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四)(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四)语文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50分。时量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国文学作品成为世界文学一部分,不仅是中国文学工作者们的夙愿,也是国家的重要决策。从歌德提出世界文学概念,至今已有两百年历史。目前中国仅有鲁迅、林语堂、茅盾、巴金、沈从文、钱钟书、张爱玲等十多位小说家的作品,被选入具有权威性的世界文学选本中。当代小说家中只有莫言的《老枪》有幸入选2012年出版的由马丁·普齐纳主编的《诺顿世界文学选》最新一版。但是只要对莫言作品稍加了解,都会发现《老枪》并不是莫言最优秀的作品,也无法完全代表莫言的文学风格,更无法代表中国许许多多的优秀文学作品。由此可见,世界文学界对中国文学的了解依然处于管中窥豹的状态,中国文学的边缘地位始终没有改变。造成中国文学边缘地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文学性的忽视是关键原因。陈大亮等在研究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文学的评价时,发现以下倾向:忽视文学作品的文学意义与审美价值,过于强调文学作品中的政治元素,混淆了文学作品与现实之间的界限,使用“禁书”一类的描述方式吸引读者猎奇心理,多数评论并“没有触及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与文学性,而只停留在浅显的故事情节介绍与简单的评价层面”,甚至中国学者在分析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原因时,也过于强调经济、政治、国际形势、译介出版等文学外在因素,忽视莫言作品中文学性的重要内在因素。对中国文学作品文学价值的忽视,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会阻碍中国文学走向世界,需要引起学界的重视。歌德提出世界文学概念,其初衷是希望不同国家的文学可以相互交流与借鉴。达姆罗什继承了歌德的世界文学思想,同时强调世界文学的跨文化沟通与阅读,关注民族文学间交流沟通和交互影响的动态关系。达姆罗什认为:“一部作品在国外旅行时呈现出一种新的形式,在新的环境中呈现出新的面貌和特点。”“每个民族文学如果局限于自身,不通过外国文学的滋养而得以更新,它自身的活力将枯竭。”现代小说的演变过程始终是异国的形式与本国题材的结合。世界文学的发展促进各国文学之间的交流与共同发展,借鉴外国文学形式,滋养本国文学作品,是世界文学界的普遍共识。莫言的作品深受世界文学影响,对莫言影响最大的两位作家是福克纳和马尔克斯。莫言曾表示,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20年,是中国作家当学徒的阶段,因为80年代之前的20年,中国文学中断了与西方文学的接触。因此,刚开始的10年,中国作家需要大量阅读西方文学作品,补上所缺的课程,这个过程中最好的方式是模仿和借鉴,这是中国文学创作者们必须经历的阶段。然而,莫言的作品并不是对二位作家的简单复制。莫言表示自己与福克纳息息相通,但却坦言他从未把福克纳的任何一部作品从头到尾地读完过。莫言在2007年才读完了《百年孤独》,而这时莫言的代表作已经完成面世。莫言曾说:“我们就应该进入一个自主的、有强烈地自我意识的创新的阶段。”(摘编自邵璐《世界文学视角下莫言作品文学性的传递》)材料二: 文学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它向全世界描述着各自国家的精神文化。我们总是遗憾我国文学还没有在世界文学中占据他本该占有的一份位置,更不用说让全球民族了解我国文化了。但是不得不说,现如今的中国青年,特别是八零九零后,往往更了解的却是世界文学名著,大大超越了其他民族对我国经典文学的了解。通过调查发现:很少有国外的学生对我国的经典文学感兴趣。虽然随着翻译人员的增加为中国文学融入世界贡献了不少力量,但是仍需要我们深思,只有中国文学很好地走出国门,世界人民才能了解中国,才能分享我国的文化宝藏。出现这样的后果,原因在于汉语与其他语言在语言美学生成机制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确切地说汉语表达注重整体感悟,讲究意合意会,追求的是一种语言的意境;而不求眉须毕现的分析,不讲滴水不漏的逻辑,是意境性语言。