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雅安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四川省雅安市多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下册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三单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在封建社会,酒让权力神圣,酒让王朝辉煌,酒让天子自豪。历朝历代的皇帝王臣多数是爱酒饮酒的,酒文化是他们的最高礼仪。喝酒敬酒在夏商周乃至春秋都有很严格的一整套规定,皇帝大臣衣着何服,酒举多高,先敬谁后敬谁,如何下跪,如何举爵,如何唱喏,如何示天地,如何敬神,口张多大,酒倒器中怎样饮,每个细节都不能少,不能乱,不能错。包括礼乐都有繁规戒令。从秦开始,酒和酒文化逐步从皇室祭祀神坛走了下来,流入了王臣贵族、士大夫及文人学士之中,这标志着酒文化的大解放,从而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大繁荣。史书记载,在先秦诸子中,孔子知酒,孔子也善饮。他是爽而不过,饮之有度,并在礼节上要求甚严,堪称“酒师爷”“酒圣人”。翻开中国四大名著,里面几乎都写到了酒和酒文化。还有妇幼皆知的刘邦和项羽的“鸿门宴”,以及堪称天下第一成功之宴的北宋皇帝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等典故,都深刻地阐释了酒文化在政治斗争场上的精彩与深邃。酒和酒文化的魅力对文化人的诱惑和冲击更为激烈,更为壮观。中国传统的诗书画无一不与酒文化产生密切联系和融合。李白是诗仙也是酒仙,他的好诗好句好情好意都在酒后,这是李白酒文化的风格。欧阳修自称“酒翁”,他的酒文化即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而苏轼则是现实主义诗人,他也离不开酒,无酒就可能无苏词。还有杜甫、孟浩然、刘禹锡、王维等,他们都是诗里有酒、醉酒留诗的酒文化人。还有古今行书天下第一的王羲之,王羲之醉写《兰亭序》,写完后大醉。酒醒后,见序文中有改有涂,便重新提笔连写数十篇,无一能胜过酒醉之作。王羲之自己感叹道:醉中挥毫乃“神助之功”。酒文化把这些理想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田园文学的各方大家密切结合了起来,推波助澜,相得益彰,形成了浩瀚无垠的中国文化和灿烂的华夏文明。 酒文化原始于平民,经过长期发展更加融入了民俗文化、大众文化。在山林中,清溪边,茅屋下,百姓的炕头,路边的小店,到处都有欢乐饮酒的场面。中国的酒文化根植于每个人的血脉里。有的地方女人一怀孕,家里就要摆喜宴,之后还有满月酒、百日酒、周岁酒。除此之外,还有拜师酒、定亲酒、结婚酒、迎亲酒、过寿酒、盖房搬家酒、拜把子酒……中国喝酒的形式很多。酒席上首先讲究的是主客排位,长者坐上位,亲朋好友请客则贵宾在上,官场上官大为上,等级森严。其次是敬酒。要三杯敬起,有好客的量大的就敬三碰三。划拳是最精彩的地方,有许多趣名和叫法,唱句更是多样。无酒不成席,以酒待客,以酒会友,以酒取乐,从有酒以来数千年不变。十里乡俗各不同,越是到底层,越是到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喝酒中边歌边舞,边舞边敬,把酒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酒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加琳琅满目,丰富多彩。酒文化更多了一些烟火气和亲切感。总之,酒文化越接地气,它的感染力、生命力就越强大。(摘编自毛印科《浅谈酒文化》)材料二:佛教对酒是严令禁止的,他们反对饮酒,甚至把酒当作万恶之源。凡是一切能使人产生醉意、呈酒色、散有酒香酒味的,无论是果酒、甜酒还是药酒、清酒,都在禁戒之内,一旦饮用,则为犯戒之举。入佛教之后,戒酒为僧人必要恪守之责。他们认为戒酒是为了更好地修身进佛,斩恶因才能得正果。在他们眼中,酒会使人丧失理智,蚕食人们的精神,颠倒是非,最后使人迷失心智,走上不归之途。后来随着佛教的不断发展,其逐渐被本土化,在社会生活中也进一步被世俗化和民间化,这时一些所谓的酒肉僧人也随之出现,而且从南北朝时,他们开始被人注意,还有了史籍的记载。至唐代,禅宗发达,讲究顿悟,明确规定了僧人要戒酒肉等信条。这一时期的僧人传播群体具有如下特征:首先,唐代僧人群体庞大。《唐代社会概略》记载,唐朝僧道之数多达十二万七千人,占当时社会人口的十分之一至九分之一。其次,寺庙文化教养较好,儒行合一,群体中出现很多爱好诗文者。此外,在僧人素质方面,有公度和私度两种统系。公度者即严格依法规受戒,并得到官许而出家的人,反之则称为私度。最后,僧人中从事社会事业和教化的较多,常常各处游历。由此,作为酒文化传播者的僧人群体亦具有很大的传播价值。其分布的广泛性对酒文化的进一步传播有很大的影响力。加之僧人中爱好诗文的人和传播教义者经常会利用寺庙等地进行创作,亦有利于文学的发展和繁荣,进而推动文学中酒文化的传播。尤其是私度僧人的出现,使得酒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存在于部分僧人群体中。随着禅宗的繁盛,立地成佛和肉身成佛之现象和观点亦逐渐流行起来。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对之前的戒律有了新解,在佛教有关的史料中也记载了一些新的酒肉僧人的形象。出现了新的吃酒肉和尚形象。这时期的酒肉僧人并非含有贬低之意,他们大多是一种正面的形象,酒之于他们更多的是来衬托他们神僧之怪诞,或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如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其也是一位僧人,但从不坐禅,可谓是一个酒徒狂僧,以饮酒、吃肉、云游、草书为人生四大乐事。他被人称为醉僧,常与酒徒词客共饮于酒肆之中,而醉酒后一挥而就,创作出平日所不能及之作。