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部编版(2016)
>
九年级上册
>
第六单元
>
24* 三顾茅庐/罗贯中
>
第23课《三顾茅庐》教学实录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3课《三顾茅庐》教学实录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3
2
/13
剩余11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谁是真的英雄——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三顾茅庐》教学实录备课思路:《三顾茅庐》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说单元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核心情节的节选部分。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要手段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又是一部战争题材的历史小说,因此,分析人物在战争年代里的言行特征以及其生命价值应当作为教学内容之一。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有多种,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把人物放在情节冲突中,对比反衬,景物烘托,作者评价等,是常见的方法。战争是最能考验人性最能体现历史规律的极端事件。他激活了社会上每个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也激荡起英雄豪杰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像一块试金石,检验出人品的高下,能力的高低,境界的宽狭,人性的善恶。因此,各色人物粉墨登场的三国风云也是最精彩的历史大戏。我们可以观戏悟人生,也可以赏戏思天下,还可以读戏品历史。英雄豪杰辈出的三国时代,正是人们反思现实展望未来的参照。由此,我把课堂定位为主题型和语用型,以赏析人物形象为主要教学内容,以语用训练为抓手,以群文阅读为参照。01教学实录第一章: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三国演义》是一部以战争为题材的历史小说,刻画了无数英雄豪杰,你最佩服的英雄是谁?理由是什么?生:我最佩服的英雄是赵子云,他武艺高强,千里走单骑,只身救主,而且对刘备忠心耿耿。师:你依据的是勇武和忠诚的品质。生:我佩服关羽,他藐视敌人,英勇善战,温酒斩华雄,挥刀斩颜良劈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立下了许多战功,对刘备也是忠心耿耿。师:也是勇武过人且赤胆忠心。我最佩服的是曹操,他擅于用人,富有智谋,统一了北方。师:你依据的是智谋和成就。生:我佩服孙权,他也是勇敢善战,连曹操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师:你依据的是别人的评价。生:我佩服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并且舌战群儒,从东吴搬来救兵,创造了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等许多战争奇迹。师:你依据的也是才智和功绩。我们做一个现场小调查,课文中提到了许多人物,你欣赏哪一位英雄,请举手,我们看谁的粉丝多。(依次询问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孙权等,统计举手人数进行比较,刘备的最少。)师:为什么刘备的粉丝这么少?来说说不喜欢他的理由?生:感觉刘备不够勇猛,也不够有智谋,打仗主要靠关羽、张飞、赵云,谋划又主要靠诸葛亮、庞统,并且遇事常哭泣,显得很软弱。师:是,这也是三国演义整本书给刘备的定位。但同时,小说又给刘备及其部下留了足够的戏份,使人惊叹男主刘备由一个弱者变为强者的奇迹。屏显:玄德答:“白身”。卓甚轻之。 师:从死人堆里救出董卓的刘关张三人被董卓因为白身而轻视,气得张飞立马就要杀死董卓。同样跟着刘备由弱者变为强者的还有——生:关羽、张飞、诸葛亮。生:赵子龙。生:庞统、简雍师:那么这些由弱变强的英雄身上,有哪些了不起的特质呢?让我们先从蜀汉公司创始人刘备说起。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播放跃马檀溪的视频。师:这是刘备被荆州陷害侥幸逃脱的画面。