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或答题卡非题号对应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得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023年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琮琮”的名字源于良渚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玉琮、玉璧被古人视作沟通天地的神器,更是宗教仪式中重要的礼器。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璧、玉琮基本来自大型墓葬中,而于小墓则罕有发现。这可用于佐证当时()A.出现社会等级分化B.神权具有至高地位C.贵族垄断祭祀权力D.国家形态初步显现【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玉琮、玉璧出土于大型墓葬,说明良渚文化遗址的墓葬存在等级差别,可以佐证当时出现社会等级分化,A项正确;玉琮、玉璧等宗教礼器的发掘表明当时已经产生宗教神权思想,但无法得出神权地位至高,排除B项;玉璧、玉琮只是祭祀用具之一,仅凭玉璧、玉琮的考古发掘情况不足以断定贵族垄断祭祀,排除C项;材料只能说明社会等级分化,不足以佐证国家形态初步显现,排除D项。故选A项。2.春秋战国时期,“土”和“壤”的概念开始形成,如《周礼·地官·大司徒》中就把土和壤作了明确区别,认为后者是为了“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战国时期进一步提出了“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瘠)”的辩证观点。这说明当时()A.农业生产技术得到发展B.人地矛盾日益显现 C.粮食生产开始受到重视D.道家思想影响广泛【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题干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土”和“壤”的概念,再由“知其种,以教稼穑,树艺”可知“壤”指的是农田土壤,战国时期“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瘠)”是围绕“壤”的生产力的观点,综上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精耕细作观念萌发,A项正确;人地矛盾是在土地私有制广泛确立后产生的,题干主旨并不是人地矛盾,排除B项;粮食生产早已受到重视,排除C项;道家是当时的显学,土壤生产力可以变化这一观点确实体现了道家的辩证法思想,但不是题干的核心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3.秦汉时代,士人对于著述一事态度极为审慎,不敢轻易动笔。因为无论经书、传注还是史籍、子书,其书写格式都是每书若干篇,每篇若干简,每简若干字,用简数和书字数都非常固定。这表明()A书写材料亟待革新B.士人治学风格严谨C.儒家经典地位崇高D.政府厉行文化专制【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代(中国)。根据材料“秦汉时代,士人对于著述一事态度极为审慎,不敢轻易动笔。因为无论经书、传注还是史籍、子书,其书写格式都是每书若干篇,每篇若干简,每简若干字,用简数和书字数都非常固定。”结合所学可知,秦汉时期由于书写材料以竹木质的简牍为主,因此才出现了对于著述一事态度极为审慎,不敢轻易动笔,说明书写材料亟待革新,A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因为书写材料导致的现象,而非治学严谨,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儒家经典的地位,排除C项;材料没有描述关于政府的文化政策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4.汉武帝时期分全国为十三州,设刺史,平时巡行、岁末进京。东汉时期,刺史在州内拥有常驻治所,皇帝也时常诏令刺史参与平乱、水利等事务,州从监察区演变为郡国之上的一级行政区。这一变化()A.解决了郡国并行的威胁B.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C.提升了政府治理的效能D.埋下了军阀割据的隐患【答案】D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两汉时期(中国)。据材料“州从监察区演变为郡国之上的一级行政区”可知,汉武帝设置刺史,随着时代的发展,刺史权力越来越大,掌握较大的地方权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央集权,埋下军阀割据的隐患,D项正确;汉武帝时期,推恩令实行后,才逐渐解决郡国并行的威胁,排除A项;刺史权力的不断增大,一定程度威胁了中央集权,排除B项;刺史权力的增大,不一定能提高政府治理的效能,排除C项。故选D项。5.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中的原因是它们A.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约束B.都将选官范固定为世家子弟C.都把才德作为选官标准D.都始终把孝廉作为选官标准【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在发展的过程中,被荐举者的家庭背景占据的比重越来越重,对荐举者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和约束成为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走向反面的主要原因,A项正确;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之所以走向初衷的反面是因为在选拔标准方面出现问题,选官范围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门第逐渐成为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并不是始终坚持才德和孝廉,排除CD项。故选A项。6.据《贞观政要》记载:右仆射封德彝等并欲中男十八以上,简点入军。敕三四出,(魏)徵执奏以为不可,德彝重奏太宗怒,乃出敕:“中男以上,岁十八,身形壮大,亦取。”徵又不从,不肯署敕乃停中男。由此可见()A.门下省把持中枢决策权B.尚书省负责政令的草拟C.当时皇权受程序的约束D.太宗干预了政令的执行【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下设六部负责具体的政务执行,其中魏征对征兵年龄不肯署敕,最终使政策作废,说明的是三省六部制在一定程度上对皇权起到制衡,但是在专制体制下,不可能从根本上制衡,C项正确;门下省主要是封驳审议,排除A项;尚书省负责具体的政务执行,排除B项;太宗干预了政令的执行属于材料的表象,题干强调的是当时皇权受程序的约束,排除D项。故选C项。7. 