由相关的文学资料记载可知,酒之于佛教,乃万恶之宗、罪恶之源,处于佛教的僧人教徒也大多对其避而远之,但亦有好酒之僧的出现,可见酒的诱惑之大,大大提升了酒文化的魅力和传播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佛教对于酒的禁忌和观念限制了酒业的进一步发展,对酒文化的形成和内涵的丰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紫玉文史《唐朝时期,酒文化的传播群体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和影响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夏商周至春秋时期,酒文化有非常烦琐的礼仪步骤和严格的要求,酒是皇室祭祀中重要的祭品。B.秦之后,文学艺术的大繁荣离不开酒文化的解放,酒和酒文化融人了文人学士的生活之中。C.佛教严令禁止饮酒,佛教僧人要想修得正果,就必须戒酒,否则就会迷失心智,种下恶果。D.随着佛教逐渐被本土化、世俗化和民间化,一些僧人对酒的态度比较包容,酒肉僧人开始出现。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酒和酒文化,但两者的侧重点并不相同。B.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认为,酒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融入了民俗文化。C.材料一第三段列举大量事例,论证了中国传统的诗书画与酒文化关系密切。D.随着禅宗的繁盛,饮酒不再是犯戒,酒肉僧人成了一种正面的形象。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酒和酒文化魅力的积极影响的一项是()A.《三国演义》中,张飞宴请众人饮酒,准备第二天开始戒酒守城,不料当夜遭吕布偷袭,张飞醉乏无力,导致城池失守。B.《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经常举办宴会,几乎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众人围坐一起喝酒、行酒令。C.《水浒传》中,武松在连喝了十八碗酒后用双拳将伤人的老虎打死,为当地老百姓除去一大害,被世人传为佳话。D.据说,女中豪杰李清照在酒后微醉之时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4.佛教对酒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5.小明应邀参加亲戚八十岁大寿的酒宴,看到酒桌上大家推让着上座;小明去外地旅游,碰到当地人正在过节日,他们喝着酒,跳着舞;小明去医院看望酒后驾驶出车祸的朋友,认为酗酒非常危险。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这些现象的看法。【答案】1.C2.D3.A4.①正向影响。因佛教僧人群体庞大,从事社会事业和教化的较多,常常各处游历,又因佛教群体中出现的酒肉僧人大多是正面形象,有利于文学中酒文化的传播与发展。②负向影响。佛教对于酒的禁忌和观念限制了酒业的进--步发展,对酒文化的形成和内涵的丰富也产生了深远影响。5.①中国的酒文化有悠久的历史,根植于每个人的血脉里。“酒桌上大家推让着上座”,讲究主客排位,体现了酒文化的传统礼仪。②中国的酒文化融入了民俗文化、大众文化。当地人“喝着酒,跳着舞”,体现了酒文化的魅力、烟火气和亲切感。③朋友酒后驾驶出车祸表明,过度饮酒会使人丧失理智,精神错乱,甚至使人迷失心智,酿成大祸,所以饮酒要适量,且不可酒后驾驶。 【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佛教僧人要想修得正果,就必须戒酒,否则就会迷失心智,种下恶果”理解错误,由材料二第二段“他们认为”“在他们眼中”可知,这些只是他们的观点,并不是事实,而且“必须戒酒,否则就会迷失心智”表述过于绝对。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D.“饮酒不再是犯戒”错误,由原文“至唐代,禅宗发达,讲究顿悟,明确规定了僧人要戒酒肉等信条”“处于佛教的僧人教徒也大多对其避而远之”可知,饮酒依然是被禁止的;“酒肉僧人成了一种正面的形象”扩大范围,原文是“他们大多是一种正面的形象”。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体现的是喝酒误事,张飞纵酒,导致城池失守,并不能体现酒和酒文化魅力的积极影响。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①正向影响。由“唐代僧人群体庞大”“寺庙文化教养较好,儒行合一,群体中出现很多爱好诗文者”“僧人中从事社会事业和教化的较多,常常各处游历”“这时期的酒肉僧人并非含有贬低之意,他们大多是一种正面的形象,酒之于他们更多的是来衬托他们神僧之怪诞,或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可知,因佛教僧人群体庞大,从事社会事业和教化的较多,常常各处游历,又因佛教群体中出现的酒肉僧人大多是正面形象,有利于文学中酒文化的传播与发展。②负向影响。由“在一定程度上,佛教对于酒的禁忌和观念限制了酒业的进一步发展,对酒文化的形成和内涵的丰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知,佛教对于酒的禁忌和观念限制了酒业的进--步发展,对酒文化的形成和内涵的丰富也产生了深远影响。【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①由“喝酒敬酒在夏商周乃至春秋都有很严格的一整套规定,皇帝大臣衣着何服,酒举多高,先敬谁后敬谁,如何下跪,如何举爵,如何唱喏,如何示天地,如何敬神,口张多大,酒倒器中怎样饮,每个细节都不能少,不能乱,不能错。包括礼乐都有繁规戒令”“酒文化原始于平民,经过长期发展更加融入了民俗文化、大众文化。在山林中,清溪边,茅屋下,百姓的炕头,路边的小店,到处都有欢乐饮酒的场面。中国的酒文化根植于每个人的血脉里”“酒席上首先讲究的是主客排位,长者坐上位,亲朋好友请客则贵宾在上,官场上官大为上,等级森严”可知,中国的酒文化有悠久的历史,根植于每个人的血脉里。“酒桌上大家推让着上座”,讲究主客排位,体现了酒文化的传统礼仪。②由“十里乡俗各不同,越是到底层,越是到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喝酒中边歌边舞,边舞边敬,把酒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可知,中国的酒文化融入了民俗文化、大众文化。