屏显:刘备被曹操在穰山一战打败之后,带着不满一千人的败兵,投奔了荆州刘表,寄居在一个叫新野的小县城。这一寄就是七年。七年中刘备亲眼看刘表得过且过,没有远大理想,就劝他趁曹操在北方作战,袭击许都,一统支离破碎的汉室江山,可是刘表说:“我有荆州这块地方已经足矣。为何还要有别的企图呢?”这让刘备很无奈。可是自己兵微将寡,又没有什么办法对付曹操。只好感叹髀肉复生,岁月蹉跎,功业无建。这引起了荆州蔡氏集团也就是刘表的妻舅蔡瑁等人的猜疑,设谋杀害刘备,于是有了跃马檀溪的一幕。祸不单行。此时曹操平定了北方开始南下,准备消灭刘表,捎带着也要消灭掉曾奉血诏结伙讨贼(即挟持汉献帝的曹操)的刘备。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被骂“身为汉相,其实汉賊。”发誓与曹操不共戴天的刘皇叔刘备此时又一次面临人生的危急时刻。于己,为了生存,于私,为了刘氏正统,于公,为了天下太平,都不得不与曹操决一死战。于是,逃得性命的刘备开始注意招揽人才,从司马徽和徐庶那里,他得知诸葛亮是一个百年不遇足智多谋的人才,便上门拜访求教,结果一连去了两次都没有见到。课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访隆中拜访卧龙的经过。师:看了视频,读了资料,你觉得刘备为什么三顾茅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生:为了不被荆州和曹操消灭。师:是的,为了生存。生:他也曾经得过且过。但现在是一个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很有恒心。师:不认命,有志气。生:也是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师:是的,坚决捍卫大统。生:还是一个能屈能伸的人。师:没错。接下来,我们看刘备三顾茅庐克服了重重阻碍。第一重阻碍就是关羽和张飞的反对。师生演读刘关张的对话。关羽和张飞为什么反对刘备三顾茅庐?生:怀疑孔明只是一个种地的,没有真才实学。不敢见人。生:去了两趟,都没见到,留下书信,人家也没回访。觉得很没面子。师:是啊,一个打仗打得只有几百人的将军,还能称得上将军吗?一个闲居小县城七年之久的将军,还是将军吗?谁会重视呢?眼见的连一个种地的农民都不把这哥仨当回事,南征北战纵横沙场名满天下的关羽和张飞能不感到耻辱和气愤吗?可是你看刘备有这种耻辱感吗?师生演读刘关张的对话。生:没有。他还把自己比成齐桓公、周文王呢。师:让我们读一下齐桓公和周文王的故事。屏显:齐桓公见东郭野人的故事齐桓公见小臣稷,一日三至不得见也。从者曰:“万乘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不得 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之傲爵禄者,固轻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傲爵禄,吾庸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 选自刘向《新序》译文: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召见小臣稷,一天去了三次没被允许见面。跟随的人说:“有万量马车的国君,召见平民百姓,一天去三次都没被允许见面,也该停止了。”齐桓公说:“不是这样的。读书人轻视有权有钱的人,所以轻视他的国君;他的国君轻视霸王地位的话,也会轻视他的臣民。即使稷轻视有权有钱的人,我又怎么敢轻视霸王地位呢?”去了五次之后,终于允许见面。天下其他的国君知道后,都说:“桓公尚且放下架子对待平民百姓,何况我们这些国君呢?”于是一同前往朝拜齐桓公,没有不来的。周文王访姜子牙故事这天晚上,他梦见飞熊入怀,第二天就差人访飞熊。在渭水河边访到了钓鱼的姜子牙,姜子牙的号叫飞熊。周文王听了当差的禀报,亲自坐辇到渭水河边请姜子牙到朝里管理国家大事。姜子牙问周文王:“大王请我,怎样进京”?周文王说:“骑马、坐轿,随你挑。”姜子牙说:“我一不骑马,二不坐轿,大王的辇得让给我坐。”跟周文王来的文官武将都愣了!这辇只有帝王才能坐,你姜子牙算老几?还要坐辇!可是,周文王没打哏儿就答应了。姜子牙又出了难题,“我坐辇,还得大王亲自拉着。”文官武将吓了一跳,姜子牙把周文王当成大骡子大马啦?罪过不小!可是,周文王又没打哏儿就答应了。姜子牙坐上辇,周文王拉着,一步一步地走。周文王是真心真意请能人哪!一个大王,平日里肩不挑担,手不提篮,这回拉了个辇,哪能拉得动!拉了一气,停下来歇脚。看姜子牙,在辇里还睡着了!周文王歇了一阵,再拉一气,又拉不动了;再歇了一阵,再拉。拉了三气,歇了三气,累得汗珠子赶点儿滴,连气儿都喘不上来了,只好对姜子牙说:“实在拉不动了!”姜子牙睁开眼睛,下了辇问:“大王拉我走了多少步?”周文王说:“我没数。”姜子牙说:“大王拉我走了八百七十三步,我保大王的子孙坐八百七十三年的天下。”