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春苏教版(2017)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单元概要、知识点归纳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0

2/200

剩余19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苏教版(2017)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单元概要、知识点归纳目录第1单元冷和热第2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第3单元昆虫第4单元繁殖第5单元生物与环境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科学阅读科技发展历程全册教案1.冷热与温度【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温度可以表达物体的冷热程度;2.知道用温度计可以准确测出物体的温度,知道温度的单位;3.知道在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4.知道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科学探究:1.能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2.能够连续测量热水的温度变化并分时段记录数据;3.通过探究活动得到数据,并分析数据和图表,概括温度变化规律;科学态度:1.对科学研究有兴趣,体验和感受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科学;2.体验到亲历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3.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会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并交流结论、及时反思等;4.注重实验小组合作意识,能有效分工合作;5.在科学探究中,敢于猜想,通过探究验证自己的猜想。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认识到测量工具的使用使人们生活更加精准、便捷;2.知道人们根据生产、生活所需设计、制造不一样的工具。【教学重点】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教学难点】能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并及时记录,分析数据、总结规律。【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学生材料:温度计、烧杯、热水、铁架台、温度计夹、计时器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活动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准备了三杯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生1:有的冷有的热,冷热程度不同;生2:水温可能不同。3.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水温有可能不同的?4.生:根据杯子上面有水汽冒出,来判断水温可能不同。5.那有水汽冒出的两个杯子,哪个杯子中的水热一点呢?6.生:用手摸一摸。7.提问:你是想用什么感官帮助你判断水温?8.生:皮肤。9.小结:没错,皮肤可以感觉物体的冷热,也就是物体温度的差异。【板书: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冷热与温度】10.提问:谁的手指皮肤足够灵敏,来试一试?(请学生演示,教师讲解: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插入热水和冷水中,5秒后同时插入温水中)能具体说一说感觉吗?11.生:左手(先放入热水)感觉到的温水凉一些,右手(先放入冷水)感觉到的温水热一些。12.提问:最后同时插入的同一杯水,只有三杯水。同一杯水,它们冷热应该一样的啊!怎么会一只手感觉冷一些,一只手感觉热一些呢?是不是我们感觉出了问题?13.生:左手先放在热水中,突然放到温水中,就会感觉冷一些,而右手先放在冷水中,再放入温水中,感觉就会热一些。[设计意图:以一个简单的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在活动中应用感官的同时充分感觉,而活动结果的设计使学生意识到人的感官感觉到的冷热程度模糊而不精确,感官确实会出现差错,所以工具更加可靠、准确,需要使用测量工具使其数据化。]二、学会测量:使用温度(一)介绍温度、温度计、温度的单位1.提问:用皮肤感觉的结果有时不太准确,我们要如何准确地知道水的温度呢?2.生:用温度计测量。3.提问:介绍你见过、使用过的温度计。4.生1:班上同学不舒服,老师用额温枪测他有没有发烧;生2:早上学校门口有测量体温的机器;(补充:红外测温仪)生3:时钟上有表示温度的部分。(补充:寒暑表)……5.总结:是的,这些测量物体温度的工具统称为温度计。【板书:测量工具:温度计】6.PPT出示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它们都是用来测量什么物体的温度?7.生:体温计/红外测温仪/额温枪测量人的体温,寒暑表测量所在房间空气的温度……8.提问:一般体温或者房间的温度是多少呢?9.生:人体36度,房间25度等。10.提问:“度”还叫什么?11.生:摄氏度。12.总结:没错,这就是温度的单位——摄氏度,写作℃。【板书:摄氏度(℃)】13.提问:这些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水的温度吗?14.生:不可以,因为水的温度高,这些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不够。15.师:真是细心、会思考的孩子,那么我们一起来认识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设计意图:当想到需要使用温度计,就“顺藤摸瓜”地了解学生原有经验中对温度计的了解,说一说常见的、常用的温度计,知道不一样的温度计有不一样的用途,从合适的量程角度入手认识实验室用温度计。】(二)认识实验室温度计1.出示温度计:温度计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在使用时要注意什么?2.生:玻璃做的温度计,要轻拿轻放,注意安全。3.活动要求:请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温度计由哪些部分构成。4.学生小组活动:观察温度计并讨论。5.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温度计里有红色的、细细长长的液体(补充:煤油),最顶头有一个红色的圆泡,玻璃管外壁有刻度(追问:观察刻度,这支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范围是多少摄氏度?每一小格代表多少摄氏度?),最尾端注明了“℃”,有一个方便悬挂的小孔等等。6.结合PPT总结:“液泡”、“液柱”、“刻度”、“单位”。[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温度计的构造,学生观察得细致而全面。在观察过程中,学生联想每一部分的作用,从而初步形成使用方法,再经过教师指导,印象深刻,为学习其他工具的使用打好基础。直接用温度计解决上一环节的问题,学生学以致用的同时,趁热打铁地联系温度计的使用。](三)学会使用温度计1.总结:我们已经根据水温的范围选择了合适的温度计,使用前需要再次检查温度计的液柱,并调整。出示PPT:①观察温度计:量程和分度值,检查液柱有没有断处,可以甩动消除;②选择温度计:根据估计水的温度,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提问:接下来如何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2.学生发言讨论温度计的用法,教师适时引导,得出正确的使用方法。(PPT展示)③测量: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追问:为什么不可以碰到杯壁?生:碰到杯壁测到的是杯壁的温度)④读数: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读数,温度计不拿出来,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相平。(追问并补充:如果液柱没有停下说明还没有测到水的温度,视线不相平看的不准确)3.提问:你学会了吗?谁来试一试使用温度计测量讲台上三杯水的温度,其他同学做裁判,观察他们的使用方法对不对。4.请学生演示实验,讨论操作是否正确,并且正确地记录数据。[设计意图:先由学生讨论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提出注意点,请学生分析为什么要这么做,在暴露学生思维并纠正的同时,强化了对温度计使用方法的理解,再用选一选的方式,再次检验掌握程度。】二、探究活动:热水变凉的规律(一)提出探究问题1.引导:此时水的温度跟刚上课时的温度一样吗?2.生:不是,水已经冷了一些了。3.启发:关于热水变冷的过程,你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4.生1:为什么水会变冷?生2:温度下降的速度是什么样的?生3:最后会下降到多少度?……5.总结:我们先来研究热水变冷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说一说你的猜测。6.学生讨论:一部分学生认为水变冷的速度是一样的,所以现在比较冷的说明刚刚就是比较冷的;另一部分学生认为水变冷不是一直是一个速度,可能有时快,有时慢等等。(二)设计探究方案1.提问:我们可以怎么研究这个问题?2.生1.:把一杯热水放在桌上,观察它的温度变化。生2:先记下水的温度,再每过1分钟测量一次温度,记下来。3.PPT出示,请学生总结:①将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水中,待液柱不再上升,读出示数,作为“0分钟”时的温度;②每隔2分钟读出温度并记录。温馨提示:(1)安静观察(2)真实记录时间/分钟024681012温度/℃ (三)完善探究方案4.提问:关于实验,老师还有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PPT出示:①测量过程中,温度计能不能从烧杯中取出?②实验所需材料有哪些?③小组内如何分工合作完成实验?5.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并说明理由:温度计不能拿出水面。6.出示温度计夹和铁架台:为了固定温度计,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专门固定温度计的铁架台和温度计夹,按顺序安装装置。还需要什么器材?7.生:计时器/秒表8.活动要求,出示记录单:老师统一为大家计时,请大家分配好搭建装置、读数、记录、画图等工作。(四)实验探究并记录1.分发实验材料。2.学生完成实验,并记录、分析数据。(五)分析数据并总结1.学生汇报数据和结论。2.我们发现用表格记录的数据不方便我们观察,老师教你们学习一种新的处理数据的方法。我们将这些数据绘制成曲线图我们来看看。(教师讲解曲线图各部分代表的意义。同时教师根据学生数据绘制曲线图)3.师生共同总结出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先快后慢。【板书:热水变凉温度下降先快后慢】。[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水温变化的规律,设计实验、猜测,并将数据以画图的形式更直观地表达,总结规律。教学中重点讨论了实验方法,从学生自己讨论出粗略的操作方法,到教师提出细节问题,学生讨论并思考解决办法,引导学生学会设计实验、考虑细节,教会学生合理利用测量工具,以及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四、拓展延伸1.启发:如果继续观测,会有什么结果呢?2.学生测量、猜测:会都跟室温差不多。3.提问:你准备怎么研究这个问题?课后小组讨论,一起试一试验证你们的猜想![设计意图:启发学生乐于思考相关的科学问题,并鼓励学生设计实验,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探究的乐趣、掌握探究的方法。】【板书设计】1.冷热与温度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表示测量工具:温度计单位:摄氏度(℃)热水变凉温度下降先快后慢2.热胀冷缩【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2.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出液体、气体、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3.能用热胀冷缩这一科学原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科学探究:1.能设计实验,探究物质受热和受冷后体积发生的变化。2.能观察并描述物质在受热和冷却后体积发生的变化现象。3.能在教师引导下,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推理等方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4.能掌握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科学态度:1.在科学探究中,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证明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2.在进行物体热胀冷缩实验中,感受科学学习的乐趣,并逐步形成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热胀冷缩原理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认识到液体、气体、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学难点】设计实验研究物体受热和受冷时体积的变化。【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学生材料:烧瓶、空心管、胶塞、红色水、记号笔、烧杯、冷水、热水;锥形瓶、气球;铜球、铁环、酒精灯。【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你掌握了吗?请你读一读这支温度计的读数是多少?(请学生对温度计进行读数。)2.师:同学们真棒,都已经掌握了温度计的正确读数方法。与液柱顶端平齐所对应的刻度就是温度计的读数。现在,把它们分别放入两杯水中,请你认真观察它的液柱分别有什么变化。3.播放视频,请学生仔细观察。师: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4.学生交流:一杯水中,温度计液柱上升,说明是热水;另一杯水中,温度计液柱下降,说明是冷水。5.教师追问:为什么温度计的液柱会上升下降?难道它变多或变少了吗?6.学生猜测:液柱中的液体受热时,体积变大;受冷时,体积变小了。7.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提出本课的探究活动:液体受热和受冷时体积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设计意图:创设简单的情境,带领学生复习旧知,并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现象的分析,探求其中奥秘。]二、探究物质受热和受冷时体积的变化活动一:会升降的水柱1.师:我们以水为例来研究液体的体积在受热和受冷时是否和同学们刚才所猜测的那样会发生变化。我们也来装一瓶红色液体(出示烧瓶装水),在液面处做好标记,现在它的体积是这么多。如果它的体积发生了变化,我们可能会看到什么现象?2.学生发表观点:可能会看到液面升或降。3.师:那我们先把瓶子放入热水中,老师课前做了实验,请你认真观察它的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放入热水中:1分钟后……3分钟后……5分钟后……)。它的体积发生变化了吗?4.学生发表观点:没有看出明显的变化;好像有一点点变了。5.师:我们再来看看它在冷水中,体积有没有变化。(放入冷水中:1分钟后……3分钟后……5分钟后……)你觉得它的体积有没有变化:6.学生交流:可能变化不明显,看不出来;或许是瓶口太大。7.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温度计的设计是如何使我们明显地看出里面的液体体积发生了变化的?8.生:温度计里面的管子很细。9.(出示带细管的胶塞)师:我们也给它塞上一根细细的管子,再来看看呢?接下来该怎样进行实验呢?10.生:还像刚才一样把它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细管内红色水柱有没有变化。11.师提醒注意事项:胶塞要塞紧瓶口;在把烧瓶放入热水和冷水中之前,要先标记出空心管中水面的位置;实验后及时记下细管中水面的位置,并与实验前进行比较,得出实验结论。12.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13.小组汇报现象:放入热水中,红色液体上升,放入冷水中,上升的红色液体又下降。师引导:红色液体上升或下降,是它变多变少了吗?(不是,是体积变大变小了)14.师生共同小结:液体遇热时体积会膨胀变大,遇冷时体积会收缩变小。活动二、玻璃瓶吹气球1.出示一个空的锥形瓶,师:如果这个瓶内装满了空气,那么空气在受热或受冷时,体积会不会也发生变化呢?2.学生发表观点。(受热也会变大,受冷也会变小)3.师:如果瓶内空气的体积发生了变化,你觉得能不能看出来?4.生:看不出来,它会从瓶子中跑出来,可以给它塞住。5.师:塞住就能看出它的体积有没有变化吗?6.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引导:玩气球时,空气体积的大小会影响气球的大小。出示气球,它能帮助我们吗?7.学生说方法:将气球套在瓶口,并请其演示。提醒:我们研究的是瓶中的空气,那套之前先把气球内的空气排掉。8.师生共同商讨制定实验方案:将气球套在瓶口,先放入热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再放入冷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教师提醒注意事项:气球套在瓶口之前要先将里面的空气排出去;仔细观察气球的变化并前后进行比较。9.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现象。10.师生交流:放入热水中,气球变大,放入冷水后,变大的气球又缩小。11.小结:气体在受热时体积也会膨胀变大,受冷时体积收缩变小。活动三、会变胖瘦的铜球1.师:液体和气体的体积受热和受冷时都会发生变化,那固体有没有这样的性质呢?(出示一个铜球)猜猜看,它受热或冷却后体积会有什么变化?2.学生猜测,自由回答。3.师:看来同学们的想法不一样,怎样来验证我们的猜测呢?生:可以加热看一看它的体积有没有变大。4.师:实验之前,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如果铜球的体积发生了变化,我们怎样能知道呢?5.学生思考:可以找一个东西包住它,如果加热后包不住了就说明它的体积变大了。6.师:同学们考虑的很全面,这儿有一个铜球的好伙伴(出示铁环,教师演示铜球刚好通过铁环),如果铜球的体积发生了变化,我们可能会看到什么现象呢?7.师:的确,我们可以给铜球加热后,再看它还能不能通过铁环,如果不能,说明它的体积变大了。我们今天选择用酒精灯给铜球进行加热。酒精灯的使用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我们首先一定要认真学习如何安全、正确的使用它。8.播放酒精灯的操作使用视频,并归纳酒精灯使用的步骤。提醒实验操作:先试一试铜球通过铁环的情况;点燃酒精灯,加热铜球1分钟,试一试铜球能否通过铁环;熄灭酒精灯,将铜球放入冷水中几秒钟,再试一试它能否通过铁环。同时提醒学生:整个实验过程不能用手触碰铜球,以免烫伤;实验时戴好防护手套9.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10.学生汇报实验发现,得出结论:固体的体积也是受热后膨胀变大,遇冷收缩变小。11.小结: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遇冷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作热胀冷缩(板书课题)。现在你能解释温度计液柱高度变化的原因了吗?12.学生尝试解释。13.教师总结:温度计就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作而成的。[设计意图:探究实验环节,教师充分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扶放结合,充分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1.出示一个瘪了的乒乓球,你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想办法将它复原吗?2.学生想办法并上台演示,教师进行肯定评价。3.(出示图片:轮胎在夏天容易爆胎、夏天架电线时不能拉得太紧等)请思考原因并解释。4.学生尝试解释。5.师: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利用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例子,希望同学们课后留心观察、认真思考,把你的发现告诉身边的同学![设计意图: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在学生掌握了知识以后,让学生了解热胀冷缩在生产与生活中的应用,并应用物体热胀冷缩性质去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能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板书设计】2.热胀冷缩受热受冷液体气体体积变大变小固体3.水受热以后【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观察,知道水、冰、水蒸气属于同一种物质,以及知道它们之间的异同点。2.通过实验,理解融化和沸腾的概念。3.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科学探究:1.能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得出冰融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2.会制作、分析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能发现水受热发生形态变化时温度的变化和水位变化的特点。3.能通过实验归纳出温度变化是引发物质形态变化的原因。4.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并交流结论、及时反思等。科学态度:1.在科学探究中,善于观察,乐于尝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应用的现象。2.结合所学知识,懂得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生活的家园。【教学重点】做冰融化实验,认识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教学难点】分析温度曲线图,能发现水受热发生形态变化时温度变化和水位变化的特点。【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三角架、温度计、石棉网、酒精灯、火柴、热水、冰块、水、烧杯、湿抹布。学生材料:三角架、温度计、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冰块、烧杯、湿抹布、记录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视频导入新课1.同学们,见过这样的现象吗?(播放冰川融化+河面上雾气腾腾的视频)你看到了什么现象?2.学生汇报:冰川融化成了水,河面上飘着水蒸气。3.冰、水和水蒸气它们属于同一种物质吗?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师:我请同学来观察观察,然后说一说。(提醒学生,实验用品不可以随意品尝,必须得到老师的允许才可以。)4.生观察回答(观察一个说一个):冰是固体,它有固定的形状,不会流动;水是液体,它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水蒸气是气体,它没有固定的形状,会流动。师: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呢?生:它们属于同一种物质,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质。5.在视频中我们看到冰川融化成了水,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出示冰块)在什么情况下冰会融化成水呢?(受热)[设计意图:实物直接导入新课,通过环环相扣的追问,激发学生的课堂热情。]二、操作与探究(一)研究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1.师:(出示冰实物)冰的温度是多少呢?生猜测:0℃。师:你用温度计来测一测。师:(生上前)你先来说一说使用温度计时,应该注意些什么?生:(1)轻拿轻放:因为它是玻璃的;(2)看:量程和分度值:这个温度计的量程是100℃,每一小格代表1℃;(3)液泡要浸泡在冰块里,不碰到烧杯内壁和底部;师:谁来补充?生补充:(4)读:读数时要等液柱稳定后再读,并且视线与温度计红色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2.师:你来试一试。生活动。师:此时冰块的温度是多少℃?生:3.冰在融化的过程中,它的温度会怎样变化呢?生:……师:是这样吗,怎样用实验来验证呢?4.老师给每一组都准备了:(出示图片)三角架、温度计、石棉网、酒精灯、夹子、烧杯。师:认识它们吗?我们一起按顺序说一说。生齐说。师:实验中,它们有什么作用呢?使用时应注意些什么呢?小组内先讨论一下。小组汇报:三角架:支撑的作用,下面放酒精灯,上面垫石棉网;烧杯:用来放冰块,不可以直接加热,需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夹子:大夹子夹在烧杯边缘,小夹子加持温度计;温度计:用来测量冰块的温度;火柴:点燃酒精灯;酒精灯:用来加热,需要用外焰加热。师:使用酒精灯时还需要注意些什么呢?生:(1)打开灯帽,将灯帽竖放在灯旁;(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3)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取下灯帽再盖一次。