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3.考生务必将答题内容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现代文阅读1(14分)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搭乘短视频的“东风”,加速“破圈”,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使得大众通过掌上小屏就可感受到传统文化之魅力。戏腔成为短视频平台的热门音乐元素、名师讲解古诗词受到用户热捧、非遗传承人进驻短视频平台……以往“曲高和寡”的传统文化,何以能通过短视频实现“以文化人”,获得众多人的青睐?有人说,短视频催生了一个“读秒时代”,越来越少用户有耐心等待视频播放结束,90%的用户停留在一个短视频上的时间约为6秒,这意味着用户观看短视频的主要目的并非获取信息,而是观看体验。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当下,人们的文化需求逐渐转变为更具参与性与互动性的文化体验,传统文化类短视频也正凭借着传播技术打造出雅俗共赏的体验空间,不断吸引用户注意力,在多感官的交互中丰富用户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往,传统媒体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时往往事先设定一个明确的受众圈子,按照他们的认知和趣味来“派单”。这样的分众传播难以实现更为广泛的传播影响力。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其得以传承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拥有一定规模的受众群体,关键在于持续收获新的认同群体。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12亿,较2021年12月增长7770万,占网民整体的94.8%。面对如此丰富的受众“宝矿”,传统文化类短视频正从“分众”走向“大众”,频频与年轻群体实现“双向奔赴”。短视频的普及,改变了传统文化的审美主体,呈现出大众性的特点。传统文化类短视频的创作者围绕这一特点,打造出具有文化记忆的作品内容,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以耳熟能详的故事融入大众化的体验之中,确保创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编码与用户对其的转码相一致,在最广大的范围内引起用户的共鸣。 在时间层面上,传统文化类短视频把过去与现在相连,将过往的经验与记忆以短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在当下不断触动用户的情绪,引起用户的回忆,并引导用户重新关注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被逐渐淡忘的传统文化。如过年系列短视频《挂灯笼、贴对联、备好年货过大年啦》,展现的是炸蛋酥花生、缝制新衣、制作糖葫芦和糖画等过年细节,这些是每个人的儿时经历,视频产生了现象级的传播效果,并引起了众多用户对传统文化的热烈讨论。在社会层面上,传统文化类短视频的叙事与当下传播社会大众共同经历相结合,构造出一个具有共同情感经验的意义空间,并通过角色、情节等来影响用户的情绪,拉近用户与用户、用户与视频之间的心理距离,达到共情效果。某视频账号通过国风变装的形式传播传统文化,其视频内容以“遇到困难——放弃——解决困难——实现变装”的线条来呈现。在《好彩无借力,何以落九天》一集中,主人公因不想当“没人看的里子”而放弃敲鼓,后又为传承舞狮文化而回归敲鼓,最终实现舞狮变装。也正是因为主人公坚持做热爱的事情,使用户回想起自己过往的经历,将“我”投射到短视频的内容之中,从而产生了共情,实现了有效传播和意义传达。(摘编自刘文辉《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何以“破圈传播”》)材料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深厚、内容丰富,但在进行短视频创作和传播时,往往因为晦涩难懂、缺乏新颖角度而曲高和寡。如何让传统文化短视频传播跨越历史的时空阻隔,引发普遍共鸣?这是诸多短视频创作者面对的共同难题。有些传统文化短视频作品,注重“以古观今”,致力于把中华文化长河的人和物带入当下生活,构建跨越历史、古今互通的共情空间。这些短视频往往从当下人们普遍困惑、广泛关注的问题中寻找选题,如“情绪来了怎么办”“当你无可奈何时怎么办”“我们为什么会感到不幸福”等。再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切合的人、事、物,例如苏东坡的故事、李白的诗歌、庄子言行等来探讨这些问题。于是,这些短视频就能切中当下人们的普遍困惑和人生的根本问题,使其创作直击现代人的灵魂,具备最大公约数,广泛吸引受众。当历史和现实进行对接,古人和今人展开对话,传统文化中的器物、故事、人物变得鲜活,并借助根植于受众心中的文化记忆产生了深刻的情感共鸣。优秀传统文化饱含着与当代人共通的精神内核,要注重情感的共通性和凝聚性。而传统文化中的不少故事、诗文、理念等,更是通过学校教育、家庭传承、媒体传播等深刻地烙印在大众的记忆中,成为人们知识体系和集体记忆的重要部分。短视频创作可借助优秀传统文化在大众心中具有的超越性的情感动力和扎实深刻的认知基础,善于挖掘其中所蕴含的认知认同、情感情绪、集体记忆等。与当下大众的生存状态、生活境遇和思想观念等建立连接。短视频创作者可以通过精心选择传统文化中的特定元素,来激活大众的文化情感,从“以古观今”的共情视角,使受众对历史传统的抽象记忆与固有认知,转变为具体的情感体验和认同动力,产生情感共振,从而建构起今古互通,悠远深长的共情空间。 (摘编自张志坚《以短视频构建诗意的共情空间》)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认为,很多用户在一个短视频上的停留时间很短,这说明很多用户其实难以获取他们想要的信息。