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0课《狼》教学课件(2024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0

2/50

3/50

4/50

剩余4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狼第1课时第2课时 第1课时 导入新课从前,有个屠夫卖肉回来,天色已经很晚了。就在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只狼。狼不断地窥视着屠夫担子里的肉,嘴里的口水似乎都快要流出来了,就这样尾随着屠夫走了好几里路。屠夫感到很害怕,于是就拿着屠刀在狼的面前晃了晃,想把狼吓跑。狼看见了屠刀,一开始被吓了一下,往后退了几步,可是等到屠夫转过身来继续朝前走的时候,狼又跟了上来。于是屠夫就想,狼想要的是担子里的肉,不如把肉挂在树上,等明天早上再来取。于是屠夫就把肉《狼三则》之一 挂在钩子上,再踮起脚尖把肉挂在树上,然后把空担子拿给狼看了看,狼就停下来不再跟着屠夫了。屠夫就回家了。第二天拂晓,屠夫前去取肉,远远地就看见树上挂着一个巨大的东西,好像一个吊死在树上的人,他感到非常害怕,焦虑地徘徊着向树靠近,等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只死狼。屠夫抬起头来仔细观察发现,狼的嘴里含着肉,挂肉的钩子已经刺穿了狼的下颚,就好像鱼儿咬住了鱼饵。当时市场上狼皮非常昂贵,一张狼皮价值十几两银子。屠夫由于得到了这张狼皮,发了一笔小财。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作者名片 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他童年随父读书,青年时热衷于科举。18岁时,初应童子试,县、府、道三试皆列第一,考中秀才。但从此以后,科场不利,始终未得一第。47岁再应乡试,因“越幅”(未按格式书写)被黜。50岁秋应乡试,再次犯规被黜。56岁,率众弟子一同应乡试,结果全军覆没。62岁在当年秋天的乡试中,再次被现实挫伤。71岁赴青州考贡,山东学政黄叔琳为其精神所感动,拔为岁贡生。75岁逝世。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加深了他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了解和认识。资料助读 《聊斋志异》书名中的“聊斋”是蒲松龄书斋的名字,“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的是“奇异的故事”。它是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全书共400余篇,是中国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其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通过谈狐说鬼,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批判。 初读课文圈出文中重点生字词和易错字,并根据老师的范读标注拼音。根据老师的范读,用“/”在文中划出句子朗读停顿。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再读课文释词方法:(1)语境推断法——结合上下文和具体语境理解。【示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后:后来得到骨头。前:先得到骨头的。屠乃奔倚其下。乃:于是。其:代指柴草堆。···· (2)组词推断法——把单字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语境确定意思。【示例】屠乃奔倚其下。奔:奔跑。倚:倚靠。·· (3)词类活用法——结合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示例】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狗似的。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从通道。·· 特殊句式:(1)倒装句投以骨(状语后置,应为“以骨投”)意暇甚(状语后置,即“意甚暇”) (2)省略句投以骨(省略宾语“狼”,即“投狼以骨”)顾野有麦场(省略主语“屠”,即“屠顾野有麦场”)一狼洞其中(省略介词“于”,即“一狼洞于其中”) 结合句子意思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划分停顿。(1)方法1:主谓之间要停顿。【示例】一狼/得骨止;其一/犬坐/于前。(2)方法2:谓语与宾语之间要停顿。【示例】顾/野有麦场;乃悟/前狼/假寐。 (3)方法3:连词前面可以停顿。【示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细读课文文章讲述了屠户杀狼的故事。按照事件的发展,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后,用短语概括这个故事的发展经过。遇狼(开端)→惧狼(发展)→御狼(发展)→杀狼(高潮、结局) 文章围绕屠户和狼展开,对他们之间的斗争进行了精彩的描述。请用原文在表格中填写关于“屠户”与“狼”的内容。 狼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情节屠户遇狼晚归缀行甚远惧狼投以骨复投之骨已尽矣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并驱如故狼不敢前御狼 狼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情节屠户杀狼持刀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目似瞑,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作者对这个故事进行了评价,请用双横线勾画出评价语,并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以及文章的主旨。评价语: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关键字:笑。情感态度:嘲讽了玩弄阴谋诡计、自取灭亡的恶狼,赞扬了富有智慧与力量的人类。主旨:表现了人的智慧与力量,说明了恶势力终将自取灭亡。 在现实中,人遇到狼,凶多吉少。在故事中,屠户仅一人一刀,而恶狼两只,有利爪四副,最终却被屠户所杀。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无怪乎鲁迅评价《聊斋志异》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 品读课文第2课时自由朗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描写“两狼”的句子,分析其特点,完成表格。用横线勾画出描写两狼的词句,读一读。品析词句,揣摩狼的心理,把握狼的形象。 描写角度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句子心理形象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动作紧跟其后,寻找时机凶残动作穷追不舍,不甘罢休贪婪、凶残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动作、神态有所顾忌,审时度势;威慑屠户,琢磨对策凶残、狡诈 描写角度句子心理形象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动作、神态分工合作,配合默契;麻痹屠户,放松警惕狡诈、阴险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动作诱敌包抄,前后夹击凶残、狡诈、阴险 两只狼“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眈眈相向—默契配合”,它们懂得谋划,不断变换伎俩。在文中,作者用哪个字评价了狼?黠 两只狼既然如此狡诈,为什么最终还是失败了呢?