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什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5

2/35

剩余3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什邡中学高2022级第三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新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历地理隔离后,再出现生殖隔离B.自然选择作用的是个体的基因型C.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直接证据是化石D.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单细胞好氧菌2.寄生在某种鸟的羽毛的羽虱大量繁殖会造成鸟的羽毛失去光泽和尾羽残缺不全,影响雄鸟的求偶繁殖。若该种群中对羽虱有抵抗力的个体AA和Aa分别占20%和40%,则a基因的频率为()A.40%B.50%C.60%D.30%3.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弯曲生长,针对这一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B.促进生长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C.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D.生长素分布不均匀4.下列各项是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吲哚乙酸,α-萘乙酸、2,4-D等均可调节植物的生长,它们都是植物生长调节剂B.与天然激素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易分解,效果比较稳定C.有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延长储藏期的青鲜素可能有致癌作用D.利用大麦芽生产啤酒时,用赤霉素处理大麦,使其无需发芽就可产生a-淀粉酶5.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CO2、解旋酶、Cl﹣、尿素B.唾液淀粉酶、溶菌酶、胰岛素、糖蛋白C.K+、血浆蛋白、性激素、脂肪酸D.Ca2+、载体蛋白、胃蛋白酶、DNA聚合酶6.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可引起一些疾病,损害人体的健康。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在首次接触过敏原时所发生的反应B.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B细胞,使之大量死亡C.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常见的自身免疫病 D.在器官移植中,只要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不会引起排斥反应了7.人体对水的摄入量超过排出量时会导致机体内水的总量过多,表现为细胞外液增多、血钠浓度降低,严重时会出现水中毒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和正常状态相比,水中毒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细胞体积增大B.人体中的液体在组织间隙中积聚导致的水肿现象就是水中毒C.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人体若只补充水不补充盐,可能会导致水中毒D.若水中毒较严重且不能及时有效缓解,会对细胞造成损伤,危害健康8.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Ⅰ、Ⅱ、Ⅲ三种激素,下表所示的是注射相应激素一段时间后大白鼠出现的生理反应。据此判断,Ⅰ、Ⅱ、Ⅲ三种激素的化学名称分别是(  )注射的激素生理反应Ⅰ出现低血糖症状,甚至昏迷Ⅱ蛋白质合成加快,软骨生长明显Ⅲ呼吸、心率加快,体内产热量增加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B.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9.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甲图中,反射弧中包含三个突触B.兴奋在③处和⑥处传导时,信号变化和速度均不同C.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a、c为兴奋部位D.电刺激⑤处,测量③处的电位变化,可验证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10.下列关于脑和脊髓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脊髓和脑组成中枢神经系统 B.喝醉酒的人语无伦次,走路歪斜,原因是酒精麻痹了大脑C.临床上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病人,其肯定没有受损的部位是脑干D.平衡木运动员训练时,调节躯体平衡和协调运动的主要结构是小脑11.小鼠甲状腺的内分泌机能受机体内、外环境因素影响,部分调节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RH遍布全身血液,并定向作用于垂体B.低于机体生理浓度时的TH对TSH的分泌起促进作用C.饮食缺碘会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引起甲状腺组织增生D.给小鼠注射抗TRH血清后,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弱12.下列有关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蛋白质B.生长素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产生C.随太空飞船进入太空的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不会发生极性运输D.生长素主要分布在分裂旺盛的部位13.如图是人体免疫系统概念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非特异性免疫,乙是特异性免疫B.丙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C.丁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D.抗体抵抗抗原的作用属于第三道防线14.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生物繁殖的单位是个体B.环境可诱导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C.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D.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将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不断进化15.下图表示在其他环境条件一定时,不断改变海水浓度,甲、乙、丙三种海蟹血液浓度的变化趋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①无法判断甲、乙、丙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的强弱②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③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丙A.②③B.①②C.①②③D.①16.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如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C.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17.如下图所示,图1是完成一次神经冲动的膜电位变化曲线,图2是反射弧的模式图,其中a、b是电极,c是灵敏电位计,图3是某同学在医院采指血化验时,局部反射弧结构如下,A、B、C为神经细胞的部分结构,请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提高细胞外Na+浓度,则图1中C点上移B.刺激图2中b处,乙收缩,但c中指针不发生偏转,该过程不属于反射C.图3中乙酰胆碱能促进Na+内流,5羟色胺能促进Cl-内流D.图3中Na+内流会引起神经元C突触后膜电位改变,Cl-内流则不会18.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如图所示,P点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该图可表示()A.去掉顶芽后侧芽生长素浓度的变化B.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C.水平放置后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D.水平放置后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19.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简称流感病毒,其表面有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等蛋白。下列关于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的免疫反应及相关预防措施,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细胞依靠自身表面的受体来辨认流感病毒的HA和NA,从而引发免疫反应B.B细胞受到流感病毒和辅助性T细胞的双重信号刺激后被激活,进而分泌抗体 C.