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射洪中学高2022级强基班高二上期第三次学月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春秋经》上记载:“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星孛,就是彗星,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哈雷彗星平均每76年多回归一次。从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到清代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间隔2149年,哈雷彗星回归29次,每一次中国都有详细的记录。近代西方天文学家欣德曾利用这些连续的观测数据来推算哈雷彗星的轨道,发现轨道面倾角在逐渐变小,汉代为170°,到19世纪中叶已减至162°了。这项发现引起了天文学界的重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布朗迪博士于1972年发表过一篇论文,论证太阳系存在着第10颗行星,证据是哈雷彗星的轨道变化是这颗行星长期摄动的结果。布朗迪还预言了行星的位置,但英国的格林威治天文台和美国的里克天文台都没有在预言位置上发现它。彗星是太阳系里的成员,其轨道有三种类型: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具有后两种轨道类型的彗星在绕太阳转一个弯后就一去不复返了。只有在椭圆轨道上运动的彗星才会回归,称为周期彗星,哈雷彗星就是周期彗星。由于彗星的椭圆形轨道偏心率较大,有的接近于1,因此只有当彗星行至近日点附近时,才有可能用肉眼看到。彗星的结构也很特殊,彗头的中央部分密集而明亮,叫彗核。周围是彗核蒸发出来的雾状物,叫彗发。在太阳风和太阳光压的作用下,彗发向相反方向延伸,形成一条或几条光带,叫彗尾。离太阳越近,压力越大,彗尾就越长。于是,彗星在接近和离开近日点的过程中,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再加上每颗彗星的彗核大小、彗发多寡都不一样,所以仅用一两幅示意图,无法描述所有的形态。正是因为彗星形态的多样化,古人便以为它们是不同类的天体而分别命名。对于彗尾长且直的彗星,叫扫星或彗星,实际上“彗”字就是扫帚的意思。对于彗尾稍短略有弯曲的彗星,叫孛星或拂星。彗星呈钩状的,叫蚩尤之旗。有几条彗尾的彗星,很罕见,叫五残、狱汉或昭明。《晋书·天文志》关于彗尾现象有一段话:“彗体无光,傅日而为光,故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在日南北皆随日光而指,顿挫其芒,或长或短。”明确指出太阳与彗尾方向的关系。如果没有多次观测作基础,很难提出这种见解。彗星还有分裂现象,虽然很少,但中国古籍中也有记载。《新唐书·天文志》里写道:“唐乾宁三年十月,有客星三,一大二小,在虚、危间,乍合乍离,相随东行,状如斗。经三日,而二小星没。其大星后没虚、危。”客星,在这里指彗星。这段话描述的是已经分裂成三部分的彗星在虚宿和危宿之间出没的情形。(选自陈久金、杨怡《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高二强基语文第15页共15页 材料二:2023年2月初,一颗划破夜空的彗星,一时成为天文爱好者们竞相追逐的“明星”,天文学家为它命名编号为C/2022E3(ZTF)。这是5万年一遇的彗星回来了。上一次光临地球,还是5万年前,人类还处于旧石器时代。彗星,俗称“扫把星”,是绕太阳运行的一种天体,目前已发现1600颗,能用肉眼看到的却很少。彗星家族中的哈雷彗星出现的周期为76年,是由一位叫哈雷的英国天文学家第一次算出来的。上次哈雷彗星光顾地球是1986年,下次出现是2062年了。别小看哈雷彗星,它本事可不小,曾解决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道难题。这道历史难题,没有被历史学家解决,却被天文学家解决了。这究竟是道什么历史难题呢?武王伐纣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而这一重大改朝换代的历史事件究竟发生在哪一年,由于史料缺乏记载,一直是个谜。为此事,史学界曾争论不休,众说纷纭。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认为是公元前1027年,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却认为是公元前1066年。他们各抒己见,究竟谁是谁非,最后还是哈雷彗星给出了答案。事情是这样的,西汉《淮南·兵略训》一书记载:“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至汜而水,至共头而坠。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这段文字的大概意思是说,武王伐纣的时候向东面迎着木星进军,到了汜水逢下雨,到共头山时发生山崩。此时,彗星从东方升起,柄朝东而尾西指,似乎天老爷有意把扫帚柄授与殷人,以扫除从西方来的军队。天文学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首任台长张钰哲,后来根据这一记载和哈雷彗星76年出现的周期,按照其轨道参数推算出这颗彗星便是赫赫有名的哈雷彗星。他还反推出这颗彗星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那次回归是公元前1057年3月1日经过近日点,当时人们只能在2—4月份断断续续窥见彗星,而1—3月份能见木星悬挂于东方。