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6单元测试卷共6套汇编(含答案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3

2/53

剩余5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分析下面的示意图,其探究的学习主题应该是(  )A.美国独立战争的背景B.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C.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D.美国内战的背景2.一个英雄就是一个民族的一部史诗;一个伟人就是一个民族、国家的一座丰碑。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章西女王——她领导的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B.华盛顿——他是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的领导者和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C.林肯——他领导了美国内战,赢得了独立,废除了奴隶制,消除了种族歧视D.玻利瓦尔——他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是美洲最早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的领导者3.马克思说:“彼得一世确实是现代俄国政策的创立者。”史学界普遍认为,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国“现代化”道路的起点。那么,彼得一世改革的“现代”色彩主要体现在(  )A.使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发动对外战争C.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D.大量学习、吸收西方科学技术、文化成果4.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这反映出俄国农奴制改革(  )A.目的是稳固沙皇专制统治B.没有给予农民土地C.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D.促使彼得一世改革开始5.卡尔·马克思赞誉说:“南北战争具有极伟大的、世界历史性的、进步的和革命的意义。”这也是唯一一场受到马克思赞誉的战争。因为这场战争(  )A.推动美国独立B.为联邦制的确立奠定基础C.摧毁了奴隶制D.使美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6.近代历史上,美、俄两国都曾颁布法律文献。以下两部法律文献的共同作用是(  )第53页共53页   (在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和家务农奴可以享有自由农村居民身份的各项权利,包括人身的和财产的权利。已脱离农奴身份,并在各法令所规定的基础上购置土地为私产的农民称为有产农民。——《关于脱离了农奴依附身份的农民的总法令》A.都从法律上确认奴隶(农奴)解放B.都使农民获得了平等、自由的权利C.都为本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D.都得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巩固了专制统治7.《全球通史》中写道:“(明治维新的领导者)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文中“增强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是指(  )①废藩置县 ②实行征兵制 ③“殖产兴业” ④“文明开化”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8.近代中国和日本,无论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还是“东洋道德,西洋艺术”,都是传统文化对自身革故鼎新的开端。两国“革故鼎新”的共同表现是(  )A.推翻君主专制B.完成社会转型C.学习西方技术D.照搬西方制度9.下列事件中发生在图示发展阶段二的是(  )①日本明治维新 ②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③来克星顿的枪声 ④美国内战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0.早在1850年,马克思就预言:“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将取而代之。”材料中“一次新的革命”和“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指的是(  )A.十月革命、电力B.第二次工业革命、飞机C.第一次工业革命、原子能D.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11.2021年是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90周年。没有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就不会出现电动机等发明,这一切都是自然科学物化为社会生产力的伟大作用所在。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A.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B.新技术研发在主要国家同时进行第53页共53页 C.促进了工业结构的变化D.推动了垄断组织的出现12.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美、英、德三国人口不断增长。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1801—1901年美、英、德三国人口变化表(单位:万人)   年份国家   1801年1851年1881年1901年美国530231950167600英国889179325973253德国2400334145235637A.殖民扩张的影响B.工业革命的推动C.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D.世界市场的形成13.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19世纪英国城市的环境问题的确非常严重,主要表现为水体污染和空气污染,由此造成多种传染病的流行及早期公害的发生。”对这段话的解读最全面的是(  )A.工业化导致了环境污染B.城市化造成传染病流行C.工业革命是一把双刃剑D.当时英国经济非常落后14.有人说,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19世纪,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科学以其威力迅速战胜神学是必然的B.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C.牛顿力学体系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中D.牛顿和达尔文的成就分别在不同领域给神学以致命打击15.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在音乐国度里挥洒自如;列夫·托尔斯泰用犀利的笔锋剖析现实,在文学的海洋中遨游;梵高用激情的画笔尽情描绘,在生活的烈焰中绽放……下列作品与材料中人物相关的有(  )①《英雄交响曲》 ②《复活》 ③《蒙娜丽莎》 ④《向日葵》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23分)19世纪中期,俄国、美国、日本等国家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第53页共53页 材料一    年2月19日是俄国农奴制崩溃五十周年。到处都在筹备庆祝这个纪念日……在俄国,农奴制崩溃以后,城市的发展、工厂的增加、铁路的修建愈来愈迅速了。农奴制的俄国被资本主义的俄国代替了。定居的、闭塞的、在自己农村生根的、相信神父、害怕“长官”的农奴,被新一代的农民代替了;这新一代农民常常外出做零工,他们在城市里从流浪生活和雇佣劳动的痛苦经历中学会了一些东西。在大城市中,工厂里的工人人数日益增加。工人渐渐联合起来,展开反对资本家和反对政府的共同斗争。 ——列宁《农奴制崩溃五十周年》(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横线处应该填写哪一年?当时的地主“解放”农奴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农奴制崩溃”对俄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得照抄原文,7分)材料二 恩格斯在1864年11月就曾经这样预言:“这种人民战争是有了大国以来从来没有过的,它的结局无疑地将决定整个美国今后几百年的命运,美国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奴隶制度一经粉碎,这一国家就会繁荣起来,在最短时间它就会在世界历史上占据完全不同的地位。”(2)材料二中的“人民战争”指的是哪次战争?说出这次“人民战争”中颁布的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法令。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给美国带来的影响。(8分)材料三 19世纪中期,美国海军准将培里率领舰队叩开日本的大门,日本人深切感受到了日本与外国的巨大差距。培里率领的舰队中有两艘黑色的近代蒸汽铁甲军舰,为日本人生平第一次见到。“几只蒸汽船,惊破太平梦!”黑船来航对日本形成了巨大的冲击。(3)面对材料三中“黑船来航”的巨大冲击,日本实行了什么改革?简述这次改革对日本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6分)(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这一时期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趋势。(2分)第53页共53页 17.(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华盛顿大事年表林肯大事年表1756—1763年作为军官,参加英法七年战争(英国一方),积累了军事指挥经验1775—1783年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独立战争1787年主持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1789年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1796年发表告别词1860年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1861—1865年领导美国南北战争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864年再次当选为美国总统1865年取得美国南北战争的胜利1865年遇刺身亡(1)阅读材料一中华盛顿、林肯的大事年表,简析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有何相似之处。(至少两点,6分)材料二 如下面两幅图片所示,俄国统治者曾要求朝臣剃掉代表传统的大胡子;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脱下日本传统服装,穿上西式礼服。(2)说出与图(a)内容相关的改革。简析其与图(b)人物所经历改革的措施的共同特点。(4分)(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说说影响大国崛起的因素。(至少两点,6分)第53页共53页 18.(16分)科学技术推动社会进步,但也不可避免带来一些新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果从近代科学的角度看,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1765年,牛顿去世30多年后,一种全新的蒸汽机在瓦特手中诞生了,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1)“正是牛顿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请说出牛顿在天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依据材料一指出,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有什么巨大进步?(4分)材料二 史实结论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爱迪生发明电灯,照亮了黑夜电器发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19世纪末美国出现了洛克菲勒等大财团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2)通过材料二,你可以归纳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相关史实信息及学习方法?(4分)材料三 1870年到1900年之间,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密切得多。