当地人“喝着酒,跳着舞”,体现了酒文化的魅力、烟火气和亲切感。③由“在他们眼中,酒会使人丧失理智,蚕食人们的精神,颠倒是非,最后使人迷失心智,走上不归之途”可知,朋友酒后驾驶出车祸表明,过度饮酒会使人丧失理智,精神错乱,甚至使人迷失心智,酿成大祸,所以饮酒要适量,且不可酒后驾驶。(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教皇死了[法]都德我的童年是在外省的一座大城市度过的。一条河流穿城而过,河水奔腾不息,河上千桅林立,它使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爱上了水上旅行。特别是在一座名叫圣樊尚的人行天桥附近,有一段沿河堤岸,即便在今天,我想起它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我的眼前又浮现出那块钉在木桩顶端的牌子,上面写着:高尔奈,小船出租。河边的斜坡上,靠着许多有待晒干的长桨,桨上的铅白油漆在太阳底下闪闪发光。高尔奈老爹提着油漆桶,拿着油漆刷,在这些长桨中间走来走去。这个高尔奈老爹,他是我童年的恶魔、痛苦的喜好,是我的罪恶、我的悔恨。因为他的小船,我犯了多少过错!我逃学,把课本卖掉,为了划一个下午的船,我还有什么不能卖的呢?我把所有的课堂练习本都扔在船底,脱下外衣,帽子推在后脑勺上,任头发迎着河面上的微风飘舞。我用力划着桨,皱着眉头,装出一副久经风浪的老水手的模样。在城区的河段上,我总是把船划到河的中央,与两岸都保持同样的距离,因为离岸太近的话,久经风浪的老水手就可能被认出来。突然,一艘汽船在我附近转动起水轮;或是一个巨大的影子黑压压地罩在我的头上,原来是一艘运送土豆的大船。“当心点,小家伙!”一个嘶哑的声音对我喊道。 我汗流浃背,苦苦挣扎,在这船来船往、生机勃勃的河面上显得狼狈不堪。街上的场景,通过河面上的桥梁和人行步道,不时地穿插而过,将公共马车的倒影投射在船桨下的河水中。桥拱附近的水流是多么湍急:逆流、漩涡,构成了一个又一个笑里藏刀的死亡之洞!要知道,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没有任何人替他掌舵,要在这样的河面上靠自己的双臂劈波斩浪,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热得大汗淋漓、满脸通红之后,我终于把船划出了城外。我实在累极了,便把船靠到岸边嗡嗡作响的芦苇丛中;在那里,由于日晒、劳累,还有从闪闪发光的黄色大河上蒸腾上来的暑气,久经风浪的老水手终于头昏眼花,鼻子流血不止。我的水上旅行每次都是以这个结局而告终。您还想怎样?我觉得它美妙极了。不过,可怕的是返程,是回家。尽管我奋力划桨,可是依然无济于事,我总是到得太晚,远远超过了放学的时间。夜幕逐渐降临,雾霭中煤气灯一盏一盏地亮起,兵营吹起了归营的号角,这一切都让我平添了一丝不安与内疚。因为,我每次都要编一个谎话,对付在门口等着我的可怕的问题:“你上哪儿去了?”我最怕的就是进屋前的这番审讯。我必须在楼梯的平台上,在抬脚进屋的一刹那做出回答;我得时刻准备好一个故事、一个理由,越令人震惊、令人骇异越好,这样他们就不会再问其他的问题。我则趁此机会溜进屋子,喘一口气。要做到这一点,我不费吹灰之力。我可以编造出灾难、革命,还有各种可怕的事件,比如城市的哪个区域发生了大火,哪一座铁路桥坍在了河里,等等。不过,我最骇人的谎话还是下面那个:那一天晚上,我回家很晚。母亲站在楼梯上面看着,已经等了我足足一个多小时。“你上哪儿去了?”她朝我喊道。请告诉我孩子的脑袋瓜里会有一些什么样的调皮诡计!那天我什么理由都没有想过,什么谎话都没有准备。我回家太急了……突然,我脑海里闪过一个疯狂的念头。我知道我亲爱的母亲非常虔诚,是一个像罗马人那样狂热的天主教徒,于是我激动得上气不接下气地回答说:“噢,妈妈……您不知道……”“怎么了……什么事了……”“教皇死了。”“教皇死了!……”可怜的母亲重复了一遍。她脸色苍白地靠在墙上。我立刻溜进房间,被自己的成功和这么大的谎话吓坏了。但是,我还是鼓足了勇气,把牛皮吹到了最后。我还记得那个悲哀而温馨的夜晚,父亲脸色沉重,母亲惊恐不安……大家围着餐桌低声说着话。我不敢抬起眼睛。我的逃学,早就被--家人深深的悲恸埋没,已经没有人再提起它。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缅怀着教皇庇乌九世的美德;接着,谈话渐渐地转到了历代教皇的故事上来了。萝丝姑妈谈起了庇乌七世,她清楚地记得自己曾经在南方见过他,当时教皇坐在驿车里,由军警在两边护卫着。我一边听,一边虚伪地叹着气,提着问题,装出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可我在心里不停地说:“明天早晨,他们知道教皇没有死,会非常高兴,那样就不会有人再来责骂我了。”想到这里,我的眼睛不由自主地闭了起来,仿佛看见一只只漆成蓝色的小船,漂浮在索恩河[注]暑气浓重的水面上,银蛛伸着长脚在那里爬来爬去,就像钻石尖一样,在光滑如镜的水面上划出道道波痕。(有删改) [注]索恩河:法国东部河流,发源于东北部的孚日山西部,向南流,在里昂市南部汇入罗讷河。全长四百八十公里。小说开头提到的“外省的一座大城市”即指里昂。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结构严谨,如开头写“一条河流穿城而过,河水奔腾不息,河上千桅林立”,为后面写“我”时常到河里划船做了铺垫。B.“我”非常讨厌高尔奈老爹,因为他是“我”童年的恶魔,“我”的罪恶,“我”的悔恨,他的小船使“我”犯了很多过错。C.“我总是到得太晚”,一个“总”字,让读者读出“我”逃学划船的举动远不止一次,用词准确,意蕴丰富,人物形象鲜明。D.“我”常把船划出城外,停靠在芦苇丛中,最终又因为日晒、劳累、暑气而引起的头昏眼花和鼻子流血不止,结束了水上旅行。7.下列对小说相关描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脱下外衣,帽子推在后脑勺上,任头发迎着河面上的微风飘舞”,动作描写富有画面感,表现了“我”偷偷划船时的惬意与兴奋。B.“夜幕逐渐降临,雾霭中煤气灯一盏一盏地亮起”,温暖的景物描写,既暗示了时间之晚,也写出了家的温馨及“我”内心不安的缘由。C.“你上哪儿去了?”在等到晚回家一个多小时的“我”的时候,母亲朝“我”喊道,语言描写刻画了母亲严厉、苛刻的形象。D.