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语文
>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4
2
/14
剩余12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5分)1.阅读文段,回答小题。①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yì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还没有中国的学生。②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监狱旁边一个客店里的,初冬已经颇冷,蚊子却还多,后来用被盖了全身,用衣服包了头脸,只留两个鼻孔出气。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居然睡安稳了。饭食也不坏。但一位先生却以为这客店也包办囚人的饭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几次三番,几次三番地说。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另寻相宜的住处了。于是搬到另一家,离监狱也很远,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1)给选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①yì站_________②芦荟_________(2)文中画线句中的“一到”改成“运往”好么?为什么?(3)“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我受到哪些优待?【答案】1.①.驿②.lúhuì2.不好。用“运往”使语句重复失文采,“一到”可以显出速度之快,突出“物以稀为贵”。3.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驿站,yìzhàn,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及往来官员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芦荟,lúhuì,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本段中的“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已经使用了“运往”,如果此处再用“运往”,就会造成词语复复,没有文采。“一到”强调速度之快,芦荟到了北京马上就会被请进温室,从而突出了本段首句提到的“物以稀为贵”。【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提炼信息。根据第二段中的“我到仙台也颇受了这样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提炼可得。2.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段老师建议开展全校性的党史知识竞赛活动,大家都随声附和,纷纷表示赞同。B.右江航道整治工程的施工现场,机器声震耳欲聋,工人们夜以继日工作,为此项工程顺利完成打下基础。C.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三科教材“铸魂育人”的特性及作用不言而喻,我们要让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融入课堂,走进学生心灵深处。D.我们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能只停留在浮光掠影、浅尝辄止上,而是深入思索,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随声附和:形容自己没有主见,人家说什么,也跟着说什么。是贬义词,不合语境;B.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使用正确;C.不言而喻:指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形容道理很浅显。使用正确;D.浮光掠影:水面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致,没有深的印象,又指文章言论的肤浅,无真知实学。使用正确;故选A。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计划,它远不是搞一两次活动就能奏效的。B.诵读古代优秀诗歌,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和净化,情感变得丰富。C.初三(1)班在本月下旬前后有一场重要班会,所以现在就要好好地准备。D.欣赏文艺作品,不仅要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中,更要理解文字的表层含义。【答案】B【解析】【分析】 【详解】A.成分残缺,在句首加“解决”;C.成分多余,去掉“前后”;D.语序不当,将“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中”与“理解文字的表层含义”位置互换;故选B。4.下列说法有误一项是()A.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消息的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我们学过的课文《一着惊海天》的体裁就是消息。B.律诗是中国旧诗体裁之一,形成于唐朝,每首诗八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定规,有五律(五个字一句)、七律(七个字一句)两种。C.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D.《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这组古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A.《一着惊海天》的体裁是通讯。故选A。5.请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2016年5月15日晚,嘉德“大观之夜”专场拍卖举行。“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唯一传世作品《局事帖》以2.07亿元成交。消息瞬间传遍收藏圈,也引起了大众的普遍关注。“一个字相当于167万元,真可谓天价书法!”不少网友对于疯狂的亿元书法很吃惊。其实自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达到火爆顶峰起,已经有多件拍品价格过亿,这也标志着中国书画步入亿元时代。【答案】示例:曾巩书法作品以2亿元天价成交。【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读文可知,首句交代新闻事件发生背景,第二句交代主要事件,第三句、第四句和第五句介绍了事件产生的影响,末句交代了新闻事件的意义。标题应能概括新闻主要事件。故根据第二句“‘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唯一传世作品《局事帖》以2.07亿元成交”可拟写标题为:曾巩书法作品以2亿元天价成交。6.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_________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3)__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4)王绩在《野望》中,描写秋意正浓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答案】①.乱花渐欲迷人眼②.庭下如积水空明③.老骥伏枥④.树树皆秋色⑤.山山唯落晖⑥.