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语文
>
【7语期中】合肥市琥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语期中】合肥市琥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3
2
/13
剩余11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合肥市琥珀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卷(满分:100分 卷面:3分 时间:120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25分)1.在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①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②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③,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④,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③《〈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谈“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落叶一般在秋不在春,当粗犷的西风把天空刷得格外高远,当陌上望断最后一只归雁,当衰草摇曳得株株枯黄,便是落叶飘零的时刻了。然而,有谁留意过春之落叶呢?片片落叶,在春风中,翩翩起舞。它们叶脉间还zhù蓄着汁液,但不待生命热到尽头,它们便安然地融入春泥,哺育新叶成长。春风荡漾飘落叶,生机盎然绽新芽。在花团jǐn簇的春天里,签赏一片落叶,你能不对它肃然起敬?(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粗犷() zhù() 花团jǐn()簇(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3)将划线句子改成陈述句。3.运用你课内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下面是《朝花夕拾》的插图,请根据画面写出相关的篇名。《①》 《②》 《③》13,(2)《朝花夕拾》中的教育观现在看来仍然非常有道理,请结合其中某篇文章的内容读谈你的体会。4.学校准备组织游览园博园的研学游活动,请你参与。(1)合肥园博园充分展示了城市园林、生态环境和城市创新等方面的特色。请为本次研学游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至少用到一种修辞。(2)请按要求修改活动通知。通知七年级全体同学:为了感受中国园林的魅力,学校将在报告厅召开一场“漫谈中国园林艺术”的主题学习活动。时间定于11月20日下午。请各位同学准时到达。2023年11月12日校团委①通知中划线句子搭配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②通知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③通知的内容有一处不完整,请指出。二、阅读(37分)【一】(13分)一亩地的父爱①我上初中时,有一次星期天从学校回家,见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晒着刚从地里收获来的花生。那年月,花生对我们来说是稀罕物,只有来了客人或逢年过节,家里才可以买半斤或一斤,平时根本无法吃到。后未,乡里号召村民调查种植结构,推广大面积种植花生,并免费提供种子。村里大部分村民改种了花生。而我家仍旧种植的是小麦。低调的父亲始终认为老百姓以食为天,花生米难道能顿顿当饭吃?②晚饭时,闻着从邻居家飘来的煮五香花生米的味道,我抱怨父亲当时没选择种植花生,不然我现在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花生米,还可以带给老师和同学们吃。父亲骂我没出息,不像个男子汉,但母亲坚持要到邻居家买一些花生来给我吃,父亲却坚决制止,两个人继而发生了争执。我在心里站在母亲一边,因为我知道,父亲之所以急红了脸阻拦母亲去买花生,一定是虚荣心作怪,生怕邻居朝笑他当初没种花生的失算。③父亲和母亲的争吵让家庭气氛很压抑。我因为第二天要早起赶回学校,就抱着对父亲的些许不满早早睡下。第二天刚睁开眼,一股扑鼻的煮熟五香花生米味道就( )了过来,我蹑着牲奔到灶间,见父亲蹲在地上往炉膛里( )着柴,母亲正在蒸气弥漫中从锅里往外( )煮熟的花生。一定是母亲最终说服了父亲,从邻居家买来了这大半盆花生,我充满了对母亲的感激。13,④母亲说:“你爸在咱们都睡熟后,一个人冒着大风和小雨,悄悄到村里人秋收完以后的花生地,一镐一镐刨了一夜,把一亩多地深翻了一遍,才一粒一粒捡回了这大半盆花生,要亲手煮给你吃。”