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什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什邡中学高2022级平实班第三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8分)1.河北兴隆战国冶铸遗址共出土铁范40副,87件,其中60%为农具范。河南新郑、山东临淄、江西新建等地也有类似战国铁范出土。据此可知()A.中国古代冶铁技术领先世界B.传统农业生产注重精耕细作C.农用动力发生了革命性变化D.战国铁制农具使用逐渐推广【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材料“河南新郑、山东临淄、江西新建等地也有类似战国铁范出土”体现的是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在各地都有分布,从而能够看出战国时期铁制农具使用较为普遍,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同其它地区的比较,所以无法得出中国古代冶铁技术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A项;精耕细作指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尽可能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农用动力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指的是牛耕的使用,排除C项。故选D项。2.秦汉文书以简牍为基本形制,包括下行、上行和平行三大类,连接着不同的区域和人员,形成了行政赖以维持的信息网络。据此可知,秦汉文书制度A.消除了地方割据B.加快了统一进程C.推动了决策民主D.加强了国家治理【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秦汉文书以简牍为基本形制,包括下行、上行和平行三大类,连接着不同的区域和人员,形成了行政赖以维持的信息网络。”可知,秦汉文书以简牍为基本形制,成为连接和维持地方治理的重要工具,对加强国家治理具有重要的作用,D项正确;消除了地方割据,“消除了”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秦汉时期,国家已经实现了统一,排除B项;秦汉文书是一种治理工具,不存在决策民主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3.下表是两部史书关于交子的不同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交子()时间出处记载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初,蜀民以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元朝脱脱《宋史·食货志》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一交一缗……谓之交子A.真宗时成为法定货币B.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是蜀地商人私自发行D.源于商业贸易的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以钱重,谓之交子,以便贸易”“不便贸易,设质剂之法”等信息可知,交子最早出现于北宋四川地区,最初的目的是方便经商,即源于商业贸易的需要,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交子是为便于经商而出现,没有体现在真宗时成为法定货币,并且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但材料内容没有强调是否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交子是为便于经商而出现,蜀地商人私自发行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4.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下图空白处是()A.察举制B.世官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度下,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尊儒制度使得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为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思想基础;国有专营制度有效控制国家重要资源,扩大了中央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而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为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D项正确;察举制是自下而上的选官方式,不利于中央集权;世官制指世代为官,官吏都具有世袭官职的特权,后期逐渐不适应时代发展;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的重要工具,影响中央集权。ABC项不符合题意要求,排除ABC项。故选D项。 5.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材料中乡约制度的主要作用是A.加强中央集权B.加强基层治理C.确立儒学权威D.强化重农抑商【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体现的是乡约制度对于促进地方生产、教化民众的作用,这主要和基层治理有关,B正确;AC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选B。6.清初,政府确立了以单纯的人丁编审为核心的户籍管理制度。乾隆三十七年(1772),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嗣后编审之例,著永行停止”。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政策的调整B.赋役制度的变革C.基层治理失控D.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清初实行单纯的人丁编审为核心的户籍管理制度。随着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到乾隆三十七年,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由此可知,导致材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赋役制度的变革,B项正确;清朝时土地政策没有变化,排除A项;赋税影响户籍管理,并非基层治理失控,排除C项;商品经济发展不是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7.1898年,光绪皇帝颁布上谕:“着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其如何分场命题考试,一切详细章程,该部即妥议具奏"。据此可知,当时清政府()A.应时代要求选拔人才B.着力实施学堂选官制度C.摒弃了中体西用思想D.探索分科分类考试制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着自下科为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向用四书文者,一律改试策论,其如何分场命题考试,一切详细章程,该部即妥议具奏”可知,戊戌变法改革选官制度,选拔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A项正确;1904年清政府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排除B项;材料中仍然是科举考试,说明中体西用思想并未摒弃,排除C项;科举制在隋唐时期已经探索分科分类考试,排除D项。故选A项。8.