周文王一听,后悔了,连忙说:“你快上辇,我还拉。”姜子牙摇头说:“晚了,不行喽!”周文王回到京里,封姜子牙当军师,领兵打殷纣王。以后,周文王死了,姜子牙又保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打败殷纣王,得了天下。姜子牙死的时候,对周武王说:“我死了,大王把我的尸首吊在王宫大殿的梁柁上,哪方有人造反,就把我的脸转向哪方,造反的就平了!”师:从刘备所引用的典故里,你看出了刘备的什么品质?生:以天下为己任,富有雄心壮志,心胸开阔,意志坚强师:我们再来看一个关于刘备的故事。屏显: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刘郎就是刘备。说的是有一次刘备和刘表论天下英雄,座中有个叫许汜的说,陈登这个人人品不好,我去了,不怎么搭理我,晚上休息,他睡到床上,却让我睡到小床上。刘备听了哈哈大笑,说,天下大乱,正是豪杰救国救民的时候,你去见陈登,不说些关于家国的事,却求田问舍,总想着买几套房产,安置家业,怎么能怪刘备对你无礼呢?换做是我,我就睡在百尺高的楼上,让你睡在地下。 师:所谓刘郎才气就是刘备身上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英雄气。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师:刘备还非常擅于说服人。师:比读。括号内外同样的观点,不同的说法,效果有什么不同?屏显: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见。况吾欲见大贤耶?(你说得不对。孔明绝对是有学问的人,不管他有没有,我都要见他。)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你傻呀?不知道该尊重贤士吗?还拿绳子捆来,有你这么蠢的吗?!你别去了。我和云长去。)生:刘备喜欢引用典故来说服人。显得有理有据,师:比直接表达不同观点有什么好处?生:委婉理性,不容易激起别人的反感。师:还激励了关张的士气:不要气馁!我们今天装一回狗熊,将来我们定会成为英雄。(众笑)继续演读。比较。师:同样引用典故来说服关张,对关羽使用的典故和对张飞使用的典故有什么不同?生:对关羽使用的典故很少有人知道,对张飞使用的典故人人皆知。师:为什么?生:因为关羽熟读兵书有文化,而张飞是个大老粗。师:对不同文化水平的人使用不同的典故,说明刘备说话看对象,认真诚恳,不随意。这一点,在刘备对关张两人说话的不同语气上也能看出来。比读体会。生:对关羽说话委婉诚恳,带着商量的语气对张飞说话则以质问训斥的语气,显出对张飞的不满。师:刘备为什么没有对关羽流露不满而对张飞流露出不满?生:因为关羽说话儒雅矜持,而张飞直白粗鲁,不拘小节。师:看得出刘备说话有针对性。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说话方式。是一个怎样的人?生:善于沟通不同意见的人。师:刘关张三人的语言中不约而同的都提到了“礼”这个字。我们读一读这些句子——屏幕: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玄德叱曰: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正遇诸葛均。玄德忙施礼,……张飞曰:“此人无礼!便引我等到庄也不妨,何故竟自去了!”一生主动要求读关羽的话。字音准确,语气平淡。师:表达了对刘备的什么想法?怎么读才好?生:对刘备如此低三下四求人看不惯,觉得他没了尊严。对刘备很失望。师:把失望读出来。生再读。有了进步。(掌声)师:删掉关羽话里的语气词“矣”,再读,和原句比较,体会有什么区别? 生读。生:删掉显得果断强硬。加上“矣”感觉柔和一些,显示出对刘备的尊重。师:既要表达出意见又要顾及大哥的面子,看出关羽是一个言谈有分寸的人,因此显得儒雅自持。师:再来看刘备的话。反问句比一般疑问句和陈述句语气都要强烈,体会一下,“汝何太无礼”,表达了刘备对张飞的什么态度?生:对张飞很生气,嫌他太粗鲁了。师:大哥生气了,怎么把这种生气读出来?生读,声音激昂,顿挫有力。师:如果你是张飞,听了他这样的斥责还愿意跟着刘备去三顾茅庐吗?生摇头:不愿意。自己去吧。(众笑)师:那怎样读才能让张飞还愿意跟着去呢?既批评了人家,还不能让人家过分感到羞耻愤怒,不容易呀,是不是?谁来试试?生读,表情严肃,语气温和,低沉有力。师:这样你能接受了吗?生:能接受了。师:刚才读的同学不简单,你肯定是一个人缘特好的人。看见没有?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说,对人家的影响是不同的,即使是批评,也要——生笑:温柔。师:声音低一点,语气柔和一点,让对方感到你是在批评他的观点,而不是表达对他这个人的愤怒,甚至嫌弃,甚至鄙视,这样,别人就容易接受了。师:该研究张飞了。张飞的话里的感叹号特别多。能读得都一样吗?比如,用高亢的音调说“此人无礼!”