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统考教材诗词曲赋解析考题考点同步练习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1

2/51

剩余4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升本大学语文统考教材诗词曲赋解析考题考点目录第三单元诗词曲赋128.氓129.国殇330.陌上桑531.短歌行(其一)732.饮酒(其五)933.从军行(其四)1034.山居秋暝1135.行路难(其一)1336.蜀相143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638.杜陵叟1839.无题1940.关山月2241.炉中煤2342.发现2543.再别康桥2744.我爱这土地2945.门槛3146.虞美人3447.八声甘州3648.水调歌头3849.声声慢4050.水龙吟4251.天净沙·秋思4552.前赤壁赋46 第三单元诗词曲赋28.氓《诗经》【原文】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译文】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送郎送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愿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望郎休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爬上那垛破土墙,遥向复关凝神望。复关远在云雾中,不见情郎泪千行。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求神仙,没有凶兆心欢畅。赶着你的车子来,为我搬运好嫁妆。桑树叶子未落时,缀满枝头绿萋萋。嘘嘘那些斑鸠儿,别把桑葚吃嘴里。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黄憔悴任飘摇。自从嫁到你家来,多年穷苦受煎熬。淇水茫茫送我归,水溅车帷湿又潮。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男人太奸刁。反覆无常没准则,变心缺德耍花招。婚后多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谁知家业已成后,渐渐对我施凶暴。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哈哈笑。静50 下心来细细想,独自伤神泪暗抛。当年发誓偕白头,如今未老心先忧。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海誓山盟犹在耳,不曾想过会违背誓言。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考题考点】1.本诗概述《氓》诗从体裁上讲是一首叙事诗,又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从内容上讲是一首“弃妇诗”。本诗通过女主人公诉说自己与氓相爱、结婚到最后被遗弃的经过,谴责了氓的三心二意,背弃盟誓,随意抛弃妻子的丑恶行为,揭露了“氓”的虚伪、凶狠的思想性格,抒发了她内心的悲愤和悔恨的心情。本诗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女主人形象,她是纯洁、善良、忠贞、勤劳而又坚强的女子。在与氓的对比中,其真诚爱恋、情意专一的性格显得更为突出。2.中心思想本诗所叙述的是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婚姻悲剧,反映出当时男尊女卑和夫权制对妇女压迫的社会现实,表达了广大妇女不愿忍受屈辱迫害的抗争精神,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3.结构层次全诗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即第一、二章。这一层次又分为两个小层次:第一章,诉说“氓”的求婚和出现的波折;第二章,诉说经过热切的期盼和共同的努力,终于得遂心愿。第二层次:即第三章。此章集中抒发自己恋爱、婚姻的感慨,也是叙述个人生活由幸到不幸的过渡环节。透过那感慨良多的追悔语调,已可预知婚后的不幸。第三层次:即第四、五章,叙述了婚后并不如意的生活以及最终遭丈夫遗弃、回到娘家的经过,以悲伤、怨怼为主要基调。其中第四章是倒叙笔法,先写遭遗弃后涉河返家的结局,并点明导致婚变的原因是“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第五章再具体叙述多年为家事辛苦操劳,反遭粗暴对待的婚后生活,以之为“女也不爽”的佐证。第四层次:即第六章。追忆少时青梅竹马的欢乐,斥责丈夫三心二意、背弃盟誓,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理智的决绝态度。50 4.写作特点1.综合运用“赋”“比”手法。“赋”指铺陈直叙,“比”即比喻。作为叙事诗,本诗自然以铺陈直叙为主,然而叙事之中,又恰当运用了多种比喻。比如,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女子的年轻美貌;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自己容颜衰褪;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类比“于嗟女兮,无与士耽”;以“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反比心中的痛恨没有尽头,等等。这些不同比喻的运用,形象生动,增强了艺术感染力。2.善于运用对比手法揭示事件本质、刻画人物形象。例如,“不见复关,泣涕涟涟”与“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女主人公前后神态、心情的对比,表现出她的一片痴情;“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容颜的强烈对比,以容颜的急速衰褪,暗示出婚后生活的不幸;“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与“淇水汤汤,渐车帷裳”的被弃结局构成鲜明对比,揭示出自己所受的不公正待遇;氓在婚前的“信誓旦旦”“氓之蚩蚩”,与婚后的“至于暴矣”“不思其反”,也是一组对比,揭示出其虚伪、凉薄的性格特征;而“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和“女也不爽,士贰其行”两组对比,则从更为广泛、普通的角度,揭示了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之下,男人与女人的不平等地位。29.国殇屈原【原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50 【译文】手拿干戈啊身穿犀皮甲,战车交错啊刀剑相砍杀。旗帜蔽日啊敌人如乌云,飞箭交坠啊士卒勇争先。犯我阵地啊践踏我队伍,左骖死去啊右骖被刀伤。埋住两轮啊绊住四匹马,手拿玉槌啊敲打响战鼓。天昏地暗啊威严神灵怒,残酷杀尽啊尸首弃原野。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复返,平原迷漫啊路途很遥远。佩带长剑啊挟着强弓弩,首身分离啊壮心不改变。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考题考点】1.本诗概述本诗是一首追悼为国捐躯将士的挽歌,也是一首咏唱将士们爱国精神和英雄主义的颂歌。诗的前十句为第一部分,描写战斗的进程及战斗场面、战后景象。后八句为第二部分,是诗人对卫国将士英勇献身精神的赞颂和深情悼念。2.中心思想本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渲染,对将士的行为动作的描写,把楚国将士们塑造为刚毅勇武、视死如归的英雄,并在描绘将士英勇无畏的战斗情景基础上,直接赞颂为国捐躯的将士们的爱国精神和英雄主义。3.结构层次这首诗的前十句为第一部分,描写激烈的战斗过程与场面。第一句写楚军将士披坚执锐,准备迎战敌人。第二句描写敌我双方战车交错,短兵相接的战斗场面。三、四两句用旌旗蔽日的夸张和敌人众多如云的比喻,形容敌人的强大。五、六两句写敌军冲进楚军阵地,伤亡惨重。七、八两句写楚军将士奋勇向前。九、十两句,写楚军全部牺牲,弃尸原野。这一部分层次井然地描写战斗进程与悲壮的场面,表现了楚国将士为国捐躯的大无畏精神。诗的后八句是对阵亡将士的深情礼赞。作者赞扬将士们的勇武、刚强,不可凌辱。最后以“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的咏叹,讴歌了以死报国的将士,表现了无限钦敬之情。4.写作特点全诗语言整齐,均为七言句式,句中多用语气词“兮”字,且具节奏短促的特点和刚健豪壮的风格。50 30.陌上桑《汉乐府》【原文】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译文】太阳从东南方升起,照到我们秦家的小楼。秦家有位美丽的女儿,自家起名叫做罗敷。罗敷善于养蚕采桑,(有一天在)城南边侧采桑。用青丝做篮子上的络绳,用桂树枝做篮子上的提柄。头上梳着堕马髻,耳朵上戴着宝珠做的耳环;浅黄色有花纹的丝绸做成下裙,紫色的绫子做成上身短袄。走路的人看见罗敷,放下担子捋着胡子(注视她)。年轻人看见罗敷,禁不住脱帽重整头巾,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地;回来后相互埋怨,只是因为仔细看了罗敷的美貌。太守乘车从南边来到这,拉车的五匹马停下来徘徊不前。太守派遣小吏过去,问这是谁家美丽的女子。秦家有位美丽的女儿,自家起名叫做罗敷。“罗敷多少岁了?”“还不到二十岁,但已经过了十五了。”太守请问罗敷:“愿意与我一起乘车吗?”罗敷上前回话:“太守你怎么这样愚蠢!太守你已经有妻子了,罗敷我也已经有丈夫了!“(丈夫当官)在东方,随从人马一千多,他排列在最前头。怎么识别我丈夫呢?骑白马后面跟随小黑马的那个大官就是,用青丝拴着马尾,那马头上戴着金黄色的笼头;腰中佩着鹿卢剑,宝剑可以值上千上万钱,十五岁在太守府做小吏,二十岁在朝廷里做大夫,三十岁做皇上的侍50 中郎,四十岁成为一城之主。他皮肤洁白,有一些胡子;他轻缓地在府中迈方步,他轻缓地在府中迈方步,从容地出入官府。(太守座中聚会时)在座的有几千人,都说我丈夫出色。”【考题考点】1.本诗概述全文写采桑女秦罗敷在城南采桑时,遇到太守(使君)巡行,太守停马,托人上前询问,戏弄,骚扰。罗敷机智、勇敢地拒绝了这个高官调戏妇女的行为,表现出劳动妇女的坚贞和智慧。2.中心思想本诗通过秦罗敷抵制使君调戏,拒绝他求婚的故事,赞美罗敷美丽、高尚、有智慧,揭露使君的丑恶和无耻。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上层统治者为所欲为,欺压百姓的卑劣本质。3.结构层次全诗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自然段。正面介绍罗敷容貌美、装饰美、形象美。同时用侧面烘托的笔法,夸张地写了罗敷的惊人之美,使“行者”“少年”“耕者”“锄者”都被吸引。第二部分为第二自然段。写使君调戏罗敷事件的发生、经过和罗敷的坚决抵制、拒绝。第三部分为第三自然段。写罗敷机智地夸夫。以丈夫的官位高,富有,容貌出众,风度高雅,受到众人夸奖等来强有力地压倒了使君。故事得到圆满的结局。4.写作特点1.本诗是具有喜剧色彩的民间叙事诗。诗歌的主题应是揭露官府“使君”调戏民女的无耻和丑陋,但在表现手法上却用夸张的喜剧手法刻画了罗敷的美丽、勇敢和机智,表达了人民的希望。写罗敷的出现,以阳光、绿色的田野为背景,以香钩、青绿烘托人物,以色彩缤纷的服饰来渲染,多侧面的铺陈夸张烘托出这个美丽的采桑女的形象美。写罗敷的品质和智慧也用了夸张的喜剧性的表现手法。为了回绝使君的调戏,罗敷虚设了自己丈夫为官的排场、马匹、佩剑、官运,出众的容貌和风度,于是使君相形见绌。