B.材料二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往往比较晦涩难懂,所以这类文化类短视频经常曲高和寡,难以产生共鸣。C.材料二认为,传统文化短视频立足当下,从当下人们普遍困惑,广泛关注的问题出发,注重“以古观今”。D.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可短视频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且都提到要以短视频构建共情空间。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在传播过程中要始终追求“破圈”传播,以实现有效传播和意义传达。B.文化传播不应该提前预设某些明确的受众群体,而应该注重广泛性,扩大传播影响力。C.传统文化视频的创作者要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融入大众的体验中,体现大众性的特点。D.当下人们的文化需求强调体验感,注重参与性与互动性,这也推动了文化传播的发展。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第二、四两段列举详细数字,准确概括了短视频用户规模快速增长的现状。B.材料二第二段,主要从历史和现实对接的角度论证文化记忆怎样产生情感共鸣的问题。C.材料一最后两段列举了部分事例,具体分析了一些短视频“破圈”传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D.材料二主要从注重“以古观今”和注重情感的共通性及凝聚性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4.如果班级将要制作一个有关中秋节习俗的短视频,我们在制作视频时除了形式方面的因素,还要注意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1.D2.A3.A4.①注重“以文化人”,用优秀的中秋节习俗感化教育今人。②抓住“读秒时代”的特点,让大众能从中秋习俗视频中获得文化体验。③要挖掘出中秋节习俗文化与当代人共通的精神内核,注重“以古观今”,构建中秋节诗意的共情空间。【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获取他们想要的信息”错,原文“这意味着用户观看短视频的主要目的并非获取信息,而是观看体验”。选项曲解文意。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往往比较晦涩难懂,所以……”错误,据材料一“在进行短视频创作和传播时,往往因为晦涩难懂、缺乏新颖角度而曲高和寡”可知,“晦涩难懂”的并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项偷换概念,因此“所以……”的因果关系也不正确。C.“传统文化短视频立足当下”错误,原文为“有些传统文化短视频作品,注重……”,是“有些传统文化短视频作品”,而非所有的传统文化短视频都立足于当下。选项扩大范围。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要始终追求”错误,文中只说“加速‘破圈’”,选项说法绝对化。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概括了短视频用户规模快速增长的现状”错误,第二段“90%的用户停留在一个短视频上的时间约为6秒”,此处列举详细数字,主要是介绍短视频用户看短视频的情况,并非体现短视频用户规模的情况。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结合“通过短视频实现“以文化人”,获得众多人的青睐”可知,注重“以文化人”,用优秀的端午民俗感化教育今人。结合“短视频催生了一个‘读秒时代’,越来越少用户有耐心等待视频播放结束,90%的用户停留在一个短视频上的时间约为6秒。这意味着用户观看短视频的主要目的并非获取信息,而是观看体验”可知,抓住“读秒时代”的特点,让大众能从端午视频中获得文化体验。结合“短视频创作者可以通过精心选择传统文化中的特定元素,来激活大众的文化情感,从‘以古观今’的共情视角,使受众对历史传统的抽象记忆与国有认知,转变为具体的情感体验和认同动力,产生情感共振,从而建构起今古互通、悠远深长的共情空间”可知要挖掘出端午节民俗文化与当代人共通的精神内核,注重“以古观今”,构建端午节诗意的共情空间。(二)现代文阅读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白洋淀边的一次小斗争孙犁 有一天,我送一封信到同口镇去。把信揣在怀里,脱了鞋,卷起裤腿,在那漫天漫地的芦苇里穿过。芦苇正好一人多高,还没有秀穗,我用两手拨开一条小道,脚下的水也有半尺深。走了半天,才到了淀边,拨开芦苇向水淀里一望,太阳照在水面上,白茫茫一片,一个船影儿也没有。我吹起暗号,吹过之后,西边芦苇里就哗啦啦响着,钻出一只游击小艇来,撑船的还是那个爱说爱笑的老头儿。他一见是我,忙把船靠拢了岸。我跳上去,他说:“今天早啊。”我说:“道远。”他使竹篙用力一顶,小艇箭出弦一般,窜到淀里。四周没有一只船,只有我们这只小艇,像大海上飘着一片竹叶,目标很小。就又拉起闲话来。老头儿爱交朋友,干抗日的活儿很有瘾,充满胜利情绪,他好打比方,证明我们一定胜利,他常说:“别看那些大事,就只是看这些小事,前几年是怎样,这二年又是怎么样啊!”过去,他是放鱼鹰捉鱼的,他只养了两只鹰,和他那个干瘦得像柴禾棍一样的儿子,每天从早到晚在淀里捉鱼。刚一听这个职业,好像很有趣味,叫他一说却是很苦的事。那风吹雨洒不用说了,每天从早到晚在那船上号叫,敲打鱼鹰下船就是一种苦事。而且父子两个是全凭那两只鹰来养活的,那是心爱的东西,可是为了多打鱼多卖钱,就得用一种东西紧紧地卡住鱼鹰的嗓子,使它吞不下它费劲捉到的鱼去,这更是使人心酸可又没有办法的事。老头儿是最心疼那两只鹰的,他说,别人就是拿二十只也换不了去;他又说:“那一对鹰才合作哩,只要一个在水里一露头,叫一声,在船上的一个,立刻就跳进水里,帮它一手,两个抬出一条大鱼来。”