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4修辞立其诚怜悯是人的天性达标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一单元 4修辞立其诚怜悯是人的天性修辞立其诚【课内文本阅读】审美鉴赏与创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在中国哲学史上,首先用“真”字的是道家。《庄子》说:“道恶乎隐而有真伪?”以真伪对举,始于庄子)“立其诚”可以说包括三层含义:一是名实一致,二是言行一致,三是表里一致。名实一致即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的一致。一般言辞的内容包括许多命题。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哲学命题与科学命题都可称为理论命题,理论命题符合于客观实际,就是真理的揭示。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或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言行一致亦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浅言之,即一个人的言论与他的行为一致;深言之,即学说理论与社会实践一致。古语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一个人的言论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符合他的言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与社会实践相符合的,才能称为真理。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如果口说的是一套,心里所想的却是另一套,是谓说假话,是最明显的不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问题。材料二: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往往表现一定的主体性,在认识中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是,追求真理就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管子》书的《心术上》提出所谓“静因之道”。《心术上》说:“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这是说,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列宁论“辩证法的要素”,举出十六条,第一条是“观察的客观性”,这是唯物主义方法的基本原则。多年以来,人们强调主体性的重要,这是正确的。但是,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这里有一个改造世界与认识世界的关系问题。人类的主体性,主要在于能改造世界,但改造世界应以正确的认识为依据。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有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于世界的认识,但是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还是改造世界的基本条件。“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据《汉书·儒林传》记载,齐诗的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9\n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然而,千百年来,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这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人心的扭曲。然而,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应该承认,“修辞立其诚”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原则。唯物主义肯定事实,肯定客观真理。唯物主义者无所畏惧,敢于把自己的思想见解亮出来。虽然在今天的世界上唯心主义比较流行,我还是相信,唯物主义是科学研究的真实基础。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名实一致”即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一致。B.“言行一致”即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C.“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表达自己真实思想。D.以上三者先说言辞命题,次说知行合一,再说为人之道,三者之间是并列关系。【解析】 三者之间是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关系。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材料一提出问题——什么是“立其诚”,并从三个不同的角度交代其含义。B.“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问题”是对材料一的小结。C.如何才能做到“立其诚”?端正学风、说真话,这是作者指出的两个办法。D.