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人教部编版(2024)
>
七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测试卷(二)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测试卷(二)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5
2
/15
剩余1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七年级·语文上(R版)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8分)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A.澄澈(chéng)呻吟(yín)怂恿(sǒng) 拈轻怕重(niān)B.坍塌(dān)干涸(hé)缥缈(miǎo)哄堂大笑(hōng)C.鄙薄(bǐ)蓦然(mù)蹒跚(pán)惊慌失措(cuò)D.褴褛(lán)蜷伏(juán)倏地(shū)神采奕奕(yì)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徘徊荫蔽恍然大悟疲惫不堪B.沐浴倜傥花团锦簇截然不同C.拆散拼凑油然而生不求甚解D.唯恐抖擞美不胜收自做主张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5分)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四时景物美不胜收,语文的天地更是多姿多彩!开学以来,我们在绿草如茵的春天里嬉戏,在热烈粗犷的夏天里欢笑,在静谧邈远的秋天里漫步,____A____。读书是令人快乐的,穿行在文学经典之间,你可以欣赏灿烂辉煌的人类文明____B____你可以饱览绚丽多彩的自然世界,你可以领悟伟大高尚的人性思想。读书可以增长情操,陶冶知识。(1)在A处仿写一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与上下文结构一致,意思连贯。(2分) (2)B处应填的标点符号是______。(写出标点符号的名称)(1分)(3)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4.下列相关文化常识、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古代的中国人有“字”有“号”。如王凝之字叔平,李白号太白,孔子字仲尼。B.古代有敬辞与谦辞之分: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令堂是尊称对方的母亲。C.老舍,原名舒庆春,主要作品有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茶馆》等。D.《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文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5.古诗文默写。(6分)(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2)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3)__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4)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5)曹操的《观沧海》中描写草木茂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名著阅读。(8分)(1)根据自己的阅读感悟,参考示例,完成关于衍太太的批注。(3分)篇目片段批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先生读书时投入的样子,可以看出他是一位率真可爱的老学究。《琐记》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衍太太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2)下面是《西游记》部分“取经路线及对应故事”图,请补全空缺处的内容。(2分) (3)在阅读《西游记》后,一位同学对书中主要人物有这样的评价:“悟空可颂,悟净可敬,悟能可气,唐僧可憎。”针对这一评价,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假设你也参加了讨论,请你在“悟能”和“唐僧”中任选一人,结合原著内容,以“我同意……”或“我不同意……”开头,谈谈你的看法。(3分)二、阅读探究(42分)(一)阅读唐代诗人赵嘏的《赠别》,完成练习。(4分)水边秋草暮萋萋,欲驻残阳恨马蹄。曾是管弦同醉伴,一声歌尽各东西。7.请赏析首句中的“萋萋”。(2分)8.诗人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12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yú):句末语气词。9.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方与之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恐其自食其言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12.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12分)屋后的枣树周敏①记忆中,邻居李奶奶总在屋后那棵粗大的枣树下做活儿。②四月份,枣树已是满枝新绿了。暮春时分,满树小花,密密匝匝,层层叠叠。到了初夏之时,枣树上挂满的一簇簇绿豆大小的果子,正期待着长大成熟。盛夏,烈日炎炎,人们在为酷暑焦躁难挨的时候,我们早把自己埋在枣树厚厚的绿叶中了。③那时,每日午饭过后,大人们躲在屋里不肯出来,我们几个玩伴则抢阵地似的来到枣树下,谁先爬上去谁就是英雄。邻居姐姐个儿大,一蹦就能抱住最低处的枝丫,然后双臂向上一拉,脚在主干上一蹬,人已跃到树上。我和其他玩伴没那个能耐,只能抱着粗粗的树干像蜗牛似的一点点往上挪。久而久之,树干被磨得如同我们的脚底板,光滑、细腻,连个孔眼都看不见。④初秋时节,我们便迫不及待地上树摘枣,爬上树后,先选一个自己最称心的枝丫,或骑或坐在上面,然后目光在双臂能及的范围内不停地搜索熟透的枣子。寻到一个称心的,手一伸,嘴一张,嘎嘣一声脆响,枣核已从嘴里飞 了出去,那水平绝不逊于猴子的功夫。偶尔遇到一颗珠圆玉润的枣子,我们就不忍这么奢侈了,总要拿在手里炫耀一番,然后再慢慢享用。⑤最兴奋的是站在树枝上冲着远处的小伙伴们大喊:“快来呀!晃枣子(树)喽!”立刻就有小伙伴冲锋陷阵般从四面八方涌来。于是我和玩伴们高呼:“一,二,三!”便一起拼命晃动树枝。这时,枣子冰雹似的往下落。小伙伴们在地上不停地捡着,有的干脆撩起衣襟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地接着。不到几分钟,他们个个都能满载而归。⑥其实许多小伙伴家都有枣树,但不知为什么,他们家的枣总没有李奶奶家的好吃。那脆生生、甜津津的滋味,令人至今难忘。每每忆起这棵枣树,仿佛总能看到李奶奶佝偻着身子为我们摘枣子,嘱咐我们不要磕着绊着的情景。而令我困惑的是,这棵树似乎永远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枣子,无论我们怎样暴殄天物,任意挥霍,都糟蹋不完。⑦一次,我因摇晃树枝时太卖力,一下子从树上掉了下来,虽然没弄伤哪里,但因此事,邻居李叔叔几次要把枣树锯掉,可李奶奶坚决反对,李奶奶的理由是:锯了枣树,以后孩子们到哪儿吃这么好的枣子?夏天到哪儿避暑去?