其他语言则呈现别样风景:它讲逻辑,重分析,追求条分缕析,漠视所谓的整体感悟。由于英汉语模糊性在审美地位、表现形式和审美价值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因而造成汉语因模糊而生成的美感在翻译过程中多有磨蚀。让国外读者没有办法体会我国文学的用词优美。汉语翻译成英语这一过程中,汉语发生较大的改变,词语所表达的优美氛围无法在英语文学中得到很好的表现。另外,汉语中常常使用的各种修辞、特别的引用等等都是英语文学无法比拟的。这不仅给翻译工作者加大了难度,同时也是两国文化无法跨越的鸿沟。这一过程好比,我们从一个浪漫的诗情画意的情景中回到一个叙述式的故事中,总是感觉缺少了原本作者要表达的意境和精神情感。这样即失去了“雅”,但是我们对于文学作品的追求又不仅仅限制在“真”的程度上。因此,只能是文学修养极高的人才可以译出文学的“真面目”。对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问题,我们知道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融入世界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翻译工作者的职责。那么首先我们必须给出翻译的正确定义,才有可能做好翻译工作。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问题才可顺利解决。简单说就是用其他民族或国家的语言来表述出我国文学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内容,即首先保证翻译我国文学的一个要求:保真,准确无误地表述出作者的语句。因此,不得不认真看待翻译工作,不是说你把汉语翻译成英语或其他语言,你就完成了翻译工作。目前,国际社会也有多种不同翻译理论,根据语言功能进行翻译和语言目的进行翻译的多元系统论。慢慢便比较注重翻译过程中的功能问题,目的、性质问题等等。跟我们两千年来局限在文本以内的语言文字转换层面的传统翻译理论相比,这些理论已经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认识到翻译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的行为。(摘编自严宁《对中国文学融入世界文学的一些思考》)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稍加了解莫言作品的人都能发现《老枪》并非莫言最优秀的作品,可见马丁·普齐纳对莫言作品的了解还处于管中窥豹的状态。B.中国现代小说在保有本国形式的基础上逐渐吸收着异国优秀思想,但因为作品文学价值地被忽视而始终处于世界文学边缘地位。C.莫言在大量阅读西方文学作品,对其进行模仿和借鉴后,关联本土文化,进入了一个自主的、有强烈自我意识的创新的新阶段。D.与讲逻辑、重分析的他国语言明显不同,汉语追求一种语言的意境,汉语词语所表达出的优美氛围难以通过英语得以较好体现。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通过歌德和达姆罗什的观点可知中国文学作品成为世界文学一部分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B.对于中国文学如何融入世界文学,邵璐侧重向内的翻译传播,严宁侧重向外的吸收借鉴。 C.翻译人员的增加为中国文学融入世界贡献了不少力量,因此作者始终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D.材料二画横线的句子通过比喻论证,形象地写出了汉语与其他语言在美学上的巨大差异。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材料一论据的是(3分)()A.“莫言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以其深刻的人文关怀和独特的艺术表达,赢得了全世界读者的尊重和喜爱。”——《波士顿环球报》B.“莫言的作品,故意放大了几十年前中国社会的阴暗面,它是与社会价值主流背道而驰的,而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是按西方的价值观标准。”——部分中国学者言论C.“莫言的作品过于依赖神话和超自然元素,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他作品的现实主义特质。”——《纽约书评》D.“虽然莫言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但他在处理政治题材时过于谨慎,缺乏直接性。”