(师演示,众笑)飘然自去才走不多远的诸葛均会怎样?生纷纷:回过头来说,“你别上我们家去了!”“你才无礼!”(笑)师:哟!弄不好变成来打架的了。那怎么读才合适呢?生:要不高不低,用中偏低的音调。师:你来试试。生用一般的语调读。众点头。师:声音太小符合张飞莽汉性格吗?不符合。太大了,又不符合当时的情境,会造成严重后果的。所以这个同学把握得很好。给他掌声。(掌声)师:课本上还有一个词和有礼是反义词,在张飞的话里,你能找出来吗?生:傲慢。屏显:张飞大怒,谓云长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师:此处有三个感叹号,哎呀,该怎么读呢?北京电影学院想要录取一名未来的演员,这是考题,谁的梦想是演员?众人看向一个学生。他不好意思地站起来。师:未来的演员同学,你准备怎么处理这几个感叹号呢?来,大怒的张飞对关羽说——别急哦,酝酿一下。生略顿一会,读,第一个声调高,第二个平淡,第三个语气重些。师:请一个同学来评价一下,他能不能考上电影学院?生:我觉得总体还行,就是读得声音有点太大,不把诸葛亮吵醒了吗?那就不用放火了。(众笑) 师:说得对呀!所以,第一个感叹号还应该——生:轻一点。师:低沉些。张飞是悄悄地大怒,而不是震天动地的大怒。他想用的办法不是用声音叫醒先生,而是放火,用烟雾,用意外事件来惊醒他。所以说,这不仅是一个暴脾气没耐心的张飞,一个会捣鬼使坏的张飞,还是一个粗中有细讲究章法的张飞。读大声了,就表现不出这一点,只显得粗野愚蠢了。屏幕显示:这厢有“礼”语气词“矣”里有“礼”,有关羽对刘备的敬重。反问句式里有“礼”,有刘备对张飞的严肃温和地批评。感叹号里有“礼”,有张飞的轻重得宜,粗中有细。生齐读。师:礼,总与别人有关。思考一下,三个人所说的礼有什么不同?生:关羽口中的礼是对别人的礼不能太过。生:刘备口中的礼是对待贤士要以礼相待。生:张飞口中的礼是看不惯别人对自己无礼。师:下面我们以张飞为礼,比较其对待同一件事,和刘备相持的不同态度。探究一下大英雄们关于“礼”背后的思维方式。屏显:张飞:对刘备: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需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刘备: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对诸葛均:此人无礼!便引我等到庄也不妨,何故竟自去了!(刘备:彼各有事,岂可相强。)对诸葛亮: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刘备:切勿惊动。)演读。注意突出红色字体,注意突出“我”字。师:你看出张飞是一个怎样的人?生:是一个看不起别人的人。生:自高自大,霸道任性。生:以自我为中心。师:对。张飞的礼以“我”为基点,唯我独尊。在他眼里——屏显:看不起别人的身份标签,看不惯别人的态度冷淡,看不下别人的行为傲慢。师:这哪里是一员指挥千军万马的大将,这简直是一个青春期逆反期不懂事的男孩啊。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和处境。那么张飞这样做有道理吗?生:也有一定道理。首先刘备已经两次前去拜访,并且留了书信,按礼说孔明应该回访才是,他不回访,可见不怎么注重礼节,也就无所谓大贤;诸葛均在自己的家门口遇到客人不引回家去招待反而飘然自去,于情理说不通;而诸葛亮大白天在家睡觉睡那么长时间,起来后得知有客人来了还磨磨唧唧更衣,让客人久等,也确实太无礼了。怪不得张飞发怒。师:说得好。张飞无礼中有一定的“理”。不过这些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和舒适度考虑的。可没有从对方的角度考虑啊。孔明为什么不回访?诸葛均为什么态度冷淡?诸葛亮为什么故意怠慢?你知道吗? 生:不知道。师:张飞也不知道。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就以无礼的态度对人,就呵责别人无礼,甚至在人家后院放火,这是一个——生:“莽张飞”。师:生活中,有无数的“莽张飞”。他们总觉得是别人无礼在先,从而对别人贸然采取无礼的态度。造成许多悲剧。所以我们说,越是自身无礼的人——生:越挑剔别人的无礼。师:越挑剔别人无礼的人越可能是——生:自身无礼的人。师:也是心胸狭窄的人。现在流行一种沟通理念,叫双核沟通,就是在谈话交流时不仅牢记自己的谈话目的和内容,也要注意谈话氛围,这个氛围包括谈话的情境气氛,也即对方的观点和情绪,还有双方面临的形势。那么你看,张飞有没有双核沟通思维?生:没有。他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和处境。师:现在我们做一个拥有双核沟通思维的张飞,替诸葛亮想一想他的处境。面对刘备的几次来访,他会心里想些什么?一个给诸葛亮想可以出山辅佐刘备的理由,一个想不能出山的理由。