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题型强化练训练4比较变化类选择题(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训练4 比较、变化类选择题1.(2023河南开封二模)春秋时期,贵族阶层内部衍生出一种通过熟读古典文本,掌握断章取义的言谈技巧、进行表达志向的言谈方式;平民则通过歌谣来抒发感情、提出建议、评论政治。这种差异(  )A.推动此时思想文化开始转型B.推动了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C.体现两个阶层不同的处世态度D.反映贵族的没落与平民的进取2.刘邦曾下诏禁止商人及其子弟为官。汉武帝则不顾汉初以来的传统,任命大量商人出身的官员为其理财,由中央统一调度商业营运,使国家成为市场最大的商业主体。这一变化反映出(  )A.传统重农抑商政策的废止B.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加强C.经商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D.财税来源发生了重大转变3.魏晋时期的士族是指门阀贵族,但是到了唐朝后期,士族是指读书应举的布衣之家,或指进士出身的家族,也指公卿百官,虽然还没有一个非常确定的含义,但无论如何都不是用来指称魏晋时期的旧士族,也不是用来指称他们的后裔。这种变化反映了(  )A.科举制赋予士族新的内涵B.封建四民结构得以重建C.门阀政治退出了历史舞台D.九品中正制走向了衰落4.元朝,正史中出现了西南土司地区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著述,《元史》用钦赐之名为播州土司杨汉英立传,称《杨赛因不花传》。明朝,土司职衔列入正史的《职官志》中。这反映了(  )A.中央王朝大一统的需要B.正史编撰体例的变化C.边疆与内地实现一体化D.土司制度的逐渐完备5.下表是1820—1911年广东省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统计情况。该地区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的变化(  )时间乡民迁出总人数迁至他乡种田人数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1820—1849年292900 1850—1879年72154981880—1911年156011838A.反映了近代中国各阶层的流动趋势B.与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有关C.说明该地区的居民受外来压迫最重D.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6.1927年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工人出身、农民出身的党员分别占53.8%、18.7%;在192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工人出身、农民出身的党员分别占10%、76%。到1937年,工人出身的党员已占5.5%。数据变化说明了(  )A.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新的革命道路B.苏区反“围剿”斗争取得胜利C.工人阶级失去了领导地位D.苏区政府是农民民主政权7.下面是1978年、1992年、2002年我国不同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单位:%)示意图,由此可知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国(  )A.工业的地理布局逐渐走向平衡B.工业建设总体上适应当时形势C.工业发展速度较快D.工业体系有待改善8.古希腊时期,公民与城邦完全契合于为了善的目的而存在的公民道德共同体和政治共同体中,两者之间没有张力,没有空间,是完全闭合的。罗马人则强调的是国家对公民必须提供的保护与服务,而不是公民对城邦政治活动的参与。古希腊和罗马这一不同状况(  )A.源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的差异B.表明开放程度决定国家政治生活C.说明罗马的政治体制更适应时代潮流 D.体现了古希腊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9.20世纪初,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又实行“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19世纪末,德国提出深具进攻性的“世界政策”;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实行与别国结盟的政策。这些变化(  )A.导致亚非拉国家的贫困B.增加了爆发冲突的风险C.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形成D.推动了外交理论的成熟10.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邀请赫鲁晓夫访法,会谈时,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策主张,同时他也主张欧洲国家在经济、文化、技术、旅游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这一转变(  )A.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B.反映美苏冷战重心的转移C.表明法美两国关系破裂D.有利于缓和冷战的紧张局势训练4 比较、变化类选择题1.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贵族借由古典文本通过隐喻的方式表达观点,而平民通过歌谣这种相对直接的方式表达感情、提出建议与评论政治,相对平民的功利而言贵族相对内敛,这与两个不同阶层身份的差异息息相关,故选C项。2.B 根据材料“由中央统一调度商业营运,使国家成为市场最大的商业主体”,可知汉武帝任命大量商人出身的官员帮助其理财,目的在于加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故选B项;汉武帝之所以任命商人出身的官员帮助其理财,只是想要借助其力量,不代表重视商人的地位,传统重农抑商政策也并未废止,排除A项;“经商成为入仕的主要途径”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汉朝的选官制是察举制,具体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排除C项;材料并未涉及汉朝财税来源的相关信息,无法说明财税来源发生了重大转变,排除D项。3.A 根据材料“魏晋时期的士族是指门阀贵族,但是到了唐朝后期,士族是指读书应举的布衣之家”,可知士族的身份有了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实行的科举制,使得“士族”有了新的内涵,故选A项;“封建四民结构得以重建”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门阀政治退出了历史舞台”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选官用官的制度,材料强调“士族”含义因科举制而有了新的变化,与九品中正制无关,排除D项。4.A 5.B 根据材料表格数据,可知迁至城镇做工的人数逐渐增多,而迁至他乡种田的人数逐渐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因为鸦片战争后出现了近代工业,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经济结构变动,人们的谋生途径多样化,故选B项;材料主旨是广东省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的情况,不能反映近代中国各阶层的流动趋势,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广东省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的情况,没有反映离乡的原因,也没有与其他地区对比,无法推断该地区居民受外来压迫最重,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以后,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受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6.A 根据材料“1927年时,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工人出身、农民出身的党员分别占53.8%、18.7%;在1928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工人出身、农民出身的党员分别占10%、76%”,可知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农民出身的占比上升,说明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农村,在探索新的革命道路,故选A项;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排除C项;苏区政府是人民民主政权,农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排除D项。7.B 根据题图,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上升,说明工业建设总体上与改革开放的形势相适应,故选B项;工业布局东部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较大,西部较小,工业的地理布局逐渐趋向不平衡,排除A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工业发展较快,西部较慢,工业发展速度较快的说法过于笼统,排除C项;材料只能体现工业的地区分布,没有涉及工业体系的内容,排除D项。8.A9.B 根据材料“20世纪初”“门户开放”“大棒政策”“金元外交”“世界政策”“实行与别国结盟的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相继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由于它们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帝国主义与殖民地间的矛盾加剧,这增加了爆发冲突的风险,故选B项。10.D 根据材料“同时他也主张欧洲国家在经济、文化、技术、旅游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主张缓和与苏联的关系,并开展和苏联的合作,这一做法有助于缓和冷战的紧张局势,故选D项;欧洲一体化进程与西欧国家自身经济的发展有关,而材料讲的是欧洲国家要与苏联缓和关系,排除A项;美苏冷战的重心并没有转移,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法美两国关系并没有破裂,排除C项。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12-09 00:40:02 页数:4
价格:¥2 大小:60.76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