19世纪最后30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1870年以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20世纪科学工业的出现。新兴工业,诸如电气工业、化学工业、新材料等这些完全是在科学发现中首创的工业,其面貌的改变,当然要比那些早已建立的工业显著得多;在这些早已建立的工业中,科学的应用只是在很大程度上改进旧的生产方法,而不是建立崭新的生产方法。第53页共53页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并各举一例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发展成就。(8分)第53页共53页 答案1.C [解析]据题干图示关键信息“西、葡”可知,图示展示的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故选C。2.B [解析]章西女王领导的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华盛顿是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的领导者和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林肯领导的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而不是赢得国家独立,也未消除种族歧视;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但不是美洲最早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的领导者,美国的独立战争要早于拉美独立运动。故选B。3.D [解析]彼得一世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故选D。4.A 5.C 6.C 7.C8.C [解析]通过题干分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指中国的洋务运动,通过学习西方技术挽救清王朝统治;“东洋道德,西洋艺术”是指日本明治维新,通过学习西方,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故C符合题意。洋务运动维护君主专制,A与题意不符。明治维新使日本成功地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洋务运动维护封建统治,B与题意不符。洋务运动只学西方技术,不学制度,D与题意不符。故选C。9.D10.D [解析]材料中“蒸汽大王”指的是蒸汽机,它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成果,再联系材料“自然科学正在准备一次新的革命”,结合所学可知,“一次新的革命”指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指的是电力,它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故选D。11.A [解析]据题干信息“没有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就不会出现电动机等发明”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的科学实验推动了新技术的产生和发明,并物化为社会生产力,反映了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在题干中未体现,排除。故选A项。12.B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801—1901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故B项符合题意。13.C14.D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牛顿经典力学对自然界的各种力学现象作出了系统的、合理的说明,科学地解释了人们生产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原来不能解释的现象,揭穿了教会对人们的欺骗。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动摇了基督教神学宣传的“上帝造人说”。这说明牛顿和达尔文的成就分别在不同领域给神学以致命打击。故选D。15.D [解析]《英雄交响曲》是贝多芬的作品,《复活》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向日葵》是梵高的作品。16.(1)1911。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影响: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第53页共53页 (2)美国内战(或南北战争)。《宅地法》。影响:通过内战,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3)明治维新。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4)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或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17.(1)都曾经是美国总统;都领导过美国的重要战争;都颁布法律,促进本国社会进步。(2)彼得一世改革。都向西方学习,社会生活西化。(3)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制度创新;从国情出发,向发达国家学习;等等。18.(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使人类拥有了不再受制于大自然的动力。(2)成就和影响。列表法。(3)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化学工业: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又研制出无烟炸药。新材料: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第53页共53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1895年,德皇威廉二世宣布:“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帝国。在地球遥远的地方,到处都居住着我们的同胞。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漂洋过海。”这段话的实质是(  )A.加强与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B.与英国进行商业竞争C.发展工业,使德国成为“世界工厂”D.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企图控制全世界2.右面漫画发表于1912年。桶上英文意为“巴尔干麻烦”,桶盖将被蒸气顶起,上面的人物代表英国、法国、奥匈帝国、俄国等国。漫画说明了(  )A.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B.凡尔登战役的空前惨烈C.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D.英国、法国、奥匈帝国、俄国等国联合起来阻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于1918年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第一次世界大战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非洲。”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B.一战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C.一战造成了欧洲的衰落D.一战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条件4.读右面漫画《革命后的俄国士兵》,指出引发这一场景的事件是(  )A.1861年农奴制改革第53页共53页 B.第一次世界大战C.俄国二月革命D.俄国十月革命5.十月革命后,列宁说:“我们有权自豪,而且我们确实很自豪,因为我们有幸能够开始建设苏维埃国家,从而开创世界历史新时代,由一个新阶级统治的时代。”材料中的“新时代”“新阶级”分别是指(  )A.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资产阶级B.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C.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D.社会主义时代、无产阶级6.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写道:“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为长;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比较“法国大革命”与“1917年革命事件”,其相同点不包括(  )A.社会性质都发生改变B.都采用暴力斗争方式C.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D.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7.一战后,戴维·洛创作了下面这幅漫画,其标题是(  )A.《来克星顿的枪声》B.《攻占巴士底狱》C.《凡尔赛之锁》D.《华盛顿之围》8.《一战后的美日海权角逐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一书中写道:“华盛顿会议的结果对日本的安全以及在中国的利益构成了威胁,从而激起了日本对美国的极端仇视,为日美争夺太平洋霸权埋下了种子。”这段话说明了华盛顿会议(  )A.使中美两国形成与日本对抗的同盟B.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C.促使太平洋地区建立了稳定的国际秩序D.顾及了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9.某历史公众号中推送了以下资料。由此可知,该期推送的主题是(  )论著《缔造和平:1919巴黎和会及其开启的战后世界》第53页共53页 文件《九国公约》照片巴黎和会三巨头A.巴黎和会B.两大军事集团C.华盛顿会议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0.1921年,列宁同美国人哈默说:“我们最需要的是美国商人、资本和技术,用这些来使我们国家的轮子再次运转。”哈默因此成为第一个在苏俄开办企业的外国人。材料说明苏俄实行了(  )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两个五年计划D.农业集体化11.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去世后,住在莫斯科的革命战士卡秋莎写信给国外的亲人,告知他们这一令人悲痛的消息。那么她在寄信人的地址栏里写的国名应该是(  )A.俄国B.苏维埃俄国C.苏联D.俄罗斯12.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和平法令》的颁布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实行新经济政策D.苏联模式的影响13.斯大林曾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50年至100年。我们必须在10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苏联为了做到这一点(  )A.实行新经济政策B.开始对外侵略扩张C.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开始大规模发展农业14.甘地的景仰者之一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甘地:一个用纯粹的人性尊严对抗残暴,并在任何时刻都不屈服的人。在未来的时代,可能极少有人相信,这样一个血肉之躯曾经在地球上匆匆走过。“用纯粹的人性尊严对抗残暴”是指(  )A.非暴力不合作B.暴力抵抗C.华夫脱运动D.暴力不合作15.下列一战后亚非拉国家民族民主运动中,领导阶级与其他不同的是(  )A.埃及的华夫脱运动B.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C.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D.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二、非选择题(共55分)第53页共53页 16.(24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场世界规模的战争,影响深远,引发人们对战争的深刻反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0年10月3日,德国政府向法国政府交付了6870万欧元(6.23亿人民币)赔款,这是德国的最后一笔战争赔款。自1924年开始,德国以向美国贷款、发行外国债券等方式筹集这笔巨额赔款。原规定5年必须付清赔款,但因各种原因,直到2010年10月3日才还清最后一笔赔款,历时92年。