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福建省厦门市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质检检测试题(含解析)人民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厦门市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试卷综析】本试卷属于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用卷,试卷本着“注重基础知识,兼及能力提高”的命题原则,围绕必须和选修章节中遴选布题,知识点分布均衡,重点章节中的重要知识点均有考查;试题原创度较多,基本都是新材料、新情境创设。试题呈现方式灵活多样,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试题在注重史料考查同时,兼顾表格、漫画、图表等形式的考查,如选择题第5、6、10、11、13、14、18、24、以及材料题26题;本试卷考题难易适中,突出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如选择题第3、5、19等题,同时注重学科比较能力的考查,如材料第27题。总之,该试卷试题集综合性、时效性、考察性与一体,属于一套效率较高的高三复习检测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题,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题文】1.“这种宇宙理论极其详尽地描述了天上与人间的平行,·····一个好皇帝会带来和平和丰收,一个坏皇帝则带来动荡和饥荒。”下列思想家中,最早完整阐述该理论的是A.孔子B.老子C.韩非子D.董仲舒【知识点】O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思想【答案解析】D解析:汉代儒学主要在儒家基础上吸收了汉朝的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形成新儒学,该思想包含“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材料中“天上与人间的平行”以及皇帝的统治与天的统一思想符合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故本题选择D项。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董仲舒思想观点的正确理解【题文】2.唐朝诗人李华有诗道:“咸阳古城下,万顷稻苗新。”这反映了A.都江堰良好的灌溉效果B.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现象C.关中平原水稻种植的情况D.华北平原适宜的气候条件【知识点】O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思想【答案解析】C解析:汉代儒学主要在儒家基础上吸收了汉朝的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大子为暴,大能罚之”符合“阳,大之德;阴,大之刑”的思想;“制人者阳,制于人者阴”是董仲舒思想成分;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思想内核,故①③④符合题意,本题选择D项。【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董仲舒思想观点的正确理解【题文】3《廿二史札记·宋史》记载:“自太师及开府仪同三司,可荫子若孙……曾任宰执及现任三少使相者,荫三人;曾任三少及侍御史者,荫一人。·····一人人仕,则子孙亲族俱可得官。”材料反映的恩荫制度源于13A.世官制B.三公九卿制C.察举制D.科举制【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选官制度【答案解析】A解析:“世官制”就是指世代为官,官吏都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材料中“荫子若孙,一人人仕,则子孙亲族俱可得官”的信息可以得出是世官制,故A项正确;B依靠门第选官;C属于推举选官;D依靠考试选官。【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世官制的正确理解。【题文】4.元世祖忽必烈曾概括说,中书省是我的右手,枢密院是我的左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两手的。这反映了当时政治运行机制的基本特点A.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B.政令的草拟、审批和执行分设C.行政、军事、监察三大系统鼎立D中央与地方既分权又相互制衡【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解析】C解析:元朝中书省长官行政,枢密院掌管军事,御史台掌管监察,材料中“中书省是我的右手,枢密院是我的左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两手”体现元朝三个部门各负其责,相互鼎力,故C项正确。【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元朝中央官制的正确理解。【题文】5.明万历年间,福建建阳双峰堂刊刻、贩售的话本小说《水浒志传评林》插图多达1216幅(图1为其中一幅)。由此推断,该书定位的读者群体最有可能是A.文化层次较低的市民B.参加科举考试的士人C.声名显赫的达官贵人D.来华传教的西方传教士【知识点】Q1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答案解析】A解析:从材料中“话本小说《水浒志传评林》”以及图片中信息说明小说阅读的对象应该为市民阶层,明清时期适应市民文化发展的需要,小说随之繁盛,故本题选择A项。B和C属于士大夫;D属于外国传教士对世俗文化不感兴趣。【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中文学平民化信息正确理解【题文】6.下列对图2所示历史事件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列强势力深人长江沿岸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工具D.中国开始被卷人世界市场【知识点】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解析】C解析:从材料图片中“1900年西方国家”13图片信息说明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该战争之后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条约中规定禁止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C项正确。A、B均是《甲午中日战争影响;D是鸦片战争影响。