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庆市乌江新高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2024学年(上)期中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高二语文试题(分数: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色彩观对民族文化的影响具有深远意义。中华民族早于西方一千多年形成了自己的色彩体系,独特的“五色体系”成为民族文化基因中重要的文化因子。弘扬色彩文化,丰富色彩的表现语言,有助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五色体系”形成于两千年前的西周。《尚书》较早有关于“五色”文字的记载:“采者,青、黄、赤、白、黑也;言施于缯帛也。”由此可知,所谓五色,即青、黄、赤、白、黑五种颜色。五色中的青、黄、赤即现代色彩理论中的蓝、黄、红三原色;在有色物质中,白与黑是难以通过其它任何颜色混合得到的颜色,白与黑应归属为无彩色系的原色。西周时又提出“正色”和“间色”的色彩概念,正色即原色,间色是正色混合的结果。所谓“正色论”即“五原色论”,亦即赤、黄、青、黑、白五原色构成的“五色体系”。统治者视五色为尊贵和权威的象征,用五色规范章服等级制度,服务于社会礼制,对社会秩序进行了色彩美学装饰性的统一,形成独特的惟五色独尊的色彩文化,在世界色彩学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的反映。“五色体系”确立,红色被列为“正色”之首。周代章服中,以朱红服饰为尊贵。几千年来,中国人延续了祖先尚红的喜好,红色被视为吉祥、喜庆、革命的代名词,办喜事、过年节、庆丰收等都离不开红色。“五色体系”成为统治阶级的行为规范,紫色不入五色之列,却是间色中地位最高的。春秋第一霸主齐桓公以紫色为章服,大胆穿紫袍上朝,公然挑战五色礼制,以此显示齐国的实力,色彩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孔子是“五色体系”的忠实捍卫者,他从“礼”的规范出发,为最终实现“仁”的目的,反对“以紫夺朱”。紫朱之争成为历史上重要的政治事件,色彩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影响可见一斑。汉唐之后紫色被视为代表天帝居所紫微星的色彩,天子所居之地皇宫则对应称为紫宫,明清皇宫称“紫禁城”由此而来。“紫”天、“黄”地、“红”人的“天、地、人”的色彩象征从汉唐始一直影响后世。战国末期阴阳家邹衍集先秦五行之大成,将阴阳与五行结合形成“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说将五行与自然界中的五方、五音、五德、五官等事物相配属,色彩自然也被对应配属于其中。在秦朝,黑色是最尊贵的颜色或说是皇家专用的颜色。但凡有重大的祭祀活动,皇帝都要穿黑色的服装。宋以后,黄色象征帝王之位,成为皇室的专用色彩,是皇权的象征色彩,不可僭越。(摘编自陈向鸿《中国传统色彩美学观念探源》)材料二中国色彩观尤其是“五色体系”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不仅促使了艺术风格的形成,也广泛影响着当时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礼仪诸多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东方色彩文化体系。几千年来,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色彩观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色彩观一直贯穿于中国传统色彩美学之中。在民族色彩文明史上,两家色彩观记录着中华民族审美精神的发展过程。儒家色彩观的一大特色是从“礼”的规范出发,最终实现“仁”的目的,极力维护周朝时期建立 的色彩典章制度。儒家把“五色”定为正色,把其他色定为“间色”,并赋予尊卑、贵贱等级的象征意义,分别代表君、臣、民上下等级关系,色彩装饰不可混淆,更不可颠倒。