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省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3

2/23

剩余2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山东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反映的早期文化遗存可能是()A.良渚文化B.仰韶文化C.河姆渡文化D.龙山文化2.据史书记载,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39年),郑国讨伐滑国,周襄王派使者劝和,郑国却将前来劝和的王室使者囚禁了起来。这一现象反映出()A.郑国确立霸权地位B.周王室作用丧失C.宗法观念趋于崩溃D.分封制遭到破坏3.商鞅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韩非子也提出“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他们的共同追求是()A.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B.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C.重视先王的治理经验D.厉行改革推动社会发展4.完成统一后的秦始皇曾多次到各地巡视,刻石宣扬自己的显赫业绩,宣称“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人迹所至,无不臣者”。秦始皇此举旨在()A.建立专制皇权B.强化政治认同C.消除分裂根源D.实现文化统一5.公元前127年,汉武帝迁地方豪强及富资三百万以上者至京师附近的茂陵;公元前122年,汉武帝“作左官之律”,规定凡在诸侯王国任官者,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吏,并不得进入中央任职。上述做法的共同之处是()A.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B.致力于打击地方豪强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导致了“七国之乱”6.东汉时期,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年幼的汉质帝因不满其专权跋扈,称其为“跋扈将军”,梁冀居然命人在食物中下毒,毒死了年仅9岁的汉质帝。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是()A.专制皇权强化B.外戚实力雄厚C.儒学成为主流D.经济恢复发展7.成语“乐不思蜀”讲述了后主刘禅在一次观看有蜀地歌舞表演的宴会上喜笑自若,其随从人员却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这一成语故事反映了三国时期的局势变化()A.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局势B.形成曹魏和东吴政权对峙的局面 C.形成西晋和东吴政权对峙的局面D.标志着西晋完成统一8.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为“亞”形布局。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起明堂”,模仿汉制在平城南郊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北魏迁都后,宣武帝再修洛阳明堂。北魏统治者重视修建明堂,主要目的是()A.重视国家礼仪B.喜爱明堂建筑C.彰显政权的合法性D.学习汉族文化9.隋炀帝在位14年,自恃强盛,过度役使民力,导致民不聊生,引发大规模起义,隋朝最终二世而亡。但也有一件事被誉为“造福中华、利在千秋”,这是指()A.平定陈朝,实现统一B.开通运河,沟通南北C.三征高丽,穷兵黩武D.大兴土木,营建洛阳10.唐玄宗开元年间,边疆形势随着版图拓展日益紧张,为了加强边防,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逐渐扩大(如图为唐玄宗设置边境节度使分布图)。这导致()A.民族政策开明B.外重内轻局面C.社会矛盾尖锐D.藩镇割据严重11.以下材料为唐朝四位皇帝在位期间的重要史实,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安史之乱②接受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③文成公主入藏④联合回纥灭西突厥A.③①④②B.③④①②C.①③④②D.④③①②12.魏徵从贞观七年开始担任门下省的长官,直至贞观十七年去世,都是门下省的负责人。从三省制运行机制的角度来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魏徵可以驳回皇帝的诏令B.魏徵负责草拟皇帝诏令C.魏徵负责处理各项具体政务D.魏徵权力扩大可限制皇帝权力13.云冈昙曜五窟开凿于460—465年,其中露天大佛将拓跋鲜卑的勇敢与睿智、剽悍与豪放表现得淋漓尽致;从466年献文帝即位到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云冈石窟建设进入鼎盛阶段,有些佛龛出现了清秀端 正、褒衣博带的法相。这一现象反映了()A.中华文化领先世界B.佛教文化占据主导C.传统文化日渐式微D.民族文化交流交融14.北宋时期,国家号令一般总是以皇帝的诏敕文书方式传递,但是“凡制敕所出,必自宰相”。朝廷有大政事,台谏可以否决;君主有过失,台谏可加制止。此外,士大夫一再告诫君主,要依”道”而行。这反映了北宋时期()A.宰相权力集中威胁皇权B.文官和士大夫地位提升C.有效避免了决策的失误D.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扩大15.南宋学者叶适认为:“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这表明叶适主张()A.扩大地方权力B.注重民生问题C.崇尚重文轻武D.加强边疆治理16.统和十五年(997年),辽圣宗下诏:“募民耕滦州荒地,免其租赋十年。”太平六年(1026年),下诏:“大小职官有贪暴残民者,立罢之,终身不录……能清勤自持者,在卑位亦当荐拔。”这些改革措施()A.维护了“华夷之辨”的传统观念B.顺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趋势C.体现出因俗而治的国家统治智慧D.加速了契丹族的封建化进程17.南宋时,江西有府州县学76所,浙江74所,福建56所,数量和密度都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至于进行童蒙教育的乡学、私塾,更是处处可见,数不胜计。这一现象反映出()A.经济发展促进文教事业的繁荣B.江西是南宋经济和文化中心C.理学在东南地区迅速发展传播D.南宋时期民众文化素养较高18.朱熹晚年以《仪礼》为经、《礼记》为传、《周礼》为纲,会通三礼,建立了一套前无古人的“礼学体系”。他认为,人要有“仁”的道德习惯,一切行为需遵从于“天理”,据此可知,朱熹()A重塑了社会道德规范B.恢复了传统礼乐制度C.推动了儒学走向分化D.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19.