【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中图片信息正确理解【题文】7.张誊曾于某年自撰嵌字春联:“民时夏正月,国运汉元年。”据此可以断定A.武昌起义即将爆发B.“实业救国”思潮萌发C.南京临时政府已经成立D.国民革命运动正在兴起【知识点】C2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答案解析】C解析:从材料中“民时夏正月,国运汉元年。”对联可知是民国时期中华民国元年,故C项正确;A时间不符;B是19世纪晚期;D是1924-1927年,均与对联信息不符。【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辛亥革命正确理解【题文】8.据统计,自1912年至1927年,由北京政府农商部批准注册的工商企业达1627家,平均每年注册102.8家;中国雇佣30名工人以上的工厂,1913年为279家,1920年为808家,1928年达到2327家。材料表明民国前期A.工业布局趋于平衡B.工业结构更加合理C.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民族工业获得较大发展【知识点】J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答案解析】D解析:材料中“1912年至1927年”可知是民国政府时期,又依据“注册的工商企业达1627家,平均每年注册102.8家;中国雇佣30名工人以上的工厂”说明当时的民族工业获得了较大发展,以及“外国在华商行的增多”的信息说明这个买办数量增加是随着列强入侵加深的结果,故A项正确。【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晚晴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正确理解【题文】9.鲁迅曾说:“孔夫子到死了以后……种种的权势者便用种种的白粉给他来化妆,一直抬到吓人的高度。”下列史实最能支持该观点的是A.朱熹撰写《四书集注》B.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运动C.康有为发表((孔子改制考》D.陈独秀发起新文化运动【知识点】R2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答案解析】B解析:北洋军阀时期,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材料中“种种的权势者便用种种的白粉给他来化妆,一直抬到吓人的高度。”符合该时期思想特点,故B正确。A是儒学官方化标志;C是利用孔子改制;D是批判儒家思想。【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新文化运动背景正确理解【题文】10.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根据地。图3为某同学设计的红色旅游路线,其中描述正确且符合“到革命老区追寻革命先辈足迹”这一主题的是A.第一站B.第二站C.第三站D.第四站13【知识点】C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答案解析】B解析:第一站不属革命老区,故A错误;第二站中瑞金属于红色老区,故B正确;第三站中遵义会议纪念馆是在贵州,故C错误;第四站中共七大会址是在延安,故D错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中共革命活动信息正确理解【题文】1l.图4是1942年美国的一幅“二战”宣传画。对其图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②中美两国结成同盟③中国军人为民族独立而战④中国战场开始战略反攻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知识点】C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答案解析】C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国共两党的信息,故①错误;材料中体现中美共同结成反法西斯同盟,故③正确;中国战场开始战略反攻是1944年,故④错误,本题选择C项符合题意。【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图片信息正确理解【题文】12.中国某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有如下表述:“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鼓励和指导它们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该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知识点】E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答案解析】C解析:材料中“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鼓励和指导它们转变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说明是1956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改造的信息,只有1954年宪法中才有可能出现,故C正确;其它选项与时间不符。【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1954年宪法正确理解【题文】13.一位档案员在整理建国以来的资料时,不滇打翻了柜子,各种资料散落一地。图5为其中部分资料,请你按时间顺序正确归档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D.②④①③13【知识点】F1F2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开创外交新局面·【答案解析】B解析:图①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是1950年;图②中中日建交是1972年;图③是上海合作组织签字仪式是2022年,图④澳门回归仪式是在1999年,依据时间排序,正确答案为B项。【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现代中国外交事件的正确把握【题文】14促成下表中我国粮食产量及农民收人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年份粮食总产值净增量年均粮食增长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增长率1978-19841025.4亿公斤495亿公斤14.55%A.人民公社体制继续发挥作用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C.