我心头一热,这才平生真正第一次细看蹲在灶间的父亲:头发花白、背微驼,一双布满了老茧和伤疤的大手正把柴送进灶膛,明灭的火光照亮了脸上沟壑的底部,虽然被灶膛中倒呛出的烟熏得不停地咳嗽,但微眯的双眼分明透着一种笑意。⑤我这时才第一次发现父亲真的老了,也第一次看到倔强的父亲流露出笑来会这样充满温情。望着父亲放在灶旁烘烤着的湿透的衣服,我心里发热,泪往下流,滴在了那冒着热气的花生上面。⑥“不许吃着东西掉眼泪,要有个男子汉样!”父亲又大声教训我。我第一次感到父亲的吼声是这样的悦耳。⑦走出家门去学校时,我绕道到父亲夜间捡花生的那块地,见新翻的泥上在阳光下冒着丝丝雾气。我的心口异常温暖,不只是我的衣服里揣着一包还未凉透的热花生,最重要的是我感到那被父亲深夜创过的一亩土地,处处都在透着父亲对儿子无声的关爱。⑧那一亩地的父爱,让我终生无以回报。(摘自《散文选刊》)5.第③段空格处应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飘 放 捞B.飘 添 捞C.传 放 盛D.传 添 盛6.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表格。事件我的情感父亲没有选择种花生①②不满父亲捡花生煮给我吃③7.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头发花白、背微驼,一双布满了老茧和伤疤的大手正把柴送进灶膛。8.请简要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二】(11分)故乡的密码①直到今天,我才知道,故乡是有密码的。13,②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方圆几十里的盐湖下。一年又一年,盘把根深深地扎在土壤深处,然后奋力地开出一朵朵硕大洁白的盐花。打捞上来的盐,堆积成山,像从苍穹飘落的云。苍凉的土地瞬间羽化成仙,散发着缕缕轻盈。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沿湖而居的父辈,就靠着盐湖吃饭。很早以前,下盐湖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男壮劳力。一辆毛驴车,一只铁把,一把铁锹,一包干粮,一身使不完的力气,便是下湖人的所有。④慢慢地,下湖人群里,有了妇女的身影。她们跟着自己的男人,在盐湖里打捞生活。日复一日,脚下的雨靴被盐渍浸得发白。发白的,还有她们头顶的黑发和额角的皱纹。⑤故乡的密码,____________。春天扬花吐穗的麦子,夏风拂过玉米修长的叶子,秋日的夕阳把上等的胭脂涂抹在苹果、梨子、杏子上。一场薄雪过后,落尽叶子的杨柳、榆树,渐渐进入悠远的梦乡。⑥这一片一片的庄稼地里,长过麦子,长过玉米,长过高粱,也长过辣椒,长过西瓜,长过胡萝卜和大白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咸涩的汗水,漫长的煎热,从来都不会一无所获。只有劳动,辛勤的劳动,才会唤醒每一株庄稼,成就每一株庄稼。⑦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枝繁叶茂的林间。麻雀、乌鸦、喜鹊,是乡村的常客。它们时而聚集,叽叽喳喳,像是开一场热闹非凡的辩论会;时而疏离,遗世独立,自成林间淡墨疏痕似的一笔点缀。⑧花开花落,冬去春来。那些鸟儿,还在破晓的展曦里醒来,还在渐近的黄昏里,驮着夕阳归去。它们的眼睛,没有沾染世俗的红尘,它们的羽翅,没有背负繁芜的世事。可是人呢?终究被这庸常人间的风雨浸蚀,被不可抗拒的沧桑洗礼,在光阴的河流里,慢慢随水而逝,不见踪迹。⑨故多的密码,____________。栅栏边,庭院旁,吱吱呀呀的木门里,屋檐下,窗棂间,土炕上……一个个生命在这里呱呱落地,蹒跚而行,步履矫健地走出高高的门槛,走向曲曲折折的远方。一缕缕炊烟在这里袅袅而上,流散在天际。炊烟里,有柴米油盐酱醋茶,有慈爱的母亲、沉默的父亲,有一碗又一碗叫做烟火气息的羹与汤。⑩从前,只是片面狭隘地以为,故乡就是迎接生命的那个地方。流光辗转,才慢慢懂得,故多是有密码的,就像一个人的DNA,在肌理,在血液,在灵魂深处。⑪吮吸着故乡的乳汁,品咂着故乡的味道,回放着故乡模糊的面影,远游的人,虽然印刻了故乡的密码,却与故乡遥隔了万水千山。念及此,不禁黯然神伤,不能自已。(文/蔺丽燕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9.文章以“故乡的密码”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10.联系上下文,请给文中划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1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打捞上来的盐,堆积成山,像从苍穹飘落的云。13,12.选文最后一句话“念及此,不禁黯然神伤,不能自已。”请你结合前文,试分析“我”“黯然神伤”的原因。【三】(13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①去后乃至 去②元方入门不顾 顾③不亦说乎 说④吾日三省吾身 日14.