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师大版一上第2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4.8、9的加减法教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4、8、9的加减法n教学内容西师版数学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35-第36页例题1至例题4、课堂活动第一至第三题、课本38页练习6第1题。得数是8、9的加法及被减数是8、9的减法。n教学提示本课和6、7的加减法相比,教学内容更多,所以教学过程编排要紧凑。n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8,9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减法的含义。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n重点、难点重点:掌握8,9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探究8,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n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10个磁性圆片,10个小红花等。学生每人准备学具盒。n教学过程u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建议: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如复习旧知导入法、奖品激励法等。(如果学生的上课时-6、7的加减法练习不够,计算不够熟练,采用复习旧知导入法要好些。)复习旧知导入法:1.根据数的组成,说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2.填一填。89 师引导:还几种不同填法?教师:孩子们,今天我们就用前面学过的知识一起来研究8,9的加减法。板书课题:8,9的加减法。【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促进新知教学顺利开展,符合教学原理。奖品激励法:师:同学们,回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回答得好的可以获得老师送给你的小红花哦!指名说。预设——学生1:“学了看一幅图列4到算式,两道加法、两道减法的。”学生2:“我学会了6、7的分成”。教师对回答得好的给予小红花。(如果后面教学中却缺少教具小红花可以向学生们“借”,他们也会非常乐意。)教师:那这一节课我们会学到8、9的分成,和8、9的加减法。板书课题。u探求新知1.教学活动1教师用课件在大屏幕上出示课本例题1。师:8根小棒可以怎么分?请大家动手分一分(没有小棒的可以用圆片代替),列出4道算式。师巡视辅导了解学情。师:谁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列出了什么样的算式?师生评议。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评价。8888352644172+6=8 6+2=88-2=68-6=2【设计意图】教学中一边带领学生思考,一边条理学生思路,是一件非常有趣且富有挑战的事情。2、教学例题2。教师:孩子们表现很棒。出示小红花。教师:数一数有多少朵?学生数:一共9朵。教师:如果把这9朵红花分成两堆可以怎么分?请大家拿出同样多的圆片代表花分一分,能有几种分法?学生独立分圆片后,在小组内交流。学生交流后抽学生介绍分法后,把例题2的表格补充完整。。学生完成后,请一名学生来展示。教师:观察这个表,你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发现上面排的数逐渐变大,下面排的数逐渐变小,相对应的上下两个数加起来都等于9。教师:根据刚才分圆片以及填表的情况,能写出哪些有关9的加减法的算式?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小组活动。学生汇报。(略)教师:这些算式是怎样计算的呢?选两个算式说一说你的算法。学生回答。(略)【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操作,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不同分法能列出的不同算式,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理解和掌握8,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4)教学例3教师:刚才我们研究了8,9的加减法,在生活中怎么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呢? 出示例3南瓜图。教师先介绍大括号(配动作表示)表示把两边都合起来。“?”表示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明白:这幅图的意思是问左边和右边的南瓜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个?教师:同学们能列出算式,算出结果吗?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介绍计算方法。出示金鱼图。教师:这幅图,你们能看懂吗?引导学生明白:这幅图的意思是一共有8条鱼,左边有2条鱼,右边有多少条鱼?指导学生列式,并介绍计算方法。然后学生独立完成铅笔图和小鸡图。4.教学例4。课件在大屏幕上出示情境图。教师: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信息?学生:岸上有3个小朋友,游泳池里有5个小朋友,一共有8个小朋友。教师:你们能根据这幅图,列出哪些算式吗?指名学生说说列的算式以及怎样想的。【设计意图】符号表示数量关系十分简明,我们应在数学中让学生注意到使用符号的好处,让他们喜欢使用符号。u巩固新知课堂活动第1题。师先邀请2个孩子做示范。甲在本子上写出数字,说一个数字,另一个孩子说另一个数字。两个数字要能合成写出的数。示范后学生同桌之间开始玩。师巡视辅导参与游戏了解学情。游戏玩后教师适时小结评价。课堂活动第2题。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让学生自己先说一说,再指名说。