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2023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语文本试卷分为问卷和答卷。考试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 相对于其他文体,报告文学是一种“外向型”的文体。它的“报告性”决定了它必须像新闻一样面对现实,参与社会生活。其他任何一种文体也许都有借口逃避现实,而报告文学不能。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它的姿态和脚步都必须是向前的。与社会现实互动,与时代发展同步,将根系深深扎入当下生活,是这个文体得以存在的前提,也是它能量和活力的源泉。文学创作有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说法,这“四力”仿佛为报告文学量身定做。“四力”之中,最费心、劳力、耗时的当属脚力;并且脚力的意义,还依赖于其他“三力”的支撑才得以存在。如果眼力、脑力、笔力不行,纵然你走了千里万里,结果仍不得而知。数月或数年后,一部作品出来方有定论。如果作品成功,那之前的辛苦和劳动还算有了意义;如果作品失败,之前大段时间的奔波与周折,都将被宣告为“无用功”。无疑,报告文学作家总是要比从事其他文体的作家多付出很大一部分有意义或无意义的劳动。很多天赋好一些的写作者发现了这个“秘密”之后,便转头去写小说或诗歌,没耐性也没有勇气把热情、精力和时间都花在那些难以把握的采访上。然而,不管这件事情有多难做,终究还是需要有人做。毕竟,报告文学这一大有作为的文体需要优秀的作家群体来支撑,需要有人为其付出心血和汗水。仔细观察,我们就会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表现领域和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的写作主题,只适合于报告文学;直接、迅捷、有力量,这些特殊的文学向度也构成作家们不能舍弃的理由。既然报告文学写作的人文价值在,其全面反映社会现状和人性复杂的文学可能性在,坚守和捍卫这个文体尊严的必要性就在。什么叫担当呢?就是要在艰难与容易、压力与安逸、约束与自在、值得与不值的权衡和选择中,依从责任和使命,而不是个人苦乐和得失。这就是一个作家应有的使命担当。(摘编自佟鑫《报告文学的修为、使命与担当》)材料二:对报告文学应该模仿客观存在的现实还是揭示更加本质的现实,不同的理论家都持有不同的观点,且争论不休。小说、戏剧和诗歌,其自身具有虚构性。亚里士多德指出的“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业已成为虚构类文学创作者信奉的圭臬。对非虚构类文学书写的讨论,则长期在反映已发生的事情上打转。报告文学作为一种真实记录历史和社会的文体,读者天然会对其产生信任感和真实感。不过,报告文学的书写者也希望通过客观真实达到一种更本质真实的效果。毕竟所有的文学书写者反映的绝不仅仅是生活世界,而2023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语文第14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是现实与虚构交织在一起的“可能性世界”——只是这种对可能性世界的描述潜藏于作者的想象书写中。事实上,“可能发生的事”背后也包含着作者从“实然世界”寻找其所认为的“应然世界”的愿望和可能。除了透过事实总结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写作者往往也希望借助文学创作传达自身的某种理念和愿望。有无这些理念和愿望,可说是报告文学与新闻报道的重要区别。新闻报道力图准确、客观传达事件的来龙去脉与人物的真实形象,即便书写者想透露自身的看法或无意识地流露出价值判断,也受限于文体自身的要求。但报告文学则不同,因为它是一种记忆性书写,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想象与纪实交融的情况,报告文学书写也就不再像镜子般再现社会真实,而是会打上受访者与书写者主体意识的烙印。其实,不论是寓褒贬于纪实还是描述“可能发生的事”,都需要主客体的统一。想象恰恰为报告文学实现主客体的统一提供了基础,因为想象具有双重超越性。一重是主体对自我意识的超越。受访者和书写者总是抱有某种目的进行想象活动,这种目的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其在现实中难以获得满足,主体想象出一种让自己满意的状态来弥补现实的不足。另一重超越性便是对社会现实的超越。这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或通过报告社会现实存在的不良现象,呼唤更美好的社会,这是对客观存在的超越;或弘扬社会新风、时代精神与个人品质,这同样是对客观存在的超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柔石想象歌声是五彩美丽的云,“用了‘共产主义’的大红色的帆篷,装载着我们到了自由、平等的无贫富、无阶级的乐国”。