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初中
>
历史
>
人教版(2024)
>
七年级上册
>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
初中历史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学课件(2024秋)
初中历史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学课件(2024秋)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33
2
/33
3
/33
4
/33
剩余2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府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秦朝建立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统治,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刘邦建立西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景时期,出现“文景之治”局面。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基础。25年东汉建立刘秀建立东汉。在其统治后期,出现“光武中兴”的局面。184年黄巾起义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公元前141—前87年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思想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通过了解秦朝统一,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 秦统一中国 秦灭六国前的社会形势:(西周)分封制、宗法制(春秋)诸侯割据混战(战国)各国掀起自上而下的变法运动诸侯势力强大,“两制”逐渐崩坏封建经济的发展秦的统一秦国商鞅变法成效最大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实行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国力大增,逐步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材料二:秦王嬴政聚才、用才有方,任用许多能臣悍将,如李斯、蒙恬、尉缭、王翦等,君臣之间配合默契,相得益彰。——《秦始皇嬴政》材料三: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影响了社会稳定,广大民众企盼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阅读下列材料,概括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原因。商鞅变法任用人才民心所向 秦朝的建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它结束了春秋战国长达500多年的混战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使“中国”有了一个明确具体的现实存在。01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混乱的局面,统一后的秦朝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02 思考探究:根据下面的史料,皇帝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史记·秦始皇本纪》在秦统一之前,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莫过于三皇五帝;秦的统一,“自上古以来未尝有”,嬴政于三皇和五帝中各取一字,组成了“皇帝”。从此,“皇帝”成为君主专用的称号,在中国沿用了两千一百多年,直到清朝灭亡。 材料: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史记·秦始皇本纪》嬴政成为第一个采用“皇帝”这个名称的君主,他为何要自称是“始皇帝”呢?嬴政希望秦朝能一直沿续下去,“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所以自称“始皇帝”。 行政大权独揽任免官员御史大夫太尉皇帝丞相军事监察宫廷警卫宫门卫戍宫廷车马皇室事务司法刑狱农赋财政工商税务皇室财务民族外交祭祀礼教奉常郎中令卫尉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太仆中央官制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秦始皇本纪》在地方上,秦朝全面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管辖。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在郡下设县。郡和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行政大权独揽任免官员御史大夫太尉皇帝丞相军事监察郡县中央具体政务郡丞、郡守、郡尉县丞、县令、县尉九卿地方官制 从当时看,郡县制避免了西周分封制难以维系导致的长期战乱分裂,避免了地方的各自为政。地方服从中央,所有地区都处于中央的控制下。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对以后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项目周朝秦朝最高统治者的称呼最高统治者的权力统治地方的方式比较周朝和秦朝统治的差异王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天下共主实行分封制皇帝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实行郡县制 文化上:统一文字秦统一后,秦始皇命丞相李斯等人,在原来秦国文字的基础上,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字颁行全国。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睡虎地发现的秦简就是文字统一之后政府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传达的有力证据。据考古研究,在第11号墓中出土的大量秦代竹简,可能就是墓主人——一位名叫“喜”的基层官吏,在筷子粗细的一千多枚竹简上写下的四万多字的工作记录,为我们提供了文字统一的有力证明。 ①政治: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有利于政治上巩固统一;②经济:使不同地域的人们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与发展;③文化:便于各地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到汉字的演进与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总之,文字的统一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想一想:文字的统一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秦朝货币为圆形方孔、半两、铜制,秦统一以后的货币就是秦国原来使用的圆形方孔两钱,俗称“秦半两”。 从制造上来说,圆形方孔钱中间的方孔可以固定在模具上,便于加工整治,打锉毛边;从使用上说,圆形的边缘不易磨损;铜钱中间的孔也为携带和计数提供了便利。圆形方孔钱是我国古代货币的基本形制。查阅资料,说一说:圆形方孔为什么成为我国古代货币的基本形制? 朝廷规定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所有度量衡用器由国家统一监制。中国古代用来确定物体重量的器具叫作“衡”。“衡”指的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秤杆或天平上的横梁;而与衡相配、用调整自身重量或变动自身位置的方式使被称物质在衡杆上定位的那件重物,称为“权”,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砝码或秤砣。秦美阳铜权 将秦美阳铜权与秦铜权略作比较可以发现,这两件秦朝时期的铜权,虽然是在不同的地方出土的,但都刻有以下两段铭文。秦美阳铜权秦铜权铭文一为秦始皇诏文:廿六年(公元前221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承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铭文二为秦二世诏文:元年(公元前209年),制诏丞相斯、去疾:“法度量,尽始皇帝为之,皆有刻辞焉。