除了用色彩来规范“礼”这一特点之外,儒家色彩观亦推崇斑斓绚烂的“纯粹”美,追求各色颜色配合相宜,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文人山水画审美倾向上。山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精神家园。人们在江河、亭台、楼宇之中游玩、捕鱼、闲谈,展现出来的是一片平和的静态之美。小说《射雕英雄传》第十三回,郭靖于江上“但见山青水绿,天蓝云苍、夕阳橙黄、晚霞桃红,就只没有黑墨般的颜色”。孔子极力提倡中庸哲学,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境界,儒家“中庸”观念在色彩上体现为“文质彬彬”的适度的色彩装饰,体现了“配合适宜”的审美价值标准。儒家色彩观的另一主要特色是“比德”,即用色彩暗示人的品德,这一象征性手法在后世中国色彩艺术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中国戏剧脸谱色彩,以不同色彩代表不同寓意,暗示剧中人物性格和品德,形成特有的用色程式,如红色表示忠勇,金色表示神秘威武,黑色表示刚直不阿,白色表示奸诈阴险,等等。儒家色彩观把色彩美与“仁”“德”“善”融为一体,在当时是先进的理念,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道家以黑色为道的象征色彩,认为黑色高居于其他一切色彩之上。道家对黑色的选择本质上是从道家的“自然天道”观出发的,是“法自然”的色彩观。老子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即黑,是幽冥之色。天色为玄,因为“天”在道家思想中具有产生万物的功能,显然玄(黑)色也自当有派生一切色彩并高于一切色彩的功能,所以道家的建筑以及服饰多用黑色。道家对黑色的审美态度直接影响到中国绘画的色彩美学思想,并奠定了黑色在中国绘画中的造型地位。《道德经》中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色令人眼花缭乱,而趋于无彩色——黑白、玄素、水墨……中国文人画家大都政治失意,逃避社会现实,有的学道参禅,避居山林,超然物外,对黑色更为崇拜,主张“黑分五色(即焦、浓、灰、淡、清)……不施丹青,光彩照人”,运用墨色之变化,在浓淡间实现超然的艺术境界,追求以墨造型,达到黑墨虚白的艺术境界。唐代画家、绘画理论家张彦远最先确认墨的正统地位—“运墨而五色具”,五颜六色无需色料敷染,仅用水墨便可传神写意,因而中国水墨山水画整体呈现深邃却也荒寒淡远之境。中国水墨山水画色彩是哲学色彩观,在宇宙论的深处,飘然出尘、静默如禅、空灵如水的中国画色彩开辟了中国文人画家的心灵世界。(改编自王志惠《论美轮美奂的中国传统色彩美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色体系”形成于西周时期,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具有独特性,隶属于中国传统色彩美学,贯穿于民族色彩文明史。B.关于“五色”的文字较早记录在《尚书》中,虽然表达颜色的词语与今天有所不同,但与现代色彩理论中的原色相对应。C.儒家色彩观的形成,与孔子主张由“礼”达“仁”,极力维护周朝典章制度有关,也与孔子提倡中庸哲学思想密切相关。D.中国水墨山水画整体显现深邃荒寒淡远之境,是画家心灵世界、运用墨色技巧、确立墨正统地位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儒家将五原色定为“正色”,将其他色定为“间色”,说明儒家既主张色彩有尊卑,使用有等级,又追求色彩混合形成的斑斓绚烂。B.阴阳五行说将五行与自然界中的五方、五音、五德、五官等事物相配属,五色(黄、红、紫、白、黑)自然也被对应配属于其中。C.天色为玄色,即幽冥之色,故玄色也自当有派生一切色彩并高于一切色彩的功能,“天”也就成了道家思想中产生万物的本源。D.黑分五色(即焦、浓、灰、淡、清)……不施丹青,光彩照人,体现了仅用水墨传神写意,臻于以墨造型、黑墨虚白的艺术境界。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比德”色彩观的一项是()(3分) A.按中国戏剧脸谱颜色传统,赵高、严嵩扮演者宜用白脸,如来佛、二郎神宜用金脸。B.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以石灰之洁白表明自己的节操。