材料一、三围绕“立其诚”展开,材料二阐述了认识事物的方法,该材料与“立其诚”相去甚远。【解析】 “相去甚远”错误,材料二其实分析了“立其诚”的本质——避免主观,追求真理,是唯物主义方法的基本原则。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D )A.不用相当的独立功夫,不论在哪个严重的问题上都不能找出真理;谁怕用功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列宁B.如果你想独占真理,真理就要嘲笑你了。——罗曼·罗兰C.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D.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泽东【解析】 材料二强调了真理的客观性。A、C两项强调了追求真理的艰辛,B项强调了真理的普遍性。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①总分总式结构。先阐释“立其诚”的内涵,又分别解释它的三层含义,再用“学说、言论、文章,都有一个诚伪问题”作结。②运用引用法进行论证。为增加论证力量,多处引用了传统经典著作中的语句。9\n5.“修辞立其诚”,请结合你的理解,给当下浮躁的媒体提出几条意见。答:①当网络流量与广告收益挂钩,“眼球情结”就与“营销心态”结成了同盟,于是,一些新闻信息产品变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唯“买家”需求马首是瞻。长此以往,忽视多方求证、核查事实的基本功,难免出现漏洞;而一旦为了抓眼球不择手段,记录历史、传播价值等媒体责任更无从谈起。②一些自媒体写作者乃至媒体从业人员不深入生活,闭门敲键,杜撰文章;不掌握情况,标题惊悚,文章空虚。把讲故事等同于讲大话,把喜闻乐见等同于耸人听闻,放弃了实事求是的作用,放弃了守正求真的舆论担当,对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造成严重伤害。③当下,要努力消除媒体报道里的浮夸风、标题党,让“沾泥土”“带露珠”的文字喷涌而出,网络环境才会风清气正。【语言文字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他一生不停顿地学习,一生践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一生坚持言行一致、行重于言。B.要保持内心的清静与安宁,学会享受寂寞和孤独,始终表里一致、襟怀坦荡,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道德高地、法纪高地。C.少数党员干部将过问、了解、反映情况等作为人情顺风转舵,甚至干预、插手案件处理,试图“捞人”“抹案”。D.人们由衷赞叹:十个指头弹钢琴不错音符、不乱节奏,错综纷繁中有条不紊,非有系统运筹的高超能力不能为之。【解析】 A.言行一致:说的和做的完全一个样。语境中形容他说的和做的完全一致,运用正确。B.表里一致:说话、行动和心里所想的完全一致。语境中形容说话、行动和想的一致,运用正确。C.顺风转舵: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多含贬义)。也说随风转舵。语境中形容办人情案,应用“顺水推舟”。运用错误。D.错综纷繁:纵横交叉,多而复杂。语境中形容在繁杂的境况下不乱,运用正确。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B )A.这次招聘,一半以上的应聘者曾多年担任外资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有较丰富的管理经验。B.我父亲是建筑学家,许多人以为我母亲后来进入建筑领域,是受我父亲影响,其实不是这样的。C.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外向、不拘小节的人。D.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解析】 A项:搭配不当。“担任……岗位”属于搭配不当,应是“担任……职务”。句子的主干(主谓宾)是“应聘者担任岗位,有经验”。“的”前面是定语,“曾”“多年”是谓语前面的状语。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表意不明,“性格开朗外向……”到底是生活中的他还是银幕上的他,不明确。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去掉9\n“随着”。“近年来”是时间状语,“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商品房价格的持续上涨”是表示伴随状态的状语,“引起了”是谓语动词,“重视”作“引起了”的宾语,“引起了”前面缺少主语,句子成分残缺。与题干不符,排除。综上,本题选B。8.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C )A.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B.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C.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D.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解析】 A项中“赛前表示”后面的逗号应该为冒号,表示提起下文。如果把下引号内的句号移到引号外面,也可以。B项中“《健康秩序、健康生活》”的书名号误用,应改为引号,引号主要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健康秩序、健康生活”是电视宣传活动的主题,属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因此用引号,不能用书名号。