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卷(人教辽宁版 2024年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人教辽宁版2024年秋)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0分)(本部分共包括10道小题,每小题1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题序12345678910答案1.生活中常接触到“低钠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这里的钠、钙、氟指的是(  )A.分子B.原子C.单质D.元素2.2023年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类新型离子膜,首次实现膜内近似无摩擦的离子传导,有望大幅提升液流电池等储能装备的效率,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铁B.氢气C.氦气D.氯化钠3.铷原子钟是我国北斗卫星的“心脏”。铷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3题)A.铷元素符号为RuB.铷属于非金属元素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D.铷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74.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BCD8 5.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门科学。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认识错误的是(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和原子都具有微粒的一般性质C.有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D.有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有的由不同种原子构成6.航天员饮用的小分子团水与普通水相比,具有水溶性强,密度高,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是静止的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隔D.小分子团水的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7.原子结构示意图是我们获得原子信息的重要依据,根据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所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第7题)A.它们表示三种元素B.②③的化学性质相同C.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D.①表示的是原子,而④表示的是阴离子8.某简单离子R2-核外电子数为10,则不能确定的是(  )A.该粒子含的中子数B.该离子为阴离子C.元素的种类D.原子核内质子数9.归纳总结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见微知著:相同质量的水,在不同状态时所占体积不同,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不同8 B.推理分析:相同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相同,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化学史:张青莲主持测定了多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D.化学排序:地壳中的元素含量:氧>硅>铝>铁10.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错误的是(  )(第10题)A.分子由原子构成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本部分共包括4道小题)11.(6分)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探索。材料一:1803年,道尔顿在原子论中提出:物质由微小的不可再分的原子构成。材料二:1897年,汤姆孙发现原子内有带负电的微粒,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材料三:1911年,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a粒子(a粒子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轰击金箔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a粒子却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a粒子的偏转角度超过90°,有的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材料四:1919年,卢瑟福用加速了的高能a粒子轰击氮原子,发现一个a粒子留在了一个氮原子中,使氮原子变成了氧原子,同时有微粒从氮原子中被打出。(1)汤姆孙实验中,带负电的微粒是________。(2)卢瑟福实验中使用的金箔是由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通过卢瑟福实验,可推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________(填图1中字母)。8 (第11题)(3)当a粒子轰击金箔时,图2所示的运动轨迹不可能是______(填图2中字母)。(4)一个a粒子的质量和一个下列原子质量最接近的是______(填字母)。A.氢B.氦C.锂D.氧(5)小凯在阅读材料四后,认为该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请结合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进行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6分)为探究分子的特征,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序号装置回答问题实验Ⅰ(第12题图1)(1)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到溶液的颜色由无色变为________。(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1所示)。几分钟后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经过小组同学们的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实验Ⅰ能得出的一般性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Ⅱ8 (第12题图2)(4)注射器内封闭一段空气,右手食指堵住注射器口,左手向内推,发现注射器内气体被压缩了,同学们一致认为实验Ⅱ能得出的一般性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以上实验无法验证的分子性质是________。A.分子在不断运动着B.分子之间有间隔C.不种分子性质不同13.(14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1)元素、物质、粒子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第13题图1)①应填____________,②应填____________。(2)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已知: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第13题图2)上述变化Ⅰ、Ⅱ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填“Ⅰ”或“Ⅱ”),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理变化中____________发生了变化。变化Ⅰ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回答下列问题:(第13题图3)8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该元素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它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变成________(填离子符号)。②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中x值为________,它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第一至第三周期中与该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___(填原子序数)号元素。③原子序数为9和17的原子不属于同一种元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14.(14分)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选用无色酚酞溶液、浓氨水、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气体为氯化氢)等设计了如下两组“化学魔术”。(已知: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铵)(第14题图1)(第14题图2)魔术一:“铁树”开花(1)如图1甲所示进行实验。①用倾倒法取用浓氨水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该魔术中观察到“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溶液的脱脂棉团由无色变为________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将图1甲所示装置放在加热装置上进行加热,脱脂棉团变色的速率比不加热时更快,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举出生活中的一个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魔术二:“白烟”缭绕(2)如图1乙所示,打开弹簧夹a和b,观察到玻璃管c处产生大量白烟,随后白烟逐渐充满整个玻璃管。①写出该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c处先产生白烟,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实验过程中在烧瓶A、B中装入浓盐酸和浓氨水后,迅速塞紧橡胶塞并关闭弹簧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2中,①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②向A、D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胶塞的导管按图示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4)E试管中加入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进行操作②时观察到的现象:B试管中的溶液______;C试管中的溶液______;且C试管变色比B试管变色______(填“快”或“慢”)。(6)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答案第一部分 选择题1.D 2.D 3.D 4.B 5.A 6.D 7.B 8.A 9.B10.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11.(1)电子 (2)原子;C (3)BC (4)B(5)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合理即可)12.(1)水不能使酚酞变色(2)红色(3)A烧杯中溶液变红;分子在不断运动(4)分子之间存在间隔(5)C13.(1)原子;分子(2)Ⅱ;分子间的间隔;氢分子和氧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水分子(3)①铝;金属;失;Al3+ ②20;四(或4);2;4、12 ③质子数(或核电荷数)14.(1)①瓶塞倒放,标签朝向手心,试剂瓶瓶口紧挨烧杯口,略倾斜,缓慢倾倒 ②红;分子在不断运动 ③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晾干更快(合理即可)(2)①氨气+氯化氢→氯化铵 ②氨分子运动速率比氯化氢分子运动速率快③防止浓氨水和浓盐酸挥发,污染空气(4)对比实验(5)变红;变红;快(6)①分子在不断运动 ②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4-09-02 02:20:02 页数:8
价格:¥3 大小:187.50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