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初中
>
物理
>
北师大版(2024)
>
八年级上册
>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
本章复习与测试
>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1 物态及其变化【考题猜想】(75题16大类型)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1 物态及其变化【考题猜想】(75题16大类型)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51
2
/51
剩余4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专题01物态及其变化(原卷版)【题型1温度】1【题型2温度计的原理】2【题型3温度计的使用】4【题型4体温计的使用与测量】6【题型5熔化与凝固】8【题型6晶体与非晶体的温度曲线】10【题型7汽化与液化】11【题型8沸腾条件】12【题型9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3【题型10升华与凝华】16【题型11物态变化的吸放热】18【题型12物态变化的图像问题】19【题型13物态变化的综合】21【题型14自然界的水循环】23【题型15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24【题型16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26【题型1温度】1.温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给出了一组常见的温度值,你认为合理的是( )A.人体正常体温是39℃B.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C.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D.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80℃2.关于温度说法正确的是( )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0℃B.0℃的冰和0℃的水一样冷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0℃D.﹣25℃读作零下25度3.关于温度说法正确的是( )A.洗澡水的温度约50℃B.0℃的冰和0℃的水一样冷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0℃D.﹣25℃读作零下25度51 4.温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给出了一组常见的温度值,你认为合理的是( )A.人体正常体温是39℃B.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C.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D.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80℃【题型2温度计的原理】5.两只温度计的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但内径粗细不同,同时测量同一杯热水的温度,则( )A.内径细的升的高,示数也大B.内径细的升的高,但示数相同C.内径粗的升的高,示数也大D.上升高度相同,示数也相同6.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气体温度计,如图所示,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气体的 ,由此判断当气温下降时,玻璃泡内空气温度降低,该温度计的液柱面将 。(选填“上升”或“下降”)7.在“小实验、小制作”比赛活动中,物理兴趣小组利用身边的小玻璃瓶、单孔橡皮塞、两端开口的透明吸管、水,做成了一个自制温度计,如图:(1)若将玻璃瓶放入热水中,观察到吸管中的液面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自制温度计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2)若想让温度计的测量结果更准确,应换用更 (选填“粗”或“细”)的吸管。【题型3温度计的使用】8.(2024•连云港中考)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下面四幅图中,操作正确的是( )A.B.C.D.9.如图是一支刻有110个均匀小格的温度计,若将此温度计插入正在熔化的冰水混合物中,液面下降到第30格,若将此温度计插入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液面升到第80格,则此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A.0~100℃B.﹣30~100℃C.﹣60~160℃D.﹣20~105℃51 10.某房间里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将甲温度计放在空气中,乙温度计放在电风扇前吹,丙温度计的玻璃泡用浸有酒精的湿棉花包裹着放在空气中,关于它们的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甲温度计的示数与室温相同B.甲的示数为室温,乙、丙的示数相同,且都低于室温C.甲、乙示数相同,且都等于室温,丙示数低于室温D.甲、乙、丙示数都相同,且都等于室温1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 的原理制成的。现有甲、乙两支制作合格的温度计,它们玻璃泡大小相同,而甲温度计毛细管的内径较大,把它们从相同的室温下放入同一杯热水中,示数稳定后,两支温度计的示数 (选填“甲”、“乙”或“一样”)大,两支温度计中液柱上升的高度 (选填“甲”、“乙”或“一样”)大。【题型4体温计的使用与测量】12.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则乙的体温可能是( )A.39℃B.37℃C.39.5℃D.25℃13.如图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体温计,下列关于体温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温计不可以脱离被测物体来读数B.体温计使用前应该用沸水消毒C.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D.体温计在没有甩的情况下直接测正常人的体温,测量结果一定是准确的14.如图所示,是常用的一种体温计,它是根据 规律制成的,此时它指示的温度为 ℃。如果把该体温计直接夹到一个实际体温是36.5℃的人的腋下,则体温计的示为 ℃。【题型5熔化与凝固】15.(2024•镇江中考)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A.铁网凝霜B.雾的形成C.冰雪消融D.河面结冰16.(2024•宿迁中考)2024年春节期间,我国部分地区下起了“冻雨”,“冻雨”是下落的雨滴结成的冰形成的,这一过程中的物态变化是( )A.凝华B.凝固C.液化D.熔化51 17.(2024•广西中考)以勺为笔,用糖作墨,糖汁成画。如图所示,糖汁冷却成糖画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沸腾B.凝固C.熔化D.升华18.下列各组固体中,都有确定熔点的是( )A.冰、铁、钢B.石蜡、铝、玻璃C.松香、铜、铝D.玻璃、石蜡、沥青19.对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B.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C.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属于晶体D.晶体的温度达到熔点立即熔化20.(2024•安徽中考)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里记载了铸造“万钧钟”和“鼎”的方法,先用泥土制作“模骨”,“干燥之后以牛油、黄蜡附其上数寸”,在油蜡上刻上各种图案(如图),然后在油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壳;干燥之后,“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蜡”,油蜡流出形成空腔,在空腔中倒入铜液,待铜液冷却后,“钟鼎成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炙化其中油蜡”是升华过程B.“炙化其中油蜡”是液化过程C.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固过程D.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华过程【题型6晶体与非晶体的温度曲线】21.下列图象中,属于某种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A.B.C.D.2251 .小红从冰箱的冷冻室中取出一冰块放在杯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冰发生了物态变化。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块冰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A.B.C.D.23.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做“探究物质熔化规律”实验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 )A.该物质是非晶体B.该物质在BC段放热C.该物质在BC段处于液态D.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约4min24.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一定是晶体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90℃C.甲物质在12﹣20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D.乙物质在12﹣2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25.小明对甲、乙两种物质做凝固实验,得到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甲在第6min时是液态B.甲凝固过程持续了4分钟C.甲的凝固点是48℃D.乙凝固放热,温度下降,是非晶体26.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1 A.在t=10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是AD段C.常温常压下该物质处于固态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0℃【题型7汽化与液化】27.(2024•内蒙古中考)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这里“白气”的形成属于( )A.汽化B.升华C.熔化D.液化28.(2024•盐城中考)据《天工开物》记载,可从朱砂矿石中提炼水银(液态汞)。如图所示,给密闭锅内的朱砂矿石加热,就会在倒扣的锅壁上布满水银。在倒扣锅壁上形成水银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B.凝华C.液化D.汽化29.(2024•宁夏中考)下列厨房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A.湿抹布变干B.放入饮料中的冰块消失C.新鲜肉放入冰箱冷冻室变硬D.从冰箱冷藏室中拿出的西红柿表面变湿30.(2024•常州中考)盆栽养护应遵循“土壤含水不浇水,土壤干时要浇水”的原则。春季,小明自制“土壤含水显示仪”,探测花盆内土壤是否含液态水。如图所示,中午将试管倒插入土壤深处,傍晚发现试管内上端出现水珠,说明土壤含液态水。从土壤含液态水到试管内出现水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51 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先升华后液化D.先升华后凝华31.许多房间都有如图所示的玻璃窗。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下列关于“水雾”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内表面B.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外表面C.甲房间的“水雾”在外表面,乙房间的“水雾”在内表面D.甲房间的“水雾”在内表面,乙房间的“水雾”在外表面【题型8沸腾条件】32.如图所示,甲试管装酒精(酒精沸点为78℃),乙试管装水,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烧杯加热至使里面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都不沸腾B.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C.甲试管内的酒精先沸腾,乙试管内的水后沸腾D.甲试管内的酒精会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沸腾33.解决问题时,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的水舀起来高高扬起再倒回去,使得水温暂时低于水的沸点而停止沸腾;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烧着的木材,使得水无法吸热而停止沸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扬汤止沸”说明水沸腾时温度不需要达到沸点也能沸腾B.“釜底抽薪”说明水沸腾时需要吸热C.“扬汤止沸”是加快水的蒸发,降低水的温度D.“扬汤止沸”是解决表面问题,“釜底抽薪”才是解决根本问题34.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内盛有乙液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已知1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沸点是78℃,水沸点是100℃,煤油沸点是150℃,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1 A.