老头儿说,这两只鹰,每年要给他拾上一千斤。鬼子第一次进攻水淀,在淀里抢走了他那两只鱼鹰,带到端村,放在火堆上烧吃了。于是,儿子去参加了水上游击队,老头儿把小艇修理好,做交通员。老头儿乐观,好说话,可是总好扯到他那两只鹰上,这在老年人,也难怪他。这一天,又扯到这上面,他说:“要是这二年就好了,要在这个时候,我那两只水鹰一定钻到水里逃走了,不会叫他们捉活的去。”可是这一回,他一扯就又扯到鸡上去,他说:“你知道前几年,鬼子进村,常常在半夜里,人也不知道起床,鸡也不知道撒窠,叫鬼子捉了去杀了吃了。这二年就不同了,人不在家里睡觉,鸡也不在窠里宿。有一天,在我们镇上,鬼子一清早就进村了,一个人也不见,一只鸡也不见,鬼子和伪军们在街上,东走走西走走,一点食也找不到。后来有一个鬼子在一株槐树上发现一只大红公鸡,他高兴极了,就举枪瞄准。公鸡见他一举枪,就哇一声飞起来,跳墙过院,一直飞到村外。那鬼子不死心,一直跟着追,一直追到苇垛场里,那只鸡就钻进了一个大苇垛里。”没到过水淀的人,不知道那苇垛有多么大,有多么高。一到秋后霜降,几百顷的芦苇收割了,捆成捆,用船运到码头旁边的大场上,垛起来,就像有多少高大的楼房一样,白茫茫一片。老头儿说:“ 那公鸡一跳进苇垛里,那鬼子也跟上去,攀登上去。他忽然跳下来,大声叫着,笑着,往村里跑。一时他的伙伴们从街上跑过来,问他什么事,他叫着,笑着,说他追鸡,追到一个苇垛里,上去一看,里面藏着一个女的,长得很美丽,衣服是红色的。——这样鬼子们就高兴了,他们想这个好欺侮,一下就到手了。五六个鬼子饿了半夜找不到个人,找不到东西吃,早就气坏了,他们正要撒撒气,现在又找到了这样一个好欺侮的对象,他们向前跃进,又嚷又笑,跑到那个苇垛跟前。追鸡的那个鬼子先爬了上去,刚爬到苇垛顶上,刚要直起身来喊叫,那姑娘一伸手就把他推下来。鬼子仰面朝天从三丈高的苇垛上摔下来,别的鬼子还以为他失了脚,上前去救护他。这个时候,那姑娘从苇垛里钻出来,咬紧牙向下面投了一个手榴弹,火光起处炸死了三个鬼子。人们看见那姑娘直直地立在苇垛上,她才十六七岁,穿一件褪色的红布褂,长头发上挂着很多芦花。”我问:“那个追鸡的鬼子炸死了没有?”老头儿说:“手榴弹就捽在他的头顶上,他还不死?剩下来没有死的两三个鬼子爬起来就往回跑。街上的鬼子全来了,他们冲着苇垛架起了机关枪,扫射,扫射,苇垛着了火,一个连一个,漫天的浓烟,漫天的大火,烧起来了,火从早晨一直烧到天黑,照得远近十几里地方都像白天一般。”从水面上远远望过去,同口镇的码头就在前面,广场上已经看不见一堆苇垛,风在那里吹起来,卷着柴灰,凄凉得很。我想,这样大火,那姑娘一定牺牲了。老头儿又扯到那只鸡上,他说:“你看怪不怪,那样大火,那只大公鸡一看势头不好,它从苇子里钻出来,三飞两飞就飞到远处的苇地里去了。”我追问:“那么那个姑娘呢,她死了吗?”老人说:“她更没事。她们有三个女人躲在苇垛里,三个鬼子往回跑的时候,她们就从上面跳下来,穿过苇垛向淀里去了。到同口,你愿意认识认识她,我可以给你介绍,她会说得更仔细,我老了,舌头不灵了。”最后老头说:“同志,咱这里的人不能叫人欺侮,尤其是女人家,那是情愿死了也不让人的。可是以前没有经验,前几年有多少年轻女人忍着痛投井上吊?这二年就不同了啊!要不我说,假如是在这二年,我那两只水鹰也不会叫兔崽子们捉了活的去!”1945年(选自《孙犁集》花城出版社)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题目为“白洋淀边的一次小斗争”,是指红衣少女用手榴弹消灭了鬼子的故事情节,斗争虽小,却仍旧荡气回肠。B.小说中老人讲述两只鱼鹰的遭遇时,一直反复强调要是这二年就不会让日本鬼子抓去,从这件小事看出他怀念过往生活。C.老头做交通员,他的儿子去参加了水上游击队,女子与日本鬼子英勇斗争,通过小人物的经历,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 D.老头对我说:“别看那些大事,就只是看这些小事。”从老头给我讲的小事上,能看出白洋淀百姓对抗日充满必胜的信心。6.下列对小说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与《百合花》一样,善于用细节刻画人物形象,如描写红衣少女“直直地立在苇垛上”“长头发上挂着很多芦花”。B.小说中的老人既是小说的主人公,也是故事的线索人物,起到了串连情节的作用。C.“街上的鬼子全来了,他们冲着苇垛架起了机关枪,扫射,扫射,苇垛着了火,一个连一个,漫天的浓烟,漫天的大火,烧起来了。”这段运用了反复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细致。D.小说在情节设置上看似随意,其实颇具匠心,鬼子追大红公鸡,鸡逃引出红衣少女,少女消灭鬼子后脱身,情节起伏多变。7.本文中的姑娘和《百合花》中新媳妇,都是战争中深明大义的普通女性形象,但各有不同特点,请结合小说内容和教材加以分析。8.孙犁的小说被称为“诗化小说”,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理解。【答案】5.B6.C7.(1)本文中的姑娘:智慧从容,三位女子对抗日本兵,不但消灭了敌人还顺利逃脱;刚烈勇敢,女子勇敢对抗日本兵,不愿让人随意欺辱。(2)《百合花》中的新媳妇:羞涩腼腆,给伤员拭洗身上污泥血迹时只答应做我的下手;善良无私,看见小通讯员衣服挂坏了,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她把百合花被子给牺牲的小通讯员盖上。8.(1)人物塑造表现人性美:文中塑造了在战争中觉醒和成长起来的百姓,表现出他们勇敢智慧、美丽质朴、自信从容的精神品质,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2)景物描写营造意境美:文中多处描绘了白洋淀特色的“芦花”“苇垛”等景色,展现了清新美好的乡村风貌,具有诗意美;(3)情节构思展现温情美;本文写老人以日常聊天的方式讲述故事,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场景,淡化了战争的血腥和残酷,展现战争中的人情美;(4)语言叙述体现自然美:本文的语言朴实、清新、自然,有韵味,富有诗意美。