山随平野尽⑦.江入大荒流【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篇背诵,注意:欲、骥、枥、晖、荒。名著阅读(4分)7.阅读名著《红星照耀中国》选文,完成下列任务。【甲】有一天,我们途经一条清凉的溪流,便在溪边的树下休息,【A】对我说:“他的父亲是哥老会的一个领袖,他的名望传给了【B】,因此【B】在年轻时就闻名湖南全省。湖南人都传说他年轻时的许多英勇故事。“他的父亲是清朝一个武官,一天别的武官请他去赴宴。他把儿子【B】带去。做爸爸的吹嘘自己儿子如何勇敢无畏,有个客人想试他一下,在桌子底下开了一枪。他们说【B】面不改色,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乙】“传说【B】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那是早在一九二八年。【B】躲在一个村子里,同哥老会的兄弟们策划起义,这时有几个国民党收税的来了。他就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用他自己的一把刀宰了他们,解除了他们的卫队的武装。从这一事件中,他缴获了足够的手枪和步枪来武装他的第一支农民军。”(1)选文中【A】【B】分别是________指________(填人名)。(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B】人物具有什么性格?请写出两点。【答案】(1)①.李长林②.贺龙(2)英勇无畏,骁勇善战。【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对《红星照耀中国》内容的识记。根据选文“传说【B】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那是早在一九二八年”可知,选文出自《红星照耀中国》中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中的《贺龙二三事》,其中讲述贺龙事迹的人是李长林。 《红星照耀中国》中李长林对贺龙的印象:①贺龙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②贺龙对有钱人的仇视,据说如果贺龙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京军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甲】句子“湖南人都传说他年轻时的许多英勇故事”可知,贺龙英勇。根据【乙】文句子“传说【B】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可知,贺龙勇敢无畏。根据【乙】文句子“他就率领村里的几个人袭击收税的,用他自己的一把刀宰了他们,解除了他们的卫队的武装”可知,贺龙骁勇善战。二、阅读理解(45分)(一)古诗赏析(5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8.诗歌颔联中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表达了怎样的感情?9.《而庵说唐诗》评价本诗时说:“‘大漠’‘长河’联,独绝千古。”试从语言或表现手法方面赏析其“独绝”之处。【答案】8.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9.①赏析语言:“直”表现孤烟之高,于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写出了塞上景色苍凉雄浑的特点;“圆”表现落日之低、之圆,写出景色壮阔、温暖的特点。②表现手法: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出了神奇的塞外风光,表现了诗人苍凉孤寂的情感。【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意思是:(我)像蓬草飘出了汉塞,像归雁飞入了北方的天空。运用比喻的修辞,诗人以“征蓬”“旧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蘧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9题详解】本题考查诗句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思是: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无尽黄河上落日浑圆。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直”形象地描写了浩瀚无边的大漠上一缕孤烟直冲云天的景色,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描写落日的形状,形象地描写了黄河边上一轮落日的景象,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浩瀚苍凉的沙漠景象,体现出“诗中有画”的特色,而且表现了作者宏阔、孤寂的深切感受。(二)(14分)阅读下面古文,完成后面小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1)沿溯阻绝。溯:(2)良多趣味。良:(3)泉水激石。激:(4)窥谷忘反。反: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或王命急宣不可或缺C至于夏水襄陵相与步于中庭 D.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实是欲界之仙都12.翻译下列句子。(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3.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答案】10.(1)逆流而上(2)很,甚(3)冲激(4)同“返”,返回。11.D12.(1)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2)横斜的树木遮蔽了上面的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间也昏暗如黄昏;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露出阳光。13.甲文“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一句通过渲染悲凉气氛,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忧伤。乙文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和向往之情。【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1)句意为: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溯:逆流而上。(2)句意为:实在是有许多趣味。良:很,甚。(3)句意为:泉水冲激着石头。激:冲激。(4)句意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反:同“返”,返回。【11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介词,在\连词,如果;B.副词,有时\副词,稍微;C.介词,到\介词,在;D.助词,的\助词,的;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虽,即使。奔,飞奔的马。不以疾,也不如它快。(2)柯,枝条。上,在上面。蔽,遮蔽。犹,像。交映,互相掩映。【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甲文记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描绘出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展现出了长江万里图中一帧挺拔隽秀的水墨山水画。