今天,《大国重器》《最好的时代》《国家温度》《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等作品,展现了中国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彰显了中国力量,这样的中国正是柔石等先行者期盼的中国社会。中国奇迹与时代精神激励着中国人不断奋进,超越当下,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摘编自陈想、袁勇麟《纪实与想象:作为记忆书写的报告文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面对现实,参与社会生活,是报告文学的根本属性之一,也是它区别于任何一种文体的特殊之处。B.在表现领域、写作主题、文学向度等方面,报告文学往往具有自身的特色,作家有可能大有作为。C.亚里士多德关于诗人职责的话对小说等虚构文学影响巨大,对报告文学等非虚构文学也有借鉴意义。D.主体在现实中未能获得满足,就可能抱着某种目的进行想象,以此达到一种满意状态来弥补现实的不足。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指出报告文学的创作需要有耐性和勇气,需要依从责任和使命,有担当的意识。B.材料二从是否传达自身理念和愿望的角度论证报告文学与新闻报道的区别,对比鲜明。C.材料二举《大国重器》等例,论证了报告文学与时代精神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D.材料一指出报告文学具有人文价值,材料二引柔石言论说明了报告文学中想象的功能。2023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语文第14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报告文学有三重门,第一重门是生活之门,其次是文学之门、思想之门。B.报告文学要求的是“是生活”,而小说等文学门类要求的则是“像生活”。C.“七分采访,三分写作”,所以人们常把报告文学形容为“行走的文学”。D.报告文学,报告在前,文学在后,当以报告为主,文学不过点缀而已。4.想象在报告文学中存在的原因和作用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二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5.报告文学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 保卫延安(节选)杜鹏程“报告!”陈兴允轻轻地走进窑洞,低声喊。“哦,你来咯!把湿衣服脱掉。”彭总走到床边,提起一件自己常穿的破旧棉衣,说,“披上。”彭总中等以上的身材,普通工人的脸相,两道又粗又黑的浓眉下一对不大的眼睛闪着严肃刚毅的光芒。这位天才的军事家像普通劳动人民一样质朴、淳厚。他和陈兴允谈了几句话以后,又注视作战地图,扳住指头在计算什么。有时,他来回轻轻地踱着步子。看来,他总是全副精力都贯注在某一点上,冷静地深思着。彭总让陈旅长走到地图边,要他看其他战场敌我态势以及敌人在陕北的分布情况和动向。有时候,他回头看陈兴允的眼睛,仿佛在观察:“他是否懂了这一切呢?”陈兴允觉得彭总那严肃深沉的眼光,直射到人心里。在这样的眼光下,软弱、犹豫、自私都无法隐藏,正像眼睛里不能有针尖大的灰尘一样。彭总沉静地站在地图面前,使人感到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他并不使你感到冷淡,相反的,这是耐心的启发、等待和父兄般的关怀。虽然将要进行的战斗,是部队在陕甘宁边区作战的第一次攻坚战,虽然部队攻坚经验很少,可是陈兴允一站到彭总面前,他就觉得蟠龙镇一定会拿下。彭总深思着,偶尔和陈兴允说一两句话。陈兴允在这第一次和彭总接近的时刻,彭总的举止言谈使他微微感到奇异。他回忆起自己每一次对干部交代任务的时候,生怕他们了解不清,总是反复地给他们讲,要他们中间某些人复诵。可是彭总老是冷静地、精神非常集中地谋虑着,而很少说话。彭总不长篇大论地讲话,可是他的话里,压缩着宝贵的思想和丰富的经验。他的话,会让你联想起很多的事情。他的话,一投入你的脑子中,你那很多模糊感觉到而说不出的凌乱、片断的经验,便连贯起来了,系统了,明确了,提高了。这时,你会惊奇地对自己说:“啊!事情原来这样简单、明确!可是以前我怎么觉得它是那样复杂和没有头绪呢?”2023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语文第14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陈兴允正寻思,三个小娃娃跑到彭总住的窑洞门口。这些个娃娃最大的有六七岁,最小的只有四五岁。警卫员一边瞪眼吓唬,一边低声喊:“小鬼,别乱跑,回来!”娃娃们根本不理睬,连跳带蹦地闯到彭总住的窑洞中去了。