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4年【9化三模】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中考第三次模拟化学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九年级化学课堂练习温馨提示: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l-35.5、K-39、Ca-40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答案符合题意)1.2024年六五环境日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A.分类回收废旧电池B.将核反应堆的冷却水直接排入大海C.工业废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D.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2.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只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氮气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B.甲醛水溶液用于没泡动物标本C.乙醇用作内燃机的燃料D.干冰用于营造仙境般的舞台效果3.钙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青少年缺钙会导致发育不良B.钙原子和氦原子化学性质相似C.钙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gD.钙离子的符号可表示为Ca2-4.某同学利用紫甘蓝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步骤依次为:研碎,酒精浸泡,过滤,装瓶备用。上述步骤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是A.B.C.D.5.蚕丝中含有桑黄素(化学式为C15H10O7)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抗癌作用。下列有关桑黄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三种非金属元素组成B.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2C.属于氧化物D.含有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7个氧原子16/16,6.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有关模型错误的是A.净水程度B.氮元素化合价NH3<N2<NO2C.物质的转化D.酸的化学性质7.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在这种催化剂的作用下,CO2可以转化成汽油,X是一种常温下为气态的单质,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H2)n中碳、氢原子数目比为1:2B.反应I为CO2+C2COC.物质X具有可燃性D.一种物质可以作为多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8.化学观念是化学课程需要培养的学科核心素养。下列涉及的化学观念说法正确的是A.守恒观: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前后固体的质量相等B.微粒观: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如氯化钠由氯化钠离子构成C.结构观: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因为其溶液中都含有H+D.分类观:合成材料可以分为合金、塑料、合成纤维9.为了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16/16,A.鉴别软水和硬水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探究铁生锈的条件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10.在劳动中感悟化学原理。下列劳动项目涉及的化学原理描述正确的是选项劳动项目化学原理A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气易溶于水B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C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资料常温下,碳单质化学性质稳定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分泌过多Na2CO3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A.AB.BC.CD.D11.1783年,拉瓦锡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水的组成,往A杯中滴加少量的水,水通过灼热铁管时发生气化,水蒸气与灼热的铁反应,生成了一种黑色固体和“易燃空气”,再将气体通过放在冷水中的铜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16/16,A.水蒸气与灼热的铁反应生成的黑色固体是Fe2O3B.装置B中收集到的“易燃空气”富含水蒸气C.“易燃空气”是H2,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D.该实验得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易燃空气”和氧的化合物12.将34g晶体W(不含结晶水)投入盛有16g不同温度水的烧杯中(忽略溶解吸、放热),充分溶解,测得0℃、t1℃、t2℃、t3℃的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别如图中A、B、C、D点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0~t2℃范围内,晶体W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t1℃时,晶体W的溶解度是100gC.B、C两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CD.A、B、C、D四点所对应的溶液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B、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CO2地质封存技术作为当前缓解CO2释放的有效措施,将成为影响“碳中和”进度的关键。地质封存是通过管道将CO2注入油气田、咸水层或不可采煤层的密闭地质构造中,形成长时间或者永久性对CO2的封存。三种碳封存途径中,煤层CO2封存技术成本更低,同时可提高煤层气(主要含CH4)采出率,增加经济效益,符合国家绿色发展理念。16/16,典型煤层CO,封存过程如图甲所示,主要包含注入和采出两大系统。烟气注入到煤层后,由于煤对气体的吸附能力CO2>CH4>N2,CH4和N2逐渐被CO2驱替并脱附,再通过采出井抽出。研究人员对不同的煤在相同条件下的吸附能力进行研究,结果如图乙所示。然而,煤层CO2封存也涉及多种安全风险。如CO2注入后,易引发地质体结构失稳,导致CO2泄漏,使土壤、水酸化,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1)CO2地质封存的途径主要有煤层封存、。(写出一点即可)(2)图甲中,通常是先将CO2由气态压缩成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密度高、流动快的超临界状态再注入。从微观角度分析,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3)对比图乙中的四条曲线,可得出的结论是。(4)写出煤层采出气甲烷的一种用途。(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A.