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高2023级高一上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生产力发展、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下列选项传导正确的是()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B.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C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D.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2.我国封建社会流传这样一首歌谣:“种田的,缺米粮;晒盐的,喝淡汤;纺织娘,没衣裳;编凉席的,睡光床。”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封建国家政权B.封建等级制度C.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D.封建土地所有制3.“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这段话最适合用于评价()A.空想社会主义和人人平等原则B.德国古典哲学和唯心主义C.英国古典经济学和劳动价值论D.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剩余价值学说4.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一定程度摆脱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据此,有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科技创新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这一观点()A.肯定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B.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可克服C.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D.肯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5.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问世,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它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由此可见,《共产党宣言》()①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客观前提②科学洞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③阐述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在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议题的议学活动中,下列同学的评论符合唯物史观的是(),A.原始社会没有剥削和阶级,是人类理想的社会B.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C.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工人没有生活资料D.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不可逆转的7.救亡与进步,不可分离也不可替代,不救亡就没有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的立足之地,也就谈不上文明进步。但如果不推动文明进步,尽快赶上世界和时代的潮流,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救亡问题。这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①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③彻底改变我国的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④彻底改变旧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A.②③B.①③C.①②D.③④8.近代中国,成为世界工业文明的失败者,在西方列强的侵袭之下,中华民族跌入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谷底。无数仁人志士,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经历无数次失败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主要原因是()①闭关锁国政策断绝了中国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②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③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中国无产阶级未能登上历史舞台④中国的封建势力强大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9.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焕然一新”主要表现在( )①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②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③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④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起来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其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③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A.③→①→④→②B.③→④→①→②C.④→③→②→①D.①→④→②→③1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下列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认识正确的是()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②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政治目标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缺陷是不能彻底解决土地问题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也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②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③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④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1949~1952年,在着重完成包括土地革命、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于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对新中国成立后这段历史认识正确的有( )①完成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巩固了新中国的国家政权 ③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④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4.“一五”时期是“三大改造”时期,也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5%,平均每3~4天就有一个现代化大型企业建成投产……教育医疗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证明()A.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得到确立,C.我国在曲折中前进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15.毛泽东同志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他提出,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因为()①马列主义提供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方案②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完全没有必要借鉴别国经验③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答案可遵循④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6.下表是社会主义改造前后我国所有制结构对比表。据表中信息可知()年份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公私合营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195219.1%1.5%0.7%21.3%71.8%195632.2%53.4%7.3%0.1%7.0%A.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B.工业化目标已基本实现C.社会经济不断发展D.私有经济已不存在17.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也就是说总路线的主体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两翼是对个体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可见,总路线的实质是()A.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B.完成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C.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发展方向D.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8.毛泽东曾说过:看来,要有一个时期学习外国。……人家书上是正确的东西,而我们没有书,这一部分还得抄。这表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A.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沿着现成道路前进B.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逐渐提升国际地位C.我国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没有实践能力D.我国在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上面临艰辛探索19.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1997年中国(大陆)只有4家,2020年以133家位居世界第一,2022年再创新高达到145家,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地位变化见证了中国发展奇迹。这表明改革开放()①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②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③极大改变了中国企业和中国的面貌④是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0.习近平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这基于()①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②改革开放前提出的许多正确主张,改革开放后得到真正贯彻③改革开放前的探索和重大成就为后一时期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物质基础④改革开放的决策和实践是前一个时期方针政策的延续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1.无数的“中国奇迹”、“神舟”飞天、“嫦娥”驻月、“蛟龙”入海、天眼、悟空、国产大飞机、北京即将成为唯一举办冬夏两次奥运会城市等等。这一系列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A.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B.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国C.我国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D.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22.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念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大的理论成果,这是由一系列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战略创新所构成的。