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三单元检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扬州是古代运河的交通枢纽,在唐朝“雄富冠天下”,时称“扬一益二”。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交子广泛使用B.坊市界限严格C.商品经济发展D.商帮活动频繁2.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商业空前繁荣,海外贸易发展迅速,中国商船的踪迹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海外贸易税收成为政府重要财源。这一时期是(  )A.汉朝B.魏晋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3.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下图所示的带“贝”的文字。这说明(  )A.贝用于占卜B.贝用于祭祀C.贝是装饰品D.贝是货币4.飞钱又称“便换”,是中国早期的汇兑业务。元和七年,唐宪宗下令,飞钱业务由朝廷的户部、度支、盐铁三司统一经营,收取手续费,即每千贯(一贯一千文)付费一百文。由材料可知飞钱(  )A.降低了铜钱的需求,缓和铸币的不足B.是中国古代纸币的一种形式C.能够减少商人长途携带大量货币的不便第13页共13页D.能够适当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5.“在美洲发现之前,各个国家,甚至在欧洲,彼此还很少来往,整个说来,贸易所占的地位很不显著。只是在找到通往东印度的新航线之后和在美洲开辟了对欧洲商业民族有利的广阔活动场所之后,英国才开始越来越把贸易集中在自己手中,这就使其他欧洲国家不得不日益紧密地靠拢。”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A.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B.推动欧洲联合的实现C.使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D.加速垄断组织的形成6.有人说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其中“转变”的含义是(  )A.多极化趋势加强B.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C.世界市场逐步形成D.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7.第一次工业革命密切了当时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最基本的媒介是(  )A.先进的政治制度B.先进的通信手段C.具有威慑力的炮舰D.价格低廉的工业产品8.某学者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这里的“向外”是指(  )A.拓展世界市场B.传播基督教C.煤铁资源的发现和采煤技术的提高D.奴隶贸易第13页共13页9.16—18世纪,欧洲从海外进口的商品主要是香料、烟草、茶叶、咖啡等;19世纪,欧洲在海外寻求的主要产品逐渐成为金属、植物油、染料、棉花和麻等。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规模的扩大B.欧洲生产方式的变革C.全球殖民强国的更替D.亚非拉美地区的衰落10.斯大林执政时期,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优先发展(  )A.农业B.商业C.重工业D.轻工业11.据统计,1913—1938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国际贸易量只增长了3%,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这表明(  )A.经济危机并没有对世界工业造成严重破坏B.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国际贸易的发展C.凯恩斯主义的盛行推动了世界工业的发展D.国际关系持续恶化影响了国际贸易发展1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13.某国际组织的宗旨是为会员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中长期贷款。它成立初期的主要借款对象是西欧国家,后来重点转向发展中国家。这些贷款有利于扩大各国购买力,促进国际金融的发展。该国际组织(  )A.成立于1945年,促进了战后经济的复苏与发展B.是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C.是法德以经济合作促进政治和解的初次尝试第13页共13页D.有利于建立更具有活力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14.在货币体制发展史上,布雷顿森林体系实施国际汇兑金本位代替古典金本位,并使可以带来利息的美元把躺在葛朗台箱子里落灰的金子彻底挤出了流通领域。据此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A.使美元取代黄金成为唯一的国际流通货币B.推动了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C.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领域的霸权地位D.有利于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15.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的黄金储备从战后的250亿美元急剧下降到90亿美元,黄金存量从8亿多盎司骤减到2.5亿盎司。而此时的欧洲各国,至少囤积着800亿美元,有权要求美国兑付22.8亿盎司的黄金。这主要说明当时(  )A.美国陷入了欧洲的债务危机B.国际金融体系存在内部缺陷C.国际黄金储存量总体下降D.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效果明显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6题10分,第17题10分,第18题10分,第19题15分,第20题10分,共55分)16.国际经济交往是近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内涵,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之前,欧洲的对外贸易主要是由冒险商人采用人背马驮的形式,长途贩运东方的奢侈品,以满足少数贵族富人的消费。这种“中世纪型”的对外贸易,贩运的是体轻价昂的贵重物品,如香料、丝绸等,以获取暴利,而销售数额却很有限。新航路开辟后,由大型商船队从事的大规模海上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商品的运输量急剧增加,经营大宗日用品和原料、粮食,以赚取巨大的利润总量。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的增强,为西欧的手工业提供广大的市场和原材料产地,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迅速成长。——摘编自穆良平《主要工业国家近现代经济史》材料二 1870—1910年世界船舶吨位数(单位:百万吨)第13页共13页材料三 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时间1850年1870年1890年1900年1913年指数9204159100(1)根据材料一,说明新航路开辟前后世界贸易的变化。(5分)(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促进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5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需的工业品。……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2倍多。这就说明工业发达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二 白银的世界货币中心地位在世界上持续了几个世纪后逐渐被黄金取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把黄金与美元挂钩,创立起“美元帝国”。