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湘豫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一轮复习诊断考试(三)历史试卷(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湘豫名校联考2023年12月高三一轮复习诊断考试(三)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国语·周语》记载,春秋前期,周襄王曾谓“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以供上帝山川百神之祀,以备百姓兆民之用,以待不庭、不虞之患,其余以均分公、侯、伯、子、男,使各有宁宇,以顺及天地”。这表明当时A.各诸侯国君主权力大小相同B.贵族政治秩序开始确立C.各诸侯国君主社会地位对等D.分封制隐含了等级界限2.老子主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孑L子则指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倡导“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主张“仁政”以“富民”为前提,“因民之利而利之”。这些主张A.指出了富民应为治国的有效手段B.蕴含了“民本”“德治’’的要求C.体现了春秋战国仁政思想的萌芽D.促进了封建小农经济的形成3.东汉末年,学者仲长统在《昌言·理乱篇》中指出,当时的豪族“连栋数百,膏田满野’’,且其“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废居积贮,满于都城”,至于“琦赂宝货”“马牛羊豕”等更是不计其数。这反映出东汉末年A.抑商政策的加强B.存在地方割据的隐患C.土地兼并的缓解D.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4.曹丕采纳尚书陈群提议的九品中正制,把官吏选举权集中于中央,由中央委任“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兼任中正,负责考察本籍(包括流散在外地者)的士人和官吏,分为九个等级,提供给吏部作为任用和黜陟的依据。中正官往往被大族垄断。据此可知,九品中正制A.确保了官员的素质才能B.兼具选官和监察的职能C.是土族兴起的根本原因D.默许地方割据势力兴起5.韩愈(768-824年)在其《原道》《原性》等作品中,不仅论述了儒家道统传授的渊源,强调孔孟在儒学中的作用,而且在论及性情时吸取了人心见性成佛的理论,用以阐述《大戴礼记·大学》中“正心诚意”之说,并且把正心、修身、齐家同治国、平天下联系在一起。韩愈的做法A.传承了重儒礼佛的观念B.促进了佛教文化的兴盛C.奠定了理学形成的基础D.推动了道家思想的发展6.据《渑水燕谈录·歌咏》中记载,宋人张芸叟“奉使大辽,宿幽州馆中,有题子瞻(即苏轼)《老人行》于壁者。闻范阳书肆亦刻子瞻诗数十篇,谓《大苏小集》”。这反映了北宋时期A.各政权间文化认同趋近B.政权关系趋向和好C.民族之间差异不复存在D.文化交融日益加强7.下面为元代刊刻的某一话本插图(局部)。这反映出当时A.世俗文学发展适应了市民阶层的品味 B.历史题材作品成为文学主流C.活字印刷技术推动了文化产业的繁荣D.艺术创作推动文学体裁革新8.下表是关于明代某一社会现象在相关史料中的记述。由此可见,当时A.区域经济联系日趋紧密B.江南经济重心地位确立C.传统社会结构面临冲击D.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9.中国近代某部著作,系统地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概况,尤重对各国重大政治事件、商务关系的介绍,特别是中英商务的考察。并且对当时中国人很少了解的南美洲、大洋洲及非洲都有所记述,对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介绍则更为详细。该著作的撰写意图是A.迎合禁烟斗争的需要B.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C.总结强国御侮的办法D.适应当时海禁大开的局面10.某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有正负两方面做他的发动力”:正的方面是,“国人知识渐增,对于西方文化认得清楚了,知其精髓所在,所以主张吸收过来”;负的方面是,鼎革“十年以来政治改革的失败,觉非从政治以外下工夫不可”。该学者意在说明新文化运动A.是一个西潮冲击下的反应B.斗争矛头指向了封建礼教C.越过政治而直入文化主题D.是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运动11.1919年3月,北京政府接到密报称,有“过激党”将在上海召开会议,讨论西伯利亚动乱、中国、日本及欧美等国的社会运动,经查确有其事;同时在天津也发现了“鼓吹社会革命、无政府同盟、罢工等邪说”的宣传册。这反映了当时A.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B.北京政府关注中共的革命活动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传播D.北洋军阀统治受到了严重冲击12.下面是1928年中共遂川工农兵政府中的群团组织建设统计表。据此可知 A.党的群众路线得到贯彻B.苏区政权建设取得突破C.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D.国民革命形势蓬勃发展13.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文章指出,“不管什么阶级”“不管什么党”,统统被看作“兄弟”或“同胞”,并且提出为“民族”“国家’’“领土”而战,强调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这反映出当时A.中共中央力图开辟革命的新道路B.全国性抗战动员大规模展开C.中华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已经形成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14.下表为小豫同学在研读某部中国近代史著作“第二章全面内战的烽火”的章节目录后整理的排序情况。下列排序正确的是15.1953年4月,我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政务院为准备普选进行全国人口调查登记的指示》,标志着人口普查的开始。