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中,首次使用“中华民族”一词,此后他还指 出:近代西方社会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民族主义。这些思想()A.使华夏民族认同感开始形成B.为维新变法营造了舆论氛围C.抵制了西方殖民者文化侵略D.激发了国人救亡图存的意识【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随着近代以来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和近代西方民主民族思想的广泛传播,梁启超提出和使用“中华民族”一词,这激发了国人救亡图存的意识,推动了民族救亡运动和民主革命的发展,D项正确;华夏民族认同感在此之前就已出现,排除A项;维新变法运动早已失败,排除B项;梁启超使用“中华民族”一词,激发了国人救亡图存的意识,未体现抵制西方殖民者文化侵略,排除C项。故选D项。9.1935年11月3日,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颁布“法币政策”,其中规定“自本年11月4日起,以中交三行发行之钞票为法币。一切公私款项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违者没收。”此次币制改革()A.延续了民初的传统政策B.直接导致恶性通货膨胀C.杜绝了中国白银的外流D.有利于国内金融的稳定【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自本年11月4日起,以中交三行发行之钞票为法币。一切公私款项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违者没收。”并结合所学可知,法币改革促使币制走向统一,是中国货币制度的进步,有利于稳定国内金融秩序,D项正确;币制改革并未延续民初的传统政策,排除A项;1948年,为了挽救实行法币所引起的国民经济崩溃的局面,发行金圆券,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排除B项;币制改革有利于防止白银外流,“杜绝”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10.1939年1月,《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组织条例》规定:各级参议会有包括选举边区政府主席、政府委员、高等法院院长,监督及弹劾边区各级政务人员,批准边区有关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各项计划等职权;参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该条例的颁布主要是为了()A.推翻国民党独裁专制统治B.巩固陕甘宁苏维埃政权C.扩大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D.适应民族解放战争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各级参议会有包括选举边区政府主席、政府委员、高等法院院长,监督及弹劾边区各级政务人员……参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通过对参议会和参议员的规定,来拉拢更多的人士共同抗日,D项正确;这一时期,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排除A项;抗战时期,是边区政府,受国民 政府领导,排除B项;抗战时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革命统一战线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战线,排除C项。故选D项。11.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部分成果。据此可知,当时中国时间外交成果1953年12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4月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6月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1955年4月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A.采取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努力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C.外交政策展现出务实自信的趋势D积极开展反殖反霸多边外交活动【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展示了20世纪50年代一些外交成果,根据所学可知,这是现代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基本原则指导下的外交成果,而且不但走向了国际舞台,还为国际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提供了可供参阅的基本原则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万隆会议上所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更是推动了会议圆满成功,这些显示了中国外交的务实自信风采。故答案为C项。A项,不结盟外交是现代中国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表格中的“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不属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万隆会议是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会议,但是日内瓦会议是苏、美、英、法、中世界五大国参加的会议,其中有殖民主义国家,由材料信息不能得出积极开展反殖反霸多边外交活动的结论,排除。【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12.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奴隶贸易,奴隶船还给美洲带来了西非水稻,这种水稻在18世纪成为南卡罗莱纳和佐治亚沿海经济的基础。这反映了() A.殖民活动引发了北美的族群变化B.黑奴贸易促进了种植园经济发展C.欧亚作物的传入影响了美洲农业D.物种交流改变了当地的经济结构【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奴隶贸易,奴隶船还给美洲带来了西非水稻,这种水稻在18世纪成为南卡罗莱纳和佐治亚沿海经济的基础”,可以看出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物种交流,同时改变了美洲的经济结构,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北美的族群变化,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不是黑奴贸易的影响,而是物种交流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西非水稻对美洲产生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13.下列时间轴示意图表明了14—19世纪欧洲发生的重大事件或现象,它们共同反映出欧洲历史发展的趋势是()A.动荡变迁中的民主革命B.民族国家正在形成C.城市发展推动欧洲进步D.国际交往方式多样【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法百年战争中法兰西取得战争的胜利,战争胜利使法兰西完成民族统一,更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兰西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欧洲宗教改革动摇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改变了政教合一的局面,促成欧洲新的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加强。