生:这个刘备就那几百人马,还被荆州和曹操追着打,早晚会完蛋的。我怎么可能去辅佐他?生:不过听荆州老百姓都说刘备是个具有仁德的将军,讲仁义,守信用,有很多人前去归附,我去了,他肯定会重视我,说不定大展宏图呢。生:还是不能太冒失,再考验考验他吧,看看他究竟有没有容人之量,有没有恒心和雄心,再做决定。生:人家都来了两趟了,那么恭敬地对待我,还给我留了书信,遇到这样礼贤下士又有大志向的将军不容易,不像曹操,动不动就杀人,也不像孙权,遇事没有主意,总是问手下人,更不像刘表一样没出息。师:同学们像钻到了孔明肚子里,对他的心事摸得一清二楚呀。可是张飞不会考虑这些,他只会在那叫:“哇呀呀气死我了!”(众笑)张飞在战场上勇猛无敌,可是对于人心实在是疏于体察了。关羽战败被东吴斩首后,张飞悲痛难当,日夜醉酒啼哭,为准备挂孝伐吴的用具而责打士卒,致使士卒反抗,刺杀了张飞。我们看一下详细过程——屏显:(关羽牺牲后)却说张飞回到阆中,下令军中: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次日,帐下两员末将范疆张达入帐告曰:“白旗白甲,一时无措,须宽限方可。”飞大怒曰:“吾急欲报仇,恨不明日便到逆贼之境,汝安敢违我将令!”叱武士缚于树上,各鞭背五十。鞭毕,以手指之曰:“来日俱要完备!若违了限,即杀汝二人示众!”打得二人满口出血。回到营中商议,范疆曰:“今日受了刑责,着我等如何办得?其人性爆如火,倘来日不完,你我皆被杀矣!”张达曰:“即如他杀我,不如我杀他。”疆曰:“怎奈不得近前。”达曰:“我两个若不当死,则他醉于床上;若是当死,则他不醉。”二人商议停当。初更时分,各藏短刀,密入帐中;诈言欲禀机密重事,直至床前。原来张飞每睡不合眼。当夜寝于帐中,二人见他须竖目张,本不敢动手;因闻鼻息如雷,方敢近前,以短刀刺入飞腹。飞大叫一声而亡。时年五十五岁。师:还有一个和张飞类似的故事。屏显:却说孙权弟孙翊为丹阳太守。翊性刚好酒,醉后常鞭挞士卒。丹阳督将沩览、郡丞戴员二人,常有杀翊之心;乃与翊从人边洪结为心腹,共谋杀翊。至晚席散,边洪带刀跟出门外,即抽刀砍死孙翊。师:你觉得作者罗贯中写这些类似的故事想说明什么? 生:善待别人,别人才会善待你。不善待别人,别人也不会善待你。生:要想让天下人信服,先要关爱身边的人。师:深刻!刘备待人以礼的背后是一颗敬畏之心,一颗仁慈之心,一颗大度之心。刘备早年兵微将寡,吃尽了苦头,在汉末诸侯里面,实力是最弱的。但奇怪的是,纵然这样,天下人都觉得刘备是个英雄。刘备资本最小,但名满天下,人缘最好。他投靠袁绍的时候,袁绍离开大本营邺城二百里,亲自迎接。投靠刘表时,刘表也亲自率部下到郊外很远来迎接。他投靠曹操时,曹操更是敬佩他,把他当作比袁绍袁术刘表等还厉害的英雄,当作自己真正的敌手。这不能不说跟刘备的以礼待人宽厚待人举止有度有关。屏显: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吞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师:读了曹操关于英雄的比喻,你对什么是英雄有什么新的看法?生:英雄不是一定要逞强的。该强则强,当弱则弱,灵活变化,方为英雄。师:是呀。不是能打的、傲娇的、高高在上的才叫英雄,柔软的、谦逊的、礼敬万物的也是英雄应有的姿态。屏显:在刘备任平原相时,当地有一个叫刘平的人,嫉妒刘备地位比自己高,就派刺客去刺杀刘备,刘备见了他,反而热情款待,亲如家人,感动了刺客,刺客把前因后果告诉了刘备,发誓再也不杀人了。师:这就是刘备英雄人格的魅力。屏显:“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和,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语出《大学》)由三顾茅庐一节可以看出,刘备此时已初备帝君之质。师:如此讲究仁义礼智信的刘备为什么能长久包容张飞这样的粗鲁无礼的兄弟呢?生:这是因为,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大概从来不会计较别人有礼还是无礼。师:是的,他的一切言行都力求合乎礼仪,明乎志向。战胜自己,宽容别人,才是真正的英雄。屏显:跟刘备比起来,曹操则是一个嬉笑无常反复难养的小人,死在他手下的名士仁人有很多,著名的有孔融,有杨修,有华佗等,甚至一个叫刘馥的扬州刺史,因为说曹操作的诗不吉利,被曹操手起一槊刺死宴前。且被曹操杀死的通常是弱小的文人百姓。曹操得知父亲在徐州遇害之后,竟然大起兵马屠杀徐州的老百姓,尸体堆积,导致泗水不流。诸葛亮就是那个时候跟着叔父逃跑到南方的。三国演义里用了很多篇幅写曹操杀人,杀恩人吕伯奢一家,杀朋友许攸,杀谋士杨修,杀刘表之子刘琮等,杀一切他疑忌的大臣,几百人,上千人的杀,甚至连江湖术士也不放过。不能不说是曹操自己不能以礼待人,导致杯弓蛇影,有被害妄想症了。这是人性最大的悲剧。师:礼仪就是对个人欲望的规范。让我们看一看“礼”的含义。 