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战争的长期化,使饱受战乱之苦的各国人民强烈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几乎所有政治家都认为……有必要防止如此巨大的灾难再度发生,于是建立具有政治约束力的国际常设机构的想法应运而生。材料三 这场革命的爆发是二月革命后一系列事件发展的必然结果,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为了本阶级的利益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人们相信布尔什维克,认为只有推翻无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工农自己的政权,国家才能有出路。——摘编自齐世荣、廖学盛《20世纪的历史巨变》材料四 一战后,苏俄自动退出了争霸的行列;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已没有资格参加角逐;所剩下的就是美、英、法、意、日五个主要战胜国。它们之间的经济、军事实力又相差甚远,这就要按战后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1)根据材料一分析,德国战争赔款与一战后哪次会议有关?引发一战的导火线是什么?被称为“绞肉机”“屠场”的是哪次战役?它在一战中有何作用?(8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建立了什么“国际常设机构”?建立这一“国际常设机构”的目的是什么?(4分)(3)材料三中的“这场革命”指的是哪次革命?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这场革命爆发的原因。(4分)第53页共53页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一战后建立了什么世界新秩序?导致这一新秩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5)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为有效防止战争,请你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4分)17.(15分)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苏俄首创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要举办一次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素”为主题的图文展,邀请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读图释史】材料一 【文汇历史】材料二 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1)材料一中图(a)反映了俄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事件的历史意义。(5分)第53页共53页 (2)根据材料一中图(b),概括1913—1925年俄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1921—1925年俄国粮食产量变化趋势出现的政策因素。(6分)(3)根据材料二,指出维尔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18.(16分)阅读材料,探究问题。材料一(1)材料一中的人物分别是谁?(3分)材料二 “如果可能,是在不列颠帝国范围内自治,如果不可能,就脱离英国而自治。”“印度人应以耐心和善良去制服帝国主义者,靠道德感化使英国结束在印度的殖民统治。”——甘地《印度自治》  1918年11月,扎格鲁尔成立华夫脱党,这是一个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党组织。党纲规定:“华夫脱党的任务是用和平合法的手段来实现埃及的完全独立。”(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斗争对象、斗争手段两方面归纳印度和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相同点。(4分)第53页共53页 材料三 卡德纳斯认为,改革实现了土地再分配,完成了改造所有制的任务;国有化运动的胜利,是墨西哥经济独立的开端。(3)卡德纳斯改革中的哪些措施实现了材料三中的任务?他的改革对墨西哥的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是什么?(6分)(4)通过上述材料及问题,请为此次探究归纳一个学习主题。(3分)第53页共53页 答案1.D [解析]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此时德国已经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二号工业强国,其生产力发展突飞猛进,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推行帝国主义政策,积极向外侵略扩张,故D正确,A、B、C均不是实质。2.A [解析]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后,不断插手巴尔干地区的事务,使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战争的“火药桶”。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漫画说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故选A。3.B [解析]由材料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4.C [解析]观察漫画,根据“沙皇下台啦”的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引发图片所示这一场景的事件是俄国二月革命。1917年3月(俄历2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5.D [解析]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故材料中的“新时代”“新阶级”分别是指社会主义时代、无产阶级。6.C [解析]法国大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都使本国社会性质发生改变;都采用暴力斗争方式;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不是二者的相同点,法国大革命推翻的是封建君主专制,俄国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统治。故选C。7.C [解析]观察漫画中的信息,德国被英国和法国人按倒在地,德国人大喊救命,美国是旁观者,这反映的是《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限制。1919年6月签订的《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作出的规定,严重限制和削弱了德国,所以其标题是《凡尔赛之锁》。故选C。8.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九国公约》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从而激起了日本对美国的仇视,故选B。9.D 10.A11.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苏联于1922年成立,1991年解体。列宁于1924年去世,故选C。12.D [解析]从图中可知,上图中个体农户占有绝大部分的比例,集体农庄农户占有很小的比例,工人占有率也不高,资产阶级和地主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在下图中资产阶级和地主消失了,而且工人和集体农庄农户占绝大部分,个体农户占有很少一部分。下图反映的是斯大林时期,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农业集体化),苏联模式形成,故D项正确。13.C [解析]苏联为了在10年内跑完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苏联模式)。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故选C。第53页共53页 14.A 15.C16.(1)会议:巴黎和会。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战役:凡尔登战役。作用: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2)机构:国际联盟。目的: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爆发。(3)革命:十月革命。原因: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引起人民不满。(4)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势力发展不平衡。(5)建议: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17.(1)事件:十月革命。历史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2)趋势:1913—1921年粮食产量下降;1921—1925年粮食产量上升。政策因素:新经济政策的实施。(3)变化:从怀疑到赞赏。原因:苏联的工业化建设成就显著。18.(1)图(a):甘地。图(b):扎格鲁尔。图(c):卡德纳斯。(2)斗争对象:英国殖民者。斗争手段:都有非暴力手段。(3)措施:①推行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分配土地,打破少数人占有大量土地的局面;②将服务业和大型工业收归国有,谋求民族经济的独立与发展。影响: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第53页共53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某年10月24日,某国股市出现了空前的抛售风潮,一天内有1289万股股票易手;在10月28日的“黑色星期一”,股指更是狂泻了13%;到10月29日,股市崩溃达到极点,有1638万股股票易手,再跌22%,再次打破历史纪录……上述情景发生在(  )A.1929年的巴黎B.1933年的纽约C.1929年的纽约D.1928年的伦敦2.美国银行倒闭数目从1929年的659家逐年增加到1932年的3700多家,企业利润由过去的100亿美元锐减到10亿美元。造成数据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三角贸易”的残酷B.贸易竞争的加剧C.经济危机的蔓延D.政治局势的动荡3.1933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给当时美国总统写的信中说道:“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信中的“明智试验”指的是(  )A.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C.美国南北战争 D.解放黑人奴隶4.罗斯福新政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来整顿银行、调控工业、补贴农业。这表明罗斯福新政(  )A.是在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B.通过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C.解决了社会的根本矛盾D.打击了法西斯势力5.“罗斯福新政是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下图反映的新政的作用是(  )A.美国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与管理能力得到加强B.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C.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D.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第53页共53页 6.1933年6月16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全国工业复兴法》,揭开了“新政”的大幕。最终,美国得以“浴火重生”。下列对“浴火重生”理解错误的是(  )A.“浴火”的“火”是指经济大危机B.“重生”是以政府干预经济为前提C.“重生”指恢复和发展了美国经济D.“重生”后美国的社会制度改变了7.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上,铭刻着一位名叫马丁·尼莫拉的德国牧师留下的短诗:“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最后他们的矛头指向我,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不包括(  )A.德国法西斯打击共产党B.居住在波士顿的犹太人被大量屠杀C.德国法西斯迫害犹太人D.纵容只会使法西斯得寸进尺8.1933年,一位著名记者先后游历了苏联、中国、德国和日本,并发出了以下四篇报道。