下图为始建于唐朝天宝年间的石家庄毗卢殿璧画,共绘天堂、地狱、人间、罗汉、菩萨、城隍土地、帝王忠臣、贤妇烈女等五百多身。其反映的主要时代背景是()A.儒佛道三教合流B.民族交融的高峰C.商业的高度发达D.藩镇割据的时势【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璧画呈现“天堂、地狱、人间、罗汉、菩萨、城隍土地、帝王忠臣、贤妇烈女等五百多身”,涉及了儒佛道三教文化,其反映的主要时代背景是儒佛道三教合流,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儒佛道三教合流,未体现民族交融,排除B项;石家庄毗卢殿璧画涉及儒佛道三教文化,但未体现唐代商业高度发达,排除C项;藩镇割据的时势与材料内容无关,也不会导致儒佛道三教合流,排除D项。故选A项。8.下表是宋代前期从太祖朝到仁宗朝用相人数及其平均任职年限统计。这反映了当时时间用相人数平均任职年限太祖朝62.8太宗朝92.3真宗朝122.1仁宗朝231.95A.相权逐渐削弱B.政治局势动荡不安C.丞相干预朝政D.选官制度日趋完善【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数据可以看出,宋代前期使用宰相人数较多,宰相任职年限较短,这种频繁换相的做法是为了削弱相权,A项正确;宰相任职时间较短不等于政局动荡,排除B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丞相干预朝政,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9.与前代不同,宋代虽也有“奴婢”,但是被雇佣的,宋人曾言“今世所云奴婢,一概本出良家”。宋代对贩卖人口的惩处极为严厉,拐卖人口者会被处以绞刑,买方也要从重惩处。由此可知宋代()A.实现了社会平等B.人身依附关系减弱C.社会关系契约化D.士族豪门地位下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宋代。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宋代奴婢“被雇佣”“出自良家”,以及宋代严惩贩卖人口等,都表明人身依附关系减弱,B项正确;“实现了社会平等”太过绝对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宋代人身依附关系减弱,而不能得出宋代社会关系契约化,排除C项;士族豪门地位在隋唐以来就逐渐遭到削弱,排除D项。故选B项。10.元代,甘肃地区宗王分封与行省系统并存。宗王的政治地位高于行省官员,往往参决行省事务,但诸王粮钞仰赖行省,否则有“匮乏之忧”。元代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宗王特权B.完善中央制度C.提高行政效率D.强化地方治理【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甘肃地区宗王分封与行省系统并存。宗王的政治地位高于行省官员,往往参决行省事务,但诸王粮钞仰赖行省,否则有‘匮乏之忧’”可得出元代的这一做法是通过宗王与行省间的相互牵制,从而强化对地方的治理与控制,D项正确;材料中宗王也受到行省的压制,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地方制度,排除B项;相互牵制并不会提高效率,排除C项。故选D项。11.明代以前,皇帝的秘密信件不算是政府的正式公文,不能取得政治上法理的地位,但在清代取得了该地位,皇帝命令可以秘密送出,此之谓“廷寄上谕”。材料现象反映了清朝A.专制统治发展至新的高度B.皇权已经不受任何因素制约C.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强化D.军机处成为法定的行政部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代以前皇帝的秘密信件不是正式公文,也没有取得政治上法理的地位,清代以后皇帝秘密信件取得政治上法理的地位,并且能迅速传达下去,这说明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A项正确;B项说法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论述的是专制主义的发展,不是中央集权的问题,排除C项;军机处不是法定的行政部门,排除D项。故选A项。12.明末清初,顾炎武提出了“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天下之人,各怀其家, 各私其子,其常情也”,还提出“疾耕”与“通商”并重的主张。这些主张()A.顺应商品经济的发展B.推动了社会制度转型C.符合了君主专制统治D.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选项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范围为明末清初(中国)。顾炎武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肯定人的私性,重视通商,这些主张有助于商品经济发展,顺应当时商品经济发展需要,A项正确;顾炎武的主张影响有限,并未推动社会制度的转型,排除B项;顾炎武反对君主专制,排除C项;顾炎武重视发展商业,并未强化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项。故选A项。13.下面为1786~1831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对华转售棉花数量表(单位:担)年份数量年份数量1786935721791323071796171554180156063180635477918112949921816463867182134514718263938431831443238据表可以推知()A.英国积极的拓展中国市场B.英国加强了对华经济侵略C.中国成为世界棉纺织中心地D.中国自然经济已逐渐解体【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786年—1831年对华转售棉花数量有波动,但阶段性上升,尤其在1791年数量下降很多后,又逐步大幅增高,体现了英国积极开拓中国市场,A项正确;部分年份棉花数量下降很多,不能体现“加强”,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中国在世界棉纺织业中的地位,排除C项;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D项。故选A项。14.1839年,林则徐到达广东,发出布告称:“大皇帝待遇外人,恩泽深厚,外人当遵守中国法令,与本国同。若以鸦片之故,致通商全行停止,则茶及大黄等需要之物,亦准照旧贸易”。据此可知,林则徐()A.主张废除闭关锁国的政策B.筹划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C.具有一定的国家主权意识D.师夷长技以解决鸦片问题【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1839年中国。