屏显:礼的古体由“示”“曲”“豆”三个字组成,“示”表示天地和日月星辰,寓意人要效法天地高远广阔放光现瑞,“曲”表示弯弯曲曲,寓意人要像土层里的嫩芽一样,学会委曲求全,低调谦逊,豆则表示渺小,寓意人生在世力量弱小,要学会躲避危险。简而言之,就是教人用敬畏谦逊低调的态度进取不息活出生命的光辉。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不学礼,无以言。道德仁义,非礼不成。今人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孟子师:三国演义里一个叫傅干的人评价刘备说:“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可以说评价中肯。生读。刘备VS诸葛亮师:刘备和诸葛亮虽然年龄差距较大,但身世非常类似,都是幼年丧父,家庭贫困,社会地位低下,因此为人谨慎持重。比读刘备与诸葛亮的对话,找出异同点。师生演读。生:都非常谦逊。师:找出谦逊的词语对比一下屏显:涿郡愚夫、贱名、鄙贱、愚鲁、名微德薄野人、性懒、才疏、耕夫、顽石、师:发现了什么?生:刘备的谦逊就一个意思,我很笨。诸葛亮却换着角度贬低自己。师:有哪些角度?生:说自己性格懒散,年幼才疏,还有身份卑微,师:还有久乐耕锄,就是长久地喜欢种地。我们知道刘备自比于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和周朝开国天子周文王的,诸葛亮是自比于管仲乐毅的。他们如此谦逊的目的是什么?生:刘备是为了表示恭敬。孔明则是为了试探。师:对,不止是礼节问题。陌生人见面谦逊客套的同时也是在试探考察对方人品。三顾茅庐中有很多动词也可以看出刘备的谦恭。生答。屏显: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玄德徐步而入玄德拱立阶下玄德犹然侍立玄德仍命二人门外等候玄德曰:“切勿惊动”玄德下拜曰玄德避席拱手谢曰玄德闻言,顿首拜谢玄德拜请孔明曰玄德泣曰师:你从这些动词中读出一个怎样的玄德?生:恭敬谨慎,生:富有耐心,生:礼节周到,生:真诚感恩, 师:除了谦辞,谦恭行为,刘备还用敬辞来表示恭敬——生:先生,久闻大名,大丈夫屏显: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望先生不弃鄙贱大丈夫抱经世之才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师:一边是自比为齐桓公周文王,一边是极力贬低自己,一边是极力抬高对方,你对这样的刘备如何评价?生:我感觉他有些虚伪。在他内心里,他其实把自己看得很崇高了不起,言谈上却表现得无比谦逊,奉承对方,正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生:我觉得不是。刘备贬低自己,抬高别人,正是为了给对方面子,让对方得到尊严,放下警惕,利于合作共事。师:兼而有之。待人以礼,待人以谦,一方面是礼节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实现合作目的需要。我们评价人,不要轻易用社会标签给人戴帽子。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屏显:谦——“谦”字由“讠”和“兼”两部分构成的。“谦”字字形采用“讠”作形旁,有说话之义,“兼”作声旁。兼也指一手拿着两束禾苗,也引申为合并。一个人说话时能把对方的想法合并思考,就能替对方着想,自然就能谦虚。师:刘备和诸葛亮同样谦逊有礼,同样富有大志,同样严格要求自己,但是他们也有许多不同之处——生:刘备富有进取心,而诸葛亮过于谨慎。生:刘备的志向大于诸葛亮的志向。生:刘备显得更宽宏博大。师:如果两人互换性格,还会发生三顾茅庐的故事吗?生:发生不了。诸葛亮大概和关羽一样,自尊心太强。两次就会觉得其礼太过,不愿意去了。师:所以有时候,自尊心其实是自卑心在作怪。师:下面我们来看看这段改写了汉末历史版图的著名的“隆中对”:分工朗读,师读到此诚不可与争锋,一生读到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一生读到将军岂有意乎?一生读到思得明君。一生读至对策完毕。师:在这篇对策里,诸葛亮系统分析了天下大势,指出刘备应当采取的对策。怎么对待曹操、孙权、刘表、刘璋、以及周边少数民族呢?生回答明确。屏显:对曹操,刘备避其锋芒保存实力;对孙权,刘备应当结为盟友共同抗曹;对刘表和刘璋,刘备应当有意图之;对周边少数民族,刘备应当团结安抚;对自己,刘备应当保持信义、待时而动师:诸葛亮的规划其实对应涵盖了人一生要遇到的五种人。威胁自己的敌人、能帮自己的亲朋、自己将得罪的人、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的人,还有一个自己,就是对自己怎样定位。五种人里面,最难理清关系的就是第三种,那就是因为自己要建功立业而不得不得罪的人。刘备是怎么做的呢?屏显: 刘表第一次托孤:表曰:“吾今年老多病,不能理事,贤弟可来助我。