明初继承元制,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但是宰相数量大为减少,中书省相关僚属数量大为减少;后来朱元璋更是下旨:“诸司奏事不必关白(禀告、告知)中书省。”这些做法()A.相关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B.为中央制度变革创造条件C.否定元制彰显统治合理性D.表明宰相已威胁皇帝权力20.明朝洪武年间到嘉靖年间,朝贡次数如图所示,朝贡次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不断侵扰C.财政能力下降,相关政策不断调整D.国家实力下降,宗藩体系宣告瓦解21.清朝奏折制度,拥有具奏权的地方督抚,通过密折,与皇帝商议大事,整个过程是单线联系。某个大事决定前,其实皇帝已经有了主意,所以,中央部臣讨论往往流于形式,部臣的反对意见也基本无效。由此可见,奏折制度的运行()A.制度异化,容易任用奸佞B.加强君权,削弱部臣权力C制度规范,政务运行通畅D.提高效率,中枢决策快捷22.《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记载,处于新疆的博克达山被关外之民奉为圣山,在1759年,清乾隆皇帝举办“定西域祀典”,把博克达山与泰山等名山同列,奉为山川祭祀对象。这一做法()A.实行边疆内地一体化治理B.重视对边疆地区思想的控制C.有利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D.对新疆地区的管理日益严密23.明清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王夫之批判君主专制,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三大思想家其思想实质上是()A.资产阶级思想的呈现B.宋明理学的不断深化C.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D.儒家思想批判和继承24.徽商形象反差很大,在明清文学作品中,徽商吝啬贪财。在现实中,徽商是明清最重要的商帮之一、生活作风克勤克俭、创业精神吃苦耐劳。此现象能够说明()A.明清闭关锁国,徽商地位没落B.小农经济主体,商帮影响力有限C.传统思想观念,商人地位不高D.政府有意引导,巩固统治需要25.明清时期,手工工场主、商人、地主,很多时候是三位一体的,土地私有制下,土地流动不受限制,工场主积累的财富,商人剩余利润,大量流向土地。此一现象反映了()A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兼并无法避免B.社会转型艰难资本主义发展缓慢C.重农抑商政策经商实业无利可图D.闭关锁国政策有实施的内部条件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研究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史,史学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如分封制、宗法 制、井田制、孔子、老子、孟子、墨子、韩非子等。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上述至少5个关键词,以“变革与争鸣”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200字左右。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对于封建统治者而言,要想维护统治,需要在四个方面进行制度建设。第一、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第二、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第三、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第四、宏观经济制度模式。——摘编整理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时期,统治者如何探索“全民思想控制模式”?材料二中国古代政治史有其演变“路径”,比如宋代政治史,其演变路径可以分为五个角度:“文书性质与日常政务”“制度因革与政治理念”“地方军政与中央决策”“仪式空间与政治文化”“周边关系与内政措施”。——摘编整理自邓小南《过程·空间——宋代政治史再探研》(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时期在政治制度方面,“制度因革”的表现。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隋唐是中华对外交流的高潮时期,这一时期的对外交流在深度和广度上远远超过了前代。经由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与文化的碰撞,中华文明展现出丰富多彩的雄姿。隋唐统一之后,汇聚南北内外多种文化,融合创新,成为光芒四射的世界文化中心。周边各国以中华文明为榜样,向隋唐派遣使者和留学生,积极学习并吸收中华文明的成果。中华典章制度、思想文学、生活方式和观念形态深刻渗入日本、朝鲜和越南,最终以中华文明为基础、以汉字为表征形成了东亚文化圈。该文化圈又因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明,也被称为“中国文化圈”。——袁行霈《中华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对外交往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隋唐时期对外交流在广度和深度上超越前代的表现,并说明原因。29.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新现象”这一主题时,搜集了以下材料。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注:1759年,苏州人徐扬完成画作《盛世滋生图》,表现了当时苏州的繁荣景象。画作中,有14家丝绸店,22家棉布店。米市附近商旅如织,水运繁忙,有服务设施行业如酒楼、饭馆、珠宝、玉器、古玩等。8家烟店中有3家标出“(福建)浦城建烟”的招牌,还见许多钱庄字号。城郊的木渎镇和枫桥镇在图上也 被尽情描述出盛采风貌。(1)材料一可以从哪个角度来研究该主题?请分析图中所示现象产生的影响。(2)材料二能否用于该主题的研究?请说明理由。 山东名校考试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所反映的早期文化遗存可能是()A.良渚文化B.仰韶文化C.河姆渡文化D.龙山文化【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新石器时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仰韶文化各个部落继承了前仰韶时期各种文化的传统生产方式,农业生产仍以种植粟类作物为主,B项正确;良渚文化是距今5300–4000年前后环钱塘江分布的以黑陶和磨光玉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排除A项;河姆渡文化是指中国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宁波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排除C项;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陶器以黑陶为主,排除D项。