若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水,则乙会沸腾B.若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煤油,则乙会沸腾C.若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则乙不会沸腾D.若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水,则乙不会沸腾35.如图所示,盛水的容器中有A、B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中装有适量的水,B倒扣着放入容器中。给容器中的水加热直到沸腾一段时间,下列相关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A杯中的水能达到沸点,且能够沸腾B.B杯中的水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C.A、B两杯中的水都能够达到沸点D.A杯中的水能达到沸点,B杯中的水不能达到沸点【题型9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36.(2024•宜宾中考)下列现象中属于蒸发的是( )A.窗玻璃上出现冰花B.铁块变成铁水C.从冰箱拿出的葡萄“冒汗”D.擦在皮肤上的酒精“消失”37.游泳者出水后,由于身上的水分蒸发 ,身体会感到冷,此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将身体蜷缩起来,这通过 来减慢水分蒸发。38.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丰富,体验感强,深受同学们喜爱。下列实践活动中,主要是为了加快水分蒸发的是( )A.给果树剪掉多余的枝叶B.为移栽的瓜苗盖上地膜C.给山坡上的小树苗浇水D.将潮湿的稻谷摊开晾晒39.小明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等量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1)通过A、B两图对比,可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选填“表面积”或“温度”)。51 (2)通过 两图对比,可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有关。(选填字母)【题型10升华与凝华】40.(2024•威海中考)2023年12月15日,威海地区受强冷空气影响,出现了云中撒雪的“雪幕”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下列自然现象涉及到的物态变化与雪的形成相同的是( )A.细雨绵绵B.冰凌高挂C.雾气朦胧D.霜林尽染4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冰雪消融B.露珠晶莹C.白雾弥漫D.霜满枝头42.(2024•临沂中考)2023年冬,凭借冰雪资源火爆出圈的哈尔滨吸引了众多的南方“小土豆”前来游玩,千姿百态的雾凇成为“小土豆”们必看的绝世美景。下列自然现象,与雾凇形成时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叶尖露珠B.山间薄雾C.枝头白霜D.房檐冰挂43.(2024•聊城中考)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直接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干冰变成气体是汽化现象C.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是熔化或凝华现象D.干冰有致冷作用是因为干冰变成气体时需吸收热量51 44.我国北方秋、冬两季的清晨,树枝上有美丽的树挂、霜,那么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小明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来进行探究,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会儿,发现易拉罐内有冰与盐水混合物、底部出现白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树挂是空气凝华形成的B.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白霜形成过程中吸收了热量D.易拉罐内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45.小明和小华做了图甲、图乙所示的实验来探究碘的升华现象,小明将碘锤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小华将碘锤放入热水中加热。已知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8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明和小华的碘锤中都会出现紫色碘蒸气B.小明的实验不能证明碘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C.小华的实验中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使碘锤受热均匀D.小华的实验中,不会出现碘的熔化现象【题型11物态变化的吸放热】46.(2024•南充中考)用飞机向云层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出现下列物态变化,其中放热的是( )A.干冰迅速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B.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熔化为小水珠C.小雨滴在下落过程中部分汽化为水蒸气D.云层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47.(2024•呼和浩特中考)关于3D打印,其过程是:将固态材料在高温下变成液态材料,喷头按照3D图纸设计轨迹运动,将液态材料喷出,材料迅速冷却后形成立体实物。以上描述的打印过程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先熔化放热,后凝固吸热B.先升华放热,后液化吸热C.先熔化吸热,后凝固放热D.先液化吸热,后凝华放热48.(2024•长沙中考)“玉阶生白露”“人迹板桥霜”,关于水蒸气遇冷形成露和霜的说法正确的是( )A.露的形成是汽化B.露的形成需要吸热51 C.霜的形成是升华D.霜的形成需要放热49.(2024•自贡中考)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列对谚语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B.“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C.“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D.“十月打了霜,来年粮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50.如图是一款疗伤喷雾,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请根据图回答:(1)喷雾剂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装瓶是采用 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这一过程要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2)使用时,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液态的氯乙烷在皮肤表面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大量的热(填“吸收”或“放出”),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起到镇痛的作用。【题型12物态变化的图像问题】51.(2024•镇江中考)小李用图1所示装置观察水的沸腾,正确实验并采集数据后,绘制出如图2所示的图像。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温度保持100℃不变B.水面上方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C.8~10min内水不需要吸收热量D.杯口的“白气”是蒸发形成的52.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1 A.固态酒精是非晶体B.在﹣117℃时,酒精一定处于液态C.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D.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53.(多选)如图所示是小明做实验时绘制的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波在AB段处于固态B.海波在BC段既不吸热也不放热C.海波的凝固过程经历的时间为5minD.海波在CD段放出热量54.(2024•赤峰中考)在课外实践性作业中,某同学探究了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盐水的凝固图像(如图),该盐水的凝固点是 ℃,凝固过程经历 min,凝固过程中盐水的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题型13物态变化的综合】55.(2024•巴中中考)关于物态变化现象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深秋的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来B.清晨的雾是由水蒸发而来C.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汽化现象D.冰柜中刚拿出的雪糕周围会出现“白汽”,是汽化现象56.(2024•齐齐哈尔中考)“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上面的文字节选于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关于文中所涉及的一些现象,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B.“结冰”是凝固现象C.“热气”的形成是升华现象D.“冰”是非晶体,没有熔点57.(2024•滨州中考)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对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51 A.图甲“寒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图乙“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C.图丙“大雪”节气,“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图丁“雨水”节气,“雨”的形成是凝华现象58.(2024•广安中考)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悟生活之理。对下列诗句所蕴含的热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会放热,温度降低B.“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C.“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需要吸热59.(2023•常德中考)关于生活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大,沸点低B.人出汗后吹风扇会感觉更凉快,是因为加快了蒸发C.夏天,从冰箱拿出来的饮料瓶外壁会冒汗,这是一种液化现象D.湖南的冬季,窗户上的小水珠常出现在玻璃内侧60.如图中的知识网络结构,为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呈现甲、乙、丙三种物态间的变化,根据知识网络结构所提供的信息。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由乙状态到丙状态变化时,有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两种方式B.示例中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过程中需要吸热C.分析题中所给信息,可知该物质在甲状态时是晶体D.露的形成过程与该物质由甲到乙的变化过程相同【题型14自然界的水循环】61.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51 A.B.C.D.62.关于如图所示的水循环环节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A.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升华形成水蒸气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63.(多选)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值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表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形成小水滴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晶D.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熔化形成雨水64.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吸收热量, 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变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 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51 【题型15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65.如图是根据“探究冰的熔化”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BC段是固液共存状态B.