说得好的奖励小红花。 课堂活动第3题。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让学生自己先说一说,再指名说。说得好的奖励小红花。u达标反馈课本第38页练习6第1题。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观察辅导明了学情。…u课堂小结这节课有收获吗?有什么收获?对自己有什么话要说吗?师:我们学习了8、9的加减法,还知道了大括号表示合起来,“?”号表示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意图】“对自己有什么话要说吗?”既是教师教学一些说话的句式,也是让学生鼓励自己、激励他人的一种良好的方式。u布置作业回家写5道得数是8的算式、5道得数是9的算式,5到8减几的算式、5到9减几的算式。n板书设计8、9的加减法n教学资料包(机动栏目,每个单元至少一个即可)u教学资源动脑筋想一想 跷跷板上放有8个一样大、轻重一样的皮球,左边有4个,右边有4个。现在拿掉了一个,跷跷板上还有几个皮球?有的小朋友回想:8-1=7,应该还有7个篮球。其实,这个问题应该联系实际思考:拿掉一个,跷跷板失去平衡,两边的皮球就都掉了,所以跷跷板上一个皮球都没有。五个小问号,开启数学思维老师(家长)每天和孩子一起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总会做这样那样的小游戏,用来开发孩子的潜能。那么,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五个小问题,它们能够开启孩子的数学思维。老师们不妨用一用。一问物体有多少孩子建立数字的概念需要首先学习数与物的对应关系。在孩子数数时,要让他指着要数的物体一个一个地按顺序点数。另外,还要让孩子理解基数的概念,即:顺序数下来的最后一个数字即是物体的数量。这个问题随时都可以问。问家中的人口,数水果,数玩具,数书等等。二问哪个更大或更高小孩子很喜欢把物体直接放在一起比大小高低的,因为这就像一个游戏。提问从简单开始,逐渐增加难度。比如,先可以比较两支笔、两个苹果、两本书,这些东西可以直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然后比较门和笤帚哪个高,冰箱和凳子哪个高,这样的比较中有一件东西可以移动;然后再比较桌子和沙发,两个窗户等都不能移动的物体,要求孩子借助工具(常规的测量工具:尺子,或非常规的测量工具:绳子、铅笔、凳子等)进行测量比较。三问物体异与同给孩子两只鞋子(从两双不同的鞋子中各选一只),让他找出两者之间的相同与不同;然后,鞋子可以换成袜子、衣服、同类的玩具等等。还可以换一种玩法:给孩子一件东西,让他找出另一样东西和给他的这件东西有一处或几处相同的地方。比如,给他一本书,他可以找出报纸,和书相同都是纸做的;给他一支蜡笔,他也许会找出一件衣服,和蜡笔一样都是红色的;等等。孩子在回答这类问题时,需要观察、比较、分析,然后得出结论,而这些都是今后进行数学学习及科学探索的基本技巧。 四问每类有多少这个问题是对孩子进行分类和数数的综合训练。“多少”针对数数;“每类”针对分类,孩子要先对物品进行归类。和孩子一起清理课桌、玩具、衣柜、厨房里的储物柜时,都是做此类提问的上佳时机。可以把玩具车按颜色、大小、形状等进行分类并数出各类分别有多少;可以把衣服按颜色进行分类并数出每种有几件;可以把混在一起的筷子、勺子、刀和叉给孩子,让他分类并点数。孩子对这种游戏的兴趣超出大人的想象。五问哪组数量多比较两组物品的数量多少为孩子将来学习减法打下基础。教室里、家中几乎所有的物品以及孩子的玩具都可以拿来做这个游戏。拿出一些物品随意分成两组,让孩子比较哪组多哪组少。还有一种玩法孩子可能会更喜欢:给孩子一些硬币(数量必须是双数)让他来扔,扔完后让他数一下是正面的多还是反面的多。u资料链接吉祥数字简析“0”。原生态、最具开发潜力。“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1”是最吉利的数字。1、2、3、4、5依次与生、老、病、死、苦相对应(6又为生,以此类推)。木匠做门的尺寸,画匠画堂屋中梁所写字的个数等都必须遵守此规则。“2”。“2”意味着完美,意味着阴阳平衡,二逢喜。“3”。古“有岁寒三友”,“三军将士”。今又谐音为“升”、“上”。颇受不少人偏爱。“3”。在中国数字中代表'多',而在佛家代表“佛、法、僧”。故撞钟三次表礼佛消灾。“4”。与“2”一样,“4”意味着完美,意味着阴阳平衡,天分四方,年分四季。可惜有人说它不该与“死”谐音。“5”。它与“我”谐音,可与其它的数字联系到一起,都喜欢“58”而不喜欢“54”。“6”。按“生、老、病、死、苦”,它落在“生”字上,吉利。同时,六六顺,从古到今都这么念。“7”。不知是哪个同志用了个带“7”的号码后说,七上八下,害得不少人丢掉曾经花了不少精力弄来的“8”号,都争着去找带七的号码,希望能够上升。 佛教的“7”是也神圣、神秘、不可解的数字。有七伤、七报、七佛、七宝、七方便、七觉等,佛塔称为七级浮屠……“8”。就凭与“发”谐音,古往今来,一路走俏,谁不想发财,发家,发达。“9”。九则久也,过去皇帝的期盼,现在富商、官员的愿望,就是百姓也希望和谐平安。“最”不吉利数字4自己吓自己也会吓死人的.美国科学家在近日出版的《英国医学杂志》上报告说,认为数字“4”不吉利的部分华人和日本人,在每个月4号的死亡率比平常明显要高,其中死于心脏病的机率特别高.对“4”没有禁忌的美国白人则没有这种现象.在普通话、广东话和日语里,数字4的发音与“死”相近,因此一部分中国人和日本人有一种忌讳数字4的迷信心理,认为逢4的日子不吉利.然而科学研究表明,这种心理对自己非常有害,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的科学家调查了1973年至1998年间近21万名华裔和日裔美国人以及4700多万名美国白人的死亡证明,研究他们的死亡日期.结果发现,每个月4号,华人和日本人死亡的人数比其它日子明显要高,其中死于慢性心脏病的人数高出13%.在加利福尼亚,华人和日本人的这种迷信心理表现得尤为严重,他们的“第4日”慢性心脏病死亡率也比平时高出27%.该州的华裔及日裔慢性心脏病住院病人里,“第4日”死亡率更比平常高出45%.而在年龄、性别、住院状况、居住地、死因等情况大致相同的白人中,每个月4号的死亡人数并不比平时多.因此,上述发现决不表明数字4确实可怕.相反,它意味着因为迷信而产生的恐惧心理可能会威胁自己的生命.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数学
发布时间:2021-10-24 20:00:21 页数:8
价格:¥3 大小:72.61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