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知识点】K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答案解析】D解析:依据材料表格中时间1978-1984年,粮食总产量和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增长率逐渐上升,可知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有关,该政策实施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大提升,故D项正确。A人民公社逐渐被取消;B文革结束是政治因素;C国有企业改革属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正确理解【题文】15“约法十二章的颁布,只是防止贵族阶级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另立新的规章。这一切只不过是给予了平民阶级比较大的安全感,以及对国家事务参与的切身感。”下列有关“约法十二章”的表述,正确的是A.由公民大会制定和颁布B.使平民获得了平等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力C.废除了维护贵族利益的不合理法规D.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知识点】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答案解析】D解析:材料中“约法十二章”的信息说明是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该法律颁布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平民的地位,故D项正确;A是雅典民主制度;B不属于产量反映信息;C说法绝对,不符合事实。【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罗马法的正确理解。【题文】16.1555年,德意志贵族们签署《奥格斯堡和约》,承认诸侯有权决定臣民的宗教信仰,不能接受者只有迁居他国。这意味着德意志地区A.路德教合法化B.天主教销声匿迹C.宗教迫害不复存在D.实现了宗教信仰自由【知识点】P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希腊先哲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答案解析】A解析:材料中“德意志贵族们签署《奥格斯堡和约》,承认诸侯有权决定臣民的宗教信仰”的信息说明经过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德意志地区承认了路德宗教的合法化,故A项正确。【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路德宗教改革影响的正确理解。【题文】1317.某国的国家元首由议会选举产生,有一定任期,且须负一定政治责任或受到议会的弹幼该国家元首是指A.18世纪中叶的英国首相B.19世纪70年代末的法国总统C.18世纪末的美国总统D.19世纪末的德国皇帝【知识点】B2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答案解析】 B 解析:英国国家元首不负一定政治责任,故A错误;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并富有一定政治责任,议会有权弹劾总统,故B项正确;美国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故C错误;德国议会不能弹劾国家元首,故D错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法国总统制的正确理解。【题文】18.下列对图6相关信息的解读分析,最准确的是A.物价下降与经济增长成正比B.1500一1600期间的物价上升加速了社会分化C.《权利法案》颁布后,物价迅速上升D.工业革命期间,物价保持稳定【知识点】I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答案解析】B解析:材料曲线图反映不出物价下降与经济增长成正比的结论,故A错误;1500一1600期间由于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西欧市场白银增多,导致物价上升,致使社会出现资产阶级和贵族的分化,故B项正确;C在曲线图中显示不出物价迅速上升;工业革命期间,由于机器发明使用,物价明显上升,故D错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折线图富含历史信息的正确理解。【题文】i9.“地心引力不再被看做是一种魔幻或神秘的力量,而成了全知全能的创造者的卓越发明,通过单一的法则,使得各种潮汐、卫星、行星和所有地球上的生命得以各安其所。”文中的“法则”指A.生物进化论B.万有引力定律C.量子论D.广义相对论【知识点】S1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文学艺术·物理学的重大进展及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答案解析】B解析:牛顿经典力学中提出万有引力定律成功揭示了潮汐现象,材料中“地心引力”“潮汐、卫星、行星和所有地球上的生命得以各安其所”的信息说明是万有引力定律有关,故B项正确;A属于生物学领域成就;C属于微观领域成就;D属于超越时空概念物理学。【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正确理解。【题文】20.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曾尝试“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结果,这一尝试A.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B.有效巩固了工农联盟C.导致了新经济政策被废止D.迅速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知识点】M2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答案解析】A解析:材料中“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13的信息说明是苏俄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该政策在苏俄卫国战争时期巩固率苏维埃政权,在战争结束后,列宁继续实行该政策,结果导致水兵起义,工人暴动,引起了严重政治经济危机,故A项正确;B是新经济政策影响;C和D是斯大林模式。【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正确理解。【题文】21某一艺术表现形式是这样的,“画面以物象为原形,但实际上已经破坏和重构了原形”。该艺术形式的代表人物是A.莫奈B.贝多芬C.凡高D.