你认为报道错误的是(  )A.苏联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B.中国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C.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D.日本军部控制政府,法西斯政权建立9.示意图能勾勒出史实之间的关系。下面示意图中“?”处应该补全的内容是(  )A.实施五年计划B.开展工业建设C.对外侵略扩张D.推行“以工代赈”10.某论文含有“萨拉热窝事件”“德军闪击波兰”“日军偷袭珍珠港”这三个关键词,你推测该论文题目最有可能是(  )A.《论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B.《突发事件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C.《法西斯反人类的暴行研究》D.《暴力冲突是人类交往的主要形式》11.“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政治生命和军事生命,从它出生那一天起,就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毛泽东说这番话的历史背景是(  )A.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第53页共53页 C.美、英盟军登陆诺曼底D.雅尔塔会议的召开12.下图所示是20世纪召开的三次重要会议。这些会议的共同议题是(  )A.满足各国利益B.成立新国际组织C.帝国主义分赃D.倡导和平与发展13.右面照片拍摄于1945年4月,美军第1集团军一部(左)与苏联第5近卫集团军士兵(右)在德国的易北河胜利会师,将德军截为南北两段。照片反映出(  )A.苏联开始扭转苏德战场形势B.同盟国开辟欧洲第二战场C.法西斯国家投降,二战结束D.反法西斯同盟国协同作战14.下列图片共同反映了(  )A.二战欧洲战事结束B.日本法西斯的灭亡C.反法西斯战争胜利D.世界大战的残酷性15.了解历史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目标。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下列战场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①欧洲西线战场 ②欧洲东线战场 ③东方主战场 ④太平洋战场A.①④②③B.②④③①C.③①②④D.④①③②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53页共53页 材料二 罗斯福上台后,采取诸多措施以解决就业问题。1933年,政府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设立执行机构——联邦紧急救济署,该署仅在成立之初的一个月里,就以物品救济方式救济了近400万个家庭……政府实行“以工代赈”计划,规定有工作能力者须参加有酬劳动获得工资。颁布《社会保障法》,创立失业保险制度,规定失业者每周可领15美元至18美元的失业保险金。——曾贵《“罗斯福新政”的就业工程及启示》(1)依据材料一,指出影响美国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失业率变化的重大事件。(6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措施。(6分)(3)多年来,罗斯福因其“新政”而得到千差万别的评价。美国学者弗兰克·萨克雷在其《世界大历史》中总结如下:“(有的人)将他视为一个本质上的社会主义者……(有的人)因为他领导的改革运动恢复了美国的繁荣和公正,将其奉为名人……(还有一些人)认为他是资本家的仆人。”依据弗兰克·萨克雷的总结,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6分)17.(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德国缺乏民主传统。德国长期以来就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1871年,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开始走上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的道路,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第53页共53页 材料二 日本长期以来就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在近代历史上曾受到西方列强的威胁。通过倒幕运动、明治维新,日本开始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资产阶级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德国、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共同历史因素。(4分)材料三 从现实原因看,德、日均无法从自身找到应付经济大危机的出路。德国是战败国,沉重的赔款和殖民地的丧失,使其经济极度依赖外国资本,危机来临,德国也无力从自身找到出路,从而走上法西斯道路。日本是岛国,对海外市场和原料有极大的依赖性,危机来临,容易导致采取转嫁危机的策略,进而走上法西斯道路。(2)根据材料三,分析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的经济因素。(4分)材料四 屈辱的和约像一把利剑刺伤了德国人民的民族情感,也埋下了下一次战争的伏笔。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条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材料五 列宁曾经评论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3)根据材料四、材料五,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新的世界格局对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产生的影响。(6分)材料六 1937年,希特勒得意地说:“三个国家联合起来,起初是欧洲轴心,现在是世界的大三角……”“准备实现它们的权利和确保它们的生死利益”。(4)材料六中希特勒所说的“三个国家”指哪些国家?“三个国家联合起来”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第53页共53页 18.(18分)为了纪念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7周年,世界各国纷纷举办庆祝活动。某地要建立一个二战纪念馆,请同学们帮忙出谋划策。第一展厅 照片厅——照片铭记历史瞬间(1)图(a)是苏联1941年红场阅兵的照片,当时苏联的最高领导人是谁?图(b)是二战期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的照片,这是哪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决定成立哪一国际组织?(6分)第二展厅 文献厅——文献再现历史情境(2)以上文献是二战中签署的哪一文件?它的签署有何历史意义?(6分)第三展厅 音像厅——歌曲唤醒历史记忆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3)第三展厅的歌词出自哪一首歌曲?(2分)第53页共53页 (4)请你模仿前面的三个展厅,为纪念馆设计第四展厅(不可与前面的重复)。(4分)主题:     内容:         第53页共53页 答案1.C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发生在1929年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故选C。2.C3.B [解析]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大危机。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开始实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使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故信中的“明智试验”指的是罗斯福新政,B项正确。故选B。4.B [解析]罗斯福新政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来整顿银行、调控工业、补贴农业。这表明美国通过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B符合题意。5.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图片解读能力。观察图片可知,新政实行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大幅度增长,失业人数大幅度减少。由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6.D [解析]罗斯福新政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结果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并没有改变美国的社会制度。故选D。7.B [解析]据“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最后他们的矛头指向我,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可知,德国法西斯打击共产党,德国法西斯迫害犹太人,纵容只会使法西斯得寸进尺。但看不出居住在波士顿的犹太人被大量屠杀。故选B。8.D 9.C 10.B11.A [解析]据“进攻一完结,它的生命也就完结了”可知,毛泽东说这番话的背景是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942年7月,希特勒集中强大的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1943年2月,被围困的残余德军投降,此后,苏军开始向德军展开进攻,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故选A。12.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决定建立国际联盟,但战败国和苏俄被排斥在外;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因此,这些会议的共同议题是都提出建立新的国际组织,故B项正确。13.D 14.C15.C [解析]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爆发。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国以“闪电战”方式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随着战争的推进,出现了欧洲西线战场、北非战场、欧洲东线战场及太平洋战场等主要战场。故选C。16.(1)事件: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第53页共53页 (2)措施:①直接救济;②“以工代赈”;③注重立法和制度建设,加强失业保障(或颁布法律;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以工代赈”)。(3)认识:①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使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②罗斯福新政是美国政府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17.(1)德国、日本都缺乏民主传统,并且在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2)德、日都遭受到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它们依赖国民经济军事化和对外扩张来摆脱经济危机。(3)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德国作为战败国受到巴黎和会的制裁,处于不利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迅速扩张,后受到华盛顿体系的压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压制成为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的重要原因。(4)意大利、德国和日本。影响: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的联合,对世界和平与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加速了法西斯国家发动侵略战争的步伐。18.(1)斯大林。雅尔塔会议。联合国。(2)《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3)《义勇军进行曲》。