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是()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③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新形势下应该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3.某校同学制作了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画像宣传板,配文分别是:“关键抉择”“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伟大复兴”。下列对应正确的是()①“关键抉择”——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与时俱进”——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科学发展”——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④“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4.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我们的文化自信()①是对自身发展方向和道路的自信②源自于全盘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③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④来自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但了解其形成和发展的脉络,认识其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应该拉长时间尺度,放在世界社会主义演进的历程中去把握。从这一历程来看()①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并已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④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状态得到了根本改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6.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措施中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有( )①缩小区域差距,实施发展总体战略②加强社会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平均化③消除收入差距,实现同时同步富裕④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7.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不是空洞的口号,其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心中。”中国梦最深沉的根基之所以在中国人民心中,是因为()①中国梦让每个人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梦想成真②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③中国梦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④人人都去追求梦想,就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力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8.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①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②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③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④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9.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大会的主题宣示了党在新的征程上()①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③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④必须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0.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这说明()①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世界人民的梦②中国梦给世界带来机遇和合作共赢③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是息息相通的④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1.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某校思政课在学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课题时,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下列活动与“建设伟大工程”这一主题相符合的是()A.利用假期调研本地金融高新区建设B.利用假期考察当地文化产业园建设C参观当地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基地D.参与对农村地区的产业兴村志愿活动32.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历史的接力,总是一棒接着一棒向前推进。由此可见()①发展中国家都可以按照中国路径走向现代化②其中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基础③中国式现代化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④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3.“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这启示新时代青年()①理想指引人生方向,决定事业成败②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③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④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做时代的弄潮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体系,对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下列属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贡献的是()①“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②“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④“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5.同学们在探究"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时提出:"为什么存在剥削的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通过学习,他们明确了判断一种社会形态取代另一种社会形态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的主要标准。这个主要标准是()A.劳动者是否能够享有人身自由B.是否存在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C.生产资料是否归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D.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二、非选择题。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校高一思政课教师为了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本教材,组织学生课前利用假期搜集一些有关中国古代不同社会形态及西方社会科技文化成就的资料,以下是同学甲列出的一张计划表: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计划查找内容①原始人留下的文字、绘画,原始人以氏族为生活的基本单位②耕作技术、水利事业、手工业发展情况③铁质农具的使用和推广情况及冶铁业的发展情况;商品经济为主,逐步发展④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1)同学甲所列计划表①②③④中有三处不当之处,请分别指出。(2)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37.从莫尔笔下的“乌托邦”到康帕内拉书中的“太阳城”,从摩莱里苦心写就的《自然法典》到欧文身体力行的“新和谐公社”,从只存在了72天的巴黎公社到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人类对社会主义社会和制度形态的探索从未停止。中华民族追求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闪耀着光荣和梦想,也充满着奋斗和牺牲,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英雄的中国人民从未退却、从未动摇。经过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探索和实践,中国成就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历史与现实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结合材料,论证该观点的正确性。要求:①综合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②观点明确,理由充分,逻辑清晰,结构合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250字左右。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并概括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即“十四个坚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无论是谈论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还是在国事访问中阐述中国对重大国际问题的观点立场,都善于从诸子百家和历代文人、政治家的经典名句中旁征博引,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带给人们以深刻的思想启迪、精神激荡与文化自信。结合上述材料,请按示例完成下表。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体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十四个坚持”示例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①2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②3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③4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④5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⑤,高2023级高一上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生产力发展、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下列选项传导正确的是()A.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B.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C.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D.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A: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私有制,出现了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矛盾不可调和,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国家作为维护统治秩序的工具,私有制应该排在第二位,A说法错误。B: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私有制,出现了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矛盾不可调和,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国家作为维护统治秩序的工具,B说法正确。C: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私有制,所以,私有制排在生产力后边,C说法错误。