5.现在我们都掌握了它们的使用方法,我请两位同学,按照要求组装这些实验器材。生活动,教师适时的强调关键点,其他同学观察。师:学会了吗?(学会了)6.实验前,老师这,还有几点想提醒大家:(师解释)(1)如图组装好实验装置;(2)取适量的冰块装入烧杯,测量它的温度记录在曲线图0min处;(为了实验中的公平性,0min时冰块的温度,大家等老师的信号再记录。)(3)用酒精灯加热冰,每隔一分钟观察员读一次温度,直到烧杯中的水温达到10℃为止;(每隔一分钟教师响铃提醒记录)(4)记录员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曲线图上;(5)实验中认真观察并分析以下问题:①冰融化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②冰开始融化时的温度是_______。③在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师:听明白了吗?(明白了)7.组长领取实验器材开始活动,教师巡视。8.实验结束,整理实验器材后,小组汇报。师:观察曲线图你们组有何发现?小组汇报员:(展台展示实验单)我们组分析曲线图发现:0℃前,温度急剧上升,继续加热温度是不变的,再继续加热温度又上升。师:其他小组,你们也有这样的发现吗?(是的)有小组补充吗?小组补充:0℃时冰开始融化,在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师:借助曲线图,哪一小组来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小组汇报:①冰块在开始融化前温度会持续上升。②冰开始融化时的温度是0℃。③在冰融化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温度保持不变。师:其他小组认可他们的发现吗?(认可)9.教师小结:当冰受热后,冰会由固态变成了(液态)的水,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作融化。(出示定义)(二)研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和体积的变化1.(出示实物冰融化后的水)你能利用它制造出水蒸气吗?生:能。师:怎么做?生:继续加热至沸腾。师:这个过程中,会有哪些变化呢?生:猜测。师:大家想不想试一试?(想)2.我们仍用这套装置探究,实验过程中同样要注意酒精灯和测温计的正确使用。在探究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教师讲解)(1)加热前,记录员先在烧杯上记录下烧杯中水面的位置;(提醒水平视线时标记)(2)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每隔一分钟观察员读一次数据,记录员将数据记录在曲线图上,直到水沸腾;(每隔一分钟教师响铃提醒记录)(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4分钟,观察员每隔一分钟读一次数据,记录员将数据下来,然后再停止加热;(每隔一分钟教师响铃提醒记录)(4)待水面平静后,再次在烧杯上记录下水的位置。(5)实验中认真观察并分析以下问题:①水沸腾前,温度是否持续上升?②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多少?③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是否持续上升?④停止加热后,烧杯中水面的位置有何变化?师:能理解吗?生:能。3.师:现在小组内开始活动吧!生活动。4.实验结束,整理实验器材后,小组汇报。师:实验中你有何发现?生:加热时烧杯内壁出现了小水珠;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和气泡。师:谁来补充?生:停止加热后,水面下降了。师:分析曲线图小组内有何发现?生:(展台展示实验单)我们小组发现:水沸腾前,温度持续上升,沸腾后温度一直保持在100℃不变。师:其他小组同意他们小组的观点吗?生:同意。师:哪个小组汇报你们的讨论结果:小组汇报:①水沸腾前,温度持续上升。②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③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④停止加热后,烧杯中的水面下降了。5.教师小结:我们通过探究发现: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水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水的沸点。[设计意图: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通过仔细观察、收集数据、绘制温度曲线图、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发现冰融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水受热发生形态变化时温度变化和水位变化的特点,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习惯。]三、运用与延伸1.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现象吗?当满壶的水烧开后,它会产生哪些现象?生:水会溢出;水壶盖会被顶起;会发出“噗噗噗噗”的声音;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2.学到现在,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吗?生:水受热后体积会膨胀。3.学到这里,你能说一说冰、水、水蒸气之间有何联系呢?师生共同小结:(出示课堂小结)[设计意图:把“水受热会发生形态改变”这一知识迁移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及继续探究水的欲望,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板书设计】3.水受热以后4.水遇冷以后【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实验,知道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产生凝结现象。2.通过实验,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到0℃时,水会结冰,体积会膨胀。科学探究:1.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针对水遇冷的变化,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能够设计实验,研究水遇冷发生的变化。2.能从具体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能依据证据得出结论。3.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并交流结论、及时反思等。科学态度:1.在科学探究中,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2.在科学探究中,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感受、体验物质变化的可逆性。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2.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实例进行研究,寻找其中的原理,并思考是否可以进行改进。【教学重点】水蒸气遇冷后的形态变化。【教学难点】知道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到0℃时,水会结冰,且体积会膨胀。【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三脚架、烧杯、铝箔纸、酒精灯、玻璃棒学生材料:试管、温度计、盐、碎冰、烧杯。【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初识露水,导入新课1.师:我们先来欣赏一些画面。(课件展示大自然中美丽的露水图片)从画面中你们看到了什么?2.生:我看到了叶片上有露水。3.师:你能说说你见过的露水吗?(生谈谈关于露水的生活经验。)4.生:露水四季皆有,秋天特别多。露是大自然中水多姿多彩的化身之一。5.师:你在什么时候见过露水?那时的气温在一天中是高还是低?6.生:一般在早晨的时候见过露水。那时的气温比较低。7.师:你们知道露水是怎样形成的吗?8.学生思考回答。9.师:我们先一起来观看微课,看完再说说露水是怎么形成的。10.生: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热量散失很快,地面气温迅速下降,温度降低,空气含水汽的能力减小,大气低层的水汽就附在草上、树叶上等,并凝成细小的水珠,即露水。[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清晰直观的露水画面,引导学生初识“露水”,揭示学生的前概念,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整节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调,创设探究课堂。通过联系生活,唤起旧知,猜测露水成因,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求知欲。在此基础上通过微课视频导入,揭晓露水形成原因。]二、研究水蒸气遇冷以后的变化1.师:同学们都很好奇露水的形成,你们想不想让露水在我们实验室里再现呢?你打算怎么做?2.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制造露水。3.学生汇报交流。(把水加热产生水蒸气,再把水蒸气冷却,就能形成露水。)4.师:同学们参照下课本第10页活动,再讨论下如何制造出露水。5.学生汇报交流实验设计。第一步:往烧杯加入温开水;第二步:用铝箔纸包住装有温水的烧杯,并在铝箔纸上开个小洞;第三步:将烧杯放在石棉网上;第四步: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直到水沸腾;第五步:在铝箔纸洞口上方倾斜放一根温度较低的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事先放于冰水中。6.师:同学们的设计很精彩,老师再强调几个注意事项:注意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对玻璃制品,要轻拿轻放。7.学生分组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8.师:你们看到了什么?9.生:我看到了玻璃棒上有水滴;铝箔纸洞口处有白气。10.师:玻璃棒上流下来的水滴是怎样形成的?11.生:从烧杯中上升的水蒸气遇到上方的冷玻璃棒后就会变成水。12.师:铝箔纸洞口处的白气是水蒸气吗?13.生: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后形成的小水滴。14.师:水蒸气在这个实验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5.生:水蒸气遇冷后从气态变成液态。16.师:这种现象叫作凝结,露水的形成是一种凝结现象。同学们想想生活中还有凝结的例子吗?参照下课本第12页的图片。17.生:从冰箱中拿出冷的东西,一会儿表面出现水珠;冬天向外呼气会有水雾;冬天窗户上的冰花等。[设计意图:承接课前“露水”微课视频,在知晓露水的成因后,师生一起设计实验,在课堂上制造“露水”,学生将所看所感转再次回归科学课堂上的实验探究,更加细致地观察到实验所产生的现象,进一步巩固理解了“凝结”的概念,加深了对露水的认识,丰富了认知。寻找生活中的凝结现象,都培养了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使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又应用于生活,回归于生活。]三、研究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和体积的变化1.师:水蒸气遇冷后会从气态变成液态,如果继续遇冷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生:会结成冰,变成固体。3.师:谁能预测一下,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多少摄氏度呢?4.学生思考预测,填写实验记录单。5.师:接下来你们的任务就是要让这个试管里的水结冰,并观察水结冰的过程中温度和体积的变化情况。你们打算怎么做?6.生:我打算把试管放在放冰箱里。7.师:教室里没有冰箱,但是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小冰箱”——装碎冰的烧杯。你们还需要用到什么测量工具?要比较体积变化又该怎么做呢?8.生:需要温度计测量试管里水的温度;要比较体积变化可以事先在试管做记号,结冰后对比;超过标记说明体积变大,反之体积变小。9.师:可是我们没办法让冰迅速融化,让试管快速降温,实验的时间就会很长。10.生:据我所知,可以在冰中加入盐,冰会加快融化,使周围温度下降更快。11.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可以参照课本第11页的活动,再优化下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12.学生汇报交流实验设计。第一步,在试管中插入温度计(温度计不能碰到试管),再记下水面的位置;第二步,把试管连同温度计放到加了盐的碎冰中,每隔一分钟读取温度,直到温度降到-2℃为止;第三步,观察试管中冰面与原来水面的位置有什么不同。13.师强调注意事项:首先要正确使用温度计,温度计不能碰到试管,将温度计一端绑上细绳悬挂于铁架台,液泡完全浸没于水;其次,完成填写实验记录单——绘制水结冰前后的温度变化曲线图并分析。14.学生分组实验,汇报交流。15.学生总结: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到0℃时,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预测观察、描述、设计”的学习过程,在有层次的思维探究中不断寻找新证据验证原先的猜想,引导学生形成新的认识,学会尊重证据,会分析实验现象,通过现象自主得出结论。小组探究环节使学生在不同的分工下明确如何正确有效的与别人进行合作交流,并且通过自主操作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拓展延伸:生活中的奇特现象1.师出示图片:①盛冰的瓶子外壁有很多水珠②冬天进入室内,镜片上出现小水珠③结冰后塑料水瓶鼓胀④结冰后玻璃瓶裂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2.学生交流汇报。3.师揭示本节课题《水遇冷以后》。4.学生总结:水是自然界中能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的物质。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设计意图:通过拓展延伸,寻找生活中的奇特现象,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运用于解释生活常见现象,使科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又应用于生活。师生共同回顾,思考水蒸气遇冷凝结、结冰转化的意义,一起完成思维导图,将本节课的知识点有机整合,构成知识体系。]【板书设计】水遇冷以后水蒸气遇冷水遇冷冰(气态)0℃以上(液态)0℃以下(固态)5.地球【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所经历的漫长而曲折的过程。2.通过实验论证地球的形状,知道地球的陆地板块和地形地貌。科学探究:1.能从海岸观船的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地球不是平的,地球是球体的猜想。能在球面上模拟帆船回港和在地球仪上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寻找地球是球体的证据。2.能通过阅读资料和参考地球仪将陆地板块贴纸贴到蓝色气球上的活动,了解地球的板块构造和地形地貌。3.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交流、反思等。科学态度:1.在科学探究中,懂得要用实验寻找证据证明自己的猜想。2.在科学探究中,乐于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论证地球的形状。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知道科技的发展进一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2.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猜想到实践,再到精细观察的历程。【教学重点】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过程,懂得用实验论证地球的形状。【教学难点】乐于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论证地球的形状。【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学生材料:模拟球面实验仪、地球仪、小帆船、小红旗、红绳、实验记录单、六大板块贴纸、蓝色大球。【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激趣导入1.创设情境同学们,咱们先做个小活动。让我们跟着镜头由近到远看地球:现在我们离地球很近,我们看到地是?(平的);渐渐地……渐渐地……地球离我们越来越远……越来越远……我们在太空中了!我们看到地球是个(球体)地球什么形状?(生:球体)你说?(生:球体)2.过渡:地球的形状现在大家都知道,但古代的人也这么认为吗?古代的人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板书:地球的形状?)[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通过视频跟着镜头由近到远看地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也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人类为什么会把地球看成平的作铺垫。]二、阅读与交流1.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请同学们先通过阅读材料了解(科学书P14)教师巡视,提示:边看边想,你认为这些解释合理吗?2.结合阅读材料,你认为这些解释合理吗?(指名两三个学生说)讨论交流:古代的人一开始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什么?(生:天圆地方……地是平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各种说法都有,但都认为地是平的,为什么呢?(因为古代的人活动范围小,有这样想象和猜测正符合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在当时没人认为地球是球体。相机板书:天圆地方、平的)但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又发现了问题……[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和引导学生思辨,了解古人的猜想符合他们当时的认知水平,但同时也发现其中的不合理,并提供事实让学生自主思考,寻找证据,形成新的假设。]三、操作与探究(一)在球面上模拟帆船回港的情况1.人们在海岸观船中发现了什么?(生:当帆船回港时,总是先看见船帆,后看见船身。)于是怀疑?假设?你说?(生:地球不是平的……地球是球体……)当我们发现问题,有了猜想,接下来要怎么做?(生:做实验……)2.集体讨论交流,明确实验目的和步骤:引导:这个实验,我们在科学课堂上可以怎么做?(生:模拟……模拟帆船在球面上航行……)师:老师这里准备了蓝色的卡纸和小船,你看这个实验可以怎么做?实验时要注意什么?为什么?其他同学呢?还有想说的吗?对,我们可以把卡纸两端往中间收拢形成拱桥状来模拟球面,然后在球面上模拟帆船回港;注意观察,帆船在球面上的航行是否符合现实。操作员开船的速度要慢;为了观察得更准备,所有观察员在操作员的对面,平视观察。(ppt出示实验记录单)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4.小组汇报,集体讨论交流实验时间到!请同学们回到座位上坐好,面向老师。同学们,你们在球面上模拟帆船回港观察到什么现象?符合现实吗?所以你们的发现是?(小组汇报,集体讨论交流。)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老师给你们点赞!(生鼓掌)帆船回港先看见后看见球面船帆船身我的发现:帆船在球面上回港的情况符合现实,地不是平的,地球可能是球体。5.师:既然大地的表面是不平的,它可能是什么形状呢?(学生预测:半球体、椭球体、圆锥……)相机板书。6.提问:还可能有这么多形状,那么根据事实,我们可以推翻哪些形状?师引导学生思辨,力求用证据将不合理的形状推翻。7.师:刚才我们讨论了很多,只有半球体、椭球体和球体符合现有的证据。随着时间的推移,亚里士多德又通过月食来推断大地的形状。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月食?(微课视频:月食)8.根据月食的形成,同学们对大地的形状又有什么新的想法呢?引导学生再次思辨,认识到地球只能是球体。(相机板书: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弧形阴影)[设计意图:由海岸观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在学生分组实验前作充分的讨论交流,明确实验目的与注意事项再开展实验验证;引导学生从观察帆船在球面上的航行情况中推断出地不是平的,地球可能是球体;引导学生思辨,力求用证据将不合理的形状推翻,认识到地球只能是球体。](二)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过渡:既然很多证据都推测大地是球体,那么只要从起点出发必然可以回到起点。基于这样的想法,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历经1082天又回到了出发地,用亲身实践证明地球是球体。这样人们才开始接受地球是球体。1.请同学们通过阅读材料了解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活动记录P5),并在地球仪上找出麦哲伦航海路线的主要停靠点。(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2.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师:下面正式开始(板书:麦哲伦环球航行)各小组随着老师的引述,在地球仪上找出麦哲伦航海路线的主要停靠点并插上一面小旗。各小组请准备!准备好了吗?我宣布,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之旅启航啦!(PPT帆船鸣笛启航)师结合学生准备情况作出如下适当提醒:起点是欧洲的?(西班牙),穿过大西洋,到达南美洲的?(巴西)。一路南下航行4个月发现一个平静的港湾,命名为(“圣胡利安港”)。探险船队沿着南美洲海岸向南航行,发现了一条通往太平洋的海峡——“麦哲伦海峡”。穿过海峡,便到达了南美洲的最南端(合恩角),前方是一片浩瀚的太平洋。1521年,麦哲伦船队横渡太平洋,抵达菲律宾群岛。在那里,麦哲伦和当地的土著发生冲突不幸身亡。船员们继续未完成的航程,横渡印度洋,绕过非洲的(好望角),于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历时1082天,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行!3.同学们,咱们用红绳按航行的路线将小旗连起来,有什么发现?(学生:从起点出发又回到了起点……地球是球体……)小结:到此,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又进了一大步,证实了(生:地球是球体;板书:球体、地球是球体)[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麦哲伦航行故事、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用亲身实践证实地球是球体,能比较深刻地体会这个有着划时代意义的人类首次环球航行。针对新的假设,教师再次提供事实让学生自主思考,寻找证据,就这样引导学生逐步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所经历的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四、阅读与交流1.师: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进入太空,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地球的形状,请看视频(《人类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中国探索太空的脚步》)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怎样的?(一颗蓝色的星球)这是地球卫星照片,确证了地球是球体(板:确证球体)师生共同小结:到此,我们了解到,从地是平的——不平(弧形)——球体——确证球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经历了猜想、由现象进行推测、寻求证据修正认识形成新的猜想、环球航行亲身实践验证、到地球卫星照片确证,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是漫长而曲折的(板书);是客观求真的过程;无论什么时代,哪个国家、民族、地区都这样,这就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板:实事求是)2.让我们通过视频了解更多关于地球的知识师:关于地球,你知道了什么?请你说?地球自己会发光吗?(不会)光从哪里来?(太阳光)对,像地球这样,自身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且质量足够大的天体,被称为行星。地球是正圆球体吗?(不是,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旋转椭球体。)3.来看这张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你发现了什么?白色部分可能是?蓝色呢?咖啡色和绿色部分呢?(生:白色为冰雪或云层;地球表面的蓝色是海洋;黄色和绿色是陆地,其中绿色是植被。)比较蓝色、咖啡色、绿色部分的面积,哪个更大?