翻译下面句子。①友人惭,下车引之。②为人谋而不忠乎?1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出自南朝刘义庆编撰的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B.【乙】文选自《论语》,它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著作。C.“家君”是尊称自己的父亲,“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D.“三”在古汉语中往往是泛指,如“三人行”中的“三”是指几个。16.关于交友,【甲】【乙】两文共同提倡了一种什么样的美好品质?请分别结合两则材料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三、作文(35分)17.题目:最珍贵的礼物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600字。13,13,1.断肠人在天涯随君直到夜郎西回乐烽前沙似雪岐王宅里寻常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涯、夜郎、烽、岐、罔、殆”等字词容易写错。2.(1)guǎng贮锦(2)签赏鉴赏(3)然而,没有人留意过春之落叶。【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粗犷(cūguǎng):粗鲁而豪放。贮蓄(zhùxù):储存,积聚。花团锦簇(huātuánjǐncù):像花朵、锦绣汇聚在一起。形容五彩缤纷、灿烂绚丽的景象。(2)本题考查字形。签赏——鉴赏。鉴赏:对文学艺术品、文物等有分析、有比较地进行鉴别和欣赏。签读作qiān,本义是细长的小竹棍,引申为签名、签订等。(3)本题考查句式转换。画线句是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改为陈述句,删掉疑问代词和助词,加否定词,问号改为句号。即:然而,没有人留意过春之落叶。3.(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猫·鼠无常(2)示例:《五猖会》中父亲在我最想去看五猖会时,要求我背《鉴略》。揭示了这样的教育观: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要扼杀孩子的天性,要懂得尊重孩子。【详解】(1)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图一展现的是房屋里一个人拉着顶着竹筛的短棒,据此可知这是捕鸟的画面,出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情节是“我”(鲁迅)在雪后的百草园,扫出一片空地用竹筛、短棒等设下陷阱来捕鸟。图二展现的是成年的鲁迅手拿棒子打猫的情景。鲁迅先生在《狗·猫·鼠》一文中说明自己“仇猫”的原因,刻画出“猫”的主要特征。作者表面上讨厌猫,实际上却鞭挞了具有与猫类似习性的一类人,如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的帮凶。作者借追忆自己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最终却惨遭杀害的往事,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13,图三展现的是“活无常”的内容。《无常》中关于“活无常”的情节:我和许多人——所最愿意看的,却在活无常。他不但活泼而诙谐,单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概。只要望见一顶白纸的高帽子和他手里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都有些紧张,而且高兴起来了。人民之于鬼物,惟独与他最为稔熟,也最为亲密,平时也常常可以遇见他。图三描绘的是这个场景。(2)本题名著阅读启示。《朝花夕拾》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等,鲁迅回忆了小时候的读书经历,表达了对教育的观点。选择其中一篇,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作者的观点和你的阅读体会,言之有理即可。如:《五猖会》中,“我”心心念念去看迎神赛会,马上要出发了,父亲突然要“我”背书,这让“我”感到扫兴和痛苦。文中的父亲没有选择恰当的教育时机,生硬地强迫孩子背书,抹杀了孩子的天性。鲁迅借本文含蓄地传达了自己的儿童教育观:教育要理解并尊重孩子,注意关心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应让他们在玩中学习,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如一味的专制教育,反而会适得其反,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4.