——《伦敦书评》4.鲁迅先生曾言:“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习近平主席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请根据材料内容,从文学的角度分别阐释这两句话。(4分)5.翻译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时,宇文所安将“潜入”译为“enter”(意为“进入”)请简要分析这样翻译的利弊。(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如果大雪封门徐则臣这个叫林慧聪的南方人,竟然比我还大两岁,家快远到了中国的最南端。去年高考,作文写走了题,没考上。考的是材料加半命题作文。材料是,一个人一年栽三棵树,一座山需要十万棵树,一个春天至少需要十三亿棵树,云云。挺诗意。题目是《如果……》。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上来就写《如果大雪封门》。说实话,他们那里的阅卷老师,很多人一辈子都没看见过雪长什么样,更想象不出什么是大雪封门。他洋洋洒洒地将种树和大雪写到了一起,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逻辑。在阅卷老师看来,走题走大了。一百五十分的卷子,他对半都没考到。父亲问他:“怎么办?”他说:“我去北京。”在中国,你如果问别人想去哪里,半数以上会说北京。林慧聪也一样,他去北京不是想看天安门,而是想看冬天下大雪的北京是什么样子;也是因为他叔叔在北京。他爹自豪地说,那好,投奔你二叔,你也能过上北京的好日子。二叔在北京放广场鸽,定时定点往各个公共场所和景点送。鸽子太多他忙不过来,侄儿来了正好,给他两笼。吃喝拉撒衣食住行慧聪自己管。“管得了么?”我问他。我知道在北京自己管自己的人绝大部分都管不好。“凑合。”他说,“就是有点儿冷。”慧聪住七条巷子以南。也是平房,房东是个抠门的老太太,自己房间里生了个煤球炉,一天到晚抱着炉子过日子,不太管房客。慧聪经常半夜迷迷糊糊摸到暖气片,冰得人突然就清醒了。“我就是怕冷。”慧聪为自己是个怕冷的南方人难为情,“我就盼着能下一场大雪。” 大雪总会下的。天气预报说了,最近一股西伯利亚寒流将要进京。不过天气预报也不一定准。但我还是坚定地告诉他,大雪总要下的。出于同情,回到住处我和行健、米箩说起慧聪,问他们,是不是可以让他和我们一起住。我们屋里的暖气好,房东是个修自行车的,好几口烧酒,我们就隔三岔五送瓶“小二”给他,弄得他把我们当成亲戚,暖气烧得不遗余力。他俩说行。我屁颠屁颠到七条巷子以南。慧聪也很想和我们一起住。我帮慧聪把被褥往我们屋里搬,他睡宝来那张床。他还带来一只褪了毛的鸡。我们在门外重新给鸽子搭窝,找了一些石棉瓦、硬纸箱和布头把鸽子房包挡起来,防风又保暖。“我一直想到屋顶上去,”慧聪踩着宝来的凳子,悠远地四处张望,“抬个头就能看见北京城。”我跟他说,这地方没什么好看的,除了高楼就是大厦。“我想看大雪把整座城覆盖住。你能想象那会有多壮观吗?”他又回到他的“大雪封门”了。如果大雪包裹了北京,站在屋顶上我能看见什么呢?那将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北京就会像我读过的童话里的世界,清洁、安宁、祥和。“下了大雪你想干什么?”他问。不知道。我见过雪,也见过大雪,过去很多个大雪天我都无所事事,不知道想干什么。“我要踩着厚厚的大雪,咯吱咯吱把北京城走遍。”训练鸽子习惯新家,花了慧聪好几天时间。但是鸽子隔三岔五在少。我和慧聪追着鸽子跑,跑遍了北京西郊的大街小巷,鸽子还在少,雪还没有下。白天他去各个广场和景点放鸽子,出门前、回来后都要清点一遍鸽子。数目对上了,很高兴;少了一只,我们就闷不吭声。慧聪会冷不丁冒出一句:“都怪鸽子营养价值高。我接手时,叔叔说总有人惦记鸽子。”鸽子的失踪慧聪无计可施。鸽子越来越少,让他满怀焦虑。他二叔知道了这情况,警告他说就算把鸽子交回去,也得有个差不多的数。“我的要求不高,”慧聪说,“让我来得及看一场大雪就行。”天气预报为什么就不能说说大雪的事呢。一次说不准,多说几次总可以吧。鸽子继续丢,大雪迟迟不来。慧聪为了鸽子几近寝食难安,白天鸽子放出去,常邀我一起跟着跑,一直跟到它们飞回来。夜间他通常醒两次,到院子看鸽子是否安全。就算这样,鸽子还是在丢。一月将尽的某个上午,我刚进屋,行健戴着收音机的耳塞对我大声说:“告诉那个林慧聪,要来大雪,傍晚就到。”“真的假的?气象台这么说的?”“国家气象台、北京气象台还有一堆气象专家,都这么说。”我出门立马觉得天阴下来,铅灰色的云在发酵。看什么都觉得是大雪的前兆。我在当代商城门前找到慧聪时,他二叔也在。“不能干就回家!”