其实我们知道,邻居李叔叔要锯树,更多的是为李奶奶着想,因为枣树的存在,李奶奶实在被折腾得够呛。小伙伴们整天在树上树下叽叽喳喳,闹得喜欢安静的李奶奶无法安生,还常常顺着枣树爬到李奶奶的屋顶上练飞檐走壁,因功夫不到家,常把李奶奶的房顶练出一个个大窟窿。为这些事,小伙伴们没少挨揍,好在每次都有李奶奶护着,都能化险为夷。最终,李叔叔依李奶奶的建议,只把靠水边的一些枝丫锯掉了。⑧ 后来,我们渐渐长大,一个个如雏鹰飞离枣树。奇怪的是,枣树也没了当年的那份活力,日渐枯萎。再后来,李奶奶病故了,房子拆了,奄奄一息的老枣树也被锯掉了。⑨人的一生会经历很多事,遇见很多人,他们平凡而普通,如同烟火,忽明忽暗,最后沦为一抹灰烬。而李奶奶不同,李奶奶如北斗,照耀着我的整个人生。⑩童年就这样随时光的推移成了记忆中最珍贵的宝盒,时光一去不复返,那带着稻香和泥土清香的气息,以及那挥之不去的枣树情结;和蔼可亲的李奶奶,儿时的玩伴……不管我走到哪里,都是我心中的羁绊。!而童年的记忆,依然清晰地挂在枣树上,满满的,不曾凋谢……(有改动)13.阅读文章,依据原文,在表格空缺处填入恰当的内容。(2分)段落主要内容第③段每日午饭后,“我们”比赛爬枣树第④段A第⑤段小伙伴们一起晃枣树,捡枣子吃第⑦段B第⑧段“我们”长大,李奶奶病故后,奄奄一息的老枣树被锯掉了14.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1)我和其他玩伴没那个能耐,只能抱着粗粗的树干像蜗牛似的一点点往上挪。(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2)寻到一个称心的,手一伸,嘴一张,嘎嘣一声脆响,枣核已从嘴里飞 了出去,那水平绝不逊于猴子的功夫。(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15.第⑨段画线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16.说说文章以《屋后的枣树》为标题的作用。(3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练习。(14分)父爱昼夜无眠尤天成①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音响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儿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他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儿恼火地说,那您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稳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但他终于什么也没说。②第二天,我睡到下午四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 。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说不定到哪儿玩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多出去交朋友。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这就对了。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儿心。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了,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锐。我觉得这并不过分。③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又出去了。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干啥。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的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④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在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由于该厂离我的住处较远,他们用专车来接我。饭毕,他们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雾气缭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一具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像一只瘦弱的虾米。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的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酬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爸爸!”我失声叫了起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而丢你的脸,哪料这么巧……⑤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⑥我说是。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理解父亲,感激父亲,敬重并抱愧于父亲的。我终于明白父亲为什么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深夜沉迷于写作,竟从未留意过父亲的房间里有没有人。 ⑦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父亲从那个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攒了一千多块了。最后,父亲郑重地说:“我想帮你早点把房债还上。”⑧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就是小尤啊?你爸为了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些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了儿女哟……⑨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父亲不放心地追了进来问,孩子,想啥呢?我说,我想,让我为您擦一次背……话未说完,就已鼻酸眼热,湿湿的液体借着水蒸气的掩护蒙上了眼睛。⑩“好吧。咱爷儿俩互相擦擦,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趴下来。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隆起的脊椎骨,犹如走过一道爱的山岗。(有改动)1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文章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说“父亲不肯,说他没病”,联系全文看,父亲再三不肯去医院的原因有:一是怕花钱;二是怕影响工作。B.文章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写了“我”希望父亲白天不要影响“我”睡觉的理由,吐露了生活的艰辛,表达了“我”对生活的埋怨和不满。C.文章多处设有伏笔,如“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等,这些伏笔使情节的发展更合乎情理,不显得突兀。