——寇玉琪《货币:统治世界的终极武器》(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国际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主导世界市场的政治、经济原因。(6分)第13页共13页(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元帝国”得以建立的时代背景。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规范世界市场秩序作出了哪些努力。(4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初统治者反对对外贸易,明朝建立以后的142年里,朝贡贸易是唯一的合法外贸途径。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除宣扬国威外,大量采购西洋(马六甲海峡以西的印度洋地区)物产亦是重要目的。……1509年,明廷开放广东开展特定的民间贸易。1514年,葡萄牙殖民者来到中国并逐渐取得在中国澳门的居住权。1567年,朝廷开放福建省一港口供中国商人对外贸易并对进口贸易征税。之后,西班牙、荷兰、英国商人相继东来。与此同时,中国的民间海外贸易活动活跃,逐渐形成了以闽粤为中心、澳门为核心的亚太经贸网络,中国的瓷器、茶业等物品大量流向西方。中国的商人、工匠遍布南洋各个群岛,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在明末清初的几十年里,郑氏海商集团操控着东亚、东南亚的海上贸易。——摘编自[美]易劳逸《家族、土地与第13页共13页祖先:近世中国四百年社会经济的常与变》材料二 清初厉行海禁。1683年康熙帝打败郑氏军队,结束海禁,并在主要海港设置海关。粤海关迅速成为最热络的通商单位,专门经营外贸的中国商行在广州快速增加。1757年,乾隆帝宣布广州为清帝国唯一对西方开放贸易的港口,颁布了一套详细的规则,这就是著名的“广州贸易体系”。以广州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多样且整合性好的经济圈。清朝持续外贸顺差。……西方各商业势力也不得不寻求与这个体系的融合。19世纪40年代后,随着中西多项条约的签订,“条约体系”逐渐取代旧的体制,以上海为中心之一的新的远东商贸网络逐渐形成。——摘编自[美]范岱克《广州贸易:中国沿海的生活与事业(1700—1845)》(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明朝前期到后期东亚贸易出现的变化,并说明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中后期与清朝前中期东亚贸易的相似之处,并简述清朝“广州贸易体系”的积极作用。(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世界贸易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非洲、美洲、远东的沿海地区相继纳入以欧人为主导的世界性贸易网络。欧人东渐虽然破坏了传统的东西方贸易网络,但他们以通商为目的的远东扩张也极大地推动了东西方贸易。从16世纪到18世纪前期,传统手工业发达的中国对西方的贸易一直保持巨大的顺差,导致长达280年的白银大规模流入中国的过程。——摘编自梁方仲《明代国际贸易与银的输出入》材料二 世界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市场是逐渐形成的,18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新兴工业国的工业从农业中完全分离出来,而且使工业分工、工业与农业的分工越来越超越民族国家的范围,向国际领域发展,第13页共13页演变为……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分工……在19世纪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汽车、钢铁、化工等产品取代棉纺织品成为世界市场主要交易货物。同时,由于资本输出在这一时期也登上各国经济交往的舞台,从而使国际资本市场得以形成和发展;从20世纪中期开始,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国际分工的发展又深入到部门内部,出现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产品、零部件和工序的分工。伴随着国际分工的这些发展变化,国际技术流动、国际劳务流动也发展起来。——摘编自雷兴长、杨志龙《世界经济》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中国领导人开始接受国际贸易中“国际分工”的理念,认识到在国际市场上开发自身“比较优势”的重要性。中国几乎同时与所有的国家改善关系,无论是过去的朋友还是敌人。中国在沿海较发达地区放宽了外汇管制,鼓励当地生产企业以出口为主,瞄准世界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摘编自郝雨凡《中国对外经济政策50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引起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世界贸易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概括当时世界贸易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世界市场体系发展的阶段特征。(5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后中国与世界市场关系变化的原因。(4分)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采取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材料二 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而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斯大林就认为,第13页共13页我的工业化资金只能靠我自己内部来积累,内部来积累呢?那主要当然要来自于农业……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以上材料均据《大国崛起·解说词》整理(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英美两国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分析美国创新市场经济模式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列宁和斯大林是怎样探索的。简要评述斯大林时代所形成的经济体制。(4分)1答案:C第13页共13页解析: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的繁荣,导致唐朝出现“扬一益二”的现象,故选C项;交子产生于北宋时期,排除A项;坊市界限严格不利于城市商业贸易的发展,排除B项;明清时期形成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排除D项。2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国商船的踪迹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海外贸易税收成为政府重要财源”,可知这种现象出现在两宋时期,故选C项。3答案:D解析:“买”“贮”“贷”“宝”这些古代带“贝”的文字,其含义都与商品贸易有关。据此我们可以推断,贝在当时是货币,故D项正确。4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飞钱业务由朝廷的户部、度支、盐铁三司统一经营,收取手续费”,可知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故选D项。