(海洋)[设计意图:阅读和交流环节,主要通过观看几段小视频《人类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中国探索太空的脚步》《地球的小知识》,生动形象地让学生认识到,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进入了太空时代,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地球。从师生共同小结中进一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而曲折的历程,从中领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五、拓展与总结1.拓展小活动:参考地球仪,将陆地板块贴在蓝色球上。同学们看,这是地球的六大板块分布图: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请小组长到讲台拿一张板块图,在小组内参考地球仪观察和定位,然后派代表把陆地板块贴到讲台的蓝色球上。2.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上<<地球>>这一课,一定有很多收获吧!谁来说说?升华:地球只有一个,我们要?(保护环境,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设计意图:拓展小活动通过参考地球仪,将陆地板块贴纸贴在蓝色球上的小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球的板块构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最后谈谈收获这一环节既是本课的总结,同时渗透环保教育,引导学生懂得珍爱地球。]【板书设计】实事求是5.地球地球的形状?地球是球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是漫长而曲折的天圆地方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弧形阴影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平的不平(弧形)球体确证球体6.月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推断环形山的形成。2.月球围绕地球运动,月相每月有规律地变化。3.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描述月相变化的规律。科学探究:1.能利用多种途径或媒体搜集关于月球的图片、录像和文字资料。2.能对月相观察日记按要求进行归类。3.能够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的实验。科学态度:1.意识到人类对宇宙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的。2.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宇宙的帮助。2.体会到人类登月工程伟大。【教学重点】学会用建立模型的研究方法,了解月球的基本概况。【教学难点】描述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视频、台灯、小排球。学生材料:沙盘、大小相同及大小不同的石子、手电筒、小气球泡1个,大头针1根。【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话:(出示中秋赏月图)瞧,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美丽夜景呢?同学们,你们知道么,月亮是天空中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天体。你了解月球吗?谁愿意跟同学们分享一下。(学生分享,了解学生前概念)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月球》。揭题,板书。2.谈话: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到了月球(出示图片),你发现了什么?月球跟地球有什么区别呢?[设计意图:利用中秋赏月图和学生听说过的关于月球的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前概念。用月球现实图片引发学生的想象冲突,让学生初步感知月球概况。]二、模拟环形山的形成1.提问:指着环形山,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我们放大来看看?(出示环形山放大图)2.谈话:这些坑洞深浅不一,大大小小,遍布月球表面。如果让你来命名,你会称它为什么?3.谈话:科学家称它为“环形山”。观察环形山的特点,你能猜猜它是如何形成的?4.学生交流、猜测。(陨石撞击或者火山爆发)5.(课件出示陨石坑和环形山图)谈话:真的如同学们所说环形山是流星和陨石撞击而成的吗?我们如何来验证呢?如果是火山爆发所形成,你又打算如何来验证呢?6.根据不同的假设,师生交流实验方案。(需要什么材料?实验步骤?)7.谈话:老师为大家提供了沙盘、小石子和小气球泡1个,大头针1根,结合这些实验材料,实验怎样设计呢?8.师生完善实验方案。(如何模拟陨石不同的撞击力?如何利用小气球泡模拟火山喷发的内部力量)9.小组领各自需要的器材,进行分组实验。10.思辨活动:各组出示模拟的环形山,对比月球环形山图片,说说环形山形成的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你为什么这么想?11.小结: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环形山的形成最有可能是陨石的撞击。12.教师追问:那么为什么环形山有大有小呢?说说你们的想法?13.学生汇报:通过实验,我们还发现环形山的大小与深浅不仅取决于流星和陨石的大小,而且还取决于它们的撞击速度。14.提问:如果要观察月球上的环形山,你觉得在什么时候观察效果最好?15.学生猜测。16.谈话:我们用手电筒光来模拟太阳光,请同学们用手电筒照射(直射、斜射)这些大小不一样的坑,仔细观察影子的变化。17.小组完成实验并回答。18.小结:观察环形山的最佳时机应该是太阳光斜射月球表面的时候。19.过渡:什么时间才是太阳光斜射的时候呢?就需要我们来了解月球是如何公转的。(太阳光斜射与月球公转有关吗?)[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小组讨论和探究活动,师生双方共同确立一个比较合理的实验方案。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这种既是模拟实验,又是对比实验,对于实验条件的控制还是要稍微引领下的,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对比实验的条件控制。]三、观察月亮,记录月相观察日记1.谈话:月亮是东升西落的,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形状的月亮。下面我们来模拟月球的公转,观察“月相”的变化。月相就是对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的不同的称呼,也就是不同形状的月亮。2.提问:你打算如何模拟月球的公转呢?需要用到什么器材?3.学生讨论、交流。4.出示实验要求,学生述说观察要点。(1)打开的台灯模拟太阳,排球模拟月球。(2)手臂伸直,托住的排球比头稍高。(3)原地转运身体,让球一直保持在身体的前方,观察球面受光的情形。5.请学生上前模拟实验,教师从旁手机现场投屏实验影像。在“月相”变化的显著特征时期,教师讲解当时月相的名称。6.回顾交流观察到的月相变化。7.谈话:真实的月相变化是这样的吗?这就需要我们连续观察月亮,并做好相应记录。8.出示记录月相观察日记的要求。(1)记录当天的日期(公历和农历)和天气;(2)观察当天的月亮形状并按样画下来;(3)记录当时观察的时间。9.归纳总结记录月相观察日记的方法,并提醒学生注意什么时间才是太阳光斜射月球表面的时候,此刻才是观察环形山最好的时间。[时间是每个月的初七、初八和二十二、二十三,因为这个时候太阳刚好斜射月球表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挑选这样的夜晚去观察观察。][设计意图:通过回忆二年级时学过的月亮知识,进一步深入了解月相变化的原因。通过模拟实验和视频观看,让学生描述月相变化,了解月相变化的原因及各种月相名称。]四、了解月球的概况1.谈话:下面一起来自读一段资料,说说你对月球的了解。2.学生自读资料并回答。3.教师补充讲解月球的信息。4.我们通过观察、实验探究对月球有了一定的了解,那老师有个小问题想考一考你们: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个在月球上留下脚印的人,他的脚印还在吗?5.小组讨论并回答。[设计意图:通过自读资料,提取资料中的有用信息,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是很有帮助的。]五、运用与拓展1.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记录月相观察日记。2.近日来,我国的“嫦娥五号”探测器正在进行探月,请同学们了解相关资料,下节课一起交流。[设计意图:通过长期观察,培养学生科学学习的持之以恒的精神。结合课本,了解实时航空航天事件,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板书设计】6.月球(第一课时)环形山形成的原因可能是:陨石撞击(环形山最佳观察时间:太阳斜射时)月相示意图:6.月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从月相变化的记录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2.了解月亮每天同一时间位置变化的规律。科学探究:1.连续一个月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2.初步具有根据实验现象及其变化,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科学态度:1.通过连续观察月相和整理月相观察日记,培养坚持性、意志力和责任心。2.通过亲自观察月相变化,体会自然的奥秘。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能根据常见的月相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记录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连续观察1个月以上的月相变化。【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或相关幻灯片、图片,提前一个月布置学生观察月球并记录。学生准备:月相记录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整理月相观察日记准备:提前一个月应布置学生观察月相,冬季农历上半月每晚6点对月亮进行定点观察(农历下半月每早6点对月亮进行定点观察),并将观察到的月亮形状和它的位置画在月相记录单上。(不同的季节可以根据日落时间调整观察月相的时间)活动一:月相形状变化有什么规律?1.提问:请看大屏幕,这样的月球你看到过吗?这样的呢?(教师PPT展示不同的月相图片),我们通常把月球圆缺的形状变化叫做什么?(生:月亮的样子,月相……)2.小结:我们通常把月球圆缺的形状变化叫做月相。(板书:月相)3.过渡:接下来老师就要考考大家前段时间对月相观察的结果如何。黑板上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组月相的小卡片,待会儿我会请一小组同学上来摆放你观察记录到的月相。老师给其他组准备了一张月相实验记录单,请你们将观察记录到的月相依次用小卡片摆放好。(生活动:小组合作摆放月相卡片)4.过渡:根据组内摆放的月相卡片,月球的明亮部分是怎样变化的?5.生分组讨论并上台汇报,师生点评。6.小结:(师板书)农历上半月月相:月相:缺——圆;亮面:朝西(右)农历下半月月相:月相:圆——缺;亮面:朝东(左)7.师过渡:在长达一个月的月相观察中,有时由于天气或忘记等原因,我们没有及时地记录月相,现在你能根据月相规律将自己的月相日记补充完整吗?(生完善月相日记)8.过渡:同学们已经对月相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观察,现在请观察这一个月的月相,将记录的月相对照形状进行分类。(生认识新月、蛾眉月、弦月、凸月、满月)9.追问:根据月相观察记录,数一数相邻的两次满月大约间隔多少天。10.生开始计算天数并汇报(需要注意:应不超过30天)活动二:月球升起的位置变化有什么规律?1.提问:根据观察结果,请小组讨论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有什么变动?生(小组讨论并分组汇报)。师生总结:(师完善板书)农历上半月月相:月相:缺——圆亮面:朝西(右)位置:西——东移农历下半月月相:月相:圆——缺亮面:朝东(左)位置:东——西移2.提问:为什么老师会让大家把月相是按这个方向(逆时针)摆放的呢?生:(月球是绕地球自西向东公转的)。师追问:那为什么老师把农历的初一放在右侧,十五放在另一侧?(生:初一时,月球运动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此时月球的亮面都朝着太阳,暗面朝着地球)(生:十五时,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之间,月球亮面全部朝着地球)3.提问:我们在观察中有时看不到月相,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的呢?生:(1)新月(2)天气原因(3)观察位置不对(4)观察时间不对……针对第四种猜测,教师提供月球时刻表便于学生分析。4.归纳:便于理解和记忆月相知识,善于创作的人们编排了一些朗朗上口的歌谣和口诀,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齐读一遍。生:月相变化歌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5.月相歌活动:让学生根据月相歌,变唱边在黑板上摆放不同月相的位置,摆放结束后,向所有学生介绍为什么这么摆放。一个口诀(方便记忆):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师生一起消化月相变化歌,同时尝试理解口诀意思: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设计意图:通过真实的连续性的观察月相,对于月球亮面变化和位置变化可安排学生在同一日期的不同时刻和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进行对比观察结合一系列有指向性的问题,进一步明确月球亮面变化和位置变化过程。]二、习题巩固同学们刚才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将整块内容都呈现在了黑板上,老师设计了一系列的观察想考考你们,看看你们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了多少。1.我会推测:请说出我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重阳、中秋节)当天的月相。2.我是小诗人:(1)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A.初一B.初三C.十五(2)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A.初一B.初七C.二十三3.我是小侦探:情景:农历二月初一晚上,某牛棚的牛被偷走了。第二天,探长把某嫌疑犯捉回来审问。疑犯对探长说:“我昨晚借着月光,看见老张从牛棚中偷走了牛”。探长马上断定疑犯在撒谎。为什么探长说他在撒谎?[设计意图:学生将通过我会推测、我是小诗人、我是小侦探三个板块进一步加深对月相知识的情景应用。]三、拓展探究1.提问:通过观察与探究我们认识了各种不同的月相,那月相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2.生1:地球挡住了一部分太阳的光。生2:由于月球的公转,地球上看到的月球反射太阳光的部分会发生变化。生讨论,最后达成一致:由于月球本身不透明,其一半的面积总会处于被太阳照亮的状态。随着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的变化,我们从地球上会看到月球明亮的区域大小发生改变。[设计意图:通过“月相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将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拓展,也进一步将有关月相的知识系统化、全面化。]【板书设计】6.地球(第二课时)7.太阳【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初步认识太阳大小和温度,知道太阳是一颗会自己发光、发热的恒星。2.能够探究太阳高度角和时间的关系。科学探究:1.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能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2.通过实验,收集证据,验证太阳高度角和时间的关系。科学态度:1.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2.在实验中能够与他人合作。3.意识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不断发展,在不断向未知领域探索。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教学重点】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能够探究太阳高度角和时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学会测量太阳高度角。【教学准备】教师材料:PPT课件学生材料:量角器、棉线【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认识太阳1.谜语导入:早晨跳出东海面,傍晚休息下西山。夏天我们躲着它,冬天人人都喜欢。(谜底:太阳)2.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你知道关于太阳的哪些信息呢?生自由回答,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前概念。(对于典型的前概念可以适当板书记录)3.看来大家都知道一些关于太阳的信息,下面请各组阅读资料,谈谈自己对太阳新的体会。小组阅读资料。4.小组汇报:太阳表面温度约为5700℃,内部温度可达1600万℃,那可不就是一个大火球嘛。像太阳这种自己发光发热的星球,科学家称为“恒星”。师:太阳到底有多大呢?在太阳系中,各个星球大小差别挺大的,我们可以给各个星球按大小排个顺序,5.学生尝试用星球图片排序。(想一想地球排在什么位置)师在排序活动中适当提醒:第一幅图地球还能显示出它的大,第二幅图已经被比下去了,第三幅图上大家找一下地球在哪呢?(通过三张不同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在不同比例下的太阳与地球)。6.过渡:太阳体积相当于130万个地球那么大。太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看似再熟悉不过的太阳对于我们来说又是那么陌生,在人们的印象中它始终是那么平静,那么明亮,但假设能靠近更多,我们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太阳。最近在欧洲有一架太阳望远镜拍摄到了迄今为止最清晰的照片,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视频)7.看完后,让学生谈谈体会(注意结合学生之前的前概念,教师应适当修正迷思概念。8.小结:是啊!看了视频,让我们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太阳的灼热感,流光溢彩的动感让我们看到金子一般的太阳表面。除此之外,晴朗的夜晚,我们还可以在天空中看到繁星点缀下有一条淡云薄雾般的白色光带,那就是银河。银河从侧面看是中间厚边缘薄的圆盘状,正面看是旋涡形,太阳就处在离银河2.3万光年的旋臂上。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恒星,在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一千多亿颗。(结合星图讲解)[设计意图]通过谜语导入,既可以点出太阳的特点,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太阳给我们带来光和热的概念。看图片了解到太阳与银河系的关系,看视频直接感受太阳的表面,知道恒星的概念。通过交流环节,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汇报,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二、体会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之远1.提问: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但我们知道实际上太阳离地球很远很远,那是有多远呢?生:1.5亿千米。2.测算活动:1.5亿千米?那有多远呢?我们可以以我们学校的操场来换算一下:绕操场一圈是200米,150000000000除以200等于多少圈呢?生:750000000圈。(学生有惊讶之声)师:我们如果绕着操场跑这么多圈肯定是累的不行不行的,得换一个速度比较快的,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最快的速度是谁的?生:光速30万千米每秒。师:那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假如乘坐一种光速飞行器飞向太阳的话,需要多长时间?生:1.5亿千米除以30万千米每秒等于500秒。师:那就是说此刻照在身上的太阳光是现在发出来的吗?什么时候发出来的?生:不是此刻发出的,此刻照在我们身上的光是太阳500秒(约等于8.3分钟)前发出来的。3.总结:那我们可以再来试想一下,排除掉其他因素,假设我们可以乘坐速度为1000千米/时的飞机,要连续飞行17年;假如乘坐速度为40000千米/时的火箭,要连续飞行5个月。师:假如我们从地球上开车出发去太阳呢?需要多久能够到达呢?——165年![设计意图]通过计算,激发学生思考,并设计类似的题型锻炼学生关于大数的计算。同时学生对太阳系以及与宇宙的大小有一个具体的概念,用了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方法,把太阳“远、大、热”三个方面的知识说得很具体通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今后在描述事物时要注意学习运用这些方法。三、测量太阳高度角1.提问:你们知道早晨6点,中午12点,傍晚6点的时候,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呢?生自由答(关注方向和高度)2.刚才大家都用了自己语言描述了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变化,那么如何才能更准确的描述呢?科学家用了“太阳高度角”来描述,太阳高度角就是阳光照射到地面上,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高度角。用太阳高度角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3.师提问:太阳高度角怎样测量?需要用到什么工具呢?小组或同桌之间进行讨论后回答。生1:数学课上测量角会使用到量角器,太阳高度角的使用是不是也可以用量角器测量?师:数学课上的角是有两条射线和一个交点组成的,那太阳高度角的两条边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只要找到太阳高度角的两条边和交点就能进行测量。生2:太阳高度角的定义是阳光照射到地面上,阳光与地平面的夹角,那就是说地面可以看作其中的一条边。生3:另一条边是阳光,但是阳光是看得到摸不着的,怎样去测量呢?师: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非常好,怎样解决呢?我们可以观察一下,阳光照射到的地方与照射不到的地方有什么区别?生4:阳光照射到的地方是一片光明,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留下一片阴影。师:光明与阴影的分界是不是很明显的?生5:光明与阴影有很明显的交界线,我们可以把这个交界处当成角的交点,阳光照射到物体上在地面上都会留有影子,可以把从物体顶上射下来的那一束阳光当成角的一边,对应的影子当成另一条边,我们就可以用量角器测量角度了。师:从头顶上照射下来的阳光也是看得见摸不着的,我们有没有什么方法让大家更方便地确定那一束光呢?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哦。生6:我们可以用一条线来代替阳光,其他物体投射的影子好找,但是物体的顶不好测。可以选择人与影子,在人影前端与头顶之间拉直一根线。生7:这个实验我们必须要小组合作才能完成。至少需要3个人。师:那这3个人在实验中都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生8:第一位同学A站立不动,作为模特,为了确定太阳高度角的两条边;第二位同学B与A同学分别扯着棉线的两端,并且保持量角器的稳定;第三位同学C辅助B同学测量夹角的大小并读数,我们还需要一位记录员D,所以这个实验我们每个小组需要4位同学。4.师: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可以用棉线和影子可以确定太阳高度角的两条边,在测量时需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项呢?(1)实验时为了安全,实验者要背对太阳,以免眼睛被刺伤。(2)棉线从头顶拉到地面一定要到人影前端,并且拉直。(3)量角器使用时要平放在地面上,眼睛与读数保持同一平面。(4)小组成员要明确分工,相互配合。5.用量角器测量太阳高度角。(1)一名同学背对太阳站定。    (2)在人影前端与头顶之间拉直一根线,测出线与地平面的夹角角度,做好记录。(3)一天中选择至少3个时间段进行测量,观察太阳高度角一天的变化。6.小结:太阳高度角在一天中是有规律的变化的。[设计意图]由数学上角的概念来举一反三理解太阳高度角,经过学生的讨论与老师的引导找出太阳高度角的两条边与交点,进而学会测量太阳高度角,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测量太阳高度角之前强调安全与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好习惯。四、小结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有了太阳,地球上才有了昼夜变化与四季的变换,有了太阳,我们才有了光与热。那太阳还会在哪些方面影响到我们呢?我们下节课将会学习,利用太阳高度的原理而发明的——《太阳钟》。【板书设计】7.太阳自身发光发热恒星温度:高表面温度约为5500℃,内部温度可达1500万℃体积:大相当于130万个地球太阳太阳太阳中午下午早上地面8.太阳钟【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实验,知道影子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知道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与光照射的位置有关。