1976年3月,陕西临潼县发现的周代初期青铜器,其上铭文说:武王征商,在甲子清晨,见到了岁星。这就有力地证明了史籍记载的真实性和天文学家推荐的精确性。由此可见,武王伐纣的时间是公元前1057年二三月份。彗星平时罕见,拖着一条亮闪闪的长尾巴,横扫天空。过去很多人认为不吉利,是灾难的预兆,借此大肆宣扬。其实,彗星也是太阳系的一种星体,它只是绕太阳转动的轨道与一般行星不同。行星转动的轨道差不多是正圆形,而彗星转动的轨道则扁长得多,差不多成为椭圆形。所以彗星有时离太阳很远,有时又很近,转一圈要好几十年。彗星转动距离我们近时,我们才能看见。彗星由稀薄的气体组成,有彗头、彗核、彗尾。彗星离太阳远的时候没有尾巴,自己也不发光;离太阳近的时候,组成彗星的物质点被太阳的压力所推斥,才出现尾巴。所以彗星的尾巴总是背着太阳,离太阳越近,尾巴越长,绝不是很多人认为的“彗星尾巴横扫地球”。(选自肖植文《哈雷彗星终结史学界一桩公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中国有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从秦始皇七年到清代宣统二年,哈雷彗星共回归29次。欣德据此推算发现它的轨道面倾角在逐渐变小。B.彗星并非时时都有彗尾,只有离太阳近的时候,在太阳风和太阳光压的作用下才会形成彗尾,离太阳越近,彗尾就越长。C.《晋书·天文志》记载的彗尾现象明确指出了太阳与彗尾方向的关系,这是建立在古代中国人多次观测着彗星的基础上的。D.天文学家张钰哲根据西汉《淮南·兵略训》关于彗星的记载,推算出武王伐纣的时间是公元前1057年二三月份。高二强基语文第15页共15页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英美天文台未能在布朗迪预言的位置发现第十颗行星,但是哈雷彗星轨道面倾角变化的发现也并非没有研究价值。B.只有周期性彗星才会回归,非周期彗星在绕太阳转一个弯后就一去不复返,可见非周期彗星不能为肉眼所见。C.古人以为不同形态的彗星是不同的天体,因而对其进行不同的命名,说明古代中国对于彗星的研究还不够深入。D.材料二在介绍彗星的时候善于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把彗星的形象描述得更加生动,读起来也饶有趣味。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A.《诗经·大东》:东有启明,西有长庚。B.《明史》:有星见于五车东北,发芒丈余。C.《竹书纪年》:夏帝癸十五年,夜中星陨如雨。D.《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4.材料一第2段和材料二最后一段内容都提及彗星的轨道和结构,但它们的写作目的不同,请谈谈有何不同。(4分)▲5.自古至今,中外人士对于彗星的观测、记录和研究热情不减,请结合材料探究其中的原因。(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海边的雪张炜风肆无忌惮地吼叫着,绞拧着地上的雪。天就要黑下来了。他们一刻也没有多站,就返身回铺子里了。金豹重新坐到炉台跟前,烘着手说:“这样的鬼天气只能喝酒。唉唉,到底是老了,没有血气了,简直碰不得风雪。”“这场雪不知还停不停。等几天你看吧,满海都漂着冰矾。”老刚还在专心听着风雪的吼叫声。“唉,老了,老了。”金豹把一双黑黑的手掌放在炉口上,像烤成鱼一样,反反正正地翻动着。“就像雪一样,欢欢喜喜落下来,早晚要化的。”老刚点点头,“像雪一样。”金豹望着铺门上那块黑乎乎的玻璃:“还是地上好,雪花打着旋儿从天上下来,积起老厚,让人踏,日头照,化成了水。它就这么过完一辈子。”“人也一样。真不容易啊!”老刚的声音有些发颤,他的眼睛直盯住跳动的灯火,眼角上有什么东西在闪亮。金豹慢慢地吸一支烟,把没有喝完的半瓶酒重新插到沙子里去。两个老人挨在一起,闭着眼睛各自想心事。老刚想他的儿子——这时已经背上猎枪和金豹的儿子回家了。老刚躺下了。金豹自己却睡不着了。他侧身吸着烟,静静地听外边的声音。海浪声大得可怕,他知道拍到岸上的浪头卷起来,这时正恶狠狠地将靠岸的雪砣子吞进去。他惯于在骇人的海浪声里甜睡。可是今晚却睡不着了。仿佛在这个雪夜里,有什么令人恐惧的东西正向他慢慢逼近过来。他怎么也睡不着。他披上破棉袄钻出了铺子。刚一出门,一股旋转的雪柱就把他打倒了,头被撞得有些懵。金豹望着四周,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突然想起了白天搬动的舢板,加固的锚绳也不保险哪!他像被什么蜇了似地喊着老刚,翻身回铺子去了。高二强基语文第15页共15页 凭借雪粉的滑润,他们将几个舢板又推离岸边好几丈远。彼此都看不见,只听见粗粗的喘息声。他们不敢去推稍远一些的小船,怕摸不回铺子。他们的手脚冻得没有了知觉,终于不敢耽搁,开始摸索着回铺子了。金豹不断喊着老刚,听不到回应,就伸手去摸他、拉他。有一次脸碰到他的鼻子,看到他用手将耳朵拢住,好像在听什么?老刚真的在倾听。听了一会儿,他的嘴巴颤抖起来,带着哭音喊了一句:“妈呀,海里有人!”金豹像他那样听了听。“呜喔——哎——救救——呜……”是绝望的哭泣和呼喊。金豹跳了起来,霹雳一般吼道:“有人!他们上不来了!”“听声音不远!”老刚身上抖起来,牙齿碰得直响。金豹在浪头跟前吼起来,浪头扑下来,他的身子立刻湿透了……老刚喊了一阵,最后绝望地说:“不行了,他们听见也摸不上来,他们不行了……”。金豹奔跑着,呼喊着,不知跌了多少跤子,伸开手在雪地上乱摸——他想摸些柴草点一堆大火:被海浪打昏了头的人,只有迎着火光才能爬上来,金豹想按海上规矩,为落水者点一堆救命的火。厚厚的大雪,哪里寻柴草去!他一声不吭地站在了老刚身边,突然说了句:“点铺子吧!”铺子是他们承包组的全部家当哪。大火燃起来了!风吹着,熊熊烈火四周容不得冰雪了。