【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作品内容的能力。B.“从这件小事看出他怀念过往生活”说法有误。老头儿反复说“这二年”是对于这两年抗日形势的变化,人们积极参与抗日的体现,而非他怀念过往生活。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C.“运用了反复和排比的修辞手法”错,有反复“扫射,扫射”,没有排比。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本文中的姑娘:根据原文“她更没事。她们有三个女人躲在苇垛里,三个鬼子往回跑的时候,她们就从上面跳下来,穿过苇垛向淀里去了”可知,三位女子对抗日本兵,不但消灭了敌人还顺利逃脱,由此可见智慧从容;根据原文“上去一看,里面藏着一个女的,长得很美丽,衣服是红色的。——这样鬼子们就高兴了,他们想这个好欺侮,一下就到手了……这个时候,那姑娘从苇垛里钻出来,咬紧牙向下面投了一个头号手榴弹,火光起处炸死了三个鬼子。人们看见那姑娘直直地立在苇垛上,她才十六七岁,穿一件褪色的红布褂,长头发上挂着很多芦花”可知,女子勇敢对抗日本兵,不愿让人随意欺辱。由此可见刚烈勇敢。《百合花》中的新媳妇:“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作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做这种工作,我当然没什么,可那些妇女又羞又怕,就是放不开手来,大家都要抢着去烧锅,特别是那新媳妇。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同意。不过只答应做我的下手”,表现新媳妇的羞涩腼腆;“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表现新媳妇的淳朴善良。【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文本特征和表现手法,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文学本无题材大小之分,且都有各自的出发和抵达,但孙犁不因循传统套路,另辟蹊径,以“诗化小说”的方式处理战争土地题材,以其婉约清新的美学风格刻画鲜活人物,向人性和人情的深层结构开掘并给作品留下更多回味和阐释空间的作品。从景物环境角度来看,孙犁选取了白洋淀的美好风光,多次对茂盛的芦苇进行描写“在那漫天漫地的芦苇里穿过”“太阳照在水面上,白茫茫一片”,展现了清新美好的乡村风貌,具有诗意美。从刻画人物的风格来看,小说中刻画了慈祥撑船老头和美丽红衣姑娘的形象,他们勇敢智慧、自信热情,在对敌斗争中积累了斗争经验和胜利的信心,是在战争中觉醒和成长起来的农民形象。文章表现出他们勇敢智慧、美丽质朴、自信从容的精神品质,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从情节构思的角度来看,老头子为故事的叙述者,他以日常聊天式的方式讲述一次小斗争“可是这一回,他一扯就又扯到鸡上去,他说……”,没有直接描写血与火,淡化了战争的血腥和残酷,展现战争中的人情美。 从语言叙述风格来看,小说不管是景物描写“芦苇正好一人多高,还没有秀穗,我用两手拨开一条小道,脚下的水也有半尺深。走了半天,才到了淀边,拨开芦苇向水淀里一望,太阳照在水面上,白茫茫一片,一个船影儿也没有”还是人物描写“撑船的还是那个爱说爱笑的老头儿。他一见是我,忙把船靠拢了岸”“老头儿爱交朋友,干抗日的活儿很有瘾,充满胜利情绪,他好打比方,证明我们一定胜利”,语言都朴实、清新、自然,有韵味,充分体现了自然美、诗意美。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初,公为兖州,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卿老母在彼,可去。”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及(吕)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以为鲁相。(建安)四年春二月,公还至昌邑。张杨将杨丑杀杨,眭固又杀丑,以其众属袁绍,屯射犬。夏四月,进军临河,使史涣、曹仁渡河击之。固使杨故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留守,自将兵北迎绍求救,与涣、仁相遇犬城。交战,大破之,斩固。公遂济河,围射犬。洪、尚率众降,封为列侯,还军敖仓。以魏种为河内太守,属以河北事。初,公举种孝廉。兖州叛,公曰:“唯魏种且不弃孤也。”及闻种走,公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既下射犬,生禽种,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材料二:(建安十四年十二月)丞相掾和洽言于操曰:“天下之人,材德各殊,不可以一节取也。素俭过中,自以处身则可,以此格物,所失或多。今朝廷之议,吏有著新衣、乘好车者,谓之不清;形容不饰、衣裘敝坏者,谓之廉洁。至令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壶飨以入官寺。夫立教观俗,贵处中庸,为可继也。今崇一概难堪之行以检殊涂,勉而为之,必有疲瘁。古之大教,务在通人情而已;凡激诡之行,则容隐伪矣。”操善之。(建安)十五年春,下令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注】。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论语》所载孔子之言,意思是孟公绰做赵、魏的家臣能力有余,但不可以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9.材料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至令士大夫A故污辱其衣B藏其舆服C朝府D大吏E或自挈壶飧F以入官寺10.