二叔说话像个乡镇干部,“首都跟咱老家不一样,这里讲究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慧聪低着脑袋,都快哭了。“专家说了,有大雪。”我凑到他跟前,“绝对可靠。”慧聪看看天,对二叔说:“再给我两天,就两天。”一定要坐着看雪如何从北京的天空落下来。到十二点时,慧聪跑出去五趟,一粒雪星子都没看见。我们就睡了。上午十点时,什么东西抓门的声音把我们惊醒。我推了一下门,没推动,再推,还不行,猛用了一下劲儿,天地全白,门前的积雪到了膝盖。我大喊: “快,快,大雪封门!”慧聪穿着裤衩从被窝里跳出来,赤脚踏入积雪。他用变了调的方言嗷嗷乱叫。我和慧聪爬到屋顶。大雪后的北京和我想象的有不小的差距,因为雪没法将所有东西都盖住。高楼上的玻璃依然闪着含混的光。但慧聪十分满意,他觉得积雪覆盖的北京更加庄严,有一种黑白分明的肃穆,这让他想起黑色的石头和海边连绵的雪浪花。他团起一颗雪球一点点咬,一边吃一边说:“这就是雪!这就是雪!”(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比较详细地交代了林慧聪高考作文一事,从林慧聪的作文题目《如果大雪封门》,读者初窥到这个少年幼稚又执着的性格。B.林慧聪的房东是个抠门的老太太,不大管房客,以至于林慧聪经常半夜被冻醒。作者用冷静的笔触写出了生活的现实性。C.林慧聪看到积雪覆盖的北京,立即在脑海中调动意象“黑石”和“白浪”进行联想,并表达了对黑白分明的肃穆感的喜爱。D.文章最后,林慧聪一点点地咬雪,吃雪,恰是他的作文《如果大雪封门》所想表达的期待。7.文中反复出现“鸽子”。下面对“鸽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鸽子”是小说的一条明线,既串联故事,也推动情节发展。B.“鸽子”是“我”和林慧聪之间深厚情谊的一条情感纽带。C.“鸽子”象征着北漂者对于物质的需求。放广场鸽,是林慧聪维持生计的重要方式。D.“鸽子”象征着自由与理想。虽然林慧聪经常丢鸽子,但是他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8.试分析文中“大雪封门”的意涵。(4分)9.鲁迅文学奖给予《如果大雪封门》高度评价,称其“如同略显哀伤的童话”。试联系文中画横线句子,结合文章内容,阐释你对上述评价的理解。(6分)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自明帝以后,迄乎延平,委用渐大,而其员稍增。中常侍至有十人,小黄门二十人,改以金珰右貂,兼领卿署之职。邓后以女主临政,而万机殷远,朝臣国议,无由参断帷幄,称制下令不出房闱之间不得不委用刑人寄之国命。手握王爵,口含天宪,非复掖庭永巷之职,闺牖房闱之任也。其后孙程定立顺之功,曹腾参建桓之策,续以五侯合谋,梁冀受钺,迹因公正,恩固主心。故中外服从,上下屏气;或称伊、霍之勋,无谢于往载;或谓良、平之画,复兴于当今。虽时有忠公,而竟见排斥;举动回山海,呼吸变霜露;阿旨曲求,则光宠三族;真情忤意,则参夷五宗。汉之纲纪大乱矣!(选自范晔《后汉书·宦者传论》,有删改)材料二: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 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已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选自欧阳修《五代史·宦者传序》,有删改)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称制A下B令C不出D房闱E之间F不得不委用G刑人H寄之I国命。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迄,在文中为“到”“至”的意思,与“迄今为止”“迄未成功”中的“迄”意思相同。B.殷,在文中为“众多”的意思,与“殷切”“殷实”“殷红”中的“殷”意思不同。C.所以,在文中是“……的原因”之意,与“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中的“所以”意思不同。D.之,在文中有取消独立性的作用,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的“之”用法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列举了邓太后的史实,可知女主临政,让朝臣不便到帷幄议事,为宦官干政提供了可能性B.材料一并未否认某些宦官的正面贡献,比如孙程、曹腾等宦官也曾建功,但还是深刻认识到宦官干政的严重问题。C.