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教材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二部分组合循环练练习3语言文字运用 古代诗文阅读(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练习3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一、[2024·原创题]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问:  ①  ?答:喝果汁和吃水果,实际上二者并不等同。首先,水果被榨成果汁以后  ②  ,就比如大家关心的维生素C含量,猕猴桃榨汁后维生素C保留率为88%,草莓榨汁后维生素C保留率为71.11%,橙子榨汁后维生素C保留率为67.24%。如果榨汁后还把残渣丢弃了,会进一步损失膳食纤维。其次,果汁中的糖都是游离糖,原本新鲜水果中的糖都存在于细胞内,叫做“内源性糖”,而被榨汁后细胞壁被破坏,  ③  ,就成了游离糖,游离糖对血糖的影响更大,更容易升高血糖。再说了,果汁很容易喝下肚,饱腹感也不强,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下去两大杯都没问题。比如,直接吃两个大苹果很难吃完,但如果是喝两个大苹果榨的果汁却很容易。如此看来,经常用喝果汁来代替吃水果,会诱导血糖升高快、热量摄入高,这不利于控糖和控体重,还会增加风险得龋齿。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内容贴切,整段文字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答: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着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①……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②不要取笑!”“取笑?要不是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③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不一会,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了。3.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文中①处的省略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4分)答:                                                                        4.说说②处的两个“取笑”在表意上的不同。(3分)答:                                                                        5.说说③处“跌断,跌,跌”和“跌断,跌断,跌断”相比,语意上有什么不同。(3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2023·湖南永州市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材料一 人主之害,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夫言用贤者,口也;却贤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不肖者之退也,不亦难乎!夫耀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树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树,无益也。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节选自《荀子·致士》)材料二 桓公问于管仲曰:“吾欲使爵腐于酒,肉腐于俎,得无害于霸乎?”管仲对曰:“此极非其贵者耳;然亦无害于霸也。”桓公曰:“何如而害霸?”管仲对曰:“不知贤,害霸;知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不信,害霸;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桓公:“善。”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节选自《说苑·尊贤》)材料三 马周,博州茌平人也。贞观五年,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时太宗令百官上书言得失,周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问何,何对曰:“此非臣所发意,乃臣家客马周也。”太宗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累除中书舍人。周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故动无不中。太宗尝曰:“我于马周,暂时不见,则便思之。”十八年,历迁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周既职兼两宫,处事平允,甚获当时之誉。又以本官摄吏部尚书。太宗尝谓侍臣曰:“周见事敏速,性甚慎至。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之,多称朕意。