2.通过实验,知道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与太阳的位置有关。3.通过实验,知道可以利用太阳的移动与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关系,制造出计时工具,知道什么是太阳钟。科学探究:1.能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证明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与光的照射的位置有关。2.能从具体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能依据证据概括出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与太阳的位置有关。3.能在制作太阳钟的活动中,认识可以利用太阳的移动与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关系,制造出计时工具。4.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并交流结论、及时反思等。科学态度:1.在科学探究中,敢于大胆想象。能意识到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2.在科学探究中,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证明太阳的移动与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有关系。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认识到科技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2.了解人类的好奇和社会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3.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教学重点】知道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与太阳的位置有关【教学难点】利用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与太阳的位置有关制作太阳钟【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学生材料:手电筒、铅笔、橡皮、竹篾、小棒、指南针、硬卡纸、白纸、直尺、笔和指南针、剪刀、双面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出示皮影戏图片,提问知道这是什么吗?说明: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这是我国的传统艺术,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提问:你知道皮影戏是怎么表演的?(只要回答出影子就行)提问:你觉得影子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明确:需要有光照射物体。(板书:光、物体)2.说明: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影子。(板书:影子)[设计意图:直接以皮影戏引入,让学生们对皮影戏产生兴趣它是怎么表演的,接着借此科普皮影戏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发现皮影戏是通过影子来表演的,再追问影子是怎么形成的?然后板书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影子。]二、探究新知1.说明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出示一个固定好的铅笔,然后拿出一个手电筒。2.提问:如果我用手电筒来照射这支铅笔,会出现什么现象?(教师可以演示给学生看一看)说明铅笔下面会出现影子。3.接着提问:那如果把手电筒移到这边来照射又会出现什么现象?你觉得影子会发生什么变化?4.明确:长短可能会发生变化、方向可能会发生变化。板书(长短、方向,加上问号)(一)研究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与什么有关。1.提问:你觉得我们怎样来验证我们的猜想?2.提问:那老师给你们提供手电筒和铅笔,你觉得我们可以怎么设计这个实验?组织学生小组交流,指名学生回答。3.再追问:那你觉得手电筒的位置该怎么变化?明确:需要改变手电筒照射的方向和高度。[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出发,知道影子是会变化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接着要求学生说说在生活中发现影子会变化的特点。再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明确了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学生通过做小组实验不仅亲眼看到了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而且能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这种科学的魅力。]4.提问:谁能完整的说说实验的方法?学生小结实验方法:可以把铅笔放在桌上,然后用手电筒在不同的位置照射铅笔,并记录下影子的长短和影子的方向。5.教师说明实验要求,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6.实验结束,交流汇报:教师投影展示学生的学习单。教师提问:改变照射的方向和高度,铅笔的影子有什么变化。提问:影子方向是怎样变化的?影子的长短呢?在什么情况下,影子会不见。你能不能总结出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有什么特点?(二)研究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1.说明:刚刚我们研究了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与手电筒的照射有关系,并且总结出了规律,那在生活中是这样吗?比如在阳光下影子会随着太阳的运动发生变化吗?你觉得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谁来做个预测?2.教师提问:你觉得我们要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想?说明:太阳怎么模拟?我们可以用手电筒来模拟太阳。追问:你知道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吗?学生回答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形。说明:我们需要用手电筒来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的变化,那现在老师给你们提供竹篾和手电筒,你觉得可以怎么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发现竹篾可以弯曲成半圆,把手电筒的环穿过半圆,就可以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3.小结实验方法: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形,我们可以用竹篾和手电筒来模拟。用手电筒照射一支竖立的铅笔,观察它的影子。改变照射的方向和高度,观察铅笔的影子有什么变化。教师提出问题:试试在什么情况下,影子会不见。教师组织学生实验4.实验结束,交流汇报: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发现?提问:影子方向是怎样变化的?影子的长短呢?提问:现在你能不能总结出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或者说太阳的位置变化对物体的影子有什么影响?[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模拟在阳光下影子的变化,从而明确了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学生通过做小组实验不仅亲眼看到了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而且能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三)探究研究阳光下小棒影子的变化情况。1.说明:刚刚我们模拟了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情况,也总结了影子的变化规律,那在现实生活中,是这样吗?你们觉得怎么来验证?(明确:要在阳光下进行实验模拟)2.追问:那你觉得这样的实验需要哪些材料?组织学生讨论小结:我们需要小棒,白纸、直尺、笔和指南针。明确:A4纸用于观察影子,指南针用来观察太阳的位置与影子的位置。3.提问:谁能说说怎么设计实验?在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指明不同的学生回答。小结出大致的实验步骤:4.先去操场,准备一张A4纸质,把小棒插进橡皮中,然后固定在记录纸的观察点上。选择空旷处放置,不要移动。5.利用指南针确定方位,并在记录纸上标出来。6.每隔1小时,在记录纸上标出小棒的影子,并记下时间。)提问:想一想在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是不是像我们模拟的那样。接着教师再次播放视频。7.交流汇报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提问:小棒影子的长短与太阳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早晚太阳高度最低,小棒影子最长;中午太阳高度最高,小棒影子最短。)提问:你能总结出小棒影子的方向与太阳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小棒影子的方向与太阳位置相反)明确: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相反明确: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情况与我们总结的规律相符合。[设计意图: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情况这一实验在课堂上很难完成,因为时间限制,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先引导学生讨论可以怎么实验,然后带学生走进操场,完成实验,组织学生按时观察记录,并录制小视频,最好回到课堂,再以视频的形式播放给学生观看增强映像,通过实验学生发现,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情况符合我们总结的规律,从而让学生们明白,科学课并不仅仅是室内课,我们也需要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让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与自然息息相关。]三、太阳钟1.认识太阳钟提问:刚刚我们发现了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你觉得我们的发现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帮助呢?你能不能说说你的想法?2.出示赤道日晷提问:看这是赤道日晷,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觉得它有什么作用?说明:它是赤道日晷,是太阳钟的一种。你知道它为什么叫做太阳钟了吗?学生小结回答:因为它是根据太阳的移动与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来确定时间的。说明,下面我们就重点来研究太阳钟。(板书太阳钟)3.教师说明:古代人早就注意到太阳的移动与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有关系,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于是制造出了计时工具。这一类计时工具在西方被称为“太阳钟”,在中国被称为“日晷”。“日晷”是观测日影记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指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是我国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现在史料中最早的记载是在汉朝,那个时候我们就已经使用日晷计时了。到了明朝对日晷的形制,定时之法都有详细的记载。发展到清代,不仅可以计时用,日晷本身已成为一件装饰艺术品。4.认识日晷:(1)微课介绍日晷的构成(2)让学生根据微课标注出日晷图片的各部分名称,并简要说说它的使用方法:日晷是由晷针和晷面两部分组成,晷面是圆型的石制的,有刻度晷针是铁制的安在晷面中心,晷针的影投在晷面上,并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移动而移动,人们根据晷针在晷针在晷面上的刻度,确定当时的时间。5.师介绍不同的太阳钟,说明:这是牛顿钟,这是立式日晷,这是地平日晷。介绍牛顿钟: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就曾做过这样一个太阳钟。(教师边说边演示)他在空地上插根棍子,每隔2小时,在棍影的终点放一块石头做记号,记下时间。他利用摆石头记影子,又在石头上记时间,一个简单、巧妙的太阳钟就做成功了。他做的这个太阳钟据说在村上用了70多年,人们把这个太阳种称之为“牛顿钟”。提问:你认为这些日晷是怎么工作的?它们有什么不同?明确:它们都是通过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工作的。6.制作日晷:说明:刚刚看了这么多日晷,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制作日晷?小组讨论,制作一个日晷需要哪些材料?你有什么好办法?提问:你设计的日晷需要什么材料?怎么做?提问: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指南针和硬卡纸,你觉得怎么做一个地平日晷?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需要做用卡纸做出晷面和晷针。引导学生小结出实验方法:在一张半圆形的硬卡纸上按左下图标明刻度和方向。  如右下图所示,把一张三角形的硬卡纸竖直粘贴在半圆形硬卡纸上。  确定好方向后,根据三角形硬卡纸的投影确定时间。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制作。7.交流汇报展示并向同学介绍自己的日晷是怎样工作的?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教师小结原理:当太阳光照射到晷针,晷面就出现晷针的倒影,倒影指向晷面的刻度就是当时的时间。[设计意图:太阳钟是本节课课题,但是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影子与阳光的关系,当学生彻底明确了这一关系后,太阳钟就不再是难点了,所以先引导学生们想一想,阳光下影子的变化规律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从而引入太阳钟,认识太阳钟,然后再通过观察不同的太阳钟让学生们产生自己动手做一个太阳钟的想法。]四、归纳巩固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学生汇报。3.教师小结。4.根据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完善你们小组制作的“太阳钟”。【板书设计】8.太阳钟光方向影子太阳太阳钟长短9.庞大的家族【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2.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3.能利用描述的方法,明确昆虫的基本特征。4.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5.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6.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教学重点】描述昆虫的共同特征。【教学难点】通过观察,了解昆虫足的数量及所在部位。【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学生材料:昆虫标本昆虫模型放大镜昆虫卡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体会“庞大”,引出课题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庞大的家族”(板书),听到“庞大”一词,你想到了什么?预设1:他们的体型可能很大....预设2:他们数量可能很多.....2.师:老师这里还有一条关于他们的信息:科学家已经发现了150万种动物,而这个家族,占其中的61%,是动物中数量和种类最多的。现在,你知道这个家族的“庞大”指的是什么?预设:数量庞大3.师追问:你知道它们是哪类动物吗?预设:昆虫4.师:没错,它们就是(PPT出示):昆虫。5.师:这个“庞大的家族”究竟藏有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昆虫。(补充板书:昆虫)二、探究昆虫共同特征(一)联系生活,引发思考1.师:你在生活中见过或知道哪些昆虫?预设:螳螂、蚂蚁、蝴蝶、蜘蛛.....2.师:同学们说的这些动物都是昆虫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老师带来的昆虫,你认识他们吗?(PPT出示,学生认)(二)探究昆虫共同特征1.师:仔细观察,这些昆虫在外形上有什么共同特点?预设:它们有触角、有足、有翅膀2.师:仔细观察图片,是否每只昆虫都长有你说的这些器官?它们的数量有什么共同点吗?预设:(生观察后)它们都有2根触角,6只脚,有的昆虫有翅膀,有的没有。3.师:同意吗?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昆虫都有触角(板书),虽然不同昆虫的触角形态各不相同,但数量是一定的,都是?预设:2根/一对。4.师:没错,昆虫都有一对触角。而昆虫的脚称为“足”(板书),请你结合图片或手里的昆虫标本数一数,它们有几只脚?预设:有6只,也就是三对。(板书:三对足)5.师:除此之外,有些昆虫还长有翅膀。通过图片的观察,我们掌握了昆虫身体上的一些基本特点,想一想,昆虫的这些器官分别长在昆虫身体的哪一部分呢?生长的位置有没有什么规律呢?6.师:为了同学们观察的更仔细,老师为每一组提供了昆虫标本以及一些昆虫模型来帮助你们观察。但昆虫标本体型小,要想观察的够清楚,你认为应该怎么办?预设:用放大镜观察。7.师:没错,我们可以借助放大镜来帮助我们观察。8.师:观察时,有什么注意的吗?生:要仔细观察这些器官长在昆虫身体的部位。9.师补充:真会思考,在观察的过程中,要有顺序的进行观察,仔细观察昆虫的触角、足、翅膀分别长在昆虫身体的哪一部分,一会儿,请小组来进行分享。(三)实验探究1.师:(PPT出示)现在拿出你们的放大镜、标本和模型仔细观察吧。(1)用放大镜按一定顺序依次观察。(2)仔细观察昆虫的触角、足、翅膀分别长在它身体的哪一部位。(1)将观察结果在小组内分享。(四)分享总结:昆虫的身体结构和提炼昆虫的特征1.师:你观察到昆虫的触角长在它身体的哪个部位?预设:头部。2.师:没错,触角生长的地方就是昆虫身体的第一部分:头。(板书)3.师:足和翅膀呢?预设:身体中间,足在肚子上,翅膀长在足的背面。4.师:真会观察,昆虫的足与翅膀所生长的部位是昆虫身体的第二部分:胸。(板书)昆虫的足和翅膀都长在昆虫的胸上。昆虫的身体只由这两部分构成吗?预设:不是,有的昆虫有大大的尾巴,有的昆虫有细长的尾巴。5.师:你们发现了吗?其实啊,那可不是昆虫的尾巴,是昆虫的腹部,是昆虫身体的第三部分。虽然它在外表上没有长有特别的器官,但也是昆虫身体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6.小结:通过同学们的总结,我们发现昆虫的身体由3部分构成:(PPT)从上到下依次是:头、胸、腹。(板书)7.师:除了这些,昆虫身体上还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再来仔细观察它们。先来说说头部,它们的头部长有触角(PPT出示),仔细观察这些昆虫的触角,你有什么发现?预设:这三只昆虫的触角形态不一,但都是一对。8.师:没错,真会发现,不同的昆虫触角形态各异,但数量是一定的。其实昆虫头部除触角外,还长有眼睛和嘴。昆虫的眼睛有的是单眼,有的是复眼。而它们的“嘴”称为“口器”,用于摄取食物。想一想,在头部,昆虫这类动物有什么独有的特征?预设:它的一对触角。(板书)9.师:真会总结。头部下面紧连着的是昆虫的胸,昆虫有3对足,不同昆虫它们足的形态也是不同的。(PPT出示)大多数昆虫在胸部还会长有一对或两对翅膀(板书)。胸部以下就是昆虫的腹部了,仔细观察昆虫的腹部,你有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吗?预设:不同昆虫的腹部花纹、形状都是不一样的。10.师:观察的真准确,昆虫的腹部也形态各异,所以几乎没有什么共同特点。因此在快速判断一个动物是否是昆虫时,我们可以只看它的?预设:头部和胸部。11.师:长有触角和足的就一定是昆虫吗?预设:必须是1对触角和3对足。12.师:谁来帮我们总结,你发现昆虫有哪些共同特征?预设: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多数有1对或2对翅膀。(五)学以致用1.师:掌握了昆虫的共同特征,请大家判断一下,刚才同学们提到的小动物:蜘蛛。它是昆虫吗?预设:不是,它不是6只足,它有8只足。2.师:真会学以致用,蜘蛛不是昆虫。老师这里还带来了几只小动物,它们是昆虫吗?(PPT出示,学生判断)3.师:毛毛虫是蝴蝶或蛾的幼虫,它的成虫满足昆虫的共同特点,因此它是昆虫。蚕也是蛾的幼虫,因此也是昆虫。为什么说昆虫是“庞大的家族”?三、探究甲虫的共有特征1.师:昆虫种类繁多,形态不一,但在它们的种群中,有一类昆虫数量最多,你知道它们是谁吗?预设:甲虫2.师:不错,(PPT出示)就是甲虫(板书),仔细观察这些甲虫,它们和其它的昆虫,有什么相同之处?它们有什么独特的特点吗?预设:预设:它们也有3对足,对触角,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但它们都有坚硬的外壳。3.师:观察的可真仔细,甲虫的虫体外表似装甲,因此而得名。甲虫还有什么特点呢?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视频:甲虫展翅)4.师:通过视频,你知道了些什么?预设:甲虫有两对翅膀,其实我们看到的坚硬外表不是它的壳,而是它的一对翅膀:称为前翅,呈鞘质,它主要起到保护后翅和身体的作用,不具有飞翔的功能,它还有一对翅膀在前翅下面,称为后翅,呈膜质,主要起到飞翔的作用。5.总结:如果用韦恩图来表示动物、昆虫和甲虫的关系:(PPT出示)动物中数量最多的是昆虫,而昆虫中数量最多的是甲虫。三、应用拓展(一)昆虫猜猜猜1.师:看来不同的昆虫有着自己不同的形态特点,老师这里想要考考同学们,你能根据我的描述猜出这是什么昆虫吗?(PPT出示)预设:蜻蜓2.师:你们可真聪明,挑战升级,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一些有关昆虫的小卡片,请你根据上面的描述,在活动手册上画出昆虫,并猜测出它的名称,比赛看哪一组最厉害。(小组互动)师生互动。(二)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时间短则省去这一环节)1.师:这么庞大的昆虫家族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还是敌人呢?谁愿意来描述你的观点。先表达观点,再说明理由。PPT出示参考句式:我认为昆虫是我们的朋友/敌人,因为......我同意他的观点,我还有一些补充......我反对他的观点,我认为.....同学之间自由辩论。2.师:每位同学对于昆虫都有自己的见解,究竟昆虫带给人类的好处多,还是坏处多呢?(视频播放)3.师小结:据科学家统计,在100万类昆虫中,只有1万类昆虫对人类是有害的。昆虫对人类的贡献功大于过,无论害虫还是益虫,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正是由于昆虫的存在,让生物物种更加丰富。(三)制作昆虫模型(布置任务)1.师:了解了那么多昆虫,你想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昆虫吗?(出示材料)观察实验材料,你想怎样做?预设:用粗树枝做昆虫的身体,细树枝做昆虫的足和触角,开心果壳做翅膀。2.师: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这个任务就留着同学们课下来完成。三、全课小结师: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9.庞大的“家族”--------昆虫1对触角头胸3对足多数有1对或2对翅膀甲虫腹10.养昆虫(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通过饲养昆虫(比如蚕或菜青虫),亲历昆虫一生的几个发展阶段。2.初步了解动物能产生后代,使其世代相传。科学探究:1.通过实验,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2.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蚕(或菜青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3.能像科学家一样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蚕宝宝的观察日记,并通过整理日记获取有用的信息。4.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蚕生长、蜕皮、吐丝和结茧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2.在饲养活动中,亲近、关注小动物,增强责任感。3.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2.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教学重点】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蚕(或菜青虫)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使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蚕宝宝的观察日记,并通过整理日记获取有用的信息。【教学难点】通过画蚕的一生,了解昆虫从生到死经历哪几个发展阶段,为日后建立昆虫变态的概念打下基础。