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B.煤层CO2封存成本较低,同时可实现煤层气高效采收C.烟气注入煤层后,煤对氮气的吸附能力最强D.煤层CO2封存技术非常成熟,安全可靠1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6/16,(1)仪器①的名称为。(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想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3)若采用E装置收集纯净的氧气,当时开始收集。(4)利用如图F装置制取并研究CO2的性质。将Y形管倾斜,使N中试剂流入M中至CaCO3完全反应,然后向M中注入足量NaOH溶液。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情况是。15.代《天工开物》中描述了锡和锌的冶炼方法,如图所示。(1)原料锡砂中的SnO2和木炭高温下反应得到锡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炼锡时混入少许铅形成合金,产物更易熔化流出,原因是。(3)图b为古代炼锌工艺原理示意图。炉甘石成分是ZnCO3,高温易分解生成ZnO。①泥罐外煤饼的主要作用是燃烧提供热量烘烤泥罐,泥罐内加入煤粉,主要利用其性,得到金属锌。②已知锌的沸点为907℃。泥罐下部温度可达1200℃,上部约为600℃,该工艺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液态锌的方法属于(填标号)。A.过滤        B.沉降      C.蒸馏        D.升华③必须冷却后才能开罐取锌,是为了防止。16/16,16.我国钾肥资源缺乏,而向日葵杆灰中碳酸钾含量很高,针对我国钾肥产量不足是一个补充。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秋游时,捡了些向日葵杆进行科学探究。【提出问题】如何测定向日葵杆灰中碳酸钾的含量?【查阅资料】①提取碳酸钾主要过程是:向日葵杆→向日葵杆灰→滤液→固体②碳酸钾的溶解度情况:温度/℃020406080溶解度/g107110117126139⑤烘干所得固体中只有碳酸钾可与盐酸、CaC12溶液反应【设计与实验】实验一:提取碳酸钾第1步:燃烧向日葵杆,收集向日葵杆灰,称取质量为wg第2步:用60℃水没洗并过滤,浸洗滤渣2次,合并滤液。第3步:蒸发滤液,烘干得到固体,分成质量相等的两份。实验二:测定碳酸钾含量方案甲:“气体吸收法”将实验一中所得的一半固体放入锥形瓶进行如图实验。先打开弹簧夹通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向瓶中加酸反应至气泡不再产生,再打开弹簧夹通充足时间的氮气后关闭,实验过程中测量前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差。方案乙:“沉淀质量法”(1)实验一中,用60℃的温水而不用冷水浸洗的原因是。16/16,(2)方案甲中,最后加一个装有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干燥管的作用是。(3)方案甲中第一次称量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时间是在第一次通氮气(填“前”或“后”)。(4)方案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方案甲中为了保证产生的二氧化碳被NaOH浓溶液充分吸收,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______。A.控制漏斗中酸的滴速B.适当降低酸的浓度C.加快氮气流速D.在伸入氢氧化钠浓溶液的导管口装一个多孔球泡(6)请你根据方案乙中测定的相关数据,求出Wg向日葵杆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100%(用含有字母的代数式表示)。(7)从操作的角度,评价方案乙测得Wg向日葵杆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是否准确,你觉的测得结果会比理论值偏,试解释原因。17.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某产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取10.0g该固体样品置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水过滤(杂质不溶于水),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变红,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并振荡直到恰好变成无色,共用去稀盐酸的质量为73.0g。请回答下列问题:(1)计算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2)画出滴加过程中溶液的pH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图,并标出73.0g的位置。16/16,参考答案1.B【详解】A、分类回收废旧电池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主题,不符合题意;B、将核反应堆的冷却水直接排入大海,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不符合主题,符合题意;C、工业废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减少对大气的污染,符合主题,不符合题意;D、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可以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符合主题,不符合题意。故选B。2.D【详解】A、氮气用于食品包装袋内防腐,是利用了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错误;B、甲醛水溶液用于浸泡动物标本,是利用了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错误;C、乙醇用作内燃机的燃料,是利用了乙醇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错误;D、干冰用于营造仙境般的舞台效果,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正确。故选D。3.A【详解】A、青少年缺钙会患够佝偻病,导致发育不良,故选项说法正确;B、氦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但氦只有一个电子层,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化学性质稳定;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为金属元素,化学性质活泼,虽然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知,最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g”,常省略不写,故钙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该选项说法错误;D、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容易失去2个电子而带上2个单位的正电荷,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钙离子的符号可表示为Ca2+,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4.B【详解】利用紫甘蓝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步骤依次为:研碎(需要用A研钵),酒精浸泡、过滤(需要用C纱布过滤装置),装瓶备用(需要用D试剂瓶),故上述步骤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是酒精灯。16/16,故选B。