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1课件:2.1.2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9

2/39

3/39

4/39

剩余3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一二三一、内、外力作用比较,一二三思考讨论有人说,“内力”是地表形态的“塑造师”,“外力”是地表形态的“雕刻师”,你赞同这种说法吗?提示:赞同。因为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一二三二、内力作用1.板块构造学说(1)板块划分。①美洲板块,②太平洋板块,③亚欧板块,④非洲板块,⑤印度洋板块,⑥南极洲板块。,一二三(2)板块运动。①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运动比较平缓,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火山、地震主要分布于这一地带。②板块相对移动,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3)形成地貌。①消亡边界:a.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常形成高大山脉;b.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碰撞,常形成海沟、岛弧或海岸山脉。②生长边界:a.陆地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常形成裂谷;b.海洋中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大洋中脊。,一二三2.地质构造(1)概念: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永久性变形、变位。(2)常见类型。①褶皱: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A处:岩层向上拱起,称为背斜,常形成山岭。B处:岩层向下弯曲,称为向斜,常形成谷地或盆地。②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层所能承受的强度,岩层受力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C处为断层,常形成谷地或陡崖。,一二三说一说断层可以形成断块山地,你能说一说中国著名的断块山地有哪些吗?提示:华山、庐山、泰山等。,一二三三、外力作用1.主要类型: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2.地表形态。,一二三3.人类活动对地形的影响(1)趋利避害:平整土地、修筑梯田、挖河修渠、修建水库等。(2)消极作用:滥砍乱伐、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等,诱发洪涝、滑坡等灾害。思考讨论为什么一般河流上游地区河谷狭窄,而中下游地区河谷宽广?提示:河流上游一般发源于山区,流水侵蚀强烈,使河谷呈现出“V”型。而河流中下游多分布在地势平坦、流速较慢的平原地区,河流向下侵蚀较弱,向两侧的侵蚀能力加强,泥沙沉积明显,形成宽谷。,探究一探究二主题活动某地理兴趣小组绘出了以下四幅地质构造示意图。,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1)请说出四幅图分别表示的地质构造类型。提示:A背斜,B向斜,C断层,D火山。(2)请说出四幅图分别表示的地貌类型。提示:A山岭,B山岭,C山地,D山地。(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哪幅图表示的地质构造相吻合?提示:该诗描写的是泰山,泰山是断块山,C表示断层处岩块上升形成山地。,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1.地质构造的判读方法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两种基本类型。其判断方法如下。,探究一探究二归纳总结地质构造的判断依据(1)背斜、向斜的判断依据。方法一:看形态弯曲。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是向斜。方法二:分岩层新老。在岩层弯曲形态不明显的地质构造图中,判断背斜和向斜的可靠依据是岩层的新老关系,即“中心老,两翼新”为背斜,“中心新,两翼老”为向斜。,探究一探究二(2)断层的判断依据。判断断层的依据:一是看岩层是不是受力断裂,二是看它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例如,下图中A、B、C三处岩石既受力断裂,又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所以A、B、C三处都是断层;而D处岩石虽然断裂但无位移,故不是断层。,探究一探究二2.构造地貌的判读方法由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具体如下。,探究一探究二3.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探究一探究二(1)找矿①背斜为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背斜底部,中间为石油,如上图所示。②利用向斜确定钻矿的位置。煤矿等沉积矿往往保留在向斜部位的地下。(2)找水①“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如上图所示。②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外露的地方。如上图所示。,探究一探究二(3)工程建设①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②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向斜是地下水汇集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隧道可能变为水道。开凿隧道宜选择在背斜部位,该结构不仅结实坚固、不容易塌陷,而且无积水。,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例题1】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什么?根据地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什么?③处的地形属山地。(2)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探究一探究二(3)(多选)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A.渭河谷地B.长江三峡C.汾河谷地D.雅鲁藏布大峡谷(4)图中c地层为含水层,a、b、d各地层为隔水层,因此在处(填序号)打井较有可能获得丰富的地下水。说出你的理由。,探究一探究二解析:1.读图析图:第(1)题,背斜、向斜的判断依据是岩层的新老关系,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为背斜;反之则为向斜。在形成初期构造地貌往往表现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而形成年代久远的,由于差异侵蚀的缘故则往往表现为“向斜成山,背斜成谷”第(2)题,地垒处的岩层上升,箭头向上;地堑处的岩层下降,箭头向下第(3)题,图中④处两侧岩层相对上升,中间岩层相对下降,形成地堑第(4)题,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探究一探究二2.