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君主专制统治,在法国初步确立了共和国的政治体制,传播了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因此,百年英法战争、宗教改革和法国大革命反映出欧洲民族国家正在形成的趋势,B项正确;宗教改革属于思想解放运动,不属于民主革命范畴,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城市发展对欧洲进步的推动作用,排除C项;材料不能说明国际交往方式多样,排除D项。故选B项。14.19世纪初,对英国官吏制度的批评之声已零星出现,但政府并无改变由王公贵族“恩赐”官职做法的打算,直到1855年,《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才被政府接受,议会根据其改革建议通过了一系列的相关法令。由此可推知,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主要得益于A.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B.责任内阁制的形成C.君主权力被逐渐架空D.人民主权论的传播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主要原因工业革命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参与政权管理,因此根据材料“议会根据其改革建议通过了一系列的相关法令”可知A项正确;责任内阁制确立于1721年英国财政大臣沃波尔首相组阁,排除B项;材料与君主权力被架空的说法无关,排除C项;材料与人民主权论的传播说法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15.美国疫情严重,但没有官员因此被追责。其原因在于,在选举民主制下,对高级别政务官员的问责形式主要通过选举,但选举周期过长;对事务类官员来说,官员所作所为只要符合程序规定,即使导致比较糟糕的结果,也无需负责。材料意在说明A.美国的政治制度尚未稳定和成熟B.政党分肥制使政府行政效率日益低下C.西方行政管理制度存在一定弊端D.西方缺乏对政府官员的监察问责机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选举民主制下,对高级别政务官员的问责形式主要通过选举,但选举周期过长;对事务类官员来说,官员所作所为只要符合程序规定,即使导致比较糟糕的结果,也无需负责”可分析出,西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存在弊端,不能及时起到监督的作用,C项正确;美国的政治制度尚未稳定和成熟说法错误,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政党分肥,排除B项;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选举民主制,体现不出西方缺乏对政府官员的监察问责机制,排除D项。故选C项。16.下面的漫画反映了70年代西欧国家对美元的态度,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日元成为世界主要货币B.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C.西欧国家放弃美元结算D.国际经济新秩序开始建立【答案】B 【解析】【详解】根据教材,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美元地位动摇,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在这个大背景下,其他国家尝试用美元外的货币进行结算,B项正确;日元成为世界主要货币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A项;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后,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中占据最大权重,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西欧国家不可能放弃美元结算,排除C项;D项中的“开始”不符合历史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国商鞅变法后,严格户籍管理,五家为伍,十家为什,行“什伍连坐法”。汉代“编户齐民”,编制户籍以征收人头税,分派兵役、力役。唐代中期以后编制户籍主要依据转向田产,淡化人丁。宋元明清户籍沿续此法。——摘编自王威海《中国户籍制度;历史与政治的分析》材料二英国户籍管理大事记(节选)年代大事记1495年亨利七世法令:不列颠臣民以家庭为单位,向各区主教汇报户主、配偶、子女情况,主教登记在册。1593年伊丽莎白一世法令:由治安官管理户籍,调查居民职业,惩罚懒惰者,救济贫民。1785年议会法案:不列颠臣民可在国内自由迁徙,不再惩罚流民。经议会许可征税,救济贫民和失业者。——摘编自尹虹《近代早期英国流民问题及户口管理政策》材料三1951年,公安部颁布了旨在“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安全”的《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在城市进行人口登记。1953年,为配合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并为国营企业招工提供依据,《全国人口登记办法》出台。1958年1月,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了户口登记、注销、迁移、收养、婚姻、年龄、违法责任等具体细则,标志着新中国户籍制度的形成。——摘编自吴学凡《新中国户籍制度70年变迁及其经验》(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中国古代、英国近代户籍管理的特点。(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户籍制度建立的原因。(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户籍制度在社会治理中的意义。【答案】(1 )中国古代:服务于赋役征发;依据由人丁转向田产,人身控制逐渐松弛;与基层治理直接相关。英国近代:通过立法逐步确立;管理部门由教会转向政府;与济贫、就业相关。(2)原因: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配合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3)意义:有利于社会稳定;服务于经济发展;丰富了国家治理的内涵。【解析】【详解】(1)中国古代:根据材料“编制户籍以征收人头税,分派兵役、力役”可知,古代中国的户籍管理服务于赋役征发;根据材料“唐代中期以后编制户籍主要依据转向田产,淡化人丁”可知,依据由人丁转向田产,人身控制逐渐松弛;根据材料“秦国商鞅变法后,严格户籍管理,五家为伍,十家为什,行‘什伍连坐法’”可知,古代中国的户籍管理与基层治理直接相关。英国近代:根据材料“亨利七世法令”“伊丽莎白一世法令”“议会法案”可知,西方户籍制度通过立法逐步确立;根据材料“不列颠臣民以家庭为单位,向各区主教汇报户主、配偶、子女情况,主教登记在册”“由治安官管理户籍,调查居民职业,惩罚懒惰者,救济贫民”可知,管理部门由教会转向政府;与济贫、就业相关。(2)原因:根据材料“1951年,公安部颁布了旨在‘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安全’”可知,巩固新生政权需要;根据材料“1953年,为配合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并为国营企业招工提供依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配合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同时符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求;根据材料“1958年1月,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规定了户口登记、注销、迁移、收养、婚姻、年龄、违法责任等具体细则,标志着新中国户籍制度的形成”可知,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3)意义:从古代中国以及现代中国的户籍管理看,有利于社会稳定;从新中国户籍制度的特征看,户籍管理服务于经济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户籍制度丰富了国家治理的内涵。