故选B项。2.据史书记载,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39年),郑国讨伐滑国,周襄王派使者劝和,郑国却将前来劝和的王室使者囚禁了起来。这一现象反映出()A.郑国确立霸权地位B.周王室作用丧失C.宗法观念趋于崩溃D.分封制遭到破坏【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郑国讨伐滑国,周襄王派使者劝和,郑国却将前来劝和王室使者囚禁了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周王室权力衰微,分封制被破坏的历史信息,D项正确;材料并未对郑国确立霸权地位问题展开论述,排除A项;“周王室作用丧失”与题干及史实不符,排除B项;春秋时期宗法观念依旧存续,并未趋于崩溃,排除C项。故选D项。3.商鞅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韩非子也提出“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他们的共同追求是() A.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B.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C.重视先王的治理经验D.厉行改革推动社会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意思是治国并不是只有一条道路,只要有利于国家,就不一定非要拘泥于古法旧制。“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的意思是如今想要按照从前的圣人治理国家的方法来治理百姓,和守柱待兔没有两样。因此,商鞅和韩非子的共同追求是厉行改革推动社会发展,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商鞅和韩非子的共同追求是厉行改革推动社会发展,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法家维护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B项;儒家重视先王的治理经验,不符合法家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4.完成统一后的秦始皇曾多次到各地巡视,刻石宣扬自己的显赫业绩,宣称“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人迹所至,无不臣者”。秦始皇此举旨在()A.建立专制皇权B.强化政治认同C.消除分裂根源D.实现文化统一【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秦朝创新了宣传手段,用石刻宣扬“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人迹所至,无不臣者”,目的是强化政治认同,巩固秦朝统治,B项正确;秦始皇此举旨在强化政治认同,“刻石”并不能建立专制皇权,排除A项;“消除分裂根源”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秦始皇此举旨在强化政治认同,并不是为了实现文化统一,排除D项。故选B项。5.公元前127年,汉武帝迁地方豪强及富资三百万以上者至京师附近的茂陵;公元前122年,汉武帝“作左官之律”,规定凡在诸侯王国任官者,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吏,并不得进入中央任职。上述做法的共同之处是()A.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B.致力于打击地方豪强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导致了“七国之乱”【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武帝迁徙地方豪强和富豪是为了削弱地方豪强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规定诸侯王国的官员地位低于中央任命的官员也是对地方王国势力的削弱,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所以这些做法的共同之处是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项正确;迁徙地方豪强和解决王国问题没有关系,排除A项;“左官律”并不是在打击地方豪强,排除B项;“七国之乱”出现在汉武帝之前,排除D项。故选C项。6.东汉时期,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年幼的汉质帝因不满其专权跋扈,称其为“跋扈将军”,梁冀居然命人在食物中下毒,毒死了年仅9岁的汉质帝。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是()A.专制皇权强化B.外戚实力雄厚C.儒学成为主流D.经济恢复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东汉时期之所以能出现跋扈将军,实质上还是外戚借助皇权实现了大权独揽,没有皇权以外的权力能够对外戚形成制约,因此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是专制皇权的强化,A项正确;材料中现象出现的根源是专制皇权的强化,并不是因为外戚实力雄厚和儒学成为主流,排除BC项;经济恢复发展更不是外戚专权的根源,排除D项。故选A项。7.成语“乐不思蜀”讲述了后主刘禅在一次观看有蜀地歌舞表演的宴会上喜笑自若,其随从人员却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这一成语故事反映了三国时期的局势变化()A.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局势B.形成曹魏和东吴政权对峙的局面C.形成西晋和东吴政权对峙的局面D.标志着西晋完成统一【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此间乐,不思蜀”和所学内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乐不思蜀的典故,此时蜀汉政权已经灭亡,因此从三国时期的局势变化上来说是形成了形成曹魏和东吴政权对峙的局面,B项正确;此时蜀汉政权已经灭亡,三国鼎立的局势不复存在,排除A项;西晋还在东吴灭亡后建立的,没有出现西晋和东吴对峙的局面,排除C项;此时东吴政权依然存在,西晋没有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8.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为“亞”形布局。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起明堂”,模仿汉制在平城南郊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北魏迁都后,宣武帝再修洛阳明堂。