材料二认为君主意识到自己深陷宦官控制而不可自拔时,再想让疏远的大臣如身边的宦官一样和自己亲近已不可能。D.材料二认为,宦官之患甚至胜过女色之患,因为如果君主醒悟,还可以撵走为患的女子,而为患的宦官却不易除掉。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虽时有忠公,而竟见排斥;举动回山海,呼吸变霜露。(2)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1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痛陈宦官之祸,但祸患的内容却各有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春尽韩堡①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注】①韩堡:晚唐大臣、诗人。本诗写于朱全忠篡唐、诗人南逃寓居福建南安之时。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因春尽而连日醉酒,首联抓住醉酒这一行为反复渲染,突出了“惜春”之情。B.颔联写景,落花归别涧,云雨入孤村。“别”“孤”用词精炼,暗含伤春悲己之情。C.颈联抒情。人处悠闲,易萌春逝之憾。身在闽南,难以滋生自古人臣的忧国之心。D.这首诗扣住“春尽”抒述情怀,语言流畅优美,格律工整,融情入景,沉挚动人。16.周邦彦《苏幕遮》的“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句同样用拟人手法描写了鸟儿的形象,请问本诗尾联在鸟儿特点及作用上与《苏幕遮》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回答。(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六国论》中,苏洵认为,六国如果摒弃赂秦政策,重视谋臣,礼遇奇才,齐心协力对付秦国,就会出现“________”的结果。同时,针对六国势大却反被灭亡的历史悲剧,发出了“________”的呼吁。(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欣赏的弟子曾点并没有直接陈述自己的志向,而是生动地描绘了暮春时节,一群读书人,穿着春衫,“________,________”,一路歌咏,开心回家的愿景。(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卒章显志,告诫唐朝统治者的经典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记得在小学里读书的时候,班上有一位“能文”的大师兄,在一篇作文的开头写下这么两句:“鹦鹉能言,不离于禽;猩猩能言,不离于兽。”我们看了都非常佩服。后来知道这两句是有来历的,只是字句有些出入。又过了若干年,才知道这两句话都有问题。鹦鹉能学人说话,可只是作为现成的公式来说,不会加以变化(所以__A__)。①只有人们的说话是从具体情况出发(包括外界情况和本人意图),情况一变,话也跟着一变。②至于猩猩,西方学者根据拿黑猩猩做实验的结果,它们能学会极其有限的一点符号语言,可是学不会把它变成有声语言。__B__,在于一方面能够把语音分析成若干音素(当然是不自觉的),又把这些音素组合成音节,再把音节连缀起来,——音素数目有限,各种语言一般都只有几十个音素,可是组成音节就可以成百上千,再组成双音节、三音节,就能有几十万、几百万。另一方面,人们又能分析外界事物及其变化,形成无数的“意念”,——配以语音,然后综合运用,表达各种复杂的意思。一句话,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这是任何其他动物办不到的。③人类语言采用声音作为手段,而不采用手势或图画,也不是偶然。④人类的视觉最发达,而且语言诉之于听觉。这是因为一切倚赖视觉的手段,要发挥作用,离不开光线,夜里不成,黑暗的地方或者有障碍物的地方也不成;声音则白天黑夜都可以发挥作用,也不容易受阻碍。⑤手势之类,距离大了看不清,声音的有效距离大得多。⑥打手势或者画画儿要用手,手就不能同时做别的事;说话用嘴,可以一边儿说话,一边儿劳动。⑦论快慢,说话赶不上打手势,画画儿更不用说。⑧声音唯一不如形象的地方在于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但在原始社会的交际情况下,这方面的要求是次要的,是可以用图形来补充的。总之,正是由于采用了声音作为手段,人类语言才得到前程万里的发展。(选自吕叔湘《人类的语言》,有删改)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使前后关联,逻辑严密,表意完整。