诗歌就这样把一场民女将被戏弄侮辱的险境转危为安,极富戏剧50 性。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在环境描写方面,用对背景和劳动工具等物的侧面描写来和正面的肖像描写相结合,突出罗敷的美貌。在形象描写方面,用行者下担,少年脱帽,耕者忘犁,锄者忘锄,使君“五马立踟蹰”,从侧面衬托罗敷美得惊人,使所有过路的人为之倾倒,强化和突出了作品的主题。3.通过肖像描写、行为描写和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如正面写罗敷“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 ,紫绮为上襦”这是肖像美的描写。“罗敷前置辞”是引为描写,表现罗敷的勇敢,不畏强权。罗敷虚设一个为官的丈夫,当众夸奖自己丈夫位居太守,富有、俊美而有风度,受到数千人的称赞。这是语言描写,通过这表现罗敷的聪明、机智,语言有威慑力、洞察力,致使“使君”不敢轻举妄动。31.短歌行(其一)曹操【原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译文】面对着美酒高声放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穿青色衣领的学子,你们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久别重逢欢宴畅谈,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月光明亮星光稀疏,50 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考题考点】1.本诗概述本诗用乐府旧题来表现新的内容。主要是忧虑时光有限而功业未成,表达曹操渴望招纳贤才,辅助自己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急切心情。2.中心思想本诗表现出作者求贤若渴的用人思想、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3.结构层次全诗共三十二句,每八句为一个层次,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感叹人生短促、光阴易逝,抒发功业难成的苦闷。第二层,借用《诗经》成句而赋予新意,倾吐对贤才的思慕,表明自己礼遇贤才的态度。第三层,再次表达因贤才未得、功业未成而产生的苦闷忧郁,幻想贤才来到身边时的欢洽情景。第四层,借用比喻和典故,期盼正在寻找归宿的贤才都能来到自己身边,并且表示自己一定会像周公那样竭诚相待,共同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4.写作特点1.雄浑深沉、慷慨悲凉是建安文学的主要风格。在曹操晚年的诗中,这种格调表现得尤为突出。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念念不忘的是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这首诗里,作者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人生理想的渴求,以及对复杂心情的剖露和对历代贤者的思慕,将自己的这种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2.善于运用比喻和典故表情达意。本诗运用了相当多的比喻句,如“譬如朝露”“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等等。而“周公吐哺”一句,则是运用历史典故。这些比喻和典故的运用,形象生动,很好地表达出未能建功立业的苦闷和对贤才的强烈渴望,突出了主题思想。3.化用《诗经》成句赋予新意。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语出《郑风·子50 衿》。此诗原为情歌,这二句以女子口吻,抒发她对心上人的绵绵思念。作者却借用来表达对贤人的渴望思盼。又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四句,语出《小雅·鹿鸣》。此诗原来王公贵族宴饮宾客所奏,以示对宾客的欢迎和款待。作者化用其句,借此表明自己将给贤才以特殊的礼遇,期待他们能够来到自己身边。32.饮酒(其五)陶渊明【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译文】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考题考点】1.本诗概述本诗是一首田园诗,为五言古诗。本诗共十句,前四句着重陈述“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他的心已远离官场仕途。后六句具体描写田间景色和田居生活,从而抒发自己的怡然自乐的心情。2.中心思想本诗通过抒写诗人归隐后对田园风光和农耕生活的热爱,悠然自得的心境,表现了他安于隐逸,乐于田居,陶醉自然,不满现实,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3.结构层次全诗共十句。前四句为第一层,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最后两句为第三层。50 第一层:写自己虽然居住在人间,但却可以不受凡俗事物的干扰。为什么能够这样呢?因为作者的内心已经远离尘俗,因此连住处也显得僻静了。第二层:具体描写田间景色和自己的归隐生活,包括作者自己的活动和身边的景色两个方面。第三层:抒写自己对这种生活的热爱,照应第一层,展示出一种“得意忘言”的境界。4.写作特点1.本诗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情、景、理的交融。“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典型的理论,“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典型的写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典型的抒情,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即是对作者农民生活的写实,又是淡淡的抒情,且不乏让人寻味的哲理。全诗充满浓浓的理趣、情趣与意趣,既发人深思,又给人生动的美趣。2.本诗写作上的另一特点是语言朴实无华。全诗没有生僻字,也没有典故,一如作者平淡的心情,悠然之中,风韵自现。33.从军行(其四)王昌龄【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译文】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淡,一座孤单的城镇遥望着玉门关。历经百战黄沙磨穿了铁铠甲,不攻破楼兰始终坚决不回乡。【考题考点】1.本诗概述这是一首写边塞战斗生活的七绝诗。诗歌描绘了边塞将士在漫长而严酷的战斗生活中誓死杀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强意志和决心。2.中心思想50 本诗通过描写边塞将士的战斗生活环境与坚强意志和决心,反映了边塞将士不惧边塞环境恶劣,勇于苦战杀敌、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3.结构层次全诗情景交融,同时层次分明。前两句为一层,描绘了青海湖、祁连山、玉门关一带的边塞风光,烟波弥漫的青海湖、白雪皑皑的祁连山,荒凉中孤立的城堡,隐约出现的玉门关,阴云密布天空,共同构成了西北边塞一幅横亘千里的苍茫画卷。一边是高耸的雪山、浩瀚的湖面和乌云密布的天空。一边是孑然孤立的小小城堡,两相对比,令人产生强烈的孤独和压抑。既刻画了边塞环境的恶劣,又反衬出边塞将士的无畏的精神,为下文的情感抒发做好了铺垫。后面的两句为一层,用鲜明的对照把全诗推向高潮,突出了主旨。唐代西北战事频繁,条件艰苦。“黄沙百战穿金甲”,一个“穿”字,传神地刻画了长期频繁而艰苦的征战生活,“黄沙”一词则使人很容易想象出战争环境的恶劣。这一句紧密地承接上面两句静态的景物描写,动态地表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卓绝。这样艰苦的环境很容易使人产生畏难退缩的心理,而诗中的最后一句“不破楼兰终不还”则把戍边将士不怕艰苦、不打败敌人誓不回家的英雄形象鲜明生动地刻画了出来。“终”字是这一句的精要所在。4.写作特点1.本诗气势磅礴,又表现得抑扬顿挫。前三句层层铺垫,最后一句戛然而止,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2.善用对比。起首两句,一句描写的是浩瀚的湖面、乌云密布的天空和高耸的雪山,一句写的是孤立的小城堡,两相对比,令人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压抑感。既刻画出边塞环境的恶劣,又反衬出边塞将士不畏艰苦的报国豪情。34.山居秋暝王维【原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50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译文】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明月映照着幽静的松林间,清澈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中少女喧笑洗衣归来,莲叶轻摇是上游荡下轻舟。任凭春天的美景消歇,眼前的秋景足以令人流连。【考题考点】1.本诗概述本诗以清新明丽的笔触,描绘出秋日傍晚优美宁静的景色,以及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2.中心思想本诗表现出诗人倾心自然之美,乐于归隐山林的生活情趣,也寄寓着更深一层的洁身自好、不愿与世俗同流的政治意趣。3.结构层次本篇是格律诗中的五言律诗,可分三个层次:首联二句用粗线条勾勒出雨后秋天山间傍晚的总轮廓,为第一层次。第二层次包括颔联和颈联,以白描手法描摹出四幅美丽的图画:皎洁的月光透过疏落的松树枝叶照射下来;清流的泉水在山石上流淌;远处茂密的竹林那边,隐隐传来浣衣女子结伴返家的阵阵欢声笑语;水面上莲叶晃动,原来是捕鱼的渔船归来;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静景有动景,构成一幅完整优美、充满诗情画意的秋山晚景图。第三层次即尾联,化用前人诗意,表明秋色不逊春芳,乐于归隐山林的生活情趣。4.写作特点1.以动写静,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本诗描绘的秋山晚景,有远景有近景,有动态有静态,构成了一幅完整优美、充满诗情画意的秋山夜景图。其中,“明月松间照”是静态,“清泉石上流”是动态。诗人正是从这些动态景物与人的声音中,表明这时秋山是多么幽静,连泉水的流淌声,浣衣女子的笑语声,渔人划50 动渔舟碰撞莲叶的一点点声响都可以听到,这是以动态来写出周围的宁静;而这种静又衬托出响动的存在与悦耳动听。王维这首诗以动写静,动静互为衬托是非常成功的。2.本诗描写景物,没有采用浓彩丽词,也不是工笔细描,只是抓住景物的特征,以简约的笔触略加点绘,就构成一幅明丽生动的画面,这正是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诗中有画”。而在这种自然美的生动描绘中也表现了诗人的情趣。35.行路难(其一)李白【原文】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译文】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心中郁闷,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想登太行山,莽莽风雪早已封山。