根据甲文“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妻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可知,这里通过写猿猴悲哀婉转、长久不绝的鸣叫,渲染了三峡秋天的悲凉气氛。在表达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之情的同时,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忧伤。乙文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魏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吴均也因动乱而生发热爱山水风光之情。根据乙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可知,那些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行为的蔑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表现其爱慕自然、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点睛】参考译文 甲: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无法看见。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飞奔的快马,也不如船快。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山峰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峻,草盛,确实趣味无穷。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就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持续不断,显得非常悲惨凄凉,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渔民的歌谣唱道:“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凄凉得令人眼泪满衣裳。” 乙: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夹江两岸的高山上,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三)(8分)阅读《回忆我的母亲》(节选),完成下面小题。回忆我的母亲(节选)朱德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愿母亲在地下安息!14作者回忆往事,深情地写道“我应该感谢母亲”,结合文段,说说“我”从母亲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15.文中谈到A“无法补救的”和B“能做到的”各指什么?16.划线句子“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中“创造了”和“创造着”能否对换?为什么?【答案】14.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一个强健的身体;勤劳的习惯;生产的知识;革命的意志。15.母亲去世前未能见母亲一面;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16.不可以。“创造了”表示过去的,“创造着”表示现在正在发生的,按照时间先后,先有过去,才能有现在。【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提炼信息。 根据第二段中的“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第三段中的“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可得: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一个强健的身体;勤劳的习惯;生产的知识;革命的意志。【15题详解】本题考查词句理解。A“无法补救的”:根据第四段中的“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可得:母亲去世前未能见母亲一面;B“能做到的”:根据第四段中的“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可得: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16题详解】本题考查词句赏析。“创造了”是过去已完成的,“创造着”是现在正在发生的。按时间先后顺序,应先有过去完成,再是现在正在发生的,所以两者不同对换。(四)(18分)阅读《怀念王明居教授》,完成各题。怀念王明居教授朱志荣①王明居教授离开我们已经3年多了。______________。作为他的入门弟子和同乡晚辈,我从1979年到他家里拜访,到他2014年去世,与他相识、相知35年,常常聆听他的教诲,目睹了他学术事业的发展历程。②1987年,王老师和汪裕雄老师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两位老师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鼓励我报考。最终我如愿以偿,成了他们的第一届研究生,我也倍加珍惜这一难得的机会。读研期间,王老师倾心栽培我们,让我们出去见世面,拜见美学界的名流。1988年10月上旬,我读硕士期间,王老师带我们几位研究生到北京,参加在爱智山庄举行的全国美学会议,使我们结识了一批美学界的前辈,也使我们献身学术的志趣受到了激励。1989年10月,他又带我们几位硕士生到成都四川师范大学参加全国第三次美育研讨会,途径西安、咸阳、邮亭大足石刻,以及峨眉山、青城山等处,让我们不仅在学术上开阔了眼界,而且欣赏了沿途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记得我俩在游览乐山大佛时,他在大佛的上面找我,我在大佛的下面等他,都在着急。当时的种种小插曲,而今回忆起来,总是那样的温馨。③王老师早年热爱学术,刻苦专研,不断地撰写论文和书稿。其间历经多年的运动,到1980年在《中国青年》杂志发表《老虎美不美?》时,已经50 岁了。那时,王老师的家庭极其困难,被芜湖市人民政府列为最困难户。他和师母赵光霞老师两人工作,4位子女都在读中小学,大女儿是1980年秋天开始上大学的,家里还有他年迈的老母亲,住房非常狭小。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他坚持学术研究,夜以继日,勤奋耕耘,以食堂的白馒头加白开水当夜餐,经常工作到深夜。正是这样经年累月,几十年如一日地努力,他以惊人的毅力写出了10本专著和100多篇学术论文。这种勤奋的治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一直激励着我,感染着我。④王老师不仅勤奋好学,而且为人谦逊,真诚地向同行学习。他认为各位同行都有自己的长处,值得自己学习。我读硕士研究生时,王老师和汪裕雄老师特地请文秉模教授给我们讲德国古典哲学,他们俩和我们一样坐在后面听讲,他比文老师还年长3岁,当时已经57岁了。这些做法对我们学生是极好的言传身教。⑤他为人谦和低调,待人真诚,富于同情心,一生老实厚道,豁达开朗,他的老同学常说他“难得糊涂”。他也平易近人,乐于助人,在事业上和生活上不吝提携和帮助教研室里学生辈的年轻同事,大家都尊称他为“王明老”。在4位子女都考上大学陆续工作以后,他经济条件好转了,他便开始帮助别人。___________。每次出书,他都工工整整地签上名,送给我们。他的字迹方正端庄,一如他的为人。⑥2014年12月20日晚上,在与病魔搏斗了数月以后,王老师离开了我们。我当晚得到噩耗,21日上午上完课以后,下午即从上海赶赴芜湖为他送行。22日冬至日火化那一天上午,根据王老师生前的意愿,亲属没有让学校举行告别仪式和追悼会,除了家里的亲人外,几位学院的领导和老同事、过去的学生都是以个人的名义前去送行,也没有送花圈等。自从大学毕业以后,他低调了大半生,最后以低调谢幕,为他的人生划了一个极低调的句号。