今袭号,而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殹,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刻此诏。”故刻左,使毋疑。提问:两个在不同地方出土的秦铜权,上面却刻着两段相同的文字,这说明了什么?秦朝统一度量衡政策的推行是认真、有效的。 交通上:统一车轨,开凿灵渠秦直道有“古代高速公路”之称,直道从咸阳出发通向九原郡,是为了防御匈奴。 灵渠一直到今天,灵渠还在发挥着运输和灌溉的作用。2018年,灵渠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战国时期秦国修筑的都江堰同时被列入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秦始皇派人开凿灵渠,沟通了湘江和漓江,把今天的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促进了水路交通的发展。 材料: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措施: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统一文字。意义:度量衡的统一,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统一车轨,有利于全国各地交通的顺畅;文字的统一,便利了政令的推行和文化的交流,并直接影响汉字的演进和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文化的发展。秦始皇实行的这些措施,有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军事上:北筑长城,抵御匈奴临洮辽东蒙恬,秦朝时期名将,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监修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想一想:国家统一对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什么好处?在统一环境下,国家能够制定并实施统一的政策与措施,减少阻隔,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秦朝形势图 措施影响政治文化经济交通军事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影响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国家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后世政治制度的框架,对以后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郡县制的普遍推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统一文字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使不同地域的人们能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统一车轨和道路的宽度,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开凿灵渠加强了对各地的控制,便利了各地的交通往来统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扩展了秦朝管辖的范围,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短暂出现过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在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长河中,秦朝已灰飞烟灭,渐行渐远,然而,秦朝时形成的大一统的思想却深入人心。此后,统一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成为中华民族永不磨灭的历史印记,成为中国人民永恒不变的历史追求! [北京中考]有学者认为,自秦始皇以后,中国人明白了自己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子,虽有曲折,历史大势终归是要回到统一国家的正轨上来。他意在说明( )A.王室衰微的表现B.商鞅变法的背景C.秦灭六国的过程D.秦朝统一的意义D [毕节中考]适合作为下列材料主题的是()A.秦灭六国,结束战乱B.秦朝法律严苛,赋税沉重C.秦朝确立中央集权制D.秦朝疆域辽阔,人口众多C材料出处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资治通鉴》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掌副丞相《汉书》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涉及“皇帝”“御史大夫”“郡”等字眼的题,一般考查的是秦朝的中央集权制。 [宜宾江安二模]文物是无声的历史。解读下列秦朝文物,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秦朝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文字B.秦朝实行了皇帝制度和分封制C.秦朝的青铜铸造技术非常高超D.秦朝是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A 材料一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司马迁《史记》②读材料指秦始皇嬴政。材料二 秦始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陈寿《三国志》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废除分封制下产生的诸侯,设置郡守。 (1)材料一中描述的是哪一制度的创立?依据材料一,概括这一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说说材料二中“罢侯”“置守”分别指废除、实行什么制度。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上。“罢侯”:废除分封制;“置守”:实行郡县制。①审设问答案来源作答内容答案来源③规范答作答内容答案来源作答范围作答内容 材料三 (秦统一前,各国)田畴异亩,车途异轨……文字异形。丈量土地的单位不同。(2)为了解决材料三中出现的这些情况,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统一度量衡、车轨、文字。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巩固了统一。车辆的轮距和道路的宽度不一样。文字的写法各不相同。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件
第9课 秦统一中国教案
初中历史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2024秋)
初中历史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作业课件(2024秋)
初中历史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作业课件(2024秋)
初中历史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 秦统一中国作业课件(2024秋)
初中历史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课件(2024秋)
初中历史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教学课件(2024秋)
初中历史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 秦汉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教学课件(2024秋)
初中历史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课件(2024秋)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12-14 08:20:01
页数:33
价格:¥1
大小:6.32 MB
文章作者:U-2009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