据材料,林则徐主张外国人来中国贸易,应该遵守中国的法令,反对鸦片走私对中国国家主权和利益的侵害,体现他具有一定的国家主权意识,C项正确;林则徐提出如果外国商人不再走私鸦片,清朝将允许正常的中外贸易,林则徐这里所说的是继续实行广州一口通商的做法,而非废除闭关锁国的政策,排除A项;据材料“大皇帝待遇外人,恩泽深厚”可知林则徐仍然受到“天朝”思想的影响,尚未完全接受平等外交观念,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学习西方、师夷长技相关内容,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15.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主要外贸商品需从江南、湖广、福建等地区运往广州,赖此为生的苦力、商贩、货船、旅店达上百万之众。五口通商之后,外贸商品可就近从上海、宁波、福州、厦门等地出洋,广州渐形衰落,失业人口剧增。由此可知()A大规模社会运动发生风险增加B.鸦片战争迫使中国卷入世界市场C.外贸中心从广州转移到了上海D.五口通商推动中国社会结构变革【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鸦片战争前后。据题意可知,鸦片战争后,由于五口通商导致广州依赖外贸为生的近百万人生活无以为继,剧增的失业人口就成为社会的不可控因素,从而使大规模社会运动发生的风险增加,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并不是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的内容,排除B项;材料内容反映的是五口通商带来的影响,并不能说明外贸中心从广州转移到上海,排除C项;广州失业人口剧增并不能说明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变革,排除D项。故选A项。16.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建构了一个包括总理衙门、南北口岸大臣、海关税务机关、相关督抚以翻译人才培养机构和对外情报机构在内的制度体系,“以和好为权宜,以战守为实事”。清朝此举意在()A.推动洋务运动的兴起B.应对西方列强的挑战C.缓和紧张阶级矛盾D.抵制民主革命的浪潮【答案】B【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清王朝建构了一个包括总理衙门、南北口岸大臣、海关税务机关、相关督抚以翻译人才培养机构和对外情报机构在内的制度体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建立了一系列外交机构,这些机构的建立有利于清政府了解西方,应对西方的挑战,B项正确;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利用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与材料中的外交机构关系不大,排除A项;这些机构主要是对外国,与国内阶级矛盾无关,排除C项;这一时期民主革命尚未兴起,排除D项。故选B项。17.史家常用“内外”分指中央与地方,用“轻重”来描述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形势。历史学家罗尔纲认为,晚清形成了“内轻外重”的局面。可用于分析这种格局的直接形成原因和表现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鸦片战争戊戌变法B.太平天国运动东南互保C.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D.甲午战争清末新政【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和正向题。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主要结论: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湘淮官僚集团崛起,中央权力下移,晚清地方督抚权力扩大。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洽谈“东南互保”就是表现,B项正确;鸦片战争和戊戌变法并没有形成“内轻外重”的局面,排除A项;洋务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也没有形成“内轻外重”的局面,排除C项;甲午战争主要突出的是民族危机的加深,清末新政是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8.轮船招商局筹办之初,李鸿章定下“官督商办”的帽子。1873年唐廷枢任总会办后,一方面清除官方管理人员,另一方面还清官方投资,并声称:“嗣后商务由商任之,盈亏商认,与官无涉”。这反映了()A.清政府对洋务企业的管理松弛B.民用工业筹办受政府刻意阻挠C.官督商办形式不利于政府获利D.洋务企业近代化色彩有所增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廷枢的改革清除了官府因素,积极融入市场,迎合了时代需求,助推了企业的近代化,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清政府对洋务企业管理松弛的说法,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轮船招商局经营方式的变革,并未涉及筹办方式,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改革后采取的是商办的形式,排除C项。故选D项。19. 晚清时期,中国不断遭受西方列强侵略,边疆地区出现了严重危机。下列选项相关史事发生的空间位置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A.清军将领冯子材在①收复新疆南北两路B.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在②建省加强管辖C.日军在③偷袭了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D.日军在④摧毁了北洋舰队基地【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④是山东的威海卫地区,在甲午战争后期,日军发动“威海卫战役”,摧毁了位于威海卫地区的北洋舰队基地,D项正确;①是中国的新疆地区,在晚清时期由清军将领左宗棠收复新疆南北两路,而不是冯子材,排除A项;②是中国的云南地区,云南建省始于元朝,而不是中法战争后,时间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③是中国的福建地区,在甲午战争时期,日军偷袭了在朝鲜丰岛海面的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而不是福建地区,排除C项。故选D项。20.鸦片战争后,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是列强侵华的重要内容。到日本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时,仍有此项内容,而列强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却没有此项内容了。这反映出()A.