毕加常【知识点】S3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文学艺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答案解析】D解析:材料中“画面以物象为原形,但实际上已经破坏和重构了原形”的画法属于立体派特点,该画派主要是借助图形的切割和重组,给人一种画面支离破碎的感觉,立体画派的代表人物是毕加索,故D项正确。A属于印象派;B是音乐方面;C属于印象派。【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现代主义画派的正确理解。【题文】22.某观点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自然秩序,这种秩序要比人类人为创造出的秩序优越得多,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其各个因素之间潜藏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即我们通常所讲的规律。遵循该观点而采取的经济政策应是A.鼓励出口,限制进口B.自由经营,自由竞争C.政府干预,加强计划D.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知识点】M1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答案解析】B解析:材料中“内在的自然秩序,这种秩序要比人类人为创造出的秩序优越得多”“各个因素之间潜藏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的信息说明该政策反对人为的干预,应该属于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该政策主张自由经营,自由竞争,故B项正确。【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自由主义贸易政策的正确理解。【题文】23.有文章说,欧美国家在上世纪结束进人本世纪时,一个兴旺但不一定富有的城市家庭,不用走出家门就可以发现许多迹象证明工业化对它的生活的影响。……特别是繁重的家庭清洁工作,由于电动洗衣机、电熨斗和真空吸尘器的使用而大大减轻。材料中的“本世纪”应是A.18世纪B.19世纪C.20世纪D.21世纪【知识点】I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答案解析】C解析:材料中“特别是繁重的家庭清洁工作,由于电动洗衣机、电熨斗和真空吸尘器的使用而大大减轻”的信息说明是人类已经进入了电气时代,地俄日此工业革命时间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结合材料中“欧美国家在上世纪结束进人本世纪时”可知,材料中描述的应该是20世纪,故C正确。【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正确理解。【题文】24.图7所示漫画发表于1986年。对其信息解读准确的是A.世界经济格局呈现三足鼎立局面B.美、日、西欧经济竞争激烈C.欧盟的建立提升了西欧竞争力D.日本成为可以抗衡欧美的政治大国【知识点】G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13【答案解析】B解析:漫画中日本和欧共体的经济还不足以与美国抗衡,故A错误;材料中数字显示三个国家经济竞争比较激烈,故B正确;欧盟成立于1993年,故C错误;日本一直追寻政治大国,还没有实现与欧美抗衡的大国,故D错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正确理解。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共计52分;第25题13分,第26题16分,第27题11分,第28题12分。【题文】A2A3B1R325.(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尚书》“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材料二“我们的国体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是因为权力不是被少数人、而是被所有2又民掌握。’,—伯里克利演讲词材料三“八十七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缔造了一个新的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2火人生而平等的原则……我们要使这个国家在上帝的护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我们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犷长存。”—1863年林肯葛底斯堡演讲词材料四“中国进化比较欧美还要在先,民权的议论在几千年以前就老早有了,不过当时只是见之于言论,没有形于事实。现在欧美既是成立民国,实现民权,有了一百五十年,中国古人也有这种思想,所以我们要石望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乐,顺乎世界的潮流,非用民权不可。”——孙中山演讲词(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基本的政治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在根本目的上的区别。(4分)(2)材料三中林肯所说“新的国家”后来在政治制度上有哪些创新之处?指出古希腊与美国在民主形式上的主要不同。(5分)(3)材料四反映了孙中山的哪一思想?分析它与材料一、三之间的内在联系。(3分)【知识点】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及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答案解析】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信息来概括“天下为公”思想,依据材料二中“因为权力不是被少数人、而是被所有多数民掌握”可以归结出是“主权在民”观点;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中国从卫华君主专制角度思考作答,西方从保障公民治理国家的角度组织答案。(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美国1787年宪法关于美国政体以及中央政府组织原则从“确立联邦制和总统共和制以及实施三权分立制度”的角度组织答案;第二小问比较与希腊民主政治形势不同可以从代议制的角度思考回答。(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四中“民权的议论”“实现民权”“非用民权不可。”的信息可以概括出是民权主义思想;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一和二思想从“继承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借鉴、吸收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角度思考作答。