D项中“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是一个陈述句,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A.③⑥⑤①④②     B.③⑥⑤④②①C.⑤⑥③①④②D.⑤⑥③④②①【解析】 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本语段谈的是分享经济,语段第一句谈的是理性经济,追求的是个人经济最大化,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利己主义的假设,它要向分享经济转变必须有条件,即③⑥排在前面,所以排除C、D项。根据“不再……”语境推断,②紧承④,而横线后面的内容“更……”又紧承①9\n,所以排除A项,选B项。1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对于学生减负,现在实际上存在一种误区,那就是总拿教材开刀。__①__,就是学生负担轻了。因此,才会出现教材总是修修补补的问题。古诗词在学生教材中存在的目的,__②__,而是让学生通过古诗词学习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这种古诗词的熏陶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百利而无一害。从某种意义上讲,古诗词在教材中的比例不但不应该减小,而且应该增大。可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只关注了减少生字的问题,__③__。答:①片面地认为教材薄了__②不是从表面上让学生认识生字__③而忽略了古诗词所承载的文化意义【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解答本题,可先通读了解其大意,然后根据“瞻前顾后”法进行分析。①句及后面内容是对前面句子的解说,即误区是什么,怎么拿教材开刀,就是给学生减负,所以此处应填“认为教材薄了”等相关内容;②句,根据“而是让学生通过古诗词学习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及后面的“只关注了减少生字的问题”,可知此处结构上应是“不是……”,内容上应是“不是从表面上让学生认识生字”等相关内容;③句,根据“只关注了减少生字的问题”及前面对学习古诗词作用的介绍,可知此处应填“而忽略了古诗词所承载的文化意义”等相关内容。怜悯是人的天性【课内文本阅读】思维发展与提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当初,在自然状态中的人似乎彼此间没有任何道义上的联系,也没有什么大家公认的义务,因此,他们既不能被看作是好人,也不能被看作是恶人;他们既无邪恶之心,也无为善的美德,只有从生理意义上来理解这两个词,我们才可以把对保护自己的生存有害的品质称为邪恶,把对保护自己的生存有益的品质称为美德,而且,在后一种情况下,我们还应当把最不反抗天性的冲动的人称为最有美德的人。不过,只要我们不抛开这几个词的通常的意思,我们就最好是不要匆忙下结论,并捐弃我们的偏见,用天平来衡量一下:在文明人中是不是美德多于邪恶?他们的美德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是不是比他们的邪恶给他们带来的害处多?在他们已经知道他们应当互相为善以后,他们的知识的进步是否足够弥补他们互相造成的伤害?最后,从总的方面来衡量,让我们评判一下:是处在既不担心别人对自己作恶,也不希望别人对自己为善的境地更幸福,还是处于全面依附的地位,全盘接受那些对他们不负有任何义务的人的指挥更幸福?9\n我们尤其不可像霍布斯那样,因为人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便认为人天生是恶人;因为人不知道什么是美德,便认为人是邪恶的;人从来不对他的同类效劳,因为他认为他对他们没有任何义务;人自认为他有取得自己所需之物的权利,因此便以为他自己是整个宇宙的唯一的主人。诚然,霍布斯看出了现今的人们对自然的权利所作的种种解释的缺点,然而从他自己所作的解释中得出的结论就可看出,他的解释的着眼点也是错误的。既然这位作者是根据他自己提出的原则进行推理的,他的论点就应该这样来表述:我们在自然状态中对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存的关心,是丝毫不妨碍他人对保护他自己的生存的关心的,因此这个状态是有利于和平的,是适合于人类的。然而他在书中所说的话却恰恰相反,因为他把为了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其实,这些欲望乃是社会造成的,而且,正因为人的欲望丛生,才使法律成为必需的东西。既然霍布斯认为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我们就要问:野蛮人是否也是一个强壮的孩子?如果我们承认他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如果这个人强壮的时候也像他柔弱的时候那样依赖他人,那么,什么过分的事他干不出来呢?他的母亲如果不及时喂他奶,他就会打她;如果他觉得他的弟弟招他讨厌,他就会掐死他;如果别人碰撞了他或打扰了他,他就会咬别人的腿。说自然状态中的人是强壮的,与说自然状态中的人需要依赖于人,这两种说法是矛盾的。人只有在处于依赖状态的时候才是柔弱的;如果他无拘无束,不依赖他人的话,他早就是很强壮的了。霍布斯没有看出:我们的法学家所说的阻碍野蛮人使用理智的原因,正好就是霍布斯本人所说的阻碍野蛮人滥用他们的官能的原因。因此,我们认为野蛮人之所以不是恶人,其原因恰恰在于他不知道什么是善,因为防止他们作恶的,既不是智慧的发达,也不是法律的约束,而是欲念的平静和对恶事的无知;他们从对恶事的无知中得到的益处,比别人从对美德的认识中得到的益处多得多。