清政府统治根基的动摇B.列强在华矛盾的加剧C.清政府外交政策的改变D.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资本大量涌入中国,开办银行、铁矿、煤矿和纺纱厂,修铁路,满足了列强掠夺中国的目的,列强侵华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化为资本输出为主,这使列强对通商口岸要求不再强烈,D项正确;八国联军侵华时,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排除A项;列强矛盾加剧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B项;外国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与清政府外交政策的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21.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下列历史解释合理的是史料历史解释A《南京条约》:中国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鸦片战争中英国损失共计二千一百万银元B《北京条约》: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劳动力的掠夺C《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办厂外国资本主义开始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D《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列强逼签《辛丑条约》的目的是报复义和团运动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北京条约》规定“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这导致了大量的劳动力流入北美等地,是外国列强对中国劳动力掠夺的体现,故B项正确;《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这个数目是对战败国惩罚性赔偿要求的体现,不能说明英国实际损失二千一百万银元,故A项错误;《马关条约》规定“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办厂”,标志着列强对华侵略进入资本输出为主的时代,而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资本输出则是在鸦片战争后就开始的,故C项错误;《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运动”,列强的主要目的是把清政府变成其统治中国的工具,而非仅仅是报复义和团,故D项错误。22.观察下面两幅漫画,通过对比可知() 1899年黑白《时局全图》1903年彩色《时局图》A.中国绘画风格受西方影响B.太平天国运动的盲目排外C.洋务运动取得了一定成就D.中国面临的危机更趋严重【答案】D【解析】【详解】两幅漫画用不同的动物代表帝国主义,形象地展示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瓜分,通过对比可知,1903年的《时局图》呈现更多的动物,反映参与瓜分中国的国家增多了,民族危机更加严重,D项正确;两幅漫画没有呈现出西方绘画的某些特色,排除A项;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它也没有盲目排外,排除B项;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失败,标志洋务运动破产,漫画没有也不可能呈现洋务运动的成就,排除C项。故选D项。23.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召见严复时微叹道:“中国就是守旧人多,怎好?”且因废八股而骤然失业的大批士人对倡议废八股的康有为等人恨之入骨,他们控制的社会舆论成为讨伐维新派的先锋和利刃。这反映出戊戌变法()A.缺乏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B.废除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C.遭到知识分子的全面反对D.改变了传统的文化教育体制【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8年(中国)。材料提到光绪帝认为中国守旧人多,因废八股而骤然失业的士人对倡议废八股的康有为等人恨之入骨,其控制的社会舆论成为反对变法、讨伐维新派的先锋和利刃,这反映出戊戌变法群众基础不够广泛,A项正确;1905年清末新政时期,科举制被废除,排除B项;戊戌变法遭到守旧知识分子的反对,但“全面反对”过于夸大,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文化教育体制,排除D项。故选A项。24. 一位德国军官这样回忆在中国经历的一次战斗:“其成员展示出非凡的勇气和视死如归的精神。虽然他们只装备了剑、梭和刀,但他们在我们的死亡火力下依然不停地前进着。”此处“他们”所从属的组织是()A.北洋舰队B.义和团C.太平军D.兴中会【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信息可知时空是:近代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用剑、梭和刀等传统武器,以非凡的勇气和视死如归的精神与德国等西方列强英勇斗争的是义和团成员,B项正确。北洋舰队并非只有“剑、梭和刀”等传统武器,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德国尚未统一,也未参与侵华活动,排除C项;材料描绘的并非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组织的斗争,排除D项。故选B项。25.《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年息4%,以海关税、常关税、厘金和盐税作担保;同时,帝国主义各国均同意清政府把现行平均关税由实际的3.18%提高到5%,对原本免税的商品开始征税。帝国主义的这种主张旨在()A.彻底剥夺清朝的财税主权B.促进晚清的近代化进程C.维系共同支配中国局面D.掀起瓜分中国的新狂潮【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1年(中国)。根据材料“帝国主义各国均同意清政府把现行平均关税由实际的3.18%提高到5%,对原本免税的商品开始征税”可知,各国一致确立中国现行平均关税,体现了列强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C项正确;“彻底”一说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B项不符合列强侵华的利益,排除B项;材料主张旨在维系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未体现瓜分中国的新狂潮,排除D项。