这个文件指出:“为了使全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依法参加选举,必须做好登记选民的工作。”普查采用统一的表格,项目包括:姓名、与户主关系、性别、年龄、民族、本户住址等六项。这次普查A.适应社会主义制度内需B.推动多党合作制度完善C.建立新型民族自治制度D.凸显人民民主专政理念16.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强调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与公有制相结合B.冲击了公有制实现形式一元化的观念C.主张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明确了公有制与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17.西亚地区腓尼基人的殖民活动大约开始于公元前1000年前后,其最著名的殖民地莫过于北非的迦太基,同时在意大利的西海岸、塞浦路斯岛南部沿海地区以及爱琴海的一些岛屿上,他们也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据此可知A.人类不同文明交往范围扩大B.腓尼基人重视对外贸易C.第一个横跨欧亚非帝国建立D.地中海沿岸工商业发达18.19世纪,历史学家格罗特认为,亚历山大时期是古希腊文明的衰落乃至于消亡的时期,此后的历史也就失去研究的必要性了;后来德国史学家德罗伊森研究后,指出了“希腊化”的全新含义——“古希腊政治、教育制度在东方民族中的扩散”,“希腊化时代”才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这反映出A.同一历史事实不能得出不同的结论 B.历史研究需要继承传统史学研究成果C.历史研究深受时代环境等因素影响D.后期学者研究比前期学者研究更可靠19.美国史学家汤普逊对中世纪西欧的发展状况概述如下:他概述的这些状况A.推动了封建割据局面的形成B.导致了工商业经济逐渐复兴C.反映了王权呈现出衰弱趋势D.有利于城市公共秩序的建立20.《拿破仑法典》中规定,每个法国人都享有平等的民事行为能力。尽管有某些限制,但基本上每个成年人都有自主权利;赋予物主广泛的权利,确立私有财产的保护;强调契约的法律效力,使当事人有权自由地达成协议,同时也要承担履行契约的义务。这表明该法典A.具有浓厚贵族寡头特征B.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C.是普通法系的重要成果D.践行了启蒙思想家的理想21.1875-1913年,德国的生铁和钢产量增长了7倍。1900年,德国的钢铁产量超过了英法的总和。1914年德国铁的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1/4,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材料中现象反映了A.欧美列强之间的矛盾激化B.新兴工业部门迅速崛起C.德国工业化推进速度较快D.美德经济进入垄断阶段22.下面为某一时期欧洲主要殖民国家在非洲的殖民地分布示意图。这一时期A.倾销工业品成为经济掠夺的主要手段 B.非洲民族独立运动不断高涨C.列强矛盾激化导致国际局势日益紧张D.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23.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苏联某一时期时说:“运用机器和加强教育……照明和供暖都很好的工厂,现在能使数百万工人冬天也能像夏天一样有效地劳动……拖拉机的运用加速并减轻了劳动,尤其是翻耕,它过去总是给俄国农业造成难以克服的问题。”这说明苏联A.工业化战略取得了一定成效B.新经济体制优势明显C.农业与工业实现了协调发展D.与美国矛盾逐渐缓和24.1971-1973年,尼克松政府为了改善美国国际收支逆差,刺激美国产品出口,采取美元与黄金脱钩、提高附加税等措施,甚至主动使美元贬值。之后,世界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采用浮动汇率,也不再承担维持本国货币与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这说明A.美国经济霸权急剧衰落B.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失灵C.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D.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内藏库实际是宋朝皇帝亲自掌管的理财机构,号称“天子之别库”。内藏库财赋的用途较广,如仁宗明道二年(1033年)到景秸四年(1037年)正月,三司共向内藏库借贷钱帛917.2万贯匹。这种借贷往往是有借无还的。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提取内藏库锦绮绫罗100万匹,“下陕西路市籴军储”。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提取内藏库900万缗,用来犒赏军队。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秋霖害稼,“出内帑银四十万两,变籴以济民”。钦宗靖康初年,“御笔:内藏库支钱一万贯,付李彀充应副道君皇后修造使用”。材料二内藏库内部设监官,委派诸司使或副使(武臣)和内侍充任……元丰改制,内藏库名义上隶属户部和太府寺。户部所属金部右曹案“主行内藏受纳宝货、支借拘催之事”,太府寺兼管奉宸、内藏库的受纳事务。至于两库“支用多少”,户部和太府寺“不得以会计”“文籍舛谬,不得以稽察;岁久朽腐,不得以转贸”。两库“总领之者,止中官数十人”。徽宗时,内侍受到重用,“内侍总领内藏,予夺专己,视户部为僚属”。在这种情况下,内藏库全归内侍控制。南渡后高宗时,内藏库仍然不隶户部和太府寺。绍兴十三年,规定“有司辄敢(向内藏库)会问,与供报者,皆坐之”。于是,内藏库全由内侍管理,而与外廷无涉了。——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其凡主编《中国大通史·宋》(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内藏库财赋的用途。(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内藏库财政管理制度建立的背景和作用。