被流感病毒感染细胞膜表面可发生变化,可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与之结合D.接种疫苗不能完全避免患流感,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做好个人防护也可以预防流感20.如图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维持的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相关物质,Ⅰ、Ⅱ、Ⅲ、Ⅳ表示相关系统,甲、乙、丙、丁表示四种液体,A、B表示相关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种液体构成了内环境B②④可以分别表示CO2和代谢废物C.病人大量失钠,对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外液D.口服药物后,药物分子发挥作用离不开Ⅱ、Ⅳ系统的作用第II卷(共60分)21.回答下列有关免疫的问题:(1)在正常个体中,入侵机体的感染性病毒颗粒迅速被清除,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功能。HSV1侵染时,抗原呈递细胞(APC)能__________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体内的APC细胞有____________。(2)抗体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受到抗原刺激时,该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3)HIV主要攻击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几乎全部丧失。(4)如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抗原Y的抗体量的是曲线_________(填序号);表示抗原X的抗体量的是曲线_________(填序号),其特点是_________,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细胞的作用。 22.I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在脑内能传递兴奋及愉悦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与各种上瘾行为有关。回答下列问题:(1)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_____结合,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此时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__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2)突触前膜上存在“多巴胺回收泵”,可将多巴胺由突触间隙“送回”突触小体内。可卡因(一种毒品)可与“多巴胺回收泵”结合,使得多巴胺不能及时被回收,从而_______(选填“延长”或“缩短”)“愉悦感”时间。这一过程可以用下图中_______(选填“x”“y”或“z”)曲线表示。“愉悦感”的产生部位是_______________。(3)研究发现,机体能通过减少受体蛋白数量来缓解毒品刺激,导致突触后膜对神经递质的敏感性__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毒品成瘾是中枢神经系统对长期使用成瘾性毒品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状态,吸毒成瘾者必须在足量毒品维持下才能保持正常生理功能,因此只有长期坚持强制戒毒,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毒瘾才能真正解除。II当人行走时,一只脚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会引起同侧腿伸肌舒张,屈肌收缩而产生屈曲动作;同时对侧腿伸肌收缩,屈肌舒张而产生伸展动作,使人迅速抬脚,又不会跌倒。如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注:“+”表示突触释放兴奋性递质;“-”表示突触释放抑制性递质 (4)伤害性刺激使人迅速抬脚的反射过程中,兴奋是以__________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进行__________(选填“单”或“双”)向传导的。兴奋部位的神经纤维膜外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电位。(5)当兴奋传到突触前膜时,膜内的__________释放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其中会释放抑制性递质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选填“甲”“乙”“丙”或“丁”)。该过程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功能相关。23.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及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图甲中可表示单子叶农作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________,可选用图中________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哪些植物生命活动同时体现了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举两例):___________(2)图乙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激素甲代表的是____________,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起的作用是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3)为研究根的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根的生长情况,该实验的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是_____________。据此还说明了植物激素调节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__________。(4)生产上可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生根,若类似物浓度较低,可用___________法(填“浸泡”或“沾蘸”)处理插条。24.人体内体液调节广泛存在,对维持内环境稳态、保证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1)食物和胃酸的混合物进入小肠后,可刺激小肠黏膜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激素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_(选填“胰腺”或“胰岛”),引起胰液的分泌,该激素还可抑制胃酸的分泌。 (2)严重呕吐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机体可通过刺激位于_________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泌增多,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呕吐引起无法进食会导致机体血糖浓度降低,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使胰岛_________细胞分泌增强。(3)寒冷环境中,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量受垂体的调节,而垂体的活动又受下丘脑调控,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______________调节。机体通过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使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4)怀孕母亲缺碘时,其体内______分泌量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使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分泌量增加,结果导致其甲状腺增生。胎儿的发育也会因缺碘而受到影响,尤其是____的发育。25.胰岛B细胞内K+浓度为细胞外的30倍左右,细胞外Ca2+浓度为细胞内的10000倍左右,与神经细胞一样,也存在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图1所示,细胞内ATP浓度升高,导致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K+外流受阻,进而触发Ca2+大量内流,最终导致胰岛素的分泌。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为GLUT-4,其作用机制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1分析可知,进食后葡萄糖通过________方式进入胰岛B细胞,经细胞的________(填生理过程 名称)氧化分解产生ATP,ATP浓度升高引起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此时触发了Ca2+大量内流,使胰岛B细胞产生兴奋,此时膜外电位发生的变化为___________,进而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胰岛素的释放。