(4)主题:实物厅 内容:美国“密苏里号”军舰(或主题:遗址厅 内容:德国纳粹集中营)第53页共53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六单元综合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1947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针对本国的一项政策解释如下:“就像被病菌污染了的一桶苹果,希腊的颠覆会影响伊朗和整个东方……自罗马和迦太基时代后,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霸权。”这项政策的出台意味着(  )A.冷战正式开始B.北约建立C.两极格局形成D.美国成为世界霸主2.下列不能佐证“德国分裂是冷战的产物”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雅尔塔会议决定分区占领德国B.“柏林危机”爆发C.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西德”D.在苏联占领区成立“东德”3.1947年,丘吉尔把欧洲描绘成“一堆碎石,一间停尸房,一处瘟疫和仇恨的溢生地”。但是处于废墟中的欧洲却数次出现“经济奇迹”,欧洲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欧洲走向联合 D.两极格局的瓦解4.社会保障制度在不平等的雇佣结构中添加了调和剂,使社会阶级的紧张关系得到了极大的缓冲,从而稳定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和政治体制。这说明该制度(  )A.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B.建立了平等的雇佣结构C.平稳实现了共同富裕D.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出现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和欧洲共同体。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二者都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表现B.二者内部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C.二者的出现都强化了两极格局D.二者都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而消亡6.赫鲁晓夫推行的改革,冲击了苏联模式。能印证这一结论的史实是赫鲁晓夫(  )①推行农产品收购制 ②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③倡导“政治多元化” ④加速发展军事科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雅尔塔体系是二战结束后,美、苏、英等大国按照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原则而建立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如果以“别了,雅尔塔”为题发言,应该选择哪一事件作为“别了”的标志(  )A.欧洲共同体的建立B.北约的建立C.苏联解体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第53页共53页 8.1960年,英国首相被迫承认:变革之风正在席卷整个非洲大陆……民族意识的增强是政治领域无法忽略的现实,我们必须考虑这一点。他所说的“变革之风”是指(  )A.发展中国家召开万隆会议B.非洲多个国家获得民族独立C.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主权D.所有非洲国家摆脱殖民枷锁9.下表反映了联合国处理的主要事务,这说明(  )组织广泛国际讨论,制止军备竞赛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环境基金等机构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使用非武力的方式调解发生冲突的各方,维持和平状态通过立法对传统文化及工艺产品进行保护A.联合国的主要职责是解决贸易争端B.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C.国际形势变化促进了联合国的改革D.中美两国在联合国改革中地位重要10.《深圳商报》报道了一个重大事件,报纸第一版写着“中国跨入世贸组织(WTO)大门”,这(  )A.标志着我国开始参与经济全球化B.有利于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的完善C.推动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D.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11.据统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最初的五年中,“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等词语频繁使用。上述词语使用频率的增加说明了(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西方的差距B.全球化日益加深人们对世界的理性认识C.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中外交往逐渐平等D.发展中国家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入12.《生活在后美国时代》一书中写道:“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材料中的“灾难”具体是指(  )A.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B.美国从此走向了衰落C.在经济全球化中美国处于不利地位D.世界各国都反对美国13.发展中国家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这些国家取得独立后,对内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  )A.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B.治理环境污染的问题C.反抗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第53页共53页 D.继续进行反封建斗争14.右图显示了科技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论述不正确的是(  )A.科技发展促进了工业的发展B.蒸汽机的改进推动①段的发展C.工业的发展推进科技的创新D.计算机的发明推动②段的发展15.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莫利在其晚年曾列出一份清单,内容包括:“能源、水、食品、环境、贫困、恐怖主义和战争、疾病、教育、民主、人口”等。据此判断这份清单所要表达的主题最为恰当的是(  )A.维护公平正义B.人类面临问题C.拓展生活空间D.经济的全球化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18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时空观念】材料一 (1)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以上历史地图,下列对地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3分)A.冷战阴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B.德国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C.美苏争霸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史料实证】材料二 下列两幅图片都与马歇尔计划有关第53页共53页 (2)比较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解说图片并指出创作者的设计意图有哪些不同。(6分)【历史解释】材料三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今天,人类社会越来越朝着安危与共、荣损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迈进。“一带一路”顺应这一潮流,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藩篱,抓的是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想的是自己要过好、也要让别人过好,信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一带一路”构想和马歇尔计划的不同之处。(至少答出两点,6分)(4)你认为目前应该如何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3分)17.(20分)探究大国崛起,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是一幅大变革的画卷,是一个国家走向全球权力顶峰的时期。在这期间,美国进行了一系列深刻而广泛的改革,怀着崛起的梦想、平等与民主的希望,有过动荡与挫折,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终成世界一极。第53页共53页 ——[美]艾伦《美国崛起三部曲》材料二 在西方国家中,法国总统戴高乐首先向美国的领导地位发起挑战。他主张欧洲应该是“欧洲人的欧洲”,主张欧洲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材料三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说:“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而且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材料四 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苏联经济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取精神付出代价。今天我们在收割那几十年的苦果,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苦果。——普京《千年之交的俄罗斯》(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上半叶哪些事件成就了美国“走向全球权力顶峰”?(至少两点,4分)(2)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联合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联合的影响。(4分)(3)材料三反映了哪些史实?(4分)(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苏联经济体制的弊端。为此,“我们”付出了什么“代价”?(8分)第53页共53页 18.(17分)当今世界建立以合作共赢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国际关系代表着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a)为联合国旗帜,中间是从北极上方看到的地球,外围是象征和平的橄榄枝图案。图(b)为世界贸易组织标志,该标志由6道向上弯曲的孤线构成,意味着世贸组织在持久和有序地扩大世界贸易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材料二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1993年)材料三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出现全球变暖现象。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全球变暖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它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生态环境问题,而且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1)材料一中,联合国的成立传达出世界人民怎样的心声?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适应了世界经济哪一发展趋势的需求?这两大国际组织的成立表明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6分)(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所述观点。(3分)(3)材料三中的“全球变暖”属于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中的哪一重大问题?材料三中为什么说全球变暖已经“演变为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面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8分)第53页共53页 第53页共53页 答案1.A [解析]由材料中的信息“1947年”“自罗马和迦太基时代后,世界上还没有这样的霸权”可知,这一政策指的是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2.A [解析]本题是易混题。