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人生道路多么艰难,多么艰难;歧路纷杂,如今又身在何处?相信乘风破浪的时机总会到来,到时定要扬起征帆,横渡沧海!【考题考点】1.本诗概述《行路难》是一首乐府旧题诗,七言歌行体。全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是诗人在离开长安时的心情写怀。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诗人的情感波澜起伏、跌宕变化,先是失落苦闷,迷惘不知所措;再是受到典故鼓舞,充满希望,信心倍增;继尔又感时伤逝,彷徨无据;最后又能豪情万丈,豁达自信。2.中心思想50 本诗反映了李白来到长安希望有一番作为,却因当时唐王朝最高统治者已日趋昏庸,权贵的压制与排挤,使他深感仕途的艰难,满怀激愤,却又茫然无可奈何。但他又能自我勉励,振作精神,充满希望,向前奋进。3.结构层次全诗按作者的感情起伏变化,可以划分为五个层次:开头四句为第一层,写诗人面对着美酒佳肴,却心绪茫然,无法进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正显示出他的苦闷、抑郁和激荡不安的心境。第五、六句为第二层,以“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仕途的艰难,暗寓自己在人生道路上遇到险阻,理想暂时难以实现的状况。第七、八句为第三层,悲愤中诗人猛然想起姜尚、伊尹终于得到重用的故事,并借来劝慰鼓励自己,表示他对前途仍怀抱希望,于是信心倍增。第九至十二句为第四层,诗人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不禁仍要感叹世路艰难,情绪又有起伏。最后二句为第五层,借南朝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这句话表达自己要振作起来去实现理想的豪情,抒发出乐观进取的情怀。4.写作特点本诗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抒写内心感受。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二句用比兴手法:一“欲”一“将”,仅两字就写出了诗人雄伟的抱负;而自然景象“冰塞川”“雪满山”却象征了当时奸臣当道,为贤能之士设置种种阻隔的现实,以路途多艰险比喻仕途的艰难,同时不着痕迹地写出了恶势力的强大。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二句运用历史典故。分别写姜尚、伊尹二人在未遇周文王、商汤之前也曾闲居,但最后都得到重用,发挥了各自的治国才能。诗人引用这两个历史故事,一方面写出自己时下正闲置未得任用的处境,另一方面借以透视出自己仍存希望的心理。这样的设计使诗篇的感情起伏、笔调抑扬,诗境若虚若实,意蕴含而不露。艺术效果极佳。还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二句也是化用典故,借古人习语说出自己心中的抱负,表示深信自己前程远大,和为实现愿望要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非凡气概。36.蜀相50 杜甫【原文】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考题考点】1.本诗概述《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此诗借游览古迹,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诗中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既有对历史的评说,又有现实的寓托。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先死的惋惜之情。2.中心思想全诗通过对诸葛亮的怀念和赞颂,抒发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无限崇敬仰慕和惋惜之情,含蓄地表现了作者空有抱负却不被重用的苦闷以及对当时缺少诸葛亮这样的济世英才的感慨,显示了主题的深刻性。3.结构层次本诗首联以设问起句,透露出因对诸葛亮的仰慕,思人寻祠,专程凭吊。次句自答,“柏森森”之语,因为传说是诸葛亮手栽,便寄寓了睹物怀人的意味。颔联表面上是写景,其实是寓情于景,借景抒情。面对一派春光,“自”“空”二字,表现出诗人沉浸于对诸葛亮的崇敬、叹惋和对自己遭遇的感慨之中,根本无心观赏,辜负了春色。颈联用极为精练的十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和忠贞不贰、50 鞠躬尽瘁的高尚人品,具体表达对诸葛亮崇敬、仰慕的原因,也含蓄表露出见贤思齐的意愿。尾联表达了对诸葛亮功业未成的哀婉叹惜,和后人痛悼伟人的广泛、持久的悲伤。这两句诗由于反映出许许多多宏愿未遂的英雄(也包括杜甫本人)的普遍心理,极易引起共鸣,因而成为千古名句。4.写作特点1.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深挚悲壮,真切感人。本诗首联,自问自答,是叙事笔法,然而专程寻访,睹树思人,已流露出敬仰钦慕之情;颔联表面写景,实则抒情,以春色的被辜负,写出作者无心赏景,是情景交融的名句;颈联以叙述兼带评议的笔法,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业和崇高品质;尾联则以满腔的血泪叙事兼带抒情,表达了后人的无限哀婉、悲伤和自悼。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大大丰富了本诗的内涵,营造出沉郁厚重的意境。2.从表现形式上看,这首七言律诗用字考究,韵律和谐,对仗工整。尤其是“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对仗极为工整,可谓绝对。全诗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3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原文】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译文】北风席卷大地把白草吹折,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50 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狐裘穿不暖锦被也嫌单薄。将军都护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着。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考题考点】1.本诗概述本诗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是白雪歌,也是送别诗。作者在诗中借送别友人,生动地描绘了西北边塞奇寒奇冷的壮丽风光,并抒写了与朋友分离时真挚的别情。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句句咏雪,以雪起,以雪终,中间写寒实则也是写雪,塞外奇丽的雪景贯串终始,勾出天山奇寒。全诗不断变换着白雪画面,化景为情,慷慨悲壮,浑然雄劲。2.中心思想岑参在这首诗中,以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浪漫奔放的笔调,描绘了祖国西北边塞的壮丽景色,以及边塞军营送别归京使臣的热烈场面,表现了诗人和边防将士的爱国热情,以及他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3.结构层次全诗可分为两个部分,前八句为第一部分,主要写雪;后八句为第二部分,主要咏别。中间用“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二句转换连接。4.写作特点1.取景独特。作者选取的都是具有西北边境特色的景物:卷地的北风,坚韧的白草,八月的飞雪,结冰的沙漠,风吹不动的红旗,堆满积雪的天山。这些独特的景物使得本诗异于一般的写景诗,在选材上就令人耳目一新。2.笔调夸张。写边塞的寒冷,作者用了夸张的笔调。无论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还是“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无论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还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都在夸张中展示出一种奇伟的美。3.比喻新颖。本诗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比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后山区的景色被比作一夜春风之后千万树盛开的梨花,这个新颖的50 比喻不仅将那些漫山遍野的一片银色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且突破常人“花白似雪”的比喻习惯,让人体会到一种异常的华美。4.联想奇妙。写寒冷,作者想到的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等具有边塞特色的独特现象。这种奇妙的联想使得本诗在各种写寒冷的诗中独树一帜,给人的印象非常深刻。38.杜陵叟白居易【原文】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馀。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译文】杜陵老头居住在杜陵,每年种了贫瘠的田地一顷多。三月份没有雨刮着旱风,麦苗不开花不多枯黄死。九月份降霜秋天寒冷早,禾穗没熟都已经干枯。官吏明明知道但不报告真相,急迫收租、凶暴征税以求通过考核得奖赏。典当桑园、出卖田地来缴纳官府规定的租税,明年的衣食将怎么办?剥去我们身上的衣服,夺掉我们口中的粮食。虐害人伤害物的就是豺狼,何必爪牙象钩、牙齿象锯一样地吃人肉!不知什么人报告了皇帝,皇帝心中怜悯、了解人们的困苦。白麻纸上书写着施恩布德的诏令,京城附近全部免除今年的租税。昨天里长才到门口来,手里拿着公文张贴在乡村中。十家缴纳的租税九家已送完,白白地受了我们君王免除租税的恩惠。【考题考点】50 1.本诗概述本诗是一首叙事诗,又是一首新题乐府诗。此诗于题目下面有个小序:“伤农夫之困也。”它表达了作者写这首诗的意图是同情农民生活的困苦。全诗前半部分写了两个使农民的生活受苦受难的直接原因,一个是上天的自然灾害,另一个则是人为的灾祸;后半部分指出官僚制度的黑暗与腐败,横征暴敛,巧取豪夺,是全诗的深刻之处。2.中心思想本诗揭露了封建官吏对农民的残酷剥削,痛斥官吏残害人民的行径,表现诗人对受苦农民的哀伤怜悯之情。3.结构层次这首叙事诗层次清楚,可分四层:第一层从开头到“禾穗未熟皆青干”,铺写杜陵叟的贫困和自然灾害的严重。第二层从“长吏明知不申破”到“明年衣食将何如”,叙长吏隐瞒灾情,为求自己升迁,向农民急敛暴征。第三层从“剥我身上帛”至“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直接控诉贪官污吏“虐人害物”的豺狼行径。第四层从“不知何人奏皇帝”至末尾,讽刺皇帝的免租诏令实际上是标榜“仁政”的一纸空文。4.写作特点本诗以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歌谣形式,以浅显通俗的语言尖锐地暴露现实,抨击时弊,写得自然通俗,读起来却含意深刻。如诗的一开头,“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作者仿佛跟读者拉家常,讲述着农夫的艰难生活。