(2)图1所示的胰岛B细胞产生的信号分子作用于图2所示的细胞,则图2对应的细胞称为_____________细胞,信号分子经过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实现了血糖浓度的降低,这种调节是________调节。(3)据图2分析,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后,经过细胞内的信号传递,引起含GLUT-4的囊泡与________的融合,从而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能力。胰岛素促进细胞内葡萄糖去向中的①和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将正常胰岛B细胞分别接种于含有5.6mmol/L葡萄糖(低糖组)和16.7mmol/L葡萄糖(高糖组)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两组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发现高糖组胰岛素含量较低糖组多,此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什邡中学高2022级第三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新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历地理隔离后,再出现生殖隔离B.自然选择作用的是个体的基因型C.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直接证据是化石D.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单细胞好氧菌【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进化: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有更多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的基因频率会不断提高,相反,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留下后代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的基因频率会不断降低。【详解】A、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需要经历地理隔离,比如多倍体育种,A错误;B、自然选择作用的是个体的表现型,B错误;C、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直接证据是化石,C正确;D、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单细胞厌氧菌,D错误。故选C。2.寄生在某种鸟的羽毛的羽虱大量繁殖会造成鸟的羽毛失去光泽和尾羽残缺不全,影响雄鸟的求偶繁殖。若该种群中对羽虱有抵抗力的个体AA和Aa分别占20%和40%,则a基因的频率为()A.40%B.50%C.60%D.30%【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1)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2)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详解】ABCD、AA和Aa分别占20%和40%,则aa占40%,因此a的基因频率=40%×1/2+40%×1=60%,ABD错误,C正确。故选C。3.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弯曲生长,针对这一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B.促进生长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C.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D.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答案】C【解析】【分析】胚芽鞘的尖端是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同时也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详解】A、胚芽鞘的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A正确;B、促进生长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B正确;C、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不是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C错误;D、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导致胚芽鞘背光侧生长的速度比向光侧快,从而造成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可见,胚芽鞘在单侧光照射下的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D正确。故选C。【点睛】4.下列各项是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吲哚乙酸,α-萘乙酸、2,4-D等均可调节植物的生长,它们都是植物生长调节剂B.与天然激素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易分解,效果比较稳定C.有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延长储藏期的青鲜素可能有致癌作用D.利用大麦芽生产啤酒时,用赤霉素处理大麦,使其无需发芽就可产生a-淀粉酶【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是植物自身产生,并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主要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等,而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通过化学方法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物质,其特点是不易分解,效果稳定,但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化学物质,如α-萘乙酸、2,4-D、乙烯利等。【详解】A、α-萘乙酸、2,4-D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但吲哚乙酸是植物体自身产生的植物激素,不是植物生长调节剂,A错误;B、与天然激素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易分解,效果比较稳定,B正确; C、有些植物生长调节剂会损害人体健康,如延长储藏期的青鲜素可能有致癌作用,C正确;D、利用大麦芽生产啤洒时,用赤霉素处理大麦,使其不用发芽即可产生a-淀粉酶,D正确。 故选A。5.下列各组物质中,全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CO2、解旋酶、Cl﹣、尿素B.唾液淀粉酶、溶菌酶、胰岛素、糖蛋白C.K+、血浆蛋白、性激素、脂肪酸D.Ca2+、载体蛋白、胃蛋白酶、DNA聚合酶【答案】C【解析】【分析】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凡存在于血浆、组织液或淋巴中的物质均属内环境成分(如血浆蛋白、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氨基酸、递质、激素等),以下两种情况不属内环境成分:①只存在于细胞内(不分泌出细胞)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如血红蛋白、呼吸酶、膜上的载体等)。②只存在于与人体外界环境相通的腔中的物质不属内环境成分,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等。【详解】A、CO2、Cl-、尿素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而解旋酶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B、唾液淀粉酶属于消化酶、糖蛋白在细胞膜上,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B错误;C、K+、血浆蛋白、性激素、脂肪酸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正确;D、Ca2+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而载体蛋白在细胞膜上、胃蛋白酶属于消化酶、DNA聚合酶在细胞内,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错误。故选C。6.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可引起一些疾病,损害人体的健康。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在首次接触过敏原时所发生的反应B.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B细胞,使之大量死亡C.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常见的自身免疫病D.