冰的熔化时间经历了4minC.冰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D.冰的熔点为0℃66.如图所示是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石蜡,乙是海波B.甲在第6min时是固态C.甲熔化过程持续4minD.甲在ab段温度不变,不吸收热量67.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实验中要控制好烧杯中的水温。(1)根据图乙的图象中 段温度的变化特点可知冰是晶体,在这段时间内,物质处于 态。51 (2)该同学继续探究加有盐的冰块熔化时温度的变化特点。他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这些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凝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 低于 0℃。68.(2024•巴中中考)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绘出图乙所示的图象。(1)图甲的实验装置应按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2)由图乙可知海波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的熔点是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69.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小冯同学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所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顺序安装;为了测量准确,试管中应加入 (填“碎冰块”或“大冰块”)。(2)下列措施不能使冰受热均匀的是 。(选填序号)①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②通过水给试管加热;③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被测物体中。(3)小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得:冰熔化时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由此可知冰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第4min时它处于 态;(4)完成实验后,小冯想利用此装置继续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继续加热,你认为试管内的水 (填“会”或“不会”)沸腾。(5)小冯撤去烧杯中的试管,用温度计直接测量烧杯内的水,用相同的火力,选择了初温不同的甲、乙两杯水,完成了两次“水的沸腾”实验,发现这两次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相同,绘制成图丙的a、b两条图象,聪明的小冯分析造成a、b图象不同原因是两次实验所用水量不同,且a水量 b水量(选填“大于”或“小于”)。51 【题型16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70.(2024•成都中考)如图是某小组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B.该实验操作简单,不需要注意安全C.有“白气”冒出,说明水已经沸腾D.水沸腾后即可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71.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实验时大气压都高于标准大气压B.水在沸腾的时候内能是增加的C.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第一次实验比第二次实验吸收的热量少D.第一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比第二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多72.(2024•无锡中考)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电热水壶中装有适量的水,闭合开关加热。当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 ℃,玻璃片下表面出现小水珠,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停止加热,水不能继续沸腾,这说明沸腾时需要 。73.(2024•兰州中考)小涵和小怡一起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51 (1)观察可以发现,图甲中实验仪器的组装存在一处明显的错误,该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观察水温和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特水温升至60℃左右时,开始记录,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和实验现象,然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2)小涵发现自己每次记录的温度值都要比同一次小怡记录的数值高,分析后发现是自己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不规范造成的,根据上面的情况可知,小涵读数时是按图乙中 (选填“A”、“B”或“C”)所示的情景读取的。(3)小涵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设计了实验,将热源换成电火锅,并进一步探究水沸腾的条件:①在电火锅内倒入大半锅水,将装有适量水的玻璃杯放入电火锅中的支架上,让玻璃杯中的水面低于锅内水面。②打开电火锅,对电火锅内的水加热,待锅中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后,用温度计测量可以发现锅内和玻璃杯中的水温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小涵观察还发现,当锅内水沸腾后,玻璃杯中的水 (选填“也沸腾”或“不沸腾”),由此得出水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 并且 。74.(2024•苏州中考)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按图甲组装器材,使用大试管可以适当缩短实验时间,也可以更好地观察水沸腾前后 的变化。用酒精灯加热,水温达到88℃时开始读数,每隔1min记录一次,第3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时间/min012345678水温/℃8890929698989898(2)用表中数据在图丙上作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51 (3)由图可知,水的沸点为 ℃;(4)为研究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用抽气打气两用气筒、橡皮塞等组装成如图丁所示装置。用气筒 (抽气/打气),观察到水再次沸腾,记录此时的 ,多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75.(2024•临沂中考)2024年5月2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举行了第五个“国际茶日”庆祝活动,中国展台的工作人员展示了煮茶茶艺。小明想知道煮茶时茶叶对水的沸点有没有影响,于是他使用烧杯、温度计、酒精灯等器材进行了探究,并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1)将少量茶叶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后,小明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图甲所示实验装置,一是为了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二是为了让温度计的玻璃泡 。(2)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沸点为 ℃;烧杯上方出现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 (选填“吸热”或“放热”)后形成的。(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描绘了如图丙所示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请给小明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4)分析实验数据,小明并不能得出茶叶对水的沸点有没有影响。为了得出结论,他可以 。51 专题01物态及其变化【题型1温度】1【题型2温度计的原理】2【题型3温度计的使用】4【题型4体温计的使用与测量】6【题型5熔化与凝固】8【题型6晶体与非晶体的温度曲线】10【题型7汽化与液化】11【题型8沸腾条件】12【题型9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3【题型10升华与凝华】16【题型11物态变化的吸放热】18【题型12物态变化的图像问题】19【题型13物态变化的综合】21【题型14自然界的水循环】23【题型15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24【题型16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26【题型1温度】1.温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给出了一组常见的温度值,你认为合理的是( )A.人体正常体温是39℃B.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C.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D.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80℃【答案】C【解析】A、人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所以A错误;B、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所以B错误。C、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所以C正确;D、洗澡的热水温度约40℃,而80℃远高于人的正常体温,所以D错误。故选:C。51 2.关于温度说法正确的是( )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0℃B.0℃的冰和0℃的水一样冷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0℃D.﹣25℃读作零下25度【答案】B【解析】A.洗澡水的温度约40℃,故A错误;B.0℃的冰和0℃的水温度相同,则冰和水一样冷,故B正确;C.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才是0℃,故C错误;D.﹣25℃读作零下25摄氏度,故D错误。故选:B。3.关于温度说法正确的是( )A.洗澡水的温度约50℃B.0℃的冰和0℃的水一样冷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0℃D.﹣25℃读作零下25度【答案】B【解析】A、洗澡水的温度约40℃,故A错误;B、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0℃的冰和0℃的水温度相同,所以冰和水一样冷,故B正确;C、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才是0℃,故C错误;D、﹣25℃读作零下25摄氏度,故D错误。故选:B。4.温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给出了一组常见的温度值,你认为合理的是( )A.人体正常体温是39℃B.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C.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D.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80℃【答案】C【解析】A、人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所以A错误;B、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所以B错误。C、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所以C正确;D、洗澡的热水温度约40℃,而80℃远高于人的正常体温,所以D错误。故选:C。【题型2温度计的原理】5.两只温度计的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但内径粗细不同,同时测量同一杯热水的温度,则( )A.内径细的升的高,示数也大B.内径细的升的高,但示数相同C.内径粗的升的高,示数也大D.上升高度相同,示数也相同【答案】B【解析】同一杯热水说明最后温度计示数应该相同;玻璃泡中水银量相等,说明水银受热后膨胀程度相同,即增大的体积是相同的,内径的不同影响的是水银柱升高的高度;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故B正确。故选:B。51 6.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支气体温度计,如图所示,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气体的 ,由此判断当气温下降时,玻璃泡内空气温度降低,该温度计的液柱面将 。(选填“上升”或“下降”)【答案】热胀冷缩;上升【解析】玻璃泡内密封着一定质量的空气,因此它是利用空气的热胀冷缩制成的,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泡内气体膨胀、体积增大,使玻璃管中水位降低;反之,温度较低时,玻璃泡内气体收缩,玻璃管中的水位就会上升。7.