C.中国文人画作者大都偏爱黑色,意在用黑色表达自己不同流合污、刚正不阿的品格。D.《醒世姻缘传》善用服饰色彩表现人物,如嫡母刚去世的素姐着一身艳服外出烧香。4.结合材料一梳理我国各时期的色彩观念。(4分)5.阅读下面文字,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红楼梦》的色彩观。(4分)《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写宝玉衣着:“宝玉只穿着大红棉纱小袄子”;第五十一回写袭人回家探母病时衣着:“身上穿着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怡红院题词“怡红快绿”,建造之初为蕉棠两植。(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截击孙犁第二天,我们在这高山顶上休息了一天。我们从小屋里走出来,看了看吴召儿姑家的庄园。这个庄园,在高山的背后,只在太阳刚升上来,这里才能见到光亮,很快就又阴暗下来。东北角上一洼小小的泉水,冒着水花,没有声响;一条小小的溪流绕着山根流,也没有声响,水大部分渗透到沙土里去了。这里种着像炕那样大的一块玉蜀黍,像锅台那样大的一块土豆,周围是扁豆,十几棵倭瓜蔓,就奔着高山爬上去了!在这样高的黑石山上,找块能种庄稼的泥土是这样难,种地的人就小心整齐地用石块把地包镶起来,恐怕雨水把泥土冲下去。奇怪!在这样少见阳光、阴湿寒冷的地方,庄稼长得那样青翠,那样坚实。玉蜀黍很高,扁豆角又厚又大,绿得发黑,像说梅花调用的铁响板。吴召儿出去了,不久,她抱回一捆湿木棍;“我一个人送一把拐杖,黑夜里,它就是我们的眼睛!”她用一把锋利明亮的小刀,给我们修着棍子。这是一种山桃木,外面是紫红色,好像上了油漆;这木头硬得像铁一样,打在石头上,发出铜的声音。这半天,我们过得很有趣,差不多忘记了反“扫荡”。当我们正要做下午饭,一个披着破旧黑山羊长毛皮袄、手里提着一根粗铁棍的老汉进来了,吴召儿赶着叫姑父。老汉说:“昨天,我就看见你们上山来了。”“你在哪儿看见我们上来呀?”吴召儿笑着问。“在羊圈里,我喊你来着,你没听见!”老汉望着内侄女笑,“我来给你们报信,山下有了鬼子,听说要搜山哩!”吴召儿说:“这么高的山,鬼子敢上来吗?我们还有手榴弹哩!”老汉说:“这几年,这个地方目标大了,鬼子真要上来了,我们就不好走动。” 这样,每天吴召儿就拉我一同到那大黑山的顶上去放哨。山顶不好爬,又危险,她先爬到上面,再把我拉上去。山顶上有一丈见方的一块平石,长年承受天上的雨水,被冲洗得光亮又滑润。我们坐在那平石上,月亮和星星都落到下面去,我们觉得飘忽不定,像活在天空里。从山顶可以看见山西的大川,河北的平原,十几里、几十里的大小村镇全可以看清楚。这一夜下起大雨来,雨下得那样暴,在这样高的山上,我们觉得不是在下雨,倒像是沉落在波浪滔天的海洋里,风狂吹着,那块大平石也像要被风吹走。吴召儿紧拉着我爬到大石的下面,不知道是人还是野兽在那里铺好了一层软软的白草。我们紧挤着躺在下面,听到四下里山洪暴发的声音,雨水像瀑布一样,从平石上流下,我们像钻进了水帘洞。吴召儿说:“这是暴雨,一会儿就晴的,你害怕吗?”“要是我一个人我就怕了,”我说,“你害怕吧?”“我一点儿也不害怕,我常在山上遇见这样的暴雨,今天更不会害怕。”吴召儿说。“为什么?”“领来你们这一群人,身上负着很大的责任呀,我也顾不得怕了。”她的话,像她那天在识字班里念书一样认真,她的话同雷雨闪电一同响着,响在天空,落在地下,永远记在我的心里。一清早我们就看见从邓家店起,一路的村庄,都在着火冒烟。我们看见敌人像一条虫,在山脊梁上往这里爬行。一路不断响枪,那是各村伏在山沟里的游击组。吴召儿说:“今年,敌人不敢走山沟了,怕游击队。可是走山梁,你就算保险了?兔崽子们!”敌人的目标,显然是在这个山上。他们从吴召儿姑父的羊圈那里翻下,转到大黑山来。我看见老汉仓惶地用大鞭把一群山羊打得四散奔跑,一个人登着乱石往山坡上逃。吴召儿把身上的手榴弹全拉开弦,跳起来说:“你去集合人,叫姑父带你们转移,我去截兔崽子们一下。”她在那乱石堆中,跳上跳下奔着敌人的进路跑去。我喊:“红棉袄不行啊!”“我要伪装起来!”吴召儿笑着,一转眼的工夫,她已经把棉袄翻过来,棉袄是白里子,这样一来,她就活像一只逃散的黑头的小白山羊了。一只聪明的、热情的、勇敢的小白山羊啊!她蹬在乱石尖上跳跃着前进,那翻在里面的红棉袄,还不断被风吹卷,像从她的身上撒出的一朵朵的火花,落在她的身后。