故选C项。26.下列歌谣流传于晚清时期的北京昌平地区。作为史料,它可以用于研究()A.英法联军在京的暴行B.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C.“东南互保”的作用D.清末“新政”的影响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中国)。据材料“西太后,真不赖,腿儿长,跑得快,长安一住把国卖,赔钱数不清……”,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时期,慈禧太后带着光绪、隆裕等人仓皇逃往西安,1901年的《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必须得推翻,这成为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八国联军侵华,并不是英法联军,排除A项;“东南互保”的作用,是使得东南地区免受战争的破坏,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清末“新政”的目的是为了挽救自身的统治,并不会带来上述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27.孙中山提到颁布《临时约法》的缘由时说:“北方将士以袁世凯为首领,与予议和,夫北方将士与革命相拒之汉阳,明明为反对民国者,今虽服从民国,安能保其心无他?故予奉临时约法而使服从。”下列各项中,与孙中山的意图相吻合的是()A.临时大总统为陆海军元帅B.宪法的起草权归临时大总统和参政院C.临时大总统任命文武职官D.临时大总统发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颁布《临时约法》,将总统制改为内阁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临时大总统发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体现了这一意图,D项正确;ABC项体现不出对袁世凯权力的制约,排除ABC项。故选D项。28.孙中山曾自我慰藉地说:“维持现状,我不如袁;规划将来,袁不如我。”“局外人小察,多怪弟之退让。然弟不退位,则求今日之假共和,犹未可得也。”这表明()A.共和未成皆因孙中山之退让B.袁世凯是经民主选举产生C.民主共和不适合当时的国情D.适时妥协是一种政治智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由材料“维持现状,我不如袁;规划将来,袁不如我”“然弟不退位,则求今日之假共和,犹未可得也”可知,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对袁世凯的妥协退让避免了战火相争,彰显政治智慧,D项正确;辛亥革命的失败在于多方面的原因,不能单一归结为孙中山的退让,排除A项;袁世凯是由孙中山保举成为大总统的,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对民主共和政体的评价,排除C项。故选D项。 29.民国时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出品的“长城牌”香烟有一段广告文案,“君欲为国之长城乎?秦始皇筑长城为御外辱也,本公司之制造大长城香烟,亦所以塞漏邑,同胞顾名思义,当购吸长城香烟为国家实业之保障,是亦国之长城也”。这反映出当时()A.民族工业初步发展B.革命思潮影响社会生活习俗C.品牌意识逐步增强D.企业宣传与实业救国相结合【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时期(中国)。由材料“当购吸长城香烟为国家实业之保障”可知这一时期存在实业救国现象,“本公司之制造大长城香烟,亦所以塞漏邑”可知,这一时期企业宣传与实业救国相结合,D项正确;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时期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与材料所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革命思潮对社会生活习俗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信息为烟草公司以中国文化中典型建筑命名,而非注重商业品牌,排除C项。故选D项。30.下面是《青年杂志》封面人物简介,据此判断这份杂志创办的宗旨是()封面人物: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物理学家、政治家。一生进行多项关于电的实验,发明避雷针,最早提出电荷守恒定律《独立宣言》起草和签署人之一《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签署人之一法国经济学家杜尔哥如此评价他: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A.反对封建迷信B.抨击封建专制C.传播社会主义D.弘扬民主科学【答案】D【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发明避雷针、最早提出电荷守恒定律”,“从苍天那里取得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可知,该杂志通过介绍富兰克林的电荷守恒定律,来宣传科学思想,通过“从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权”,来宣传民主,说明其宗旨是弘扬民主科学,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民主科学,并没有体现反对封建迷信,排除A项;美国并不是封建专制体制,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对社会主义的宣传,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0分,32题18分,33题12分,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图一民国前的旗装简介:满族传统服饰。宽大平直,不显露形体;内着长裤,在开衩处可见绣花的裤脚;面料以厚重织锦或其他提花织物居多,装饰繁琐。图二民国后流行的旗袍简介:中西合璧服饰。开省收腰,表现出女性曲线;民国旗袍内着内裤和丝袜,开衩处露腿;面料较轻薄,印花织物增多,服饰亦较简约。上面两组图片能够反映辛亥革命前后旗袍式样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答案】[示例一]趋势:设计从比较保守到相对开放。原因:西方文化的传入,加剧了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辛亥革命的胜利和民主思想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断发易服的提出和执行,政府政策的变化;妇女地位的提高;等等。[示例二]趋势:由面料厚重和提花织物变为面料轻柔和印花织物。