北魏统治者重视修建明堂,主要目的是()A.重视国家礼仪B.喜爱明堂建筑C.彰显政权的合法性D.学习汉族文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北魏时期。据题意可知,北魏孝文帝效仿汉制建立明堂,这是在实行汉化措施,同时也是为了效仿汉族政权,彰显自己政权的合法性,C项正确;北魏孝文帝的做法其目的是为了彰显政权的合法性,而不是为了重视国家礼仪和他喜爱明堂建筑,排除AB项;孝文帝学习汉族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彰显政权的合法性,并不仅仅是为了学习汉族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9.隋炀帝在位14年,自恃强盛,过度役使民力,导致民不聊生,引发大规模起义,隋朝最终二世而亡。但也有一件事被誉为“造福中华、利在千秋”,这是指()A.平定陈朝,实现统一B.开通运河,沟通南北C.三征高丽,穷兵黩武D.大兴土木,营建洛阳【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朝时期。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隋炀帝时期开凿了大运河,沟通了南北,对后世影响深远,B项正确;平定陈朝、实现统一的是隋文帝,排除A项;三征高丽、穷兵黩武和大兴土木、营建洛阳耗费了大量的国力,并不是“造福中华”的事件,排除CD项。故选B项。10.唐玄宗开元年间,边疆形势随着版图拓展日益紧张,为了加强边防,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逐渐扩大(如图为唐玄宗设置边境节度使分布图)。这导致()A.民族政策开明B.外重内轻局面C.社会矛盾尖锐D.藩镇割据严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唐朝(中国)。根据材料“唐玄宗开元年间,边疆形势随着版图拓展日益紧张,为了加强边防,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逐渐扩大”及所学可知,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加强边防,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随之 扩大,逐渐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局面,B项正确;材料属于边疆治理,未涉及唐玄宗时期的民族政策,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社会矛盾强调唐朝社会内部的问题,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藩镇割据严重”与“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1.以下材料为唐朝四位皇帝在位期间的重要史实,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安史之乱②接受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③文成公主入藏④联合回纥灭西突厥A.③①④②B.③④①②C.①③④②D.④③①②【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安史之乱是唐玄宗统治时期的事情,时间是755-763;②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③文成公主入藏是唐太宗贞观11年,时间为641年;④联合回纥灭西突厥是唐高宗657年的事情。时间先后顺序是③④①②,B项正确;其他选项,排序混乱,排除ACD项。故选B项。12.魏徵从贞观七年开始担任门下省的长官,直至贞观十七年去世,都是门下省的负责人。从三省制运行机制的角度来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魏徵可以驳回皇帝的诏令B.魏徵负责草拟皇帝诏令C.魏徵负责处理各项具体政务D.魏徵权力扩大可限制皇帝权力【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时空是唐朝时期。根据材料“魏徵从贞观七年开始担任门下省的长官,直至贞观十七年去世,都是门下省的负责人”及所学可知,三省六部制下,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由此可见,魏徵可以驳回皇帝的诏令,A项正确;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诏令,排除B项;尚书省下设的六部负责处理各项具体政务,排除C项;三省六部制下,分散了相权,加强了君主专制。“魏徵权力扩大可限制皇帝权力”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13.云冈昙曜五窟开凿于460—465年,其中露天大佛将拓跋鲜卑的勇敢与睿智、剽悍与豪放表现得淋漓尽致;从466年献文帝即位到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云冈石窟建设进入鼎盛阶段,有些佛龛出现了清秀端正、褒衣博带的法相。这一现象反映了()A.中华文化领先世界B.佛教文化占据主导C.传统文化日渐式微D.民族文化交流交融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云冈石窟佛像从表现“拓跋鲜卑的勇敢与睿智、剽悍与豪放”到表现“清秀端正、褒衣博带的法相”,反映了这一时期鲜卑族吸收借鉴汉族文化,体现了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现象,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与其他文明的比较,不能得出“中华文化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A项;云冈石窟佛像体现了佛教文化,但不代表佛教文化占据主导,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现象,未体现传统文化日渐式微,排除C项。故选D项。14.北宋时期,国家号令一般总是以皇帝的诏敕文书方式传递,但是“凡制敕所出,必自宰相”。朝廷有大政事,台谏可以否决;君主有过失,台谏可加制止。此外,士大夫一再告诫君主,要依”道”而行。这反映了北宋时期()A宰相权力集中威胁皇权B.文官和士大夫地位提升C.有效避免了决策的失误D.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扩大【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宋时期(中国)。据材料“国家号令一般总是以皇帝的诏敕文书方式传递,但是‘凡制敕所出,必自宰相’。朝廷有大政事,台谏可以否决;君主有过失,台谏可加制止。此外,士大夫一再告诫君主,要依‘道’而行。”