“三月无雨”“九月降霜”的叙述,写得明白浅显,却使人想见杜陵叟夏、秋两季颗粒无收的厄运,而“明年衣食将何如”的感叹,“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的直接控诉,语言都通俗易懂,却表现了诗人对广大农民的同情和对贪官污吏的极端憎恶,语浅而义深。39.无题李商隐【原文】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50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考题考点】1.本诗概述本诗是一首以男女离别及别后相互思念为题材的爱情诗。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是丰富复杂的。首联一声深沉的叹息,抒写出一对恩爱情人难得相见却不得不分手的悲痛,和难以抑制的离愁别恨。接着通过比喻和从对方设想等角度,把这种至死不渝的思恋之情表达得更为细致深沉,最后结尾带出一点希望,感情多么丰富。2.中心思想本诗通过抒写男女双方刻骨铭心的相思之苦,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执着追求。3.结构层次本诗共有四个抒情层次: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一个暮春时节,春风轻轻吹拂,百花正在凋零。古人说“别易会难”,作者却说“相见时难别亦难”,相爱的人相见不容易,分别又是那样的让人难以承受。全诗的悲剧性格调由这两个“难”字而确立,而“东风无力百花残”的环境又为全诗营造了浓浓的惨淡、悲哀的氛围。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这一层次里,作者因物联想,或者说是把感情对象化,把痴情男女对爱情的忠贞与热烈描写得生动而贴切。用春蚕丝尽、蜡炬泪干来比喻对爱情的坚贞不渝、至死不悔,将全诗的感情升华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层次。3.“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这一层次是诗人的想象。诗人想50 象着:分别后的日子,恋人早上起来照镜子,深恐自己容颜衰老,夜间吟诗,会感觉到月光的凄冷。原本应该美丽的人生因为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而显得如此的悲哀与无可奈何。作者的感慨由此而又深了一层。4.“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既然分别是无可改变的现实,就只有面对和接受这个事实。爱人在遥不可及的“蓬山”,山海相阻,再会只是遥遥无期的等待,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只能希望有一只传说中的神鸟,为自己和爱人传递彼此的思念与深情。然而,真的能有这样“殷勤探看”的青鸟吗?至此,读者方能体会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表达的是怎样的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悲壮。4.写作特点这首诗千百年一直被视为爱情诗方面的绝唱,其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表达了细腻真挚而又震撼人心的情感。具体而言,本诗在写作上主要有如下特征:1.感情深厚、语言真挚。作者本人有着刻骨铭心的爱情经历,对相思之苦有很深的体会。因此,作者写作本诗时,将热烈、缠绵的感情熔铸于全诗的每一句中。可以说,诗中的每一个字都浸透着作者本人的情感。与这种深厚的情感相适应,作者选用了真挚的语言。开篇的两个“难”字就准确地揭示了作者的心境,而其后的每一句话都让人感觉到是发自作者肺腑的,而全无造作、粉饰之感。2.善用比喻。本诗中最广为人知的一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其中,“丝”与“思”谐音,是双关语,字面意义是蚕丝方尽,实际意义是至死思念才尽。因此,这句诗至今仍是众多痴情男女的爱情信条。作者把春蚕与蜡烛放在一起,用了极为工整的对仗形式:“春蚕”对“蜡炬”,“到死”对“成灰”,“丝方尽”对“泪始干”。通过对春蚕吐丝、蜡炬燃烧的过程的诗化、情感化和生命化表达了自己力尽、身死、情方尽的爱情信仰。生动的细节与工整的对仗使作者的比喻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最后一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用“蓬山”暗指情人的住所,用“青鸟”来寄托自己的情思,又一次以形象的比喻表达了爱情的缠绵、忠贞与无奈。3.推己及人。“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一句,作者将自己的想法推到女方身上,想象女方早上起来梳妆时如何担忧容颜衰老,晚上吟诗时又如何觉得月光凄冷。从“晓”到“夜”的思念,无时无刻的深情,在作者的想象中是如此的令人心痛。作者的这种推己及人与体贴入微将自己的相思之情展示得真50 挚感人、催人泪下。40.关山月陆游【原文】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译文】与金人议和的诏书已经下了十五年,将军不作战白白地来到边疆。深广、壮丽的贵族府里按着节拍演歌舞,马棚里的肥马默默死去、弓弦朽断。守望岗楼上报更的刁斗催月落,三十岁参军到如今已经白了发。从笛声里谁人知道壮士的心思。月亮白白地照射着出征将士的骨头。中原一带的战争古代也听说有,但哪有异族统治者能在中原传子传孙?沦陷的人民忍痛生存盼复国,今天晚上有多少地方的民众在流泪!【考题考点】1.本诗概述这是一首乐府旧题诗,七言歌行体。原为汉乐府《横吹曲》名,后多用以写戍边生活,而诗人在本篇中更增添了新的内容:写出了对现实的感慨。本诗描绘出“隆兴议和”以来十多年间南宋的基本面貌和不同人物的处境、心态,如实地描写了由南宋朝廷长期执行投降政策造成的恶果,痛斥了南宋朝廷文恬武嬉、不恤国难的态度。陆游从和戎下诏的统治集团写到边塞戍楼的战士,又写到中原忍死的遗民,相当巧妙地紧扣着关、山、月这三个字,去组织材料表现主题,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很强的抒情性。2.中心思想本诗揭露了十五年来议和的恶果以及投降派们文恬武嬉的丑恶嘴脸,对比了高级官吏和兵士、中原百姓在恢复国土问题上的不同态度,表现了广大士兵誓死50 报国的心情和沦陷区人民对收复中原的渴望,字里行间渗透着诗人的爱国热情和对投降派的怨愤。3.结构层次全诗分为三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交代背景,概括出统治阶级沉迷于歌舞升平、不思恢复失地的昏庸和腐败。从下和诏到如今已经十五年了,豪门贵族们在场色享乐中丧失了斗志,前线一片空寂,战事无人过问。诗中的“空”“肥”“断”等字形象地表现出了边境“不战”的状况,也为全诗笼罩上一种沉闷而不得舒解的气氛。随后四句是第二层,具体展示了边境的凄冷零落和毫无生气。月下的刁斗声令人闻之生寒,白发老兵岁月空逝,羌笛声倾诉着战士壮志难酬的心声,沙场上白白地抛下尸骨。其中“催”“白”“知”“照”等词语的运用,使诗句声情并茂,感人至深。最后四句是第三层,写国土沦丧已经很久,百姓渴望恢复,对月空垂泪,郁愤而又无奈。“古”“传”“忍”“泪”等词,虽很普通,但却道出了国人的悲哀,传达了百姓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向往统一的心愿。4.写作特点1.以“月”贯穿,“月”在全诗的结构中起了重要作用。本诗分别写了三个场面,作者巧妙地将三个场景都和“月”联系起来,成为同一个月夜下摄到的不同画面,组成为一个整体。“朱门沉沉按歌舞”,暗示第一个场面是在月夜的将军府内;“戍楼刁斗催落月”“沙头空照征人骨”,明确点出第二个场面是在边境。“几处今宵垂泪痕”,点明第三个场面是在月夜,而且是在今晚,这就把三个场面统一起来,构成了一幅边地内外的月夜全景图,使全诗有机地联系成为一个整体,这种以“月”结构全诗的写法是成功的。2.本诗还很好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第二层、第三层写戍边战士和遗民的抗敌壮志、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与第一层将军守约不战、沉湎歌舞,形成鲜明的对比。将前线的战备荒废、士兵白白牺牲与后方人民的长久期待形成对比。把将军们的醉生梦死享乐生活与战士们的欲战不能、苦不堪言进行对比,从而深刻地反映了南宋社会尖锐矛盾的现实。41.炉中煤50 ——眷念祖国的情绪郭沫若【原文】一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二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要我这黑奴的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三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四啊,我年青的女郎!我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考题考点】1.本诗概述《炉中煤》是郭沫若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现的著名诗篇。这首诗通篇都是以50 炉里燃烧着的煤的口气来抒写的,用“炉中煤”的口吻向“心爱的人儿”祖国倾诉衷肠,诗人把自己比作熊熊燃烧的“炉中煤”,把祖国比作“我心爱的”“年青的女郎”。全诗就建筑在这一组核心意象之上。2.中心思想本诗借炉中煤对女郎的倾诉,抒发了诗人对“五四”后新生祖国强烈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愿为祖国献身的决心,是一首爱国主义的恋歌。3.结构层次由诗的标题可以看出,作者对新生祖国抱着深切的感情,第一节以炉中煤对年轻女郎的娓娓倾诉来表达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他宛如殷勤的恋人对女郎——祖国恳求,也期盼着对方呼应自己的思恋之情,“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真是一往情深。第二节是表白自己的身份与对女郎的深挚之情。第三节描述诗人与新生祖国一同扬眉吐气的兴奋:“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并反映出自己才能、抱负得以施展的巨大喜悦。第四节表达了诗人思念新祖国并要为之献身的热望。4.写作特点这首“五四”时期的优秀之作,在艺术表现上有许多成功之处,大致而论,有两大特点:首先是构思新颖独特。作者将他对祖国的感情物化作煤的感情——用煤的口吻来表达,煤代表了受压迫的人民,而炉中煤的熊熊燃烧代表了作者炽热的感情。这层构思使全诗充满浓郁的抒情味,能很恰切地传达出作者的内在情感。其次是比喻生动,意象清新。在诗中用了双层比喻,一是把诗人隐藏起来,自喻为煤,将诗人感情用炉中煤来表达;二是将作者倾吐情感的对象——祖国化成了年轻有朝气的女郎。于是,炉中煤火热的情感就充分表达了作者炽热的爱国之情,而女郎鲜灵活泼和富有生机,就把抽象的祖国比喻得活灵活现。42.发现闻一多【原文】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50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我会见的是噩梦,那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考题考点】一、本诗写作背景与主要内容《发现》一诗选自闻一多的著名诗集《死水》,该诗创作于1927年。这一年国内形势混乱,先是军阀混战,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但不久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大屠杀,形势开始急骤变化,政局动荡,战乱频繁,民不聊生。