当我们集合起来,从后山上跑下,来不及脱鞋袜,就跳入山下那条激荡的大河的时候,听到了吴召儿在山前连续投击的手榴弹爆炸的声音。(节选自《吴召儿》,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主要塑造了吴召儿这一人物,平时像劳动人民一样淳朴、善良,战斗发生时又像革命战士一样英勇、无畏。B.文中多次出现环境描写,既是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背景,也是在暗示人们抗日的原因是要保卫自己的家园。C.文章结尾并没有直接写明战争的结局,而是只能听到“手榴弹爆炸的声音”,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悬念。D.姑父这一次要人物虽然着墨不多,但是作者运用了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让人物鲜活生动。A.小说善用侧面烘托,虽然没有正面描述日军“扫荡”的情况,却让读者时时感受到战争的紧张气氛。 B.吴召儿做拐杖、姑父报信、雨夜放哨等情节,看似与“截击”无关,实则环环相扣,都是在为后文“截击”作铺垫。C.虽然作品以残酷战争为题材,作者却选取一位漂亮、勇敢的年轻女性作为主人公,给血与火的战争增添了浪漫气息。D.这篇小说以“我”的视角展开叙事,讲述“我”在反“扫荡”时所目睹的吴召儿的故事,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8.小说结尾部分出现的“红棉袄”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9.孙犁的小说有“革命历史的诗意书写,战争年代的纯美绝唱”的美誉,因而又被人称为“诗化小说”。请结合选文和课文《百合花》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诗化小说”的理解。(6分)二、古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臣伏以淮西三州之地,自少阳疾病,去年春夏以来,图为今日之事。执兵之卒,四向侵掠;农夫织妇,携持幼弱,饷于其后。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又闻畜马甚多,自半年已来,皆上槽枥。譬如有人虽有十夫之力,自朝及夕,常自大呼跳跃,初虽可畏,其势不久,必自委顿。乘其力衰,三尺童子可使制其死命。况以三小州残弊困剧之余,而当天下之全力,其破败可立而待也。然所未可知者,在陛下断与不断耳。夫兵不多,不足以必胜。必胜之师,必在速战,兵多而战不速,则所费必广。两界之间,疆场之上,日相攻劫,必有杀伤。近贼州县,征役百端,农夫织妇,不得安业。或时小遇水旱,百姓愁苦。当此之时,则人人异议,以惑陛下之听。陛下持之不坚,半涂而罢,伤威损费,为弊必深,所以要先决于心,详度本末,事至不惑,然可图功。为统帅者,尽力行之于前;而参谋议者,尽心奉之于后。内外相应,其功乃成。昔者殷高宗,大圣之主也。以天子之威,伐背叛之国,三年乃克,不以为迟。志在立功,不计所费。《传》曰:“断而后行,鬼神避之。”迟疑不断,未有能成其事者也。臣谬承恩宠,获掌纶诰,地亲职重,不同庶寮,辄竭愚诚,以效裨补。谨条次平贼事宜,一一如后:一:蔡州士卒,为元济迫胁,遂与王师交战。原其本根,皆是国家百姓。进退皆死,诚可闵伤。宜明敕诸军,使深知此意。当战斗之际,固当以尽敌为心若形势已穷不能为恶者不须过有杀戮。一:《论语》曰:“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臣愚以为淮西三小州之地,元济又甚庸愚,而陛下以圣明英武之姿,用四海九州之力,除此小寇,难易可知。泰山压卵未足为喻。(节选自《辽史·文学下》)【注】①元和九年(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病故,其子元济自立,第二年,唐宪宗下令,出兵讨伐吴元济。但讨伐并不顺利,僵持不下。时为中书舍人的韩愈撰《论淮西事宜状》上书宪宗。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固当以尽敌A为B心C若形势已D穷E不能F为恶者G不须过H有杀戮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相,文中两处置于动词前,与“枉用相存”中的“相”意思和用法一样,译为“互相”。