参考答案:131)思想:民本思想(或天下为公);主权在民思想。(2分)区别:前者为维护君主统治,后者为保障公民治理国家的权力。(2分)(2)创新:确立联邦制;确立总统共和制;颁布《1787年宪法》(成文宪法),实施三权分立制度。(任答两点,4分)不同:古希腊是直接民主,美国是间接(代议制)民主。(2分)(3)思想:民权主义。(1分)联系:孙中山继承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借鉴、吸收近代西方民主思想,发展形成民权主义思想。(2分)【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对材料信息中民权主义思想来源与发展的解读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题文】H1I1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各大洲和中国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依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和泊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编制材料二1763年以前的那一时期中,欧洲诸强国仅在亚洲和非洲拥有少数立足点,它们主要的占有地是南北美洲C。1763年之后,它们从政治上控制了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和几乎整个非洲。不过,在南北美洲和英国的自治领,它们所能做到的比这要多得多。趁着当地人口比较稀少,成百万的欧洲人移居这里,并填补了那些相对空旷的地区。……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200万至200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人数的4倍。—[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清朝政府奖励垦荒政策的持续贯彻,取得明显的成效,……农业生产本身的发展弥补了耕地面积的不足,这主要是乾、嘉、道三朝水稻的双季种植化,以及高产作物番薯、玉米的推广,为新增人口提供了新的粮食来源。—樊树志《国史概要》(1)据材料一,分别指出欧、非、美三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变化的基本趋势。结合材料二和有关史实,揭示三大洲之间人口变化的相互联系。(9分)(2)材料一中1650一1850年中国人口的变化有何显著特点?结合材料二分析其成因。(5分)(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这一时期影响各大洲和中国人口变化的共同因素。(2分)【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答案解析】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表格数据以750奶奶为界限分别从欧洲、非洲以及美洲人口从“欧洲占比不断扩大、非洲占比不断下降、美洲1750年之前占比减少后增加”的角度分析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中“欧洲诸强国仅在亚洲和非洲拥有少数立足点。”“虽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的信息从“殖民扩张、黑奴贸易以及美洲移民”等角度概括回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表格中数据从“人口增长迅速,占比不断扩大”的角度分析答案13;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中“清朝政府奖励垦荒政策……水稻的双季种植化,以及高产作物番薯、玉米的推广”的信息从政策鼓励以及农作物培植和新品种引进的角度组织答案。(3)本题属于综合归纳题,要结合三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上信息,依据材料一中时间1650-1850,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逐步形成”的角度组织答案。参考答案:1)趋势:欧洲占比不断扩大;非洲占比不断下降;美洲1750年之前占比减少,之后则不断扩大。(3分)联系:欧洲国家对非洲和美洲的殖民掠夺,加速欧洲经济发展,促进欧洲人口增长。(2分)黑奴贸易导致非洲人口减少。(2分)欧洲强国的早期殖民扩张,造成美洲土著居民大量死亡,美洲人口下降;1750年后,非洲黑奴和欧洲移民的涌入,促进美洲人口增长。(任答一点,2分)(2)特点:人口增长迅速,占比不断扩大。(2分)原因:奖励垦荒政策的实施;耕地面积扩大;农业生产发展;粮食产量提高;高产作物推广。(任答三点,3分)(3)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逐步形成。(2分)【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对材料信息中人口数字变化的解读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题文】K2R1R227.(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后的自强运动中,帝国的儒家传统捍卫者们采用了新儒家方法来区分“体”和“用”,以制定出一个实用性的西化保守政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美】魏斐德《中国的现代化》材料二五四期间许多年轻思想积极分子认为拯救中国取决于彻底拒绝传统—“关闭孔家店”,并且全面拥护“民主先生”和“科学先生”为形式的新启蒙道路。—【美】魏斐德《中国的现代化》材料三1949年以后又发生了变化,一种新看法开始流行,认为一个共产主义国家一旦纳入苏联轨道就能够实现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将是一个按照既定模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材料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力图把现代化转变为非文化性的功用,一种意识形态中立的技术,一种全球性的普世主义。—【美】魏斐德《中国的现代化》(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政治派别的主张?与之相比,材料二中“年轻思想积极分子”所倡导的“新启蒙道路”有何进步之处?(3分)(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中国现代化道路,在性质上有何不同?据材料指出两者存在的相同局限。