(1)示例1:探索自然之美,领略园博之韵。示例2:园林艺术盛宴,心灵之旅的启航。(2)①“召开”改成“开展”②署名和日期对调③没有注明具体时间【详解】(1)本题考查宣传标语。本题的宣传标语应该切合“园博园”的特点,“展示了城市园林、生态环境和城市创新等方面的特色”,注意至少用到一种修辞。示例:园博园邀您赏自然之美,园博之韵。(2)本题考查通知及病句修改。①“召开”与“活动”不搭配,可将“召开”改成“开展”。②③:通知的格式:标题,第一行居中写“通知”或“关于××的通知”;称呼,可写可不写。如果写,需换行顶格写明被通知方的名称,后用冒号;正文,下一行空两格写,内容因通知类型而异。落款,包含署名和日期。署名位于正文右下角,正文下一行右下方写发出通知的单位或组织;署名正下方写明日期。本题通知的格式错误是日期和署名位置有误;修改建议:将日期和署名调换位置。内容上未标明活动开展的具体时间,应在“时间定于11月20日下午”后补充具体时间。5.B6.①抱怨②父亲不让母亲买花生③感动(或感激)7.运用了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写出了父亲的苍老与辛劳,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8.关爱儿子,他为了儿子能吃上花生,半夜去地里刨花生。倔强善良,没有种花生的父亲坚决不让母亲去邻居家买花生,坚持自己去刨。(言之有理即可)【解析】5.本题考查词语运用。第一空,根据“一股扑鼻的煮熟五香花生米味道”,形容闻到空气中的香味,应该用“飘”;第二空,根据“父亲蹲在地上往炉膛里13,”“柴”可知,父亲烧锅的时间已很长,炉膛里有燃烧的柴,因此这个动作应为“添”;第三空,根据“母亲正在蒸气弥漫中从锅里往外”可知,母亲是从开水中往外捞熟花生,因此要用“捞”;故选B。6.本题考查情节梳理与概括。①根据事件“父亲没有选择种花生”,可知在第②段“我抱怨父亲当时没选择种植花生”可概括“我”的情感为“抱怨”;②“我”的情感“不满”在第③段开头“父亲和母亲的争吵让家庭气氛很压抑。我因为第二天要早起赶回学校,就抱着对父亲的些许不满早早睡下”,父亲和母亲争吵的原因,找到第②段“母亲坚持要到邻居家买一些花生来给我吃,父亲却坚决制止,两个人继而发生了争执”,可概括事件为“父亲不让母亲买花生”填入表格中;③根据“父亲捡花生煮给我吃”的提示,找到第⑤段“望着父亲放在灶旁烘烤着的湿透的衣服,我心里发热,泪往下流,滴在了那冒着热气的花生上面”可知,当吃到父亲冒着风雨用一夜时间重翻一亩多地捡花生煮给我吃时,我非常感动,可概括“我”的情感为“感动”或“感激”填入空中。7.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及作用。第④段画线句“头发花白、背微驼,一双布满了老茧和伤疤的大手正把柴送进灶膛”中的“头发花白、背微驼,一双布满了老茧和伤疤的大手”是对父亲的外貌描写,“送进灶膛”是对父亲的动作描写。“头发花白、背微驼”表现了父亲的苍老,“布满了老茧和伤疤的大手”是父亲终年劳作所致,表现了父亲的辛劳。结合上文“你爸在咱们都睡熟后,一个人冒着大风和小雨,悄悄到村里人秋收完以后的花生地,一镐一镐刨了一夜,把一亩多地深翻了一遍,才一粒一粒捡回了这大半盆花生,要亲手煮给你吃”可知,父亲为了子女一生操劳,为了满足孩子吃花生的要求,晚上刨了一亩地,却不说出真相,表现了父亲对我无言而厚重的爱。8.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理解。根据①段“我家仍旧种植的是小麦。倔强的父亲始终认为老百姓以食为天,花生米难道能顿顿当饭吃”可知,父亲倔强、务实;根据②段“因为我知道,父亲之所以急红了脸阻拦母亲去买花生,一定是虚荣心作怪,生怕邻居嘲笑他当初没种花生的失算”可知,父亲虚荣(或爱面子);根据④段“一个人冒着大风和小雨,悄悄到村里人秋收完以后的花生地,一镐一镐刨了一夜,把一亩多地深翻了一遍,才一粒一粒捡回了这大半盆花生”可知父亲为了儿子能吃上花生,半夜里去地里刨别人漏下的花生,可见他吃苦耐劳;根据⑦段“最重要的是我感到那被父亲深夜刨过的一亩土地,处处都在透着父亲对儿子无声的关爱”可知,父亲疼爱孩子。13,9.交代文章的写作内容,是探究故乡的密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密码”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点明中心,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答出三点即可)10.隐藏在庄稼地里 隐藏在家里11.比喻,把堆积的盐比作天空的云。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盐的多和洁白,表达了作者的欣喜和赞美之情。12.作者思念家乡的美好,却因为距离遥远不能回到家乡去。(言之有理即可)【解析】9.