此外,霍布斯还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使他不至于过于为了谋求自己的幸福而损害他人,因而可以在某种情况下克制他的强烈的自尊心,或者在自尊心产生之前克制他的自爱心。我认为这是人类唯一具有的天然的美德;这一点,就连对人类的美德大加贬抑的人也是不得不承认的,因此,我不怕任何人提出反对的意见。我认为怜悯心是我们这样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人最应具备的禀性,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人类在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以前就有怜悯心了;它是那样地合乎自然,甚至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的表现。且不说母兽对幼兽的温情和在危险时刻不惜牺牲性命保护它们,我们经常看到,就连马也是不愿意踩着一个活着的生物的身体跑过去的。一个动物在它的同类的尸体旁边走过时,总是感到不安的;有些动物甚至还以某种方式掩埋它们死去的同类。走进屠宰场的动物发出的哀鸣,表明它们对所看到的恐怖情景是感同身受的。我们很欣慰地看到《蜜蜂的寓言》的作者已不得不承认人是一个有感情和同情心的生物。他以平淡和细致的笔调描述了一个动人的事例:一个被囚禁的人看见一头猛兽从一个母亲的怀抱里抢走了她的孩子,用尖锐的牙齿咬孩子的肢体,用爪子掏取他还在跳动的内脏。他看到的这件事情虽与他个人无关,但他心中的感受是何等悲伤啊;目睹这种情景,而自己却不能对晕过去的母亲和垂死的孩子一伸援手,他难道不难过吗?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文章开篇提出自然状态中的人类没有善恶之分,除非从生理意义上以能否帮助自我保存的性质作为区分标准,为后文否定霍布斯的观点作铺垫。B.霍布斯的“人天生是恶人……便认为他把自己是整个宇宙的唯一的主人”的观点错误的原因之一在于忽视了欲望是社会的产物,这不是野蛮人对自我保存的关心中所具有的。9\nC.文章运用了大量事实论据来证明怜悯心是人的天性,关怀、友谊也是对特定对象的持久的怜悯。D.霍布斯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使他不至于过于为了谋求怕幸福而损害他人,因而可以在某种情况下克制他的强烈的自尊心,或者在自尊心产生之前克制他的自爱心。【解析】 “霍布斯”应改为“卢梭”。2.作者要论说的是“怜悯是人的天性”,为什么开头花大量的笔墨写霍布斯的观点及错误?答:作者采用的是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通过层层分析驳倒了“人天生是恶人”的观点,自然引出野蛮人不是恶人的重要原因就是人类天性有怜悯心,善是一种美德,文章的中心论点就水到渠成地立起来了,破是为了立。3.霍布斯的观点为什么是错误的?请简要概括。答:他的观点之所以错误,是因为①他把人类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人类的这些欲望乃是社会造成的,这不是野蛮人对自我保存的关心中所具有的。因为人欲望丛生,所以才需要法律去约束人的欲望。②野蛮人之所以不是恶人,是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是善,防止他们作恶的,是欲念的平静和对恶事的无知;他们从对恶事的无知中得到的益处,比别人从美德的认识中得到的益处多得多。③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使他不至于过于为了谋求怕幸福而损害他人,因而可以在某种情况下克制他的强烈的自尊心,或者在自尊心产生之前克制他的自爱心。【语言文字运用】语言建构与运用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①既不应把网络文艺和与之相关的商业运行、市场运作、娱乐消费等混为一谈,也不能把网络文艺看成传统文艺形态与传播媒介、传播技术的简单叠加。②覃小燕说,表演很精彩,对医护人员的优待更让人感慨,“我感同身受,觉得自己被社会认同和尊重,家人也玩得很开心”。③在展览现场,有一个实景还原的“凯旋门”,让观众感觉设身处地一般。④我们必须发扬斗争精神,旗帜鲜明地传播好党的声音、党的主张、党的政策,决不能无动于衷、患得患失、举棋不定。⑤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关负责人说,伴随着持之以恒的纠治和规章制度的完善,明目张胆的公款吃喝比较少见了。⑥他若无其事地大声打电话,全不顾周围愤怒的目光。A.①②④       B.③⑤⑥C.②④⑥D.①⑤⑥【解析】 ①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语境中指将网络文艺与其他事物混在一起谈论,运用正确。②9\n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语境中指感动,运用正确。③设身处地: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环境。意思是替别人着想。语境中指身临其境,运用错误。④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语境中指毫不关心党的声音、主张和政策,运用正确。⑤明目张胆:原指有胆识,敢作敢为。后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语境中指公开公款吃喝,运用正确。⑥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语境中指旁若无人。运用不正确。5.下面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A.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则。