5.A【详解】A、根据化学式可知,桑黄素由碳、氢、氧三种非金属元素组成,正确;B、桑黄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10)=18:1,错误;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桑黄素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错误;D、桑黄素是由桑黄素分子构成的,1个桑黄素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错误。故选A。6.A【详解】A、通过静置沉淀可使水中不溶性杂质沉降下来与水分层,所得到的水中还会含有小颗粒的固体及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差;通过过滤除去了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但对于可溶性杂质过滤并不能除去,所得到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一般;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把天然水中的一些不溶性杂质和一些可溶性杂质进行吸附,从而除去其中的不溶性杂质、一些可溶性杂质及异味等,水中还含有一些杂质,净化程度居中;通过蒸馏除去了水中所有的杂质,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所以单一操作水的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静置、过滤、吸附、蒸馏,模型错误,符合题意;B、氮元素在不同物质中的化合价是不同的,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N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所以氮元素化合价的顺序应该是NH3<N2<NO2,模型正确,不符合题意;C、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模型正确,不符合题意;D、酸具有通性:能与指示剂作用,能与活泼金属反应,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能与碱反应,能与某些盐反应,模型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7.B【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Ⅱ的生成物中含C、H元素,反应物中含C、O元素,故反应物中还应含氢元素,故X中一定含氢元素,X是一种常温下为气态的单质,则X为氢气。【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CH2)n中碳、氢原子数目比为:1:2,不符合题意;16/16,B、由图可知,反应I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I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O和产物I,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C、H、O,生成物中含C、O,故生成物中还应含氢元素,故产物I可能是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符合题意;C、由分析可知,物质X为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题意;D、一种物质可以作为多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如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和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中,均可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不符合题意。故选B。8.C【详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参加反应的红磷与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反应前后固体质量不相等,错误;B、氯化钠是由氯离子与钠离子构成的,错误;C、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含有氢离子,因此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正确;D、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错误。故选C。9.C【详解】A、鉴别硬水与软水,取等量的水,加入等量的肥皂水,产生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选项实验设计合理;B、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该反应没有气体参与和生成,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选项实验设计合理;C、左边试管中铁钉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生锈,右边试管中铁钉只与氧气接触(生石灰可以吸水),不生锈,且一段时间后,U形管中液面左高右低,说明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不能验证铁生锈需要氧气,选项实验设计不合理;D、过量的红磷燃烧,可以消耗装置中的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水进入装置中,装置中液面上升,进入水的体积即为消耗氧气的体积,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选项实验设计合理;故选:C。10.C【详解】A、清理家中鱼缸并通入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不易溶于水,通入空气可以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错误;B、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间间隔变大,错误;16/16,C、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资料,是因为常温下,碳单质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褪色,正确;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分泌过多,是因为小苏打(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发生反应,但不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是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而小苏打是盐,错误。故选C。11.D【详解】A、水蒸气与灼热的铁反应生成的黑色固体是Fe3O4,不是Fe2O3,Fe2O3是红棕色固体,错误。B、将气体通过放在冷水中的铜管,能除去“可燃性”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装置B中收集到的“易燃空气”水蒸气含量较少,错误;C、由题干信息可知反应物是水和铁,生成物为铁的氧化物和可燃性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气体可能是氢气,不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错误;D、由题干信息可知反应物是水和铁,生成物为铁的氧化物和可燃性气体,该实验得出水不是一种元素,而是“易燃空气”和氧的化合物,正确。故选D。