18.货币与时代演变材料从16世纪开始,美洲的黄金和白银大量通过西班牙流入欧洲……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1816年,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1944年7月,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阅读材料,提炼一个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答案】示例:信息:货币的演变反映国家实力的变化。 解读:16世纪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引起了欧洲的价格革命,加速了以西班牙、葡萄牙为代表的西欧封建王国的衰落和英国、荷兰等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世纪中期英国资本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并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殖民霸主,形成以英镑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和世界市场。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实力普遍衰落,美国经济实力迅速膨胀,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推动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发展。【解析】【详解】解答本题,首先围绕“货币与时代的演变”这一主题,来确定材料信息的核心观点,如:货币的演变反映国家实力的变化、货币的演变反映了货币的国际化和经济的全球化等;然后依据材料中“16世纪开始”“19世纪”“二战后”的时间信息并结合当时世界经济的发展,分别提炼出材料中与货币的演变相关的历史事件,如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实力迅速膨胀等;最后加以分析概括即可。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特别关注人民的健康。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1950年颁布《救济失业工人的办法》,对解决旧中国遗留的失业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包括养老、伤残、遗属、疾病津贴、医疗、工伤和职业病、生育待遇等保障项目。此后,国家颁布了救灾救济、优抚安置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并根据社会发展对有关政策进行了充实和调整。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84年,开始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1986年,建立了城镇失业保险制度;1994年、1996年和1998年分别开始实施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1999年,建立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2年,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疾病防治成效显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人口健康服务全面改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不断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劳动就业工作不断加强。亿万城乡居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摘编自任意、吴佳佳、杨忠阳《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发展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发展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原因。【答案】(1)特点:国家主导;法律保障;覆盖范围广,惠及人民群众;体系完善;制度优越。(2)原因:新中国的成立,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经济建设成就的保障;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关注。【解析】【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中国时期。由材料“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特别关注人民的健康。”及所学可得出国家主导;由材料“1950年颁布《救济失业工人的办法》,对解决旧中国遗留的失业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可得出法律保障;由材料“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包括养老、伤残、遗属、疾病津贴、医疗、工伤和职业病、生育待遇等保障项目。此后,国家颁布了救灾救济、优抚安置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可得出覆盖范围广,惠及人民群众;由材料“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可得出体系完善;由材料“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不断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可得出制度优越。【小问2详解】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新中国时期。由材料“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特别关注人民的健康。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及所学可得出新中国的成立,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由材料“国家颁布了救灾救济、优抚安置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可得出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由材料“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疾病防治成效显著,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人口健康服务全面改善”及所学可得出经济建设成就的保障;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关注。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1-07 12:30:03 页数:11
价格:¥2 大小:131.1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