(8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实现经济上赶超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是20世纪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经济发展战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产生的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被侵略、被压迫者,都是由民族、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世界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战争威胁,使得这些社会主义国家工业化任务也更加迫切。社会主义只有在经济发展上表现出超过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和速度,才有可能存在和发展。这是战后社会主义国家赶超型发展现和战略形成的根本原因。这种发展观可以苏联的工业化理论为代表。它作为20世纪20年代末到50年代初苏联的主流理论和指导思想,不仅对苏联,也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摘编自武力著《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材料二 经过国民经济的恢复和近一年的酝酿,1953年9月,新中国正式形成过渡时期总路线,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启动,重工业的发展被摆在了突出而重要的位置上。重工业优先的工业化战略的确立与迅速推进,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中国在随后几十年中的经济运行方式和发展轨迹。——摘编自郑有贵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2)》(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背景。(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初期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特点。(6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在17、18世纪,当土耳其走下坡路时,土耳其人仍然轻视基督教徒。1666年,大维齐对法国大使说:“难道我不知道你们,不知道你们是一个不信教的人,是一头猪,一条狗,吃粪的吗?”在印度次大陆,当葡萄牙人在果阿立住脚之后,在1560年引进宗教裁判所时,印度当地人对此十分反感。一个印度人在1616年告诉一个英国教士:“基督教是恶魔的宗教;基督教徒酗酒;基督徒做了很多坏事;基督徒打很多人;基督徒好骂人。”欧洲一般公众在这以前很久就知道印度,并且由于读到关于德里的“大莫卧儿”的富有和豪华的报道而惊叹不止,在1658-1660年,在德里当帝王家庭的医生、法国人弗兰索阿·伯尔尼尔看到著名的孔雀王座后,作了如下的描写:“大莫卧儿帝国皇帝有七个豪华的宝座,一个宝座镶满了钻石,其他的宝座有的用红宝石,有的用绿宝石或珍珠镶嵌而成。”印度梵学家不愿意把他们的神圣的学问传授给外国人,但是也有少数欧洲人,主要是耶稣会神父们,取得了梵文的知识,包括文学及哲学。1600-1700年,东西方文化交流显然比以前有更大的进步。利玛窦、南怀仁、汤若望来华传播欧洲的自然科学,是“西学东渐”的表现。这个时期“东学西渐”也是明显的,来华传教士大量翻译介绍中国古典文学、哲学作品,大大影响了欧洲知识界。一摘编自吴手廑、齐世荣著《世界史·近代史》(下卷)(l)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东西文化交流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东西方在文化交流中的态度差异及其原因。(8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美国学者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在他的《世界文明史》中把唐时的中国比喻成为泰山压顶的巨龙。英国作家乔·韦尔斯在《世界史纲》中饱蘸笔墨抒写唐帝国的强盛,在他的笔下,唐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同当时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形成鲜明对比。在古代世界范围内,隋唐帝国的强盛的确令人艳羡。——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根据材料并结合具体史实,任选角度,自拟题目,阐释“令人艳羡”的隋唐帝国。(要求:视角多元,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湘豫名校联考202312月高三一轮复习诊断考试(三)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本题考查周朝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中“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使各有宁宇,以顺及天地”可知,西周分封制的实施导致了各诸侯国君主存在等级差异,即诸侯国君主的等级制度是随着分封制的实施而形成的,故D项正确。各诸侯国君主权力的大小,与其社会等级地位有很大关系,A、C两项错误;贵族政治秩序确立于夏商时期,分封制只是延续了过去贵族世袭的做法并有所发展,B项错误。2.B【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民本思想。材料表明,春秋时期,孔子主张“仁政”以“富民”为前提,“因民之利而利之”,这说明孔子把富民视为治国安邦的重要手段,而非有效手段,A项错误;古代中国发轫于农耕文明,农业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以农业劳动力的“安居乐业”为前提,因此,这些主张蕴含了“民本”“德治”的思想,故B项正确;孔子和老子是春秋时期人,C项错误;小农经济形成于战国时期,缘于生产力的发展和土地私有制的出现,D项错误。故选B。