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化学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第1课时 制取氧气的原理 催化剂教学课件2024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1

2/41

3/41

4/41

剩余3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制取氧气的原理-催化剂-课题3《制取氧气》R·九年级化学上册 学习目标01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认识分解反应了解制取氧气的主要方法和原理0203 预习检测01 1.工业上一般采用的方法制取氧气。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用文字表达式):(1)____;(2)。3.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里能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和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的物质。4.分解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改变质量化学性质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加热过氧化氢水+氧气二氧化锰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预习检测分离空气 氧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具有广泛的用途,急救病人、电氧焊、炼钢等都需要较为纯净的氧气,如何制取氧气?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制取氧气。新课导入 资料卡片02 知识点1工业制取氧气资料卡片空气中含有大量氧气,是制取氧气廉价、易得的原料。怎样才能把氧气从空气中分离出来呢?我们知道,液态纯净物有一定的沸点。科学家正是利用了物质的这一性质,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然后升温。由于液态氮的沸点(-196℃)比液态氧的沸点(-183℃)低,所以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为了便于储存、运输和使用,通常把氧气加压后储存在蓝色的钢瓶中。工业上如何大量制取氧气: 总结分离液态空气法是利用了物质的沸点不同(氮气沸点比氧气低)。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然后升温。由于氮气沸点比氧气低,所以氮气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该过程发生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你还知道工业制氧的其他方法吗?膜分离技术法空气通过多级分离上述过程发生的变化属于__变化物理氧气含量为90%以上的富氧空气得到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 工业制氧气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先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关于这个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A.有新物质氧气生成B.利用了物质的沸点不同C.先收集到的氮气沸点较低D.得到的氮气或氧气中可能混有稀有气体典例剖析 课堂探究03 【实验2-5】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把少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将一个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再将其与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知识点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课堂探究1.高锰酸钾制氧气 高锰酸钾制氧气 (1)加热试管,当导管口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气泡时,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2)把带有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实验编号现象(1)(2)有大量气泡进入集气瓶,瓶内液面不断下降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反应表达式: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加热 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1)在试管中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把带有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观察现象。(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有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观察现象。(3)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有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观察现象。【探究实验】 【实验现象】1.在实验(1)和实验(2)中,木条是否复燃?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实验(1)不复燃,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的氧气太少,不足以是木条复燃;实验(2)复燃,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试验编号现象(1)(2)(3)木条不复燃产生气泡,木条复燃产生气泡,木条复燃 2.综合分析实验(1)—实验(3)中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发应中起了什么作用?试验编号现象分析(1)木条不复燃(2)产生气泡木条复燃(3)产生气泡木条复燃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放出的氧气少二氧化锰加速了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放出的氧气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实验结论过氧化氢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制取氧气。二氧化锰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只是一种催化剂,催化剂是一个反应条件。反应表达式:过氧化氢水+氧气二氧化锰 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A.通电使水分解:水氢气+氧气B.加热高锰酸钾分解: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C.加热氯酸钾分解:氯酸钾氯化钾+氧气D.过氧化氢溶液催化分解:过氧化氢水+氧气典例剖析通电加热二氧化锰加热二氧化锰D 待实验的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待试管中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再重复上述操作。每次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试管都产生大量气泡,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知识点3催化剂和催化作用课堂探究【实验探究】 (1)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并没有改变。(2)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有没有发生改变?在实验前用精密的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洗净、干燥,再称量,比较反应前后二氧化锰质量,发现没有变化。小组讨论 没有加入二氧化锰时,过氧化氢溶液需要加热才能产生氧气加入二氧化锰后,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氧气。二氧化锰加快了反应速率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状元成才路 小结(1)“一变”是指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这里“改变”包括加快和减慢。(2)“两不变”是指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的前后没有改变。(3)在某个化学反应中,可以选择不同的物质作为催化剂。(4)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典例剖析A.加入催化剂能使反应速率加快B.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C.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D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知识点4分解反应课堂探究【思考与讨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加热过氧化氢水+氧气二氧化锰答:都是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分析这两个反应,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不同? 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定义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表达式特征一变多多变一联系两者是并列关系,互不从属,也无交集XA+B+…A+B+…X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的比较: 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D.硫+氧气二氧化硫C.过氧化氢水+氧气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点燃B.镁+稀盐酸氯化镁+氢气×化合反应×√×化合反应C典例剖析二氧化锰点燃 明确探究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获取证据分析推理形成结论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 课题3制取氧气教学板书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加热①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②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③过氧化氢水+氧气。2.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二氧化锰 催化剂一变两不变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加热过氧化氢水+氧气二氧化锰分离空气法膜分离技术法实验室制取氧气工业制取氧气制取氧气课堂小结化学变化分解反应物理变化 课后练习04 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反应都需要催化剂才能进行B.催化剂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不发生改变D.只有二氧化锰才能作催化剂B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2.下列反应中,既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的是()。A.B.C.D.B水氢气+氧气通电氧化汞汞+氧气加热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点燃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点燃 3.工业上用的方法制氧气,在低温加压的情况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由于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首先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来。利用这种方法制取的氧气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分离液态空气氮气混合物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4.利用下图所示仪器、试剂及其他必要物品进行实验并探究。(1)“把二氧化锰加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与“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的实验现象是否相同?哪种方法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课后练习(2)设计制取氧气和探究其性质的实验方案(下表可供参考,你也可以利用一些代用品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征得教师同意后实施你的方案,实验后进行小结。目标寻找新的催化剂制取氧气探究氧气的性质仪器、试剂方案(可画简图)(提示:使用氧化铜或氧化铁代替二氧化锰)步骤结论 课后练习答:(1)实验现象不相同,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可以得到平稳的氧气流。(2)仪器、试剂注射器、试管、水槽、玻璃片、带导管的橡胶塞、木炭、澄清的石灰水、火柴、坩埚钳、酒精灯、过氧化氢溶液、氧化铁粉末。方案(见上图) 课后练习【步骤】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水槽内集气瓶盛满水,倒放于水槽中,再将氧化铁粉末放在试管里,塞好带导管的橡胶塞,用注射器向内逐滴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待气泡连续均匀时,开始收集,收集一瓶氧气后,取出正放在实验台上,用坩埚钳将木炭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观察现象,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再观察现象。【结论】氧化铁粉末也可作过氧化氢溶液的催化剂,氧气不易溶于水,能支持燃烧。 课后练习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4-12-24 00:20:02 页数:41
价格:¥1 大小:13.96 M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