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质优价廉的洋货传入中国;自然经济日益解体,传统手工业在竞争中破产;两次工业革命影响,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思想观念的解放和审美的多元化;等等。[示例三]趋势:由装饰烦琐变为装饰简约。原因:中华民国建立,社会风气为之一新;西方文化的传入和流行;工业文明使得生产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更为崇尚简约文明;思想观念的解放;等等。 【解析】详解】示例一:趋势:依据材料“不显露形体”到“收腰……开衩处露腿”,得出设计从比较保守到相对开放。原因:从外部因素分析,得出西方文化的传入,加剧了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从内部因素分析,得出辛亥革命的胜利和民主思想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断发易服的提出和执行,政府政策的变化;妇女地位的提高。示例二:趋势:从面料材质的不同分析,得出由面料厚重和提花织物变为面料轻柔和印花织物。原因:从近代西方先进的工业文化对中国的影响分析,得出鸦片战争以后,质优价廉的洋货传入中国;自然经济日益解体,传统手工业在竞争中破产;两次工业革命影响,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思想观念的解放和审美的多元化。示例三:趋势:从装饰的繁简分析,得出由装饰烦琐变为装饰简约。原因:从中华民国的影响分析,得出中华民国建立,社会风气为之一新;从西方文明的冲击分析,得出西方文化的传入和流行;工业文明使得生产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更为崇尚简约文明;从人们的思想解放分析,得出思想观念的解放。32.阅读材料,完成要求。材料一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控制自耕小农,据以征收赋税、调发力役,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的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据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农户为基础。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清代“摊了入亩”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土地兼并不再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据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等材料二清朝的田赋和商税统计(1776年-1911年)阶段时间田赋工商税总额对赋税结构的解读数额(单位:元)%数额(单位:元)% 第一阶段1776422,771,3007315,930,20027______184242,293,2827653,030,58924第二阶段188549,829,4234853,405,20152______189051,99,9,1944466,323,10056第三阶段190357,629,1943892,143,42262西方国家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清末推行新政,近代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工商税收成为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191174,076,07327202,723,65873——摘编自林满红《银钱: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特点及变化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仿照第三阶段对前两个阶段的赋税结构进行解读。【答案】(1)特点:两税法实施以前,以自耕小农、人丁为主要征收对象,以征收实物为主;两税法实施以后,逐渐以土地为主要征收依据,以征收货币为主。原因:土地兼并趋势难以遏制,小农破产,租佃关系成为普遍现象;生产区域性特征日益显著,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政府适时调整税收政策,保证财政收入。(2)解答:第一阶段:小农经济是主导,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国家财政收入中田赋为主,商业收入占比较少。第二阶段: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以及外国资本主义冲击下,经济结构发生变化,同时期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农业税收下降,工商业税收比重上升,并超过农业税。【解析】【小问1详解】特点:根 据材料“控制自耕小农,据以征收赋税、调发力役,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据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两税法实施以前,以自耕小农、人丁为主要征收对象,以征收实物为主;根据材料“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但无不以个体农户为基础”“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等信息可得出两税法实施以后,逐渐以土地为主要征收依据,以征收货币为主。原因:根据材料“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历朝历代土地兼并趋势难以遏制,自耕农衰退、小农破产,租佃关系成为普遍现象;根据材料“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收取货币的税收适应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说明当时生产区域性特征日益显著,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根据材料“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历朝历代进行税收政策的调整,其直接目的是保证财政收入。【小问2详解】第一阶段:根据材料数据可知,第一阶段期间,即在1776年至1842年期间,田赋所占比例是由73%,增长至76%,而工商税总额比例由27%下降至24%,说明这时期田赋比重较大,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前,小农经济是主导,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因此这时期国家财政收入中田赋为主,商业收入占比较少。