“父亲脸色沉重,母亲惊恐不安”,运用神态、心理描写,表明教皇死了的消息对父母的打击很大,间接写出了父母对宗教的虔诚。8.小说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9.有人说,都德的小说语言颇具特色。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答案】6.B7.C8.①从人物形象方面来看,运用想象、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我”又一次成功逃脱父母责骂后的愉悦心情。②从表达效果方面来看,“我”阴谋得逞的暗自得意与父母悲伤不已的情绪形成极大反差,具有戏剧性效果。③从情节结构方面来看,最后一段与上文划船的情节相呼应,与开头相照应,使小说结构更加紧凑、完整。9.①小说语言简洁凝练。如写“我”和母亲的对话都采用短句,突出“教皇死了”这句话,言简意赅。②小说语言幽默诙谐。如写“我”为了逃过责骂而编谎话,谎话“越令人震惊、令人骇异越好”,让读者感到好笑。③小说语言富有表现力。如写“我”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划船时累得“汗流浃背”“热得大汗淋漓、满脸通红”,显得真实又有表现力。 【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我’非常讨厌高尔奈老爹”错误,从文中前两段的描写来看,这是“我”的反语,实际上“我”并不讨厌高尔奈老爹。从“即便在今天,我想起它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这句话也可以看出,高尔奈老爹和他的船,是“我”童年时期美好的回忆。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语言描写刻画了母亲严厉、苛刻的形象”错误,从文中可看出,“我”经常因为划船而晚回家,也多次通过编谎话而逃过母亲的审讯,可见母亲并不是一个苛刻的人,母亲对“我”的喊话,既有责备,更有关切。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①从人物形象方面来看,“想到这里,我的眼睛不由自主地闭了起来,仿佛看见一只只漆成蓝色的小船,漂浮在索恩河暑气浓重的水面上,银蛛伸着长脚在那里爬来爬去,就像钻石尖一样,在光滑如镜的水面上划出道道波痕”,这是“我”的想象,并且“银蛛伸着长脚在那里爬来爬去,就像钻石尖一样,在光滑如镜的水面上划出道道波痕”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想象中景色的美好,表现了“我”又一次成功逃脱父母责骂后的愉悦心情。②从表达效果方面来看,“我”为了防止母亲责骂而编出了“教皇死了”的谎言,导致一家人无暇顾及“我”的逃学,而沉浸于教皇去世的悲伤中,“父亲脸色沉重,母亲惊恐不安……大家围着餐桌低声说着话。我不敢抬起眼睛。我的逃学,早就被--家人深深的悲恸埋没,已经没有人再提起它”。而结尾这段描写则把“我”阴谋得逞的暗自得意与父母悲伤不已的情绪形成极大反差,具有戏剧性效果。③从情节结构方面来看,最后一段与上文划船的情节相呼应,如“我汗流浃背,苦苦挣扎,在这船来船往、生机勃勃的河面上显得狼狈不堪。街上的场景,通过河面上的桥梁和人行步道,不时地穿插而过,将公共马车的倒影投射在船桨下的河水中”,与开头“我的童年是在外省的一座大城市度过的。一条河流穿城而过,河水奔腾不息,河上千桅林立,它使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爱上了水上旅行”相照应,使小说结构更加紧凑、完整。【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语言的能力。 ①小说语言简洁凝练。如写“我”和母亲的对话都采用短句,“你上哪儿去了?”“怎么了……什么事了……”“教皇死了”“教皇死了!……”,这样的简洁表达突出“教皇死了”这句话,言简意赅。②小说语言幽默诙谐。如写“我必须在楼梯的平台上,在抬脚进屋的一刹那做出回答;我得时刻准备好一个故事、一个理由,越令人震惊、令人骇异越好,这样他们就不会再问其他的问题”,“我”为了逃过责骂而编谎话,谎话“越令人震惊、令人骇异越好”,让读者感到好笑。③小说语言富有表现力。如写“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热得大汗淋漓、满脸通红之后,我终于把船划出了城外。我实在累极了,便把船靠到岸边嗡嗡作响的芦苇丛中;在那里,由于日晒、劳累,还有从闪闪发光的黄色大河上蒸腾上来的暑气,久经风浪的老水手终于头昏眼花,鼻子流血不止”,“我”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划船时累得“汗流浃背”“热得大汗淋漓、满脸通红”,显得真实又有表现力。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皇曾孙生数月,遭巫蛊事,亦坐收系郡邸狱。故廷尉监鲁国丙吉受诏治巫蛊狱,吉心知太子无事实,重哀皇曾孙无辜,择谨厚女徒渭城胡组、淮阳郭征卿,令乳养曾孙,置闲燥处。吉日再省视。巫蛊事连岁不决,武帝疾,来往长杨、五柞宫,望气者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于是武帝遣使者分条中都官,诏狱系者无轻重,一切皆杀之。内谒者令郭穰夜到郡邸狱,吉闭门拒使者不内,曰:“皇曾孙在。他人无辜死者犹不可,况亲曾孙乎!”相守至天明,不得入。穰还,以闻,因劾奏吉。武帝亦寤,曰:“天使之也。”因赦天下。郡邸狱系者,独赖吉得生。既而吉谓守丞谁如:“皇孙不当在官。”使谁如移书京兆尹,遣与胡组俱送;京兆尹不受,复还。及组日满当去皇孙思蓦吉以私钱雇组令留与郭征卿并养,养月,乃遣组去。后少内啬夫白吉曰:“食皇孙无诏令。”时吉得食米、肉,月月以给皇曾孙。曾孙病,几不全者数焉,吉数敕保养乳母加致医药,视遇甚有恩惠。吉闻史良娣有母贞君及兄恭,乃载皇曾孙以付之。贞君年老,见孙孤,甚哀之,自养视焉。后有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及昌邑王废,霍光与张安世诸大臣议所立,未定。丙吉奏记光曰:“遗诏所养武帝曾孙名病已在掖庭、外家者,吉前使居郡邸时,见其幼少;至今十八九矣,通经术,有美材,行安而节和。愿将军详大义,参以蓍龟岂宜,褒显先使入侍,令天下昭然知之,然后决定大策,天下幸甚!”杜延年亦知曾孙德美,劝光、安世立焉。