【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学生材料:蚁蚕、桑叶、纸盒、毛笔。【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展示丝巾,请学生猜猜丝巾是什么材质的?2.播放《蚕的一生》视频。3.通过视频大概了解了蚕一生的变化,那么大家想不想亲自体验一下养蚕的过程?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讨论讨论如何养蚕吧![设计意图:以丝巾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疑问和好奇。播放《蚕的一生》视频,让学生自发产生探索蚕的生长过程的欲望,引出本节课。上课之前就告诉学生课后需要自己动手养蚕,而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就是了解如何养蚕,使得学生在目标驱使下主动学习知识。]二、如何科学地养蚕1.首先,我想请同学们猜一猜,你们觉得蚕宝宝什么条件下会从卵里出来呢?2.学生可能会猜测需要的时间,也可能会猜测季节。3.最近我们已经能够感觉到春天来了,天气在慢慢地变暖和,我们把蚕宝宝带回家以后要每天观察,看看你的第一只蚁蚕在哪天孵出来,什么时候所有的蚕卵都孵出来了,把孵出的日期记录下来。4.在我们等待蚕宝宝孵出来的时候,我们需要提前给蚕宝宝们准备一个“家”,你们觉得什么样的“房子”适合蚕宝宝们生活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为蚕宝宝们设计一个“家”,先画出设计图、列出需要的材料清单。5.学生用带来的纸盒、纸板、白纸、剪刀等材料制作了各种各样的“小房子”。6.同学们做的“小房子”都十分地精美,房子建好了我们还要装修。其实我们蚕宝宝的要求不高,如果你们可以在纸盒里铺一层干净的纸,再给纸盒的盖子上打几个小洞,蚕宝宝就会非常满意啦。7.展示蚁蚕照片。等蚕宝宝们从蚕卵中孵出来了,我们就可以给它们搬进新家了。可是蚕宝宝这么小,好像一抓它就会把它捏死,我们要怎么让它们住进新家呢?8.请小组内讨论,我们可以用什么工具、怎么挪动蚕宝宝。9.教师展示挪动蚕宝宝的方法。10.蚕宝宝吃什么才能长大呢?11.学生可能会说吃树叶,也可能知道蚕吃桑叶。12.我们可以先在纸盒里的纸上放入洗净、擦干的桑叶,再用毛笔将蚁蚕轻轻扫入盒内。13.我们把蚕宝宝安置进新家以后,还需要注意什么?对,我们还要记得每天为它们清除粪便、换桑叶,并且观察、记录蚕宝宝的成长情况。[设计意图:本阶段以学生猜测和自行探索为主要内容,讨论如何科学地养蚕,教师在其中主要起到引导和导向的作用,同时及时总结养蚕的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让学生按照要求一步一步体验和观察从蚕卵到蚕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些地区蚕不易获取,则可让学生自行获取菜青虫,一样可以体验养昆虫的过程。]三、给蚕宝宝记观察日记1.现在我们知道了怎么照料蚕宝宝,那我们先来观察一下在孵出蚕宝宝之前,蚕卵是什么样子的。2.发放蚕卵。请学生观察并描述蚕卵。3.学生分组观察讨论。汇报观察结果。4.科学实验过程是少不了实验记录的,观察实验也一样。请同学们打开科学活动手册第9页,在第一个小框里写一写你观察到的蚕卵的样子。5.蚕宝宝在长大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变化,为了准确的记得蚕宝宝在哪一天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我们需要在每天观察的同时要写一写自己的观察日记。6.我们平时写日记的时候,都会写些什么呢?7.学生回答:日期、天气、做了什么事情等。8.我们的观察日记贵在坚持,同学们一定要坚持每天记录。在每天的观察日记中首先要写明日期和天气情况,然后要描述你观察到的蚕宝宝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和前一天比起来蚕宝宝有什么变化。记录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文字、图片、画图等等都可以。9.当蚕宝宝慢慢长大,我们会发现蚕宝宝身体的长度在变化,长度的变化要怎么记录更好呢?10.学生回答:要记录蚕宝宝身体的长度是多少厘米。11.可是蚕宝宝软软的,还会缩成一团,怎么量它的长度呢?12.我们可以将蚕宝宝放在方格纸上,在它的头部、尾部的位置画记号,然后连接头部尾部的两点记号,这条线的长度就是蚕宝宝的身体长度。[设计意图:蚕生长的周期是较长的,如果只让学生养蚕却不布置任务的话,学生一开始的兴趣慢慢减退,平时就会很少去注意观察蚕的变化,而蚕的生长时期里一旦漏掉了一环,就会影响学生对于蚕的一生变化的认识。因此,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记蚕宝宝的观察日记,既能够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又能够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感受科学家在科学实践活动中记录实验现象的过程,感受科学探究活动的严谨性。]四、课堂小结1.这节课我们分别从住、行、食几个方面讨论了如何科学的养蚕,同学们可以把老师发放的蚕卵带回家,耐心地等待蚕宝宝孵化出来,然后让它们住进你们为它建造的家。2.在养蚕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每天观察蚕宝宝的变化,并向科学家一样记录观察日记。[设计意图:结合板书回顾本节课科学养蚕的要点,并给学生布置养蚕的任务,让学生亲身经历养蚕的过程,感受科学家耐心观察和记录的探究过程。]【板书设计】10.养昆虫(第一课时)住:纸盒、纸、打孔行:毛笔、刷子、食:桑叶记日记:日期、天气、外形、长度…3.养昆虫(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蚕的生长发育需要空气、食物、生活空间以及适宜的温度、湿度。2.蚕与所有动物一样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过程。3.蚕的一生可以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身体形态、行为表现各不相同。过程与方法:1.能采用适合的方式交流记录的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2.能通过长期观察及资料阅读,描述蚕一生经历的生命过程。3.能用数学的方法统计蚕的不同阶段经历的时间以及蚕的寿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成果,倾听并吸纳他人的观点。2.体会到坚持长期观察并及时做好记录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3.初步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通过长期观察和资料阅读,让学生认识到蚕的一生要经历的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教学难点】学生了解蚕的一生,认识到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教学准备】准备有关蚕的一生的图片、标本和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我们已经养了一段时间的蚕宝宝,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养蚕过程中用了哪些方法观察、记录了蚕的一生呢?同学们可以(饲养方法、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回忆一下。共同总结:(1)在养蚕的过程中借助了放大镜观察,观察蚕的体长(用尺子进行测量)、颜色、形状、身体上的表面特征有哪些变化。(2)用到的记录方法有:拍照片、视频、画图、记录数据、写观察日记的方法。3.在大家的悉心照顾下,蚕宝宝健康的成长,有的也已经成功化茧成蛾。今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设计意图:利用复习导入,回顾这段时间养蚕的经历,为本课接下来的活动做准备。]二、新知探究1.PPT出示问题及四个阶段蚕的图片。提问:蚕的一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1.小结:根据每个阶段蚕的形态的不同,蚕的一生可以划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主要阶段。(成虫概念解释:昆虫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性成熟阶段。生殖器官发育完成,有繁殖后代的能力。蚕蛾就是蚕的成虫。)(板书:卵、幼虫、蛹、成虫)活动一:展示交流会1.学生分组展示对蚕的观察记录资料。PPT出示“不同阶段蚕的观察记录表”。全班各小组讨论、交流和整理资料,可根据“不同阶段蚕的观察记录表”准备汇报交流。不同阶段蚕的观察记录表:外形特点运动情况吃食情况时间(天)…蚕卵幼虫蚕蛹蚕蛾2.小结: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观察记录了蚕一生中生长变化情况,掌握了研究动物的一些基本方法,同学们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去研究其它的动物。活动二:给蚕的生长变化图片排序1.PPT出示蚕的不同时期不同行为的图片提问:请同学说说这几张图片分别是蚕的什么时候或者这些蚕在做什么?2.提问:根据同学们的养蚕经历,这几张图片的顺序应是如何的?3.小结:和其它动物一样,蚕的一生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历程。请将这几张图片的序号填入到对应的表格中,体会蚕的生命历程。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设计意图:利用两个活动,互相交流总结饲养昆虫的方法,从而深化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感知生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复杂过程,并不断循环,体会生命的意义。]二、蚕的生长变化研讨一:蚕的寿命1.根据小组资料对蚕的寿命计算。算一算:蚕的一生大约是多长时间?(提醒:蚁蚕从蚕卵里破壳而出是蚕生命周期的开始;蚕蛾的死亡代表蚕生命的结束。)研讨二:蚕的生存条件1.讨论:回顾我们的养蚕过程,蚕宝宝健康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我们是怎样满足它们的?2.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资料进行回答,教师适时点评。(预设:温度、湿度、空气、食物、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长。)3.提问:有些同学的蚕在中途死亡了,根据刚才总结的经验,你的蚕死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你打算明年如何解决?4.小结:生命是坚强的,也是脆弱的。只有满足适宜的温度、湿度、新鲜干净的食物、充足的氧气等条件,蚕才能够健康的生长。说明生物的生存与大自然的环境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研讨三:画一画蚕的一生循环图1.蚕的四个主要阶段——卵、幼虫、蛹、成虫。提问:它们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补充板画箭头)2.提问:如果条件适宜,新的蚕卵将会发生哪些变化?长此以往,又会发生什么现象?3.小结: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生命过程只有通过这样的循环往复,大自然中的生物才得以不断地延续。[设计意图:研讨蚕的生存条件,回顾养蚕过程,有的蚕寿命很长,有的蚕很容易死亡。蚕宝宝健康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再进行研讨:画出蚕的一生循环图,画图过程既让学生回忆养蚕的经历,又比较了蚕在不同时期的形态特征。同时,为引出“昆虫的两种发育方式”做铺垫。]二、拓展1.PPT出示菜粉蝶和蜻蜓的生命周期图。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蚕的一生,老师还带来了其它昆虫的一生,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2.小结:像蚕和菜粉蝶一样,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称之为完全变态发育。像蜻蜓一样只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而且幼虫和成虫身体形态差异不大的生长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我们把昆虫是否有蛹期可以给它们分为两类,这是昆虫的两种发育形态。大家课下可以搜集更多动物一生的发育过程,与今天我们所学的蚕的一生进行比较。[设计意图:对比昆虫的发育过程,了解不同昆虫的发育方式,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热爱自然,并愿意主动探究发现感知生命的独特与神奇之处。]【板书设计】养昆虫卵幼虫蛹成虫10.养昆虫(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图画和文字整理、表达、交流观察结果。2.了解蚕一生要经过的变化过程。3.通过饲养活动,知道饲养昆虫的方法,学会亲近、关注小动物,增强责任感。科学探究:1.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有关蚕的知识。2.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异同,从而归纳出昆虫的共同特征。3.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并交流结论、及时反思等。科学态度:1.珍视在整个养蚕期间获得的科学信息,体验养蚕及研究蚕的乐趣。2.为自己长时间观察和研究获得的成果而自豪,能正确看待昆虫与人类关系。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学习有毅力,愿意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2.感受生命创造的奇迹,为祖国灿烂的古代蚕业文明而自豪。【教学重点】1.通过整理日记获取有用信息,并交流养蚕经验。2.引导学生画出蚕一生的变化图,了解昆虫的一生变化。。3.通过饲养活动,知道饲养昆虫的方法,学会亲近、关注小动物,增强责任感。【教学难点】能将自己的养蚕记录进行整理、分析,通过图画或文字表述结果。【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学生材料:养蚕日记、记录单、找出丝头的蚕茧、培养皿、缠线板。【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神秘的礼物,猜猜是什么?2.对,这就是孩子们养蚕所收获的蚕茧,同桌之间从大小、形状、颜色等方面互相比一比手中的蚕茧。3.看来在养蚕的过程中你们都收获满满,积累了丰富的养蚕经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总结自己的养蚕经验,进行一场养蚕经验交流会。(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蚕的一生虽然很短暂,但学生用心养蚕的这一个过程中,学生积累了很多成果与经验是值得与大家分享的,这是对学生养殖和观察成果的肯定。]二、新课讲授。(一)成果展示1.每个组都准备有自己的养蚕成果,首先我们用3分钟的时间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派一名代表上台为大家讲述你们组的成果。(预设学生行为:学生拿图片演示、展示交配后产下的蚕卵、被剪开后的蚕蛹、蚕蛾……)(二)结合自己的蚕宝宝日记交流蚕一生的变化过程1.展示的非常好。在精心照顾蚕宝宝的这一个多月里,你有没有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呢?比如说……(提示问题:最初是什么样子的?(卵)颜色逐渐有什么变化?最后变成了什么样子?)2.我们每个小组都记有自己的蚕宝宝日记,现在用10分钟的时间,结合自己组内的蚕宝宝日记,讨论交流都有哪些有趣的变化?整理出来,10分钟后我们来全班分享自己小组内记录的蚕宝宝生长历程。(预设学生行为:拿着自己小组记录的蚕宝宝日记本上台展示,讲诉养蚕过程中的发现和变化。)3.师生总结重点记录,交流养蚕发现。(教师适当对蚕生长历程的每个环节进行简单总结)4.同学们讲诉的非常棒,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6小组的养蚕日记做的非常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展台展示日记)5.各小组的日记怎么样?是不是都观察记录到蚕生长历程中的每一个阶段?6.分享真是快乐的,在分享的过程中,你发现哪些地方你是做的非常好的?而哪方面是值得向其他同学学习的?(生总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三)引导学生画出蚕的一生1.通过同学们的养蚕日记我们把蚕的生长历程都回顾了一遍,孩子们发现蚕要经过几次变化过程?2.如果让你记录下蚕的这些变化过程,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预设生答:文字记录、画图、数字、拍照片、拍视频……)3.我们今天就先采用画图的方式,看看谁画出的图既简单又最能突出每个时期的特征。4.我们来看看三小组的是如何记录的。(展台展示)(学生对所绘画的图进行讲解。教师对学生的记录进行及时评价,并以蚕的四个阶段来引导学生。)5.再来看看五小组的记录。(展台展示)6.同学们的记录方式都太棒了,非常直观的描述出蚕要经历:卵—幼虫(蚕)—蛹—成虫(蚕蛾)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又称为“蚕的一生”。我们一起通过一段视频再次了解蚕的一生。(出示视频1)追问:在蚕的一生中你认为哪个阶段最神奇?(设生答:结茧之后变蛾的阶段)7.对,老师也觉得这里最神奇,蚕宝宝会自己结个茧,出茧后于之前完全两样,你们还知道哪些昆虫有这样的变化?8.没错,蚕蛾和蝴蝶的一生很相似,我们通过图片对比一下它们的相同之处。(PPT展示相同之处)9.刚才孩子们发现的都是它们的相同之处,那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进一步了解。(出示视频2,PPT展示总结不同之处)10.我们把像蚕蛾和蝴蝶这样经历过卵—幼虫(蚕)—蛹—成虫(蚕蛾)四个阶段的昆虫称为“完全变态昆虫”。(四)养蚕活动总结1.通过养蚕活动,你能总结出饲养昆虫时,我们应该怎么做?2.设生答:①养殖前查阅相关资料,找到所饲养昆虫的饮食要求、住所要求等等;②养殖的过程中,对昆虫的食量、身体变化情况、排便等要像科学家一样学会观察和记录。③养殖过程中,要亲近、关注和关爱昆虫,要有责任感。④养殖结束后,及时进行自我总结,并分享给身边的人。3.让我们再次把掌声送给自己,课后我们可以继续饲养菜青虫。[设计意图:与学生一起在分享中总结,引导学生逐步概括、归纳蚕的一生,让学生对于养蚕活动有一个新的认识,进一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三、运用与拓展1.其实每一种昆虫都有它不平凡的一生。比如蚕的一生不仅会经历四个阶段,还会为我们人类留下宝贵的财富,你知道是什么吗?2.设生答:蚕丝,粪便、蚕蛹。(师纠正“粪便”一词,蚕的粪便叫做:蚕沙)3.对,蚕沙可以作为一种中药材,蚕蛹是一种高蛋白物质可以食用,而蚕丝是高级的纺织原料,可以做衣服、蚕丝被等等,被称为“纤维皇后”。如果让你对收获的蚕茧进行抽丝,你准备怎么做?4.我们把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称为“缫丝”。通过一段视频了解一下缫丝技术吧。(视频3)5.孩子们可以参照视频中的方法将你收获的蚕茧进行缫丝活动。可这样一个小小的蚕茧,如果把丝都抽出来,它又会有多长?6.设生答:学生猜测.(100米、500米、2000米、、、、)[设计意图:通过猜测蚕丝的长度来激发学生课后抽丝的兴趣。]7.蚕丝的长度可远远不止这样长,它是最长的天然动物性蛋白纤维,最长可达3000米。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好一个已经找到丝头的蚕茧,孩子们拿回家试一试抽丝,看看你抽出的蚕丝会有多少米。[设计意图:从猜测到实际测量,是学生收获科学素养的过程。]四、课外延伸1.课后孩子们可以更多的去了解一下缫丝技术,也可以去读读法布尔写的《昆虫记》,去了解更多的关于昆虫的知识。还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昆虫对人类有哪些作用。【板书设计】10.养昆虫(三)卵幼虫(蚁蚕,1-5龄蚕)成虫(雄雌蛾交配、产卵)蚕的一生完全变态昆虫:蚕蛾蝴蝶。。。。蛹(吐丝、结茧、化蛹)11.探究昆虫的奥秘【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除了通过观察、分析和整理观察日记,还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昆虫更多的秘密。2.知道什么样的问题是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找到答案的科学探究:1.能够提出有价值、可以研究的问题,并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2.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科学态度:1.在科学探究中,乐于思考与交流,感受寻找证据的乐趣。2.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学做科学家。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昆虫,知道昆虫可以感知外界环境,并思考昆虫的本领和习性,能否影响我们人类生活、是否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学重点】能够提出有价值、可以研究的问题,并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教学难点】选择一个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写出实验设计和研究发现【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小饲养盒、蚕宝宝、桑叶、莴笋叶。学生材料:pad、小饲养盒、实验记录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承上启下,导入新课1.引入:同学们,前面两节课,我们通过观察记录的方式,知道了很多关于蚕宝宝生长发育的秘密。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条蚕宝宝,你们看,是不是长的很健康?老师告诉你们哦,我每天都给它们换新鲜的桑叶。可有一次老师桑叶不够,忘记去摘了,有个邻居告诉我:没有桑叶时,可以用这种菜叶喂蚕(出示莴笋叶)你们认识吗?你认为可以用莴笋叶喂蚕吗?(生:能,不能)2.“莴笋叶能不能代替桑叶喂蚕”这个问题,老师想先请你们根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猜测一下。3.那到底“莴笋叶能不能代替桑叶喂蚕”,大家猜测的对不对呢?我们可以怎样证明?(做实验)没错,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设计实验,来探究昆虫更多的奥秘吧!(板书1:探究昆虫的奥秘)[设计意图:利用“莴笋叶能不能代替桑叶喂蚕”这个具体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重点“通过实验来探究昆虫的奥秘”]一、操作与探究1.关于探究“莴笋叶能不能代替桑叶喂蚕”这个问题,你们想设计一个怎样的实验呢?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学生1:一条蚕喂桑叶,一条蚕喂莴苣叶,一段时间后,看蚕宝宝长的怎么样.学生2:先用桑叶喂养,改用莴笋叶喂养,看蚕宝宝情况)。刚才同学们积极思考,并且已经有了大概的实验想法。哪种方法更好?那我们需要几个饲养盒呢(2个)?用什么喂养(1号喂桑叶,2号喂莴笋叶)?一边引导讲述,一边贴图片板贴。2.还有两位同学也设计了实验方案,我们一起看看,请你评价一下轩轩(1个饲养盒,前十天桑叶,后十天莴笋叶)和晨晨(2个饲养盒,分别装1条蚕宝宝)的实验方案。哪个实验方案更合理?为什么?(由学生说出理由,言之有据)发现蚕宝宝数量,放在怎样的地方饲养(相同且适宜的地方)。3.小结:我们和阳阳同学的实验设计合理的理由是,考虑到了实验的公平性,除了对比因素不同以外,保持了其他因素的一致:1.两个饲养盒;2.放在相同的地方。另外,在数量上,一条蚕宝宝会存在偶然性,十条更具说服力。4.根据师生最终讨论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全班共两个饲养盒,各10条蚕。补充“实验设计图”和“我们的发现”“研究者”等信息,形成一张研究单的完整板贴。教师出示记录单,征集记录员,课后坚持记录,教师课后提醒。“莴笋叶能不能代替桑叶喂蚕”,实验结果会怎样呢,让我们继续喂养,拭目以待!5.刚刚啊,同学们一起发挥智慧设计了一个完整的实验,来解决“莴笋叶能不能代替桑叶喂蚕”的问题,大家的表现真棒,真是一群又聪明又有耐心的小孩!6.这位姚乐乐同学也和大家一样,爱思考,对蚕宝宝十分好奇。出示姚乐乐同学的实验方案,“蚕宝宝喜欢明亮的地方还是黑暗的地方”。你们认为她的方案怎么样。确实,乐乐同学既考虑了实验的公平性、也考虑了重复性、准确性、爱护小动物等。7.小结:看来啊,设计实验不仅可以考验我们的智慧,还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找到真实答案,探究实验真是非常的重要!(板书2:探究实验)。[设计意图:利用三位同学的不同实验方案,让学生甄别,明晰“什么样的实验设计是合理的”]三、思考:还有哪些可以通过实验研究的问题1.生活中,不仅蚕宝宝有趣,还有很多其他有意思的昆虫,等下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常见昆虫的视频,请你仔细观看,并安静思考,关于视频中的昆虫,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能不能想到一些问题,让我们同学能通过实验来探究,找到答案的。(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2.提问,学生小组讨论,一个组一张问题单,汇总成小组问题记录单。3.问题单展示:展示每个小组的“问题单”,汇聚成全班“问题单”。[设计意图:在前面甄别的基础上,进行遴选:什么样的问题是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找到答案的。]四、设计实验:选择一个你想研究的问题,写出实验设计和发现1.每位同学独立选择一个最想研究的问题,每人领取一张实验报告单,设计自己的实验。2.完成好自己的活动单之后,小组内按照序号接龙式传递“实验设计单”,可以在别人的“实验设计单”上继续补充或修改,1→2→3→4→1,这样循环一遍后,每张实验设计单上可以汇聚所有小组成员的智慧。教师及时巡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3.