B.惑,有“困惑”之意,此处为使动用法,与成语“大惑不解”中的“惑”用法不同。C.所以,“因此”之意,不同于“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中的“所以”。D.泰山压卵,比喻以绝对优势轻而易举地压倒对方,其意思不同于成语“泰山压顶”。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韩愈在文章中首先分析了当时存在的现实问题,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B.百姓深受战乱之苦,既需要承担战争带来的沉重赋役,又时常遭受兵卒骚扰。C.韩愈认为,想要平定淮西叛乱,在决断、用兵、速战等策略中,速战是关键。D.韩愈具有政治远见和军事卓识,在国家有难之时上奏朝廷,提出了应对措施。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况以三小州残弊困剧之余,而当天下之全力,其破败可立而待也。(4分)(2)以天子之威,伐背叛之国,三年乃克,不以为迟。(4分)14.韩愈主要是从哪些方面劝说皇帝下决心平定叛乱的?(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和《登高》进行比较阅读,完成15—16题。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登高》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有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之意。B.《登高》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C.《旅夜书怀》首联孤弱的细草在风中飘摇不定,孤独的小舟对抗漫漫长夜,营造了凄冷的氛围,衬托了诗人的孤苦无依。D.《旅夜书怀》尾联用反问手法,以沙鸥的比喻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漂泊无依的伤感之情。16.清·宋宗元在《网师园唐诗笺》说《旅夜书怀》颔联“十字写得广大,几莫能测”,请你从描写角度赏析《旅夜书怀》颔联。(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汤显祖《游园(【皂罗袍】)》开头两句“,”写园中景色,以及由此引起的感情波澜,蕴含着无限的感叹和惋惜。(2)李贺《李凭箜篌引》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一场秋雨的句子是:“,。”(3)李白的《蜀道难》中,“,”用杜鹃悲凄的鸣叫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近年来,各类“吃播”节目备受社会关注。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历来注重敬畏食物、尊重食物。①,在于推荐优质食材、分享品尝美食的快乐。网络主播不顾食物能不能吃完、好不好吃,或超量点菜、或烹饪“黑暗料理”,折射出一种扭曲的食物观。在拥有海量用户的网络平台上,另类“吃播”造成的食物浪费,会给很多网友传递错误的饮食观念,甚至引发跟风模仿、误导更多消费者,进而影响到社会层面正确消费观、饮食观的形成和传播。遏制“吃播”浪费,②。当探店主播有可能超量点餐时,餐厅有责任引导其适量点餐。平台方尤其需要加强价值引领,加强对美食类直播内容的审核,对“吃播”内容进行细化管理。与此同时,相关监管部门③,方便广大消费者随时反映餐饮浪费等问题。在享受美食、倡导健康饮食文化时,广大网络主播应自觉践行“光盘行动”,做坚决抵制餐饮浪费的先行者、倡导者,共创风清气朗的直播氛围。18.角度的选择对新闻评论非常重要。说说上述语段围绕另类“吃播”这一话题,选择了哪些评论角度。(5分)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3个字。(3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图及文字,完成20—22题。