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物理
>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昆三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昆三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6
2
/16
剩余14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昆明市第三中学高2026届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铅笔认真填涂考号.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一游客在武夷山九曲溪乘竹筏漂流,途经双乳峰附近的点和玉女峰附近的点,如图所示。已知该游客从点漂流到点的路程为,用时,间的直线距离为,则从点漂流到点的过程中( )A.该游客运动轨迹的长度为B.该游客的平均速率为C.该游客的平均速度大小为D.若以所乘竹筏为参考系,玉女峰的平均速度为0【答案】C【解析】【详解】A.该游客运动轨迹的长度,即路程,为,故A错误;B.该游客的平均速率为故B错误; C.该游客的平均速度大小为故C正确;D.若以所乘竹筏为参考系,玉女峰是运动的,位移不为零,故玉女峰的平均速度不为零,故D错误。故选C。2.如图所示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A.第1s内和第3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第3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相同C.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D.0~2s和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答案】B【解析】【详解】AB.0-1s向正方向做加速度为1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1-2s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2-3s向正方向做加速度为1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3-4s以1m/s2的加速度向相反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选项A错误,B正确;C.据速度-时间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小表示位移大小,可知,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均为0.5m,选项C错误;D.0~2s内与0~4s内位移大小相等,但时间不同,故平均速度大小不相等,选项D错误。故选B。3.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用同样大小的力提着一个水桶,要求保持水桶在空中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小都等于水桶重力的一半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一定相等C.减小与的夹角,的合力变小D.增大与的大小,的合力变大【答案】B【解析】【详解】AB.设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水桶重力为,根据平衡条件可知且可得故A错误,B正确;CD.要求保持水桶在空中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两拉力的合力确定,大小等于水桶重力,根据力的合成可知,减小与的夹角时,与的大小减小;增大与的大小时,与的夹角增大,故CD错误。故选B。4.如图所示,电动公交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进站,连续经过R、S、T三点,已知ST间的距离是RS的两倍,RS段的平均速度是10m/s,ST段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公交车经过T点时的瞬时速度为() A.3m/sB.2m/sC.1m/sD.0.5m/s【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知,电动公交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设RS间的距离为x,则根据题意有,联立解得t2=4t1,vT=vR-10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有vT=vR-a∙5t1则at1=2m/s其中还有解得vR=11m/s联立解得vT=1m/s故选C。5.碗内部为半球形,半径为R,碗口水平。生米与碗内侧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静止于碗内的生米粒与碗口间的最小距离d为( )A.B.C.D.【答案】D【解析】 【详解】设米粒的质量为,当米粒受到碗的摩擦力达到最大时,米粒距碗口的距离最小,设支持力与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做出米粒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联立解得而根据几何关系有,联立解得故选D。6.一辆汽车以速度v0在平直的路面上行驶,某时刻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一警示牌,于是他立即刹车。汽车刹车后第1s内的位移大小为24m,第4s内的位移大小为1m,若将汽车刹车后的运动看作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忽略司机的反应时间和制动系统的响应时间,则( )A.B.C.D.【答案】D【解析】【详解】AB.假设汽车第4s末停止运动,则第1s内、第2s内、第3s内、第4s内的位移之比为7:5:3:1,第1s内与第4s内的位移之比为7:1,如果汽车在第4s末未停止运动,则第1s内与第4s内的位移之比小于7:1,根据题意,第1s内与第4s内的位移之比为24:1,说明汽车在第4s末前停止运动,设汽车在第4s内的运动时间为t0,由逆向思维,根据位移公式得解得 AB错误;CD.汽车的初速度为C错误,D正确。故选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7.