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庆市松树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重庆市松树桥中学校高2025届高二(上)半期考试化学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P-31Cl-35.5K-39Cu-64第Ⅰ卷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推广风力发电有利于实现“碳中和”B.用熟石灰沉淀法富集海水中的,生成氢氧化镁C.工业上采用电解溶液可以得到金属镁D.通入溶液中无沉淀生成【答案】C【解析】【详解】A.推广风力发电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因此有利于实现“碳中和”,A正确;B.用熟石灰沉淀法富集海水中的,氢氧根结合镁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B正确;C.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可以得到金属镁,电解氯化镁溶液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镁,C错误;D.盐酸的酸性强于碳酸,通入溶液中无沉淀生成,D正确;答案选C。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1LpH=3的FeCl3溶液中Cl—数目为3NAB.常温下,1L0.1mol•L-1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2NAC.0.1mol•L-1碳酸钠溶液含有的CO数目一定小于0.1NAD.粗铜精炼中阳极质量减小64g时,转移电子数目为2NA【答案】B【解析】【详解】A.氯化铁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常温下pH=3的氯化铁溶液的浓度小于 1mol/L,则1LpH=3的氯化铁溶液中氯离子数目小于1mol/L×1L×NAmol—1=3NA,故A错误;B.硝酸铵中含有2个氮原子,则由物料守恒可知,1L0.1mol/L的硝酸铵溶液中氮原子数为0.1mol/L×1L×NAmol—1=0.2NA,故B正确;C.缺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0.1mol/L碳酸钠溶液中碳酸钠的物质的量,则无法确定溶液中碳酸根离子数目的大小,故C错误;D.粗铜精炼时,阳极中锌、铁、铜均失去电子转化为金属阳离子,则无法计算阳极质量减小64g时铜放电的物质的量和反应转移电子数目,故D错误;故选B。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碳酸氢钠溶液的水解反应:B.和HI的反应:C.氢硫酸的电离方程式:D.向氢氧化镁饱和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答案】D【解析】【详解】A.是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方程式,而碳酸氢钠溶液的水解反应为:,A错误;B.已知Fe3+能够氧化I-,故和HI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C.H2S是二元弱酸,其电离为分布进行的,故氢硫酸的电离方程式为:、,C错误;D.向氢氧化镁饱和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即由Mg(OH)2沉淀转化为Fe(OH)3沉淀,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故答案为:D。4.对于反应2NO(g)+2H2(g)→N2(g)+2H2O(g),科学家根据光谱学研究提出如下反应历程:第一步:2NO⇌N2O2快速平衡 第二步:N2O2+H2→N2O+H2O慢反应第三步:N2O+H2→N2+H2O快反应其中可近似认为第二步反应不影响第一步的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第一步反应△H<0,则升高温度,v正减小,v逆增大B.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大于第三步的活化能C.第三步反应中N2O与H2的每一次碰撞都是有效碰撞D.反应的中间产物只有N2O2【答案】B【解析】【详解】A.不管△H<0,还是△H>0,升高温度,v正和v逆均增大,A选项错误;B.第二步反应为慢反应,第三步反应为快反应,则第二步反应的活化能大于第三步的活化能,B选项正确;C.根据有效碰撞理论可知,任何化学反应的发生都需要有效碰撞,但每一次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C选项错误;D.反应的中间产物有N2O2和N2O,D选项错误;答案选B。【点睛】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活化分子数增多,无论是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都会加快,与平衡移动没有必然联系。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Al3+、SO、Cl-B.无色透明溶液:NH、Cu2+、SO、Cl-C.水电离出的c(H+)=10-10mol•L-1的溶液中:Na+、K+、Cl-、COD.c(H+)=的溶液:Fe3+、K+、SO、HCO【答案】A【解析】【详解】A.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则溶液中为酸溶液,含有大量氢离子,该组离子与氢离子均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A符合题意;B.