在器官移植中,只要供者与受者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不会引起排斥反应了【答案】C【解析】【分析】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详解】A、过敏反应是指机体在再次接受过敏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A错误;B、艾滋病的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辅助性T细胞,使之大量死亡,B错误;C、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常见的自身免疫病,C正确;D、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时,器官移植引起的排斥反应较小,D错误。故选C。【点睛】7.人体对水的摄入量超过排出量时会导致机体内水的总量过多,表现为细胞外液增多、血钠浓度降低,严重时会出现水中毒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和正常状态相比,水中毒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细胞体积增大B.人体中的液体在组织间隙中积聚导致的水肿现象就是水中毒C.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人体若只补充水不补充盐,可能会导致水中毒D若水中毒较严重且不能及时有效缓解,会对细胞造成损伤,危害健康【答案】B【解析】【分析】水中毒是指人体对水的摄入量超过排出量时会导致机体内水的总量过多,表现为细胞外液增多、血钠浓度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会导致细胞吸水量增加,从而导致细胞肿胀。【详解】A、水中毒时,细胞外液增多,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会引起细胞内液增多,细胞体积变大,A正确;B、组织水肿时,人体组织液中的溶液含量增加,而水中毒的最主要原因是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血钠浓度降低,B错误;C、在高温潮湿环境中,人体大量出汗,若只补充水,而不补充盐,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严重的会导致水中毒,C正确;D、水中毒严重时,会引起细胞内液增多,影响细胞正常生命活动,危害健康,D正确。故选B。8.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Ⅰ、Ⅱ、Ⅲ三种激素,下表所示的是注射相应激素一段时间后大白鼠出现的生理反应。据此判断,Ⅰ、Ⅱ、Ⅲ三种激素的化学名称分别是(  )注射的激素生理反应 Ⅰ出现低血糖症状,甚至昏迷Ⅱ蛋白质合成加快,软骨生长明显Ⅲ呼吸、心率加快,体内产热量增加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B.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答案】C【解析】【分析】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促进生长,特别是骨的生长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而升高血糖,使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等;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促进神经系统发育的作用。【详解】根据各种激素的生理作用,分析表格可知:注射激素Ⅰ出现低血糖症状,甚至昏迷,则注射的是具有降低血糖作用的胰岛素;注射激素Ⅱ出现蛋白质合成加快,软骨生长明显,则注射的是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并使软骨生长作用的生长激素;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是肾上腺素或甲状腺激素的作用,C符合题意。故选C。9.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甲图中,反射弧中包含三个突触B.兴奋在③处和⑥处传导时,信号变化和速度均不同C.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a、c为兴奋部位D.电刺激⑤处,测量③处的电位变化,可验证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答案】B【解析】【分析】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 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2、根据甲图分析可知:①是感受器,②是效应器,③是传入神经,④是灰质,⑤是传出神经,⑥是突触;分析乙图:静息时,K+外流,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受刺激后,Na+内流,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故图中b为兴奋部位。【详解】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甲图中共显示了三个、三种神经元,即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两个但只有一种突触,即轴突-胞体,A错误;B、兴奋在③处以在电信号传导,在⑥处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导,③处传导速度较⑥处快,B正确;C、由于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所以若乙图表示在兴奋传导过程中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b为兴奋部位,a、c为未兴奋部位,C错误;D、因缺乏对照实验,只电刺激⑤处,测量③处测电位变化,不能验证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D错误。故选B。10.下列关于脑和脊髓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脊髓和脑组成中枢神经系统B.喝醉酒的人语无伦次,走路歪斜,原因是酒精麻痹了大脑C.临床上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的病人,其肯定没有受损的部位是脑干D.平衡木运动员训练时,调节躯体平衡和协调运动的主要结构是小脑【答案】B【解析】【分析】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其中大脑皮层是调节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和语言中枢;小脑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脊髓腰段是调节下肢躯体运动和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详解】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A正确;B、人喝醉酒后,走路摇摇晃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小脑;发生语无伦次的现象,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B错误;C、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均与脑干的功能有关,所以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活动的病人,他肯定没有受损伤的部位是脑干,C正确; D、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平衡木运动员表演时,起调节躯体平衡、控制动作姿势和协调作用的主要结构是小脑,D正确。故选B。11.小鼠甲状腺的内分泌机能受机体内、外环境因素影响,部分调节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RH遍布全身血液,并定向作用于垂体B.低于机体生理浓度时的TH对TSH的分泌起促进作用C.饮食缺碘会影响下丘脑和垂体的功能,引起甲状腺组织增生D.给小鼠注射抗TRH血清后,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弱【答案】B【解析】【分析】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可见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详解】A、TRH通过血液运输,所以遍布全身血液,由于垂体上具有TRH的特异性受体,所以TRH定向作用于垂体,A正确;B、TH对垂体存在负反馈调节,TH对TSH的分泌起抑制作用,不能对TSH的分泌起促进作用,B错误;C、饮食缺碘会使TH合成减少,TH的负反馈作用减弱,所以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激素增加,其中垂体分泌的TSH引起甲状腺组织增生,C正确;D、给小鼠注射抗TRH血清后,使垂体分泌的TSH减少,从而使甲状腺分泌的TH减少,TH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热,所以机体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弱,D正确。故选B。12.下列有关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蛋白质B.生长素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产生 C.随太空飞船进入太空的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不会发生极性运输D.生长素主要分布在分裂旺盛的部位【答案】B【解析】【分析】1.生长素的运输包括: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韧皮部的非极性运输以及根尖和茎尖部位的横向运输,其中极性运输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一直可以进行,而横向运输会受到光照的影响,会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同样重力也会影响根和茎部位的近地侧和远地侧生长素的分布。