小组内评选,找出一张设计最好、可行性最强的实验单。4.汇报:展示每个小组的优秀实验设计,其他小组评价并提出建议。5.小结:同学们都已经设计了自己的实验探究方案,也展示了小组最佳方案。老师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尝试实践探究,看自己实验方案能不能施行,看看实验结果会怎样,有问题可以咨询老师和同学。[设计意图:通过评价“蚕宝宝喜欢明亮的地方还是黑暗的地方”这一实验方案,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并明晰对比实验的设计要求。]五、运用与拓展1.今天这节课,同学们想到了很多方法来探究昆虫的秘密,那你们知道科学家们,是怎样研究昆虫的吗?播放视频,科学家研究蜻蜓的飞行方式、眼睛、“蜻蜓飞行器”等。2.关于昆虫,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比如,菜青虫冬天去了哪里?蝉是怎么发声的?……让我们像科学家那样走进昆虫世界吧!(播放科学家研究昆虫的视频)。[设计意图:将实验研究的方法迁移到其他昆虫,通过观看昆虫研究视频,让学生知道实际生活中有科学家在研究昆虫,激发学生进一步去探究昆虫的欲望。]【板书设计】3.探究昆虫的奥秘提出问题探究实验研究的问题:实验设计:1.2.3.……我的发现:12.用种子繁殖【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够提取实景和图片中的重要信息,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及其与萌发成的植株的关系。2.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多种途径。科学探究:1.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发现种子内部构造的相似之处,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2.能针对问题提出假设,探究种子萌发的一些特点和条件。3.能够根据种子的外形特点,推测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科学态度:1.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学会探究的方法,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和观点。2.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能接纳他人的建议、观点,完善自己的实验探究方案。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意识到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开始的,应该珍惜生命,不损伤一草一木。【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用种子繁殖的方式。【教学难点】猜测种子的特点与其传播方式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蚕豆种子、葵花籽、苍耳种子、悬铃木的果球、放大镜、镊子、培养皿、玻璃瓶、纱布、水、土壤、盛土的容器、直尺、小木牌、毛皮【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观察图片,导入课题1.出示蚕豆和葵花籽图片。提问:同学们,这些是什么?它们属于植物的哪一部分?2.学生回答:蚕豆和葵花籽,他们属于植物的种子。3.追问:那种子有什么作用?4.学生回答。5.小结: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用种子繁殖”。(板书课题:用种子繁殖)【设计意图:在三年级学生们学习过种子的相关知识,回顾旧知,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建立联系。】二、解剖种子,观察结构1.过渡:小小的一粒种子却可以发展成一株完整的植株,真神奇啊!这种神奇的力量其实就孕育在种子的内部,大家想看一看种子的内部结构吗?生:想2.谈话:要想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我们需要学习一门新“技术”——解剖种子。怎样解剖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3.学生观看解剖视频。4.提问:同学们觉得解剖的时候要注意哪些?5.学生回答。6.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小结注意事项,提出要求:(1)用力要小,动作要慢。(2)镊子的尖端不对人,以免伤到人。(3)解剖结束,保持桌面整洁。(4)观察并画出种子的内部构造,思考各部位的作用。7.学生活动:解剖种子,观察结构。8.汇报交流。9.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图片,认识胚根、胚芽、子叶以及它们的作用。种皮:保护种子。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叶。子叶:提供或转运营养物质。【设计意图:通过设疑激发学生探究种子内部的兴趣。视频出示解剖方法,直接明了,学生也容易掌握。通过自主概括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讨论种子内部结构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一、探究种子的萌发情况1.过渡:种子是有生命的。一粒种子就是一个生命,只要落在适宜的环境里,它就能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提出问题:(1)如果把种子按不同的方向摆,根都会向下长吗?(2)种子埋在多深的土里可以出苗呢?2.学生猜测。3.提问: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4.小组讨论。5.交流汇报实验设计方案。6.在学生交流汇报的基础上提醒实验注意事项:(1)挑选大小基本一致、无病虫害、颗粒饱满的种子。(2)放置种子的方向要不同,要用事先浸泡过的种子。(3)控制埋种深度时,除了竖插法,还可采用掩埋法,即先挖出不同深度的小坑,竖放种子,然后回土,固定住种子。7.提出活动任务:小组任选一个问题进行探究。领取实验材料,课后操作,每天观察,完成活动手册记录,下次交流汇报。【设计意图:由于时间关系,这节课两个探究实验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所以,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设计好实验,明确分工,课后观察记录,下次进行汇报。】四、交流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1.出示教材图片。提问:大多数植物繁衍后代要靠种子的传播。图上这些植物你认识吗?它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呢?挑你知道的说一说。2.学生回答。3.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小结并板书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借助果皮弹力:凤仙花借助风:蒲公英借助水:椰子借助动物:野樱桃、鬼针草4.提问:你还知道其它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吗?5.学生举例。教师有意识地把传播种子方式相同的植物名称板书在一起。(注意:如果学生说出来的植物教师不了解,暂时不要想当然地给予肯定或否定,应查找资料,然后作出正确判断。)五、观察种子,猜测它们的特点与种子传播方式的关系1.出示悬铃木种子和苍耳种子。过渡:瞧,这是悬铃木种子和苍耳种子。请大家仔细观察,猜一猜它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2.学生观察种子。提出要求:请你观察这些植物的种子,猜一猜它们的传播方式,并说明理由。3.交流。要点:不但要说出猜想,还要说出依据。悬铃木:种子外长有冠毛,容易被风吹走。苍耳:种子外长有带钩的尖刺,容易挂在动物的皮毛上到达远处。4.总结: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点,它们都利用了自身的特点,用不同的方式传播自己的种子。六、总结拓展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学生交流。3.拓展:课后完成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板书设计】12.用种子繁殖13.用根、茎、叶繁殖【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提取文字或图片中的主要信息,知道一些植物可以利用它的营养器官,即根、茎、叶来进行繁殖。科学探究:1.能用红薯的根、菊花的茎、宝石花的叶来进行繁殖并展示成果。2.能分析和交流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成功经验或失败原因。科学态度:1.体验用根茎叶培育植物的乐趣。2.能坚持照料栽种的植物,留心观察,能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能通过自己的双手美化环境,保护身边的植物。【教学重点】能用红薯的根、菊花的茎、宝石花的叶来进行繁殖并展示成果。【教学难点】如何剪取植物的茎进行繁殖。【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学生材料:植物、壤土、塑料花盆、水、剪刀、铲子、记录单等。【教学过程】一、认识有些植物可以通过根茎叶来繁殖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种子繁殖,你能说出哪些植物是用种子繁殖的吗?2.学生回答。3.课件出示植物图片。提问:这几种植物你认识吗?它们也是用种子繁殖的吗?如果不是,你知道它们是用什么来繁殖的吗?请你挑自己熟悉的植物来说一说。4.学生交流。交流要点: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它是用哪个器官进行繁殖的。5.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在图片旁出示相应的文字介绍。[设计意图:利用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谈话导入,既能复习旧知识,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6.提问:除了这些植物,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也可以利用根、茎、叶来繁殖。7.学生交流哪些植物也可以通过根、茎、叶来繁殖。如果学生说的植物,教师并不了解,可以让学生补充说一说“那是怎样的情况?”或让其补充图片、资料,然后再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8.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小结:根、茎、叶是植物的营养器官(板书:营养器官)。像我们刚才讨论的这些植物都可以利用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我们把这种现象叫营养繁殖。根据营养繁殖具体是用哪个部分繁殖的,我们就可以分别称它们为根繁殖、茎繁殖和叶繁殖。(板书:根、茎、叶)营养繁殖是植物繁殖方式的一种,利用营养器官:根、叶、茎等繁殖后代。营养繁殖能更好的保存母体的优良特性,而且繁殖速度较快。[设计意图:小结这一环节所学习的知识,同时学习营养繁殖,知道这节课所学知识的内容。]二、用根、茎、叶来繁殖植物1.过渡: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兴趣用根、茎、叶繁殖一株植物呢?2.出示图片:红薯、菊花(鸭掌木)、宝石花。(注:内蒙古没有菊花,用鸭掌木替代)3.提问:你想选做哪一种?说说你准备怎么做?请组里同学讨论一下。4.小组讨论。5.交流。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出示相应植物的繁殖注意点:红薯:把出芽的红薯埋在什么样的土壤里?埋多深?(约3厘米深)鸭掌木:怎样取鸭掌木的枝条?要剪取多长?怎么剪?留多少片叶子?这样做是为什么?宝石花:怎样把叶子埋进土壤里?6.注意点:(1)各小组分工明确,材料员取材料时注意正确方法。(2)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3)填写好标签。(4)保持桌面干净卫生。(5)完成后,把植物放到分类展示区。7.领取材料,学生活动:选取一种或几种植物进行繁殖。8.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视指导。9.谈话:各组都繁殖了不同的植物,并按照不同的繁殖方式,放到了相应的展示区,我们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那这些植物是不是放在这里不管不顾了呢?10.学生自由发言。11.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小结:光种植还不行,后期还要精心护理。12.出示后期管理建议:(1)合理浇水:经常保持土湿润。苗期浇水要坚持少量多次,用细孔喷壶浇灌。(2)阳光空气:过段时间,把植物拿到有阳光通风的地方,保证充足的生长空间。(3)施肥:幼苗长出叶子后,结合浇水,适当追肥,对幼苗健壮生长十分有利。(4)病害防治:幼苗容易遭受地下害虫和病菌侵害,要特别注意加强管理。(5)松土:定期给植物盆中的土壤表面松一松,这样有利于植物根部的透气。[设计意图:种植植物是学生他别感兴趣的事情,引导学生亲自种植一株植物,并且精心呵护,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通过活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三、坚持观察记录,为展示交流做准备1.过渡:种下植物后,我们要像妈妈精心照料宝宝一样,关注它的生长,并记录下它的变化。2.出示活动手册上的记录单。3.学生观察记录单,教师指导记录:生长状况一栏可以用文字、图画或照片展示。4.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有些植物用根茎叶也能繁殖后代,还动手栽种了一些这样的植物。课后,请大家管理好栽培的这些植物,并写好观察日记,记录好这些植物的生长变化。一个月后,我们把记录表和植物都带到实验室,进行展示和交流。[设计意图:科学课的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培养学生养成坚持干好一件事情的良好习惯。]【板书设计】13.用根茎叶繁殖根茎营养器官繁殖叶14.动物的繁殖【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常见动物繁殖方式有两种,即卵生和胎生。2.能提取图文中的主要信息,知道动物的繁殖包括求偶、交配、生产以及哺育等一系列复杂的本能行为。科学探究:1.能够运用收集信息的方法,了解动物的繁殖过程。2.针对观察和排序的结果,说出一些动物繁殖的方式和特点。科学态度:1.愿意调查动物的繁殖过程,并对不同动物的繁殖方式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2.意识到通过交流调查发现,可以互通有无,分享探究乐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懂得亲近自然、珍爱生命是建立和谐家园,创建生命共同体的重要部分。【教学重点】了解动物繁殖的一系列复杂行为。【教学难点】看图片猜它们分别是哪种动物的孩子。【教学准备】教师材料:介绍动物求偶的视频资料、动物繁殖图卡、鸡繁殖图卡、胎儿发育图卡等。学生材料:未受精的鸡蛋、受精的鸡蛋、培养皿、纸杯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交流动物的求偶方式1.谈话:大家有没有见过孔雀开屏?你们知道孔雀什么时候开屏吗?2.学生猜测。(预设:受到惊吓、找女朋友)1.讲述:是不是大家猜测的那样呢?我们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2.学生观看视频:孔雀求偶。3.总结:开屏的都是雄孔雀,他们在追求雌孔雀的时候就会开屏,这叫“求偶”。当然,偶尔在受到惊吓的时候它们也会开屏。4.提问:除了孔雀开屏,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求偶的方式呢?5.学生回答。(注意:如果学生说的动物,教师并不了解,可以让学生补充说一说“那是怎样的情况?”或让其补充图片、资料,然后再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6.出示图片,介绍几种动物的求偶方式:雄蛙鸣叫、弹涂鱼跳跃、角马搏斗等。7.提问:那你们知道动物求偶是为什么吗?8.学生猜测。(预设:交配、繁殖)9.总结:动物求偶后交配,会以不同的方式产生后代!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动物的繁殖。(板书课题:动物的繁殖)[设计意图:通过孔雀开屏视频切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动物繁殖的话题。]一、观察鸡蛋,识别受精卵准备两种鸡蛋(一种受精,一种未受精)1.过渡:大家知道小鸡是怎么繁殖出来的吗?2.学生回答。3.提问:是不是所有的鸡蛋都能孵出小鸡呢?如果不是,那什么样的鸡蛋才能孵出小鸡呢?4.学生猜测。5.谈话: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两枚鸡蛋,一会请大家把鸡蛋打开,仔细观察两枚鸡蛋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提出观察要求:A.小心地把鸡蛋打开放入培养皿中,蛋壳放入垃圾袋。B.仔细观察两枚鸡蛋的不同点,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C.在组内小声交流观察结果。D.观察完毕收拾桌面,坐端正。6.各小组交流汇报观察到的现象。(预设:一个鸡蛋上有小白点,另一个没有小白点)7.追问:你认为这个小白点是什么?8.学生猜测。9.在学生回答基础上介绍:这个白点叫胚盘,这样的鸡蛋将来会孵出小鸡的。而没有胚盘的鸡蛋就不能孵出小鸡。这种有白点的鸡蛋我们叫做受精卵。10.过渡:刚才我们通过打开的方式观察鸡蛋是否是受精卵,那如果不打开鸡蛋,有没有办法辨别它是不是受精卵呢?11.学生猜测。12.教师介绍照蛋的方法:我们用强光照射鸡蛋,隔着蛋壳看看鸡蛋内部是否有一个小暗点,如果有,说明这是一枚受精的鸡蛋。用这种方法可以区分是否是受精卵。13.学生活动:照蛋,辨别是否是受精卵。(没有条件的话可以用视频替代)14.谈话:一枚受精的鸡蛋要经过多少天才能孵出小鸡呢?我们一起来看段视频。15.学生观看视频:鸡蛋从受精到小鸡出壳的过程。16.总结:科学家们为了让我们观察得更清楚,模拟鸡蛋内部环境来孵化了“小茶缸”(小鸡的名字),平时小鸡们都是在蛋壳里经过21天才孵化出来的。三、给胎儿生长发育的图片排序1.过渡: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我们人类在妈妈的子宫里会待更长的时间。这是我们在妈妈子宫中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图,老师已经给图标上了序号,请大家按照发育的先后给图排序。2.学生仔细观察和比对图片,进行排序。3.交流,说说这样排的依据。4.谈话: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顺序是不是像排列的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5.学生观看视频:人类胚胎的发育。6.修正排序结果。7.总结: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经过36——40周左右慢慢长大,这个过程漫长而艰辛。生命来之不易,我们要感恩父母,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珍爱所有的生命。[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观察、猜测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受精”的卵才能孕育出生命。通过活动了解我们在妈妈肚子里生长的顺序,了解生命形成的过程,培养感恩和热爱生命的情怀。]四、认识动物的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1.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鸡和人类的繁殖方式,请大家思考:小鸡和人类的繁殖方式有什么不同呢?2.学生回答。(预设:鸡是先生蛋,后孵化出小鸡;人是由妈妈直接生出小宝宝)3.学生举例。4.出示教材图片:猜猜这些卵分别是谁产的?5.小结:像鱼和鸟那样产卵的繁殖方式叫卵生。6.游戏:猜猜我是谁的宝宝。出示教材图片,仔细观察这些动物宝宝,猜猜他们分别是谁的孩子?7.小结:像人、马、猫等哺乳动物那样直接生出胎儿的繁殖方式叫胎生。8.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动物是卵生?哪些动物是胎生?9.完成实验手册第1题:下列动物中,是胎生的在“○”里涂红色,是卵生的涂绿色。10.交流。11.总结:卵生和胎生是大多数动物的繁殖方式。有的小动物小时候和长大后区别很大。[设计意图:以之前教学活动中的小鸡和人为切入点,并提供丰富的动物图片素材,引导学生了解胎生和卵生。通过游戏“猜猜我是谁的宝宝”,引导学生发现有的动物小时候和长大后样貌、习性会发生变化。]五、阅读资料,了解动物护卵、孵卵、哺育后代等行为1.讲述:我们知道了卵生动物要把宝宝孵化出来需要一段时间,尤其是在恶劣的条件下,会异常艰辛。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了解企鹅爸爸保护卵和孵化卵的故事。2.学生观看视频。1.交流感受。2.讲解自己知道的其它动物保护卵以及孵化卵的情况。5.讲述:企鹅爸爸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孵化出小企鹅,那这些小动物孵化出来后动物爸爸妈妈的任务就完成了吗?6.学生回答。7.阅读教材上的图文资料,了解动物哺育后代,教给他们生存本领的故事。8.总结:动物的繁殖包括求偶、交配、生产以及哺育等一系列复杂的本能行为。小动物从孕育到出生到长大,经历了很多困难和障碍。我们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的一些不良行为会影响动物的生活,所以我们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为积极保护动物、植物出一份力。[设计意图:了解动物生长历程,潜移默化地让保护动物成为学生人生必备的修养。]【板书设计】14.动物的繁殖求偶交配卵生动物的繁殖生产哺育胎生……15.生物与非生物【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什么是生物。2.知道生物和非生物具有不同的特点。3.认识生物与非生物的密切关系。科学探究:能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方法,发现生物的共同特点。科学态度:在活动中乐于交流,分享出自己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教学重点】知道生物和非生物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学难点】认识生物与非生物密切而复杂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学生材料:学习活动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上课一开始,让我们一起欣赏自然界的一段景色,并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景物?(花、树、鸭子、蝴蝶、山、水、石头等)2.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给这些物体分类吗?分类的依据是什么?3.自然界有两大类物体,分别是生物和非生物。4.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物与非生物》。[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导入,唤起学生的先前经验,地球上的物体有生物和非生物并揭示课题]二、有生命物体的共同特点1.过渡:刚才视频中我们看到了一些生物,接下来请学生完成活动记录的表格,植物和动物分别都有什么特点呢?2.对于动物和植物的特点,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植物会生长、都需要阳光和水;动物会繁殖,会生长,需要食物,还会动)3.把植物的特点写在左边的椭圆里,把动物的特点写在右边的椭圆里。请大家思考,两个椭圆重叠的部分可以表示什么呢?4.是的,这部分表示植物和动物的共同特点,其实就是生物的共同特点。请大家拿出活动记录单,小组内讨论交流,并在活动手册上归纳出生物的共同特点。5.学生活动后汇报(都会生长、都能繁殖,都需要水,食物…)6.播放视频《生物的共同特征》7.总结: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生物都能够生长变化、会繁殖,几乎都需要水、空气、温度、阳光……[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利用思维工具图,对植物的特点和动物的特点进行整理。在比较和分析两者不同点与共同点的基础上,抽取出生物的共同特征并形成生物的基本概念。]三、判断它们是生物吗1.过渡:大家总结了生物的共同特征,要学以致用,(出示塑料花和鲜花)请看图中的两束花,你认为哪个是生物?2.(再出示狗和机器狗的图片)请看图片中有两只狗,你认为哪个是生物?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3.看来同学们挺会判断生物和非生物。那老师就请你们帮我解决个难题,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的一种物体,它的名称叫石笋。它的特点是会长高,也会长出小石笋,会对环境做出反应,但是不需要阳光。它是生物还是非生物呢?说说你的理由。4.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5.播放关于石笋的介绍视频后学生再次交流,认为石笋不是生物。6.(出示青苔的图片)请同学们认一认这个是什么?谁知道青苔有什么特点?它会生长吗?你们认为它是生物吗?7.小结:看来同学们是真的会判断生物和非生物了。(出示地衣、松萝、水绵)请同学们看,这三种是大家比较陌生的物体名称分别是地衣、松萝、水绵,我们先来观察地衣谁来说说你觉得它是什么样的?再来观察松萝,觉得它是什么样的?最后还有一个水绵,谁来形容一下它的样子?8.通过初步的观察和描述,你们觉得他们是生物还是非生物呢?要想做出正确的判断,我们还需要做什么?9.是的,可以通过查找资料来继续了解他们的特征,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学习活动单,进行学习并完成相应的判断。10.学生活动后交流。11.