在“小实验、小制作”比赛活动中,物理兴趣小组利用身边的小玻璃瓶、单孔橡皮塞、两端开口的透明吸管、水,做成了一个自制温度计,如图:(1)若将玻璃瓶放入热水中,观察到吸管中的液面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自制温度计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2)若想让温度计的测量结果更准确,应换用更 (选填“粗”或“细”)的吸管。【答案】(1)上升;液体的热胀冷缩;(2)细【解析】将玻璃瓶放入热水中,玻璃瓶中液体吸收热量,体积膨胀,所以吸管中的液面上升,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温度计示数相同,体积膨胀也相同,内径细的(横截面积较小),上升得更高些。【题型3温度计的使用】8.(2024•连云港中考)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下面四幅图中,操作正确的是( )A.B.C.D.【答案】C【解析】A、温度计不能接触容器壁,故A错误;B、温度计不能接触容器底部,故B错误;C、玻璃泡完全浸入液体,故C正确;D、玻璃泡没有完全浸入液体,故D错误。故选:C。9.如51 图是一支刻有110个均匀小格的温度计,若将此温度计插入正在熔化的冰水混合物中,液面下降到第30格,若将此温度计插入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液面升到第80格,则此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A.0~100℃B.﹣30~100℃C.﹣60~160℃D.﹣20~105℃【答案】C【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一个标准气压下沸水温度是100℃.此温度计上用50格(80﹣30)表示;所以1格温度==2℃/格;最底端离0℃有30格,最低温度=0℃﹣30格×2℃/格=﹣60℃,最顶端离100℃有30格,最高温度=100℃+30格×2℃/格=160℃,故C正确。故选:C。10.某房间里有甲、乙、丙三支温度计,将甲温度计放在空气中,乙温度计放在电风扇前吹,丙温度计的玻璃泡用浸有酒精的湿棉花包裹着放在空气中,关于它们的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甲温度计的示数与室温相同B.甲的示数为室温,乙、丙的示数相同,且都低于室温C.甲、乙示数相同,且都等于室温,丙示数低于室温D.甲、乙、丙示数都相同,且都等于室温【答案】C【解析】(1)因为空气中的温度计测的是室温,所以甲温度计的示数是室温;乙温度计放在电风扇前吹,那么乙温度计所测酒精的温度和室温是相等的。(2)丙玻璃泡用浸有酒精的湿棉花包裹着放在空气中,棉花上的酒精蒸发,从周围环境中吸热,使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所以丙温度计测的温度比室温偏低。综上可知,甲、乙温度计示数相同,都等于室温;丙温度计示数低于室温。故选:C。1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 的原理制成的。现有甲、乙两支制作合格的温度计,它们玻璃泡大小相同,而甲温度计毛细管的内径较大,把它们从相同的室温下放入同一杯热水中,示数稳定后,两支温度计的示数 (选填“甲”、“乙”或“一样”)大,两支温度计中液柱上升的高度 (选填“甲”、“乙”或“一样”)大。【答案】热胀冷缩;一样大;乙【解析】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温度计下端玻璃泡中装有测温液体,液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时,液体体积会膨胀或收缩,所以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把两支温度计从同样的室温状态下放入同一杯热水,则两支温度计测量的温度相同,所以温度计示数稳定后示数相同,即读数一样大。由于两支温度计玻璃泡大小相同,装入液体体积相同,温度升高相同时,液体体积膨胀也相同,由于甲的毛细管内径大,乙的毛细管内径小,所以甲中液柱上升高度小,乙中液柱上升高度大。【题型4体温计的使用与测量】12.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则乙的体温可能是( )A.39℃B.37℃C.39.5℃D.25℃51 【答案】B【解析】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直接用来测量体温,若体温高于原来的示数,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出的是被测者的实际体温;若体温不高于原来的示数,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原来的示数,所以现在测得体温是38℃,这个人的体温可能是38℃,也可能是低于38℃,但不会高于38℃;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所以也不可能低到25℃。故选:B。13.如图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体温计,下列关于体温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温计不可以脱离被测物体来读数B.体温计使用前应该用沸水消毒C.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D.体温计在没有甩的情况下直接测正常人的体温,测量结果一定是准确的【答案】C【解析】A、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也可以不离开人体读数,故A错误;B、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不能用高温给体温计消毒,故B错误;C、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故C正确;D、体温计下端有一个很细的缩口,热液柱可以通过缩口上升,遇冷液柱会在缩口处断开而不能自行下降,使用之前必须向下甩,才能使停在玻璃管内的水银回到玻璃泡内。体温计在没有甩的情况下直接测正常人的体温,测量结果不一定是准确的,故D错误。故选:C。14.如图所示,是常用的一种体温计,它是根据 规律制成的,此时它指示的温度为 ℃。如果把该体温计直接夹到一个实际体温是36.5℃的人的腋下,则体温计的示为 ℃。【答案】液体热胀冷缩;37.6;37.6【解析】(1)图中体温计是根据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在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温度为37.6℃。(2)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7.6℃,直接用来测量体温,实际体温是36.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7.6℃。【题型5熔化与凝固】15.(2024•镇江中考)下列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A.铁网凝霜B.雾的形成51 C.冰雪消融D.河面结冰【答案】C【解析】A、霜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雾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冰雪消融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C符合题意;D、河面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6.(2024•宿迁中考)2024年春节期间,我国部分地区下起了“冻雨”,“冻雨”是下落的雨滴结成的冰形成的,这一过程中的物态变化是( )A.凝华B.凝固C.液化D.熔化【答案】B【解析】冻雨滴降落过程中,遇到温度低于0℃的物体迅速冻结成冰,是液态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17.(2024•广西中考)以勺为笔,用糖作墨,糖汁成画。如图所示,糖汁冷却成糖画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沸腾B.凝固C.熔化D.升华【答案】B【解析】A、沸腾属于汽化现象,故A错误;B、让白糖变成糖浆,即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糖汁冷却成糖画,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故B正确;C、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糖汁冷却成糖画的过程,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故C错误;D、升华是指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故D错误。故选:B。18.下列各组固体中,都有确定熔点的是( )A.冰、铁、钢B.石蜡、铝、玻璃C.松香、铜、铝D.玻璃、石蜡、沥青【答案】A51 【解析】A.冰、铁、钢都是晶体,都有固定的凝固点,故A正确;B.蜡和玻璃是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铝是晶体,有固定的凝固点,故B不正确;C.松香是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铜、铝都是晶体,都有固定的凝固点,故C不正确;D.玻璃、石蜡、沥青都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凝固点,故D不正确。故选:A。19.对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B.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C.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属于晶体D.晶体的温度达到熔点立即熔化【答案】C【解析】A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有熔点,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没有熔点,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故AB错误;C.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属于晶体,故C正确;D.晶体的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才能熔化,故D错误。故选:C。20.(2024•安徽中考)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里记载了铸造“万钧钟”和“鼎”的方法,先用泥土制作“模骨”,“干燥之后以牛油、黄蜡附其上数寸”,在油蜡上刻上各种图案(如图),然后在油蜡的外面用泥土制成外壳;干燥之后,“外施火力炙化其中油蜡”,油蜡流出形成空腔,在空腔中倒入铜液,待铜液冷却后,“钟鼎成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炙化其中油蜡”是升华过程B.“炙化其中油蜡”是液化过程C.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固过程D.铜液冷却成钟鼎是凝华过程【答案】C【解析】AB、“炙化其中油蜡”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故AB错误;CD、铜液冷却成钟鼎,是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故C正确、D错误。故选:C。51 【题型6晶体与非晶体的温度曲线】21.下列图象中,属于某种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A.B.C.D.【答案】C【解析】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是晶体凝固的图象,故C正确。故选:C。22.小红从冰箱的冷冻室中取出一冰块放在杯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冰发生了物态变化。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块冰的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A.B.C.D.【答案】B【解析】杯中的冰块全部变成了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要知道冰是晶体,并且冰的熔点是0℃,所以冰在熔化过程保持0℃不变。A、图是晶体的熔化图象,但熔点不是0℃,故A错误;B、熔点是0℃,并且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B正确;C、D、由题知,开始冰温度低于0℃,而C、D两图的开始温度均是高于0℃,故C、D错误。故选:B。23.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做“探究物质熔化规律”实验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 )A.该物质是非晶体B.该物质在BC段放热C.该物质在BC段处于液态D.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约4min【答案】D【解析】AD、由图可知,该物质在2~6min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熔化过程持续6min﹣2min=4min,故D正确,A错误;51 BC、AB段是熔化前,处于固态;在BC段表示熔化过程,可能是固态(第2分钟),也可能是液态(第6分钟)或固液共存(第2~6分钟),在BC段处于熔化过程,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BC错误。故选:D。24.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一定是晶体B.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90℃C.甲物质在12﹣20min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D.乙物质在12﹣20min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答案】C【解析】AB、甲、乙两种物质不能确定其本身的状态,不知道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故不能确定是熔点,故AB错误;C、甲物质在12﹣20min内,虽然温度不变,但一定持续吸收热量,故C正确;D、由于不能确定图象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故不能确定乙物质在12﹣20min内的状态,故D错误。故选:C。25.