2.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生长素大部分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发育的果实和种子等处。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详解】A、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吲哚乙酸,A错误;B、结合分析可知,生长素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产生,B正确;C、随太空飞船进入太空的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会发生极性运输,因为极性运输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C错误;D、生长素能促进生长,其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D错误。故选B13.如图是人体免疫系统概念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非特异性免疫,乙是特异性免疫B.丙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C.丁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D.抗体抵抗抗原的作用属于第三道防线【答案】B【解析】【分析】(1 )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黏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言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其中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2)图中:甲是非特异性免疫,乙是特异性免疫,丙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丁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详解】A、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甲,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乙,A正确;B、丙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B错误;C、丁主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C正确;D、抗体抵抗抗原的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D正确。故选B。14.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生物繁殖的单位是个体B.环境可诱导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C.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D.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将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不断进化【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表示自然选择;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相互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详解】A、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A错误;B、生物的变异通常是不定向的,环境不可诱导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B错误;C、生殖隔离是指自然状态下,个体不能交配或者交配后产生的后代不育,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C错误;D、生物能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D正确。故选D。15.下图表示在其他环境条件一定时,不断改变海水浓度,甲、乙、丙三种海蟹血液浓度的变化趋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①无法判断甲、乙、丙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的强弱②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弱的是乙③调节内环境相对稳定能力最强的是丙A.②③B.①②C.①②③D.①【答案】A【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随着海水浓度升高,甲的血液浓度在一定范围内较稳定然后上升,乙血液浓度在增大,丁的血液浓度在一定范围内较稳定然后上升再稳定。【详解】①甲在较低浓度下能维持血液浓度的稳定,超过一定的海水浓度范围后上升,说明调节能力较弱;乙的血液浓度随海水浓度上升而上升,说明调节能力很弱;丙在较低海水浓度和较高海水浓度中能维持血液浓度的相对稳定,说明调节能力较强,因此调节能力大小关系为:丙>甲>乙,①错误;②乙的血液浓度随海水浓度上升而上升,调节能力最弱,②正确;③三种海蟹中,丙在较低海水浓度和较高海水浓度中能维持血液浓度的相对稳定,说明调节能力最强,③正确。故选A。16.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如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C.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递到下丘脑,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M),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醇从而增强细胞代谢,该过程属于分级调节。若皮质醇分泌过多,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这属于反馈调节。【详解】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属于神经调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B、从图中可以看出皮质醇存在负反馈调节,即当皮质醇含量较高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对相关激素的分泌,B正确;C、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促进皮质醇分泌属于激素调节,C错误;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会先升高,因存在负反馈调节,故一段时间后会逐渐恢复,D正确。故选C。17.如下图所示,图1是完成一次神经冲动的膜电位变化曲线,图2是反射弧的模式图,其中a、b是电 极,c是灵敏电位计,图3是某同学在医院采指血化验时,局部反射弧结构如下,A、B、C为神经细胞的部分结构,请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提高细胞外Na+浓度,则图1中C点上移B.刺激图2中b处,乙收缩,但c中指针不发生偏转,该过程不属于反射C.图3中乙酰胆碱能促进Na+内流,5羟色胺能促进Cl-内流D.图3中Na+内流会引起神经元C突触后膜电位改变,Cl-内流则不会【答案】D【解析】【分析】1、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2、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详解】A、神经细胞膜外Na+浓度大于膜内,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通道打开,引起细胞外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因此,若提高细胞外Na+浓度,膜内外的Na+浓度差值增大,则图1中C点 上移,A正确;B、刺激图2中b处(效应器),乙收缩,但兴奋在突触结构中只能由突前膜传递至突后膜,所以c(传出神经)不会兴奋,指针不发生偏转,该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B正确;C、分析图中信息可知,乙酰胆碱能促进突触后膜Na+内流,5羟色胺能促进突触后膜Cl-内流,C正确;D、Na+内流会使静息电位变成动作电位,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改变。而Cl-内流会使静息电位差更大,也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改变,D错误。故选D。18.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如图所示,P点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该图可表示()A.去掉顶芽后侧芽生长素浓度的变化B.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C.水平放置后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D.水平放置后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生长素的作用是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从图中看出,虚线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浓度,虚线上方是抑制植物生长的生长素浓度,虚线下方是促进植物生长的生长素浓度。