空中飞旋的雪花,都被映红了;雪地上,远远近近都是嫣红的火的颜色,狂暴的风雪比起这团大火好像已经是微不足道的了……金豹钻到了水浪里,盯着水里的那团黑影。黑影近了,是抱着一块木板的落水者。金豹拖上他,刚迈开一步,就被一巨浪打倒了,他爬起来时,看到老刚也拖着一个人……他们把两个落水的人抱到了大火边上。烤了一会儿,两个身体蠕动起来。正在这时候,金豹和老刚听到了大火的另一边有一种奇怪的声音。他们跑去一看,惊得说不出话——从雪地里、从黑夜的深处滚来两个“雪球”!“雪球”滚到大火边上才展开,让他们看出原来是两个人。老刚低头瞅一瞅,惊慌地捏住其中一个的手说:“这是我儿子!”原来他们终于没能冲出茫茫原野,在漫天的雪尘中迷路了!他们左冲右突,终于知道自己注定要冻死在这个雪夜里了。可他们绝境中望到了奇迹——一团生命的大火在远方剧烈燃烧,爆出了耀眼的白光!他们流着眼泪,爬过去,滚过去……火势渐渐弱下去,那一堆炭火却红得可爱。两个落水的人能够坐起来了,他们看看炭火,看看远处的黑夜,放声大哭起来。两个年轻猎人的双筒猎枪早已不知丢在哪里了。他们的一身冰砣融化着,水流又渗进沙子里。他们颤声叫着:“爸……”他们和两个落水的人一块儿跪在了两个老人面前……(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本开头写金豹烘手、饮酒取暖,突出风雪带来的寒冷程度之深,把酒瓶插到沙子里暗示了地点,这些描写紧扣了标题。B.两位老人对海边正下着的大雪有一番对话,将对雪和对人生的感悟联系起来,感叹人生的不易和易逝。C.听到有人呼救的声音,金豹的一“跳”和老刚的一“抖”,形象地表现了他们激动、紧张、恐惧的心理。D.四位获救的青年跪在两个老人面前,内心悲喜交加,对两个老人满怀感恩,突出了老人英勇救人精神的可贵。高二强基语文第15页共15页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运用拟人、夸张等修辞,语言极富画面感和表现力,把一个寒冷风雪天里的故事讲述得精彩动人。B.作者描写大火燃烧时运用“熊熊”“远远近近”等叠词,直接描写烈火的颜色,渲染了烈火浓焰的壮观。C.两位老人救起落水的人之后又迎来老刚的儿子,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体现了欧·亨利式结尾的艺术特色。D.金豹勇敢机智,面对困难永不言弃,与海明威《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形象一致。绝望的老刚则与他形成强烈反差。8.本文在情节安排上层层铺垫,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4分)▲9.作家张炜曾经说过:“虚构和真实是两种不同的吸引力。”虚构是小说的显著特征,而真实是虚构的源泉。小说中哪些方面的真实为虚构提供了支撑?请结合文本谈谈。(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节选自《<论语>十二章》)材料二: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字仲尼。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陬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诚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吾闻圣人之后,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釐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孔子年三十五,季平子得罪鲁昭公,昭公率师击平子,平子与孟氏、叔孙氏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师败,鲁乱。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高二强基语文第15页共15页 孔子年四十二,鲁昭公卒于乾侯,定公立。定公立五年,夏,季平子卒,桓子嗣立。桓子嬖臣曰仲梁怀,与阳虎有隙。阳虎欲逐怀,公山不狃止之。其秋,怀益骄,阳虎执怀。桓子怒阳虎因囚桓子与盟而释之阳虎由此益轻季氏。季氏亦僭于公室,陪臣执国政,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孔子之去鲁凡十四岁而反乎鲁。鲁哀公问政,对曰:“政在选臣。”季康子问政,曰:“举直错①诸枉,则枉者直。”因史记作《春秋》,约其文辞而指博。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孔子年七十三,以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卒。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弟子及鲁人往从家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而诸儒亦讲礼于孔子冢。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注]①错,同“措”,矫治。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的字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桓子A怒B阳虎C因D囚E桓子F与G盟H而I释J之K阳虎L由M此N益O轻P季氏11.