5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只是在找到通往东印度的新航线之后和在美洲开辟了对欧洲商业民族有利的广阔活动场所之后……其他欧洲国家不得不日益紧密地靠拢”,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亚、欧、非等洲之间的联系,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故选A项;欧洲联合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排除B项;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是在19世纪中期,排除C项;垄断组织的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排除D项。6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工业革命”“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可知工业革命后,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逐步形成,故选C项。7答案:D解析:工业革命后,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欧美工业化国家生产出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工业产品,并以此为媒介,积极向海外扩张,寻求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故D项正确。第13页共13页8答案:A解析:“向外”是指拓展世界市场,海外市场对商品源源不断的需求就是“新的财富的发现”,它推动了英国国内的技术革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故A项正确。9答案:B解析:16—18世纪欧洲处于资本主义萌芽阶段,主要进口生活消费品,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需要大量原材料,故选B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欧洲进口商品的变化,不是世界市场规模的扩大,排除A项;题干材料主要强调欧洲的进口商品,不是全球殖民国家的发展,排除C项;欧洲国家的殖民掠夺导致亚非拉地区落后,排除D项。10答案:C解析:在工业化过程中,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故选C项。11答案:B解析: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渡过危机,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提高关税、货币贬值),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故B项正确。12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这势必影响其他领域的投资,故A项正确。13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为会员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提供中长期贷款”,可知该国际组织是世界银行,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均排除。14答案:B解析: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进入流通领域,并通过双挂钩原则,推动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故B项正确。15答案:B第13页共13页解析:《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根据题干材料“美国……黄金存量从8亿多盎司骤减到2.5亿盎司”“欧洲各国……囤积着800亿美元,有权要求美国兑付22.8亿盎司的黄金”,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内部缺陷,故B项正确。16参考答案:(1)新航路开辟前:对外贸易主要是奢侈品的长途贩运,主要满足上层贵族富人的需要,贸易总量小,销售数额很有限。新航路开辟后:以生产和生活用品为主,贸易额巨大,促进欧洲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2)主要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新型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工业生产迅速发展;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17参考答案:(1)特点:英国由主导国际贸易到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降低;国际贸易由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国际贸易总量增长且互相依赖;国际分工明显;欧美发达国家主导国际贸易的局面最终形成。原因:政治方面,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完善。经济方面,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2)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实力膨胀,西欧地位一落千丈;吸取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努力: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达成《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8参考答案:(1)变化:贸易中心:贸易主要场所由印度洋地区转向太平洋地区;贸易流向:由中国购买外国物品为主到外国购买中国物品为主;贸易政策:由政府严格管控到民间贸易逐渐兴起;贸易主体:欧洲商人大量出现;中国的商人遍布南洋各个群岛。原因:新航路开辟;明朝社会经济的发展;明政府对外政策的调整。(2)相似之处:中国在东亚商贸圈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外贸处于顺差状态;都有一个政府由严格管控到相对放宽的过程。积极作用:推动了中国对世界的初步认识;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19参考答案:(1)主要原因: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特点:欧洲国家主导;东西方贸易扩大;中国处于贸易顺差。第13页共13页(2)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业与农业分工,国际商品市场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重工业产品成为世界市场主要交易货物,开始出现国际资本市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技术流动、国际劳务流动得到发展。(3)原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国内经济的发展需要资金、技术、市场等;中国政府接受“国际分工”的理念;国际环境改变。20参考答案:(1)特点:英国实行自由放任(或自由贸易、自由竞争、自由市场);美国实行国家(政府)干预。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政治危机(或法西斯威胁;社会动荡;政府信誉下降);国家干预经济思想的影响;胡佛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无法解决危机;苏俄经济建设的经验。(2)探索: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或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评价:短期内取得了巨大成就,巩固了政权,经济上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等。但从长期来看,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第13页共13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14 22:16:20 页数:13
价格:¥5.55 大小:168.90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