彭总弯下腰,轻轻摩着娃娃们的头,问:“噢,你们有什么军国大事要来讨论?”娃娃们傻呵呵地互相瞧瞧,一对对的黑眼珠,像那荷花叶上的水珠一样滚转。他们憨溜溜地笑了。接着,他们像事先商量好了一样,一拥上去抱住彭总的腿,有的向彭总要子弹壳,有的向彭总要一支很小很小的手枪。彭总给一个小娃绑好鞋带,给另外一个小娃擦了擦鼻涕,然后又跟他们有趣地谈了一阵,最后说:“这里不需要你们发言!”娃娃们跳着往出走,彭总用手照护着他们,一面走,一面说:“好,到外面去玩。对你们是不能讲原则的。小心,不要跌跤!”彭总望着:走远了的娃娃们,故意踏着泥水,倒退着、跳着向他招小手,他坦然地笑了。(有删改)文本二: 彭德怀速写丁 玲“一到战场上,我们便只有一个信心,几十个人的精神注在他一个人身上,谁也不敢乱动。就是刚上火线的,也因为有了他的存在而不懂得害怕。只要他一声令下,我们就找不到一个人不高兴去迎着看不见的死而勇猛地冲上去!我们是怕他的,但我们更爱他!”这是一个24岁的青年政治委员告诉我的。当他述说这一段话的时候,发红的脸上隐藏不住他的兴奋。他说的是谁呢?就是现在我所要粗粗画几笔的彭德怀同志,他现在正在前方担任红军前敌副总指挥。穿的是最普通的红军装束,但在灰色布的表面上,薄薄浮着黄的泥灰和黑色的油,显得很旧,而且不大合身,不过他似乎从来就没有感觉到。脸色是看不清的,因为常常有许多被寒风所摧裂的小口布满着,但在这不算漂亮的脸上有两个黑的、活泼的眼珠转动,看得见有在成人脸上找不到的天真和天真的顽皮。还有一张颇大的嘴,充分表示着顽强,这是属于革命的无产阶级的顽强的神情。每当遇到一些青年干部或是什么下级同志的时候,看得出那些昂奋的心都在他那种最自然诚恳的握手里显得温柔起来。他有时也同这些人开玩笑,说着一些粗鲁无伤的笑话,但更多的时候是耐烦地向他们解释许多政治上工作上的问题,诚恳地显示着对一个同志的勉励。这些听着的人便望着他,心沉静了,然而同时又更奋起了。但一旦他不说话沉思着什么的时候,周围便安静了,谁也唯恐惊扰了他。有些时候他的确使人怕的,因为他对工作是严格的,虽说在生活上是马马虎虎;不过这些受了严厉批评的同志却会更爱他的。拥着一些老百姓的背,揉着它们,听老百姓讲家里事,举着大拇指在那些朴素的脸上摇晃着说:“呱呱叫,你老乡好得很……”那些嘴上长的有长胡的也会拍着他,或是将烟杆送到他的嘴边,哪怕他总是笑着推着拒绝了。后来他走了,但他的印象却永远留在那些简单的纯洁的脑子中。(有删改)2023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语文第14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一中“自己常穿的破旧棉衣”的细节,文本二中“最普通”“不大合身”等表述,都体现了彭德怀衣着简朴的特点。B.文本一没有直接描写彭总与陈兴允关于战斗的具体对话,而是借助陈兴允的心理活动主要刻画彭总严厉和坚强的一面。C.文本二开头以青年政治委员的话倾诉爱戴,文末写彭总留给百姓的深刻印象,别具匠心,都运用侧面描写手法。D.文本一着重刻画彭德怀眼光的严肃、刚毅和深沉,文本二突出其眼神的活泼、天真和顽皮,角度虽异,传神却同。7.关于文本一中彭德怀与娃娃们交谈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娃娃们闯进彭总窑洞,折射出彭德怀能与群众打成一片,受群众爱戴。B.彭德怀摸娃娃头的动作,与“军国大事”的问话反差鲜明,尽显幽默。C.“荷花叶上的水珠”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娃娃们的天真无邪。D.彭德怀对娃娃们充满爱心,但“这里不需要你们发言”,凸显其原则性。8.文本二说:“我们是怕他的,但我们更爱他!”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简要分析其原因。(6分)9.文本一和文本二是如何塑造彭德怀形象的?并据此概括“速写”的文体特征。(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居易敏晤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补校书郎。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宪宗颇采纳。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帝从之。河东王锷将加平章事,居易以为:“宰相天下具瞻,非有重望显功不可任。按锷诛求百计,所得财号为‘羡余’以献。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诸节度私计曰:‘谁不如锷?’争裒割生人以求所欲。”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明年,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既失志,能顺适所遇,托浮屠生死说,若忘形骸者。赞曰:居易在元和、长庆时,与元稹俱有名,最长于诗,它文未能称是也,多至数千篇,唐以来所未有。