3.B【解析】本题考查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分析材料可知,东汉末年,豪族田庄的规模庞大,存在地方割据的隐患,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中“船车贾贩,周于四方”可知,当时抑商政策有所松弛,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可知,当时土地买卖现象日益增多,土地兼并更加严重,C项错误;土地兼并现象严重,佃农会逐步依附于豪强地主,进而丧失人身自由,且材料中并未体现人身依附关系的内容,D项错误。4.B【解析】本题考查九品中正制。根据材料可知,九品中正制意在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同时又有考察官员和士人的职能,故B项符合题意。九品中正制不能确保官员的素质才能,尤其是过于注重门第之后,A项错误;士族兴起是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选官制度不是根本原因,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九品中正制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说法错误。5.C【解析】本题考查唐代文化传播与交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故而唐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抨击佛道,同时吸收佛道的有益成分的主张,这有利于儒学的发展,为后来程朱理学的提出奠定了基础,故C项正确,D项错误;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已经兴盛,B项错误。6.D【解析】本题考查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认同。根据材料可知,在文学艺术上,宋代苏轼的诗在辽国地区广为流传,这是因为北宋与辽对峙时期,在汉文化与游牧文化碰撞、交融的过程中,北方游牧民族吸收了中原地区的汉族文化,这反映了北宋时期宋辽之间文化交融日益加强,故D项正确。“政权文化认同趋近”是指宋代北方各游牧民族逐渐的“汉化”,材料并未提及,A项错误;宋辽当时仍处于对峙时期,B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 7.A【解析】本题考查元代话本。根据材料中“元代刊刻的某一话本插图(局部)”和图片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世俗文学的发展适应了市民阶层的品味,故A项正确。B项中“主流”材料无法体现;材料信息无法表明是“活字印刷技术”的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文学体裁革新的信息,排除D项。8.C【解析】本题考查明代商品经济发展与竞奢风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当时人们对财富狂热追求的风气下移,导致农村出现了弃农经商的现象,这反映了商品经济对传统社会结构的冲击和挑战,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A项错误;宋代江南经济重心地位即已确立,B项错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金钱的诱惑,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转变,这与经世致用思想并无关联,D项错误。9.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根据材料中“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中英商务的考察”“并且对当时中国……介绍则更为详细”可知,这部著作与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徐继畲相吻合。当时,徐继畲在福建处理对外交涉事务,留心搜集外国事物和西人著述,撰成《瀛寰志略》一书,系统介绍了当时世界上近80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变迁、经济文化、风土人情,尤重对欧美各国的考察和介绍,以适应当时海禁大开的局面,故D项正确。A项是林则徐撰写《四洲志》的目的;B、C两项均为魏源撰写《海国图志》的目的。10.C【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材料中“西方文化认得清楚了……所以主张吸收过来”说明,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文化;“觉非从政治以外下工夫不可”说明,新文化运动应越过政治主题,因此,该学者的论述意在说明新文化运动越过政治而直入文化主题,故C项正确。A项只反映了材料的部分信息;新文化运动斗争矛头指向了封建礼教,但与材料无关,B项错误;材料并未提及新文化运动的性质,D项错误。11.C【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根据材料可知,1919年中国国内有“过激党”在进行社会运动,并且出现了鼓吹社会革命、罢工等的宣传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当时已在中国得到传播,故C项正确。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A项错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1921年,B项错误;D项根据材料无法得出。12.A【解析】本题考查党的群众路线。根据材料可知,1928年,在中共的领导下,各种工会、妇女组织、农民协会等在遂川各地建立起来,参加人员横跨多个阶层、不同层次,这说明党的人民群众路线得到贯彻,故选A项。苏维埃政权建立于1931年,排除B项;党的工作重心转向农村是在1927年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排除C项;国民革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13.D【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材料中“1935年”“不管什么阶级”“不管什么党”,统统被看作“兄弟”或“同胞”,并且提出为“民族”“国家”“领土”而战,”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反映出,当时中共中央基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背景,提出各阶层联合起来进行抗日的主张,故D项正确。