《发现》一诗主要表现诗人面对军阀混战、政局动荡、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现实的愤懑之情。在诗作中,诗人紧紧联系时代背景,抓住梦想与现实的对比,透过情感与理智的落差,来倾诉对祖国的一片赤热衷诚。全诗始终突出了抒情主体“我”的位置,“我”的“发现”,“我”的痛惜,“我”的赤诚。在“我”的一连串急迫的呼喊和追问之中,诗人的感情一泻千里,刚健有力。诗篇以“痛苦”的发现起始,以惊讶的“发现”结束,把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热爱和对现实极度失望的心情作了新奇独特的表现。2.中心思想这首诗通过写现实中军阀混战、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旧中国不是诗人所期望看到的中国形象,而是噩梦和恐怖,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失望和愤懑情绪,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至痛至爱的复杂情感。3.结构层次全诗只有十二行,可分为二层:第一层(一至八行),表达诗人目睹现实时的复杂情感。在前六行诗中,诗人重复用了三次“我来了”,用“我喊”“我听”和“我会见”,来强调诗人怀着50 满腔的爱国热情和美好的梦幻回到祖国怀抱中,写诗人对祖国的至爱,但亲眼看见的现实却让诗人产生了失望之情,于是诗人愤怒地喊出:“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第二层(九至十二行),写绝望的诗人无处追问和无法向人诉说的内心苦楚和愤懑的心情。4.写作特点1.炽烈、奔放情感内敛于谨严形式之中。2.手法灵活多样,运用了呼告、反复、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43.再别康桥徐志摩【原文】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50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考题考点】一、本诗写作背景与主要内容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赴欧之旅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1925年4月,诗人重游康桥,归国后写成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秋,诗人到英国访问,再次故地重游康桥。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再别康桥》。《再别康桥》写的是诗人的离别愁绪,突出的感情是一个“别”字。诗歌重点写的“境”,则是康桥的康河。他敏锐的抓住“金柳”“青荇”“波光”“清泉”“彩虹”“星辉”的具体形象,由近及远、由上而下地勾勒出康河的景观,不仅50 歌咏了康河的美,更流露出自己孤独寂寞的情绪,以缠绵凄婉的笔调,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微妙展露了因“康桥幻想”幻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2.中心思想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徐志摩在离别母校时对康桥的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诗人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3.结构层次全诗共七节。第一节所说的轻轻地来和走,是说作者只身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第二节实际上写的只是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的景象,但诗人却写得那样鲜明,那样甜蜜,那样美丽。第三节也只是写康河里的水草。“招摇”一词极其生动地写出了康桥对诗人的欢迎,而“甘心”一词,也正说出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恋情。第四节的“榆阴下的一潭”,指拜伦潭,那里的榆荫蔽日,是一个非常清凉的去处,诗人过去读书时常在那里乘凉,遐想。明明是一潭清水,但诗人偏说不是,而是天上被揉碎了的彩虹和漂浮在潭水上的水藻相杂在一起,沉淀在潭水深处,如同彩虹一般。第五节写寻梦,因为第四节提到了梦,第五节很自然转到了寻梦。梦在记忆深处,在无限的遐思里,它不是具体的物事,只是斑斓的星辉。第六节,本来诗人去寻找那斑斓的梦,却不能放歌。特意将“笙箫”与“悄悄”“夏虫”和“沉默”这些无法调和的事物置将在一起,意在表明诗人的恋情不可遏制,“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将诗人静思默想的心境推向了极致。第七节,与第一节首尾相呼应,状写诗人独自去来匆匆却无比依恋的心绪。4.写作特点1.诗作每四节一行,每一节诗行又两两相错,每句大约六七字,间有八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2.每节押韵,逐节换韵,富于旋律感。3.“悄悄”“轻轻”等叠字的反复运用,不仅增强了诗作轻盈的节奏,而且将热烈的情绪压在诗的内层,更加隽永,回味无穷。44.我爱这土地50 艾青【原文】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考题考点】一、本诗写作背景与主要内容1938年是抗战爆发的第八年,特别是卢沟桥事变后华北六省地区遭受日寇的侵略和蹂躏,整个北方失去了生机,人民蒙受战争的摧残,陷入贫困和饥饿之中。对“民族存亡”问题的思考促使了诗人民族意识的觉醒。这一时期,诗人艾青一方面积极投身于后方抗日民族救亡运动,由武汉辗转西安,后又来到湖南衡山及广西桂林,以“抗日艺术队”队长的身份,率领一批文艺工作者出入在陇海路的抗日前线。另一方面,诗人拿起笔,用诗来表达他对民族遭受欺凌所感受到的愤懑与哀伤之情。尽管这一时期诗人的诗比较哀伤,但绝不是消沉的,而是要激起民族渴求解放的意识。写诗也是要传达民族的心声和个人的心声。《我爱这土地》写于1938年11月17日,主要抒发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在这首诗中,诗人以“假如”领起,将自己比喻成一只鸟,紧扣“鸟儿”这个虚拟的形象,让其生前与死后形成强烈的对比,向我们依次推出他要歌唱的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于对比中表现出鸟儿对土地的执著、赤诚之爱,从而也艺术地塑造了一个对土地忠诚的歌者形象。2.中心思想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生活在祖国的这块土地上,尽管痛苦多于欢乐,但因这毕竟是生他养他的祖国,即使为她痛苦到死,也不愿意离开这土地,抒发自己对处50 于日本铁蹄蹂躏下国土沦丧的祖国深沉的爱和为国献身的热情,表达了作者所怀有的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最伟大、最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3.结构层次《我爱这土地》是一首短诗,全诗只有十行,从内容上主要表现了两层含义:第一层(一至八行),通过鸟这一象征形象来表达诗人自己对中华大地饱含深情的至爱。诗中,诗人着力塑造了鸟这个象征形象。对鸟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肩负的神圣使命是通过对其歌声内容的多方面的抒写来表现的:鸟要把备受侵略者和反动势力(用“暴风雨”来象征)摧残的土地的屈辱感表达出来;其次要把中华民族的内心的悲愤、反抗的情绪和怒吼声(用“悲愤的河流”和“激怒的风”来象征)传达出来;此外,还要为人们讴歌美好光明的未来(用“温柔的黎明”来象征);完成了这些光荣的使命后,鸟死了,但它即使死了,也要死在这片土地上。第二层(最后两行),以问答的形式,再次抒发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和他对土地的深情,但在结尾处,诗人已将他对土地的爱升华为一种爱国的情感。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深情和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4.写作特点象征手法的运用。如用“鸟”来象征诗人,用“暴风雨”来象征着侵略者和反动势力等。1.用“土地”的意象来表达爱国主义情感。“土地”是艾青诗中常见的意象,在这首诗中,土地的形象十分单纯、真实,但寓意丰富,是作家情感寄托的对象。2.语言自由多变、富有节奏感,句式也富于变化。45.门槛——梦屠格涅夫【原文】我看见一所大厦。正面一道窄门大开着,门里一片阴暗的浓雾。高高的门槛外面站着一个女郎……,一个俄罗斯女郎。浓雾里吹着带雪的风,从那建筑的深处透出一股寒气,同时还有一个缓慢、重浊的声音问着:50 “啊,你想跨进这门槛来作什么?你知道里面有什么东西在等着你?”“我知道。”女郎这样回答。“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轻视、侮辱、监狱、疾病,甚至于死亡?”“我知道。”“跟人们的疏远,完全的孤独?”“我知道,我准备好了。我愿意忍受一切的痛苦,一切的打击。”“不仅是你的敌人,就是你的亲戚,你的朋友也都要给你这些痛苦、这些打击?”“是……就是他们给我这些,我也要忍受。”“好。你也准备着牺牲吗?”“是。”“这是无名的牺牲,你会灭亡,甚至没有人……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尊崇地纪念你。”“我不要人感激,我不要人怜惜。我也不要名声。”“你甘心去犯罪?”姑娘埋下了她的头。“我也甘心……去犯罪。”里面的声音停了一会儿。过后又说出这样的话:“你知道将来在困苦中你会否认你现在这个信仰,你会以为你是白白地浪费了你的青春?”“这一层我也知道。我只求你放我进去。”“进来吧。”女郎跨进了门槛。一幅厚帘子立刻放下来。”“傻瓜!”有人在后面嘲骂。“一个圣人!”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来了这一声回答。【考题考点】1.本诗概述本篇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所写的散文诗。屠格涅夫在作品中为我们勾勒了一个义无反顾置生死于度外的女郎,她坦然地闯入注定有苦难的路途。这里横亘着一道门槛,这道门槛阻隔着两个世界,外50 边的世界也许令常人快慰而安适,但内里的世界却恐怖阴森而不可捉摸,那里“望不穿的昏暗发散着寒气”。而这位女郎却迎着这道门槛决绝地踏入。(作者把革命大厦写成“阴森”、可怕与恐怖的,反映出作者思想的局限性。)2.中心思想本诗通过许多象征性形象,勾画出当时俄国革命的基本情况,赞扬革命者的献身精神。揭露当时专制社会对革命者的迫害,斥责市侩主义对革命者的诬蔑,表现出作者对革命者的同情和礼赞。3.结构层次全文结构以对话形式来组织。对答是从三个层次逐步深入的。首先是门槛恐怖的性质与女郎准备承受一切痛苦的决心。门槛包容着一个可怕的世界,这里有“寒冷,饥饿,憎恨,嘲笑,轻视,侮辱,监狱,疾病,甚至于死亡”,它不仅仅意味着个人要在这里承受各种苦刑的折磨、死亡的威胁,而且还必须忍受精神上的无名打击,心灵上的“完全孤独”,更为可怕的是,这些痛楚与打击还不仅来自于敌手,而且来自于亲戚、朋友。女郎知道这一切,她早已准备好了一切,“我要忍受一切的痛苦,一切的打击”。对答深入的第二个层次,是女郎牺牲自己的果决态度与坚毅品格。这种牺牲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死亡,而是被称为“犯罪”的牺牲生命。显然,女郎要为一种信仰与崇敬的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无名的牺牲”,没有人知道,因而也得不到通常的尊崇与纪念。