无色溶液中不存在有色铜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C.水电离出的c(H+)=10−10 mol∙L−1的溶液中,可能是酸溶液,也可能是碱溶液:H+、CO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D.c(H+)=的溶液,溶液呈中性,Fe3+、在中性环境下会沉淀,同时Fe3+、HCO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而不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可以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ABCD实验目的测定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测定溶液的浓度制备氢氧化亚铁测定中和热实验装置A.AB.BC.CD.D【答案】A【解析】【详解】A.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可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气体的体积或者生成一定体积所需时间来测定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A正确;B.高锰酸钾溶液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胶管,需用酸式滴定管,B错误;C.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故制备氢氧化亚铁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到亚铁溶液内再挤压,C错误;D.测定中和热的装置中缺乏玻璃搅拌棒,D错误;故选A。7.某温度下,反应CH2=CH2(g)+H2O(g)CH3CH2OH(g)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平衡常数增大B.加入催化剂,平衡时的浓度增大C.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答案】C【解析】【详解】A.该反应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增大压强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幅度大于逆反应的,故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是因为温度不变,故平衡常数不变,A不正确;B.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状态,因此,加入催化剂不影响平衡时CH3CH2OH(g)的浓度,B不正确;C.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H2O(g),H2O(g)的浓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正确;D.恒容下,充入一定量的CH2=CH2(g),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是CH2=CH2(g)的平衡转化率减小,D不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C。8.在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体积比为3:1的H2和CO2,二者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可以合成乙烯:6H2+2CO2CH2=CH2+4H2O(g)△H<0,不同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及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N点的反应速率一定比M点大B.M点时,产物乙烯的体积分数约为7.7%C.其他条件相同时,N点的平衡常数比M点的大D.N点对应温度下的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比M点对应温度下的高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速率影响因素主要因素是内因,次要因素是外因,当反应一定时,即主要因素一定,速率大小看外界条件的大小,常见外界因素有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接触面积等。根据外界条件的大小可以判断速率的大小。B中对于平衡体系的各物质的量、百分含量的计算常用三段式进行计算。C中利用平衡常数的特点进行判断。D中通过图象可以直接判断。【详解】A.N点的温度比M点高,但浓度比M点低且N点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比M点低,所以反应速率不能确定N点一定大于M点。故A错误。B.M点时,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为50%,起始二氧化碳的体积占总的是四分之一计算得0.25L,故M点二氧化碳的体积为:0.125L。根据三段式:故B正确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成反比,故N点的平衡常数比M点的小,故C错误。D.根据图中虚线催化效率得知N点对应温度下的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比M点对应温度下的低,故错误。故选答案B。【点睛】注意计算利用三段式时直接可以利用体积关系进行计算,因为生成物中水是气体。其次注意图象中各条线表示的意义,其次注意对应点横纵坐标的含义。9.