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在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时已经开辟,A项错误;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性抗战动员随之大规模展开,B项错误;抗日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是在1937年,C项错误。14.B【解析】本题考查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根据表格中“第二章全面内战的烽火”“第一节军事调处的失败”可知,第二节应是国共双方的军事动员,之后是国民政府在军事上全面进攻,进而国共关系于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后最终破裂,最后是国民政府在军事上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故B项正确。15.D【解析】本题考查人民民主专政。根据材料可知,这次人口普查就是为实现全民普选做准备,目的是让民众树立“主人翁”意识,因而其凸显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念,故选D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是在1956年,排除A项;多党合作制度的完善是在1956年,排除B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于1949年,排除C项。16.B【解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 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最终确定了积极发展私营经济的政策和市场经济改革目标,此后不同所有制联合而成的企业联合体、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新的公有制形式纷纷出现。因此,在改革实践的基础上,中共十五大作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的论断,故B项正确。这一论断把公有制实现形式与公有制加以区分,A项错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于中共十四大,C项错误;公有制与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在中共十四大时已得到明确,D项错误。17.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明交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各个文明基本上是独立发展的,而材料中公元前1000年前后,西亚地区腓尼基人已在北非与西欧地区进行殖民活动,因而这反映出当时人类不同文明交往范围的扩大,故A项正确。18.C【解析】本题考查史学研究。材料表明,史学界关于“希腊化时代”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由于“希腊化时代”本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以及史学家自身生活的时代局限性,导致历史研究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故C项正确。在“希腊化时代”的研究进入人们的视野之前,格罗特的研究结论不利于学术界对“希腊化时代”做出全面、深入和系统的研究,结合德罗伊森的研究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可知,A、B两项错误;德罗伊森提出的“希腊化”的全新含义带有明显的希腊中心主义色彩,忽视了希腊扣非希腊文化交流的双向性,抹杀了东方文明对希腊化时代所作出的巨大贡献,D项错误。19.D【解析】本题考查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材料中“强烈的共同意识”“承认城市为一个自治社会”“就以暴力方式来反抗封建权力并要求宪章的自由”说明,城市取得越来越多的自治权,这有助于城市公共秩序的建立,故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割据局面的形成、工商业经济逐渐复兴均是中世纪西欧城市兴起的背景,而非结果,A、B两项错误;中世纪西欧王权呈现出加强趋势,C项错误。20.D【解析】本题考查《拿破仑法典》相关内容。根据材料可知,《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和平等、所有权及契约自治的原则,践行了启蒙思想家的理想,故D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该法典内容未体现君主立宪制度的内容,排除B项;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系,《拿破仑法典》属于大陆法系法典,排除C项。21.C【解析】本题考查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材料德国钢铁工业迅速发展反映出,德国工业化推进速度较快,C项正确。欧美列强之间的矛盾激化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项;钢铁工业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已经出现,排除B项;材料并未体现美德进入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垄断阶段,排除D项。22.D【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图体现了1870年至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对非洲瓜分殆尽的情形,当时世界广大领土沦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故D项正确。