她踏上去,不要人感激,无须人怜悯,摒弃圣洁功名,甚至遭到误解和指责,也要斗争下去,生命对她来说尽管宝贵,但为事业而献身才是无上的光荣。第三层对话把问题再深入一步。命运之声提出最后一个诘难:也许在将来她会否认现在的信仰和醒悟到牺牲生命的无价值,“你会认为自己受了骗,白白地毁了你年轻的生命”,但这并没有吓住女郎,她只求踏上门槛,因为她确信自己的事业和理想,她为此而自豪,她决无反悔之意。于是,女郎获得了胜利,她的坚毅果敢叩开了命运之门,她以自己的精神战胜了命运的阻隔,踏入一条荆棘之路。一幅厚的帘子阻挡了一切,我们不知道女郎命运如何,但外面世界却立刻有了反应。有人嘲骂她是“傻瓜”,而另一个声音却回答道“一个圣人”,作者显然为这一个声音而叫好,因为他崇敬这个英雄。50 4.写作特点1.作品表现出一种诗味。作家把全部热情投注于散文诗创作中时,他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诗在散文语言中的作用,创造了独特的抒情方式,使诗充分地表现出社会的复杂情况。2.象征手法的运用。作者整体构思就采用了梦境的迷幻性,这为文章构置了虚拟扑朔的环境,在这种氛围中,作家采用了几重象征形象来表达旨意。具有中心作用的是“门槛”的象征意味,门槛象征横在革命者面前的艰难险阻,“女郎”就是另一个象征,她作为一种精神人格象征,象征当时俄国一代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的革命者。“犯罪”也有象征色彩,它并非通常意义上的词,而指的是犯禁、违背现实的秩序或干脆就是革命。由于象征形象的交复使用,整首散文诗在意旨上就比较含蓄、深幽而含韵味。3.采用对话形式来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在苛刻的命运选择面前,人的内心必然有波澜起伏,散文诗在对话形式的跳跃中并不仅仅追求行和句的转化,更主要的是用平常的对话来揭示心理变化的曲折。在作者笔下,“重浊声音”的每一发问都是顺乎自然的,而且是逐渐深入的,而女郎的每一答语都在袒露内心秘密。从对答声中我们知道,女郎明了前程的险恶,作了应付最坏情况的准备,甚至甘愿冒遭人误解的痛苦。对话的深入也是女郎灵魂洞开的过程。《门槛》是作者崇慕的人格的表现,也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46.虞美人李煜【原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译文】春花年年开放,秋月年年明亮,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在过去的岁月里,有太多令人伤心难过的往事。小楼昨夜又有东风吹来,登楼望月又忍不住回首故国。旧日金陵城里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都在吧,只不过里面住的人已经换了。要问心中的愁恨有多少,大概就像东流的滔滔春水一样,无穷50 无尽。【考题考点】1.本文概述本篇是李煜词作中最为著名的一首,《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大约作于李煜归宋后的第三年。相传这一年,李煜在自己的生日(七月七日)那天晚上,虽是生辰之日,内心却无一丝欢喜之意,亡国破家之痛、故国之思充斥着词人内心,遂在寓所里命歌妓作乐,咏唱新作《虞美人》,词中毫不掩饰地抒发着这种情感和思想。不料想,咏唱声被外面的人听到,报告了宋太宗。宋太宗听后非常恼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所以说,词中表达出的故国之思,是促使宋太宗下手鸩死李煜的直接原因,那么这首词便可看作李煜的绝命词。词中通过借景抒情和比喻的描写、对往事的回忆,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沛然莫御的愁思。2.中心思想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以及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流露出了李煜丝毫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无比深切的怀念之情,抒发了国破家亡、往事成空的哀怨伤痛,透露出不堪忍受的囚徒处境和深深的追悔。3.结构层次这首词上下两阙浑然一体,先由概括而至具体,又由具体回复概括。开头一句以提问开篇,以情景交融的手法点明往事不堪回首,但不点明时间、地点及往事的具体内容等,因而是概括的。接下来“小楼”两句,点明了地点、时令、时间,并说明所谓的“往事”是怀念故国。此后“雕栏”二句,以物是人非的对比,进一步点明不堪回首的是以往的帝王生活,使“往事”的内容更为具体化。最后二句,以比喻手法对绵绵无尽的愁思作了生动的描写,又由具体回复概括。全篇概括时不抽象,具体时不拘泥,形象地描绘出芸芸众生时常有所感受却又不易准确表达的愁苦体验,因而极易引起共鸣。4.写作特点50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本词上下两阙浑然一体,善于借眼前之景,抒发无比愁苦而悔恨的心情。首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可谓典范。在常人的感觉经验中,春、秋是一年四季最好的两个季节,而花、月则是这两个季节中最具典型性的景物。“春花秋月”真正称得上“良辰美景”四字,常人总是流连忘返,惜其不能长久。然而作者却以“何时了”三字,恨其不能早逝,盼望快快终结。这有悖常情的感受,是因为作者看到这良辰美景,自然回忆起当年贵为一国之主时,在这良辰美景下的奢靡逸乐生活;越回忆这些“往事”,就越触发胸中的亡国之痛,也愈发感到囚徒生活不堪忍受。然而亡国囚徒的命运已无法改变,于是只好迁怒于这些扯动愁肠的景物。在这里,“春花秋月”已成为抒情的载体,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有机地融为一体。2.比喻手法的绝妙运用。这首的最后两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可谓善用比喻的绝唱,千百年脍炙人口。这个比喻有以下三方面的妙处:①把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用滚滚东流的满江春水作比。使难以言表、抽象的愁变得形象可感,生动真切,伸手可触,易于把握。②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满江之水已经令人惊叹;而满江春水又是一年中长江之水最大最深的写照,作者以“一江春水”作比,把胸中之愁既大且深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③长江后浪推前浪,日夜不息,匆匆东流。用“向东流”三字,以“一江春水”作比,把胸中之愁在既大且深的基础之上,又从时间和空间的二维角度,勾勒出胸中之愁如同长江东流一样无穷无尽、绵绵不绝的具体形态,让读者感受到他时时刻刻受愁苦煎熬的苦痛,令人难以忘怀。3.对比手法的运用。词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来表达深深的愁绪。例如,以眼前“春花秋月”的美景发端,引发今昔地位和环境的对比,越发觉得现状不堪忍受,故而希望良辰美景赶快终结。又如,身处“小楼”的囚徒生活与昔日“雕栏玉砌”的富贵豪华是生活场景、条件的鲜明对比,映衬出前后身份、地位的巨大反差。再如,“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是一组物是人非的对比,宫苑虽然依旧,但是江山易主,以往红润的脸色变得憔悴苍老,作者的深深愁绪变得具体可感了。50 47.八声甘州柳永【原文】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来年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译文】面对着潇潇暮雨从天空洒落在江面上,经过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凉清朗。凄凉的霜风一阵紧似一阵,关山江河一片冷清萧条,落日的余光照耀在高楼上。到处红花凋零翠叶枯落,一切美好的景物渐渐地衰残。只有那滔滔的长江水,不声不响地向东流淌。不忍心登高遥看远方,眺望渺茫遥远的故乡,渴求回家的心思难以收拢。叹息这些年来的行踪,为什么苦苦地长期停留在异乡?想着佳人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思念着我,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她哪会知道我,倚着栏杆,愁思正如此的深重。【考题考点】1.本文概述这首词是柳永词作中描写羁旅行役之苦的名篇,抒发了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浓浓思念之情。这首词大约作于柳永游宦江浙之时,通篇贯串一个“望”字,作者的羁旅之愁,飘泊之恨,尽从“望”中透出。上片是登楼凝望中所见,无论风光、景物、气氛,都笼罩着悲凉的秋意,触动着抒情主人公的归思。下片是望中所思,从自己的望乡想到意中人的望归,把本来的独望变成了双方关山远隔的千里相望,见出两地同心,俱为情苦,反映了作者对独守空闺的意中人的关切之情。2.中心思想这首词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归情绪,抒发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写出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典型感受。3.结构层次全篇分为上下两片:50 上片描写登高所见的秋天景物。词人面对傍晚时分的阵阵急雨,感觉清秋景色经过这番洗涤,格外萧瑟、清冷。寒风凄紧、山河冷清、残阳斜照,更衬出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于是满眼所见都是凋零的草木,残败的美景。这时方感到胸中堆积着无尽的抑郁和悲凉,却只能如那滚滚长江水般,“无语东流”。下片揭示出词人悲愁郁闷的理由。登高临远,眺望故乡,归去的念头冲决而出,所以说“不忍”。慨叹自己萍踪浪迹的生活,是什么使自己滞留在外不能归去呢?设想家乡的爱人,她正凭楼张望,多少次将远方驶来的小船当成是“我”的归舟啊!她怎会知道,身在异乡的“我”被思乡怀旧的愁绪凝结,此苦无处倾诉。4.写作特点柳词素以委曲深婉著称,该篇正是体现这种特色的佳作。1.上片描写秋景,层层铺叙。起笔两句是总写,为下面的铺叙景物、抒发情思提供了一个萧索冷落的大背景。“渐霜风”三句,进一步渲染秋风的扫关河、夕阳渐西沉的苍凉气氛,渗入天涯行客的无尽伤感。接下来铺陈眼前近景,叹众芳摇落、节序如流。然后再以“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又宕开去,江水的无语,更衬出人的黯然忧伤。作者就是这样通过层层铺叙,将天涯游子的内心情感步步深入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来。2.下片抒发幽情,曲折委婉。词人“登高临远”,意在遥望故乡,却偏说“不忍”。登高远望,明明是自己的乡思难收,却转换一个角度,写故乡的“佳人”正“妆楼长望”,切盼自己归来,借人映己,化实为虚,显得情思渺邈,蕴藉风流。这种手法,更加曲折、深刻地表达出词人难耐孤寂、不堪羁旅之苦的心境。最后两句,由对方再折回到自己,归结到自己正凭栏凝望,忧愁满怀。整个下片,从“不忍”和“望故乡”的转换,到“归思”与“淹留”的矛盾,再至“想佳人”与“争知我”的两相对照,由己及彼,再由彼及己;由现实到想象,再由想象回到现实,回环往复,一层深似一层,将离情别绪、思乡盼归之情表达得极为曲折、细腻、深婉,读起来余味悠长。48.水调歌头苏轼【原文】50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考题考点】1.本文概述本词是中秋咏月的名作,也是苏轼豪放词的名篇,为苏轼外放密州时所作。