播放《地衣、松萝、水绵》视频,确定它们都是生物,因为它们都会生长和繁殖,需要空气、水、阳光等。[设计意图:学生对生物的共同特征了解后,现学现用,通过查阅资料并一一对照判断陌生的物体是不是生物。可以巩固学生对生物共同特征的理解。]四、思考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1.过渡:生物生存环境的周围,也有着很多非生物,比如空气、水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自然中的景色,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2.先来说说你观察到哪些生物?学生交流。(老鹰,一群羊,树,小草,小乌龟)3.在这个自然景色中,除了有同学们刚刚说的一些生物,还有哪些非生物的存在呢?4.学生交流(太阳、高山、水流、土壤、空气、石头、雪、白云)5.过渡:这一群山羊要能在这个环境中能很好的生活,它们会需要自然界中哪些东西的存在?(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贴)6.小结:山羊的生存,与草地上的草、周围的空气、阳光和水,都有很大的关系。接下来请同学们完成活动,按照老师刚才的方法,先找出一个生物,然后把与这个生物有关系的物体都找出来,进行连线。比一比,哪一小组能够找的准确并全面。7.出示活动要求:①小组成员一起找出图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用黑笔写出生物的名称,铅笔写出非生物的名称。②逐一思考每种生物与周围环境中其他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③用连线的方法,把有关系的生物与非生物联系起来。④要认真思考、分析,实事求是地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完成活动单。8.学生小组内活动并展示。9.通过同学们的交流,我们发现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存在的复杂而密切的关系。[设计意图:思考并认识到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非生物。]五、总结小结:生物的生存依赖着非生生物,生物的行为也会引起周围非生物的变化。关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后面我们还会继续学习。【板书设计】15.生物与非生物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都会生长变化都会繁殖都需要水、空气、阳光……16.动物的庇护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描述动植物维持生命需要空气、水、温度和食物等。2.举例说出水、阳光、空气、温度等的变化对生物生存的影响。3.列举动物依赖植物筑巢或作为庇护所的实例。科学探究:1.能比较和发现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对庇护所的要求也不同。科学态度:2.设计制作一个鸟巢给鸟儿安家,建立保护小动物的情感和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3.能认识到非生物与生物之间是有联系的,生物的生存离不开非生物。【教学重点】能比较和发现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对庇护所的要求也不同。【教学难点】设计制作一个鸟巢给鸟儿安家,建立保护小动物的情感和意识。【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学生材料:树枝、绳子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视频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哪位同学来描述一下,动画中讲述了什么故事。生:是猫和老鼠的故事。2.师:观看得很仔细哦。谁能描述一下刚才动画里的情节?3.师:老鼠为了躲猫,最后怎么办了?4.师:老鼠洞有什么作用?5.师:老鼠为了躲避猫的追击,最终躲进了自己的庇护所---老鼠洞。除此之外,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躲避天敌的方法呢?假死、躲到树枝下6.师:大家知识面真广!动物为躲避天敌,更好地繁衍后代,练就了很多本领,其中一项就是“搭建”属于自己的小窝。小窝是干什么的呢?7.师:我们下面来学习第16课--《动物的庇护所》。[设计意图:利用熟悉的动画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动物为适应大自然”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动物的庇护所”]一、新课探究(一)认识动物的庇护所1.师:是啊,动物需要特定的场所作为自己的庇护所。观察几幅图,说说这些动物的庇护所用什么材料制成?生:松鼠的家安在树洞里,燕子衔泥做巢2.师:大自然为动物们安家提供了各种材料。仔细观察,他们分别用了什么材料?3.举例,动物们把家安在了哪里?为什么放在这里?生:松鼠的家在树洞里。它们平时喜欢在树林里活动、采食物、游玩,所以把家安在树洞里,很方便。(这里要引导学生大量的交流、分享,总结,老师从中选择重点的词语进行强调和规划。)(二)寻访动物的家1.师:刚刚举例认识了多种动物的家。不同的动物,对家的要求不同。它们喜欢有光照、通风、柔软的家。2.师:小时候,我们爱听一首歌«小燕子»,谁会唱?小燕子不但美丽,还是有名的“建筑师”。你们想不想看看小燕子是怎么建造家的?一起观看视频。生:小燕子真厉害,用嘴巴衔泥和枯草,就能建成自己的窝。我老家屋檐下就有它们的家。1.师:是啊,燕子很熟悉,很亲切。那么,你们还观察过哪些小动物的家呢?下面,请你选择一种动物的家,仔细观察,完成记录单。这个任务课前已布置,请大家积极交流展示你的成果。学生优秀作品展示,师生点评。4.学生交流小结,寻访过程的注意事项,形成经验,以期下次做得更好。观察注意:(1)慢慢接近(2)静静观察(3)不要伤害和惊吓小动物展示图片:蚯蚓和蚂蚁的家5.师:蚯蚓和蚂蚁同样生活在土里,但它们的家却不一样,为什么?生:它们的生活习性不同。[设计意图:通过认识各种动物的家,对各种家的建筑材料做了解,为后面理解动物对家的不同需要做铺垫,同时,也为最后设计鸟儿的家做知识准备。在寻访动物的家活动中,让学生体验科学观察、描述的重要性,养成细心严谨的科学态度。提出问题:蚯蚓和蚂蚁同样生活在土里,但它们的家却不一样,为什么?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生物对环境的要求不同。而环境也影响生物的生存,渗透生物要与环境相适应的观念。]一、总结拓展1.师:大家一起观看不同鸟儿的家,说说它们是怎么建成的?2.学生设计一个鸟巢。说说设计过程要注意什么?3.师:我们来看一下设计流程。明确问题是什么?注意不是任意动物,而是鸟的家。生:我想设计燕子的家4.师:前期,同学们查阅资料,寻访它们的家,得到哪些有用的信息呢?生:燕子的家用泥和枯草做成。5.师:同学们,课前要求大家动手画一画它们的家,我们来展示并点评。我们来像工程师那样,体验设计过程。谁来介绍下你的设计图?6.学生优秀作品展示。7.师:大家动手做一做,并对照鸟巢评价项目表,测试改进。1.学生动手做并展示作品。2.师生交流,注意事项。最后总结设计注意事项。课堂总结:动物的庇护所是动物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方便动物繁衍哺育后代。大自然为动物及人类提供了各种条件,我们应该和自然和谐共处。[设计意图:通过设计鸟巢活动,对本课知识做总结提升。知道生物要与自然和谐共处。]【板书设计16.动物的庇护所动物的生存需要大自然提供各种材料不同动物生活习性不同,对庇护所的要求也不同17.环境变化以后【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能举例说出动植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对比发现生活在不同环境的动植物适应变化的方式是不一样的。2.能举例说出急速的天气变化和灾害性事件对生物生存造成的威胁。3.能举例说出人类生产、建筑等活动引起环境变化对动植物生存产生的破坏性影响。科学探究:1.能以鱼道为例,依据动物的生活习性评估其合理性。科学态度:1.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意识到工程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2.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1.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教学重点】认识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变化对生物生存的影响。【教学难点】能以鱼道为例,依据动物的生活习性评估其合理性。【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学生材料:记录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图片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气温怎么样?(生:很冷)2.你是怎么应对寒冷的天气的?(生:穿厚的衣服,戴手套)[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寒冷天气导入课题,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二、季节交替对动植物的影响1.你知道动植物是怎样应对寒冷的天气吗?(生:迁徙;换羽;冬眠;增加毛发和脂肪等)2.课前同学们收集了很多资料,下面让我们展开讨论。3.首先,请这位同学介绍关于动物冬眠的相关知识。(投屏该生的作业,学生介绍)通过介绍,动物为什么要冬眠呢?(生:减少能量消耗)冬眠的动物到底有哪些呢?这位同学列举了很多。(投屏该生的作业,学生介绍)蛇是常见的冬眠动物,这位同学详细介绍了蛇的冬眠。(投屏该生的作业,学生自行阅读)。通过阅读,你有什么收获?(生1:蛇冬眠时盘成盘,头在中间,尾巴在外圈。生2:蛇在温度很低的条件下,即使冬眠也无济于事。)4.季节交替,鸟类会出现换羽的行为。下面让我们通过该生的作业分享具体了解。(投屏该生的作业,生自主阅读)通过阅读,有什么收获?(生1:鸟类冬季长出丰厚的绒羽,成为冬羽。春夏季为了吸引异性,会换上漂亮的夏羽。)除了鸟类的换羽行为,这位同学还给我们介绍了雪兔的换毛行为。通过两张图片对比,有什么发现?(生1:冬季雪兔的毛变白了,夏季毛色变成了深色。)除了颜色变化,老师这里还有不同季节雪兔的图片。对比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呢?(生2:冬季的雪兔比夏季雪兔要胖,脂肪要多。)5.鸟类除了进行季节性换羽,这位同学还和我们分享了鸟类的另一种季节性行为?(生:迁徙)我们将季节性迁徙的鸟成为“候鸟”。通过阅读,候鸟为什么要迁徙呢?(生:为了繁殖和寻找食物)鸟类要迁徙,其他动物呢?(生:斑马、蝴蝶)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帝王蝶和斑马迁徙的壮观景象!(观看相关视频)6.这位同学的分享有点特别,他分享的是什么呢?(投屏该生的作业,学生自主阅读)植物怎么应对季节交替?(生1:知道了秋冬季植物落叶是为了将营养输送给枝条。生2:植物通过枯萎缩减体内水分,防止被冻伤。生3:植物冬季体内会产生抗冻物质。)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千年银杏秋天的美。(观看相关视频)…[设计意图:动植物适应季节交替的方法,属于比较基础的知识,本环节教师设计让学生借助互联网和手中的智能终端去寻找答案。从教师教变成了学生主动学,锻炼了学生收集和整合知识的能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三、自然灾害对生物的影响1.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一组同学分享的图片。(一起观看图片)2.这些动物遭遇了什么?(生:森林大火)森林大火会有怎样的后果?(生1:破坏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动物无家可归。生2:动物数量产生长期影响,有些动物因此灭绝。)这位同学的分享很有深度,让我们一起阅读并发现。(生1:森林火灾除了对生存在其中的动植物找出影响,森林大火产生大量泥沙被带到下游会引起河流淤积,影响河水质量,进一步影响河中生物。)3.这位同学和我们分享了洪水对动物的影响。(投屏该生的作业,学生自主阅读)大家有什么收获?(生:洪水会造成大量动植物的尸体腐败,腐败的尸体会污染水源,滋生媒介生物,如蚊虫等,进而造成传染病流行。)4.地震对动植物的影响又如何呢?让我们从这位同学的分享中找答案。(投屏该生的作业,学生自主阅读)(生1:地震会造成人员伤亡,对动物的栖息地造成威胁。)地震带来的都是负面影响吗?(生2:地震对某些品种是一种机遇,地震使一些物种突破环境限制,获得发展。)是的,我们要看问题要全面,自然灾害既具有摧毁性,但是它也能够摧毁动植物的天敌,使他们获得发展壮大所需的资源。[设计意图:自然灾害对于环境和环境中的生物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通过图片展示,给学生的视觉带来巨大震撼的同时,给他们的心理也带来了震撼。而且这些图片是学生自己有目的地去找的,又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学习本环节时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三、认识人为灾害性事件对生物的影响1.人类生活依赖自然,人类活动会对自然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下面让我们先从同学分享的图片中进一步了解。(生观看图片)2.看完图片有何感受?(生1:猪生活在垃圾堆里,身上会有很多有害的细菌病毒,同时这样的猪也会得一些怪病。如果长期吃这样的猪肉,人也会生病。生2:人类向海洋里随意丢弃塑料垃圾,海洋生物误食之后,会对他们的生命产生威胁。)3.除了人类垃圾的危害,石油泄漏对海洋生物的危害也不小。请看这位同学的作业分享。(投屏该生作业)哪位同学来说说?(生1:泄漏的石油会对影响浮游生物的光合作用。使区域内鱼类数量迅速减少。生2:对沙滩生物产生直接影响。生3:对海鸟的正常活动和生命安全产生威胁。)4.目前,人为灾害性事件主要这位同学分享的以下5种: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大气污染④光污染⑤化学激素(投屏该生作业)。5.同学们,保护环境你打算怎么做?(生1:有从内心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生2:保护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设计意图:通过全身沾满汽油的小鸟,给学生带来强烈视觉震撼的同时,引起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进而引发的对生物的威胁。]五、分析评估鱼道的合理性1.人类活动确实对生物生存带来了影响,如修堤筑坝影响了鱼类的正常洄游。为了缓解问题,人类在鱼类洄游河段设计了鱼道。2.下面这两种鱼道的相关信息老师课前已经以ppt的形式发布在班级圈。现在请大家交流它们的优缺点。(生1:原生态鱼道更合理,它还原鱼类的洄游路径,鱼类能很快适应。生2:横隔板鱼道设计比较合理,能够通过调整过于孔的大小,选择让不同的鱼通过,结构简单,维修方便。)3.今天,我们和大家讨论了季节交替、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引起的环境变化,我们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要积极地去适应环境变化,这样才能够适者生存。4.课后请大家完成全景课堂中完成在藏羚羊必经之路设计铁路的任务。[设计意图:学生对于鱼类洄游,及鱼道等字眼都不太熟悉,教师将相关学习内容放在课前让学生去了解,课堂学生的交流更加的有深入和有内涵。]【板书设计】17.环境变化以后季节交替自然变化保护、适应自然灾害环境变化人为破坏单元概要第1单元《冷和热》单元概要分析一、单元整体解读与学情分析人类生存在季节交替、气候变幻的自然界中。冷和热是人类最早观察和认识的自然现象之一,与冷和热有关的现象称为热现象。热作为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使用火,人类对火的认识、使用和掌握,是人类认识自然,并利用自然来改善生产生活的第一次实践,从而开创了人类的文明史;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的生产生活仍离不开对热的利用。因此,了解、研究有关冷和热的知识,对于学生了解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冷和热作为一种常见的生活现象,学生普遍对其较为关注,并有探究的欲望,如根据天气的冷热学生会增减衣服,把压瘪了的乒乓球浸入开水里烫一下,乒乓球会重新鼓起来等。人们对冷热规律的利用,如加热、制冷、散热、保暖等,学生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生的这一认知需求,教材结合生活中的冷热现象,充分利用实验、数据、图示等方式,帮助学生建构温度、热胀冷缩、物态变化等科学概念,以掌握热现象中蕴含的科学道理,也为小学高年级学习热传递和水在自然界的循环等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教材设计了一系列典型实验活动,这些活动新颖丰富,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重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连续收集数据、绘制曲线图、分析解释、大胆想象等多项科学技能,以及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此外,在小学阶段,学生要理解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二、单元目标解读与概念分析(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实验、分析、讨论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测量、描述物体的特征和材料的性能;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1.1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物体的长度、质量、体积、温度等常见特征,并使用恰当的计量单位进行记录。2.1水在自然状态下有三种存在状态。知道冰、水、水蒸气在形状和体积等方面的区别。观察并描述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或降低到0℃时,水会沸腾或结冰。知道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6.3.1用温度来表示物体冷热的程度,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计量单位。描述测量物体或空气温度的方法;知道国际上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计量单位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6.3.2加热或冷却时物体的体积会发生变化;加热和冷却也可以改变某些物质的状态。知道一般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知道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描述加热或冷却时常见物质发生的状态变化,如水结冰、冰融化、水蒸发和水蒸气凝结。三、单元构成与逻辑分析本单元由《冷热与温度》《热胀冷缩》《水受热以后》《水遇冷以后》四课组成。第一课《冷热与温度》,通过回忆生活经历和课堂操作体验,知道温度的概念及计量单位,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探究热水变凉的规律。第二课《热胀冷缩》,通过实验观察液体、气体、固体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知道绝大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第三课《水受热以后》,通过实验观察冰—水—水蒸气的变化过程,认识融化和沸腾现象,并利用曲线图分析温度变化规律。第四课《水遇冷以后》,通过实验观察水蒸气—水—冰的变化过程,认识凝结和凝固现象,并利用曲线图分析温度变化规律,进而理解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本单元四课的逻辑关系如下:四、单元教学目标(1)知道温度的概念和计量单位。(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绝大多数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3)通过实验探究、数据分析,认识水的三态变化。(4)掌握正确使用温度计和酒精灯的方法,能合作完成热对物质影响的各类实验操作。(5)意识到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可以被人类认识和利用。五、单元活动导图六、课时安排序号课题课时1冷热与温度12热胀冷缩13水受热以后14水遇冷以后1总课时4第2单元《地球、月球和太阳》单元概要分析一、单元整体解读与学情分析本单元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地球、月球、太阳及其运动规律,帮助学生认识“世界是物质的,组成世界的物质是变化的”这一科学思想。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月球和太阳属于太阳系中三类主要天体:行星、卫星和恒星。这三类天体占太阳系全部质量的99%以上。它们有规律的运动是太阳系天体运行的主要方式,也是地球上很多自然现象的根源,如日影长短和方向的变化、昼夜交替现象、四季轮回现象以及天气和气候的变化等。对这三类天体及其运动规律的认识贯穿了整个人类自然探索史。本单元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形状、关注月相变化规律、观察并描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发现并应用阳光下影长的变化规律,使学生意识到人类对天体的认识是逐步的、渐进的,对这些天体的认识会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而趋于全面。学生通过观察太阳的运动及阳光下影子的变化,总结出规律,结合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各种日晷和圭表等计时工具,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互动。这些活动将进一步结构化学生对地球、月球、太阳的认知,拓展学生对地球形状探索史的认知、对月相变化规律的认知,同时将我国古代计时工具——日晷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推荐给学生。二、单元目标解读与概念分析(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读图、观察、讨论、建模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知道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特征,知道与它们有关的一些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初步了解地球上大气、水、土壤、岩石的基本状况;初步认识大自然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各种自然资源和能源,以及大自然中的一些自然灾害。知道人工世界是设计和制造出来的;意识到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便利、快捷。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在教师引导下,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体会创新乐趣。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产品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和“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中年段要求。13.1 地球每天自西向东围绕地轴自转,形成昼夜交替等有规律的自然现象。描述一天中在太阳光的照射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13.3 月球围绕地球运动,月相每月有规律地变化。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描述月相变化的规律。13.4 太阳系是人类已经探测到的宇宙中很小的一部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描述月球表面的概况。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17.3 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使用和制作简易的古代的测量仪器模型,如日晷、沙漏等。三、单元构成与逻辑分析本单元由《地球》《月球》《太阳》《太阳钟》四课组成,这四课在逻辑结构上分为两层,形成平行逻辑结构和延伸逻辑结构,如下图所示。地球、月球、太阳这三个次级主题由近及远引导学生认识存在于他们身边的天体及其运动和变化,并从规律性的角度来整理这些变化。第一课侧重于对地球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认识古今中外的人类从不同的维度认识地球形状,从而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难度,体现出对事物认识的渐进性和发展性。第二课侧重于对月球的了解和认识,除了认识月球表面的环形山,还要认识月相变化的规律,意识到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第三课侧重于对太阳的了解和认识,重点是描述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从而了解太阳在天空中有规律的运动和变化,也为第四课打好基础。第四课侧重于技术,了解古人根据日影变化的规律制作了日晷等计时工具,以及它们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四课的侧重点虽然各不相同,但总体上都是先了解某个天体的客观特征,然后探索该天体有规律的运动和变化,并将运动和变化的规律应用于实际。四、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月球、太阳的基本特征。