在这里出门散步去,在一个晴好的五月的向晚,像是去赴一个美的宴会。阳光正好暖和,决不过暖;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带来一股幽远的淡香;空气总是明净的,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那美秀风景的全部正像画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时鉴赏。 作客山中的妙处,尤在你永不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你不妨摇曳着一头的蓬草,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你爱穿什么就穿什么;你尽可以不用领结,给你的颈根与胸膛一半日的自由。这样的自由顶好是不要约伴,只许你独身。只有你单身奔赴大自然的怀抱时,像一个裸体的小孩扑入他母亲的怀抱时,你才知道灵魂的愉快是怎样的,单是活着的快乐是怎样的,单就呼吸单就走道单就张眼看耸耳听的幸福是怎样的。只许你,体魄与性灵,与自然同在一个脉搏里跳动,同在一个音波里起伏,同在一个神奇的宇宙里自得。20.句式的灵活使用可让文字表达更灵动优美。请对画横线句进行赏析。(4分)21.用标点与否,可以流出不同的情绪,荡出不同的节奏。画波浪线句与“单就呼吸,单就走道,单就张眼看、耸耳听的幸福是怎样的”,哪句表达效果更好?请简要赏析。(4分)22.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可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请赏析加点词“纵容”的妙处。(5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管弦相和,钟鼓齐鸣,多种音色互补呼应,总让人流连合奏之美。亲人之间相互扶持,合奏家庭美满的音符;不同岗位的伙伴携手互助,共谱事业辉煌的乐章。合奏之美,小到生活各处,大到国家社会,不同民族乃至不同物种之间……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上)期中学业质量联合调研抽测高二语文答案(分数:150分,时间:150分钟)1.A2.D3.C4.①西周时期:形成了五色体系,并提出“正色”和“间色”的色彩概念,五原色是尊贵和权威的象征,红色为五色之首。②春秋时期:色彩与政治紧密联系——齐桓公以紫色为章服,公然挑战五色礼制;孔子反对“以紫夺朱”,紫朱之争成为历史上重要的政治事件。③战国末期:阴阳家邹衍将“阴阳五行”与色彩对应配属。④秦朝黑色最尊贵,为皇家专用。⑤汉唐以后:紫色变得尊贵,“紫”天。“黄”地“红”人的“天、地、人”的色彩象征从汉唐始一直影响后世。⑥宋朝以后:黄色象征皇权,成为皇室的专用色彩。5.①体现了儒家“正色论”色彩观,以五原色(正色)为尊贵色。宝玉着大红,体现尊贵地位;袭人着桃红,符合她一等丫鬟的身份。②体现了儒家“文质彬彬”“配合适宜”的色彩观。怡红院以红绿互补互衬呈现出斑斓绚烂的“纯粹”美。6.D7.A8.①情节方面:助推情节开展,为后文吴召儿将棉袄翻过来进行伪装作了铺垫;②人物方面:突出人物形象,烘托出吴召儿热情、聪明、勇敢、机敏的形象;③主题方面:深化文章主旨,亮丽的色彩彰显了抗日时期人民积极向上的状态和充满斗志的革命乐观精神,“红色的火花”则象征着抗日战争时期革命形势因为有这些战士的存在而绽放出的火热与光亮。9.①环境描写:侧重自然环境的描写,且多清新质朴。无论是选文还是《百合花》,都通过多处自然环境描写来营造诗意美。②情节结构:淡化情节,叙事节奏缓慢,以散文式笔调叙事。虽然都写战争,但是两文都较少涉及正面战场的描写,而把重心放在战争之外的生活场景上面,平静祥和。③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多正面美好,运用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富有诗意。两文的主要角色都是可爱、美丽、勇敢、坚定的,有利于凸显主旨。④语言风格:具有强烈的抒情意味,蕴含诗意。选文中描写雨夜放哨、《百合花》中描写中秋月夜,都使用了大量修辞手法,使文章具有意象美、诗意美。⑤主题思想:多弘扬人性的和谐与美好。选文旨在表现人民保卫家园的英勇无畏,《百合花》旨在表现军民鱼水情的美好纯粹,都是在弘扬美好的人性。