下列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上静止的物体先对地面产生压力,然后地面才对物体产生支持力B.地面上静止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互相平衡C.地面上人水平推车前进,人对车的作用力大小等于车对人的作用力大小D.地面上人水平推车不动,人对车作用力大小等于车受到的阻力大小【答案】CD【解析】【详解】A.作用力和反作用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则地面上静止的物体对地面产生的压力与地面对物体产生的支持力是同时产生的,故A错误;B.地面上静止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能平衡,故B错误;C.地面上人水平推车前进,人对车的作用力与车对人的作用力是相互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故C正确;D.地面上人水平推车不动,车受力平衡,则人对车的作用力大小等于车受到的阻力大小,故D正确。故选CD。8.如图所示,半径为的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为圆心,为轨道最高点.中间有孔、质量为的小球穿过圆弧轨道,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小球在点保持静止,与夹角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则( ) A.小球可能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B.小球一定发生了形变C.轨道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D.轻弹簧的原长为【答案】BD【解析】【详解】A.小球一定受重力、弹簧拉力和圆环的支持力作用,选项A错误;B.小球对圆环有压力作用,可知小球一定发生了形变,选项B正确;C.由图可知FT和FN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60°,可知FT=FN,则则轨道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选项C错误;D.根据可得轻弹簧的原长为选项D正确。故选BD。9.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x-t图象如图所示,其中直线b与曲线a相切于点(4,- 15).已知甲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4s内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前4s内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平均速度的倍C.t=0时刻,甲的速度大小为9m/sD.甲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答案】AD【解析】【详解】A、图像的斜率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故前内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均为负方向,故A正确;B、甲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甲的图像对应于曲线;前内甲的平均速度为,前内乙的平均速度为,故前内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平均速度的3倍,故B错误;CD、设时甲的速度为,时甲的速度为,则,又,可得,则甲的加速度,故C错误,D正确.10.如图所示,长为的细直杆位于高的圆筒正上方处.由静止释放直杆让其竖直自由下落,当直杆的下端即将进入圆筒时释放圆筒让圆筒竖直做自由落体运动(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杆端刚进入圆筒时的速度大小为B.直杆穿过圆筒的时间为C.直杆穿过圆筒的过程中下落的高度为D.直杆刚全部穿出圆筒时的速度为【答案】AD【解析】【详解】A.直杆A端刚进入圆筒时的速度大小为选项A正确;B.当直杆的下端即将进入圆筒时释放圆筒让圆筒竖直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两者的加速度相同,则直杆AB相对圆筒MN做匀速运动,则直杆穿过圆筒的时间为选项B错误;C.直杆穿过圆筒的过程中,MN下落的高度为直杆AB下落的高度为选项C错误;D.直杆从开始下落到刚全部穿出圆筒时用时间为则直杆刚全部穿出圆筒时的速度为 选项D正确。故选AD。三、实验题:共18分.11.某学习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主要步骤如下:a.把弹簧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测出弹簧的原长;b.测出一个钩码的质量;c.将该弹簧悬吊在铁架台上让弹簧自然下垂,测出此时弹簧长度;d.挂上一个钩码,测出此时弹簧长度;e.之后逐渐增加钩码的个数(每个钩码质量相同),并测出弹簧对应的长度分别(i为钩码个数);f.计算出,用为横坐标,钩码的总质量为纵坐标,作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请根据以上操作、记录和图像回答以下问题:(1)已知钩码质量,重力加速度,利用图乙求得弹簧劲度系数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图像没过坐标原点,对于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___________(选填“有”或“无”)影响;(3)将作为横坐标,钩码的总质量作为纵坐标,实验得到图线应是___________.(填写下列四幅图的对应的字母选项)【答案】①.261②.无③.A【解析】详解】(1)[1]弹簧劲度系数 (2)[2]图像没过坐标原点,因通过图像的斜率求解弹簧的劲度系数,可知对于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无影响;(3)[3]将作为横坐标,钩码的总质量作为纵坐标,则此时的x为弹簧伸长量的真实值,消除了弹簧自重的影响,所作图像应为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选A。1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请回答:(1)除电火花计时器、纸带、重物、铁架台、夹子、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____(填选项代号)A.