下列对两则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克已复礼为仁”与“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老子>四章》)中的两个“复”字意思相同。B.“请事斯语矣”与“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的两个“事”意思不同。C.《春秋》本是周王朝和各诸侯国编年史的通称,后特指经过孔子修订的鲁国编年史。孔子修订《春秋》,一字寓褒贬,后世称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为“春秋笔法”。D.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用羊、豕做祭品,叫“少牢”。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12.下列对两则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尊崇礼仪。儿童时代,他就经常演习一些礼仪动作;母亲去世,他在得知父亲的墓址后,才将母亲灵柩与之合葬。B.孔子秉持正道。季桓子执政鲁国时,阳虎轻视他,季桓子僭越礼法。鲁国从大夫以下皆不守礼分,违背常道,孔子因此不愿意做官。C.孔子传承文化。他隐退时整理《诗》《书》《礼》《乐》,教授弟子;他力排众议,根据史官的记载资料删定《春秋》。D.孔子指出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认为《诗经》,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4分)▲(2)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4分)▲14.在治国理政方面孔子有怎样的见解?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3分)▲高二强基语文第15页共15页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风入松·福清道中作①刘克庄归鞍尚欲小徘徊,逆境难排。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病余孤负金罍②。萧瑟捣衣时候,凄凉鼓缶③情怀。远林摇落晚风哀,野店犹开。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逆旅主人相问,今回老似前回。【注】①此词作于刘克庄从建阳罢官归莆田,途经福清之际。②金罍(léi):饰金的大型酒器。③鼓缶:《庄子·至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成玄英注:“盆,瓦缶也。”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孤负金罍”四字,写的是作者因病而不能饮酒消愁,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思念之情。B.“萧瑟捣衣时候”运典写景,兼点时令。抓住富有特征的细节,勾起对往日的回忆,抒发了悼念之情。C.“多情”一句是说自己于旅店住宿,虽然孤独寂寞,但有店主守灯陪伴,勉强可以得到安慰。D.本词情景交融,词中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妻子的深情厚意,读来自然真切,让人深感凄美悲痛。16.苏轼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写道:“夜来幽梦忽还乡。”同是悼念亡妻,苏轼在梦中都想回到千里之外的故乡,而现实中的刘克庄“归鞍”却“徘徊”,请结合诗句分析刘克庄“归鞍”却“徘徊”的原因。(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列传》中司马迁一针见血地指出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受排挤的黑暗现实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春江花月夜》运用典故写相思无着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海浪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它能把码头破坏,使船只沉没,甚至改变海岸的面貌,海岸的变化之大,可谓沧海桑田。虽然用科学仪器记录的海浪高度不超过20米左右,但海浪冲击海岸却能触发六七十米高的浪花。斯里兰卡海岸上一个60米高处的灯塔曾被海浪打碎过;法国的契波格海港,拍岸浪曾把三吨半重物抛过6米的高墙;苏格兰威克地方,巨浪把1350吨的庞然大物移动了10米。海洋里为什么会有波浪呢?“无风不起浪”,这是大家耳热能详的词语,它说明,①。风一吹过水面,空气便对水施加压力,水面起了皱纹,变得凹凸不平,②。因为这种波浪是风直接吹起来的,所以叫作“风浪”。风逐渐增大,③。三四级风的时候,皱纹消失了,代替它的是杂乱无章的而且略带透明的锥形波浪;五六级风时,海面出现了白浪花;刮到七八级,白浪花到处可见;风再大,海面简直是白浪滔天了。高二强基语文第15页共15页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常想,要是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大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中翻腾、激荡,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既然这股能量一不能化作刀枪之力,二不能化作施政之策,便只有一股脑地注入诗词,化作诗词。