我死之后,弟便为荆州之主也。”玄德曰:“兄何出此言!量备安敢当此重任。”孔明以目视玄德。玄德曰:“容徐思良策。”遂辞出。回至驿馆。孔明曰:“景升欲以荆州付主公,奈何却之?”玄德曰:“景升待我,恩礼交至,安忍乘其危而夺之?”孔明叹曰:“真仁慈之主也!”刘表第二次托孤:却说荆州刘表病重,使人请玄德来托孤。玄德引关张至荆州见刘表。表曰:“我病已入膏肓,不久便死矣,特托孤于贤弟。我子无才,恐不能承父业。我死之后,贤弟可自领荆州。”玄德泣拜曰:“备当竭力以辅贤侄,安敢有他意乎!”第三次荆州大将魏延砍死守门将士,开城门请玄德入城。大将文聘反对。二人交战。玄德曰:“本欲保民,反害民也!吾不愿入襄阳!”于是离开了襄阳,带领十多万百姓逃难。在逃难路上,路遇刘表坟墓,有人劝刘表弃民先行,刘备哭着说:“举大事者必以民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师:刘备本可以顺理成章接管荆州,但他一辞再辞。知道刘备后来为什么在联吴抗曹的赤壁之战后,向东吴借荆州不还了吧?猜一猜,荆州后来怎样了?生:刘表的儿子刘琮投降了曹操,曹操假意迁刘琮母子去青州,却派人在路上杀死了他们。师:后来取了益州的刘备却是这样做的。屏显:孔明请曰:“今西川平定,难容二主,可将刘璋送去荆州。”玄德曰:“吾方得蜀郡,未可令季玉远去。”孔明曰:“刘璋失基业者,皆因太弱耳。主公若以妇人之仁,临事不决,恐此土难以长久。”玄德从之,设一大宴,请刘璋收拾财物,佩领振威将军印绶,令将妻子良贱,尽赴南郡公安住歇,即日启行。师:你有什么感受?生:虽然诸葛亮给刘备规划了未来的路线,但是刘备并没有采取过分的手段去占领,而是在尽量保持人道的前提下取得了荆州和益州。并且善待降将刘璋。这说明刘备始终是一个讲求仁义的人。生:我看出刘备确实是一个有情义的人。如果刘表让荆州给曹操,肯定曹操会毫不犹豫地接下的。师:言之有理。除了刘表让荆州给刘备,还有徐州牧陶谦三让徐州的故事。一直到陶谦去世,陶谦的下属纷纷恳求刘备接管徐州,刘备才同意。这些情节都让人看出刘备的言行与那个你死我活争夺地盘的时代格格不入。你看当时董卓这样杀人——屏显:(董卓)尝引军出城,行到阳城地方,时当二月,村民社赛,男女皆集。卓命军士围住,尽皆杀之。掠妇女财物装载车上,悬头千余颗于车下,连轸还都,扬言杀贼大胜而归;于城门外焚烧人头,以妇女财物分散众军。师:你看,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生:混乱无序缺乏法制观念的时代。生:也缺乏道德观念。师:而当时弱小的刘备偏说——屏显——操以急,吾以宽”:刘备取益州,折腾了很久,魏延本来筵席上要杀刘璋,刘备不让,后来知道庞统被刘璋军队所射杀,刘备才横下心打西川。对比:曹操取荆州,雨季未过就出发了,结果拿下荆州时刘备还不知道。“操以暴,吾以仁”:刘备离开新野时带上百姓逃难,宁可自己被曹操追上也不愿放弃百姓。对比:曹操为了报杀父之仇,攻下徐州之后屠城。“曹操奸雄世所夸,曾将吕氏杀全家。如今合户逢人杀,天理循环报不差。”“操以谲,吾以忠”:陶谦、刘表死前都一再将自己的领地交予刘备,而刘备因为不合仁义不肯接受。 对比:当初吕伯奢救曹操,曹操多疑误杀吕伯奢全家,末了还说:“宁我负人,休人负我!”。师:在刘备死后,为了实现的刘备的嘱托,诸葛亮秉承刘备的团队理念,挑起了蜀汉的大梁,为了以攻为守保卫蜀国,他六出祁山,直至病亡五丈原。屏显:真正的英雄不是叱咤风云咄咄逼人的一味用武,而是抛开私利,顺应民心,敬畏关爱每一个平凡的生命,并带领他们去实现梦想。罗贯中作品研讨会师:历史上刘备的蜀汉团队确实是三国最神奇的一个团队,这个团队里没有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一经合作,终身追随,万死不辞,同甘苦,共患难。然而真实的刘备也曾是一个热血青年,并非懦弱无能之辈。比如张飞怒杀督邮一事,真实情况是刘备忍受不了督邮的轻视和刁难,把督邮痛打了一顿,然后把印绶挂督邮脖子上,辞官走掉了。说明刘备也曾经是一个嫉恶如仇敢作敢为的英雄。史书记载刘备“为人宽厚,喜怒不形于色”,也不是一个爱哭鼻子的人。为什么罗贯中把刘备塑造成一个似乎不够勇武以弱示人的英雄呢?他篡改史实这样设计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什么?生:可能罗贯中没搞清楚史实吧。光听民间传说了。生:罗贯中应该是厌恶嗜杀成性的所谓英雄。喜欢仁义的君主。他想塑造一个爱护百姓不妄动杀念的君主。生:鲁迅曾经说过一句话,叫“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罗贯中这样写,应该是他觉得真正的英雄应该有人情味。而不是冷酷无情的权利动物。师:回答得精彩啊!为了突出刘备的宽仁温厚,而非曹操般一身戾气,两袖杀机。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三国演义刻画刘备“长厚而似伪”、“状诸葛多智而近妖”。