……庚申,入未央宫,见皇太后,封为阳武侯。已而群臣奏上玺绶,即皇帝位,谒高庙;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及组日满A当去B皇孙C思慕D吉E以私钱雇F组令留G与郭征卿H并养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诏狱,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此监狱的罪犯一般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 B.内,接纳,和“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中的“内”字含义不同。C.“复还”与“复众人之所过”(《<老子>四章》)中的“复”字含义不同。D.“令天下昭然知之”与“若火之始然”(《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的“然”字含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丙吉同情在巫蛊之祸中无辜遭难的刘病已,对刘病已格外照顾,并挑选两个谨慎厚道的女囚徒,让她们哺养刘病已。B.刘病已患了疾病,有好几次几乎性命不保,丙吉总是督促养育刘病已的乳母去请医喂药,丙吉对刘病已恩惠很深。C.丙吉认为皇曾孙不应住在监狱之中,希望京兆尹接受刘病已却遭到拒绝,又把他交给史家抚养,后交由掖庭令抚养。D.霍光与张安世上书朝廷,认为刘病已通晓儒家经术,很有才干,举止安详,性格平和,可立为皇位继承人,后刘病已被封为阳武侯。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及课文中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廷尉监鲁国丙吉受诏治巫蛊狱,吉心知太子无事实,重哀皇曾孙无辜。(2)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14.丙吉对刘病已有何恩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10.BDG11.D12.D13.(1)原廷尉监鲁国人丙吉受汉武帝诏命,负责审理巫蛊案,丙吉知道太子并无犯罪事实,对皇曾孙无辜受到连累深为哀怜。(2)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14.①保护养育之恩。丙吉让胡组、郭征卿哺养他,用自己的俸禄供养他,将他送给祖母史良娣的母亲贞君和兄长史恭抚养。②救命之恩。皇帝要处死京中所有在押犯人,丙吉冒死救下刘病已。③拥立之功。丙吉向霍光、张安世推荐刘病已,让他最终坐上皇位。【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等到胡组服刑期满,应当离去时,皇曾孙对她甚为依恋,于是丙吉自己出钱雇胡组留下,让她与郭征卿一起抚养皇曾孙。“及组日满当去”,是后文的时间状语,一般单独成句,其后即B处要断开; “皇孙思慕(之)”,是主谓句,省略了“胡组”;“吉”是后句“以私钱雇组令(之)留”的主语,“吉”前即D处断开;“(组)与郭征卿并养”,是主谓句,省略了“胡组”,要与前文断开,即G处断开。故选BDG。【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B.正确。通“纳”,接纳/在内心。句意:丙吉关闭大门,不让郭穰进去。/句意: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我的缺点。C.正确。又/补救。句意:皇曾孙与胡组又回到狱中。/句意:补救众人所经常犯的过错。D.“含义相同”错误。……的样子/通“燃”,燃烧。句意:使天下人都知道他。/句意: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霍光与张安世上书朝廷,认为……”错误,由“及昌邑王废,霍光与张安世诸大臣议所立,未定。丙吉奏记光曰……”可知,不是“霍光与张安世”上书朝廷,应是丙吉。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治”,负责审理;“狱”,案件;“无事实”,无犯罪事实;“重哀”,对……深为哀怜。(2)“余食赘行”,剩饭、赘瘤;“物”,人们;“或”,常常;“恶”,厌恶;“处”,做。【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吉心知太子无事实,重哀皇曾孙无辜,择谨厚女徒谓城胡组、淮阳郭征卿,令乳养曾孙,置闲燥处。吉日再省视”“及组日满当去,皇孙思慕,吉以私钱雇组令留,与郭征卿并养……时吉得食米、肉,月月以给皇曾孙。曾孙病,几不全者数焉,吉数敕保养乳母加致医药,视遇甚有恩惠”“吉闻史良娣有母贞君及兄恭,乃载皇曾孙以付之”可知,丙吉让胡组、郭征卿哺养他,用自己的俸禄供养他,将他送给祖母史良娣的母亲贞君和兄长史恭抚养。可见,丙吉对刘病已有保护养育之恩。从“武帝遣使者分条中都官,诏狱系者无轻重,一切皆杀之。内谒者令郭穰夜到郡邸狱,吉闭门拒使者不内,曰:‘皇曾孙在。他人无辜死者犹不可,况亲曾孙乎!’相守至天明,不得入……郡邸狱系者,独赖吉得生”可知,皇帝要处死京中所有在押犯人,丙吉冒死救下刘病已。可见,丙吉对刘病已有救命之恩。 从“丙吉奏记光曰:“遗诏所养武帝曾孙名病已在掖庭、外家者,吉前使居郡邸时,见其幼少;至今十八九矣,通经术,有美材,行安而节和。愿将军详大义,参以蓍龟岂宜,褒显先使入侍,令天下昭然知之,然后决定大策,天下幸甚!”……已而群臣奏上玺绶,即皇帝位”可知,丙吉向霍光、张安世推荐刘病已,让他最终坐上皇位。可见,丙吉对刘病已有拥立之功。参考译文:皇曾孙生下几个月,就赶上巫蛊之祸,也因连坐被关入大鸿胪所属的郡邸狱。原廷尉监鲁国人丙吉受汉武帝诏命,负责审理巫蛊案,丙吉心里知道太子并无犯罪事实,对皇曾孙无辜受到连累深为哀怜,便选择谨慎忠厚的女囚犯渭城人胡组、淮阳人郭征卿,命她们住在宽敞干爽的地方哺养皇曾孙(刘病已)。丙吉每日前往探视两次。巫蛊案连年不能结束,汉武帝患病,往来于长杨、五柞两宫,望气的方士说,长安监狱中有一股天子之气,于是汉武帝下诏命使臣分别通知京中各官府,凡各监狱在押的犯人,无论罪行轻重,一律处死。内谒者令郭穰于夜晚来到郡邸狱传达汉武帝诏令,丙吉关闭大门,不让郭穰进去,说道:“皇曾孙在此。一般人尚且不应无辜被杀,何况是皇上的亲曾孙呢!”双方僵持到天明,郭穰未能进去。