在好氧菌和厌氧菌作用下,废液中能转化为N2(g)和H2O(1),示意图如下:反应I:(aq)+2O2(g)=(aq)+2H+(aq)+H2O(l)=akJ/mol反应Ⅱ:5(aq)+3(aq)=4N2(g)+9H2O(l)+2H+(aq)=b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池发生的反应中,氮元素只被氧化 B.两池中投放的废液体积相等时,能完全转化为N2C.常温常压下,反应Ⅱ中生成22.4LN2转移的电子数为3.75×6.02×1023D.4(aq)+3O2(g)=2N2(g)+6H2O(l)+4H+(aq)=kJ/mol【答案】D【解析】【详解】A.厌氧菌池中发生反应Ⅱ中硝酸根离子中氮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0,被还原,A错误;B.根据反应II中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的比值,反应I中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的比值,可知两池中投放的废液体积比为3:5时,能完全转化为N2,B错误;C.标准状况下,反应Ⅱ中生成22.4LN2,即1mol氮气,转移的电子数为3.75×6.02×1023,但题中给定的是常温常压,无法计算,C错误;D.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得反应4(aq)+3O2(g)=2N2(g)+6H2O(l)+4H+(aq)=kJ/mol,D正确;故答案为:D。10.1886年法国化学家莫桑从电解氟氢化钾()的无水氟化氢溶液中制备出了,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出口的气体为B.电解槽需要用特制材料严格把阴极和阳极分开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D.电解过程中和分别在阴、阳两极放电【答案】D 【解析】【详解】A.a出口的气体是阳极的生成物,阳极反应式为,故A正确;B.因为反应中生成氢气和氟气,两者混合会发生爆炸,因此电解槽需要用特制材料严格把阴极和阳极分开,故B正确;C.阴极得到电子产生氢气,因此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故C正确;D.不放电,电解过程中和分别在阴、阳两极放电,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D。11.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实验目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A比较H2SO3与H2CO3,的酸性强弱向等体积的水中分别通入SO2、CO2至饱和,再测两溶液的pH通SO2后所得溶液的pH小,则H2SO3的酸性比H2CO3强B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快速压缩装有NO2、N2O4平衡混合气体的针筒活塞气体颜色变深,则增大压强,平衡向生成NO2的方向移动C比较Ksp(AgCl)与Ksp(AgBr)的大小向AgNO3溶液中先加入少量NaCl溶液,再加入NaBr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再生成淡黄色沉淀,则Ksp(AgCl)>Ksp(AgBr)D验证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往2mL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Cl2晶体溶液红色变浅,则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A.AB.BC.CD.D【答案】D【解析】【详解】A.欲比较H2SO3与H2CO3的酸性强弱,应测试等物质的量浓度的2种酸的pH,由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溶解度不同,故它们的饱和溶液中H2SO3与H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故A错误;B.快速压缩装有NO2、N2O4 平衡混合气体的针筒活塞,则不管平衡是否移动、不管平衡朝哪个方向移动,气体浓度必定增大、气体颜色必定变深,则难以证明增大压强平衡向生成NO2的方向移动,故B错误;C.向AgNO3溶液中先加入少量NaCl溶液,再加入NaBr溶液,则先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过量的AgNO3溶液必定与NaBr溶液反应生成浅黄色沉淀溴化银,不能证明氯化银转化成了碘化银,则难以比较Ksp(AgCl)与Ksp(AgBr)的相对大小,故C错误;D.2mL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因碳酸根水解呈红色,往其中加入少量CaCl2晶体,会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红色变浅,则碳酸根的消耗导致了溶液中氢氧根浓度的减少,也即水解平衡左移,故可以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故D正确;答案选D。12.用还原法可以将硝酸厂烟气中的大量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常温下,将NO与的混合气体通入与的混合溶液中,其物质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为B.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中和的总数一定保持不变C.反应Ⅱ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理论上,每消耗标准状况2.24L氢气,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反应Ⅰ为,A正确;B.