小明对甲、乙两种物质做凝固实验,得到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甲在第6min时是液态B.甲凝固过程持续了4分钟C.甲的凝固点是48℃D.乙凝固放热,温度下降,是非晶体【答案】A【解析】ABC、由图知,甲在凝固过程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甲是晶体,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甲的凝固点为48℃,甲凝固过程从4min开始,8min结束,第6min时,处于凝固状态,所以为固液共存态,故A错误、BC正确;D、乙放热,温度下降,是非晶体,故D正确。故选:A。26.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1 A.在t=10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是AD段C.常温常压下该物质处于固态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0℃【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在t=10min时,该物质还没有凝固,因此处于液态,故A错误;B、由图可知,在BC段是物质的熔化过程,故B错误;C、由图可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5℃不变,所以熔点是45℃,常温常压下该物质处于固态,故C正确;D、由图可知,该物质在EF段,放出热量,温度不变,为凝固过程,物质的凝固点是45℃,故D错误。故选:C。【题型7汽化与液化】27.(2024•内蒙古中考)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这里“白气”的形成属于( )A.汽化B.升华C.熔化D.液化【答案】D【解析】北方的冬天,室外的气温很低,户外的人们呼出的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外面的冷空气会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白气”。故选:D。28.(2024•盐城中考)据《天工开物》记载,可从朱砂矿石中提炼水银(液态汞)。如图所示,给密闭锅内的朱砂矿石加热,就会在倒扣的锅壁上布满水银。在倒扣锅壁上形成水银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B.凝华C.液化D.汽化【答案】C【解析】给密闭锅内的朱砂矿石加热,就会在倒扣的锅壁上布满水银,这说明矿石中的水银由液体变成气体,即先汽化,气态的水银蒸汽遇冷变成液态水银,即发生液化。故C正确;ABD错误。51 故选:C。29.(2024•宁夏中考)下列厨房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A.湿抹布变干B.放入饮料中的冰块消失C.新鲜肉放入冰箱冷冻室变硬D.从冰箱冷藏室中拿出的西红柿表面变湿【答案】D【解析】A、湿抹布变干,是湿抹布中的水分变为了水蒸气,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故A错误;B、放入饮料中的冰块,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B错误;C、新鲜肉放入冰箱冷冻室变硬,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故C错误;D、夏天从冰箱内取出西红柿后,西红柿外常附着一层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西红柿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D正确。故选:D。30.(2024•常州中考)盆栽养护应遵循“土壤含水不浇水,土壤干时要浇水”的原则。春季,小明自制“土壤含水显示仪”,探测花盆内土壤是否含液态水。如图所示,中午将试管倒插入土壤深处,傍晚发现试管内上端出现水珠,说明土壤含液态水。从土壤含液态水到试管内出现水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B.先液化后汽化C.先升华后液化D.先升华后凝华【答案】A【解析】试管上端出现水珠,是因为土壤中的水先通过汽化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达试管内上端后遇冷液化出现的结果。故发生的物态变化为“先汽化后液化”。故选:A。31.许多房间都有如图所示的玻璃窗。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下列关于“水雾”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内表面B.甲、乙两房间的“水雾”都在外表面C.甲房间的“水雾”在外表面,乙房间的“水雾”在内表面51 D.甲房间的“水雾”在内表面,乙房间的“水雾”在外表面【答案】C【解析】“水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的小水珠附着在玻璃上形成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温度低,屋外的水蒸气遇冷的玻璃液化而形成,所以在玻璃外面;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温度高,是屋内的水蒸气遇冷的玻璃液化而形成,所以在玻璃内表面,故C正确;故选:C。【题型8沸腾条件】32.如图所示,甲试管装酒精(酒精沸点为78℃),乙试管装水,同时放入盛水的大烧杯中,对大烧杯加热至使里面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都不沸腾B.甲试管内的酒精和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C.甲试管内的酒精先沸腾,乙试管内的水后沸腾D.甲试管内的酒精会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沸腾【答案】D【解析】在大烧杯底部加热使烧杯内的水温度升高,由于水的沸点高于酒精的沸点,所以温度首先达到酒精的沸点,由于继续加热,所以甲试管内的酒精会沸腾;而乙试管内的水温度虽然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从同温度的大烧杯里的水中吸热,所以试管内的水不能沸腾。故选:D。33.解决问题时,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的水舀起来高高扬起再倒回去,使得水温暂时低于水的沸点而停止沸腾;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烧着的木材,使得水无法吸热而停止沸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扬汤止沸”说明水沸腾时温度不需要达到沸点也能沸腾B.“釜底抽薪”说明水沸腾时需要吸热C.“扬汤止沸”是加快水的蒸发,降低水的温度D.“扬汤止沸”是解决表面问题,“釜底抽薪”才是解决根本问题【答案】A【解析】A、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故A错误;B、“釜底抽薪”,水不再吸收热量,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时需要热量,故B正确;C、“扬汤止沸”是加快水的蒸发,降低水的温度,水停止沸腾,故C正确;D、“扬汤止沸”是通过加快蒸发降低水温,解决表面问题,“釜底抽薪”是停止加热,解决根本问题,故D正确。故选:A。3451 .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内盛有乙液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已知1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沸点是78℃,水沸点是100℃,煤油沸点是150℃,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水,则乙会沸腾B.若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煤油,则乙会沸腾C.若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则乙不会沸腾D.若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水,则乙不会沸腾【答案】C【解析】从图中信息可知:酒精沸点是78℃,水沸点是100℃,煤油沸点是150℃。A、若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水,甲容器中的水沸腾以后,温度不再上升,故乙容器中的水无法继续吸热,故乙不会沸腾,故A错误。B、若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煤油,甲容器中的煤油沸腾以后,温度不再上升,故乙容器中的煤油无法继续吸热,故乙不会沸腾,故B错误。C、若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甲容器中的酒精沸腾以后,温度不再上升,故乙容器中的水无法继续吸热,故乙不会沸腾,故C正确。D、若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水,因为煤油的沸点高于水,故煤油沸腾之前,乙可以达到沸点,会沸腾,故D错误。故选:C。35.如图所示,盛水的容器中有A、B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中装有适量的水,B倒扣着放入容器中。给容器中的水加热直到沸腾一段时间,下列相关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A杯中的水能达到沸点,且能够沸腾B.B杯中的水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C.A、B两杯中的水都能够达到沸点D.A杯中的水能达到沸点,B杯中的水不能达到沸点【答案】D【解析】给盛水的容器加热,温度到达水的沸点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A中的水温度也能达到沸点;加热过程中,B杯中封闭气体的压强增大,B杯中水的沸点升高,但B杯之外水的沸点较低,则B中水温不能达到沸点,所以B中的水不能沸腾。51 故选:D。【题型9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36.(2024•宜宾中考)下列现象中属于蒸发的是( )A.窗玻璃上出现冰花B.铁块变成铁水C.从冰箱拿出的葡萄“冒汗”D.擦在皮肤上的酒精“消失”【答案】D【解析】蒸发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A、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凝华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固态的铁变为液态的铁水,是熔化,故B不符合题意;C、从冰箱拿出的葡萄“冒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故C不符合题意;D、擦在皮肤上的酒精“消失”,实质上是酒精发生了蒸发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37.游泳者出水后,由于身上的水分蒸发 ,身体会感到冷,此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将身体蜷缩起来,这通过 来减慢水分蒸发。【答案】吸热;减小水的表面积。【解析】蒸发要吸热,游泳者出水后,由于身上的水分蒸发吸热,身体会感到冷,此时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将身体蜷缩起来,这通过减小水的表面积来减慢水分蒸发。38.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丰富,体验感强,深受同学们喜爱。下列实践活动中,主要是为了加快水分蒸发的是( )A.给果树剪掉多余的枝叶B.为移栽的瓜苗盖上地膜C.给山坡上的小树苗浇水D.将潮湿的稻谷摊开晾晒【答案】D【解析】A.给果树剪掉多余的枝叶,减小了蒸发的面积,可减慢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B.为移栽的瓜苗盖上地膜,是减小了表面积、减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可减慢蒸发,故B不符合题意;C.给山坡上的小树苗浇水,是给树苗补充水分,与蒸发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D.将潮湿的稻谷摊开晾晒,加大了液体的表面积、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可加快蒸发,故D符合题意。故选:D。39.小明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等量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1)通过A、B两图对比,可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选填“表面积”或“温度”)。51 (2)通过 两图对比,可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有关。(选填字母)【答案】(1)表面积;(2)A、D【解析】(1)由A、B两图可知,在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相同的情况下,B图中水滴被摊开,水滴的表面积更大,可以用来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表面积的关系。(2)为了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可以选用两组质量、表面积、温度相同,但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不同的水滴滴在玻璃板上,即可通过A、D两图进行对比。【题型10升华与凝华】40.(2024•威海中考)2023年12月15日,威海地区受强冷空气影响,出现了云中撒雪的“雪幕”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下列自然现象涉及到的物态变化与雪的形成相同的是( )A.细雨绵绵B.冰凌高挂C.雾气朦胧D.霜林尽染【答案】D【解析】雪是水蒸气变成雪花的,物态变化是从气态直接变固态,是凝华现象。A.细雨绵绵中的雨是液态,形成过程较复杂,含有液化和熔化等,故A错误;B.冰凌高挂中冰的形成是凝固,故B错误;C.雾气朦胧中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D.霜林尽染,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固态的霜,是凝华,故D正确。故选:D。