为了突出刘备的仁,而过分写了他的软弱的一面,以至于让人感到是虚伪的了。文中有这样的地方吗?生:有。在隆中对策后,面对刘备的诚恳请求,孔明仍说“不能奉命。”文中就写道“玄德泣曰:“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言毕,泪沾泡袖,衣襟尽湿。孔明见其意甚诚,乃曰:“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玄德大喜。一会哭泣一会大喜,类似疯癫虚伪了。师:有道理。还有一次,在张飞因醉酒鞭打大臣失了徐州城之后,关羽责备他,张飞羞愧难当要自刎,刘备抱住张飞,夺剑掷地曰:“古人云: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其实都是在夸大了刘备的宽仁。尽管说《三国演义》对刘备形象的处理是有些趋向过分软弱,我们仍然感受了刘备作为一个真心英雄的伟大。甚至有人说:“生前一帮好朋友,死后一世好名声。这样的人生太值了!”那么罗贯中为何执着于表现刘备的仁厚呢?让我们看一下他的经历:屏显:元末明初,天下大乱,罗贯中投入农民起义军张士诚幕府,想建立大业。后来发现张士诚软弱无能,就离开了他。看到朱元璋是一个杰出的领袖,于是熄灭了图王争霸的念头,南下杭州发愤著书。因此有人说他是“图王未果,发愤著书”。师:除了三国演义,罗贯中还著有其他作品,但都没有三国演义写得精彩,大概其中有亲身经历都缘故吧。有人说《三国演义》七分真 三分假。无论几分真假,罗贯中都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大英雄,他借战争书写人性,揭示历史规律,给后人留下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它让人们看到即使贫贱如刘备、卑微如诸葛亮,面对血腥乱世,只要坚持正义,顺应民心,进取不息,也能建功立业,成为人人敬仰的英雄。所以让我们谅解作者一番苦心,文学绝不是对现实的照搬,它也是暗夜里的星空,为的是给人以历史的光明和前进的信心。文学不仅应当书写历史的偶然性和复杂性,更当书写历史的必然性和正义性。屏显:真正的英雄,不仅有抱负,更懂团结;真正的英雄,不仅有才华,更懂谦逊;真正的英雄,不仅擅勇武,更备仁厚;真正的英雄,不仅有大志,更重人心。真正的英雄,不仅有雄心,更爱天下。真正的英雄,不仅重情义,更惜苍生。结束语师:刘备最终因为给关羽和张飞报仇而听群臣劝阻,兴兵伐吴失败,以至于才做了两年帝王,还没有来得及施展治理国家的本领,就白帝托孤,憾恨离世。历史风烟散尽,做英雄实属不易。我们不能对白身起家的刘关张孔苛求什么。但要知道,真正的英雄往往是需要付出牺牲的,包括私心的情感。为了建立新中国,毛泽东一门六英烈,贺龙元帅的贺氏家族牺牲的烈士达两千人之多,以及千千万万共产党人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同学们,社会的进步是艰难的。我们今天能够走在中华民族通往复兴的道路上又是多么幸运。倘若以刘郎孔明以天下为己任的英雄才气,加上终生进取不息的精神,厚德载物的品质,那么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真心英雄。一个新的建功立业的时代已经到来,期待同学们的人生精彩绽放!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1部编九上语文第23课三顾茅庐课件
202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己亥杂诗》课堂实录
202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示儿》课堂实录
202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桥》课堂实录
202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穷人》课堂实录
第3课 《乡愁》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6课《孤独之旅》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18课 《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教学课件
第24课 三顾茅庐—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同步课时练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1-10-25 15:15:09
页数:13
价格:¥7
大小:32.86 KB
文章作者:海洋老师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