可知,宰相制度、台谏制度和士大夫都可以比较有效地对君权形成制约,文官和士大夫地位提升,B项正确;“宰相权力集中威胁皇权”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有效避免了决策的失误”的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儒家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15.南宋学者叶适认为:“唐失其道,化内地为藩镇,内外皆坚,而人至不能自安;本朝反其弊,使内外皆柔,虽能自安,而有大不可安者。”这表明叶适主张()A.扩大地方权力B.注重民生问题C.崇尚重文轻武D.加强边疆治理【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宋时期(中国)。据题意可知,叶适认为唐朝时期出现了藩镇割据,严重威胁中央集权;而南宋时期极大的削弱了地方权力,虽然国内政局相对稳定,但对外却不能巩固国防,对外战争败多胜少,这体现了宋朝强干弱枝、国势积弱的特点,故叶适主张加强和扩大地方权力,以应对所出现的问题,A项正 确;叶适的主张是扩大地方权力,并不是注重民生和重文轻武,排除BC项;叶适意图通过扩大地方权力来应对边疆问题,并不是主张加强边疆治理,排除D项。故选A项。16.统和十五年(997年),辽圣宗下诏:“募民耕滦州荒地,免其租赋十年。”太平六年(1026年),下诏:“大小职官有贪暴残民者,立罢之,终身不录……能清勤自持者,在卑位亦当荐拔。”这些改革措施()A.维护了“华夷之辨”的传统观念B.顺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趋势C.体现出因俗而治的国家统治智慧D.加速了契丹族的封建化进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997年至1026年(中国)。据本题材料“募民耕滦州荒地,免其租赋十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辽朝统治者受农耕经济的影响;据材料“大小职官有贪暴残民者,立罢之,终身不录……能清勤自持者,在卑位亦当荐拔。”可知统治者在汉族选官制度的影响采取了整顿吏治,任贤去邪的举措。由此可见,辽圣宗的经济及政治措施有利于鲜卑族的汉化,推动了辽朝的封建化进程,D项正确;材料措施不利于维护“华夷之辨”的传统观念,排除A项;因“顺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趋势”与本题材料主要结论“加速了契丹族的封建化进程”不一致,排除B项;辽朝推动封建化的措施并不是“因俗而治”政策的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17.南宋时,江西有府州县学76所,浙江74所,福建56所,数量和密度都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至于进行童蒙教育的乡学、私塾,更是处处可见,数不胜计。这一现象反映出()A.经济发展促进文教事业的繁荣B.江西是南宋经济和文化中心C.理学在东南地区迅速发展传播D.南宋时期民众文化素养较高【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南宋时期。根据材料“南宋时,江西有府州县学76所,浙江74所,福建56所,数量和密度都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及所学可知,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东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从而促进了当地教育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江西是南宋经济和文化中心所在地,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理学在东南地区传播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江西、浙江、福建地区学校数量较多的信息,无法据此直接得出民众文化素养的高低,排除D项。故选A项。18.朱熹晚年以《仪礼》为经、《礼记》为传、《周礼》为纲,会通三礼,建立了一套前无古人的“礼学体系”。他认为,人要有“仁”的道德习惯,一切行为需遵从于“天理”,据此可知,朱熹()A.重塑了社会道德规范B.恢复了传统礼乐制度 C.推动了儒学走向分化D.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南宋时期。根据材料“礼学体系”“人要有‘仁’的道德习惯,一切行为需遵从于‘天理’”可知,朱熹认为,“礼乐”是“理”在社会的外在表现,“仁”才是其内在真正的核心,一个没有“仁德”之心的人,是根本谈不上“礼乐”的。由此可见,朱熹的礼乐思想是对传统儒家礼乐观的继承与发展,意在稳定和巩固封建社会秩序,D项正确;朱熹通过三纲五常思想重塑社会的道德规范,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朱熹的礼乐思想并不是为了恢复传统礼乐制度,排除B项;朱熹的理学思想推动了儒学走向哲学化、思辨化和伦理化,排除C项。故选D项。19.明初继承元制,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但是宰相数量大为减少,中书省相关僚属数量大为减少;后来朱元璋更是下旨:“诸司奏事不必关白(禀告、告知)中书省。”这些做法()A.相关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B.为中央制度变革创造条件C.否定元制彰显统治合理性D.表明宰相已威胁皇帝权力【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据题意可知,明朝时期,中书省的宰相数量和相关的僚属数量大大减少,同时明太祖也下旨要求各机构汇报事务的时候不必再经过中书省,这都是对中书省权力的削弱,从而就为明太祖后来废除丞相制度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B项正确;这些措施是加强了君主专制,而不是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A项;这些做法是在削弱中书省的势力,而不是否定元朝制度的合理性,排除C项;削弱中书省的势力并不能说明宰相已经威胁到了皇帝的权力,排除D项。故选B项。20.明朝洪武年间到嘉靖年间,朝贡次数如图所示,朝贡次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列强不断侵扰C.财政能力下降,相关政策不断调整D.国家实力下降,宗藩体系宣告瓦解【答案】C【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洪武年间到嘉靖年间(中国)。根据材料中的表格信息可知,明朝永乐朝后,朝贡次数大大减少,结合所学可知,古代中国的朝贡贸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尝其价”,目的在于宣扬国威和扩大政治影响力,满族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追求,这就需要强大财政实力的支撑,但后来由于财政能力下降,无力支撑对“藩属国”的赏赐,国家政策进行调整,故朝贡次数减少,C项正确;朝贡次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财政能力下降,相关政策不断调整,材料所述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排除A项;朝贡次数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财政能力下降,相关政策不断调整,并非是因为西方列强的入侵,排除B项;此时宗藩体系还未瓦解,排除D项。