雅尔塔会议是在二战后期召开的,当时美、苏同是反法西斯联盟国家。1947年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因此,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对德国的处理不属于冷战的表现,只是为了战争胜利而采取的军事协调行动。故选A。3.C 4.D5.A [解析]该题中涉及两个经济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是苏联为了反击美国的经济冷战措施而组建的,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内的统一组织,而欧洲共同体是为了促进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国际地位而成立的经济组织,故A正确;B不符合经济互助委员会,排除;C、D不符合欧洲共同体,排除。故选A。6.A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赫鲁晓夫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同时,在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如: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等。③倡导“政治多元化”的是戈尔巴乔夫;④加速发展军事科技的是勃列日涅夫,排除③④,故选A。7.C [解析]雅尔塔体系结束的标志是苏联解体。故选C。8.B 9.B 10.B 11.B 12.A [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冲击着美国的霸主地位,B、C、D均与史实不符,故选A。13.A 14.D 15.B16.(1)A(2)解说及意图:图(a)以“黄鼠狼给鸡拜年”为主题,意在告诉大家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美国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来加强对西欧的控制。图(b)把英、法、德等国的国旗排成风车状,并强调共同前进,其意图是肯定马歇尔计划促进了西欧的经济发展。(3)①背景不同:马歇尔计划出现在冷战时期,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具有时代局限性;而“一带一路”构想诞生于全球化时代,摒弃了制度模式偏见,超越了意识形态。②理念不同:马歇尔计划以美国为主导,对欧洲的援助建立在不对等的关系上;而“一带一路”构想坚持平等协商,充分尊重各国的自主选择。③目的不同:马歇尔计划的最终目的在于大国争霸,在根本上服务于美国的“遏制战略”;而“一带一路”构想意在通过各国互联互通,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答对其中两点即可)(4)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要坚决抵制霸权主义,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平等互信。17.(1)罗斯福新政、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第53页共53页 (2)摆脱美国的控制,保障欧洲自身的安全。影响:提高了成员国的经济和国际地位。(3)20世纪70年代,日本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日本寻求摆脱美国的控制,并谋求成为政治大国。(4)过分重视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消耗和浪费大量资源;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等等。(至少两点)代价:苏联解体。18.(1)心声:维护世界和平。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主题:和平与发展。(2)世界格局正朝多极化方向发展。(3)问题:生态环境恶化。原因:全球变暖威胁到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给人类带来贫困和社会不稳定。做法:全世界共同努力,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改善我们的发展环境,致力于发展绿色科技,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第53页共53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全册综合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某历史活动课上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克莱武的疯狂掠夺”“第二次鸦片战争”“章西女王的反抗斗争”等历史事件。这节课讨论的主题是(  )A.残酷的殖民统治B.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C.殖民地人民的抗争D.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2.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说:“俄国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们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俄国的这一“弱点”是(  )A.沙皇的专制统治B.农奴制度C.对外战争失利D.气候寒冷3.某本书第十三部分的目录如下图所示,该部分的标题最可能是(  )第十三部分第37章 人民的觉醒(1861年)第38章 从布尔·郎到莫福利保罗(1861—1862年)第39章 《解放奴隶宣言》第40章 1863年第41章 战争结束注:布尔·郎和莫福利保罗都是地名A.领土内的奴隶制B.分裂C.重建联邦    D.统一战争4.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出现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末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以来不断崛起的美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惊人的一致。它们崛起的一致因素是(  )A.制度创新          B.武力掠夺C.民主强国          D.和平发展5.知识结构图能帮助我们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所学知识,下面空白方框中应填入(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美国内战C.第二次工业革命D.十月革命第53页共53页 6.在牛顿生活的时代,人类学术观点方面的革命,也带来了教条的宗教信仰的陈述方面的一场革命。光不再是弥漫四周、纯粹、无色的神秘物质,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成了一个物理现象……这段话说明(  )A.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思想解放B.进化论冲击神创论C.光学成就促进人文主义传播D.牛顿的成就推动启蒙运动发展7.“19世纪中叶的欧洲,重大的政治问题一向都是依靠武力加以解决的。德意志帝国是在以武力建立的新的国际结构中唯一最强大和最显赫的国家,但所有欧洲国家都得出了结论:大规模的军事力量对它们的民族生存是不可或缺的。”此段材料分析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C.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元凶D.欧洲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元凶8.对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俄国[苏俄(联)]的史实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A.图(a)向西方学习,农奴制进一步强化B.图(b)废除农奴制,开启了近代化进程C.图(c)亲自领导起义,十月革命胜利D.图(d)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弊端日益暴露9.斯大林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即战后和平制度。”材料中所说的“战后和平制度”(  )A.具有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B.确立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C.导致了席卷世界的经济大危机D.解决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10.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期间,某公司首席执行官比尔·艾克曼建议他效仿大萧条时期的“罗斯福新政”,推出“有史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其提出此建议的直接目的是(  )A.调整农业发展B.解决失业危机C.重建金融信用D.挽救工业颓势1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下列与其有关的史实和结果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果A七七事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B莫斯科保卫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第53页共53页 C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D德国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2.1948年,美国陆军部长罗亚尔在旧金山发表演讲:“我们力求在日本确立稳定而强有力的自主的民主主义,使之独立,并由此在阻止远东可能发生的下一次集权主义战争中发挥作用。”美国对日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  )A.孤立中国B.控制日本C.遏制苏联D.称霸世界13.漫画具有针砭时弊的社会批判功能,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右面漫画反映的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铁幕演说”的发表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14.二战后,美国对外战争不断。西欧主要国家对这些战争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下列对西欧国家态度发生变化的正确解读是(  )朝鲜战争(1950—195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伊拉克战争(2003年)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A.西欧追求独立自主外交政策B.欧美矛盾成为世界主要矛盾C.西欧国家综合实力超过美国D.西欧和俄国联合,实力强大15.全球化和区域化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问题。发达国家为防止竞争优势的丧失,都在寻求区域集团的保护。而发展中国家由于难以发挥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不得不站到区域一体化的保护伞下。下列对于“全球化和区域化之间的矛盾”理解正确的是(  )A.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B.经济区域化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是完全对立的C.经济区域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一定制约作用D.经济全球化必须要消除区域集团的贸易保护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21分)某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以“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帮助他们完成相关内容。【步入近代】第53页共53页 材料一 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这场“思想解放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制度初建】材料二 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思维导图(2)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序号标注的未填写的内容。(6分)【制度扩展】材料三 农奴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在赎地时,农奴必须先付赎金的20%~25%,其余的75%~80%由政府从国库拨款垫付给地主,农奴在以后的49年内每年以“赎地费”的形式偿还……赎地费大大高出了当时的实际地价。