其自叙言:“关美刺者,谓之讽谕;咏性情者,谓之闲适;触事而发,谓之感2023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语文第14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伤;其它为杂律。”又讥“世人所爱惟杂律诗,彼所重,我所轻。至讽谕意激而言质,闲适思澹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今视其文,信然。而杜牧谓:“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所为。流传人间,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语入人肌骨不可去。”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不衰。呜呼,居易其贤战!(节选自《新唐书·白居易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B.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C.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D.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未冠,又称弱冠,即不到二十岁。古代汉族男性年满二十岁要举行冠礼,表示成年。白居易就是在尚未成年时得到了顾况的高度称赞。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明清时期,殿试分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C.浮屠,亦作浮图,都是梵语音译。它可指佛教,也可指佛塔,还可指和尚。本文中浮屠指佛教。D.赞,是纪传体史书中写在篇末的评论性文字,可用来表达对传主的肯定和赞美。本文篇末的赞中称赞白居易为贤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唐书》认为白居易聪明过人,工于文章。未成年时写的文章就得到了当时很少推崇赞美他人的著名诗人顾况的高度赞赏。B.白居易是成就斐然的诗人,也是关心民生的好官员。江淮之地旱灾严重时,他就上奏请求朝廷免除江淮之地的全部赋税,来赈救逃荒的饥民。C.白居易是“达、穷”之时都能泰然处之之人。在京为官时,他为君王民生多次进谏;受当权的大臣们弹劾被贬江州之后也能随遇而安。D.对白居易的诗世人颇有争议。杜牧批评白居易的诗细巧艳丽,似淫言秽语,影响很坏,难以消除。白居易则认为自己的诗含意激切,但言辞是质朴的。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2)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14.文章最后一段白居易对自己的诗歌做了哪些方面的概括评价?请概括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任所寄乡关故旧周敦颐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停杯厌饮香醪味,举箸常餐淡菜盘。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的梦魂安。2023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语文第14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首联说自己天生具有傲骨,语气中自嘲又带着自傲,耿直中显示坚守。B.颔联说自己经常吃的是粗茶淡饭,但如果有香甜美酒也不会因厌恶而停杯。C.颈联以“事冗”与不知疲倦地工作形成对比,传达出诗人为官的问心无愧。D.尾联以假设故人对“我”近况的关心,表达出“我”对现实处境的淡泊。16.试分析本诗所描述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小鹿在田野间悠然自得的样子,以此来起兴,表达了曹操对宾客来访、宴会欢饮之场面的期待。(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一句描写了仙人的衣着和坐骑,“”一句点明山上仙人的数量之多。(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自己年华将逝却壮志未酬,感慨中又蕴含伤感,表达了一种自嘲之意。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近日,贵州省黔东南州台盘乡的一项篮球赛事火了。场上赛况激烈,球员攻防有板有眼;场外热情高涨,球速围得①。这场当地村民一年一度的篮球赛,经由短视频火爆全网,网友们参照“NBA”“CBA”的命名规则,称之为“村BA”。体育比赛“破圈”并不罕见;但是像“村BA”这种“草根”赛事赢得广泛关注的却并不多。