要求:所填句子至少包含一个成语,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19.文中①~⑧处画横线的句子中有多处存在语病或标点使用的错误,请任选其中的三处作修改。(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只见云气氤氲来,飞升于文殊院、清凉台,飘拂过东海门、西海门,弥漫于北海宾馆、白鹅岭。如此之漂泊无定,若许之变化多端。毫秒之间,景物不同;同一地点,瞬息万变。一忽儿阳光普照;一忽儿雨脚奔驰。却永有云雾,飘去浮来;整个的公园,藏在其中。几枝松,几个观松人,溶出溶入;一幅幅,有似古山水,笔意简洁。而大风呼啸,摇撼松树,如龙如凤,显出它们矫健多姿。它们的根盘入岩缝,和花岗石一般颜色,一般坚贞。它们有风修剪的波浪形的华盖,它们因风展开了似飞翔之翼翅。从峰顶俯视,它们如苔藓,片片且晶莹;从山腰仰视,它们似天女,亭亭而玉立。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地走将出来,薄纱轻绸,露出的身段翩翩起舞。而这舞松之风更把云雾吹得千姿万态,令人眼花缭乱。这云雾或散或聚,群峰则忽隐忽现。刚才还是倾盆雨,迷天雾,而千分之一秒还不到,它们全部散去了。庄严的天都峰上,收起了哈达;俏丽的莲蕊峰顶,揭下了蝉翼似的面纱。阳光一照,丹崖贴金。这时,云海滚滚,如海宁潮来,直拍文殊院宾馆前面的崖岸。朱砂峰被吞没,桃花峰到了波涛底。耕云峰成了一座小岛,鳌鱼峰游泳在雪浪花间。波涛平静了,月色耀眼。这时文殊院正南前方,天蝎星座的全身,如飞龙一条,伏在面前,一动不动。等人骑乘,便可起飞。而当我在静静的群峰间,暗蓝的宾馆里,突然睡醒,轻轻起来,看到峰峦还只有明暗阴阳之分时,黎明的霞光却渐渐显出了紫蓝青绿诸色。初升的太阳透出第一道光芒。从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红,也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鲜。一刹那火球腾空,凝眸处彩霞掩映。光影有了千变万化,空间射下百道光柱。万松林无比绚丽,云谷寺毫光四射。忽见琉璃宝灯一盏,高悬始信峰顶。奇光异彩,散花坞如大放焰火。焰火正飞舞,那喑呜变色、叱咤的风云又汇聚起来。笙管齐鸣,山呼谷应。风急了。西海门前,雪浪滔滔。而排云亭前,好比一座繁忙的海港,码头上装卸着一包包柔软的货物。(选自徐迟《黄山记》,有删改)20.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一幅幅,有似古山水,笔意简洁。B.它们的根盘入岩缝,和花岗石一般颜色,一般坚贞。C.从山腰仰视,它们似天女,亭亭而玉立。D.忽见琉璃宝灯一盏,高悬始信峰顶。21.顿号的使用与否,既与句子停顿有关,往往也与意思表达有关。请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紫蓝青绿”之间为何不加顿号。(3分)22.文中“从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红,也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鲜”一句,有人认为其重复啰嗦,有人认为两句话的顺序应颠倒过来以与“鲜红”一词对应。对此你怎么看?并请说明理由。(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花好月圆”意即鲜花盛开、月儿正圆,人们常以此寓意完美、圆满,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曾国藩却认为“花未全开月未圆”,才是最好的、最完美的状态。《菜根谭》中也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雅礼中学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四)语文参考答案1.B(原文为“现代小说的演变过程始终是异国的形式与本国题材的结合”“借鉴外国文学形式,滋养本国文学作品,是世界文学界的普遍共识”。)2.A(B项,严宁侧重向内的翻译传播,邵璐侧重向外的吸收借鉴;C项,“始终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有误,作者认为“但是仍需要我们深思”;D项,横线句是类比论证而非比喻论证。)3.A(B项,符合“中国学者在分析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原因时,也过于强调经济、政治、国际形势、译介出版等文学外在因素”;C项,符合“混淆了文学作品与现实之间的界限”;D项,符合“过于强调文学作品中的政治元素”。)