他并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说到底,才能和思想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虽然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别是一种价值。但这前提,你必须是一棵树,而不是一苗草。20.“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这句话中“被”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特点?(3分)▲21.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一句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3分)▲22.文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提到了“树”,说说二者在表意上的不同。(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千里马若不长鸣,就不会引起伯乐的注意;毛遂若不自荐,就不会被平原君任用。所以,要敢于展示自己,推荐自己。可是《老子》中却写道:“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教导人要自律克己,谦虚谨慎。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射洪中学高2022级强基班高二上期第三次学月考试语文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D【解析】根据材二倒数第二段内容“后来根据这一记载和哈雷彗星约76年出现的周期,按照其轨道参高二强基语文第15页共15页 数推算出这颗彗星便是赫赫有名的哈雷彗星。他还反推出这颗彗星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那次回归是公元前1057年3月1日经过近日点,当时人们只能在2—4月份断断续续窥见彗星,而1—3月份能见木星悬挂于东方。”说明天文学家除了根据历史记载,还根据哈雷彗星出现的周期,以及窥见彗星的月份限制才反推出年份和大致的月份。2.B【解析】根据材料一,“由于彗星的椭圆形轨道偏心率较大,有的接近于1,因此只有当彗星行至近日点附近时,才有可能用肉眼看到。”可见非周期彗星也是可能被肉眼看到的。3.B【解析】由“发芒丈余”,可见记载的是彗星,可作为材料二最后一段的论据支撑观点。A项提到的是金星,是说金星在清晨时位于东方天空,被称为启明星,在黄昏时位于西方天空,被称为长庚星;C项记录的是流星雨;D项意思是:七月大火星向西落,九月妇女缝寒衣。七月流火的火指的是大火星,即心宿二,也叫天蝎座α星,它是一颗恒星,这颗星是天蝎座里最亮的一颗星,发出火红色的光亮。4.(1)材料一目的在于介绍彗星轨道的三种类型和彗星的结构特点。(2)材料二目的是为了反驳很多人认为彗星不吉利的观点;介绍彗星结构包括彗尾是为了论证“彗星尾巴横扫地球”是错误的看法。(评分建议:每一点包含两个小点,每点1分。)5.答案:(1)彗星是太阳系中一种特殊的天体,其中有些能为肉眼所见并且形态独特,因此一旦出现,彗星会吸引人们的关注。(2)彗星的出现在很长时间内被当作灾难的预兆,因此,它们的出现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进而记录和研究。(3)周期性彗星出现的时间具有规律性,因此对它的研究有助于解决一些历史时间问题,比如哈雷彗星帮助解决了武王伐纣时间争议。(4)历史记录中彗星倾斜角的变化说明太阳系中可能存在其它导致彗星倾斜角变化的天体,对彗星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探索宇宙的未知。(答对三对即可以获得满分,其它答案合理亦可以酌情给分。)6.C(没有“激动”的心理)7.D(老刚的绝望是因难以救人产生的,他同样勇敢,同样与金豹一起义无反顾的点燃铺子,救人。没有形成强烈反差。)8.①写海浪风雪之大,为下文四个年轻人遇险做铺垫;②写两个老人睡不着,为下文发现有人求救做铺垫;③写大火燃烧铺子,为下文落水和迷路的年轻人得救做铺垫。(每答出一点给2分,给满4分为止。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①人性的真实:两位老人面对风雪、海浪等恶劣环境也有畏惧、绝望的心理,但为了救人义无反顾地点燃铺子;②场景、故事的真实:小说中关于风雪、海浪等场景的描写,带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受;③情感的真实:两位老人救到自己儿子的结局,符合人们对善有善报的期望。(每答出一点给2高二强基语文第15页共15页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0.BFK【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季桓子发怒,阳虎乘机囚禁了季桓子,和他订立盟约才释放了他。阳虎从此越发看不起季氏。“桓子”作主语,“怒”作谓语,结构完整,故应在B处停顿;“阳虎”作主语,“囚”作谓语,“桓子”作宾语,结构完整,故应在F处停顿;“阳虎”作主语,“益轻”作谓语,“季氏”作宾语,故应在主语前,即K处停顿。11.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及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错误。