D: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私有制,出现了阶级,阶级出现后出现了国家,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择B。2.我国封建社会流传这样一首歌谣:“种田的,缺米粮;晒盐的,喝淡汤;纺织娘,没衣裳;编凉席的,睡光床。”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封建国家政权B.封建等级制度C.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D.封建土地所有制【答案】D【解析】【详解】D: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地主阶级掌握了绝大部分的土地,农民没有或者只有少量的土地,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把大部分的劳动成果作为地租交给地主,忍受地主的剥削。因此,出现题干现象的根源是封建土地所有制,D符合题意。AC:造成题干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封建土地所有制,而不是“封建国家政权”,也不是“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AC排除。B:君主专制、等级森严是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但不是题中现象的根源,B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3.“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这段话最适合用于评价()A.空想社会主义和人人平等原则B.德国古典哲学和唯心主义C.英国古典经济学和劳动价值论D.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剩余价值学说【答案】D【解析】【详解】D: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因此最适合用于评价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剩余价值学说,故D正确。AB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是马克思批判吸收了它们当中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而且材料没有体现,它们不适合用于材料中那段话的评价,故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4.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一定程度摆脱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据此,有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科技创新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这一观点()A.肯定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B.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不可克服C.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D.肯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答案】B【解析】【详解】B: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一定程度摆脱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通过科技革命无法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因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可克服,B符合题意。A:材料中提到的是科技创新使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没有涉及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A不符合题意。C: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因此科技革命的发展,使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自我调节功能不能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C不符合题意。D:材料观点并没有涉及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点睛】5.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问世,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它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由此可见,《共产党宣言》()①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客观前提②科学洞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③阐述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①不符合题意。②:《共产党宣言》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科学洞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符合题意。③:《共产党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阐述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③符合题意。④: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新纪元,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点睛】6.在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议题的议学活动中,下列同学的评论符合唯物史观的是()A.原始社会没有剥削和阶级,是人类理想的社会B.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C.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工人没有生活资料D.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不可逆转的【答案】D【解析】【详解】A:原始社会没有剥削和阶级,但生产力低下,生活水平极低,不是人类理想的社会,故A错,误。B: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而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故B错误。C: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不是没有生活资料,故C错误。D: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是不可逆转的,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故D正确。故本题选D。7.救亡与进步,不可分离也不可替代,不救亡就没有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的立足之地,也就谈不上文明进步。但如果不推动文明进步,尽快赶上世界和时代的潮流,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救亡问题。这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①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③彻底改变我国的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④彻底改变旧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A.②③B.①③C.①②D.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②: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故②不选。④:彻底改变旧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新中国建立后的任务,故④不选。①③:中国近代的历史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改变我国的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故①③正确。故本题选B。8.近代中国,成为世界工业文明的失败者,在西方列强的侵袭之下,中华民族跌入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谷底。无数仁人志士,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经历无数次失败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主要原因是()①闭关锁国政策断绝了中国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②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③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中国无产阶级未能登上历史舞台④中国的封建势力强大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经济已经被强行纳入世界经济体系;而且该选项不是设问的原因,①排除。②④: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是为了把中国变成它们的附庸而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中国封建势力根深蒂固也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②④正确。③:中国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是在五四运动,该选项的说法与事实不符,③错误。故本题选D。9.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焕然一新”主要表现在( )①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②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③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④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起来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五四运动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①错误。②③: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真正有了主心骨,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②③正确。④: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起来,④错误。故本题选B。1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其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③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A.③→①→④→②B.③→④→①→②C.④→③→②→①D.①→④→②→③【答案】A【解析】【详解】③: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③排第一。①: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①排第二。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④排第三。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1949年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②排第四。因此,正确的顺序是③→①→④→②。故本题选A。1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下列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认识正确的是()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②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政治目标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缺陷是不能彻底解决土地问题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新民主主义革命属于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①④正确。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②错误。③: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缺陷是不能彻底解决土地问题,③错误。故本题选B。12.