提到篮球赛,很多人往往会想到:宽敞明亮的场馆、设施功能齐全、裁判专业公正以及活力四射的啦啦队。但是“村BA”的走红,证明篮球也可以“接地气”。赛场没有棚顶,观众敲打矿泉水瓶、铝盆、大镲应援,连奖品都是黄牛、山羊、土猪。每到比赛开打,球场内人山人海、②,球场外的山坡上、屋顶上,只要能站住脚的地方都是观众。事实上,篮球在这里拥有着悠久深厚的运动基础。《贵州省志·体育志》记载,早在1906年,位于现今黔西南州的独山县某小学内就“建有篮球场、开展篮球活动”,此后历经各个时期始终③;20世纪70年代,活跃于黔东南州的“苗寨女篮”名震省内外。当地基层干部表示,像“村BA”这样的体育文化不但能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而且能让村民们提高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18.请在文中横线处①②③分别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结构整齐的整句。可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2023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语文第14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出来。(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我永远热爱太阳,我的光明之源。没有太阳,不会有我,不会有你,不会有他,不会有山青青、水清清的人间。然而,头顶只有一个太阳,地上却有无数的太阳,像星星一样繁多,一样灿烂。太阳有时从我打开的书顶里升起,有时从我爱着的心灵里升起;有时从老师粉笔的印迹里升起,有时从朋友辉煌的思想中升起;有时从远方珍重的祝福里升起,有时从身旁温热的语言中升起……人间到处都有太阳,时时都有迷人的日出,处处都有希望的火光。因为人间有无数的太阳,所以诚实与善良的生命才能不断繁衍,自然的丽日照不进的心灵,才有不会凋零的春天。我未曾在漫天的风雪中彷徨绝望,也未曾在歧路的暗影里落入深渊,因为我相信地上有无数的太阳。21.下列对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A.借代拟人排比B.比喻拟物反复C.比喻拟物排比D.借代拟人反复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因为我相信人间有光明,所以我在人生路上未曾绝望,也未曾堕落。”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字。2023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语文第14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35分)1.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试题解析]A项,“面对现实,参与社会生活……也是它区别于任何一种文体的特殊之处”说法错误。从第一段“像新闻一样面对现实,参与社会生活”可知,“面对现实,参与社会生活”并非报告文学特有,新闻也有这种特点。2.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试题解析]C项,“论证了报告文学与时代精神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说法错误,从材料二最后一段可知,文中举《大国重器》等例,是论证想象对社会现实的超越。3.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试题解析]材料一的观点是“报告文学需要深入生活(也就是‘脚力’)”。A项所说的是报告文学的三个方面,并没有涉及深入生活的内容。B项所说的是报告文学与小说等文学的区别,没有涉及深入生活的内容。C项“七分采访,三分写作”强调了报告文学深入生活的重要性,符合材料一的观点。D项强调报告文学中真实的重要性要高于文学性,没有涉及深入生活的内容。4.[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参考答案]原因:①报告文学追求客观真实之上的本质真实,须借助想象来描述可能性世界;②报告文学是记忆性书写,反映受访者与书写者的主体意识,必然存在想象。(2分)作用:报告文学需要主客体的统一,而具有双重超越性的想象可以为其提供基础。(2分)5.[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探究文本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参考答案]①社会现实是报告文学得以存在的前提,也是其能量和活力的源泉;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表现领域和写作主题只适合于报告文学。