郭穰返回,将此事奏明汉武帝,并弹劾丙吉。汉武帝也已醒悟,说道:“是上天让丙吉这样做的。”于是下诏大赦天下。被关在郡邸狱的囚犯,靠丙吉得以保住了性命。不久,丙吉对狱官谁如说:“皇曾孙不应住在监狱之中。”派谁如写信给京兆尹,将皇曾孙与胡组一起送去;京兆尹不肯接受,皇曾孙与胡组又回到狱中。等到胡组服刑期满,应当离去时,皇曾孙对她甚为依恋,于是丙吉自己出钱雇胡组留下,让她与郭征卿一起抚养皇曾孙,又过了几个月,才放胡组离去。后少内啬夫禀告丙吉说:“没有得到皇上的诏令,不能供给皇曾孙饮食。”当时丙吉的俸禄里有米和肉,便按月供给皇曾孙。皇曾孙患病,好几次几乎性命不保,丙吉总是督促养育皇曾孙的乳母请医喂药,对皇曾孙恩惠很深。丙吉听说皇曾孙的祖母史良娣的母亲贞君和兄长史恭都还健在,便用车将皇曾孙送去给他们抚养。贞君年纪已老,见(女儿的)孙子如此孤苦无依,极为哀怜,便亲自抚养。后汉武帝下诏,命掖庭抚养皇曾孙,并命宗正为其登记皇族属籍。等昌邑王刘贺被废黜之后,霍光与张安世及各位大臣商议重新确定皇位继承人,但一时未能决定。丙吉上书霍光说:“奉遗诏养育在掖庭及其外曾祖史家的孝武皇帝曾孙刘病已,我以前在郡邸狱时,见他年纪幼小;如今已有十八九岁了,通晓儒家经术,很有才干,举止安详,性格平和。希望将军详加考察(刘病已的)主要方面,再参考占卜的结果(看让他承继帝位)是否合适,可先让他入宫侍奉太后,以显示对他的褒崇宣扬,使天下人都知道他,然后再决定大计,若能如此,(是)天下人之福。”杜延年也知道皇曾孙刘病已品德美好,劝霍光、张安世立他为皇位继承人。……庚申(二十五日),刘病已进入未央宫,见皇太后,被封为阳武侯。随即,由群臣奉上皇帝玉玺、绶带,刘病已正式即皇帝位,拜谒汉高祖祭庙;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岑参鸡鸣紫陌曙光①寒,莺啭皇州春色阑。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花迎剑珮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独有凤凰池②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注]①紫陌:京师的街道。曙(shǔ)光:破晓时的阳光。②凤凰池:也称凤池,这里指中书省。15.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交代早朝出发的时间,描绘京城暮春时节清晨的景色,展示皇宫的富丽之象。B.颔联写皇宫的金碧辉煌和雕栏玉砌,这升平景象实是诗人对王朝转衰的一种担忧。C.颈联渲染上朝的盛况:鲜花迎接官员,柳条轻拂旗帜,此时晓星方落,露犹未干。D.尾联点出酬和之题,说和诗难,不仅是对贾至的恭维,也表现了诗人自己的谦逊。16.人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将岑参“气势雄伟,色彩瑰丽”的风格充分体现了出来,请结合本诗赏析岑参的这种诗歌风格。【答案】15.B16.①色彩瑰丽:本诗用词瑰丽,“紫陌”“春色阑”“金阙”“花”“柳”“旌旗”等皆有鲜艳明丽的色彩感,营造出了富丽堂皇的大唐盛景。②气势雄伟:皇州春色多彩,宫阙金光四射,钟鸣则万户开,千官在玉阶上攒动,宫殿楼台气势宏伟,上朝官员雄姿英发。充分展现了大明宫的繁荣,饱含了对王朝的歌颂,对统治者和同僚善治的赞美。【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B.“实是诗人对王朝转衰一种担忧”理解错误。颔联描写皇宫的繁华富丽,就是要借此来表达对王朝的歌颂和祝福,且此诗为宫廷唱和诗,用以歌功颂德。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气势雄伟:首联从宏大处开篇,写皇州春色多彩,充分展示皇宫的富丽之象,同时暗示天下大治的兴旺和繁华;颔联写春已降临,宫阙金光四射,钟鸣则万户开,千官在玉阶上攒动,宫殿楼台气势宏伟,一派升平之景象,反映了诗人渴望唐朝中兴的心境;颈联着力渲染上朝的情景,展现了一幅繁华的上朝盛况,上朝官员雄姿英发,盛唐气象,跃然纸上,充分展现了大明宫的繁荣,饱含了对王朝的歌颂,对统治者和同僚善治的赞美。 色彩瑰丽:本诗辞藻富丽堂皇,用了“紫陌”“春色阑”“金阙”“花”“柳”“旌旗”等富有鲜艳明丽的色彩感的辞藻表现宫廷气象,营造出了富丽堂皇的大唐盛景。(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的是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们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2)《归园田居(其一)》中,陶渊明借“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比喻句,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一往情深。(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一句直接点明阿房宫占地广阔,而“________”则指出阿房宫是依着山势走向修建的。【答案】①.士不可以不弘毅②.任重而道远③.羁鸟恋旧林④.池鱼思故渊⑤.覆压三百余里⑥.骊山北构而西折【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弘毅”“羁”“覆”“骊”。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年来,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繁盛,为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短视频的发展为返乡青年创业、生根提供有利契机,“乡村网红”①,“网红乡村”水到渠成。返乡青年在政策、资源、技术等多方的支持下,实现了自身与乡土文化传承、乡村文明发展、乡村文艺创新的同频共振,为乡村振兴②。返乡青年依托短视频平台,推出大量多元化、个性化的“三农”题材短视频。这些短视频生动鲜活地塑造了诸多“新农人”,展现了农村日常生活场景:乡村振兴之下乡村文明和乡村文化的勃兴的传递并彰显。短视频平台发起“美丽的家乡田园风光”“最美乡村”“原生态乡村生活”等关于乡村景观、乡村回忆的话题。“三农”自媒体账号或是聚焦身边的生活景观,或是呈现秀丽壮美的山川奇观,成为乡村景观的“记录者”。