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祖武皇帝”是曹操死后人们对他的称呼,“太祖”是谥号,“武皇帝”是庙号。B.“属以河北事”中“属”的意思是嘱托、托付,与“属予作文以记之”的“属”相同。C.“固使杨故长史”中“使”指让,派遣,与《喜雨亭记》“使天而雨珠”中的“使”词义不同。D.“孤”指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人,也可为古代王侯的自称;文中属后者,译为“我”。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丞相掾和洽主张,施行教化应秉持中庸之道,如此方能长久,若一概而论,必然会导致出现弊病。曹操对此十分认同。B.张邈劫持了毕谌的亲人,毕谌被逼无奈,只好挥泪跟曹操辞别。后吕布兵败,毕谌被活捉,曹操任命他担任鲁国国相。C.曹操年轻时侠气自任,不修正业,但是桥玄对他另眼相看,认为天下将要大乱,只有像曹操这样的人才,才能安定天下。D.曹操赏识魏种的品行,对其信任有加,认为魏种不会背叛他,结果却事与愿违;曹操虽然为此动怒,但依然任用了魏种。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2)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13.《短歌行》中“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表现了曹操纳才的胸怀和气度,这一点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答案】9.BCE10.A11.B12.(1)天下将要大乱,不是闻名于世的人才不能拯救,能够使天下安定的人,恐怕就是你吧!(2)你们可要帮助我指明察举荐出身寒微的贤人,推举有才能的人,让我能够得到并任用他们!”13.(1)任用有负于自己的人,如毕谌、魏种;(以为鲁相。释其缚而用之。)(2)任用降将,如薛洪、缪尚;(洪、尚率众降,封为列侯。)(3)选才不避低微之辈。(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到让士大夫故意弄脏自己的衣裳,收藏起车子、服饰;朝廷各部门的高级官员,有的还自己携着饭罐到官府上班。“士大夫”做“故污辱其衣”主语,中间不能断开,译为“士大夫故意弄脏自己的衣裳”其后断开,即B处断开;“藏其舆服”与“污辱其衣”结构句式一致,并且主语都是“士大夫”,其后断,即C处;“朝府大吏”应该放在一起,译为“朝廷各部门的高级官员”,所以E处断开。故选BCE。【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及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太祖’是谥号,‘武皇帝’是庙号”说法错误,“太祖”是庙号,“武皇帝”是谥号。B.正确。句意:把黄河北岸诸事务交托给他/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C.正确。指让,派遣/如果。句意:眭固命令张杨原来的长吏薛洪/如果让老天下珍珠。D.正确。故选A【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毕谌被逼无奈,只好挥泪跟曹操辞别”分析错误,依据材料“公嘉之,为之流涕”可知,是太祖赞赏他,并为他流下眼泪,不是毕谌挥泪。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判断句式;“济”,拯救;“安”,使动,使……安定;“其”,恐怕,大概。(2)“二三子”,你们;“仄陋”,有才德而地位卑微的人;“唯才是举”,宾语前置,应为“举才”;“用”,任用。【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①依据材料一第二段“既出,遂亡归。及布破,谌生得,众为湛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以为鲁相”可知,可毕谌离开之后,就逃亡归附了吕布,但是太祖却说“那个人能对他的双亲孝顺,怎会不对君主忠诚呢!这正是他所需求的人”,封他为鲁国国相;依据材料一第四段“生禽种,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可知,活捉魏种时,曹公又说“只因他是个有才能的人”,就松开他的绳子,仍然重用他。由这两件事可见,敢于任用有负于自己的人,如毕谌、魏种。②依据材料一第三段“洪、尚率众降,封为列侯”可知,曹操善于任用降将,薛洪、缪尚率众投降,被封为列侯。③依据材料二第二段“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可知,曹操希望大家帮助他显扬高明人士,即使身份卑微,也要推举,只要有才能就进荐上来,让自己能够任用他们。参考译文:材料一:太祖武皇帝,是沛国谯县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是汉朝相国曹参的后代。曹公年轻时机敏警悟,有谋略,但负气仗义而放纵不拘,不从事操行的修养和学业的研习,所以当时的人并不认为他异于常人;只有梁国的桥玄、南阳何颙认为他与众不同。桥玄对太祖说:“天下将要大乱,不是命世之才不能拯救,能够使天下安定的人,大概就是你吧!”当初,曹公担任兖州牧,任命东平的毕谌为别驾从事。张邈发动叛乱,劫持了毕谌的母亲、弟弟、妻子、儿女;太祖就拜别遣还毕谌,说:“你的老母亲在张邈那儿,你可以离去。”毕谌磕头向太祖表明自己没有二心,太祖赞赏他,并为他流下眼泪。可毕谌离开之后,就逃亡归附了吕布,等到吕布被打败,毕谌被生擒。众人替毕谌担心,太祖说:“对他的父母孝顺的人,难道不也会对他的君主忠诚吗?这正是我所寻求的。”封他为鲁国国相。建安四年二月,曹公回师昌邑县。张杨的部将杨丑杀死了张杨,眭固又杀死了杨丑,带领他的部队归附袁绍,驻扎在射犬邑。四月,曹军到了黄河岸边,派史涣、曹仁渡过黄河进攻眭固。眭固命令张杨原来的长吏薛洪和河内太守缪尚原地驻防,自己则领兵北行,迎接袁绍,请求援兵,不料却和史涣、曹仁在犬城遭遇。两军交战,曹军大胜,眭固被斩首。曹公就渡过黄河,包围射犬。薛洪、缪尚率众投降,被封为列侯。