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题目“故乡的密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故乡对自己的影响比作密码,生动形象地写出故乡对自己的重要,这样命题非常新颖,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本文围绕故乡的密码进行写作,开篇点题,点出“故乡是有密码的”;接着②段分写“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方圆几十里的盐湖下”,⑤段分写“故乡的密码,隐藏在庄稼地里”,⑦段分写“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枝繁叶茂的林间”,⑨段分写“故乡的密码,隐藏在家里,栅栏边、庭院旁。吱吱呀呀的木门里,座檐下、窗棂间,土炕上……”;最后⑩段“从前,只是片面狭隘地以为,故乡就是迎接生命的那个地方。流光辗转,才慢慢懂得,故乡是有密码的,就像一个人的DNA,在肌理、在血液。在灵魂深处”进行总结。综合来看,“故乡的密码”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根据⑪段“吮吸着故乡的乳汁,品咂着故乡的味道,回放着放乡模糊的面影,远游的人,虽然印刻了故乡的密码,却与故乡遥隔了万水千山。念及此,不禁黯然神伤,不能自已”可知本文通过写故乡的密码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因此题目“故乡的密码”,点明了文章中心,表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10.本题考查段落内容概括。根据第②段“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方圆几十里的盐湖下”、第⑦段“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枝繁叶茂的林间”,可知第⑤⑨段要补充的句子,也要以“隐藏在”开头。第⑤段横线处,根据第⑥段“这一片一片的庄稼地里”可补写为“隐藏在庄稼地里”;第⑨段横线处,根据本段内容何知写的是家里面生活,因此可补写为“隐藏在家里”。11.本题考查语句赏析。“打捞上来的盐,堆积成山,像从苍穹飘落的云”,把打捞上来的盐比作苍穹飘落的云,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故乡生产的盐多、颜色洁白。结合下一句“苍凉的土地,瞬间羽化成仙,散发着缕缕轻盈”把堆放着盐的土地比作仙境。天上的云姿容美好,仙境让人向往。这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看到故乡丰富的自然资源后的喜悦心情。1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⑪段“吮吸着故乡的乳汁,品咂着故乡的味道,回放着放乡模糊的面影,远游的人,虽然印刻了故乡的密码,却与故乡遥隔了万水千山”可知作者怀念故乡,却因为远离故乡而只能默默思念,不能回归故乡了却乡愁,所以才会黯然神伤不能自已。13,13.离开回头看同“悦”,愉悦每天14.①友人感到惭愧,下车去拉元方。②为别人办事是不是竭尽了心力?15.C16.诚信是交友之道。甲文中“友人日中不至”是从反面强调诚信的重要性;乙文中曾子反省“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是从正面强调诚信的重要性。【解析】13.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含义。(1)句意: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去:离开。(2)句意:元方头走进家门没有回头。顾:回头看。(3)句意:不也很快乐吗?说:通“悦”,愉快。(4)句意: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日:每天。14.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1)惭:感到惭愧;引:牵、拉;(2)为:替;谋:谋划事情;忠:竭尽自己的心力。15.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识记。C.“家君”是谦词,是谦称自己的父亲;故选C。16.本顾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甲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写陈太丘与朋友约定好在中午同行,朋友却没在约定的时间到,从反面表达了诚信的重要性。乙文“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写曾子每天反省自身是否有有违背诚信的行为,以曾子自我反省的正面形象来表达诚信交友的重要性。可见甲乙两文共同提倡了诚信是交友之道。