4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冰雪消融B.露珠晶莹C.白雾弥漫D.霜满枝头【答案】D【解析】A、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故A错误;B、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白雾弥漫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D、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51 42.(2024•临沂中考)2023年冬,凭借冰雪资源火爆出圈的哈尔滨吸引了众多的南方“小土豆”前来游玩,千姿百态的雾凇成为“小土豆”们必看的绝世美景。下列自然现象,与雾凇形成时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叶尖露珠B.山间薄雾C.枝头白霜D.房檐冰挂【答案】C【解析】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AB、露和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AB错误;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D、冰挂是水凝固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43.(2024•聊城中考)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直接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干冰变成气体是汽化现象C.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是熔化或凝华现象D.干冰有致冷作用是因为干冰变成气体时需吸收热量【答案】D【解析】A、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A错误;B、干冰直接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是直接由固态升华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B错误;C、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是气态变化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C错误;D、升华吸热,干冰有致冷作用是因为干冰变成气体时需吸收热量,故D正确。故选:D。44.我国北方秋、冬两季的清晨,树枝上有美丽的树挂、霜,那么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小明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来进行探究,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会儿,发现易拉罐内有冰与盐水混合物、底部出现白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1 A.树挂是空气凝华形成的B.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C.白霜形成过程中吸收了热量D.易拉罐内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答案】D【解析】ABC.“树挂”和霜是水蒸气遇冷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凝华形成的,放出热量,故ABC错误;D.易拉罐底部出现白霜,是因为罐内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摄氏度,说明盐与水混合后降低了水的凝固点,故D正确。故选:D。45.小明和小华做了图甲、图乙所示的实验来探究碘的升华现象,小明将碘锤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小华将碘锤放入热水中加热。已知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8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小明和小华的碘锤中都会出现紫色碘蒸气B.小明的实验不能证明碘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C.小华的实验中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使碘锤受热均匀D.小华的实验中,不会出现碘的熔化现象【答案】C【解析】小华将装固态碘的碘锤放在热水中加热,热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所以碘的温度最多只能达到水的沸点,碘不会熔化,但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所以看到的碘蒸气只能是升华的结果;小明同学将碘锤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由于酒精灯火焰的温度高于碘的熔点、沸点,所以出现的碘蒸气可能是碘先熔化后汽化形成的;由此可知,只有小华的实验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故ABD正确;小华的实验中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使碘锤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故C错误。故选:C。【题型11物态变化的吸放热】46.(2024•南充中考)用飞机向云层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出现下列物态变化,其中放热的是( )A.干冰迅速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B.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熔化为小水珠C.小雨滴在下落过程中部分汽化为水蒸气51 D.云层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答案】D【解析】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空中会迅速的变为二氧化碳气体,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是吸热的过程;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变成小冰晶,由气态变为固态称为凝华,凝华是放热过程;小雨滴在下落过程中部分汽化为水蒸气,汽化是吸热过程;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又由固态变为液态发生熔化现象,熔化是吸热过程。故选:D。47.(2024•呼和浩特中考)关于3D打印,其过程是:将固态材料在高温下变成液态材料,喷头按照3D图纸设计轨迹运动,将液态材料喷出,材料迅速冷却后形成立体实物。以上描述的打印过程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先熔化放热,后凝固吸热B.先升华放热,后液化吸热C.先熔化吸热,后凝固放热D.先液化吸热,后凝华放热【答案】C【解析】将固态材料在高温下先变成液态材料,属于熔化过程,需要吸热,将液态材料喷出,材料迅速冷却后形成立体实物,是凝固过程,需要放热,故先熔化吸热,后凝固放热。故选:C。48.(2024•长沙中考)“玉阶生白露”“人迹板桥霜”,关于水蒸气遇冷形成露和霜的说法正确的是( )A.露的形成是汽化B.露的形成需要吸热C.霜的形成是升华D.霜的形成需要放热【答案】D【解析】A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此过程放热,AB错误;C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过程放热,故C错误;D正确。故选:D。49.(2024•自贡中考)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下列对谚语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B.“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C.“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D.“十月打了霜,来年粮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答案】D【解析】A、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A错误;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错误;C、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C错误;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正确。51 故选:D。50.如图是一款疗伤喷雾,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请根据图回答:(1)喷雾剂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装瓶是采用 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这一过程要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2)使用时,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液态的氯乙烷在皮肤表面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大量的热(填“吸收”或“放出”),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起到镇痛的作用。【答案】(1)压缩体积;放出;(2)汽化;吸收【解析】(1)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降低温度,二是压缩体积。那么要想在常温下让氯乙烷从气态变为液态,我们可采取加压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液化,这一过程要放出热量。(2)气态的氯乙烷在加压的条件下液化液态储存在容器内;当液态的氯乙烷喷出遇到温度较高的皮肤时,会迅速汽化为气态;液态的氯乙烷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会使人体受伤部位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题型12物态变化的图像问题】51.(2024•镇江中考)小李用图1所示装置观察水的沸腾,正确实验并采集数据后,绘制出如图2所示的图像。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温度保持100℃不变B.水面上方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C.8~10min内水不需要吸收热量D.杯口的“白气”是蒸发形成的【答案】B【解析】A.由图象知,水在第6min开始沸腾,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此时水的沸点是98℃,故A错误;B.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实验中水的沸点是98℃,则水面上方的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故B正确;C.由图象知,水在8~10min内是沸腾状态,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故C错误;D.杯口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B。5251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态酒精是非晶体B.在﹣117℃时,酒精一定处于液态C.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D.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答案】D【解析】A、从图中信息可知,酒精熔化时有一个固定的温度,故酒精是晶体,故A错误。B、在﹣117℃时,酒精可能处于液态,也可能是固态或固液共存状态,故B错误。C、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5℃,测量温度超过温度计的量程,所以不能测量,故C错误。D、酒精是晶体,它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D正确。故选:D。53.(多选)如图所示是小明做实验时绘制的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波在AB段处于固态B.海波在BC段既不吸热也不放热C.海波的凝固过程经历的时间为5minD.海波在CD段放出热量【答案】CD【解析】A、由图象可知:物质降温,是海波液体降温过程,是液态,故A错误;B、由图知,海波为晶体,晶体凝固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C、由图可知海波从5min开始凝固,到10min结束,海波的凝固过程经历的时间为5min,故C正确;D、由图可知,CD段是晶体的固态降温过程,不断放热,温度降低,故D正确。故选:CD。54.(2024•赤峰中考)在课外实践性作业中,某同学探究了一定浓度的盐水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盐水的凝固图像(如图),该盐水的凝固点是 ℃,凝固过程经历 min,凝固过程中盐水的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51 【答案】﹣6;5;减小【解析】(1)从图象可知: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是﹣6℃,故该盐水的凝固点是﹣6℃;(2)由图象可知,物质在5~10min凝固,凝固过程用了10min﹣5min=5min;又知:水的凝固点是0℃,与水相比,盐水的凝固点变低;(3)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内能减小。【题型13物态变化的综合】55.(2024•巴中中考)关于物态变化现象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深秋的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来B.