故选C项。21.清朝奏折制度,拥有具奏权的地方督抚,通过密折,与皇帝商议大事,整个过程是单线联系。某个大事决定前,其实皇帝已经有了主意,所以,中央部臣讨论往往流于形式,部臣的反对意见也基本无效。由此可见,奏折制度的运行()A制度异化,容易任用奸佞B.加强君权,削弱部臣权力C.制度规范,政务运行通畅D.提高效率,中枢决策快捷【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清朝皇帝通过奏折制度,事先对廷议事务做出定见,使部臣的反对意见很难奏效,反映出奏折制度加强了君主专制,B项正确;奏折制度的运行有利于加强君权,未体现容易任用奸佞,排除A项;清朝皇帝通过奏折制度,事先对廷议事务做出定见,因此奏折制度的运行加强了君主专制,未涉及政务运行通畅,排除C项;奏折制度的运行加强君权,削弱部臣权力,而提高了中枢机构决策效率并非材料揭示的本质问题,排除D项。故选B项。22.《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记载,处于新疆的博克达山被关外之民奉为圣山,在1759年,清乾隆皇帝举办“定西域祀典”,把博克达山与泰山等名山同列,奉为山川祭祀对象。这一做法()A.实行边疆内地一体化治理B.重视对边疆地区思想的控制C.有利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D.对新疆地区的管理日益严密【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时期。将关外之民奉为圣山的博克达山与关内的泰山等名山并列,是将新疆提升到与内地同等的地位,从而有助于增强新疆地区对内地的认同,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C项正确;“一体化治 理”的说法过于夸张,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这一做法是为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而不是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排除B项;仅根据这一做法无法体现对新疆地区的管理日益严密,排除D项。故选C项。23.明清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王夫之批判君主专制,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三大思想家其思想实质上是()A.资产阶级思想的呈现B.宋明理学的不断深化C.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D.儒家思想批判和继承【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末清初。根据材料“明清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王夫之批判君主专制,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及所学可知,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D项正确;此时的中国并未产生资产阶级,排除A项;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是对宋明理学的批判,并非不断深化,排除B项;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并不是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排除C项。故选D项。24.徽商形象反差很大,在明清文学作品中,徽商吝啬贪财。在现实中,徽商是明清最重要的商帮之一、生活作风克勤克俭、创业精神吃苦耐劳。此现象能够说明()A.明清闭关锁国,徽商地位没落B.小农经济主体,商帮影响力有限C.传统思想观念,商人地位不高D.政府有意引导,巩固统治的需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在现实中,徽商生活作风克勤克俭、创业精神吃苦耐劳,但在文学作品中,徽商吝啬贪财。这种反差说明当时人们还是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商人社会地位不高,C项正确;明清闭关锁国与徽商在现实和文学中的形象反差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徽商在现实和文学中的形象反差很大,未体现商帮影响力有限,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徽商在现实和文学中的形象反差很大,这是因为当时人们还是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商人社会地位不高,未体现政府有意引导,排除D项。故选C项。25.明清时期,手工工场主、商人、地主,很多时候是三位一体的,土地私有制下,土地流动不受限制,工场主积累的财富,商人剩余利润,大量流向土地。此一现象反映了()A.土地私有制下土地兼并无法避免B.社会转型艰难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C.重农抑商政策经商实业无利可图D.闭关锁国政策有实施的内部条件【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据材料“工场主积累的财富,商人剩余利润,大量流向土地”,可以看出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过程中缺乏资本积累的条件,大量的资本是被用于购买土地的,而不是投入在生产领域,社会转型艰难资本主义发展缓慢,B项正确;材料表明的是手工工场主、商人、地主,很多时候是三位一体的,不单单是土地问题,排除A项;重农抑商政策下,商人经商和实业仍然是有利可图的,C史实错误,排除C项;闭关锁国政策是对外政策,涉及的是对外贸易领域,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研究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史,史学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如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孔子、老子、孟子、墨子、韩非子等。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上述至少5个关键词,以“变革与争鸣”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④字数在200字左右。【答案】示例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主要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变革、大争鸣时期。