【详解】A、去掉顶芽后,侧芽处生长素浓度逐渐降低,抑制作用解除,进而促进生长,A正确;B、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浓度下降,但都在促进植物生长范围内,不会出现图示虚线之下的区段,B错误;C、由于重力的作用,水平放置的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会随时间延长而升高,C错误;D、水平放置的茎的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会随时间延长而下降,但都在促进植物生长的范围内,曲线应全 部在虚线之下,D错误。故选A。19.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简称流感病毒,其表面有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等蛋白。下列关于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的免疫反应及相关预防措施,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细胞依靠自身表面的受体来辨认流感病毒的HA和NA,从而引发免疫反应B.B细胞受到流感病毒和辅助性T细胞的双重信号刺激后被激活,进而分泌抗体C.被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膜表面可发生变化,可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与之结合D.接种疫苗不能完全避免患流感,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做好个人防护也可以预防流感【答案】B【解析】【分析】流感病毒是RNA病毒,极易发生变异,病毒表面的蛋白质分子改变,所以接种疫苗后仍可感染流感病毒是因为人体免疫系统没有对新突变病毒的记忆。【详解】A、流感病毒表面的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等蛋白是其身份标签,免疫细胞依靠自身表面的受体来辨认它们,A正确;B、B细胞受到流感病毒和辅助性T细胞的双重信号刺激后被激活,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分泌抗体与流感病毒结合,B错误;C、被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靶细胞)膜表面发生变化,是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也是新细胞毒性T细胞与其接触的依据,C正确;D、接种疫苗可以预防流感,但流感病毒容易出现变异,因此疫苗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增强体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个人防护也可以预防流感,D正确。故选B。20.如图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维持的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相关物质,Ⅰ、Ⅱ、Ⅲ、Ⅳ表示相关系统,甲、乙、丙、丁表示四种液体,A、B表示相关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种液体构成了内环境B.②④可以分别表示CO2和代谢废物C.病人大量失钠,对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外液D.口服药物后,药物分子发挥作用离不开Ⅱ、Ⅳ系统的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示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维持的示意图,甲是细胞内液,乙是血浆,丙是组织液,丁是淋巴,Ⅰ是消化系统,Ⅱ是呼吸系统,Ⅲ是泌尿系统,Ⅳ是循环系统。A表示淋巴循环,B表示重吸收作用,①表示食物,②表示二氧化碳,③表示氧气,④为代谢废物。【详解】A、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甲、乙、丙、丁依次是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其中乙、丙、丁三种液体构成了内环境,A错误;B、Ⅱ是呼吸系统,Ⅲ是泌尿系统,②、④分别表示CO2和代谢废物,B正确;C、病人大量失钠,血浆渗透压下降,所以对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影响小于细胞外液,C错误;D、口服药物后,药物分子要经过Ⅰ(消化系统)进入血浆中,再经过Ⅳ(循环系统)运输,作用靶细胞,D错误。故选B。第II卷(共60分)21.回答下列有关免疫的问题:(1)在正常个体中,入侵机体的感染性病毒颗粒迅速被清除,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_功能。HSV1侵染时,抗原呈递细胞(APC)能__________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体内的APC细胞有____________。 (2)抗体的化学本质为__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受到抗原刺激时,该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3)HIV主要攻击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几乎全部丧失。(4)如图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当注入抗原X,抗体产生量的变化是曲线a。若第8天,同时注射抗原Y和X,图中表示抗原Y的抗体量的是曲线_________(填序号);表示抗原X的抗体量的是曲线_________(填序号),其特点是_________,这是因为初次免疫反应时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细胞的作用。【答案】(1)①.免疫防御②.摄取和加工处理③.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2)①.蛋白质②.B淋巴细胞或记忆B(3)辅助性T细胞(4)①.c②.b③.反应更快、更强烈④.记忆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将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抗体产生量的变化.初次注射抗原X时,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抗体,将抗原消灭后,抗体数量逐渐减少;再次注射抗原X和Y时,对于抗原X是第二次免疫反应,机体会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因此对应于曲线b;对于抗原Y是初次免疫,因此产生抗体数量少且速度慢,对应于曲线c。【小问1详解】在正常个体中,入侵机体的感染性病毒颗粒迅速被清除,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功能。HSV1侵染时,抗原呈递细胞(APC)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体内的APC细胞有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小问2详解】抗体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当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受到抗原刺激时,该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分泌到血液中。【小问3详解】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辅助性T细胞,最终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几乎全部丧失;【小问4详解】 抗原注射到兔体内后,会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当抗原X再次进入机体后,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并分泌大量的抗体,即第二次免疫应答反应更快更强,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因此同时注射抗原Y和X,对抗原X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b,对抗原Y的抗体产生量是曲线c。22.I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在脑内能传递兴奋及愉悦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与各种上瘾行为有关。回答下列问题:(1)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_____结合,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此时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__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2)突触前膜上存在“多巴胺回收泵”,可将多巴胺由突触间隙“送回”突触小体内。可卡因(一种毒品)可与“多巴胺回收泵”结合,使得多巴胺不能及时被回收,从而_______(选填“延长”或“缩短”)“愉悦感”时间。这一过程可以用下图中_______(选填“x”“y”或“z”)曲线表示。“愉悦感”的产生部位是_______________。(3)研究发现,机体能通过减少受体蛋白数量来缓解毒品刺激,导致突触后膜对神经递质的敏感性__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毒品成瘾是中枢神经系统对长期使用成瘾性毒品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状态,吸毒成瘾者必须在足量毒品维持下才能保持正常生理功能,因此只有长期坚持强制戒毒,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毒瘾才能真正解除。