清晨的雾是由水蒸发而来C.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汽化现象D.冰柜中刚拿出的雪糕周围会出现“白汽”,是汽化现象【答案】A【解析】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故A正确;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C、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属于升华现象,故C错误;D、冰柜中刚拿出的雪糕周围会出现“白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A。56.(2024•齐齐哈尔中考)“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上面的文字节选于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关于文中所涉及的一些现象,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B.“结冰”是凝固现象C.“热气”的形成是升华现象D.“冰”是非晶体,没有熔点【答案】B【解析】A、雪是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小冰晶,故A错误;B、结冰是水由液体凝固为固体的物态变化,故B正确;C、“热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D、冰是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故D错误。51 故选:B。57.(2024•滨州中考)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对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寒露”节气,“露”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图乙“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C.图丙“大雪”节气,“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图丁“雨水”节气,“雨”的形成是凝华现象【答案】B【解析】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是放热过程,故A错误;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凝华放热,故B正确;C、雪是水蒸气凝华放热形成的,故C错误;D、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故选:B。58.(2024•广安中考)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悟生活之理。对下列诗句所蕴含的热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会放热,温度降低B.“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C.“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需要吸热【答案】C【解析】A、水凝固成冰的过程属于凝固,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故A错误;B、雪是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B错误;C、霜是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C正确;D、露是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态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液化过程放热,故D错误。故选:C。59.(2023•常德中考)关于生活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大,沸点低B.人出汗后吹风扇会感觉更凉快,是因为加快了蒸发C.夏天,从冰箱拿出来的饮料瓶外壁会冒汗,这是一种液化现象51 D.湖南的冬季,窗户上的小水珠常出现在玻璃内侧【答案】A【解析】A.因为水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增大,沸点升高,煮食物时高压锅的气压比普通锅内的气压高,所以水沸腾时高压锅内的温度高于普通锅内的温度,温度越高,食物熟的越快,故A错误;B.人出汗后吹风扇会感觉更凉快,是因为加快了空气流动,加快了汗液的蒸发,故B正确;C.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瓶会“冒汗”,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C正确;D.冬季室内温度较高,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放出热量,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内侧,故D正确。故选:A。60.如图中的知识网络结构,为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呈现甲、乙、丙三种物态间的变化,根据知识网络结构所提供的信息。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A.由乙状态到丙状态变化时,有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两种方式B.示例中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过程中需要吸热C.分析题中所给信息,可知该物质在甲状态时是晶体D.露的形成过程与该物质由甲到乙的变化过程相同【答案】C【解析】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由图中信息可知,丙是水蒸气、甲是固态冰,则乙是液态水。A.乙到丙,即为由液态水到水蒸气,是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而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是液化的两种方式,故A错误;B.雾凇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雾的枝条上形成的,凝华过程放热,故B错误;C.由分析可知甲是冰,冰属于晶体,故C正确;D.甲到乙是固态水到液态水,晨露是因为早晨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受冷液化成小水滴造成的,是气态到液态的过程,故D错误。故选:C。【题型14自然界的水循环】61.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51 A.B.C.D.【答案】B【解析】固态冰变成液态水叫熔化,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叫汽化,水蒸气变成冰叫凝华,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62.关于如图所示的水循环环节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A.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升华形成水蒸气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答案】B【解析】A、海水吸热,会汽化形成水蒸气,故A错误;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故B正确;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会凝固成小冰晶,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故C错误;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华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故D错误。故选:B。63.(多选)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平均值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1 A.地表水吸热,汽化形成水蒸气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形成小水滴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晶D.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熔化形成雨水【答案】AD【解析】A、地表水变为水蒸气,是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故A正确;B、水蒸气变小水滴,是气态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C、小水滴变小冰晶,是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C错误;D、小冰晶变成雨水,是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D正确。故选:AD。64.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吸收热量, 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变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 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答案】汽化;凝华;熔化【解析】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吸收热量,汽化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有的水蒸气凝华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熔化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题型15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65.如图是根据“探究冰的熔化”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51 A.BC段是固液共存状态B.冰的熔化时间经历了4minC.冰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D.冰的熔点为0℃【答案】B【解析】A、由图可知,在BC段冰的温度保持0℃不变,这是冰的熔化过程,则冰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A正确;B、冰在第4min时开始熔化,到第10min时熔化结束,则冰熔化的时间为10min﹣4min=6min,B错误;C、图象中BC段温度为0℃且保持不变,虽然温度不变,但熔化过程必需吸热,故C正确;D、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是熔点,冰的熔点为0℃,故D正确。故选:B。66.如图所示是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石蜡,乙是海波B.甲在第6min时是固态C.甲熔化过程持续4minD.甲在ab段温度不变,不吸收热量【答案】C【解析】由图像可知,甲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即甲是海波,乙没有固定的熔点,是石蜡;熔化过程持续时间为8min﹣4min=4min,第6分钟处于熔化过程中,持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ABD错误,C正确。故选C。67.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实验中要控制好烧杯中的水温。51 (1)根据图乙的图象中 段温度的变化特点可知冰是晶体,在这段时间内,物质处于 态。(2)该同学继续探究加有盐的冰块熔化时温度的变化特点。他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这些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凝华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 低于 0℃。【答案】(1)BC;固、液共存;(2)凝华;低于【解析】(1)图乙BC段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可知冰是晶体,BC段的物质处于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2)易拉罐的下部有白霜形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即白霜;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冰的熔点,低于0℃。68.(2024•巴中中考)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绘出图乙所示的图象。(1)图甲的实验装置应按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2)由图乙可知海波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的熔点是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内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答案】(1)自下而上;38;(2)晶体;48;不变;增大【解析】(1)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应先确定烧杯的高度,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38℃;(2)由图乙可知,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所以海波是晶体,海波的熔点是48℃。海波吸热后内能增大。69.