词中围绕明月,上阕慨叹政治的失意,下阕忧伤亲人的别离,含蓄隐约地表现了谪官居外的凄凉寂寞和人生离别的苦痛。但由于作者生性旷达乐观,加之兼通佛、老,经常能从积极、超俗的方面自我解脱,因此全词虽然缠绵悱恻,却没有过分消极之感,反倒带有一种豁达豪壮的精神,揭示出无论自然还是人生,都不可能完满无缺,面对暂时的磨难,不可丧失信心的人生哲理,因而广为后人传诵。2.中心思想全词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议论,从天上与人间、月与人、空间与时间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兄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的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美好祝愿、无限热爱。3.结构层次本词以明月为线索,抒发自己人生的感慨,从内容上说,上下两阙各有侧重。50 上阕以遥想天上宫阙、“我欲乘风归去”作暗示,揭露此时的感慨,缘于政治上的挫折失意而发。正是由于政治理想不能实现,才华无从施展,使他兴起一种远离尘俗的念头。然而最终,他并没有放弃理想,也没有丧失自信,对未来仍然有所期盼,因而得出天上何似人间的结论。下阕抒发月难长圆、人难常欢的感悟,是缘于亲人离别,常难聚首的个人情感。但作者并没有长久地沉迷于哀伤怨愤的情绪之中,而是用自然、人生的哲理宽解自己,最后转向对美好生活的祝愿。4.写作特点1.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本词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起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一下子把天上人间的世界串接了起来。接着想象天上宫阙的情景,与人间世界对比。而对比的结论,又包含两个相互矛盾的方面:一是以天上宫阙的引人入胜,对照出人生的处处不如意,因而想乘风归去;二是以琼楼玉宇的寒凉、冷清,对照出人世的生机勃勃,因而觉得天上不如人间。最终,后一个结论占了上风,表现出作者并未完全绝望,对未来仍有良好的期盼。此外,下阕中的“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句,想象也很新奇。这里用拟人的手法,把明月的圆缺看作是有意识的行为,埋怨它故意和自己过不去。表现出作者心中的离情别绪,郁积沉重,已到了虽无从发泄,却又不得不发的地步,于是月亮便被当作了发泄的对象。2.融抒情与议论为一体,以感悟的哲理统领情感的抒发。词中的上下两阕,抒情之中都穿插着议论,而下阕“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所阐发的哲理,实为全词抒情的总纲,也定下了情感的基调。这处议论蕴涵着人生总有挫折磨难,只要坦然面对,不放弃努力,就有希望的人生哲理,是苏轼通过观察自然、分析人类历史感悟所得。正是有着这样思想基础,我们便可知道,苏轼渗透于本词中的旷达乐观情绪,不完全由个人性格因素决定,更是基于上述人生哲理的理智判断和必然态度,不仅催人上进,更留下隽永深长的回味。49.声声慢李清照【原文】50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译文】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秋天总是忽然变暖,又转寒冷,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傍晚的寒风紧吹?一行大雁从头顶上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当年为我传递书信的旧日相识。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孤独地守着窗前,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那雨声还是点点滴滴。这般光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考题考点】1.本文概述这首词是李清照后期流落江南时的代表作。金兵南侵、丈夫死去,一个孤苦的寡妇在战乱穷愁的生活中,感受到的是寒暖不定的秋天、自己生活的窘迫、酒驱不去的寒意;当年“雁字回时”,捎有丈夫的信;现在雁在人亡,眼前唯见菊花凋零、梧桐泣雨,一个人独守窗前,等着天黑。作者在这首词中尽情抒写了自己经历人生巨变、孤身飘零异乡的凄惨心境与悲伤情怀。2.中心思想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表现了作者动荡不安的心境。3.结构层次本词主要是通过对一系列残秋景物的描绘来表现作者的愁苦心情的。除开头七组叠字外,依次通过以下五个层次的景物铺叙来渲染愁情。第一层“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是从深秋气候忽冷忽暖,反常多变,最难调养身体的角度来表达词人这时心境烦愁。第二层“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是从借酒消愁而愁更愁,秋风急来更使愁意深浓的角度来表现词人愁情加深。第三层“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是借过雁勾起昔日情景,拨动了她的心弦,家事国事涌上心头,进一步抒写国破家亡之愁。第四层“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是从写残菊50 凋零来比喻自己的不幸遭遇的角度,来表达词人晚年孤苦无依的愁绪。第五层“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是从不停的雨点滴在梧桐叶上,声音凄楚的角度,使秋夜显得阴沉、凄冷,因而敲击得词人的内心更加愁苦难熬,最后用“怎一个愁字了得”结束。整首词就是这样多层次地反复渲染、加深词人的无限哀愁痛苦的,情调虽然低沉,但却艺术地反映了宋室南渡后许多离乡背井、骨肉分离、生活孤苦的人们的共同感受,这种亡国之痛,沦落之苦,今昔之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4.写作特点1.这首词采用白描手法,将自己的情感融于酒、晚风、秋雁、菊花、梧桐、细雨等一系列个性化的意象之中。词人笔下的一切景象都蒙上了凄婉、悲凉的色彩:酒是不敌“晚来风急”的淡酒;雁是“旧时相识”,却不能捎来亡夫书信;满地堆积的菊花憔悴、消瘦;“梧桐更兼细雨”,让人心碎。正是这些独特的意象承载了作者的忧伤与哀愁,将词人的心境发挥得淋漓尽致。2.这首词开篇奇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字,揭示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最强音。国家不幸,丈夫去世,只身流落他乡,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已失去,心灵无所寄托,只有四处寻觅,而这些失去的东西却是再也寻觅不到的。于是,词人感到从内到外的“冷冷清清”,也就是说词人冷冷清清的心情映射到外界环境中,接下来“凄凄惨惨戚戚”六个字更是生动地反映出词人的惨淡心情。因此,“寻寻觅觅”是动作行为的描写;“冷冷清清”是环境气氛的描写;“凄凄惨惨戚戚”则是心境的描写。这十四个叠字排列在一起,为后面所描写的一切景物奠定了凄凉的基调。《词苑丛谈》如此评论:“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的确,这十四个叠字的使用不仅为整首词增添了音韵上的美感,而且营造了浓浓的凄惨的气氛。读完了这十四个字,读者就能感受到词人悲伤、绝望的心情,也就能理解后面的一系列意象的描写了。3.本词写作上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口语的运用。“窗儿”“怎生”“了得”等口语词汇为本文增添了音乐美,同时使词人的情感更加率真感人,有似俗而雅的艺术效果。50.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原文】50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译文】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向天边流去,秋天更无边无际。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那群山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夕阳西下之时落日斜挂楼头,孤雁悲啼声里游子悲愤压抑。我看完这宝刀,狠狠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不要说鲈鱼肉度丝鲜美,秋风呼呼刮满天,我怎会像西晋的张翰,为贪吃家乡美味而弃官?我也不会学求田问舍的许汜。只遗憾时光流逝,国家仍在风雨飘摇之中,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我擦掉英雄失意的眼泪!【考题考点】1.本文概述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辛弃疾将任东安抚司参议官。这时作者南归已近十年了,却投闲置散,任了一介小官,一次,他登上建康的赏心亭,极目远望祖国的山川风物,百感交集,更加痛惜自己满怀壮志而老大无成,于是写下这首词《水龙吟》。一说此词为孝宗乾道四年至六年(1168 —1170年)辛弃疾在建康任通判时所作。词的上片写登楼后见到的景致,先写水后写山,并借景抒情。词的下片直接言志,阐明了无人理解的“登临意”。这首词形象地说明,当时的中国大地,一面是“西北浮云”“中原膏血”;而另一面却是“西湖歌舞”“百年酣醉”,长此以往,南宋之灭亡,势在必然了。2.中心思想本词通过秋日登高望远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金人占领的北方故土的深深怀念和渴望北伐杀敌、收复故国的强烈愿望,抒发了作者无人理会、岁月空度和壮志难酬的苦闷愤恨,也间接揭露出南宋小朝廷醉生梦死、苟且偷安的投降妥协嘴脸。3.结构分析50 本词上片重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采用由远及近、由抽象到具体的表现手法烘托渲染胸中深重的愁思,写来极具层次感。起首的二句写江天一色的广阔秋景,没有明确点明愁思,但连用两个“秋”字,已用寂寥的秋色为下文做了极好的铺垫,这是远景的描写。接下来写山的三句,不仅视线由远渐近,而且点出“愁”“恨”之绪,但也仅此而已,不明说缘何愁,缘何恨。下面三句更是写身边的楼头之景,“江南游子”一句,指明这里的“愁”是背井离乡、远寓南方的思乡之愁,但不阐明为何不能返乡的原因。到最后三句中,通过“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具体描写,揭示出游子不得返乡,是因为异族占领了中原,所以作者想拿起武器,北上杀敌。这样,通过层层递进的描写,作者不仅把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而且把家愁与国恨串接在一块,大大提升了“愁思”的思想境界。最后两句“无人会,登临意”,不仅暗寓对朝廷君臣的斥责,也有引起下片的作用。下片紧接上片,具体详细地述说作者登高临远,究竟有什么样的心意和感慨。这里一连使用了三个典故,通过对张翰、许汜只想个人利益的否定,对北伐的桓温的欣赏,明确表明要像桓温一样率军北伐,收复失地的志向。但在当时的情势之下,这志向看来难以实现,于是只好唤取身边侍女,擦干英雄失意的眼泪。4.写作特点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突出地表现在词的上片。起首两句虽没有明确的情语,但作者连用两个“秋”字,突出楚天辽阔无际的寂寥秋色,已在暗示正是由于自己愁思满怀,才愈发感受到这秋色的凄楚,于景中暗寓愁情。接下来的三句,用“献愁供恨”点睛,使情与景的交融浑然一体。