12.D【详解】A、根据图示,0℃、t1℃、t2℃的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逐渐上升,故在0~t2℃范围内,晶体W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说法正确;B、t1℃时,对应图中B点,形成溶液的质量为32g,其中水的质量为16g,故溶解的晶体W质量为16g,故t1℃时,晶体W的溶解度=,说法正确;C、B、C两点对应的溶液质量C大于B,其中水的质量均为16g,故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于B,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C,说法正确;D、将34g固体物质W(不含结晶水)投入盛有16g水的烧杯中,A、B点形成的溶液质量均小于50g,说明固体有剩余,为饱和溶液;C、D点对应的溶液中,形成溶液的质量为50g,无法确定是否还能继续溶解,无法确定是否是饱和溶液,故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A、B,说法错误。故选D。13.(1)油气田封存、咸水层封存(2)物理变化(3)在实验研究的压强范围内,压强等条件相同时,吸附CO2能力最好的是无烟煤(4)作燃料(合理即可)(5)AB16/16,【详解】(1)由题干信息可知,CO2地质封存的途径主要有煤层封存、油气田封存、咸水层封存;(2)从微观角度分析,这一过程中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分子的种类不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3)由图可知,在实验研究的压强范围内,压强等条件相同时,吸收CO2能力最好的是无烟煤;(4)甲烷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5)A、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符合题意;B、三种碳封存途径中,煤层CO2封存技术成本更低,同时可提高煤层气(主要含CH4)采出率,增加经济效益,符合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符合题意;C、由题干信息可知,烟气注入到煤层后,煤对二氧化碳的吸附能力最强,不符合题意;D、煤层CO2封存涉及多种安全风险。如CO2注入后,易引发地质体结构失稳,导致CO2泄漏,使土壤、水酸化,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不符合题意。故选AB。14.(1)试管(2)2KMnO4K2MnO4+MnO2+O2↑AC(3)气泡连续均匀冒出(4)先变大后变小【详解】(1)仪器①的名称为试管。(2)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A,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若想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AC。(3)若采用E装置收集纯净的氧气,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此时是纯净的氧气。(4)利用如图F装置制取并研究CO2的性质。将Y形管倾斜,使N中试剂流入M中至FaCO3完全反应,发生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F装置中气体增多,压强变大,气球逐渐变大。然后向M中注入足量NaOH溶液,发生反应:2NaOH+CO2=Na2CO3+H2O,F装置中气体减小,压强变小,气球又逐渐变小。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气球的变化情况是先变大后变小。15.(1)C+SnO2CO2↑+Sn16/16,(2)形成合金后熔点降低(3)还原C锌在较高温度下会被氧化成氧化锌【详解】(1)原料锡砂中的SnO2和木炭高温下反应得到锡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SnO2CO2↑+Sn;(2)炼锡时混入少许铅形成合金,产物更易熔化流出,是因为形成合金后熔点降低;(3)①煤粉的主要成分是碳,在泥罐中,碳与氧化锌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碳,泥罐内加入煤粉,主要利用其还原性,得到金属锌;②通过信息“锌的沸点为907℃,泥罐下部温度可达1200℃,上部约为600℃”,可得出在泥罐下部,环境温度高于锌的沸点,锌由液态变为气态;在泥罐上部,环境温度低于锌的沸点,气态锌液化,这种分离方法是蒸馏,故选C。③必须冷却后才能取锌,是为了防止锌在较高温度下会被氧化成氧化锌。16.(1)相同时间内,水温高碳酸钾溶解得更快更多,提高溶解效率(2)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防止对测量结果造成干扰(3)后(4)K2CO3+CaCl2=2KCl+CaCO3(5)ABD(6)(7)偏大过滤后滤渣未洗涤,残留的氯化钙在固体表面【详解】(1)碳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相同时间内,水温高碳酸钾溶解得更快更多,可提高溶解效率,故填:相同时间内,水温高碳酸钾溶解得更快更多,提高溶解效率;(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名,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干燥管中碱石灰的作用为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防止对测量结果造成干扰;(3)反应前锥形瓶中气体为空气,空气中含有水与二氧化碳,会对结果造成干扰,故第一次称量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时间是在第一次通氮气后;(4)方案乙中反应为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与氯化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CaCl2=2KCl+CaCO3↓;16/16,(5)为了保证产生的二氧化碳被NaOH浓溶液充分吸收,可以减缓二氧化碳的产生速率、增大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接触面积,使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A、控制漏斗中酸的滴速可以控制反应速率,该选项做法正确;B、适当降低酸的浓度可以降低反应速率,该选项做法正确;C、加快氮气流速,会将二氧化碳快速推出,不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该选项做法错误;D、在伸入氢氧化钠浓溶液的导管口装一个多孔球泡,增大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接触面积,使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吸收,该选项做法正确;故选ABD;(6),实验乙用一半固体进行实验,故原固体中碳酸钾的质量为,Wg向日葵杆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7)过滤后滤渣未洗涤,残留的氯化钙在固体表面导致测得碳酸钙固体质量偏大,故计算所得碳酸钾质量及质量分数偏大。17.(1)解:设样品中NaOH的质量为x,x=8g则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答: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80%。(2)【详解】(1)见答案。16/16,(2)根据题干信息,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试液变红,起始溶液显碱性,pH>7,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溶液的碱性减弱,pH逐渐减小,直到恰好变成无色,共用去稀盐酸的质量为73.0g,此时溶液显中性,pH=7,继续滴加稀盐酸,稀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图示为  。16/1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4-06-05 19:00:02 页数:16
价格:¥3 大小:1.18 M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