如某专注贵州乡村直播的账号,就拍摄了云贵川各地的山村自然风貌、少数民族部落,将藏匿于山间、水间,不为人知的自然村庄与田间美景传播出去。318国道上震撼的怒江大桥、宁静祥和的重庆南川盐井梯田、鬼斧神工的恩施蝴蝶岩和清江大峡谷……短视频里呈现的景致,激发了一位美术系学生的创作灵感,“大自然真的是③,让我灵感不断涌出。这些美景自然天成,不像是人力所能达到的。每一处都是入画的好题材”。网友也惊叹“这不是人间的仙境又是什么?”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段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18.①应运而生②添砖加瓦③独具匠心19.这些短视频生动鲜活地塑造了诸多“新农人”形象,展现了农村日常生活场景,传递并彰显乡村振兴之下乡村文明和乡土文化的勃兴。20.①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否定反问句,否定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加强语气,体现短视频展现了那些不为人知的自然村庄与田间美景的迷人之处,强调短视频对乡村文化传播的作用。②反问句的使用可使感情色彩更加鲜明,强化读者的认识,突出作者对“乡村网红”利用短视频传播乡村文化的赞叹之情。【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前文说“短视频的发展为返乡青年创业、生根提供有利契机”,所以这里应该是说“乡村网红”在此背景下产生了,可填“应运而生”。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第二空,语境是说返乡青年为乡村振兴做出了贡献,可填“添砖加瓦”。添砖加瓦:原来指建房屋时给不断地添砖块加瓦片;后比喻做一些工作,尽一点力量。第三空,这里是说大自然具有创造性,其美景自然天成,不像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可填“独具匠心”。独具匠心: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句子的语病有:1.“塑造了诸多‘新农人’”,成分残缺,可在“新农人”后加“形象”;2.“这些短视频……乡村振兴之下乡村文明和乡土文化的勃兴的传递并彰显”残缺谓语,表意不清,可将“乡村振兴之下乡村文明和乡土文化的勃兴的传递并彰显”改为“传递并彰显乡村振兴之下乡村文明和乡土文化的勃兴”。【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能力。“这不是人间的仙境又是什么?”是一个否定反问句,否定加反问更能加强语气,突出强调了短视频里呈现的那些不为人知的自然村庄与田间美景确实美如仙境,从而强调了调短视频对乡村文化传播的作用。 结合前文“网友也惊叹”可知,画线句子是网友的赞叹指声,而采用否定反问的形式则更加加强了感叹的语气,使感情色彩更加鲜明。作者也借由网友的赞叹表达了自己对“乡村网红”利用短视频传播乡村文化的赞叹之情。(二)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蔬菜等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不时发生,影响到农民的正常生产秩序和农产品的供求周期,增加了市民的消费支出,强化了社会对价格通货膨胀的预期。“姜你军”“蒜你狠”等这些调侃的背后,是老百姓对农产品价格的不满。蔬菜“过山车”行情中有供求的原因。目前的生姜、大蒜涨价和往年猪肉价格上涨类似,①。以生姜为例,去年我国生姜产地经历了干旱、雨涝等不利天气,生姜产量锐减;今年鲜姜虽已收获,但供求间又夹杂了存储习惯、观望心态等多重因素。蔬菜流通环节成本高,更给菜价波动加码。社会普遍反映的农产品产销不对接、从农民“菜园子”到市民“菜篮子”(经过了“菜农——菜贩——产地批发商——长途运输户——销地批发商——菜贩——市民”多个中间环节)的成本居高不下、生产信息指导不足等多重问题,②,以致老百姓抱怨,“光打雷,不下雨”。菜贱伤农,菜贵伤民:蔬菜价低,③;蔬菜价高,影响了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质量。为了保护老百姓的“超市自由”,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农业信息体系、重视流通尤其是批发环节的调控、着力生活必需品供给的稳定、消除可能的囤积居奇等工作势在必行。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文中加点的词语幽默风趣、形象生动,请分析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答案】21.①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②空喊多年仍难根本解决③难以保证农民有稳定的种菜收益22.①“姜你军”“蒜你狠”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姜你军”,即将你军;“蒜你狠”,即算你狠。老百姓戏说姜、蒜等价格疯涨的现象幽默风趣。②“过山车”用了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形容蔬菜的价格忽高忽低。【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能力。第一空,结合上文“蔬菜‘过山车’行情中有供求的原因”,此处是说“目前的生姜、大蒜涨价”是因为供不应求造成的,推断①处可以填入“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之类的内容。第二空,结合下文“以致老百姓抱怨”,推断②处是说“社会普遍反映的……多重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可以填入“空喊多年仍难根本解决”之类的内容。第三空,结合“蔬菜价低”对应前文的“菜贱伤农”,推断③处是说农民种菜缺少收益,可以填入“难以保证农民有稳定的种菜收益”之类的内容。 【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结合语境“‘姜你军’‘蒜你狠’等这些调侃的背后,是老百姓对农产品价格的不满”可知,“姜你军”“蒜你狠”用同音字来代替本字,用了谐音的修辞手法。