——摘编自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近代部分》(3)材料三描述的是俄国的哪一改革?此次改革在俄国发展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5分)第53页共53页 材料四 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日本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日本为了“弃旧图新”,在政治、经济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战后崛起】材料五 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经济基本恢复,六七十年代,西欧经济发展迅速,呈现繁荣景象。1967年,欧共体成立。20世纪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1968年,日本经济跃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5)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日本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17.(19分)运用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完成下列各题。(1)根据下面年代尺上的信息,分别写出1919年和1955年相对应的会议的名称。(4分)(2)从下面关键词中任选一个,简述它与年代尺上相关会议的联系。(4分)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第53页共53页 (3)根据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将下面的示意图补充完整。(8分)(4)说说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因素。(3分)18.(15分)改革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中国要顺利地将改革推向深入并取得成功,必须从历史上改革的成败中吸取经验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该政策允许农民将土地当成自家所有来使用,也允许他们根据市场价格进行产品交易……一些商人的商店在内战期间被国有化,他们现在也可以重新管理商店,且政府允许开展小规模的私人制造产业。列宁还引进外商,投资矿产和实施其他发展计划。——摘编自约翰·梅里曼《欧洲现代史:从文艺复兴到现在》材料二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实验,如果实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方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实验。——摘编自《世界史》材料三 对苏联的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政策”指的是什么?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政策有何特点。(4分)(2)材料二中的“实验”指的是什么?该“实验”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的新模式,这一模式“新”在何处?(4分)第53页共53页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赫鲁晓夫改革进行简要评价。苏联“垮了”是在哪一年?请你列出“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历史依据。(5分)(4)综合以上材料,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到什么启示?(2分)第53页共53页 答案1.B 2.B [解析]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是,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的经济发展。3.D4.A [解析]材料强调了古今中外大国、强国崛起的共同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定在备选项中只有A是其共同的特征,英、美、日三国均属武力争霸模式,民主强国指的是英、美两国,只有中国是和平发展。故选A。5.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许多国家兴起。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德国走在世界的前列,英国、法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相对落后,造成了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最终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C符合题意。6.A 7.A 8.B 9.A 10.B 11.C 12.D 13.B14.A [解析]从表格内容可以看出,西欧国家对这些战争的态度在发生变化,从“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到“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再到“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西欧国家态度发生变化的正确解读是西欧追求独立自主外交政策。故选A。15.C16.(1)人文主义。影响: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2)①《权利法案》 ②美国独立战争 ③《人权宣言》(3)1861年农奴制改革。影响: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4)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5)美国的援助和扶持;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引进和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重视发展教育。17.(1)1919年:巴黎和会。1955年:万隆会议。(2)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了处置战败国,以英、法、美为主导的战胜国于1919年召开了巴黎和会,通过宰割以德国为首的战败国,从而确立起战后统治欧洲、西亚、北非的新秩序。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遭到法西斯侵略的国家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③第53页共53页 为了协调盟军行动,取得二战的最后胜利,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召开了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会议对协调盟军战胜德、日法西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反法西斯国家最终于1945年9月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④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为了巩固政权、发展经济,1955年4月,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了万隆会议,这次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标志着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答出一项即可)(3)A.社会主义阵营 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 D.联邦德国(4)经济实力的变化;大国实力的消长;国家利益的需要;等等。18.(1)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国民经济(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2)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3)赫鲁晓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时间:1991年年底。依据: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加剧。(4)从国情出发;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创新,与时俱进(因时而变)。(答出一点,言之有理即可)第53页共53页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期末综合检测试卷2(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独具慧眼(下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来填在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45分)1.他是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领导人,被誉为“南美解放者”的是()A.甘地B.华盛顿C.华夫脱D.玻利瓦尔2.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下列因果关系表述错误的是()A.英国残暴的殖民统治——印度民族大起义B.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C.美国内战——美国赢得了独立,消除了种族歧视D.明治维新——日本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3.在世界近代史上,华盛顿、玻利瓦尔、章西女王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杰出作表,对他们领导民族解放运动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都领导人民反抗英国殖民者B.都领导人民获得了国家的独立C.都领导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斗争D.都领导人民反抗西班牙殖民者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社会的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在()A.电力成为新的能源开始进入生产生活领域B.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开始出现C.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D.石油化工、现代炸药、现代塑料工业等现代化学工业产生5.辨识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下列关于一战的叙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十月革命爆发后俄国退出了一战B.一战中先后参战的国家达到30多个C.一战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D.一战中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6.上帝让华盛顿、林肯、罗斯福、尼克松四人竞逐“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分析他们的自我总结,你发现哪一位的总结与史实不符?()A.华盛顿:实现了国家独立,确立了分权与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第53页共53页 B.林肯: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C.罗斯福:连续四次当选为美国总统,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D.尼克松:帮助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在《中美建交公报》上签字7.世界人民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主要行动有()①成立联合国②推行“冷战”③建立WTO④设立“世界环境日”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20世纪国际政治舞台曾多次上演“强权即是公理”的不公正一幕。下列会议曾上演“这一幕”的是()①1919年巴黎和会②1938年慕尼黑会议③1945年雅尔塔会议④1955年亚非会议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列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这一逻辑关系的是()A.