曹公率军回到敖仓,任命魏种为河内太守,把黄河以北的地方都托付给他治理。当初,曹公举荐魏种为孝廉。兖州叛乱时,曹公说:“只有魏种将不会反叛我。”当听到魏种逃走的消息,曹公愤怒地说:“只要你魏种向南逃不到越地,北逃不到胡地,我一定不会饶恕你!”等到攻下射犬,活捉魏种时,曹公又说:“只因他是个有才能的人啊!”就松开他的绳子,仍然重用他。材料二: 建安十四年十二月,丞相掾和洽向曹操提出建议说:“天下的人,才干和品德各不相同,不能只用一个标准来选拔人才。节俭朴素过分,自己来约束自身是可以的,但用这标准来限制别人,或许就会出现许多失误。如今朝廷上的舆论是官吏中穿新衣服,乘好车的人,就被称为不清廉;而不修饰仪表,穿破旧衣服的人,则被赞为廉洁。致使士大夫故意弄脏自己的衣裳,收藏起车子、服饰;朝廷各部门的高级官员,有的还自己携着饭罐到官府上班。树立榜样以供人仿效,最后采用中庸之道,这样才能坚持下去。如今一概提倡这些使人难以忍受的行为,用它来约束各阶层的人士,勉强施行,必然会疲惫不堪。古人的教化,只是务求通达人情;凡是偏激怪异的行为,则会包藏虚伪。”曹操认为他的见解很好。建安十五年,春季,曹操下令说:“从前,孟公绰做晋国赵、魏两家贵族的家臣首领是才力有余的,但不能胜任滕、薛等小国大夫的职务。假如必须是清廉的人才能使用,那么齐桓公又怎么能称霸于世!你们可要帮助我指明察举荐出身寒微的贤人,推举有才能的人,让我能够得到并任用他们!”(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南乡子·宿州上元①苏轼千骑试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能使江东归老客②,迟留。白酒无声滑泻油。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不似白云乡③外冷,温柔。此去准南④第一州。注:①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上元节,当时苏轼在内迁汝州(今河南临汝)途中,经过宿州,便写下了这首词。②“江东归老客”,用范蠡弃官归隐典故。③“白云乡”,《庄子》:“乘彼白云,至于帝乡。”④“淮南”,淮南东路,宋朝行政区名。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千骑试春游”写初春时节,乍暖还寒,但蛰居已久的人们,按捺不住,便争相骑马乘车到郊外观赏春光。B.“小雨如酥落便收”中的“收”,写春雨绵软细微,洒在干涸的土地上,即刻就吸收尽净,用字极为传神。C.“飞火乱星球”写想象之景,烟花腾空而起,如同团团星球绚烂迸发,“乱”字透出目不暇接的热闹。D.本词文辞优美,用典自然,感情充沛,再现了宿州元宵节的热闹气氛,也流露出苏轼对古宿州的深情与留恋。15.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14.C15.(1)雨中春游的欣喜之情;(2)对归隐生活向往之情;(3)对佳节风物美景的赞赏之情;(4)遭遇朝廷冷落的伤感之情。【解析】【14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炼字和表达技巧的能力。C.“想象之景”错误,是作者在上元佳节所见实景。“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两句分写天上、地下的两种景观。仰望天空,火炮礼花,腾空而起,如同迭相迸发的团团星球。一个“乱”字,点出星火灿烂、目不暇接的热闹景象。 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上片开头两句写宿州人们在节日里雨中春游。潇潇春雨中,人们骑马乘车到郊外观赏春光。游客如云,小雨如酥,已令人消魂,加上还有清润可口的美酒供作者开怀痛饮,此情此景,不禁叫人流连忘返,表达了作者雨中春游的欣喜之情。“江东归老客”,用范蠡弃官归隐的典故,作者以此自况,暗含着作者厌倦仕途、向往人间清静的情愫,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飞火乱星球,浅黛横波翠欲流”,两句分写天上、地下的两种景观,仰望天空,火炮礼花,腾空而起,如同迭相迸发的团团星球。表达了作者对佳节风物美景的赞赏之情。“不似白云乡外冷,温柔”两句,极言宿州上元春日风光佳丽,胜似仙乡,而且比神仙居住的地方还要温煦可人。“白云乡”是运用《庄子》:“乘彼白云,至于帝乡。”的典故。最后这几句,表面看是盛赞宿州,实则有双关意,“白云乡”也暗指朝廷所在的地方,这里流露了作者对在朝中被排挤、被冷落的伤感。(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短歌行》中比喻贤士们还没有找到归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之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3)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李白继承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品格,敢于向权贵挑战,蔑视权贵而追求个性自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杜甫《登高》一诗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绕树三匝②.何枝可依③.江山如画④.一时多少豪杰⑤.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⑥.使我不得开心颜⑦.艰难苦恨繁霜鬓⑧.潦倒新停浊酒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匝”“豪”“摧”“繁霜鬓”“潦”等。三、语言文字运用(21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11分)(1)戴着一副近视眼镜,桂海潮与其他航天员相比显得与众不同。 (2)航天员到底能不能戴眼镜?答案是肯定的。