②报告文学可通过想象实现对社会现实的超越,或通过报告社会现实存在的不良现象,呼唤更美好的社会,或弘扬社会新风、时代精神与个人品质。(4分)6.B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试题解析]B项,“主要刻画彭总严厉和坚强的一面”不正确,主要是刻画其沉着和智慧。7.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分析理解作品内容的能力。[试题解析]D项,“凸显其原则性”错误,这是彭德怀与娃娃们开玩笑。8.[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分析作品内容的能力。[参考答案]①彭德怀“严肃深沉的眼光,直射到人心里”,令软弱、犹豫、自私都无法隐藏;对工作十分严格,令部下在战场谁也不敢乱动。所以“我们是怕他的”。②彭德怀关心同志,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甚至有点天真顽皮,能够与老百姓打成一片,指挥作战镇定自若,举重若轻,在军民中富有崇高威望。所以“我们更爱他”。(6分)9.[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分析文本体裁特征以及表现手法的能力。2023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语文第14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答案]第一问:①文本一通过与陈兴允讨论、与孩子们交谈这两个场景展开,有连贯的故事情节,细节富有想象力,描写具体细腻。②文本二抓住彭德怀最本质的性格特征进行简笔勾勒,基本上没有故事情节,纪实性强,描写简明凝练。(4分)第二问:速写具有纪实性、篇幅短小、简练生动的特征,强调用具有概括力的笔墨描摹人物、叙述事件、复现场景。(2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10.B(译文:皇帝脸色变了,过后,对李绛说:“这家伙是我一手提拔的,竟敢这样,我不能容忍,一定要贬斥他!”)11.A[解析]未冠,未满二十岁,即未成年。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12.D[解析]含意激切但言辞质朴是白居易自述自己所作的讽喻诗的特点。13.(1)顾况是吴地人,自恃才华,很少推崇赞许他人。(判断句1分;恃,依赖、依仗;推可,举荐认可;句意通顺1分)(2)白居易第一个向皇帝进呈奏章,要求马上捕捉凶犯,以洗刷朝廷的耻辱,把务必抓到凶犯作为要求(要求务必全部缉捕归案)。(亟,急速、赶快、马上;以…为,把…作为;期,期望、要求;句意通顺1分)14.①把自己的诗归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②自己和世人对待杂律诗持有不同的态度;③分析了世人喜欢杂律诗而不喜欢其他诗歌的原因。15.B[解析]第三句意为“厌恶香醇美酒而停杯不食”。16.本诗主人公是一位生性高傲、为官多年却不改清廉初心的宦者兼学者的形象:①不求奢华、崇尚节俭。香甜的美酒,不愿多喝,只会停下手中的酒杯;口中常吃的、心里喜欢的,还是粗茶淡饭。一个“厌”字,一个“常”字,都足以表现他的生活态度。②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主人公沉醉烦冗的公务中不知疲倦。③处世谦逊,不慕名利。尾联“只一般”看出他为人处世的谦逊与淡泊的心境。17.(1)呦呦鹿鸣食野之苹(2)霓为衣兮风为马仙之人兮列如麻(3)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8.[答案](示例)①水泄不通;②座无虚席;③长盛不衰[解析]第①空:形容球迷众多,围得很紧,用“水泄不通”最贴切。水泄不通:连水都流不出去,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第②空:承接前文“人山人海”,再根据场外“只要站住脚的地方都是观众”可知场内观众多,可用“座无虚席”。座无虚席: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的人很多。第③空:结合上下文可知这里为了突出篮球运动在贵州有悠久的历史和强大的生命力,可用“长盛不衰”。长盛不衰:长久兴盛而不衰败,比喻长时间保持旺盛的势头。一般用来形容文化、节日、传统等。19.2023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语文第14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很多人往往会想到:宽敞明亮的场馆、功能齐全的设施、专业公正的裁判、活力四射的啦啦队。[解析]根据整句的原则,可将句子调整成结构一致的形式,这里可用偏正式。将中间两个内容变成偏正式,即“功能齐全的设施、专业公正的裁判”,并把“以及”删掉。20.