4.①文学创作者要立足本国题材,以强烈的自我意识进行自主创作。(1分)在世界文学交流与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外国文学的形式特色,但一定要反映本民族的历史与生活。(1分)②加强世界文学的交流沟通,扩大中国文学的国际影响。(1分)针对中国文学融入世界的主要问题,翻译工作者要明确职责,译出作者要表达的意境和精神情感。(1分)(按要点给分,结合关键词句,意思类似即可)5.利:①讲清了基本的事理逻辑:将“潜入”译为“enter”清晰地传达了主体随着风进入夜晚的形象。②符合语言习惯:在英语中,“enter”是一个常见、通用的词汇,易于被读者理解和接受,符合英文读者的语言习惯。弊:①丧失原诗意境:将“潜入”简单译为“enter”可能丧失了原诗中“潜入”所带来的隐秘、灵动和轻盈的意境,以及对夜晚的一种融合和包容的内涵。②丧失原始修辞美:英文中的“enter”并没有像“潜入”那样将雨水拟人化,无法表达出诗人对雨水的喜爱之情。(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满分)6.D(“恰是他的作文《如果大雪封门》所想表达的期待”于文无据。)7.D(“鸽子”没有象征着自由与理想。过度解读。)8.①“大雪封门”是美好的想象、浪漫而又诗意的下雪画面。②“大雪封门”是对美好生活的诗意追求。③“大雪封门”变成现实,暗示了执着追求最终就有可能实现理想。(答对任意两点计4分,意思类似即可)9.小说不时流露出“哀伤”,但整体呈现了“清洁、安宁、祥和”的气质。(解说题干,2分)①小说中的林慧聪和“我”艰难挣扎在北京的底层,但是这些困窘的生活并没有掩盖住他们周围所存在的温情:虽然住宿环境算不得有多好,但他们的关系却十分亲密;在贫苦的生活中,他们互相照料,给予彼此温暖和照顾。(要点:人对人的“清洁、安宁、祥和”。2分)②小说不乏表现艰难沉重的生活悲苦,而作者却着力挖掘这些人物内心精神世界的“清洁”(单纯美好),艰难并没有把这些人的理想磨灭,反而更让他们坚定了内心纯粹的信念。如:林慧聪遭遇高考失利,但他到北京的动机是非功利性的。他坚持等到“大雪封门”,等来了理想的温暖和诗意。(要点:个人对理想的“清洁、安宁、祥和”。2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适当给分)10.CFH(“称制下令”为四字格组合,两个动宾结构构成并列词组,还有互文意味,不可分割;内容上也与上文紧密相连。“不出房闱之间”,为完整动宾组合;“不得不委用刑人”,也合乎情理;“寄之国命”,将国家大事交托给他们,状语后置,也是经典句式。)11.A(“迄未成功”的“迄”意思为“始终、最终”。同课文《促织》中“靡计不施,迄无济”。)12.C(“再想让疏远的大臣如身边的宦官一样和自己亲近已不可能”是对“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的一种误读。后者的真正含义是想和疏远的大臣图谋除掉身边的宦官。) 13.(1)虽然当时也有忠贞之臣,但他们终究遭到排斥;他们的一举一动可以移山倒海,一呼一吸足以变霜化露。(关键点:“虽”1分,“竟见排斥”翻译成被动句1分,“回山海”“变霜露”大意准确给2分。)(2)宦官做事离君王很近,因而熟悉君王的一切,他们居心专横并且残忍。(关键点:“习”“专”“忍”各1分,整体句意1分。“盖”在句首,起提起整个句子的作用,无实义。)14.①材料一认为,宦官干政,呼风唤雨,权利太大,可以让阿谀的佞臣三代荣耀,也可让反对的忠臣五代夷灭,从而使得朝廷纲纪陷入大乱。②材料二认为,宦官会让君主亲信自己而疏远朝臣,还以祸患来威胁君主,甚至把君王当做人质,从而扰乱朝政;并且君主即便悔悟也很难根除祸患。(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大意正确即可。)15.C(错误有二:一是错在“悠闲”。此处“闲”,并非悠闲之意,而是表达一种无聊的心境。作者以无聊之“闲”紧承上联之景。如解作“悠闲”,与上联所写伤春之景完全断裂。二是错在“难以”。“难招”并非真的叙写自己现在很难产生忧国之情,这样脱离了全诗主旨,这里只是一种表达孤愤之情的方式而已。)16.特点:本诗的流莺多情,善解人意,仿佛懂人心事,殷勤飞来安慰宽解诗人愁思。《苏幕遮》的“鸟雀”热闹欢快,活泼可爱,似乎在为雨后新晴而欢呼庆祝。(各1分,写出关键词即可)作用:本诗中流莺相顾,表面上略解愁思,实际上更加含蓄深沉地表现了诗人自己的孤寂落寞,(1分)使结尾更加耐人寻味。(1分)《苏幕遮》中檐下鸟雀呼晴欢语,心情由此转好,(1分)目光由此从室内转到室外,自然过渡到下文对荷花的描写(为下面写荷花的美丽做感情上的铺垫)。