“复”,恢复;/补救。句意:克制自己,一切都恢复到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B.正确。“事”,实践;/侍奉。句意:请允许我遵从您的话去做。/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12.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力排众议”错,无中生有。原文的表述是“因史记作《春秋》,约其文辞而指博”“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可见,“力排众议”在原文中没有说。13.(1)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2)到了写《春秋》的时候,应该写的一定写上去,应当删的一定删掉,就连子夏这一类弟子,也不能给他增添一句话。【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平地”,填平洼地;“覆”,倾倒;“篑”,盛土的竹筐。(2)“笔”,书写、记载;“削”,删除;“赞”,增添、加入。14.①治国理政关键在于选用正直贤能的大臣。②任用正直的人矫治邪曲的人,使邪曲的人也变得正直。③执政者要以身作则。【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政在选臣”概括为:治国理政关键在于选用正直贤能的大臣。根据“举直错诸枉,则枉者直”概括为:任用正直的人,摒弃邪曲的人,从而感化邪曲之人,使邪曲的人也变得正直。根据“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概括为:执政者要以身作则。参考译文:材料一: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泰伯》)高二强基语文第15页共15页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停下来,我所有的努力都废弃了。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虽然只有一筐,但我也在前进。”(《子罕》)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义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子罕》)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颜渊》)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大概是恕(道)吧!自己不愿意做的,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卫灵公》)孔子说:“同学们为什么不学诗呢?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团结群众,可以抒发不满。近可以侍奉父母,远可以侍奉君王;还可以多知道些鸟兽草木的名字。”(《阳货》)(节选自《<论语>十二章》)材料二: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字仲尼。孔子孩童时做游戏,经常摆设各种礼器,学习模仿祭祀时的各种礼仪动作。孔子的母亲去世,他先将灵柩停放在五父之衢,是出于谨慎从事的考虑。陬邑人挽父的母亲告诉孔子父亲的墓址,这之后孔子才将母亲灵柩送往防山合葬。孔子十七岁时,鲁国大夫孟釐子病危,告诫他的儿子懿子说:“孔丘是圣人的后代。我听说圣人的后代,一定有才德显达的人。如今孔子年少而好礼,难道他不是才德显达的人吗?我如果死了,你一定要拜他为师。”等到孟釐子死后,孟懿子和鲁国人南宫敬叔便前往孔子处学习礼仪。孔子三十五岁时,季平子得罪了鲁昭公,鲁昭公率领军队攻击季平子,季平子和孟氏、叔孙氏三家联合攻打鲁昭公,昭公的军队战败,鲁国大乱。孔子来到齐国,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通过(高昭子)与齐景公交往。孔子四十二岁时,鲁昭公死在干侯,鲁定公即位。鲁定公在位的第五年夏天,季平子去世,季桓子继位。季桓子的宠臣叫仲梁怀,和阳虎有矛盾。阳虎打算驱逐仲梁怀,公山不狃阻止了他。那年秋季,仲梁怀越来越骄横,阳虎拘捕了仲梁怀。季桓子发怒,阳虎乘机囚禁了季桓子,和他订立盟约才释放了他。阳虎从此越发看不起季氏。季氏自己也超越礼法凌驾于公室之上,大夫的家臣执掌国政,因此鲁国从大夫以下全都僭越礼法,背离正道。所以孔子不做官了,退居整理《诗》《书》《礼》《乐》,弟子众多,从远方而来,都来接受孔子传授的学业。孔子离开鲁国一共十四年才返回鲁国。鲁哀公向孔子请教治理国政,孔子回答说:“治理国政最主要的是选择贤能的大臣。”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治理国政,孔子说:“举用正直的人,摒弃邪曲的人,那么就使邪曲的人变成正直的人了。”季康子担心盗贼,孔子说:“如果您(在上面)没有贪心,那么即使鼓励下面的人去偷盗,他们也不会行窃。”孔子根据鲁国史官的记载资料编写了《春秋》,《春秋》的文辞简练而义旨博大。孔子为官时,审理诉讼案件,有应该和别人共同商议的文辞,从不独断判决。到他撰写《春秋》时,当写的就写,高二强基语文第15页共15页 当删的就删,就连子夏等这些(擅长文学的)弟子也不能增删一个字词。孔子享年七十三岁,在鲁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这天去世。孔子死后埋葬在鲁城北的泗水边,弟子们都服丧三年。