10.CEG11.A12.C13.(1)更何况用三个小州破落疲敝、困顿至极的残余势力,来抵挡全天下的力量,他们的失败很快 就会到来。(2)(殷高宗)凭天子的威严,讨伐叛国,三年才战胜(攻下),算不上晚。14.①阐明叛贼势微力衰、不堪一击之现状,树立皇帝必胜之信心;②揭示优柔寡断、当断不断之危害,劝说皇帝当机立断,痛下平叛之决心;③着眼国家利益、百姓安危、皇帝尊严,劝说皇帝善始善终,坚持平叛之恒心。15.D16.《旅夜书怀》颔联:①描写远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星垂”烘托出原野之广阔,“月涌”渲染出江流的气势,境界雄浑阔大。②视野由高到低,诗人先写星空,再写平野,继而写江流。③动静结合,上句写静态的星空、平野,下句描摹动态的江流。17.(1)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2)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3)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18.①另类“吃播”的性质。②另类“吃播”的影响。③遏制“吃播”浪费的措施。19.①“吃播”的本意②需要多方协同努力③也要进一步畅通投诉举报渠道20.答案一:长短句结合,句式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两个短句形成对偶,接一个长句悠闲舒缓,再用一个短句结束,干净利落。答案二:整散句结合,灵活自然,富有变化,音节和谐。“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是整句,结构相同长短一致,对偶典雅、浅易,十分整饬;与散句配合使用,整齐中寓疏落荡漾之致,显出变化之妙,音韵之畅。21.答案一:无标点句表达效果更好。把连续的动作“呼吸”“走道”“看”“听”组合起来,无停顿,形成快读,给人一种迫不及待地想分享的意味(节奏角度);传达出作者在山中巨大的愉悦和幸福感(情感角度)。答案二:有标点句表达效果更好。逗号标示的停顿将四个动作间隔开,单一个动作都能感受到来自山中的幸福感(情感角度)。“呼吸”与“走道”用逗号,停顿较长;“张眼看”与“耸耳听”用顿号间隔,停顿较短,说明“看”与“听”融合度高,感受自然。不同标点的停顿,让节奏的表达更细致(节奏角度)。22.“纵容”本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在本向中化为褒义,贬词褒用。这里写出作客山中之人任由满腮胡须如苔藓般自然生长,不加剔除,表达出不受羁绊、畅享自由的自得之情。23.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首先,应解析材料内容,读懂材料逻辑。材料从音乐演奏的角度切入,首次点出“合奏之美”;接着,材料指出人与人在家庭、工作中的相处均需应用“合奏”思维;最后,材料进一步拓展“合奏”的场合,由小及大,提示“合奏之美”存在于跨民族、跨物种等等不同群体之间。其次,应抓住材料核心,把握材料主旨。根据材料语句,我们不难归纳得出:“合奏”是材料的关键主题词,应成为立意行文的核心。“合奏”本是音乐演奏形式,但“合奏”的思维适用于社会的生活方方面面。“合奏”并非多种乐器的随意叠加,而是“多种音色互补呼应”。这意味着“合奏”思维不等于简单合作,其不同主体之间应有序组合、互助合作,在各尽其能的基础上优势互补,在彼此关照的基础上包容协调,以此获得最优整体效果。本题要求选准角度,应围绕材料主题词“合奏”进行谋篇布局,注意立意准确,不要抛开“合奏”,只谈“合作”“互助”“共赢”。标题自拟,建议选择切题明显、和材料主题词关联度大的标题。文体不限,写成议论文与记叙文均可,但要注意“感悟与思考”都应当“结合现实”;材料提示了“合奏”的不同场合,由小及大构成多种角度和丰富层次,末尾省略号暗示可以继续联想、延伸,故选择议论文或许更方便写作。立意:1.“合奏之美”无处不在。2.你我合作,互补优势。 3.“合奏”思维,共赢未来。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2-27 19:30:02 页数:11
价格:¥2 大小:46.70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