(1分)(各2分,各包括情感表达和结构作用)17.(1)(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2)浴乎沂风乎舞雩(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18.示例:A我们管人云亦云的人叫鹦鹉学舌B人类的语言之所以能够随机应变(千变万化)(每句2分,共4分。意思前后关联1分,恰当运用成语i分)19.第①句:括号应放在“具体情况”后面第②句:“西方学者”和“根据”互换(中途易辙)第④句:“而且”改为“然而”之类表转折的关联词(关联不当)第⑦句:“说话”和“打手势”互换(语序不当)(每改对一处得2分。只是选出句子,未作修改或修改不正确不能得分。)20.B(其他三句均运用了比喻修辞;B项,“一般”表示比较而非比喻,“坚贞”带有拟人修辞。)21.①“紫”“蓝”“青”“绿”四个单字并列,一气贯通,可以不用停顿,因此不加顿号。(1分)②霞光中的这些颜色并非界线分明,不加顿号更有利于表现黎明霞光的色彩斑斓和变幻莫测。(2分)(分别从“停顿”与“表意”来阐述理由,意思类似即可)22.①并非重复啰嗦。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且同中有变,强烈地表达了对初升太阳的喜爱之情。②语序不能颠倒。“如此之红”是对阳光颜色的初步感官认知;“如此之鲜”有“鲜艳”“新鲜”之意,含有对阳光更深层的美感认知,并带有对新生事物的喜爱与赞美之意。(每点2分。针对题干中的两种说法分别予以说明,意思类似即可)23.【参考立意】本题实质是探讨缺陷与完美的关系。可以从审美、为人、做事、对待名利贪欲等不同层面来写。①不完美才是人生常态 ②不自满,才能长久进步③修养求完美,名利懂节制④盈满则亏,常怀戒惕之心⑤有缺陷,才会努力追求完美⑥长久之计,莫如求缺【参考译文】材料一:从明帝以后,直到延年年间,对宦官的任用,范围逐渐扩大,名额也稍有增加。中常侍增到十人,小黄门二十人,帽子上的装饰全改为金珰右貂,兼任九卿等外朝官的职务。邓太后以女主身份主持朝政,政事纷繁,朝臣议论国家大事,没有办法进内宫参加谋划,(后宫太后)下达诏令,不能走出后宫,因此,不得不任用宦官,把国家的命运寄托于宦官身上。他们手操封爵大权,口含王法诏命,不再只是担任掖庭、永巷、闺牖房闱的职务了。后来宦官孙程立了拥立顺帝的大功,曹腾参加了拥立桓帝的谋划,继之以五个侯爵的合谋,使外戚梁冀受到诛杀。因为他们的作为公道正直,思情在皇帝心中。所以朝廷内外都服从,上上下下不敢非议;有的人称赞他们有伊尹、霍光一样的功勋,无愧于前代;有的说张良、陈平的谋略,又出现在今天。虽然当时也有忠贞之臣,但他们终究遭到排斥;他们的一举一动可以移山倒海,十呼一吸足似变霜化露;对他们的索求,想方设法满足的,就光耀三族;直情不隐、违背他们心意的,则远近亲族都要遭到夷灭。汉朝的朝纲法纪乱到了极点!材料二:宦官做事离君王很近,因而熟悉君王的一切,他们居心专横并且残忍。他们能用小的好处来迎合别人的心意,能用小的忠诚稳住君主的心,让人君必然信任和亲近他们。等到获得了君主的完全信任,就用可能发生灾祸来恐吓他,挟制他。这时候虽然有忠臣贤士在朝中,但君主认为他们和自己关系疏远,不如成天在自己左右侍奉起居饮食的亲随那样可靠。所以君主与身边的人日益亲密,而对忠臣贤士们则日益疏选君主便会日益变得势单力孤。势单力孤,则惧怕发生祸患的心理就更加严重,而挟持自己的人的地位就会更加牢固。君主的安危,取决于这些人的喜怒;而祸患就潜伏在内廷之中。于是过去认为可以依靠的人,正是现在为患的根源。当发觉祸患已深的时候,想要和平日里疏远的大臣们一起除掉左右的亲随,行动慢了就会使祸患日益严重,操之过急又会使那些亲随挟持君主作为人质。这时候即使是智慧再高的人,也不能与他共商对策了。就算是能够商议对策,也很难实际着手去做,即使做了,也有可能不成功,到了最严重的时候,很可能产生两败俱伤的后果。所以祸患大的可以亡国,次一点的会让自己丧命,并且会使世上的奸雄们以此为借口乘机而起,把宦官与其同党尽皆除掉,大快天下人之心后才算完。过去历史上记载的宦官之祸往往如此,而且不止一代。作为君主,并不是故意要在宫中养虎成患,在朝堂之上疏远忠臣贤士,这是日积月累逐步发展而成的,是形势发展使他自然而然地走入此途的。所以沉迷于女色,如果不幸一直执迷不悟,那么祸患就要随之降临了;但是一旦醒悟,把她们撵出去就行了。而宦者造成的祸患,虽然有所悔悟,但已经形成的形势使得自己没有办法把他们除掉,唐昭宗的事就是这样。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01-14 02:55:02 页数:12
价格:¥3 大小:36.2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