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也彻底改变了近代以后100,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②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③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④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①③正确。②: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②说法错误。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3.1949~1952年,在着重完成包括土地革命、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于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对新中国成立后这段历史认识正确的有( )①完成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巩固了新中国的国家政权 ③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④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②③:1949~1952年属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巩固了新中国的国家政权,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符合题意。①④: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完成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①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4.“一五”时期是“三大改造”时期,也是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25%,平均每3~4天就有一个现代化大型企业建成投产……教育医疗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一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证明(),A.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得到确立C.我国在曲折中前进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答案】A【解析】【详解】A:“一五”时期,通过“三大改造”以及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使得我国社会主义得到了巨大发展,这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A符合题意。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得到确立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B错误。CD:材料强调的是“一五”时期我国取得巨大成就,没有涉及在曲折中前进和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5.毛泽东同志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他提出,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因为()①马列主义提供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方案②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完全没有必要借鉴别国经验③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答案可遵循④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③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因此必须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③④符合题意。①:马列主义是指导思想,提供普遍意义的指导,不提供具体方案,①表述错误。②:对别国经验不能照抄,但可以批判借鉴,②表述错误。故本题选D。16.下表是社会主义改造前后我国所有制结构对比表。据表中信息可知()年份全民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公私合营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195219.1%1.5%0.7%21.3%71.8%195632.2%53.4%7.3%0.1%7.0%,A.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B.工业化目标已基本实现C.社会经济不断发展D.私有经济已不存在【答案】A【解析】【详解】A:社会主义改造前后我国所有制结构对比情况发生的变化表明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已经在社会上占据主体地位,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A正确。B:该表格仅反映了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情况,未反映工业化目标实现情况,且当时并未实现工业化目标,B错误。C:该表格反映了所有制结构的变化情况,据表格相关数据无法推出“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结论,C排除。D:表格中私营经济、个体经济虽然大减少,但依然存在,D错误。故本题选A。17.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也就是说总路线的主体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两翼是对个体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可见,总路线的实质是()A.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B.完成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C.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发展方向D.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答案】A【解析】【详解】A: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可见,其实质是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A正确。B:“完成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这是我国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要实行的目标,不是其实质。B与题意不符。C: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没有改变中国社会发展方向,C错误。D:“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是中共八大提出的任务,不是总路线的实质,D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A。18.毛泽东曾说过:看来,要有一个时期学习外国。……人家书上是正确的东西,而我们没有书,这一部分还得抄。这表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A.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实践中沿着现成道路前进B.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逐渐提升国际地位C.我国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没有实践能力,D.我国在如何发展社会主义问题上面临艰辛探索【答案】D【解析】【详解】A: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没有现成的道路,排除A。B:题干中并未涉及我国国际地位的内容,排除B。C:我国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排除C。D:“人家书上是正确的东西,而我们没有书,这一部分还得抄”这句话说明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上面临艰辛探索,D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9.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入围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数量不断增加,1997年中国(大陆)只有4家,2020年以133家位居世界第一,2022年再创新高达到145家,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中国企业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的地位变化见证了中国发展奇迹。这表明改革开放()①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②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③极大改变了中国企业和中国的面貌④是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决定性因素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而非改革开放,①排除。②③: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见证了中国发展奇迹,说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极大改变了中国企业和中国的面貌,②③正确。④:改革开放是我国各个领域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而非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④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20.习近平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这基于()①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②改革开放前提出的许多正确主张,改革开放后得到真正贯彻③改革开放前的探索和重大成就为后一时期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物质基础④改革开放的决策和实践是前一个时期方针政策的延续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故①说法错误。②③:结合课本知识及材料可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创立和发展的,但又是以新中国成立后的探索实践为前提和基础的;’如果没有1949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也很难顺利推进。从指导思想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发展,根本上是因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且毫不动摇地加以贯彻。这条基本路线,是在系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所以我们要辩证的看待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故②③说法符合题意。④:改革开放的决策和实践不是前一个时期方针政策的延续而是对前一个时期探索的坚持、改革、发展,既有创新也有否定。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21.无数的“中国奇迹”、“神舟”飞天、“嫦娥”驻月、“蛟龙”入海、天眼、悟空、国产大飞机、北京即将成为唯一举办冬夏两次奥运会城市等等。这一系列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A.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B.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国C.我国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D.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答案】B【解析】【详解】A:材料体现的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国,而未体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A不符合题意。B:无数的中国奇迹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确定,能够使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体现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发展中,B正确。,C:我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C错误。D:材料中强调的是国家的发展,而不是新中国的诞生,D错误。故本题选B。22.