D.文章第⑧段中递毛巾的老大爷的话,是对父亲的侧面描写,既照应了前文,又更好地突出了父亲的形象。18.文中的“我”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简要概括“我”这一人物形象。 (4分)19.赏析文章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情感。(4分)(1)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2)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隆起的脊椎骨,犹如走过一道爱的山岗。20.文章以《父爱昼夜无眠》为题,你是如何理解“昼夜无眠”这四个字的?(4分)三、作文(50分)21.长大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长大不只是身高的增长,体重的增加,更是一种力量的集聚、知识的增多和人格习性的养成。在每一个少年成长的过程中,都有许多人的陪伴,许多物的伴随,以及外界环境的熏陶。请以《是你,陪我长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①扣题而作,中心突出,叙事具体;②不得照抄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③若需要出现班级、老师、同学等人的姓名,请用化名替代。 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一、1.A 点拨:B项“坍”应读tān;C项“蓦”应读mò;D项“蜷”应读quán。2.D 点拨:“自做主张”应为“自作主张”。3.(1)示例:在银装素裹的冬天里玩耍 (2)逗号 (3)将“知识”与“情操”互换位置。4.B 点拨: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C.老舍,原名舒庆春,主要作品有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D.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5.(1)风正一帆悬 (2)博学而笃志 (3)非淡泊无以明志(4)却话巴山夜雨时 (5)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6.(1)语言描写,通过写衍太太怂恿孩子们玩有危险的游戏,事后推卸责任,表明她是一个表里不一的人。(意思对即可)(2)①三打白骨精 ②三调芭蕉扇(3)示例:我不同意“唐僧可憎”的观点。唐僧为了从西天取回真经,不畏千难万险,不为财色迷惑,富有献身精神。他对徒弟要求严格,自己也从不懈怠。他处处以慈悲为怀,一路播撒着善良的种子。他那普度众生的崇高信念、坚韧不拔的意志、执着追求的精神,无不令人肃然起敬。二、(一)7.“萋萋”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首句运用叠词,增强了音韵美,写出了水边草木的繁茂,渲染了离别时悲伤的气氛。这蓬乱的草像是诗人心中面对离别时的不舍一样蓬勃,烘托出诗人悲戚的心情。 8.即将与友人各奔东西的依依不舍之情;临水送别,残阳暮秋,眼前之景勾起了诗人心中的愁思,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曾经相伴玩乐,今日一别不知何时能相见,表达了诗人对前途的迷茫与担忧。(二)9.C10.(1)约定。 (2)舍弃。 (3)才。 (4)害怕,担心。11.(1)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来,太丘丢下(他)而离开,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2)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12.示例:守信是为人之道。守信之人,可使三军信服;失信之人,则连七岁小儿都瞧不起他。(三)13.A:“我们”爬枣树摘枣吃(意思对即可)B:李奶奶为了我们,不让李叔叔把枣树锯掉(意思对即可)14.(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们”爬树时的吃力。(2)使用了“寻”“伸”“张”“飞”等动词,描写了“我们”寻枣、摘枣、吃枣的过程,表现了枣树带给“我们”的快乐。15.表达了作者对李奶奶的感激与赞美之情。(意思对即可)16.①枣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全文围绕“枣树”展开。②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围绕枣树写了儿时发生的几件事。③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主旨,通过写枣树回忆童年,表达了对李奶奶的感激之情和对故乡与童年的怀念。(四)17.B 点拨:“表达了‘我’对生活的埋怨和不满”有误,应为“表达了‘我’对父亲白天打鼾的埋怨和不满”。故选B。18.孝顺(爱自己的父亲),勤奋(能吃苦),不虚荣(实在),能理解父亲并努力回报父亲。 19.(1)通过对父亲的神态描写,写出了父亲遭到儿子指责时的惊讶,想说出委屈但又怕引起儿子不快只能将委屈憋在心里的无奈。(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拂过父亲隆起的脊椎骨”比作“走过一道爱的山岗”,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我”对父亲的理解、感激,语言深沉感人,将对父爱的颂扬推向高潮。20.表面含义:父亲为了减轻“我”的经济负担,为了让“我”能够好好休息,晚上到浴室帮别人擦背,白天就在浴室客座上躺一躺,白天和晚上都没有好好休息。深层含义:父亲对儿子的爱永远没有停止,父亲一直想办法尽其所能地关爱儿子。三、21.思路点拨:这是道命题作文题。题目中的“你”,是写作的关键。在个人的成长道路上,哪些人、哪些东西与自己相伴相依呢?仔细一想,可写的内容很多,有人、有事、有物,有具体的也有抽象的,比如:亲情、友情、诗歌、音乐、理想、美德、书刊、老街、老宅等等。而选哪些素材去写,要和自己的成长环境相结合,也要和自己的情感寄托相联系。这次习作,适合写记叙文或抒情散文。通常情况下,写作时切入口要小,多采用一些生动的场面描写、传神的细节描写、鲜明的对比手法等,以更好地凸显文章主旨。 例文略。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 期末综合模拟测试卷(人教陕西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 期末综合模拟测试卷(人教吉林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 期末综合模拟测试卷(人教山西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 期末综合模拟测试卷(人教版)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次月考试卷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测试卷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测试卷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测试卷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11-23 10:00:02
页数:15
价格:¥3
大小:211.10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