第二阶段:根据材料数据可知,第二阶段期间,即在1885年至1890年期间,这时期田赋税收比重由48%将至44%,而工商税总额比重由52%上升至56%,说明这时期农业税下降,工商业税收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尤其沿海地区的小农经济受到冲击,同时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及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下,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我国国内工商业发展,因而工商业税逐渐上升。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整理的历史年表。时间事件1840年6月英国政府派全权代表懿律率领海陆军,开进广州海口1842年魏源写成50卷的《海国图志》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1857年冬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城19世纪60年代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发起洋务运动1895年4月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1898年6月—9康有为辅助光绪帝推行了维新变法 月1900年义和团运动达到高潮;八国联军侵华1911年10月10日新军下级军官熊秉坤率队攻入武昌总督衙门,起义爆发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开始从该兴趣小组整理的年表中,提取相关信息确立一个主题,并予以叙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示例1主题: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1840年—1842年和1856年—1860年由西方列强发起的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批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了严重侵犯,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结果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进一步把中国社会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之后,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900年,帝国主义国家联合出兵镇压义和团运动。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总之,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间,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近代中华民族的屈辱。示例2主题:近代中国史是一部探索史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是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以求自强的主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派,推行了一系列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新政,引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先后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运动虽然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却冲击了旧的封建体制,在推动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思想的传播和社会风俗的进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基于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反思,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从创办《青年杂志》开始,发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总之,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先进的中国人从“器物”到“制度”再到“观念”,不断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解析】【详解】解决本题的关键首先是对材料中的历史事件进行分类,然后从分类中的历史事 件中提炼出一个主题,再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即可。例如:根据材料“1840年6月,英国政府派全权代表懿律率领海陆军,开进广州海口”“1857年冬,英法联军进攻广州城”“1895年4月,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1900年,义和团运动达到高潮;八国联军侵华”等事件可提炼出一个主题是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关于阐述,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内容展开分析即可,最后总结,鸦片战争后的数十年间,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近代中华民族的屈辱。例如根据材料“1842年,魏源写成50卷的《海国图志》”“19世纪60年代,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发起洋务运动”“1898年6月—9月,康有为辅助光绪帝推行了维新变法”“1911年10月10日,新军下级军官熊秉坤率队攻入武昌总督衙门,起义爆发”“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开始”等信息可提炼出主题是近代中国史是一部探索史。关于阐述,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内容展开分析,最后总结,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先进的中国人从“器物”到“制度”再到“观念”,不断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1-31 08:15:02 页数:20
价格:¥2 大小:1.88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