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彼得一世改革——日本明治维新B.民族解放运动——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义和团运动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D.世界多极化趋势——联合国成立——世界贸易组织成立10.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A.美苏国家实力的消长B.联合国影响的扩大C.发展中国家的壮大D.西欧国家的联合11.下面图一和图二分别宣传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美国实施的经济措施,这两项措施的实施()A.都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都暴露了发展重工业的弊端C.说明了两国的经济环境相同D.都迅速推进本国工业化完成12.20世纪初期,妇女开始赢得选举权。1900年,只有一个国家的妇女赢得了全国大选的选举权,到1950年,已有69个国家的妇女可以参加选举,到1975年则是129个国家。这说明()A.妇女完全摆脱了家庭束缚B.妇女政治地位逐步提高C.妇女实现与男性完全平等D.妇女解放运动彻底胜利13.研究结果显示,自1990年以来全世界冲突减少40%,第53页共53页 联合国的预防性外交和其他预防性行动,避免了许多将发生的战争;此外,联合国还对冲突后的地区采取和平建设的措施。材料强调()A.联合国在维护全球安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B.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C.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D.联合国处理全球问题的权威已经无可撼动14.近代以来,新的科技发明不断改变着社会,催生了很多新职业。下列职业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火车司机——汽车司机——网络管理员B.汽车司——火车司机——网络管理员C.网络管理员——汽车司机——火车司机D.网络管理员——火车司机——汽车司机15.温室效应、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化学污染、破坏臭氧层和土地荒漠化等一系列严重生态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B.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A.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C.全球范围的工业化推进D.世界人口的老龄化趋势二、非选择题(第16题14分,第17题22分,第18题19分,共55分)16.(1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816年以后,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由北向南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同时,圣马丁率领起义军由南向北解放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首府。两人实行南北夹攻,给西班牙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在打碎了殖民枷锁后,拉丁美洲各国取得了和世界其他国家平等往来的权利。——选自《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重大战争》材料二:在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国民党军队组织了松沪、徐州、太原等会战,吸引、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使得八路军、新四军能够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形成敌后战场;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抗击了日军的主力,成为抗战的主战场,为国民党赢得在西南休整的时间;在战略反攻阶段,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在不同的区域向日军发起进攻,迎来了抗战的最后胜利。——选自《历史》必修第一册材料三:1942年元且,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虽然在同盟内部,各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一致,作战目的也不尽相同、甚至不时产生各种矛盾和斗争,但是摧毁法西斯的共同目标使他们互相配合,互相支援,最终取得战争胜利。---选自《不可不续世界历史》第53页共53页 材料四:多年来,联合国为维护世界和平,进行着长期不懈的努力,并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联合国向冲突地区派出军事观察团或维和部队,监督、控制并化解敌对各方之间的冲突。近年来,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获得良好声誉,被认为是维持和平、解决争端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选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根据材料写出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两位代表人物。(4分(2)根据材料二回答,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4分)(3)材料三与哪场战争有关?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4分)(4)根据材料四回答,联合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17.(22分)围绕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某班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也起来参与吧。[患难国度艰难起步]材料一:社会主义的成果要保住,必然要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经济制度。要完成这个任务,首先要提高生产率。——列宁(1)为了保住社会主义的成果,1921年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请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和作用。(8分)[重新出发硕果累累](2)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是谁?这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给苏联带来了什么积极影响?(4分)[成绩很大失误难免]第53页共53页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3)材料二中提到的这种僵化了的苏联模式,其特征是什么?针对这一模式的弊端,苏联和东欧各国先后进行改革,请列举苏联的改革一例。(4分)[遭受挫折汲取教训]材料三: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这是20世纪最严重的地缘政治灾难;对于绝大多数俄罗斯人民来讲,它是一场真正的悲剧。——俄罗斯总统普京国情咨文(4)材料三是针对什么事件而说的?从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我们应吸取哪些经验或教训?(6分)18.(19分)美国量子基金创始人吉姆.罗杰斯认为:“19世纪是属于英国的,20世世纪是属于美国的,21世纪则是属于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760年到1860年,英国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185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1/3,对外贸易占全世界的21%。19世纪40年代,英国生铁产量占世界的一半,煤炭占2/3,英国成为全世界机械设备和各种工业制成品的主要供应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变成英国的市场。——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原因和表现。(8分)材料二: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美国首先集中解决了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迅速赶超欧洲强国。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获得了对欧洲的巨大债券和战争赔偿,实现了世界范围的财富从欧洲向美国转移。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美国主导着全球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据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等第53页共53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外交三方面分析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权国家的主要原因。列举20世纪由美国主导的世界格局的名称。(8分)材料三: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共建“一带一路”,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作出重大贡献,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摘自习近平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出大国担当”的具体举措及其重大意义。(3分)第53页共53页 参考答案一.1.D2.C3.C4.C5.C6.D7.C8.A9.C10.A11.A12.B13.A14.A15.c二.16.(1)玻利瓦尔、圣马丁。(2)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3)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4)维护世界和平。17.(1)主要内容: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作用: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2)斯大林。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3)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赫鲁晓夫改革(或勃列日涅夫改革,或戈尔巴乔夫改革)。(4)苏联解体。经验或教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坚持实事求是,方针、政策的制定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言之有理,任意两点即可)18.(1)主要原因: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推行海外扩张政策;海外市场广阔。表现: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1/3;生铁产量占世界的一半;煤炭占2/3;成为全世界机械设备和各种工业制成品的主要供应国;世界变成英国的市场。(2)原因:政治,美国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奴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经济,充分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外交,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名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或冷战格局);“一超多强”的格局。(3)举措:加入世贸组织(WTO);共建“一带上路”;建立亚投行;举办博鳌亚洲论坛;召开G20峰会,主办APEC会议等。(凡与对外开放有关的史实均可)意义: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任答一点即可,意思相近也可)第53页共53页 第53页共53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1-11-24 14:35:51 页数:53
价格:¥15 大小:806.62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