我国航天员翟志刚,就曾经戴着老花镜执行任务。桂海潮是这次航天任务载荷专家,他承担在太空中的科研任务,因此视力标准更为宽松。(3)那在太空中“眼镜族”需要注意什么呢?一是眼镜别丢!在地球上,框架眼镜受到重力的作用,平时是通过眼镜腿和鼻托“挂”在人们的脸上。在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里,眼镜就只能“夹”住头靠摩擦力来固定了,如果睡前不固定好眼镜,一觉醒来很有可能飘走……①,比如微重力环境中不用担心眼镜压迫鼻梁了。二是眼镜别碎!火箭发射和返回舱再入大气层的时候,都会发生剧烈震动,这种情况下,眼镜可能会磕碰,碎镜片可能会伤到设备和航天员,因此发射和再入大气层阶段②。三是眼镜别掉!当航天员全副武装出舱行走时,如果眼镜不慎掉落,因为隔着头盔手可就够不着了,眼镜会在头盔里乱飘,既有安全隐患还遮挡视线。出于类似的原因,舱外活动用的宇航服头盔里,往往会设计一块小海绵,用途就是脸上哪儿痒了可以蹭蹭,不用靠手挠了(也挠不到)。(6)中国载人航天事业道路道阻且长,一代代的科研工作者和一批批的航天人员前赴后继,他们的努力让载人航天技术日臻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招募航天员时不仅是视力,还是其他各种标准都会适当减少,会让优秀的更多普通人有机会进入太空执行任务。17.文中省略号的用法与下列《百合花》一文中省略号用法相同的的一项是()A.“你还没娶媳妇吧?”“……”他飞红了脸。B.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C.“你治好他,我……我们全体担架队员给你挂属。”D.竹梢长长的拖在他后面,刮打得石级哗哗作响……这是我多么熟悉的故乡生活啊!18.请在文中长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7.B18.(1)但(不过)太空中佩戴眼镜也有好处(2)航天员不应佩戴框架眼镜19.招募航天员时不仅是视力,而且其他各种标准都会放宽,会让更多优秀的普通人有机会进入太空执行任务。【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省略号表示话题转换。A.表示沉默不语。B.表示话题转换。 C.表示说话断断续续。D.表示语意未尽。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1)前面讲的是航天员佩戴眼睛的不便之处,后面“微重力环境中不用担心眼镜压迫鼻梁了”讲的是在太空佩戴眼睛比在地面有些好处,二者形成转折,可用“但”“不过”等衔接,可填:但(不过)太空中佩戴眼镜也有好处。(2)此处讲的是眼镜在火箭发射和返回舱进入大气层的时候可能会存在的安全隐患,根据“眼镜可能会磕碰,碎镜片可能会伤到设备和航天员”可知,这时候航天员最好不要佩戴框架式眼镜,可填:航天员不应佩戴框架眼镜。【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不仅”和“还是”关联词搭配不当,改为“不仅”“而且”;搭配不当,“标准”与“减少”不搭配,把“减少”改为“放宽”;语序不当,“更多”表数量,应该放在“优秀的”前面。(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高一年级组织各班学生开展“关注身边的文化生活”社会实践活动,高一(3)班的同学以“关注乡土文化——身边的节日”为主题开展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20.为了活动顺利开展,学校决定邀请著名民俗学家王教授来校进行节日文化讲座。下面是给王教授的请柬,其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甲)我校计划于11月5日下午5时在学校礼堂举行“传统节日文化专题讲座”。(乙)您是著名民俗学家,在节日文化研究领域有很高造诣。(丙)今诚挚邀请您莅临我校,为我校高一年级莘莘学子开展讲座。(丁)至于接待等相关问题,校办会鼎力相助,届时欢迎您的光临。A.甲B.乙C.丙D.丁第二阶段:开展主题竞赛21.班干部搜集了一些关于节日文化的对联,拟开展“身边的节日”主题知识竞赛活动,请你在括号里写出每个对联描写的节日名称。(1)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2)扭起秧歌,点亮花灯迎盛世;翻腾画卷,调浓夜色醉春风。()(3)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4)想银河邈邈,昨日牵牛思织女;看眉月盈盈,今宵玉露会金风。()第三阶段:撰写调查报告22.在进行了关于节日文化的问卷调查后,同学们着手准备撰写调查报告。下面是一份调查报告结构表。下列ABCD四个项目对应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项目内容标题(A)标题应明确调查的主旨,放在第一页中间摘要简要概括报告内容,语言应简明清晰目录(B)列出报告主要包括哪几部分调查背景与目标调查的背景和设定的目标调查步骤与方法调查的主要问题,获得的各种信息,以及对这些信息的分析。这是调查报告的主体部分,可以分成若干段落调查内容与分析(C)怎样实施调查,经历了什么样的步骤,运用了哪些方法结论(D)总结调查的主要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简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参考资料列出参考的文献资料及其来源【答案】20.D21.①.寒食节②.元宵节③.端午节④.七夕节22.C【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和准确的能力。D.“鼎力相助”用词不当,是敬词,不能陈述“校办会”,属于谦敬词错位。故选D。 【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1)禁烟火,只吃冷食,纪念介子推,故是寒食节。(2)扭起秧歌,点花灯,夜色春风,故是元宵节。(3)辟邪菖蒲,雄黄一壶,故是端午节。(4)牵牛思织,故是七夕节。