既写忠诚亲附于朕实藉此人共康时政也。”(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6.材料三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既写忠诚亲附于朕实藉此人共康时政也。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不肖”意思相同,都是指“对父母不孝顺的人”。B.材料二中两个“而”都是连词,但用法不同,前者表示转折关系,后者表示并列关系。C.材料三“遣使者四辈敦趣”的“趣”与成语“相映成趣”的“趣”含义不同。D.材料三“又以本官摄吏部尚书”中的“摄”表示代理官职,这说明马周深受重用。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荀子以“耀蝉”作比,阐明了“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的道理。B.针对桓公的疑问,管仲认为故意让酒肉腐坏,虽然不是最尊贵的行为,但并不妨害君主的霸业。C.材料二中,孔子认为假如范氏、中行氏没有看轻不肖的人,不肖的人就不会产生仇恨,它就不会灭亡了。D.材料三中,太宗让百官上书谈论政事得失,马周替常何陈述了二十多件事情,这些事都合太宗心意。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人主之害,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4分) 译文:                                                                        (2)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4分)译文:                                                                        10.材料二中,管仲对重视贤人有明确的态度。你认为材料三中唐太宗的做法体现了管仲的哪些态度?(3分)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2023·广东省百校联考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遣怀白居易羲和[注]走驭趁年光,不许人间日月长。遂使四时都似电,争教两鬓不成霜。荣销枯去无非命,壮尽衰来亦是常。已共身心要约定,穷通生死不惊忙。[注] 羲和: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与制定时历的女神。《离骚》所载,羲和是为太阳驾车的神。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趁”有抓紧、追赶的意思,日月轮转,时间飞逝,不允许人间的岁月多出一分一秒。B.颔联承接首联,四季像闪电转瞬即逝,怎能让人不两鬓成霜,上下句内容相关,灵动紧凑。C.颈联“荣销”对“枯去”,描绘自然更迭的规律;“壮尽”对“衰来”,道出人事变化的常态。D.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争教”“无非”等语言浅近通俗,体现了白居易以文为诗的语言风格。12.尾联有什么含义?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13.[2023·山东省潍坊市三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刘克庄《贺新郎》中连用西汉张良遇谷城公传授《太公兵法》和唐将李筌得骊山老母讲解《阴符经》而俱立大功的两个典故,来说明即使没有承授与凭借,照样也可以保家卫国、建立功勋的两句是:“        ,        。”(2)“半山文善用揭过法,只下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刘熙载),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用“        ,        ”指出了人们的习惯和士大夫的苟且保守。(3)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者。”“玉”质细而坚硬、温润而有光泽,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是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如“        ,        ”。 练习3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文阅读1.答案:①喝果汁等于吃水果吗 ②营养价值会略有降低 ③糖分都游离到细胞外了2.答案:经常用喝果汁来代替吃水果,会导致血糖升高快、热量摄入高,这不利于控糖和控体重,还会增加得龋齿的风险。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一处是“诱导血糖升高快、热量摄入高”搭配不当,可改为“导致血糖升高快、热量摄入高”;一处是“增加风险得龋齿”语序不当,可改为“增加得龋齿的风险”。3.答案:表示孔乙己说话断断续续,不知如何应对,凸显了孔乙己语塞的窘态。4.答案:①“不要取笑!”中的“取笑”意思是嘲笑,开玩笑。②“取笑?要不是偷”中的“取笑”表示没有嘲笑,没有开玩笑,事实如此。5.答案:“跌断,跌,跌”和“跌断,跌断,跌断”相比,语意弱化了,“跌断,跌,跌”表现出孔乙己说话的底气越来越不足,比起“跌断,跌断,跌断”的肯定与强调,更能突出孔乙己的虚弱、难堪。6.答案:BDF解析:“写”的宾语为“忠诚”,所以应在“诚”后断开,即在B处断开;“于朕”是作“亲附”的状语,所以应在“朕”后断开,即在D处断开;“藉”的宾语为“此人”,所以应在“人”后断开,即在F处断开。