B.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呈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C.画家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呈现,是新时代美术创作并行不悖的艺术法则。D.画家能否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和艺术感觉,让传统文化内涵及现代人文精神在画面上得到充分体现,是新时代类术创作至关重要的艺术法则。【解析】 B、D中“能否”导致两面对一面的语病。排除B、D。C项“并行不悖”用词不当,导致行文逻辑不通。6.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D )读书可以帮助保持平和宁静的心态,宁静才能致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这表明读书可以帮助培育良好的气质风度。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和相貌是不一样的,(  )。更重要的是,一个人书读多了,明尚夙达,就会提升精神品格,这样更容易养成健康的人格。A.相貌可以遗传,气质风度也是可以遗传,读书是可以培养气质风度的沃土B.气质风度可以遗传,而读书是培养气质风度的沃土,相貌只能靠后天培养C.相貌、气质风度可以遗传,也可以靠后天培养,而读书是培养气质风度的沃土D.相貌可以遗传,气质风度只能靠后天培养,而读书是培养气质风度的沃土【解析】 A项,与前文“一个人的气质风度和相貌是不一样的”不对应。B、C两项不合逻辑,相貌应该是遗传的,气质风度是后天培养的。7.下面是一封自主招生的自荐信,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大学招生办:我是××学校高三(六)班学生王海。鄙人学习成绩优秀,综合素质突出,喜好文学,八斗之才,曾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有多篇大作发表在省级文学刊物上。盼望能得到你校文学院的垂怜。××中学 王海9\n2020年6月20日答:(1)“鄙人”改为“本人”;(2)“八斗之才”改为“功底扎实”;(3)“大作”改为“作品”;(4)“你校”改为“贵校”;(5)“垂怜”改为“垂青”“垂爱”或“青睐”。【解析】 自荐信是自我推销采用的一种形式,推荐自己适合担任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活动,以便对方接受的一种专用信件。因此自荐信用语要得体。本题的自荐信有多处用语不当的地方,(1)“鄙人”,〈书〉知识浅陋的人,谦辞,对人称自己。自荐信的用语不要过度谦卑,可改为“本人”。(2)“八斗之才”不能自称,可改为“功底扎实”。(3)“大作”称人作品的敬辞,可改为“作品”。(4)“你校”显得疏远,可改为表敬辞的“贵校”。(5)“垂怜”赐予怜悯;给予同情;显得太卑微,可改为“垂青”“垂爱”或“青睐”。8.下图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主要路径”框架图,请把图中的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答: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必须通过课程来实现,而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形成合力,当然主要由学校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解析】 答题时要注意先确定叙述顺序、不能遗漏方框里的词语、注意箭头走向、适当增补字词以便衔接连贯、控制字数等。由图可知,核心素养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合作,且主要由学校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9.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日前,“智胜空天—2019”无人机挑战赛在空军工程大学三原校区落幕。来自国防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112支队伍500名选手齐集一堂,为智能无人技术贡献创新概念和应用技术,为智能无人领域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学术论坛在挑战赛期间同时举行,专家学者围绕智能无人领域前沿概念等问题展开研讨。此次竞赛由空军工程大学主办,空军参谋部训练局和中国航空学会指导,西安阁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管委会协办。答:空军工程大学主办无人机挑战赛落幕,500名选手来自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挑战赛期间举行智能无人领域学术论坛。10.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春风陶醉在细密的春雨里,因为它享受着简单的滋润。材料:白云 骏马 星辰 驰骋 自由 静谧辽阔的旷野 浩瀚的星空 苍茫的天空答:骏马陶醉在辽阔的旷野上,因为它享受着简单的驰骋。白云陶醉在苍茫的天空里,因为它享受着简单的自由。星辰陶醉在浩瀚的星空中,因为它享受着简单的静谧。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14 15:00:17 页数:9
价格:¥3 大小:77.0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