II当人行走时,一只脚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会引起同侧腿伸肌舒张,屈肌收缩而产生屈曲动作;同时对侧腿伸肌收缩,屈肌舒张而产生伸展动作,使人迅速抬脚,又不会跌倒。如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注:“+”表示突触释放兴奋性递质;“-”表示突触释放抑制性递质(4)伤害性刺激使人迅速抬脚的反射过程中,兴奋是以__________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进行__________(选填“单”或“双”)向传导的。兴奋部位的神经纤维膜外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电位。 (5)当兴奋传到突触前膜时,膜内的__________释放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其中会释放抑制性递质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选填“甲”“乙”“丙”或“丁”)。该过程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功能相关。【答案】22.①.(特异性)受体②.相反23.①.延长②.y③.大脑皮层24.①.降低②.神经递质受体蛋白数量恢复到正常水平25.①.电信号(或神经冲动)②.单③.负26.①.突触小泡②.乙③.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或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解析】【分析】动作电位产生后,兴奋部位立刻恢复静息电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相同;兴奋经过突触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同时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小问1详解】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使得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此时膜外电流方向是未兴奋部位向兴奋部位,兴奋传导的方向是从兴奋部位向未兴奋部位,二者方向相反。【小问2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卡因(一种毒品)可与“多巴胺回收泵”结合,使得多巴胺不能及时被回收,则多巴胺会不断的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得突触后膜持续性兴奋,从而延长了“愉悦感”的时间,但是多巴胺最终还是被100%回收的,如图中y曲线所示;“愉悦感”等感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小问3详解】受到毒品刺激后,机体通过减少受体蛋白数量来缓解毒品刺激,导致突触后膜对神经递质的敏感性降低,这是机体的一种适应;毒品成瘾是中枢神经系统对长期使用成瘾性毒品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状态,吸毒成瘾者必须在足量毒品维持下才能保证保持正常生理功能,因此只有长期坚持强制戒毒,使神经递质受体蛋白数量恢复到正常水平,毒瘾才能真正解除。【小问4详解】兴奋的传导形式为电信号、局部电流或者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传导是双向的,由于反射弧中存在突触,在突触传递的单向性决定了在反射弧中也是单向的。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形成动作电位时膜电位发生逆转,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小问5详解】当兴奋传到突触前膜时,膜内的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膜融合,释放出里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膜电位改变,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脚受到刺激时,乙会释放抑制 性递质,左侧腿伸肌舒张,屈肌收缩而产生屈曲动作;同时对侧腿伸肌收缩,屈肌舒张而产生伸展动作,使人迅速抬脚,又不会跌倒,该过程与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或者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密切相关。23.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及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图甲中可表示单子叶农作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________,可选用图中________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哪些植物生命活动同时体现了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举两例):___________(2)图乙为去掉其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激素甲代表的是____________,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起的作用是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3)为研究根的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该实验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根的生长情况,该实验的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是_____________。据此还说明了植物激素调节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__________。(4)生产上可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生根,若类似物浓度较低,可用___________法(填“浸泡”或“沾蘸”)处理插条。【答案】(1)①.2②.d③.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2)①.生长素②.促进(3)①.乙烯浓度②.根尖放在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等量蔗糖③.相互作用,共同调节(4)浸泡【解析】【分析】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说明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敏感;使用生长素类似物时,若类似物浓度较低,可用浸泡法,若类似物浓度高,则用沾蘸法。【小问1详解】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说明双子叶杂草比单子叶农作物对生长素敏感,即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2;选择d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既抑制双子叶杂草的生长,同时又能促进单子叶农作物的生长,该现象说明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均同时体现了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小问2详解】据图分析,激素甲在去顶芽后急剧下降,说明顶芽可产生甲,即甲表示生长素,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生长,激素乙是细胞分裂素,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看图可知: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起的作用是促进。植物体合成细胞分裂素的部位主要是根尖,乙图说明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小问3详解】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因变量是乙烯浓度和根的生长情况。对照组为取等量的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该实验证明植株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小问4详解】若类似物浓度较低,可用浸泡法,若类似物浓度高,则用沾蘸法。24.人体内体液调节广泛存在,对维持内环境稳态、保证各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1)食物和胃酸的混合物进入小肠后,可刺激小肠黏膜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激素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_(选填“胰腺”或“胰岛”),引起胰液的分泌,该激素还可抑制胃酸的分泌。(2)严重呕吐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机体可通过刺激位于________________的渗透压感受器,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泌增多,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呕吐引起无法进食会导致机体血糖浓度降低,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使胰岛_________细胞分泌增强。