(选自《滁州日报》,有删改)17.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①⑤两段横线处,第①段应填(),第⑤段应填()。A.年轻教师遇到困难时,他总是慷慨解囊。B.我时常想起他,感念他在我的学术事业和人生道路上对我的提携和帮助。18.本文是一篇回忆录,第①节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19.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正是这样经年累月,几十年如一日地努力,他以惊人的毅力写出了10本专著和100多篇学术论文。20.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王明居教授在学术上和为人上各有哪些品质。21.文章结尾段的画线句子意味深长,请简要谈谈你的理解。【答案】17.①.B②.A18.开篇点题;总领下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表达了对王明居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19.用具体的数字,写出了王明居教授治学取得的丰硕成果,表达了作者对王明居教授的赞扬。20.①学术上:热爱学术,刻苦钻研,治学勤奋严谨。②为人上:谦和低调,待人真诚,平易近人,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一生老实厚道,豁达开朗。21.这句话是作者对王明居教授的总体评价,表达了作者对王明居教授的赞扬和对他深深的怀念之情。【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充句子。第一处:B句中的“我时常想起他”与前句“王明居教授离开我们已经3年多了”紧密相关,故此处应用B句。第二处:A句表现了他对年轻教师的帮助,紧承此处前句“他便开始帮助别人”,故此处应用A句。【18题详解】本题考查语段作用。首段中的“王明居教授离开我们已经3年多了。我时常想起他”照应题目“怀念王明居教授”,起到开篇点题的作用。首段回忆了自己与王明居教授相识相知的过程,引出下文对往事的回忆,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我时常想起他”表现了作者对王教授的怀念之情,“常常聆听他的教诲,目睹了他学术事业的发展历程”表现了作者对王教授的感激之情,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19题详解】本题考查词句赏析。加点词语中有具体而准确的数字,“10本专著和100多篇学术论文”表现了王明居教授在治学上取得的丰硕成果。联系作者感情可知,表现了作者对王教授的赞美与崇敬之怀有。【20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第③段中的“王老师早年热爱学术,刻苦专研”“这种勤奋的治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可得:学术上:热爱学术,刻苦钻研,治学勤奋严谨。根据第④段中的“王老师不仅勤奋好学,而且为人谦逊,真诚地向同行学习”和第⑤段中的“他为人谦和低调,待人真诚,富于同情心,一生老实厚道,豁达开朗”可得:为人上:谦和低调,待人真诚,平易近人,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一生老实厚道,豁达开朗。【21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理解。 这句话是作者对王明居教授的总体评价,强调了他为人低调,踏实严谨,不重虚名的特点。从这人评价中可以看出作者对王明居教授的高度赞扬。联系王明居教授去世的写作背景可知,表现了作者对他深深的缅怀之情。三、作文(50分)22.题目:秋风中,请侧耳倾听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答案】例文:秋风中,请侧耳倾听 在一年四季中,秋风总是带给我们别样的感受。它不像春风那样温柔,也不像夏风那样热烈,更不像冬风那样凛冽。秋风,它是成熟的,是深沉的,是富有诗意的。当秋风轻轻吹过,请侧耳倾听,你会听到大自然的声音,听到生活的韵律,听到心灵的回响。 秋风中,你会听到落叶的声音。那些曾经翠绿的叶子,在秋风的吹拂下,渐渐换上了金黄的外衣。当它们从树梢轻轻飘落,就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落叶的声音虽轻微,却带着深深的眷恋和不舍。那是它们告别枝头,回归大地的声音,也是生命轮回的见证。 秋风中,你会听到果实的笑声。秋天的果园里,硕果累累,瓜果飘香。那些饱满的果实,在秋风的吹拂下,仿佛在咯咯地笑着。那是它们成熟的声音,是收获的喜悦和自豪。当你走进果园,那笑声会感染你,让你感受到劳动的甘甜和收获的满足。 秋风中,你会听到大地的呼吸。在秋风的吹拂下,大地仿佛也在呼吸着。那深深的呼吸声,是大地对自然万物的关怀和庇护。你可以感受到大地的脉动,感受到自然的神奇和力量。那是大地的韵律,也是自然的节奏。当我们在秋风中侧耳倾听时,我们不仅是在听大自然的声音,更是在听自己内心的回响。我们可以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美丽,可以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永恒。我们可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可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往往被各种声音所包围和干扰。但是,在秋风中请侧耳倾听吧!你会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找到那份宁静和力量。让我们在秋风的吹拂下,感受大自然的韵律和生活的节奏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审题立意:对于这个题目,“秋风中,请侧耳倾听”,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这是一个带有象征意义的题目,秋风往往代表着收获和离别,侧耳倾听则代表着用心去感受和倾听。其次,这个题目要求我们通过描绘秋天的风和声音,来表达一种深沉的情感或者感悟。选材构思:在选材上,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具体的场景或者事物来描绘秋天的风和声音。比如,我们可以选择在一片金黄的麦田里,感受秋风的轻拂,倾听麦穗摇曳的声音;或者在一片枫树林中,看红叶飘落,听风拂过树叶的声音。这些场景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描绘出秋天的氛围和特点。在写法上,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法来描绘秋天的风和声音。首先,我们可以运用感官描写,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的描写,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秋天的氛围。其次,我们可以运用拟人手法,将秋风和声音人格化,让它们具有更深的情感内涵。最后,我们还可以运用象征手法,通过秋风的形象和声音,来表达一种深沉的情感或者感悟。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度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山东省枣庄市东方国际学校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左庄中学2022届九年级语文3月测试试题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山东省枣庄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01-30 22:05:02
页数:14
价格:¥2
大小:35.8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