技巧归纳:当岩层形态完整时,即内力作用突出,而外力作用不显著时,可直接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判断构造和地形。当岩层形态不完整时,用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地质构造,即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和向斜的科学依据。答案:(1)②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易被侵蚀。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块状(2)绘图略(中间岩块箭头向上,两侧向下)。(3)AC(4)①该处为向斜构造,在此处打井能打到向斜槽部,地下水容易汇聚。,探究一探究二主题活动台湾东北沿海的“野柳地质公园”有一块形似“金钱豹”的岩石,每年只能在农历大潮的退潮期间见到;不过,现在发现“豹头”已经掉在地上。结合材料探究:(1)导致“金钱豹”断头的主要地质作用是什么?提示:海浪侵蚀作用。(2)发生在自然界中,与此相似的地质作用还有哪些?提示:风力侵蚀、流水侵蚀等。,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1.侵蚀作用与地表形态,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2.沉积作用与地表形态,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例题2】导学号58734028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某古火山及附近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探究一探究二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为()A.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B.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C.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D.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解析:从题干可知该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表明先发生岩层断裂,岩浆沿裂隙喷发,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出露地表,在外力作用下,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到达河滩位置。答案:C,1-23-456读世界某地区海底深度与其岩石年龄关系图,完成第1~2题。1.据图可判断出M地的岩石类型和地貌分别是()A.侵入岩 海盆B.喷出岩 海岭C.沉积岩 海岭D.变质岩 海沟,1-23-4562.M地与下图中的地的板块分布情况相似。(),1-23-456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M地海底深度约为2千米,故其地貌不可能是海盆和海沟,排除A、D选项;M地的岩石年龄为0,故该岩石可能是刚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排除C选项。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M地是海岭,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附近。A地位于下加利福尼亚半岛,C地位于新西兰北岛,D地位于日本九州岛,这三地均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B地位于冰岛,其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附近,故选B项。答案:1.B2.B,1-23-456读图,完成第3~4题。,1-23-4563.下列景观形成原因与丁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路南石林B.沙丘C.富士山D.峨眉山4.人们在甲、乙、丙、丁四处从事的活动,合理的是()A.甲处打深水井,适当开采地下水B.乙处大量种植宽叶树木,美化环境C.丙处修建大坝蓄水发电D.丁处建设高层建筑,1-23-456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丁处为断层。路南石林是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沙丘主要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富士山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峨眉山是断层构造形成的断块山,故D选项正确。第4题,从图中可知,乙处气候干旱,风力侵蚀作用强,不适宜种植宽叶树木,因为叶子宽大,植物蒸腾作用强,不易保持水分,也就不易在干旱地区成活;丙处位于河流下游河口处,河水流速慢,地势平坦,落差小,不适宜建设大坝进行水力发电;丁处为断层,不适宜建设高层建筑;甲处有向斜,利于储存地下水,可以适当开采地下水,故选A选项。答案:3.D4.A,1-23-4565.下列选项与下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解析:过程①主要表现为在冰川、风、热胀冷缩等物理作用下,坚硬的岩石逐渐转化为碎屑物,属于物理风化过程;过程②主要表现为松散的碎屑物经过搬运、沉积作用,形成沉积物。答案:A,1-23-456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地形:甲是,乙是。地质构造:甲是,丙是。(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4)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欲在甲、乙、丙三地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为什么不能选择乙、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1-23-456解析:第(1)题,根据岩层弯曲形态及岩层新老关系即可判断出甲为背斜,乙为向斜,丙为断层。第(2)题,甲为背斜谷,这与外力侵蚀有关。第(3)题,判断乙处地质构造依据有二:岩层弯曲形态及岩层新老关系。第(4)题,乙为向斜,易汇集地下水,发生透水事故;丙为断层,易诱发地质灾害。答案:(1)谷地(鞍部)山地 背斜 断层(2)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为谷地。(3)岩层年龄:中心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岩层弯曲形态:岩层向下弯曲。(4)乙地为向斜,向斜是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区,隧道易变成水道;丙地为断层,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地质灾害,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造成建筑物塌陷。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1-08-19 13:52:10 页数:39
价格:¥3 大小:2.14 MB
文章作者:暗影之翼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