反应前后溶液Ce3+和Ce4+的为中间产物,物质的量不变,B正确;C.反应Ⅱ的反应物为Ce3+、H+、NO,生成物为Ce4+、N2、H2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得反应方程式为4Ce3++4H++2NO=4Ce4++N2+2H2O,在该反应中NO是氧化剂,Ce3+是还原剂,故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4=1∶2,C错误;D.,转化为H+,转移0.2mol电子,D正确;故答案为:C。 13.相比锂电池,钠电池具有性能稳定、安全性好等优点,且可循环使用,寿命较长,对环境较友好。如图是某钠离子二次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电池反应为2NaFePO4F+Na3Ti2(PO4)32Na2FePO4F+NaTi2(PO4)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充电时,A为电源正极B.放电时,溶液中的钠离子在NaFePO4F电极上得电子被还原C.放电时,Na3Ti2(PO4)3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Na3Ti2(PO4)3-2e-=NaTi2(PO4)3+2Na+D.理论上,该电池在充电过程中,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不变【答案】B【解析】【分析】该装置为二次电池,放电为电池装置,充电为电解池,根据装置图,放电时,Na+向左边电极移动,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左边电极为正极,右边电极为负极,据此分析;【详解】A.由图示可判断,放电时Na+向电极方向移动,所以电极为正极,充电时作阳极与外接电源正极相连,故A说法正确;B.根据总反应式,放电时,原电池的正极反应为,在正极被还原为,故B说法错误;C.由总反应结合原电池正极反应可知,放电时负极反应为,故C说法正确;D.由图示知,、、、均附着在电极材料上,充电时阴、阳极反应的生成与消耗的量相等,理论上溶液中的钠离子浓度不变,故D说法正确;答案为B。14.25℃时,有的一组NH3·H2O、NH4Cl混合溶液,溶液中c(NH3·H2O)和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Ⅰ表示B.Kb(NH3·H2O)的数量级为10-10C.pH=7时,D.pH=9.24时,c(NH3·H2O)=c(Cl-)+c(OH-)-c(H+)【答案】B【解析】【分析】c(NH3·H2O)和组成酸碱缓冲液,的水解使溶液中增大,c(NH3·H2O)的电离使溶液c(OH-)增大。【详解】A.随着pH值的增大,减小,c(NH3·H2O)增大,故曲线Ⅰ表示,A正确;B.Kb(NH3·H2O)只与温度有关,在该体系中可取任意点求解,以点(9.24,0.05)求得,数量级为10-5,B错误;C.NH3·H2O、NH4Cl混合溶液,根据电荷守恒有,pH=7时,则,C正确;D.根据电荷守恒有,即有图可知,pH=9.24时,=0.05mol/L,则有c(NH3·H2O)=c(Cl-)+c(OH-)-c(H+),D正确;故选B。第II卷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15.回答下列问题:(1)“84”消毒液是一种以NaClO为主要成分的高效消毒剂,NaClO溶液呈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原因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 (2)25℃时,pH均为4的醋酸和硫酸铝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之比为_______。(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其正反应的活化能_______逆反应的活化能(填“>”“=”或“<”)。(4)向浓度均为的和混合液中滳加碳酸铵溶液至生成两种沉淀,则溶液中_______。[已知:、](5)相同条件下,下列溶液中,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A.B.C.D.E.(6)已知:Ⅰ.Ⅱ.Ⅲ.写出分解生成与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答案】(1)①.碱②.(2)(3)<(4)150∶1(5)ECDBA(6)【解析】【小问1详解】ClO-发生水解,水解离子方程式为,溶液显碱性;【小问2详解】pH为4的醋酸,水电离出的=溶液中的==,pH为4的硫酸铝溶液中,水电离出的,两溶液由水电离出的之比为∶=;【小问3详解】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逆反应是吸热反应,逆反应的活化能=正反应活化能+故正反应活化能小于逆反应的活化能;【小问4详解】=【小问5详解】、化学组成中含有2个,发生水解小于,溶液中促进的水解,使水解程度增大,溶液中小于溶液中,、化学组成中含有1个,小于,溶液中的存在会抑制水解,水解程度减小,溶液中小于溶液中,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产生最小,故由小到大的顺序为ECDBA;【小问6详解】利用盖斯定律目标方程式可以由I+II-III得到,该反应的反应热,也利用已知反应的反应热做相应数学运算得到,==16.在未来能源领域——“人造太阳”计划中,磷酸二氢钾(KH2PO4)有重要作用,以氯磷灰石(主要成分为Ca5(PO4)3Cl,还含有少量Al2O3、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KH2PO4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①Ksp[Fe(OH)3]=1.0×10-38②Ca3(PO4)2与CaHPO4均难溶于水,Ca(H2PO4)2能溶于水。