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念之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大的理论成果,这是由一系列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战略创新所构成的。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是()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③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新形势下应该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②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问题,科学发展观思想系统回答了新形势下应该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故②④不选。①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故①③入选。故本题选C。23.某校同学制作了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画像宣传板,配文分别是:“关键抉择”“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伟大复兴”。下列对应正确的是()①“关键抉择”——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与时俱进”——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科学发展”——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④“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关键抉择,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①对应正确。②,: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对应错误。③: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③对应错误。④: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④对应正确。故本题选B。24.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我们的文化自信()①是对自身发展方向和道路的自信②源自于全盘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③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④来自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③④:我们的文化自信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来自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故③④入选。①:道路自信是对自身发展方向和道路的自信,故①不选。②:对于传统文化应该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全盘继承,故②不选。故本题选D。2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但了解其形成和发展的脉络,认识其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应该拉长时间尺度,放在世界社会主义演进的历程中去把握。从这一历程来看()①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并已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④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状态得到了根本改变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要放在世界社会主义演进的历程中去把握,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取得的历史成果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①③正确。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跨越”不符合事实,②说法错误。④:冷战结束后,世界仅剩5个社会主义国家,仅从社会主义国家的数量上来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仍然处于低潮,“得到了根本改变”说法错误,④不选。故答案选B。【点睛】26.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措施中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有( )①缩小区域差距,实施发展总体战略②加强社会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平均化③消除收入差距,实现同时同步富裕④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①:“缩小区域差距,实施发展总体战略”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①符合题意。②: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而不是平均化,②错误。③:缩小收入差距而不是消除,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同时同步富裕,③错误。④:“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27.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不是镜中花、水中月,不是空洞的口号,其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心中。”中国梦最深沉的根基之所以在中国人民心中,是因为()①中国梦让每个人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梦想成真②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③中国梦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④人人都去追求梦想,就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力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让每个人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既夸大了中国梦的作用,又混淆了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区别,中国梦是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想,要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①不选。,②③: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②③符合题意。④:每个人应该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④不选。故本题选C。28.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①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②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③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④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③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③④符合题意。①: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是上世纪90年代三步战略目标的第一步,这个目标早已实现,①与题意不符。②: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是从1990年到2000年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早已实现,②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29.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大会的主题宣示了党在新的征程上()①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③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④必须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大会的主题宣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①观点符合题意。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必须坚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②观点符合题意。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表明了我们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观点符合题意。④:党的十五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④观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30.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近年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这说明()①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世界人民的梦②中国梦给世界带来机遇和合作共赢③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是息息相通的④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但不能据此认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世界人民的梦,①错误。②③:中国梦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这说明中国梦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中国梦与世界人民的梦想是息息相通的,中国梦给世界带来机遇和合作共赢,②③符合题意。④:材料反映的是中国梦的实现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而未涉及中国梦的本质,④排除。故本题选B。,31.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某校思政课在学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课题时,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下列活动与“建设伟大工程”这一主题相符合的是()A.利用假期调研本地金融高新区建设B.利用假期考察当地文化产业园建设C.参观当地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基地D.参与对农村地区的产业兴村志愿活动【答案】C【解析】【详解】ABD:伟大事业是指路径,宣示着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梦想开辟前进的道路,ABD建设社会领域属于伟大事业,故ABD不选。C:“伟大工程”就是我们党作为执政主体以怎样的形象和力量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实际上回答了我们党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问题。参观当地党风廉政建设警示教育基地符合“建设伟大工程”的主题,故C正确。故本题选C。32.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历史的接力,总是一棒接着一棒向前推进。由此可见()①发展中国家都可以按照中国路径走向现代化②其中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基础③中国式现代化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④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②④: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社会的发展,一棒接着一棒向前推进,说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我国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基础,②④符合题意。①: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但并不是发展中国家都按照中国路径走向现代化,①错误。③,:材料强调我国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基础,没有体现中国式现代化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33.