(3)寒冷环境中,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量受垂体的调节,而垂体的活动又受下丘脑调控,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______________调节。机体通过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使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4)怀孕母亲缺碘时,其体内______分泌量下降,通过反馈调节,使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分泌量增加,结果导致其甲状腺增生。胎儿的发育也会因缺碘而受到影响,尤其是____的发育。 【答案】24.①.促胰液素②.胰腺25.①.下丘脑②.抗利尿激素③.A26.①.分级②.(负)反馈27.①.甲状腺激素②.促甲状腺激素③.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④.神经系统【解析】【分析】1、促胰液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小肠黏膜产生,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2、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3、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小问1详解】食物和胃酸的混合物进入小肠后,可刺激小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该激素作用于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该激素还可抑制胃酸的分泌。【小问2详解】严重呕吐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从而通过刺激位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血糖浓度升高,呕吐引起无法进食会导致血糖浓度降低,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使胰岛A细胞分泌增强。【小问3详解】寒冷环境中,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量受垂体的调节,而垂体的活动又受下丘脑调控,说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多时,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从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故机体通过反馈(负反馈)作用,使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经常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小问4详解】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怀孕母亲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分泌量会下降,对下丘脑和垂体的负反馈调节减弱,故通过反馈调节,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都会增加,结果导致其甲状腺增生。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怀孕母亲缺碘时,胎儿的发育会受到影响,尤其是神经系统的发育受到的影响最大,最终可能患上呆小症。25.胰岛B细胞内K+浓度为细胞外的30倍左右,细胞外Ca2+浓度为细胞内的10000 倍左右,与神经细胞一样,也存在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当血糖浓度升高时,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如图1所示,细胞内ATP浓度升高,导致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K+外流受阻,进而触发Ca2+大量内流,最终导致胰岛素的分泌。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为GLUT-4,其作用机制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1分析可知,进食后葡萄糖通过________方式进入胰岛B细胞,经细胞的________(填生理过程名称)氧化分解产生ATP,ATP浓度升高引起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此时触发了Ca2+大量内流,使胰岛B细胞产生兴奋,此时膜外电位发生的变化为___________,进而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胰岛素的释放。(2)图1所示的胰岛B细胞产生的信号分子作用于图2所示的细胞,则图2对应的细胞称为_____________细胞,信号分子经过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实现了血糖浓度的降低,这种调节是________调节。(3)据图2分析,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后,经过细胞内的信号传递,引起含GLUT-4的囊泡与________的融合,从而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能力。胰岛素促进细胞内葡萄糖去向中的①和②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将正常胰岛B细胞分别接种于含有5.6mmol/L葡萄糖(低糖组)和16.7mmol/L葡萄糖(高糖组)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两组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发现高糖组胰岛素含量较低糖组多,此结果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协助扩散②.呼吸作用③.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④.促进(2)①.(胰岛素的)靶②.激素(3)①.细胞膜②.合成糖原③.转化成非糖物质(4)葡萄糖浓度能影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且高糖环境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解析】【分析】1、分析图2可知,当血糖浓度增加时,葡萄糖进入胰岛B细胞,引起细胞内ATP浓度增加,进而导致ATP敏感钾离子通道关闭,K+外流受阻,进而触发Ca2+大量内流,由此引起胰岛素分泌,胰岛素通过促进靶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使血糖降低。2、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由图2可知,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后,经过细胞内信号传递,促进了含GLUT-4的嚢泡与细胞膜的融合,这就增加了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的数量,从而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小问1详解】据图分析可知,葡萄糖分子顺浓度运输,即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胰岛B细胞,细胞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葡萄糖产生ATP,ATP含量升高又引起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触发的Ca2+大量内流,使胰岛B细胞产生兴奋,意味着膜电位已经由静息电位变化为动作电位,即膜外由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细胞兴奋导致胰岛素释放,故为促进作用。【小问2详解】图1是胰岛B细胞,该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与图2上的M蛋白结合,故图2细胞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这一调节是通过胰岛素来完成的,属于激素调节,调节的结果是使血糖浓度下降,故又属于(负)反馈调节。【小问3详解】据图析,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后,经过细胞内信号传递,促进了含GLUT-4的嚢泡与细胞膜的融合,这就增加了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的数量,从而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胰岛素促进细胞内葡萄糖去向中的①和②指的是除氧化分解以外的合成糖原,以及转化成非糖物质两个方面的去向。【小问4详解】如果将正常胰岛B细胞分别接种于含有5.6mmol/L葡萄糖(低糖组)和16.7mmol/L葡萄糖(高糖组)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两组培养液中胰岛素的含量,发现高糖组释放胰岛素多,此结果说明 内环境中葡萄糖浓度的高低能影响胰岛B细胞胰岛素的分泌,且高糖环境能促进其分泌胰岛素。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4-01-09 15:25:02 页数:35
价格:¥2 大小:2.12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