【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撰写调查报告的能力。C.“调查步骤与方法”和“调查内容与分析”内容颠倒。故选C。四、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诗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成语故事】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晋书·祖逖传》)3【新闻】美国公司的芯片断供不仅没有将华为逐出高科技产品的市场,反而使华为产生了替代美国公司产品的“倒逼机制”。华为和其它中国科技公司不惧困难,加倍努力,研发和制造赶超美国科技公司的替代品。2023年8月29日,华为推出了一款高端智能手机(新款Mate60Pro)。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迎时代浪潮担家国重任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回顾历史,融入时代,无论是毛泽东的“到中流击水”,还是祖逖的闻鸡起舞,或是华为的绝地求胜,这些“国之脊梁”无不以大义怀家国之心,用奋斗担时代重责。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00年前,一代青年担起国之重任,用他们的生命捍卫国土的尊严。100年后,北斗”全球组网,“九章”量子霸权,“神州”出舱探索,“天和”筑梦天河……新一代青年,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担起国之重任。熠熠光华,亘古通今。心怀家国,勇担重责,为梦想甘于奉献。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丹心寸意,皆为有情,梦想之光,闪耀家国。我们不会忘记,退伍军人杨善洲十年出入山间,为祖国华诞献上万亩林场;时代楷模李保国三十多年如一日扎根太行山,躬耕山间,让荒山披绿;三代“塞罕坝”人以坚韧之志,在年平均气温只有零下1.3℃的高寒荒漠上创造了人类绿化的奇迹。他们以家国心担时代重责,默默奉献,为我们树立起一个个仰慕的榜样。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心怀家国,勇担重责,为未来无惧艰险。正如冰心所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英雄的航天员团队,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差不多”,只有“更完美”,无数遍地练习,使数以万计的指令内化为习惯动作和肌肉记忆。平均年龄25岁的冬奥运动员团队,向一个个高难度动作挑战,让一个个困难屈服,挑战极限、奋勇向前,同样用自己多年的苦练、赛场的拼搏诠释了奋斗精神与爱国情怀。面对发展的艰辛,虽然一个人的能量很小,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将自己的翅膀润湿,小水滴也可汇集成大江河。撞向夜昼梦入朝,此心不悔振翅飞。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我们要发扬担当和奋斗精神,无惧困难,砥砺前行,奋发有为,将个人命运和祖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用实际行动在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拼搏足迹,凝聚磅礴力量推动国家巨轮稳泛沧浪。“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诸君可见,时代的接力棒在我们手中,吾辈应心怀家国,敢于担当,将家国情怀绵延不息,薪火相传,用自己青春的热血来点燃中国,以青春之我谱写未来华章。【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本材料由三则材料构成。第一则材料出自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意思是在急流中击破水浪,阻止船只飞速前进,比喻在困难与逆境中奋发努力,克服困难,成功地实现目标。此句表现了毛泽东奋勇前进、不惧困难、劈波斩浪的豪情壮志。材料二是一则故事,即“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志士奋发向上、坚持不懈的精神。此故事表现了祖逖远大的抱负和爱国精神。材料三是一则新闻,写华为和其它中国公司在美国的扼制和封锁下,不惧困难,逆风而行,成功突围。综合三则材料的共同点,三人(公司)都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成就了最好的自己,因为他们都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心,都有不惧困难的进取心;都有改变国家困境的豪情壮志,都有决心改变现状的家国情怀。 写作时,开篇可以引用名言,再概述材料,然后明确提出自己观点。中间论证时,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先写何为青年为国为家的责任担当,再写为何要有责任担当,最后写怎样做到责任担当。也可以运用并列式结构,以青年要心怀家国情为核心,分别从不惧困难、进取有为、勇担责任几个方面写新时代青年的具体做法,可以使用个人事例,也可以使用集体事例,还可以运用排比论据。在每个分论点论证时,如果能恰当地使用名言,会让文章锦上添花。立意:1.肩扛责任,无畏进取。2.心怀家国,勇担重任。3.无惧困难,进取有为。4.心有豪情为国,肩有责任担当。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01-13 03:35:01 页数:20
价格:¥2 大小:706.4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