未能立新;新文化运动存在过激倾向;社会政治黑暗、经济落后。(4)认识可以根据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思想文化又会反作用于政治经济这一基本理论来分析,可以得出中国价值构建与经济发展关系正确的价值能够引领经济的科学发展,经济建设应该是在道德体系所容许的范围内有序有度的发展。-13-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37:47 页数:13
价格:¥3 大小:1.24 M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