“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伟业,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这启示新时代青年()①理想指引人生方向,决定事业成败②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③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远大理想④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做时代的弄潮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②④:“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同亿万人民一道,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奋勇搏击”,这启示新时代青年要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做时代的弄潮儿,②④符合题意。①: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但理想“决定事业成败”说法错误,①排除。③: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③错误。故本题选C。【点睛】3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体系,对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下列属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贡献的是()①“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②“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④“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③④:“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具有原创性的贡献,属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创性贡献,③④符合题意。①②:“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属于邓小平理论的内容,①②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35.同学们在探究"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时提出:"为什么存在剥削的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通过学习,他们明确了判断一种社会形态取代另一种社会形态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的主要标准。这个主要标准是()A.劳动者是否能够享有人身自由B.是否存在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C.生产资料是否归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D.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答案】D【解析】【详解】ABC: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的总趋势,劳动者是否能够享有人身自由、是否存在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生产资料是否归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都不是判断一种社会形态取代另一种社会形态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的主要标准,A、B、C排除。D: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判断一种社会形态取代另一种社会形态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的主要标准,D正确。故本题选D。二、非选择题。3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校高一思政课教师为了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本教材,组织学生课前利用假期搜集一些有关中国古代不同社会形态及西方社会科技文化成就的资料,以下是同学甲列出的一张计划表: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计划查找内容①②耕作技术、水利事业、手工业发展情况③④,原始人留下的文字、绘画,原始人以氏族为生活的基本单位铁质农具的使用和推广情况及冶铁业的发展情况;商品经济为主,逐步发展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1)同学甲所列计划表①②③④中有三处不当之处,请分别指出。(2)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和趋势,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答案】(1)①文字的出现是在奴隶社会,因此,查阅原始人留下的文字、绘画是不可能的。②耕作技术、水利事业、手工业获得发展是在封建社会,而不是奴隶社会。③封建社会的经济形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解析】【分析】背景材料:中国古代不同社会形态及西方社会科技文化成就考点考查: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分析说明类主观题,要求指出同学甲所列计划表①②③④中有两处不当之处。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计划表①中原始人遗留大量文字、绘画,原始人以部落为生活的基本单位→可联系教材文字的出现是在奴隶社会,查阅原始人留下的文字、绘画是不恰当的。关键词②:计划表②中耕作技术、水利事业、手工业发展情况→可联系教材知识这些属于封建社会,而不是奴隶社会,将其列入奴隶社会的搜集内容是不恰当的。关键词③:计划表③中商品经济为主,逐步发展→可联系教材封建社会的经济形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所以商品经济为主列入封建社会的搜集内容是不恰当的。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结合。【小问2详解】本题是简答题,考生结合教材直接回答即可。37.从莫尔笔下的“乌托邦”到康帕内拉书中的“太阳城”,从摩莱里苦心写就的《自然法典》到欧文身体力行的“新和谐公社”,从只存在了72天的巴黎公社到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人类对社会主义社会和制度形态的探索从未停止。,中华民族追求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闪耀着光荣和梦想,也充满着奋斗和牺牲,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英雄的中国人民从未退却、从未动摇。经过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探索和实践,中国成就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历史与现实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结合材料,论证该观点的正确性。要求:①综合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②观点明确,理由充分,逻辑清晰,结构合理;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250字左右。【答案】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社会主义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进行了伟大的改革开放,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使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使科学社会主义释放出具有强大说服力、感召力的真理光芒。【解析】【分析】背景素材: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探索和实践考点考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度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核心素养:科学精神、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可转换为分析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的正确性,注意作答主体为中国与社会主义,需要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华民族追求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闪耀着光荣和梦想,充满着奋斗和牺牲,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英雄的中国人民从未退却、从未动摇→可联系教材知识社会主义救中国,发展中国。关键词②: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经过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探索和实践,中国成就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可联系教材知识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使科学社会主义释放出具有强大生命力。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并概括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即“十四个坚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无论是谈论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还是在国事访问中阐述中国对重大国际问题的观点立场,都善于从诸子百家和历代文人、政治家的经典名句中旁征博引,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带给人们以深刻的思想启迪、精神激荡与文化自信。结合上述材料,请按示例完成下表。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体现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十四个坚持”示例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①2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②3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③4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④5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⑤【答案】①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⑤坚持全面深化改革。【解析】【分析】背景素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十四个坚持”考点考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所体现的‘十四个坚持’的相关内容”,属于体现类题型,需要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提供的有效信息,分析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说的是:一个人如果不讲道德,他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足;一个国家如果不讲道德,就不能兴旺发达→可联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②:“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说的是:万物同时生长而不相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而不相违背→可联系: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词③:“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说的是:治理国家就好比种树,只要树木根系牢固不动摇,就能枝繁叶茂→可联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关键词④:“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说的是:哪个国家都是有法律的,但是都没有能保证这些法律一定得到完全执行的法→可联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关键词⑤:“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说的是:聪明的人根据时期的不空高同而改变自己的策略和方法,有大智慧的人伴随着事物发展方向的不同而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可联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等相结合。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