工业革命后,倾销工业品成为列强对外经济掠夺的主要手段,A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独立意识日益觉醒,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不断高涨,B项错误;20世纪初,列强为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形成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制造政治危机和军事冲突,国际局势日益紧张,C项错误。23.A【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学者评价的时期为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时期,这一时期苏联工业化战略取得了一定成效,故选A项。新经济体制出现在勃列日涅夫时期,排除B项;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材料没有关于苏联与美国矛盾逐渐缓和的信息,排除D项。24.A【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货币体系的演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滞胀”,美国经济实力削弱,不愿意也无力继续履行其原先在货币、贸易方面承诺的义务,拒绝承担稳定美元的责任,并带头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故A项正确。当时推行的是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排除B项;1966年,法国退出北约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排除C项;材料并未体现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25.【参考答案】 (1)用途:补助三司的经费;支付军费;赏赐费用;救灾赈济;皇室经费。(每点1分,任答四点4分)(2)背景:宋代社会经济发展;多民族政权并立对财政管理提出新要求;君主专制集权的加强。(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作用:有效制约了三司和户部等理财机构;有助于调控国家经济,维护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推动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26.【参考答案】(1)背景: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水平落后,重工业基础薄弱;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人民政权的巩固;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独立自主外交方针和“一边倒”外交政策的推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美苏两极格局正在形成。(每点2分,任答四点8分)(2)特点:有规划性;借鉴苏联经验和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和赶上发达国家为目标;以国家投资为主体(或依靠国家力量、政府主导);以社会主义改造为基础(或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并举)。(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27.【参考答案】(1)特点:不断深入;以传教士为媒介;对等交流;“东学西渐”是以深层次的哲学及文化为主要内容,而“西学东渐”是以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每点2分,任答三点6分)(2)差异:东方对西方文化持轻视、傲慢和憎恶的态度;西方对东方文化持尊敬、称赞和理解的态度,对东方文化的理解从肤浅到深入。(4分)原因:经济基础不同,西方工商业经济相对发达,东方自然经济占据主导;政治因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东方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思想上,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促进思想解放,对外积极进取,东方走向封闭,思想趋于保守。(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28.【参考答案】示例:制度完备、经济文化发达的唐帝国。(3分)唐帝国下,行政机构完备。三省制的推行,使承担特定职能的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相互协作,既能相互制约平衡,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君主独断。唐帝国统治下,法律制度严密,律、令、格、式互为补充,构成完备的律令制度体系。唐帝国时期经济繁荣,杜甫名句:“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虽不免有理想化之嫌,但与时人多方记载相印证,基本上是真切的社会生活写照。唐帝国以朝气蓬勃的世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以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为导向,以博大的胸襟广为吸收异域文化,如南亚的佛学等传人中国,促使唐文化表现出兼容并包的宏大气魄。(6分)综上所述,通过制度建设和各项经济文化举措,唐朝形成了制度相对完善、经济文化发达的兴盛局面。(3分)(“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4-02-01 08:25:01 页数:10
价格:¥3 大小:1.75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