7.答案:A解析:A项“都是指‘对父母不孝顺的人’”错误。都是指没有才能的人。8.答案:C解析:“假如范氏、中行氏没有看轻不肖的人,不肖的人就不会产生仇恨,它就不会灭亡了”错误。由原文“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可知,范中行氏灭亡的原因是范中行氏没有尊贤而贱不肖。9.答案:(1)君主的毛病,不在于不谈论任用贤人,而在于不能确实坚决地去任用贤人。(2)贤能的人知道他不能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贤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解析:(1)“害”,毛病;“诚”,确实;“必”,一定。(2)“不己用”,宾语前置句,应为“不用己”;“贱”,看不起;“仇”,仇恨。10.答案:①太宗知道马周有才能,于是授予他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等官职,这体现了“知而用之”。②对马周推荐的人才,太宗都很满意,这体现出“任而信之”。解析:由原文“太宗即召之……累除中书舍人”可知,唐太宗知道马周是一位有才能的人,就重用他,授予他官职,这体现了管仲“知而用之”的观点。由原文“太宗尝谓侍臣曰:‘周见事敏速……共康时政也。’”可知,唐太宗重用马周之后,对他非常地信任,任用马周推荐的人,想要依靠马周来共同地把政事办好,这体现了管仲“任而信之”的观点。【参考译文】材料一 君主的毛病,不在于不谈论任用贤人,而在于不能确实坚决地去任用贤人。谈论任用贤人,是口头上的;屏退贤人,是行动上的。口头上和行动上互相违背,却想要贤能的人前来,不贤的人退去,不也是很难的吗?那照蝉的人,他的工作在于点亮灯火,摇动树身而已;如果灯火不亮,那么即使摇动树身,也毫无好处。现在君主中如果有人能使自己的德行贤明,那么天下的人投奔他就会像蝉扑向明亮的火光一样了。材料二 齐桓公对管仲说:“我想使酒在酒器中变坏,肉在锅中腐烂,这样做对治国无 害吧?”管仲说:“这样做不好,但对治国也无害。”齐桓公问:“那么什么会危害国家呢?”管仲说:“不能识别人才有损于霸业;知道是人才而不能恰当地任用有损于霸业;任用了又不肯信任有损于霸业;信任而又让小人从中掺和有损于霸业。”齐桓公说:“好的。”子路问孔子说:“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子路说:“晋国的范氏、中行氏尊重贤能,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它的灭亡是什么缘故?”孔子说:“范氏、中行氏尊重贤能但是不能重用他们,轻视不贤之人却不能罢免他们;贤能的人知道他不能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贤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贤能的人埋怨他,不贤之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起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受灭亡,能办得到吗?”材料三 马周是博州茌平人。贞观五年时,到了京师长安,在中郎将常何家中寄宿。当时唐太宗李世民让文武百官上书说他的得失,马周帮助常何罗列出二十余件事情,让他上奏,结果都很符合圣意。唐太宗对此事感到很奇怪,就问常何,常何回答说:“这些都不是微臣的意思,都是属下的食客马周所提出的。”唐太宗即刻召见马周,没到达的期间,曾四次派遣属下去催促。等到马周前来拜见,与他谈话,太宗非常高兴,下诏让他入值门下省。第二年,又拜马周为监察御史,马周接受了命令,并且很胜任这一职务,后来升迁到中书舍人。马周机敏善辩,擅长于陈奏,对事情了解得很清楚,所以讲的话都符合实际。太宗曾说:“我对马周只要一刻不见面,就很想念他。”贞观十八年,马周一直升迁到中书令,兼任太子左庶子,身兼朝廷和东宫的官职,他处理事情公平允当,很受当时人赞誉。后来又兼代吏部尚书职务。太宗曾对侍从的大臣说:“马周看问题敏捷,办事慎重周到。至于评论人物,能秉公直言,我近来任用他所推荐的人,多数都能合我的心意。他既然竭尽忠诚,亲近依附于我,我定要依靠他来共同地把政事办好。”11.答案:D解析:“即景抒情诗”错误。这是一首感怀诗,也可以说是一首哲理诗,阐述了日月轮转时间飞逝的客观现实,劝谏人坦然面对一切,诗中并无具体的景物描写。12.答案:①尾联写作者已经跟自己的身心做了约定,不论困厄、显达,是生是死,都不惊慌忙乱。②作者面对时间飞逝,生命短暂的现实,表达了对自然、生命、人事变化的从容淡然,对命运无常的洒脱豁达。解析:尾联“已共身心要约定,穷通生死不惊忙”含义是人的生老病死、命运的困窘和通达都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所以面对穷困通达、生老病死不必惊慌失措。“穷通生死”指的是人生的困厄与显达,生存与死亡,“不惊忙”表现出面对人生命运变化的一种坦然自适的态度。联系整首诗来看,“遂使四时都似电”“争教两鬓不成霜”四季转瞬即逝,两鬓成霜是人生的必然,不可逆转;“荣销枯去无非命,壮尽衰来亦是常”,指出自然更迭和人事变化是一种规律,作者的人生态度是人要顺应自然规律,要坦然面对接受自然、生命、人事变化,以豁达的人生态度面对穷困通达的命运,正确对待人生。13.答案:(1)岂有谷城公付授 也不干曾遇骊山母 (2)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3)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12-23 19:35:01 页数:6
价格:¥2 大小:28.19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