[答案]像“村BA”这样的体育文化不但能让村民们提高身体素质和改变精神面貌,而且能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第一处语序不当,“不但……而且……”后的内容构成递进关系,需要互换位置;第二处搭配不当,“提高"和“精神面貌”搭配不当,可在“精神面貌”前加上动词“改变”。21.C[解析]文中有比喻的修辞手法,如“人间到处都有太阳”;有拟物的修辞手法,如“不会凋零的春天”;有排比的修辞手法,如“不会有我,不会有你,不会有他,不会有……”。22.[答案]①原句采用因果倒装句式,更强调“地上有无数的太阳”的巨大作用,更切合文段主旨。②原句使用“漫天的风雪”“歧路的暗彩”“无数的太阳”等形象化的语言,使句子更加生动可感,富有感染力。③原句语言风格与整个文段更为协调一致,更富有文采。[解析]本题要求比较分析改动前后的句子的表达效果,做题时要抓住二者的不同点去分析。从句式上看,结合关联词“因为”可知,画波浪线句子是因果关系复句。原句中是先果后因,改写后是先因后果,原句更强调“地上有无数的太阳”的巨大作用,更切合文段主旨。从语言上看,修改后的句子删掉了“漫天的风雪”“歧路的暗影”“无数的太阳”等,读来枯燥乏味,语言缺乏感染力,而且与整个文段的语言风格不协调。据此分点作答即可。23.[导析]漫画中两位家长牵着自家的孩子,正在教育孩子,而图中正在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显然是两位家长教育孩子的素材。图1中右边的家长指着环卫工人一脸严肃地告诫自己的孩子:“如果你不努力学习,你的结果就会和他一样。”从家长的话语中能够看出,她是把环卫工人当成社会底层的代表,让孩子引以为戒,她的教育目的是希望孩子脱离社会底层,出人头地。而图2中左边的家长则对孩子说:“如果你好好学习,你将能够为他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同样是把环卫工人视为社会底层人物,同样是渴望孩子变得更好,但这位家长的教育目的却是希望孩子能给他人创造美好,引导孩子造福社会,改变世界。立意时,我们需要从两幅图中找到共性,即两位家长都在教育孩子,都期盼孩子变得更好,所以作文要围绕教育的话题展开;而两幅图的不同之处在于两位家长的教育目的不同,故我们在写作时可以指出家长的格局影响孩子的高度,也可以探讨学习的意义,指出学习不仅是让自己变得更好,还要让别人、让社会因我而变得更美好。注意在行文时最好不要泛泛地谈学习的意义。参考立意:①莫让孩子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②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的高度;③学习,是为了让世界更美好;④教育不应太过功利等等。[例文]从利己到利人2023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语文第14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好好学习的意义何在?图1中家长告诉孩子,好好学习能够摆脱社会底层的繁重劳动,让自己过得更好;而图2中家长则让孩子相信,学习是为了让那些社会底层的劳动者过得更好。一日利己,一日利人。现实中,我们不排斥前者,但又不能止步于前者。我们的教育,应该从利己走向利人,从收获走向奉献。我们通常认为利己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但实际上,人类的进步一定程度上是利己思想在推动。我们看到别人的生活充满艰辛,自然会心有感触,也会更加警醒,努力提升自我。古代儒家对读书人素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引导,其中放在首位的“修身”,就是在教导学生要涵养自己的能力和德行,而修身于己身有利,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一味地追求利己,又会限制人们的视野,且显得过于功利。正如冰心所说:“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当一个人的眼里、心底都只有自己时,他就再也“看不到”他人了。正如图1中那位开口讲话的家长,她苦口婆心地劝说,只是为了让孩子变得更好,至于环卫工人的处境如何糟糕,又与其何干呢?——假如教育皆如此,未免过于冷漠。那么应当如何教育才更好呢?即在利己的基础上,追求利人。古时学子往往“学而优则仕”,即在学习之余还有余力或者闲暇的话就去做官。他们做官纯粹是为了自己吗?杜甫做官,是想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让国家昌明、百姓富足才是他的理想;辛弃疾做官,固然有“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利己之私心,但更多的,是“了却君王天下事”的爱国情怀。有利己之心,亦有利人之志,如此成就了他们的千古名声。古人既如此,今人何以堪?