(2)通过阅读、探究、模拟实验等活动,了解人类对地球、月球、太阳的(3)认识过程,意识到人类对天体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4)知道地球、月球、太阳的运动和变化是有规律的,知道这些规律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影响。(5)了解人类对地球、月球、太阳运动和变化规律的应用。五、单元活动导图六、课时安排序号课题课时1地球12月球23太阳14太阳钟1总课时5第3单元《昆虫》单元概要分析一、单元整体解读与学情分析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动物群体,人类已知的昆虫有100余万种,还有许多种类尚待发现。昆虫不但种类多,而且同种的个体数量也十分惊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庞大“家族”。这个“家族”的踪迹几乎遍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广泛适应各种环境条件,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因此,引导本年段学生以昆虫为对象开展探究活动,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知道昆虫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周期再合适不过。学生大都有捕蝴蝶、捉蜻蜓、养蚂蚁的经历,他们对昆虫并不陌生,但是对昆虫的共同特征及其在生命周期内的变化,他们的认知存在着模糊和不确定。比如,会有凡是虫子都是昆虫的片面认识,知道昆虫有腿但说不准有几条腿、腿长在什么位置,等等。因此,帮助他们纠正认知偏差,形成清晰、完整的昆虫概念,完成阶段性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本单元以“昆虫”为题,延续了低年段的学习方式,强调在亲历中发展科学思维。通过观察、饲养、实验探究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将动手与动脑结合起来,在发展概念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本单元也是专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的深入,再次呼应“像科学家那样”的教材主线,为学生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提供了一次实操机会。二、单元目标解读与概念分析(1)本单元通过观察、描述、记录、实验探究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了解动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知道动物的生命周期;初步了解动物能产生后代,使其世代相传。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具体现象与事物的观察、比较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在教师引导下,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方法和结果进行反思,作出自我评价与调整。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7.2 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识别常见的动物类别,描述某一类动物(如昆虫、鱼类、鸟类、哺乳类等)的共同特征。 11.1 生物有生有死;从生到死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阶段。举例说出动物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三、单元构成与逻辑分析本单元由《庞大的“家族”》《养昆虫》《探究昆虫的奥秘》三课组成,按照“认识昆虫—饲养昆虫—研究昆虫”的顺序展开。第一课《庞大的“家族”》,通过“观察、做模型、描述”这几个层次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建立起昆虫的概念,认识到昆虫的“家族”很庞大。第二课《养昆虫》,通过“饲养”的方式,让学生亲历昆虫一生的变化。一方面,了解生命有生有死,从生到死的过程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另一方面,通过记录、整理饲养日记,学会像科学家那样处理信息,为下一课做好准备,并体验对生命的尊重和责任。第三课《探究昆虫的奥秘》,围绕科学问题进行合理的实验设计,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设计合理的实验去搜集证据,得出科学的结论,在活动中发展科学思维,提升探究技能,发现昆虫的奥秘。四、单元教学目标(1)能通过观察了解昆虫的共同特征,会描述昆虫的共同特征。(2)能通过饲养昆虫(比如蚕或菜青虫),知道昆虫一生的发展变化。(3)能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研究,经历科学探究活动的全过程。五、单元活动导图六、课时安排序号课题课时1庞大的“家族”12养昆虫33探究昆虫的奥秘1总课时5第4单元《繁殖》单元概要分析一、单元整体解读与学情分析繁殖的意义在于使子代继承亲代的特征,使生物得以繁衍生息。作为传宗接代行为的繁殖,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更是生物种群存在、延续的必要手段,它与生物的生长发育阶段共同构成完整的生命周期。同时,多种多样的繁殖方式,也是生物多样性和我们给生物分类的重要依据。因此,有必要在小学中年段,指导学生认识有关繁殖的重要现象和基本知识,使学生对繁殖建立完整的认识。在本单元之前,本套教材已经指导学生认识过多种多样的动物和植物以及它们的一生,学生对动植物的生命周期或多或少有所了解和认识,但缺少繁殖这关键而重要的一环。学生对动植物的繁殖有兴趣,但存在一些认知偏差,需要在学习过程中纠偏并满足其求知欲。从一个角度分析问题、找出一种原因、想出一种方法、了解一种形式,这属于线性思维。在现实生活中,仅有线性思维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会多角度的发散思维。因此,本单元试图通过植物用种子繁殖和用营养器官繁殖、动物的卵生和胎生等,引导学生在了解事物的多样性的过程中,逐渐学会多角度地认识事物、思考问题,增长知识和智慧。本单元将知识建构与满足求知欲相结合,关注思维发展,引领学生经历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指导学生借助图表记录实验现象,为后续顺利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提高科学探究水平做铺垫。二、单元目标解读与概念分析(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初步了解植物体和动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知道动植物的生命周期;初步了解动物和植物都能产生后代,使其世代相传。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提出假设。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不从众,不轻易相信权威与书本。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11.2生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有多种。描述有的植物通过产生足够的种子来繁殖后代,有的植物通过根、茎、叶等来繁殖后代。描述和比较胎生和卵生动物繁殖后代方式的不同。12.3动物会给植物的生存带来影响。列举动物帮助植物传粉或传播种子等实例。三、单元构成与逻辑分析本单元由《用种子繁殖》《用根、茎、叶繁殖》《动物的繁殖》三课组成,采用并列式的逻辑结构编排。本单元学习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本单元前两课,介绍植物的繁殖。第一课介绍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指导学生认识种子的结构、功能、传播方式,了解种子的发芽情况;第二课介绍种子植物的无性繁殖,即用营养器官来繁殖,指导学生在了解一些植物能用根、茎、叶繁殖的基础上,通过亲历实践活动,了解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第二部分即本单元第三课,介绍动物的繁殖。从动物的求偶、交配、生产以及哺育几个方面,指导学生了解动物的繁殖方式和行为,为动物的整个生命周期添上繁殖的一环。四、单元教学目标(1)能通过探究活动,描述种子萌发的情况。(2)在实作过程中,学会一些用根、茎、叶繁殖植物的方法。(3)能提取现象和资料中的主要信息,说出动植物的一些繁殖方式和行为。五、单元活动导图六、课时安排序号课题课时1用种子繁殖12用根、茎、叶繁殖13动物的繁殖1总课时3第5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概要分析一、单元整体解读与学情分析自然界的事物由生物与非生物构成。生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中的非生物,生物会对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改变,同时,生物也会引起环境的变化。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活动加剧了环境的变化,而环境的变化又会反作用于人类以及其他生物。学生在探索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过程中,会进一步巩固对生物特征的已有认识,形成关注生命现象的积极态度,理解非生物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生物和环境只有和谐相处,才能相对稳定地处于平衡状态,这正是目前人类所倡导的和谐、低碳的科学生活观念。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思维技能和探究技能,如比较、概括、推理、观察、记录、调查等。在本单元中,学生将通过研究生物与非生物的不同特点,发展归纳概括的思维技能,并学习使用图示表达复杂的关系;在调查动物的家的活动中,学生将进行较长时间的动态观察和原因探究;在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时,学生将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发展推理、解释、评估等高阶思维能力。在前面的科学学习活动中,学生已经对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观察、认识和研究,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进一步研究生物生存与环境(主要是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本单元的活动设计围绕“生物”“非生物”“环境变化”三个关键概念展开,按照“生物与非生物—动物的庇护所—环境变化以后”的逻辑线索层层深入,探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形成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观念。二、单元目标解读与概念分析(1)本单元通过观察、比较、调查、实验、评估、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知道动植物的生命周期;初步了解动物和植物都能产生后代,使其世代相传;能根据有关特征对生物进行简单分类;初步了解生物的生存条件。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基于所学知识,制订简单的探究计划。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和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的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2)本单元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7.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描述生物的特征。知道生物与非生物具有不同特点。9.2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举例说出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说出这些变化对维持动物生存的作用。12.1动物和植物都有基本生存需要,如空气和水;动物还需要食物,植物还需要光。栖息地能满足生物的基本需要。描述动植物维持生命需要空气、水、温度和食物等。举例说出水、阳光、空气、温度等的变化对生物生存的影响。12.4自然或人为干扰能引起生物栖息地的改变,这种改变对于生活在该地的植物和动物种类、数量可能产生影响。举例说出人类生产、建筑等活动对动植物生存产生的影响。三、单元构成与逻辑分析本单元由《生物与非生物》《动物的庇护所》《环境变化以后》三课组成。三课内容设计的逻辑关系是:由表及里,先认识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再认识动物的家,最后认识非生物环境变化对生物生存的影响。从科学思维的角度看,引导学生从具体例子出发,归纳概括出某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再以对具体场景的分析,得出自然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在建立联系的基础上,认识事物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从科学探究的角度看,主要采用了“利用已有经验进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提出问题,设计调查记录表,进行实地调查,获得相关信息;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发现规律;比较现有设计,进行评估交流”等方法,探究生物生存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第一课《生物与非生物》,引导学生从种番茄、养蚕的经验入手,概括生物的共同特点,将自然事物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从是否有生命的视角观察自然界;第二课《动物的庇护所》,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去寻访动物的家,发现动物的家正是利用了自然界的非生物因素;第三课《环境变化以后》,从熟悉的动植物入手,发现它们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行为。环境变化有自然发生的变化和人为引起的变化,这些变化给动植物带来不同的影响,其中某些影响是破坏性的、不可逆的,加深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认知,并为保护自然和生命积极行动起来。四、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生物的共同特点,理解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密切关系。(2)运用调查、比较、推理的方法,发现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行为。(3)思考人类生活生产给动植物带来的影响,并尝试提出解决方案。(4)感受现代科技在改善人类生活的同时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树立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念。五、单元活动导图六、课时安排序号课题课时1生物与非生物12动物的庇护所13环境变化以后1总课时3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1.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须轻拿轻放。拿温度计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温度计上端。2.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3.要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4.生活中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如,探针式电子温度计用来测量各种液体的温度,精度高;电子体温计用来测量体温,读数更方便;温湿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5.使用酒精灯加热完成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一次。6.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增大,遇冷时体积会缩小,这种现象叫作热胀冷缩。7.夏天轮胎容易爆胎;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能够复原;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8.冰受热以后从固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融化。9. 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时,水会沸腾,并产生大量气泡。水沸腾时的温度叫作水的沸点。10.水蒸气遇冷以后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作凝结。11. 在一般情况下,当温度降低到0℃时,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体积会增大。12.在自然界中,水能以液态、气态,固态三种状态存在。13.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且达到一定程度时,水会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第二单元知识点梳理1.1961年,人类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航天员从太空看到了地球—一颗蓝色的星球。像地球这样,自身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且质量足够大的天体,被称为行星。2.地球表面有液态的水,温度适宜,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有生物﹐特别是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3.400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4.在宇宙中,环绕行星运行的天体被称为卫星。5.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也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它还是运今人类唯一登陆过的地外天体。6.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液态水,缺乏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月球自己并不发光,但能够反射太阳光。7.农历一个月内,月相变化规律是: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大,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小,亮面在左侧。8. 太阳是一颗自身能发光、发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5700℃,内部温度可达1600万℃。9. 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1.5亿千米,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30万千米/秒。10.阳光照射到地面,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就是太阳高度角。用太阳高度角可以表示太阳的高度。11.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形,我们可以用竹篾和手电筒来模拟。12.古代人早就注意到太阳的移动与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有关系,而且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于是制造出了计时工具。 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1. 至今﹐科学家已经发现了约150万种动物、其中种类最多的是昆虫,占整个动物界种数的80%以上。2.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多数有一对或两对翅。3.昆虫中种类最多的是甲虫。4.用身边的材料做一种昆虫模型的步骤;1)准备一些枯树枝和开心果果壳。(2)用热熔胶把头、胸、腹三部分连接起来,把果壳粘在背部,把触角粘在头部。(3)在胸部的两侧粘上三对足。5.昆虫的一生在形态、生活习性方面会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可以通过饲养昆虫来了解它一生的变化。6.很多科学家都有记日记的习惯,他们会从日积月累的日记中获得许多有价值的启发。我们通过给蚕宝宝记观察日记,也会有很多发现7.给蚕宝宝记观察日记,需要观察、记录的内容有:(1)观察蚕卵和蚁蚕的样子。(2)记录蚕宝宝身体长度的变化。(3)记录蚕宝宝的蜕皮过程。(4)记录蚕宝宝吐丝结茧。(5)记录飞蛾破茧而出。8.我们可以从蚕宝宝的形态变化、蚁蚕的颜色、蚕宝宝的进食情况等方面来整理我们的观察日记。9.蚕的一生经历了蚕卵、蚁蚕.蚕宝宝.蛹、蚕蛾的过程,蚕蛾交配产蚕卵后会死亡。10.除了通过观察昆虫、整理分析观察日记,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昆虫的奥秘11. 关于昆虫,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比如,菜青虫冬天去了哪里?蝉是怎么发声的?蚂蚁是如何传递信息的?蝴蝶下雨天躲在哪里?我们可以像科学家那样通过实验探究问题来走进昆虫世界。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1.种子是有生命的。一粒种子就是一个生命,只要落在适宜的环境里,它就能生根、发芽,长成一株新的植物。2.植物种子的内部构造都包括子叶、胚芽、胚根和胚轴,像玉米这样的种子内部构造还包括胚乳。3.通过实验研究种子的萌发情况时,把蚕豆种子按不同的方向摆,根都会向下长。葵花子埋在土里的深度会影响其出苗情况。4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有弹力传播,如凤仙花;风力传播,如蒲公英;水力传播,如椰子;动物传播,如野樱桃、鬼针草。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种子自身的特点相适应。5.植物除了用种子繁殖,还可以用营养器官繁殖。6.红薯的块根可以长出新的红薯苗。蓟的根钻出地面,长成一株新的植物。生姜块茎上的小芽能继续萌发。把水仙的球茎浸入水中,就能生根、发芽、开花。落地生根的幼芽落到土里就能长出新苗。长寿花的叶子插在土里就能成活。7.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通过雌雄结合产生后代。动物的繁殖包括求偶、交配、生产以及哺育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这些行为都是动物与生俱来的本领。8. 雄蛙鸣叫、弹涂鱼“跳舞”、孔雀开屏、角马搏斗等都是动物求偶的方式。动物求偶后交配,会以不同的方式产生后代。9.蛋黄上有明显小白点的鸡蛋才能孵出小鸡。10.像鱼和鸟那样产卵的繁殖方式叫卵生。像人,马、猫等哺乳动物那样直接生出胎儿的繁殖方式叫胎生11.有些动物产卵以后,卵会在适宜的环境里自然孵化。而有些动物产卵以后,要尽最大努力去保护卵、孵化卵.12.很多动物父母不仅要承担繁重的哺育任务,还要教会小动物生存的本领。 第五单元知识点梳理1.植物的特点:能够长大,会繁殖,不能运动;动物的特点;能够长大,会繁殖,能运动,需要食物。2.有生命的物体又称为生物。所有的生物都会生长,会繁殖,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反应,几乎都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3.大自然为动植物提供生存所需要的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还为动物提供安家所需要的各种材料,生物的生存离不开这些非生物。4.鸟儿的家一般安在树枝上,草丛边、房檐下,电线杆上等十分隐蔽的地方、燕子会衔泥造窝,大部分鸟类的家采用树枝、干草、羽毛,棉絮等材料来搭建。鸟窝大多呈杯状。5.当季节更替时.雷乌会变换羽毛颜色,麻雀的脂肪和毛量会发生变化,北极狐的毛色和毛量会发生变化。猴面包树靠粗壮的树干蓄水来度过旱季。秋季,一些树木的叶子会变黄、飘落。6.自然环境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有缓慢而具规律的气候变化,也有急速的天气变化,还有海啸.火山喷发、陨石撞击等灾害性事件。当生物无法适应变化时,就会死亡甚至灭绝。科学家普遍认为﹑恐龙、猛犸象的灭绝是环境的突然变化造成的。7.除了自然原因以外.人类活动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如,砍伐森林,城市扩张,排放废气,石油泄漏等。8.有些鱼类需要在不同的水域进行周期性迁徙,以保证正常繁殖或越冬,这种行为被称为徊游。随着人们对河流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越来越多的隔流建筑被修建在自然河流中,如拦河筑坝修建的水电站。这往往会阻断,破坏鱼类自由迁徙的洄游通道.大大影响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导致鱼类减少甚至灭绝。目前;人们多采用建设鱼道的方法来缓解这种状况。鱼道是供鱼类洄游通过水闸或大坝的人工水槽。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科学
发布时间:2022-07-12 02:24:03 页数:200
价格:¥15 大小:773.47 KB
文章作者:没叶子的菜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