三年过去了,弟子们为老师心里守丧已毕,互相诀别而离去,就哭了起来,各又表达哀痛之情;有的弟子又留了下来。孔子的弟子和鲁国人前往移居孔子墓旁安家居住的有一百多家,因此命名这里为孔里。鲁国世世代代相传每年按时节祭祀孔子坟墓,儒生们也在孔子墓前讲演礼仪。汉高祖刘邦经过鲁地,用牛羊猪三牲祭祀孔子。诸侯、卿大夫、宰相一到任,常常先去拜谒孔子庙,然后才去处理政务。(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15.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C.“但有店主守灯陪伴”错误。词中“灯前影”是指作者自己的影子,“老翁”指的是作者自己,不是店主,“多情”句意在表现形影相吊、形单影只的境遇。16.①思念亡妻,感伤再无捣衣之人,既渴望回乡悼念亡妻,又因无人相伴,近乡倍感凄凉。“萧瑟捣衣时候”,正是捣衣的时节,作者回想起了妻子为他捣衣的情景。但如今唯有萧瑟秋风,却再无捣衣之人,再不闻捣衣之声。由此勾起了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渴望回乡悼念亡妻。(或“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词人身处孤馆,唯有一盏寒灯作伴,那位陪伴着作者“同去同来”的夫人已经不在了,勾起了作者对亡妻的思念,渴望回乡悼念亡妻。)②“逆境难排”,作者因削职归来,政治上陷于逆境,仕途失意,使他困扰,使他彷徨。③无法饮酒忘忧。“人言酒是消忧物,奈病余孤负金罍”,酒是解忧之物,然而病余之身不宜饮酒,作者无法借酒消愁,忧闷如绳索缚住他的内心,难排难解。【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萧瑟捣衣时候”,正是捣衣的时节,作者回想起了妻子为他捣衣的情景,是运典写景,兼点时令。抓住富有特征的细节,勾起对昔日生活的回忆,抒发深沉的掉念。词人身处孤馆,唯有一盏寒灯作为伴侣,一种孤寂之感,悼念之情,凄然流于言外。词人借景抒情,全词中处处洋溢着词人对妻子的深情厚意和绵绵不绝的思念,让读者读来自然真切,凄美悲痛。“多情惟是灯前影,伴此翁同去同来”,这二句通过孤馆寒灯,表达了对亡妻的思念。从语言上看,也似带有几分欣喜,然而骨子里却是更深沉的悲哀。词人身处孤馆,唯有一盏寒灯作为伴侣,一种孤寂之感,悼念之情,凄然流于言外。不直接写人亡,而以客观景物作为烘托,这是一种婉曲的手法。词的上片开头即写词人骑马归来、彷徨歧路的痛苦。曰“归鞍”,曰“徘徊”,曰“逆境难排”,初非出于悼亡,其中暗含政治上失意的悲愤。“逆境难排”一句正说明词人因削职归来,仕途上陷于逆境。这里词人把对亡妻的悼念之情与政治上的失落感糅合在一起,自然浑成,不着痕迹。倒霉情绪难排解,人说饮酒可忘忧,奈何我病后体弱不敢挨。“人言”二句,用事而能浑化。有病,一可悲也;病而有忧,二可悲也;有忧而不能饮酒,三可悲也。作者无法借酒消愁,忧闷如绳索缚住他的内心,难排难解。17、①.邪曲之害公也②.方正之不容也③.江天一色无纤尘④.皎皎空中孤月轮⑤.鸿雁长飞光不度⑥.鱼龙潜跃水成文高二强基语文第15页共15页 18.示例:每处2分。①浪是风吹起来的②波浪便产生了③浪也不断加高【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无风不起浪”说的是浪和风的关系,结合后文“风一吹过水面”可知,应填“浪是风吹起来的”。②后文有“因为这种波浪”,可知此处产生了波浪,应填“波浪便产生了”。③前文说风和浪的关系,风吹浪起,对应“风逐渐增大”,应填“浪也不断加高”。19.虽然用科学仪器记录的海浪高度不超过20米,但海浪冲击海岸却能激起六七十米高的浪花。【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二处语病,每处2分:一是“不超过20米左右”成分赘余,“左右”一词累赘,应删去;二是“触发六七十米高的浪花”动宾搭配不当,“触发”应改为“激起”。20.①“被”字写出“修炼”并非辛弃疾内心所愿,而是命运如此(1分)。②“被”字写出了辛弃疾面对坎坷仕途的无奈与慨叹之情。(2分)【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表情达意作用的能力。“被”表示被动接受,而不是主观意愿。由“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和艺术的反面环境”可知,他被当权者抛弃,难以为官,导致命途多坎坷。由“终于他被修炼得连叹一口气,也是一首好词了”可知,辛弃疾因为仕途坎坷,壮志难酬,因而内心痛苦,诉诸词端,以至于叹气都成为诗词,可见其内心无奈与痛苦之情。21.两个逗号将“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三个短句分割开来,叙述完每个被锤炼的动作后停顿(1分),反复强调突出了辛弃疾被一次次抛弃,一次次面临生活、仕途打击的辛酸无奈(1分),表达了作者对辛弃疾的同情(1分)。【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是三个短句,由两个逗号分开,“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反复强调辛弃疾在为官途中被蒸烤、暴晒、水煮、油炸和一次又一次被锤炼折磨的过程,从而突出了辛弃疾经历无数次打击后内心的辛酸和无奈,表达了作者对辛弃疾同情。22.①第一处“树”指的是被扭曲、挤压的小树,比喻像辛弃疾一样被抛弃、遭受坎坷的士人,因其有才能和思想而具有了别样的价值。(2分)②第二处表面看“树”指的是一种木本植物。实际你必须有才能和思想等立身之本。【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含义的能力。