“姜你军”,即“将你军”;“蒜你狠”,即“算你狠”。此处运用谐音的修辞手法,耐人寻味,增加了幽默感和趣味性,使老百姓戏说姜、蒜等价格疯涨现象表达得幽默风趣,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合语境“蔬菜‘过山车’行情中有供求的原因”分析,此处的“过山车”用了比喻手法,把蔬菜价格极不稳定的情况比作“过山车”,能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蔬菜价格的忽高忽低,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富有的感染力。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从”,是一个常见的汉字。《说文》中说:“从,随行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字引申为“顺从、听从”之意,在此基础上,其含义又转化为“追赶”。在人生的道路上,有的人选择“随行”,有的人选择“顺从”,还有的人选择“追赶”。选择不同,原因各异。上述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真随行,自风流大千世界,茫茫人海,绝大多数都是随行者,有人为随行而黯然神伤,因为自己“泯然众矣”;有人因随行而长吁短叹,因为自己不能“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但是亲爱的朋友啊,我想告诉你,这一切都是因为你没有甘愿做好一个随行者。君不见非洲动物大迁徙,蹈死不顾,奋勇前行,何其雄哉!君不见行军蚁觅食,浩浩荡荡,所向披靡、何其壮哉!请记住,随行创造历史,真随行,自风流。随行需要选择,需要世事洞明的睿智。随行的首要问题就是选择。选择正确,一生顺利乃至青史留名;选择错误、一生坎坷甚至身败名裂。红军反“围剿”中,众多将领就面临着选择随行的问题,这是两条路线的选择,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将领随毛泽东而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正确的随行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抗日战争中,文人们也面临着随行的选择,要么随大众而行抗日,要么随汉奸而行亲日。鲁迅的弟弟周作人选择了后者,结果可想而知。因此,随行选择事关重大,需要我们洞烛万物的观察,明辨是非的思考。随行需要尽责,需要团队协作精神。 选择随行,就意味着选择了一个团队,切莫因只是一个随行者就浑浑噩噩、敷衍塞责,更不要我行我素,破坏团队协作。唐僧西行,孙悟空、八戒、沙僧都是随行者,其中,谁是真随行,谁是假随行?沙僧是真随行,一来任劳任怨,恪尽职守;二来总是竭尽心力、修复师徒间的裂痕。而八戒就不是真随行。偷奸耍滑有之,叫他探路,却在路边呼呼大睡;挑拨离间有之,害得悟空几次挨罚甚至驱离。你随剧组而行,即便是跑龙套也要扮演好你的角色;你随球队而行,即使你只是队医,也要为队员的健康殚精竭虑、恪尽职守。随行要有荣辱感,需要拼搏进取的思维和主人翁意识。随团队而行,就要有以团队之荣为荣、以团队之耻为耻的主人翁意识。只有这样,才是一个真正的随行者。切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毛遂只是随行当中的一员,却能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说服楚考烈王同意合纵抗秦。可以想象,如果不是众多随行者拼搏进取,哪有“两弹一星”,哪来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时值民族复兴、共圆中国梦的伟大时代,我们广大群众都要随共产党而行,做好共产党的真正随行者,发自己的一点光、尽自己的一分热,以民族兴为荣,以民族衰为耻。【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由四句话构成:第一句话,引出“从”,并解释这个词的历史渊源及意义解释;第二句话引出“顺从、听从”“追赶”之义;第三句话引出“从”所涉及的不同人在人生道路上的不同选择——“随行”“顺从”“追赶”;第四句话点出原因不同。因此,本材料的中心是要求学生思考,在人生路上,应选择随行、顺从还是追赶。随行的意思是跟随他人前行,顺从的意思是依照他人的安排、旨意去做,追赶的意思是赶上他人,这实际上是不同的人生状态。题干中强调的是“启示”“感悟”和“思考”,因此写作时不应局限于“从”字最初的含义,还应从几个不同的含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入手,结合生活、人生、社会、国家、民族,拓展写作范围,提高文章立意的高度。比如,对于“随行”可以理解为“处在初级阶段或落后阶段时的学习借鉴”,这一阶段的方法、态度均可成为写作的立意。比如,可借此思考,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在群体中,我们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力量,故有了“从”。于懵懂的孩子而言,初接触这个世界,的确应受导引而摸索道路。首先学会的,便是“从”,有了他人的力量,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了基本的认知。对此可展开思考,当我们只能随行他人的时候,应该如何去做。“顺从、听从”可以理解为“随行”的结果,对此可以从两个角度思考,一是“一味地顺从、听从”,结果是丧失了自我,后果不堪设想,这是应该反对的;二是“有选择地顺从、听从”,对此可以指出当学会借鉴对方的长处,摒弃对方的短处时,就有利于提升自我。此后,对于“追赶”,可以指出这是“随行”之后质的变化,有了好的“随行”,才会有“追赶”的底气,写作时可以将“随行”和“追赶”结合起来进行论证。 立意:1.见贤思齐,并驾齐驱。2.辨明方向,坚持自我。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2-27 16:20:02 页数:19
价格:¥2 大小:677.6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