电压为的交流电源B.电压为的交流电源C.刻度尺D.停表(2)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可以判断实验时重物连接在纸带的___________端(填“左”或“右”)(3)已知纸带上记录的点为电火花计时器连续打出的点,则电火花计时器在打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所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小明同学在学校找到一个如图所示的自由落体仪,其主体是一个有刻度尺的立柱,其上装有磁式吸球器、光电门1、光电门2、捕球器、小钢球(直径).他利用自由落体仪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步骤如下: a.将自由落体仪直立于水平地面上,调节水平底座使立柱竖直,固定好吸球器;b.适当调节两光电门1、2的位置,由刻度尺读出两光电门的高度差为,用吸球器控制使小球自由下落,由光电计时器读出小球从光电门1到光电门2的时间,重复数次,求出时间的平均值为;c.光电门1不动,改变光电门2的位置,由刻度尺读出两光电门的高度差为,用吸球器控制使小球自由下落,由光电计时器读出小球由光电门1到光电门2的时间,重复数次,求出时间的平均值为;d.计算重力加速度值①在步骤中光电门1的位置保持不动的目的是___________。A.保证小球每次从光电门1到光电门2的时间相同B.保证小球每次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相同C.保证小球每次通过光电门1时的重力加速度相同(2)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重力加速度值___________。【答案】①.BC##CB②.左③.1.17④.9.75⑤.C⑥.【解析】【详解】(1)[1]电火花计时器需要电压为的交流电源,另外要用刻度尺。故选BC。(2)[2]根据打出的纸带可知,从左到右相邻相等时间内点间距逐渐增加,可知实验时重物连接在纸带的左端。(3)[3]电火花计时器在打C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4]所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4)①[5]在步骤c中光电门1的位置保持不动的目的是保证小球每次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相同。故选C。(2)[6]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得解得四、计算题:共42分.13.一小石块从空中自由下落5m后掉入淤泥,落到淤泥底时速度恰好为零,全过程用时1.2s,假设石块在淤泥中的加速度恒定,且g=10m/s2,求:(1)石块在淤泥里下落的时间t;(2)石块陷入淤泥的深度d。【答案】(1)0.2s;(2)1m【解析】【分析】石块落入淤泥前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到淤泥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出自由落体下落5m的时间,即可求得石块在淤泥里下落的时间;求出自由落体末速度,结合平均速度公式即可求解.【详解】(1)自由落体下落5m可得代入数据解得t1=1s所以t=1.2-t1=0.2s(2)自由落体末速度v=gt1=10m/s根据平均速度公式 可得石块陷入淤泥深度=1m【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的直接应用,本题也可以考虑用速度-时间图象去解题.14.已知一质量的物体在倾角的固定斜面上恰能匀速下滑。当对该物体施加一个水平方向的推力时,物体恰能匀速上滑。(取,,)(1)求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求推力的大小。【答案】(1);(2)【解析】【详解】(1)物体在斜面上恰能匀速下滑,由平衡条件可得(2)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15.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全国高速公路免费通行,小轿车可以不停车通过收费站,但要求小轿车通过收费站窗口前x0=9m区间的速度不超过v0=6m/s,现有甲。乙两小轿车在收费站前平直公路上分别以v甲=24m/s和v乙=38m/s的速度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甲车司机发现正前方收费站,开始以大小为a甲=2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若甲车司机经刹车到达离收费站窗口前9m处的速度恰好为6m/s,乙车司机在发现甲车刹车时经t0的反应时间后开始以大小为a乙=4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为避免两车相撞,且乙车在收费站窗口前9m区不超速,求:(1)甲车司机需在离收费站窗口至少多远处开始刹车才不违章;(2)若t0=0.5s,则在甲车司机开始刹车时,甲、乙两车至少相距多远?(3)若t0=1.5s,则在甲车司机开始刹车时,甲、乙两车至少相距多远?【答案】(1)144m;(2)63.5m;(3)98m【解析】【详解】(1)甲车从24m/s减速至6m/s,经过的位移为甲车刹车时距窗口距离x=x甲+x0=144m(2)若t0=0.5s,甲乙两车共速时有解得t1=8s当甲、乙速度相等时,若恰好不相撞,则乙不会超速,甲车位移为乙车位移为 两车相距(3)若t0=1.5s,甲乙两车共速时有解得t1=10s当甲、乙速度相等时,若恰好不相撞,则乙会超速,当乙车恰好不超速,甲、乙不会相撞,乙车位移为两车相距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云南省下关一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云南省下关一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昆三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西省运城市教育发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3-11-26 06:35:06
页数:16
价格:¥2
大小:1.32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