齐读课文,用波浪线勾画描写屠户的词句,运用分析“狼”的方法,分析屠户的形象,填写表格。用波浪线勾画出描写屠户的句子,读一读。品析词句,揣摩屠户的心理,把握屠户的形象。 描写角度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句子心理形象屠惧,投以骨;复投之心理、动作紧张害怕,迁就、侥幸心理恐惧至极,认清狼性,面临生死抉择怯懦顾野有麦场;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动作当机立断,放下幻想,绝地反击机智冷静 描写角度方欲行,转视积薪后句子心理形象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动作不为迷惑,抓准时机,出其不意,直击要害勇敢果断动作保持警惕,小心谨慎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动作、心理恍然大悟细心谨慎 请同学们用“文中________(句)运用了________描写,写出了屠户________(在具体情况下的具体心理),表现了屠户的________(性格特点)”的句式说说自己对屠户形象的理解。文中“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屠户在发现狼似乎在打盹时不为所惑,抓住时机,出其不意,直击要害,表现了屠户的勇敢果断。 面对危险,害怕是人的本能反应,但屠户在经历了“害怕退让—认清形势—放下幻想,决心斗争”的一番心理挣扎后,及时地举刀反抗,使两狼毙命,实属智勇双全之人。 精读课文屠户是如何取得胜利的呢?丢掉幻想,树立了与狼搏斗的思想。观察环境,占据有利地势。抓住有利时机,果断出击。保持清醒头脑和高度警惕,除恶务尽。 在作者看来,“止增笑耳”的仅仅是狼吗?结合下面的资料链接,说说你的看法。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到处都是)也。即官不为虎,而吏且将为狼,况有猛于虎者耶!——《聊斋志异·梦狼》不仅是狼。“狼”这个形象寄寓着作者对世道人心的认识,“止增笑耳”的还有像狼一样凶残贪婪、阴险狡诈的恶人。 蒲松龄身处官场黑暗、民不聊生的时代,把这件事写进《聊斋志异》,他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告诉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屈服妥协,不能抱有幻想,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拓展延伸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②。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③,意甚仓皇④。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⑤;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⑥。其一竖又在彼树致⑦小狼鸣急。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⑧彼,跑⑨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⑩,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⑪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聊斋志异》)牧竖捕狼阅读《牧竖捕狼》,结合注释和译文,思考问题。 【注释】牧竖:牧童。竖,小孩。谋分捉之: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入穴失子:进到窝里,发现两只小狼丢了。意甚仓皇:神情非常惊慌。嗥(háo):吼叫。号(háo)且爬抓:一边大声吼叫,一边抓挠树身。 致:招引。趋:向,到。跑(páo):同“刨”,兽用前爪刨地。口无停声,足无停趾:嘴不停地嗥叫,脚不停地奔跑。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有两个牧童进入一座山里,到了一个狼洞前面,发现洞里有两只小狼,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他们分别爬上一棵树,两树相距约有几十步远。一会儿,大狼回来了,进到窝里,发现两只小狼丢了,神情非常惊慌。(这时,)一个小孩在树上扭小狼的爪子、耳朵,故意让它嗥叫。大狼听到声音抬头一看,愤怒地直奔到树下,一边大声吼叫一边抓挠树身想爬上去。译文 另外一个小孩又在另一棵树上使小狼叫得厉害。大狼停下嗥叫,四下观望,才发现了那棵树上的小狼;于是丢下这里,奔到那棵树下,刨地嗥叫像刚才一样。(这时)先前那棵树上的小狼又叫,大狼又转身奔回来。(大狼)口中不停地嗥叫,脚下不停地奔跑,往返几十次以后,奔跑速度渐渐慢下来,叫声也渐渐小了,最后奄奄一息地趴在地上,久久不动。小孩下树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 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赞同屠户的做法。因为屠户面对的是吃人的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不赞同牧竖的做法。因为大狼身上体现了伟大的母爱;牧竖“杀狼”的行为是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体现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 狼狈为奸狼奔豕突如狼似虎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子野心鬼哭狼嚎引狼入室下面是一些与狼有关的成语,你能再列举几个吗?从这些成语来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是怎样的?你如何看待狼的这种传统形象? 成语:狼狈不堪、鹰视狼步、狼烟四起。狼的形象:这些词大都是贬义词,体现了汉文化对狼的排斥。从这些词可以看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狼的形象是凶狠贪婪、阴险狡诈的。我的看法: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狼的形象的描述有其合理的一面,确实写出了狼的特性,但是这并不代表狼性的全部。其实,狼身上还有许多闪光点。当今社会,人们往往将狼的形象描述为“野性、激情、坚忍、挑战、团结、勇猛”。 随着时代的发展,狼被赋予了新的形象。请看下面的材料,说说新时代的狼性是怎样的。材料一:狼,生性残忍而机警,极善奔跑,耐力很好,每天活动的范围可达50~60千米。狼的智商高度发达,通过叫声进行沟通。每个狼群中都有一定的等级划分,每个成员都很明确自己的身份,因此很少有仇恨和打架的行为。相反,在围捕猎物和共同抚幼方面,还表现出一种友爱与合作的精神。 材料二:影视剧中特种兵多以狼命名,如战狼、西北狼、独狼……狼性——勇敢、坚忍、聪明、机警、野性,具有团队精神,懂得协作,敢于挑战,积极进取,勇于开拓。 本文中的狼不仅贪婪、凶残、狡诈,还具有人的心机、智谋,形象活灵活现,如在眼前。作者借助这一奇异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假恶丑的鞭挞。可是当我们走出中国传统文学,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狼时,却发现了其新的文化内涵。正确看待“狼”这一文化形象,也有利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布置作业课后阅读《狼三则》之三,谈谈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板书设计屠户机智贪婪勇敢果断细心凶残狡诈狼狼遇惧御杀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09-29 05:20:02 页数:50
价格:¥1 大小:2.40 MB
文章作者:U-2009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