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小冯同学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所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性质制成的。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51 (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顺序安装;为了测量准确,试管中应加入 (填“碎冰块”或“大冰块”)。(2)下列措施不能使冰受热均匀的是 。(选填序号)①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②通过水给试管加热;③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被测物体中。(3)小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得:冰熔化时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由此可知冰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第4min时它处于 态;(4)完成实验后,小冯想利用此装置继续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继续加热,你认为试管内的水 (填“会”或“不会”)沸腾。(5)小冯撤去烧杯中的试管,用温度计直接测量烧杯内的水,用相同的火力,选择了初温不同的甲、乙两杯水,完成了两次“水的沸腾”实验,发现这两次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相同,绘制成图丙的a、b两条图象,聪明的小冯分析造成a、b图象不同原因是两次实验所用水量不同,且a水量 b水量(选填“大于”或“小于”)。【答案】(1)热胀冷缩;从下到上;碎冰块;(2)③;(3)不变;晶体;0;固液共存;(4)不会;(5)大于【解析】(1)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先调整烧杯的位置,因为烧杯的位置需要根据酒精灯外焰的高度来确定。所以应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安装;实验中宜选用碎冰块,均匀受热,效果更好些;(2)采用“水浴法”加热、不停地搅拌或者使用碎冰块,都使冰块受热均匀,升温过程缓慢,便于记录实验数据;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被测物体中,正确使用温度计,不能使物质均匀受热,故选:③;(3)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冰属于晶体,熔点为0℃;加热到第2min时冰处于熔化过程中;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4)当烧杯中的水继续沸腾,其温度保持不变,烧杯中的水及试管中的水温度相同,试管中的水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5)a的初始温度比b的初始温度高,但是a、b同时沸腾,说明b的升温比a要快。因为用同样的热源加热水,水量越少的水升温越快,所以b的水量会比较少,因此a水量大于b水量。【题型16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70.(2024•成都中考)如图是某小组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秒表B.该实验操作简单,不需要注意安全C.有“白气”冒出,说明水已经沸腾D.水沸腾后即可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51 【答案】A【解析】A、实验中需要测量时间,所以需要秒表,故A正确;B、该实验也存在一定的危险,因为实验中用到酒精灯,还会有热水,所以需要注意安全,故B错误;C、有水蒸气液化就可能看到白气,所以沸腾前也会有白气冒出,要看到有大量气泡产生,才开始沸腾,故C错误;D、停止加热,就会停止沸腾,因为水沸腾时需要吸收热量,故D错误。故选:A。71.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实验时大气压都高于标准大气压B.水在沸腾的时候内能是增加的C.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第一次实验比第二次实验吸收的热量少D.第一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比第二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多【答案】D【解析】A、由图可知两次实验中水的沸点都为98℃,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100℃,说明此时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故A错误;B、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由于水汽化为水蒸气,水的质量减小,故水的内能减小,故B错误;CD、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相同时间吸收热量相同,根据Q吸=cmΔt可得水的质量与升高的温度成反比,由于Δt1<Δt2,所以m1>m2,故C错误,D正确。故选:D。72.(2024•无锡中考)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电热水壶中装有适量的水,闭合开关加热。当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 ℃,玻璃片下表面出现小水珠,这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停止加热,水不能继续沸腾,这说明沸腾时需要 。51 【答案】98;液化;吸热【解析】从图示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98℃;玻璃片下表面出现小水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停止加热,水不能继续沸腾,这说明沸腾时需要吸热。73.(2024•兰州中考)小涵和小怡一起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1)观察可以发现,图甲中实验仪器的组装存在一处明显的错误,该错误是 。纠正错误后,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观察水温和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特水温升至60℃左右时,开始记录,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和实验现象,然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2)小涵发现自己每次记录的温度值都要比同一次小怡记录的数值高,分析后发现是自己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不规范造成的,根据上面的情况可知,小涵读数时是按图乙中 (选填“A”、“B”或“C”)所示的情景读取的。(3)小涵在老师的指导下,重新设计了实验,将热源换成电火锅,并进一步探究水沸腾的条件:①在电火锅内倒入大半锅水,将装有适量水的玻璃杯放入电火锅中的支架上,让玻璃杯中的水面低于锅内水面。②打开电火锅,对电火锅内的水加热,待锅中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后,用温度计测量可以发现锅内和玻璃杯中的水温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小涵观察还发现,当锅内水沸腾后,玻璃杯中的水 (选填“也沸腾”或“不沸腾”),由此得出水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 并且 。【答案】(1)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烧杯的底部接触;(2)A;(3)相同;不沸腾;达到沸点;继续吸热【解析】(1)由图甲可知,温度计的玻璃泡与烧杯的底部接触;(2)根据温度计的读数方法可知,图乙中正确的读数方法是B;方法A会使读数偏大,方法B会使读数偏小;51 由于小涵发现自己每次记录的温度值都要比同一次小怡记录的数值高,所以小涵读数时是按图乙中A所示的情景读取的;(3)待锅中的水沸腾一段时间后,锅内和玻璃杯中的水温都达到了沸点,所以它们的温度是相同的;玻璃杯中的水虽然温度达到了沸点,但是由于玻璃杯中水的温度和锅内水的温度相同,则玻璃杯中的水不能从锅内的水中吸收的热量,所以玻璃杯中的水不能沸腾。74.(2024•苏州中考)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按图甲组装器材,使用大试管可以适当缩短实验时间,也可以更好地观察水沸腾前后 的变化。用酒精灯加热,水温达到88℃时开始读数,每隔1min记录一次,第3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时间/min012345678水温/℃8890929698989898(2)用表中数据在图丙上作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3)由图可知,水的沸点为 ℃;(4)为研究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用抽气打气两用气筒、橡皮塞等组装成如图丁所示装置。用气筒 (抽气/打气),观察到水再次沸腾,记录此时的 ,多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1)气泡;94;(2)见解答图;(3)98;(4)抽气;沸点温度;沸点随着气压的减小而降低【解析】(1)使用大试管可以适当缩短实验时间,也可以更好地观察水沸腾前后气泡变化;图中温度计分度值为1℃,则读数为94℃。(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逐个描点画出图象如下:(3)由图可知,当水温达到98℃之后就不再变化,所以水的沸点是98℃。51 (4)打气时,烧瓶内的气压增大,沸腾的水不再沸腾;用气筒向外抽气,则烧瓶内的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随之降低,因此水又重新开始沸腾,记录此时的沸点温度,多次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沸点随着气压的减小而降低。75.(2024•临沂中考)2024年5月21日,联合国粮农组织举行了第五个“国际茶日”庆祝活动,中国展台的工作人员展示了煮茶茶艺。小明想知道煮茶时茶叶对水的沸点有没有影响,于是他使用烧杯、温度计、酒精灯等器材进行了探究,并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1)将少量茶叶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后,小明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图甲所示实验装置,一是为了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二是为了让温度计的玻璃泡 。(2)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水的沸点为 ℃;烧杯上方出现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 (选填“吸热”或“放热”)后形成的。(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描绘了如图丙所示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请给小明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4)分析实验数据,小明并不能得出茶叶对水的沸点有没有影响。为了得出结论,他可以 。【答案】(1)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99;放热;(3)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温度;(4)同时做一组加热水的对比实验,比较茶水和水的沸点【解析】(1)温度计在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则水的沸点为99℃;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了大量“白气”,这是因为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形成“白气”,放出热量;(3)由图象可知,加热到沸腾时间较长,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温度;(4)单凭这一个实验,小明并不能得出茶叶对水的沸点有没有影响,为了得出结论,他可以同时做一组加热水的对比实验,然后比较茶水和水的沸点。51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1 机械运动【考题猜想】(86题17大类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2 声现象【考题猜想】(69题14大类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3 物态变化【考题猜想】(69题14大类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4 光现象【考题猜想】(83题18大类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1 内能及其利用【考题猜想】(79题16大类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1 运动的世界【考题猜想】(92题18大类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3 光的世界【考题猜想】(99题20大类型)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4 神奇的透镜【考题猜想】(69题12大类型)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1 温度与物态变化【考题猜想】(92题18大类型)
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01 物态及其变化【考点清单】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4-11-10 14:00:01
页数:51
价格:¥3
大小:1.30 M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