经济上铁犁牛耕的出现并推广,生产力提高,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分封制宗法制所维系的贵族等级体系走向瓦解。新兴地主阶级和士阶层崛起,他们提出自己的主张,试图影响现实政治。当时出现众多学派,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儒家代表孔子、孟子主张仁、仁政、为政以德;道家代表老子主张天地万物的本原是“道”,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墨家代表墨子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法家代表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诸子百家对政治、社会、宇宙等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是相似的,都是为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将社会从混乱中救出,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总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发展,推动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解析】【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春秋战国时期。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根据“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孔子、老子、孟子、墨子、韩非子等”关键词和所学可知,这些关键词都与春秋战国时期有关,这一时期分封制、宗法制走向式微,井田制趋于崩溃,而孔子、老子、孟子、墨子和韩非子等都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这些关键词都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的大变革和大争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经济上铁犁牛耕的出现并推广,生产力提高,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分封制宗法制所维系的贵族等级体系走向瓦解。新兴地主阶级和士阶层崛起,他们提出自己的主张,试图影响现实政治。当时出现众多学派,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儒家代表孔子、孟子主张仁、仁政、为政以德;道家代表老子主张天地万物的本原是“道”,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墨家代表墨子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尚贤;法家代表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加强中央集权。诸子百家对政治、社会、宇宙等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是相似的,都是为求治国平天下之道,将社会从混乱中救出,重塑一个有序的社会。总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思想领域的发展,推动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对于封建统治者而言,要想维护统治,需要在四个方面进行制度建设。第一、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模式;第二、全民思想的控制模式。第三、社会精英的控制模式;第四、宏观经济制度模式。——摘编整理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时期,统治者如何探索“全民思想控制模式”的?材料二中国古代政治史有其演变“路径”,比如宋代政治史,其演变路径可以分为五个角度:“文书性质与日常政务”“制度因革与政治理念”“地方军政与中央决策”“仪式空间与政治文化”“周边关系与内政措施”。——摘编整理自邓小南《过程·空间——宋代政治史再探研》(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时期在政治制度方面,“制度因革”的表现。【答案】(1)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严刑峻法,以法家为统治思想。汉朝初年汲取秦两世而亡教训,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汉武帝时期,接受董仲舒新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独尊地位确立,儒家成为了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2)汉朝初年,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中央上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地方上有郡县制。在此基础上创新,地方上郡县与分封并行制(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时期,中央上设置中外朝,加强君权,地方上设置刺史,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内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秦汉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汉时期“全民思想控制模式”指的是在思想方式方面采取的措施。其中,秦朝时期信奉法家思想,法为教、以吏为师,严刑峻法,以法家为统治思想。而汉朝建立后,吸取秦朝实行暴政、二世而亡的教训,在西汉初年尊奉黄老无为的思想,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到汉武帝时期,随着国力的恢复,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独尊的地位,从此开始,儒学成为了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小问2详解】本题是内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秦汉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秦汉时期在制度方面发生因革的表现主要体现在汉承秦制上。汉朝初年,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中央上有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地方上有郡县制。