远方起伏各异的山峦,本是不带情感色彩的自然物,但从作者的愁眼望去,一座座的山丘便仿佛都在托载、呈现着愁恨。这样的描写,令人想起唐人的名句:“思悠悠,恨悠悠,吴山点点愁”,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既描绘了山峦的秀色,又寄寓着深深的愁绪。其他如“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的描绘,也既是景语,又是情语,使人分不清什么是景,什么是情,真正达到了二者的和谐统一。50 2.巧用典故抒情言志。词的下片连用三个典故,每一个典故作者都赋予其丰富的内涵,大大增加了词的容量,使读者更为具体深刻地体会其“登临意”。如“季鹰归未”的典故,其背景是西晋张翰因不满于当时官场的混浊不堪,王侯贵族的争权夺利,为全身远祸,因而以思鲈鱼为由弃官返乡。作者用此典,一方面,表明自己所处的政治环境,类似张翰,反映出南宋小朝廷的昏庸黑暗;另一方面,又决然否定了张翰的做法,表明自己虽身处逆境,但绝不敢忘怀国事,仍要努力抗争的坚定态度。比起张翰,更多了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的无私、壮烈,和不畏险阻的坚毅。又如“刘郎才气”的典故,表明作者尽管不为朝廷所用,但决不会像许汜那样去经营个人的舒适生活,而是仰慕刘备的大志和才气,渴望像他那样决胜疆场。再如“树犹如此”的典故,一方面,借桓温北伐的事迹来阐明自己同样期盼北定中原的心志,另一方面,也感慨光阴似箭、人生易老而功业难成,使其伐金卫国的政治理想又带有强烈的急迫感。正是因为作者巧妙贴切地运用了典故,上述深挚、曲折、复杂的思想感情才得以为读者所领会,真正起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51.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原文】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译文】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考题考点】1.本文概述这首小令以郊野日暮的秋景,衬托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形象,曲末“断肠人在天涯”点明了整首曲的主题:游子思乡,倦于漂泊。2.中心思想这首小令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3.结构分析这首小令可分为两层。50 前三句为第一层,写日暮时分的景象。分别描绘出一派苍凉、萧瑟的秋景和闲适、温暖的人家小景,形成一种景致上的对照。后二句为第二层,写出秋日斜阳中游子孤寂的愁情思绪。4.写作特点1.这首小令通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作者用一组组景物组成色彩浓郁的画面来传达感情,效果极佳。“藤”“树”“鸦”“道”“风”“马”诸物一经与“枯”“老”“昏”“古”“西”“瘦”等词并列在一起,便使构成的意象承载了主人公孤寂、荒凉、萧飒的感情色彩;然后再将夕阳下漂泊异乡的“断肠人”形象点染出来,更使这几组客观景物受到游子的主观情感支配,成为旅愁的象征。2.在词组构成方面,这首小令前三句每句中有三个双音节词组;每个词组均为名词性质,即修饰语加中心语的偏正结构,每个偏正结构描摹一种景物。这三句对仗极为工整,即所谓“鼎足对”,大大增强了作品魅力。52.前赤壁赋苏轼【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50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译文】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苍茫万顷的江面。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仙境。这时候喝酒喝得高兴起来,用手叩击着船舷,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迎击空明的粼波,我的心怀悠远,想望伊人在天涯那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呜呜”作声,有如哀怨有如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凄切、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落泪。苏轼的容色忧愁凄怆,(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吗?(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委实是当世的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50 ,与麋鹿为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我们)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颗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没有穷尽。(我想)与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我)知道这些不可能屡屡得到,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不断流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但是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时候。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客人高兴地笑了,清洗杯盏重新斟酒。菜肴和果品都被吃完,只剩下桌上的杯碟一片凌乱。(苏子与同伴)在船里互相枕着垫着睡去,不知不觉天边已经显出白色(指天明了)。【考题考点】一、本赋写作背景与主要内容《赤壁赋》写于苏轼被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1079),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苏轼遭御史弹劾并扣上诽谤朝廷、指斥皇帝、反对新法的罪名,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后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行为受到管制,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苏轼初到黄州,没有薪俸,吃住都成问题。幸好黄州地方官吏钦慕他的为人与俊才,非但不加管束,还常常任他在管区内纵情游山观水。一位在黄州做事的好友替他请愿了一块荒地,让他耕种、造屋。苏轼亲自在东坡开荒种地,又在东坡旁筑了一间书斋,命名其为“东坡雪堂”,从此自号“东坡居士”。在这样的境遇下,他仍然能保持一种随遇而安、达观脱俗、甘苦等同的高超人生态度。元丰五年,苏轼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前赤壁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第一段写苏子与客泛舟,夜游赤壁的情景。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快乐和客人箫声的悲凉。第三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第四段写苏轼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客人。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开怀畅饮,兴尽而眠。二、本赋思想内容本文通过描写作者夜游赤壁时所见景物及主客关于人生、命运的不同见解,反映出作者当时被贬黄州后的苦闷消极之情,以及自我解脱的思想变化过程,表现作者虽然身处逆境依然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阐述了一些颇具辩证法色彩的人生哲理,对后人具有启发作用。三、本赋结构层次50 本文是篇文赋,依照时间顺序一路写来,由明月当空的夜晚写到东方既白的早晨。但文章除这一条时间线索之外,还有一条更为核心的情感变化的内在线索,经历了“乐—悲—乐”的移换。因此,按照情感变化线索,全文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自然段。主要描写傍晚泛舟江上所见之清风明月美景,以及由此引发的超然物外、飘飘欲仙之情。这种情感直接由自然景物引发,是乐观、怡然自得的。第二部分:即第二、三自然段,由呜咽的箫声而写起,引发主客间的问答。这一部是站在“客”的立场和思维角度,怀古伤今,见物思人,在与“无穷”“长终”的长江、明月的对照中,慨叹人生无常,生命短暂,情感低落悲观。第三部分:即第四、五自然段,站在“主”的立场和思维角度,依然是以长江、明月为对象,分析阐述万物和人类中存在着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指明:从变化的角度看,万物与人类没有不变的;从不变的角度看,人类的生命通过代代相传而延续,永不会消亡。由于认清了这个道理,心头的重负得以解脱,情感又复于轻松、喜悦。四、本赋写作特点1.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本文情因景生,理缘情出,论由景发,将写景、抒情与议论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第一部分中,正是由于夜览赤壁的美景,陶醉于其中,因此引发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怡乐之情。可谓情由景出,景因情显。那么,人是不是能永久地流连于山水美景之间,长久保有这一份怡乐情怀呢?这就自然引发下文对人生问题的思索。于是,第二、三部分,就从不同立场、角度展开辩答。应当注意的是,在这两部分中,“客”与“主”固然论点不同,看法各异,但并非空发议论。他们都是抓住长江、明月的自然特征,各抒己见。也就是说,在这里,自然景物成为他们立论的根据,没有景也就无从论起。全文就是这样,将三者紧密结合了起来。2.用赋主客对话,抑客伸主的特点,展现身处逆境中个人的思想矛盾,以及最终持有的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赋这种文体,始于先秦,形成于西汉。与其他文体相比,赋具有多方面的特点,仅就结构设置而言,赋大多虚拟主客二人,以主客对话的形式展开全文,最终以抑客伸主、客败主胜的结局而告终。这是赋的传统表现手法,西汉辞赋大家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等人的文赋大多如此。50 作者写作此赋之时,是在因写诗“谤讪朝廷”。下狱获释,贬谪黄州以后不久,严酷的社会政治状况和偏远落后的生活环境,使他时常陷于郁闷苦痛之中,又时常想自我解脱。这种复杂甚至有时对立的想法、情感,其他文体似难准确、酣畅地表达,于是,苏轼借用文赋原本预设两方的特点,把他悲苦的心情借“客”之口道出,而将导源于人生哲理之上的乐观积极态度由“主”阐明,最后“主”战胜了“客”,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也就得到了肯定。50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1-10-08 09:38:29 页数:51
价格:¥15 大小:100.42 KB
文章作者:必右启智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