(1)“酸浸”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a5(PO4)3Cl+5H2SO4(浓)=5CaSO4+3H3PO4+HCl↑,该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______性和______性。可提高酸浸反应速率的措施有______。(写其中一条即可)(2)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滤渣的成分为______,若离子)≤1.0×10-5mol•L-1时表明沉淀完全,计算Fe3+完全沉淀时的pH=______。(4)常温下磷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1=7.1×10-3、Ka2=6.3×10-8、Ka3=4.4×10-13,H2CO3的电离常数Ka1=4.3×10-7、Ka2=4.7×10-11,若将磷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______。A.H3PO4+CO=HCO+H2POB.2H3PO4+CO=CO2↑+2H2POC.H3PO4+2CO=2HCO+HPOD.H3PO4+3CO=3HCO+PO(5)以熔融碳酸钠燃料电池(图1)为电源,KH2PO4可通过图2装置电解制备:①燃料电池(图1)中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②电解池中若通电前a、b两室溶液的质量相等,若有2NA个K+通过交换膜,则两室溶液的质量差为______g。【答案】(1)①.强酸②.难挥发③.粉碎、搅拌或适当升高温度(2)Ca(H2PO4)2+K2SO4=CaSO4↓+2KH2PO4(3)①.Fe(OH)3、Al(OH)3、CaSO4②.3(4)D(5)①.H2-2e-+CO=H2O+CO2②.225【解析】【分析】氯磷灰石主要成分为Ca5(PO4)3Cl,还含有少量Al2O3、Fe2O3,加浓硫酸加热,生成硫酸钙沉淀、磷酸、硫酸铝、硫酸铁、氯化氢气体,过滤出硫酸钙沉淀,滤液中加碳酸钙调节pH生成Ca(H2PO4)2和氢氧化铝、氢氧化铁、硫酸钙沉淀,过滤出氢氧化铝、氢氧化铁、硫酸钙沉淀,滤液中加硫酸钾,Ca(H2PO4)2与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和KH2PO4,过滤,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KH2PO4晶体。【小问1详解】“酸浸”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a5(PO4)3Cl+5H2SO4(浓)=5CaSO4+3H3PO4+HCl↑ ,根据强酸制弱酸,该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强酸性和难挥发性。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可提高酸浸反应速率的措施有粉碎、搅拌或适当升高温度。【小问2详解】反应II是Ca(H2PO4)2与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和KH2P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PO4)2+K2SO4=CaSO4↓+2KH2PO4;【小问3详解】滤液中含有磷酸、硫酸铝、硫酸铁,滤液中加碳酸钙调节pH生成Ca(H2PO4)2和氢氧化铝、氢氧化铁、硫酸钙沉淀,滤渣的成分为Fe(OH)3、Al(OH)3、CaSO4;Ksp[Fe(OH)3]=1.0×10-38,Fe3+完全沉淀时的,,pH=3。【小问4详解】酸性:,根据强酸制弱酸,H3PO4+3CO=3HCO+PO反应不能发生,故选D;【小问5详解】①燃料电池(图1)中电极A上H2失电子生成二氧化碳、水,电极反应式为H2-2e-+CO=H2O+CO2。②电解池中若通电前a、b两室溶液的质量相等,若有2NA个K+通过交换膜,则电路中转移2mol电子,a极生成1mol氢气、b极生成1mol氯气,a极增加的质量为,b极减少的质量为,则两室溶液的质量差为149g+76g=225g。17.在人们高度重视环境和保护环境的今天,消除和利用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对改善大气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1)在绝热的某刚性容器中置入2mol和1mol,发生反应:。下列说法中能够判断该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填数字序号)。①容器中、、共存②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的同时消耗2mol③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④容器中温度恒定不变⑤容器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2) 氮氧化物是造成光化学污染的罪魁祸首,用一氧化碳还原氮氧化物,可防止氮氧化物污染,如反应:。①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a.b.c.d.上述4种情况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填字母)②实验测得反应,,(、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达到平衡后,仅升高温度,平衡向_______移动(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不”),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已知:。