但汉朝在秦朝制度上又有所创新,如在地方上实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而汉武帝时期则在中央上设置中外朝,加强君权,地方上设置刺史,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隋唐是中华对外交流的高潮时期,这一时期的对外交流在深度和广度上远远超过了前代。经由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与文化的碰撞,中华文明展现出丰富多彩的雄姿。隋唐统一之后,汇聚南北内外多种文化,融合创新,成为光芒四射的世界文化中心。周边各国以中华文明为榜样,向隋唐派遣使者和留学生,积极学习并吸收中华文明的成果。中华典章制度、思想文学、生活方式和观念形态深刻渗入日本、朝鲜和越南,最终以中华文明为基础、以汉字为表征形成了东亚文化圈。该文化圈又因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明,也被称为“中国文化圈”。——袁行霈《中华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对外交往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隋唐时期对外交流在广度和深度上超越前代的表现,并说明原因。【答案】28.海陆并行,辐射范围广;构建了以长安为中心的驿路网。29.表现:范围广,与东亚的新罗日本、与印度半岛天竺、与西亚的波斯大食、欧洲的东罗马乃至非洲都有 往来;领域宽,突出经济交往,涵盖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时间长,几乎贯穿整个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形式多样,有使节往来、宗教往来、艺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经济繁荣、国力强,具有世界影响力;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时期。由材料“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陆路交通线、海路交通线”可得出海陆并行,辐射范围广;构建了以长安为中心的驿路网。【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隋唐时期。第一问表现,由材料“隋唐统一之后,汇聚南北内外多种文化,融合创新,成为光芒四射的世界文化中心。周边各国以中华文明为榜样,向隋唐派遣使者和留学生,积极学习并吸收中华文明的成果。”及所学可得出范围广,与东亚的新罗日本、与印度半岛天竺、与西亚的波斯大食、欧洲的东罗马乃至非洲都有往来;由材料“中华典章制度、思想文学、生活方式和观念形态深刻渗入日本、朝鲜和越南,最终以中华文明为基础、以汉字为表征形成了东亚文化圈。”及所学可得出领域宽,突出经济交往,涵盖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时间长,几乎贯穿整个隋唐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对外交往的形式多样,有使节往来、宗教往来、艺术交流等多种形式。第二问原因,由材料“隋唐统一之后,汇聚南北内外多种文化,融合创新,成为光芒四射的世界文化中心。”及所学可得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由材料“周边各国以中华文明为榜样,向隋唐派遣使者和留学生,积极学习并吸收中华文明的成果。”及所学可得出经济繁荣、国力强,具有世界影响力;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开明开放的对外政策。29.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新现象”这一主题时,搜集了以下材料。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注:1759年,苏州人徐扬完成画作《盛世滋生图》,表现了当时苏州的繁荣景象。画作中,有14家丝绸店,22家棉布店。米市附近商旅如织,水运繁忙,有服务设施行业如酒楼、饭馆、珠宝、玉器、古玩等。8家烟店中有3家标出“(福建)浦城建烟”的招牌,还见许多钱庄字号。城郊的木渎镇和枫桥镇在图上也被尽情描述出盛采风貌。(1)材料一可以从哪个角度来研究该主题?请分析图中所示现象产生的影响。(2)材料二能否用于该主题的研究?请说明理由。【答案】(1)角度:农业发展(新作物或高产作物传播)。影响: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并推广种植,促进了农业发展,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人口增长;改变了种植结构;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但一定程度上加剧人地矛盾,大量开垦荒地印起破坏环境等问题。(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能。理由:《盛世滋生图》是乾隆时期的绘画作品,属于图像史料(实物史料)。该画作描绘了苏州的繁华景 象,为研究清朝前期苏州的手工业发展、商业发展、交通运输业、集镇、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史料依据。但这一画作带有对客观事物描述的主观色彩,其描述并非是完全真实的历史,应辩证客观看待其史料价值;应与其他的文献史料、实物史料等相互印证。【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第一问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据材料一图左上角的图标可以得出角度:农业发展(新作物或高产作物传播)。本题第二问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并推广种植,促进了农业发展,提高了粮食产量,促进了人口增长;改变了种植结构;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但一定程度上加剧人地矛盾,大量开垦荒地印起破坏环境等问题。【小问2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据材料二“注:1759年,苏州人徐扬完成画作《盛世滋生图》,表现了当时苏州的繁荣景象。”可以看出,苏州商业的发展是能研究“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新现象”。结合注和所学知识阐述理由:《盛世滋生图》是乾隆时期的绘画作品,属于图像史料(实物史料)。该画作描绘了苏州的繁华景象,为研究清朝前期苏州的手工业发展、商业发展、交通运输业、集镇、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史料依据。但这一画作带有对客观事物描述的主观色彩,其描述并非是完全真实的历史,应辩证客观看待其史料价值;应与其他的文献史料、实物史料等相互印证。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4-01-07 08:20:01 页数:23
价格:¥2 大小:1005.73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