(4分)(3)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从“既定模式”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在经济体制、与世界联系两方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知识点】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中体西用思想·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答案解析】13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可只是洋务派;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中““民主先生”和“科学先生”为形式的新启蒙道路”的信息说明是新文化运动,可以从新文化运动主张以及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作用来阐述作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可以判断是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他们代表的是资本主义道路,而材料三中“中国的现代化将是一个按照既定模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判断出是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小问局限性可以从二者性质从“未从国情出发,全盘照搬外国模式”的角度思考作答。(3)材料三中明显是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学习苏联计划经济模式,材料四中明显提出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改革开放,综合比较从“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以及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角度组织答案。参考答案:(1)派别:洋务派。(1分)进步:倡导民主科学,进行思想启蒙。(2分)(2)不同:前者是资本主义性质;后者是社会主义性质。(2分)局限:未从国情出发,全盘照搬外国模式。(2分)(3)变化: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任答一点,2分)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融入全球化潮流。(2分)【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对材料信息中思想保守与发展、影响的解读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题文】G1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5年初,人民解放军相继解放一江山岛、大陈岛、渔山列岛、披山岛等岛屿,至此,浙江沿海岛屿全部解放。同年3月16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称,如果新中国在台湾海峡扩大战争,美国将使用核武器。—根据“人民解放军战史”整理材料二1955年是世界历史上的另一个转折点。新解放的非洲和亚洲人民召开了万隆会议,要求加快和推广非殖民化。此后不久,美苏决定不再限制联合国接受新会员国,这项决定有利于殖民地人民的解放,·…两大战胜国在原则上仇视欧洲殖民帝国。苏联的意识形态提倡人民解放。美国支持非殖民化,因为它本身就是非殖民化的最早期结果。除了这个感情原因外,美国还想乘欧洲之危机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欧洲史·欧洲帝国的结束》材料三1955年5月5日起,联邦德国正式成为北约成员国,苏联和东欧成员国对此作出强烈反应,并终于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吴于度、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华的基本政策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的“转折点”指的是什么?据材料分析出现这一转折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时期的国际形势。(2分)(4)综合上述材料,为“—1955年的世界局势”拟定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知识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极世界的形成13【答案解析】解析:(1)依据材料一中“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称,如果新中国在台湾海峡扩大战争,美国将使用核武器。”的信息可以判断出美国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持反对态度,从而得出“支持蒋介石政府“的结论。(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两大战胜国在原则上仇视欧洲殖民帝国”可以判断是欧洲主导的殖民体系瓦解;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中“非洲和亚洲人民召开了万隆会议,美国支持非殖民化”并结合所学从“欧洲衰落以及民族解放运动推动”等角度归纳原因。(3)材料三中“联邦德国正式成为北约成员国,苏联和东欧成员国对此作出强烈反应,并终于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的信息说明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形成,两极格局正式形成。(4)属于开放性试题,围绕上述材料,从二战后初期世界格局以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角度思考答案。参考答案:(1)敌视新中国(支持蒋介石,反对大陆解放台湾)。(2分)(2)转折:欧洲主导的殖民体系瓦解(或欧洲帝国的结束)。(2分)原因:亚非会议联合反殖,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美苏支持非殖民化;欧洲的衰落(或危机)。(任答两点,4分)(3)美苏冷战,欧洲正式形成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2分)(4)略。(2分)【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对材料信息两极格局形势下世界局势变化的解读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1313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37:26 页数:13
价格:¥3 大小:487.15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