由“像石缝里的一棵小树,虽然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却也可成一条遒劲的龙头拐杖,别是一种价值”可知,第一处表面指的是生长在石缝中的小树,实际比喻文人士大夫遭遇种种坎坷挫折;小树生命力强劲,虽然被外在的环境扭曲、挤压,但最终却具有自身价值,可以成为龙头拐杖;辛弃疾虽然遭遇种种磨难坎坷,但是却成为一名名扬天下的词人。由“但这前提,你必须是一棵树,而不是一苗草”可知,第二处是指与“苗”相对的木本植物,能经历风吹雨打,依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答案】例文:高二强基语文第15页共15页 善握良机,积极进取在机会面前,人们往往秉承着两种态度:或毛遂自荐、敢于竞争,或克己自律、坚守本分。但身处变幻不停的新时代,为把握机遇,主动争取则更为重要。古人云:“酒香不怕巷子深。”此话不无道理。韩信被萧何追回推荐,罪臣之女上官婉儿被重用……这些人因才华、能力而被赏识,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皆能抓住机遇,不令错过。机遇可遇而不可求,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而当今这个时代风云变幻,机会转瞬即逝,与其等待机遇降临到自己头上,不如去主动争取,甚至是创造机会。主动争取机会,意味着有一定的概率能够占先机。正如比尔盖茨主动抓住机会创立微软,成为举世瞩目的企业家那样,敏锐地发掘时代变化的潮流,抓握机会,主动出击,或许在别人并未发觉新事物的诞生时就已占领先机,并不需要“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我安慰和漫长等待,或许就已经取得他人难以取得的成就。主动争取机会,意味着有更多的选择和试错的可能。如果不思进取,安分守己,最后等来的却是自己不喜欢或不适合的机遇,那未免令人唏嘘。而合乎事理的主动争夺为我们抢占到更多的机会,也给我们更多的选择。我们或许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岗位,或是能取得更大的利益和成就的领域,当我们发现作出的选择并不适合时,也可以及时止损,主动追求更好的选项,成就更加灿烂的人生。主动争取机会意味着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在不断进取的过程中,人会不懈地坚守自己的信念、磨砺自己的意志,在争取机会的尝试中丰满自己的羽翼,提升自己的能力,使自己更成熟、更完美,从而追求到渴求已久的目标,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当然,主动进取、竞争机会的前提,是要有远超常人的胆量和强硬的实力。主动争取并不意味着每次都会成功,也不大符合中国人长期以来含蓄内敛的观念,面对的压力不可谓不巨大,没有莫大的决心和勇气绝不能做到。而要想主动争取到机遇,没有过硬的实力,就意味着连吸引人的“酒香”都没有,不仅争取不到机会,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招人嘲笑。而过硬的实力则成为我们争取机会的基础和敲门砖,为毛遂自荐锦上添花。正因如此,我们要怀着必胜的勇气和信念,加强对自身品格和能力的厉练,为能主动争取机会而时刻准备。面对时代的洪流,面对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机会总是浮光掠影,转瞬即逝。与其消极等待机会降临,不如积极进取,看准时机,结合时局,抓住宝贵的机会,主动向社会、向世人展示自己的优秀,从而更好地实现价值,飞向更高远的天空。【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高二强基语文第15页共15页 材料由两段意思相对的话构成。第一段话首先运用两个假设关系的句子,指出千里马和毛遂如果不积极展示自己,就不会引起注意,受到重用。然后得出结论:敢于展示自己,推荐自己。第二段文字从相反的角度,引用《老子》中的话,指出人要自律克己,情绪谨慎。材料中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一是要敢于展示、推荐自己,一是要自律克己、谦虚谨慎。两种看法都蕴含着深刻的处世哲学和生活智慧,都言之成理,没有正误曲直之分。可见,这里考查考生思维的思辨性。具备学识拥有才能,当然不能一味地消极等待他人来发现、挖掘,敢于自彰、善于自荐是寻找机遇、积极进取的合理策略。只有大胆地将自己的能力展现出来,才能引人注目,获得认可,从而创造机会,走向成功。但若没有把握好其间的力度和尺度,不能客观评价自己的优势与短板,随意逞强,高调夸耀,反而会自暴其短,不仅得不到外界的支持和赞赏,更有可能使自己盲目自大、一败涂地。因此,人应该懂得收敛锋芒,勤奋学习,谦虚谨慎,低调从容。但最好将二者结合起来辩证思考:何时应当大胆展示何时应当谦虚克己。从“思考和感悟”可知,文体是议论文。考生可选择辩证写作,将“审时度势,适当展现”作为论点,先论述应在时机成熟、才能充足、反复验证、万无一失情况下展示自我;再论述当没有把握、未经试炼、经验尚缺、经历匮乏之时,应懂得藏拙,低调谦虚;然后结合实际,总结应如何衡量其中的分寸、如何才能作出正确的决定;最后收束观点,总结全文。当然,考生也可以在二者观点中任选一种来进行写作。立意:1.自信自强,敢于表现。2.谋定后动,长于克己。3.审时度势,把握机遇。4.谨慎谦逊,适度展示。高二强基语文第15页共15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01-13 18:35:01 页数:15
价格:¥2 大小:55.6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