【点睛】参考译文:【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于是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乙】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13,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17.例文:最珍贵的礼物生日那天,我收到了一份心仪的礼物——一盆小仙人球。我一看到这小仙人球就爱不释手,一个箭步冲上前去从妈妈手中接过仙人球,暗暗下定决心:我要给小仙人球“足够”的水和关爱,让它快快成长起来!我每天开始给它浇水,还总是急急忙忙的。我在浇水的时候总是飞似的跑到水壶边,灌满水后下子提起水壶向窗台的仙人球跑,边跑还担心水洒出来。到仙人球旁就蹲下来,如猛虎下山之势往仙人球那灌溉,然后回到书桌旁,脸上挂满了兴奋的微笑。可是,小仙人球却在我的“关照”下死掉了!我立刻跑去问妈妈。“妈妈,妈妈!我的仙人球死了!”我的脸由晴转阴,局部有小雨,“为什么会死呢?”“孩子!”妈妈却是一脸“我就知道”的表情,“仙人球的死,正是因为你给了它过多的爱!”妈妈一语道破“天机”。为什么我给予过多的爱还会害小仙人球死呢?妈妈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接着说下去:“孩子!仙人球在沙漠里早已习惯了酷暑,就算现在是夏天,那也没沙漠热啊!而你,给了仙人球太多的水分,结果让仙人球死掉了。而我们人也是样,不能有太多的溺爱,否则在溺爱里困住了手脚,就会被优胜劣汰的社会淘汰的!反之,若从小就在风雨中打磨,长大后才可以勇敢的面对生活的困难!”是啊,也就是这样的植物才可以经受住阳光暴晒地折磨,风雨交加地顺打,冰雪“残忍”地欺凌!也就只有这样的植物,才能傲然屹立在风雪之中不屑地嘲笑在温室里的鲜花呀!在这样一个炎热的酷暑,仙人球让我明白了很多。这才是妈妈送给我的礼物,最珍贵的礼物!【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第一,审题立意。本篇习作要求以“最珍贵的礼物”为题进行创作;根据文题可知,写作的对象是“礼物”;“最珍贵”为形容词,有“宝贵”之意,体现了“礼物”的意义非凡。作文中的“礼物”可以是具体的物品,如一本书,一束花。一双球鞋等等,可以写在特殊的一天里自己接到的礼物,来记录自己当时难忘的过程和特殊的情感体验,抒发自己当时的心情,突出礼物的意义。13,第二,文体及思路。本篇习作可以写成记叙文。可以通过不断设疑的方式思考作文的具体内容:思考谁给的我礼物,可以是家人、老师、朋友等等;给我的礼物是什么,思考给我礼物的原因是什么,妈妈送给我束向日葵包装成的花,希望我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老师送给我一本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激励我勇敢面对“学习”这个困难,等等。开篇可直接点明收到的礼物是什么,及谁送的礼物。接下来记叙该人物送礼物的良苦用心,或是表现礼物的变化,增加故事的曲折性,如: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都折了茎等等,文中应该体现自己的感悟或是成长,结尾表述“礼物”对自己的意义或影响来体现其“最珍贵”,来深化中心。13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浙江省义乌市稠州中学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答案】
浙江省义乌稠州中学教育集团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安徽省蚌埠新城教育集团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昆三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昆三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宝安中学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7语期中】滁州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7语期中】滁州市明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7语期中】合肥市包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语期中】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北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份随堂练习语文试题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11-04 22:00:01
页数:13
价格:¥3
大小:406.59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