从个体出人头地到为社会牺牲奉献,这才应成为家长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利己可以是起因,但利人应该是结果。利己,最终不能沦为自私,而应该发展为更好地服务他人与社会。遥想当年,有青葱少年在学校便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物候学的奠基者指出“诸位求学,应不仅在科目本身”“我们人生的目的是在能服务,而不在享受”……他们才应该作为家长教育孩子的榜样。好好学习,始于利己,终于利人。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从而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才是家长对孩子应有的期待![点评]本文采用“总一分一总”式结构。开篇借漫画内容点出主题;主体部分从利己式教育具有的意义谈到其存在的不足,进而过渡到利人式教育;结尾再次点题,指出教育的目的应是在利己的基础上利人。论证手法上,文中借古时杜甫、辛弃疾和现代周恩来、竺可桢的事例进行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参考译文】白居易聪明过人,擅长写文章。未成年时拜见顾况。顾况是吴地人,自恃才华,很少推崇赞许他人,但见到白居易的文章,禁不住说:“我以为这样的文章已经绝迹了,现在又发现了您(能写这样好的文章)!”贞元年间,考中进士,被补缺授职校书郎。元和四年,天子因旱灾严重,下诏对租赋有所宽免,赈济民众减轻灾害。白居易见诏2023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语文第14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书细节不够详尽,就建议请求免除江淮两地的全部赋税,来赈救逃荒的饥民。宪宗有所采纳。李师道献上私款六百万,为魏征的孙子赎老宅,白居易上奏说:“任用魏征为宰相时,太宗用皇宫大殿的木料修建成府第赐给他,正寝,古代帝王诸侯治事的宫室。泛指房屋的正厅或正屋]后人不能守成,陛下还应该以他们是贤臣子孙,赎买后再赐给他们。李师道是臣子,不应夺人之美。”宪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河东王锷将被授以宰相职位,居易认为:“宰相是普天下人所敬仰的,非贤良有重望和显赫功勋不可以授任。经考察王锷百般勒索民财,[诛求,索取,责求]所得财物称为‘羡余’作为进献。现在如果把宰相的重任授予他「名器,钟鼎等贵重宝器,名号与车服,指古代等级的标志,此代指宰相这一重要职位],天下的人听说这件事,都会说陛下得到他献奉的财物才给他宰相职位的。各节度使私下想:‘谁还不如王锷?’也会争相宰割百姓搜刮钱财,向您要求自己想得的官职。”后来,白居易在殿中(与宪宗谈论),论辩执着,坦率耿介,皇帝还没有发告示,白居易就对皇帝说:“陛下错了。"皇帝脸色变了,过后,对李绛说:“这家伙是我一手提拔的,竟敢这样,我不能容忍[叵,不可],一定要斥贬他!”李绛说:“陛下能开放言路,所以群臣才敢议论朝政的得失。如果罢黜白居易,就是钳住他们的口,这不是发扬帝王盛德的办法。”皇帝醒悟,对待白居易仍然像过去那样。第二年,刺客刺杀宰相武元衡,京都震动。白居易第一个向皇帝进呈奏章,要求马上抓摘凶犯,以洗刷朝廷的耻辱,要求务必全部缉堵归案。宰相嫌他超越职权(以宫官先于谏官言事),因而不高兴。不久就有传言:“白居易的母亲是坠井死的,但白居易却写了《新井篇),言辞浮华,没有德行,不能在朝中任职。”于是派他出京为江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又上书说(白居易)不宜任刺史治理郡县,于是追诏再贬为江州司马。被贬以后,(白居易)能顺应这种遭遇,寄托心志于佛教生死之说,好像忘记了身体的痛苦。评论:白居易在元和、长庆年间,与元稹都很有名气,最擅长写诗,其他体裁文章,未足称佳,诗多至数千篇,为唐以来所没有的。他自己说:“有关歌颂或讽刺的,叫做讽喻诗;歌咏性情的,叫做闲适诗;碰到事情有感而发的,叫做感伤诗;其他的为杂律诗。"又自讽说:"世人所钟爱的只是杂律诗,他们看重的,正是我所轻视的。至于讽喻诗含意激切但言辞质补,用适诗思虑恬静淡泊而文辞迂缓,由于质直并迁缓,人们不喜爱也是应该的了。"现在读他的诗文,的确如此。但是杜牧说:“纤艳不检点的诗文,不是庄重高雅的人所做的。这种诗流传人间,父子母女口口相教授,淫词亵语[媟(xiè)污秽,淫秽]入人肌骨而不能消除。”审视白A易,最初竭力直言,在天子面前为政局的安尼铮谏,希望以此立功,虽然中道被斥贬,但后来更为坚定不衰。呜呼,白居易多么贤达啊!2023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语文第14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023年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语文第14页共14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