将1molCO和2mol充入1L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相同时间内测得C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①_______0(填“>”或“<”)。②由图可知,前反应中CO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原因是_______。③已知c点时容器内的压强为p,在温度下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为_______(用含p的关系式表示)。(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答案】(1)③④(2)①.b②.逆反应方向③.减小(3)①.<②.前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CO转化率增大③.【解析】 【小问1详解】判断化学平衡状态利用“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变量不变”来判断;①容器中、、共存不一定是平衡状态;②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的同时消耗2mol,反应速率都是逆反应方向,不是平衡状态;③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压强是变量,变量不变达到平衡状态;④容器中温度恒定不变,在绝热的某刚性容器中,温度是变量,温度不变符合变量不变,达到平衡状态;⑤容器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不一定是平衡状态;能判断达到平衡状态的是③④;【小问2详解】①把四个反应速率单位统一,都转化为同一个物质N2表示的反应速率,结果如下:a.b.c.d.,b的速率最大;②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反应方向移动;,,达到平衡时,v正=v逆,得出平衡常数K=,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K值减小,减小;【小问3详解】①根据图可知,在温度达到T3后,温度升高,一氧化碳的转化率降低,说明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所以逆反应方向为吸热反应,则正反应放热,即ΔH<0,故答案为:<;②由图可知,前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CO的转化率增大;③c点时,一氧化碳的转化率为50%,根据三段式可知n(总)=2mol,KP==,故答案为:; 18.三氯化氧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模拟反应制备并测定产品含量。相关物质的部分信息如下表:物质熔点/℃沸点/℃相对分子质量其他―93.676.1137.5遇水剧烈水解,易于反应1.25105.8153.5遇水剧烈水解,能溶于―10578.8119遇水剧烈水解,受热易分解(1)实验所需的用和浓盐酸反应制得,B装置中盛装的试剂为_______。(2)仪器C的名称是_______。(3)水浴加热C,控制反应温度在60-65℃,其原因是_______。(4)提纯至无含氯杂质后,通过以下方法测定产品中的含量:准确称取2.000g。样品在水解瓶中摇动至完全水解,将水解液配成100mL溶液,取10.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的溶液20.00mL,再加少许硝基苯,用力振荡,使沉淀被有机物覆盖。加入作指示剂,用KSCN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至终点,做平行实验,平均消耗KSCN标准溶液10.00mL。[已知:,]①该实验中量取20.00mL溶液用_______(填“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②水解生成两种酸,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③达到滴定终点现象是_______。④的质量百分含量_______(保留1位小数)。 【答案】(1)无水或(2)三颈烧瓶或三口瓶(3)温度过低,反应速率太慢;温度过高,等物质受热挥发(4)①.酸式滴定管②.③.溶液恰好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④.51.1%【解析】【分析】A中盛放饱和食盐水除氯化氢,B装置中盛装或无水干燥氯气;F中盛有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把干燥的氯气和二氧化硫通入C中,反应生成,E中盛有碱石灰吸收尾气防止污染,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C发生反应。【小问1详解】由于遇水剧烈水解,所以反应物均应干燥除水,所以B装置中盛装或无水干燥氯气;【小问2详解】根据装置图,仪器C名称是三颈烧瓶;【小问3详解】若温度太低,反应速率太慢,若温度太高,等物质受热挥发,降低的产率,所以实验时用水浴加热三颈烧瓶,控制反应温度在60~65℃;【小问4详解】①因为是强酸弱碱盐,水解溶液呈酸性,所以硝酸银溶液应该放在酸式滴定管;②水解生成两种酸,分析可知应为磷酸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③达到滴定终点时,KSCN有剩余,遇生成,溶液变为红色,现象是滴入最后一滴KSCN溶液,溶液恰好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4-01-05 10:55:01 页数:19
价格:¥2 大小:2.67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