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树德中学高2023级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地理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流星雨是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产生的。双子座流星雨是每年都会出现的较强流星雨之一,下图为双子座流星雨母体轨道和地球轨道示意图,图中散点代表流星体。地球轨道与流星体分布密度越大处相交时,每小时看到的流星数就越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的流星绝大部分都在大气中被燃烧掉,这种现象可()A.使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B.使地表升温C.减少小天体对地表的撞击D.减弱昼夜温差2.1882~2062年每小时看到的流星数量总体为()A.持续增多B.持续减少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答案】1.C2.C【解析】【1题详解】流星绝大部分在大气中被燃烧掉了,从而减少了对地表的撞击,C正确;流星体的燃烧对减弱到达地表的紫外线作用不大,A错误;流星体在高空燃烧,对地表温度及温差影响不大,BD错误。故选C。【2题详解】由图可知,1882~2062年地球轨道与流星雨母体轨道相交处流星体分布密度先变大、后变小,故1882~2062年每小时看到的流星数量先增后减,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天体是宇宙中有独立运转轨道的物质,判断是不是天体,一看空间位置:位于大气层之外,独立 存在于宇宙空间。例如流星体属于天体。流星雨等不属于天体。二看物质形态:宇宙间的物质,自然现象不属于。风雨雷电不属于天体。三看运转轨道:在一定的轨道上独自运转。依附于其他天体上运行的物质不属于。例如陨星(陨石和陨铁)不属于天体。我国古代把银河叫做天河,民间还流传着牛郎、织女每年七夕在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下图为夏夜星空中牛郎星和织女星隔着银河遥遥相望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牛郎星()A.属于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B.由炽热气体组成C.和地球质量相差不大D.其光芒来源于太阳的反射光4.牛郎星和织女星()A.织女星所在天体系统级别高B.牛郎星所在天体系统级别高C.所在天体系统级别相同D.都位于河外星系5.牛郎星的亮度是太阳的10.6倍,科学家推测在牛郎星周围有潜在的宜居带,判断该行星宜居的主要依据是()A.有与地球相近的宜居温度B.有与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C.与恒星的距离接近日地距离D.能获得与地球上相似的可见光【答案】3.B4.C5.A【解析】【3题详解】牛郎星为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自身能够发光发热,不围绕太阳运转,光芒来自自身,不反射太阳光,B正确,AD错误;恒星的质量与体积比地球大得多,C错误。故选B。【4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可知,牛郎星、织女星在夏夜星点明亮,且隔着银河遥遥相望,说明牛郎星、织女星自身能够发光,且不会相互绕转,故二者为恒星,属于同一级别天体系统,均位于银河系,不属于河外星系,C正确,ABD错误,故选C。【5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包括:适宜的温度、有液态水、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等,如果说在牛郎星周围有潜在的宜居带,则该行星可能拥有与地球相近宜居温度、充分的液态水和比较厚的大气层,A正确;月球作为地球的天然卫星,对于防卫地球存在一定作用(抵挡外来天体碰撞),但相近地月系的天体系统,并不是形成宜居带的充分必要条件,B错误;与恒星的距离,主要取决于恒星的质量和光热,牛郎星的亮度是太阳的10.6倍,势力更强,相同的日地距离温度会更高,不利于生命形成,C错误;能够获得与地球上相似的可见光不是行星存在生命的条件,D错误。故选A。【点睛】天体系统,是宇宙各星系的统称。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据科学家预测,2024年将是太阳活跃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下列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球层的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B.太阳活动的周期一般是12年C.太阳活动就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稳定向四周放射能量D.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7.2024年太阳可能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是()A.我国北京出现极昼现象B.地球各地出现极光C.扰动高层大气电离层D.干扰无线电长波通讯8.能减轻太阳活动负面影响的措施是()A.大量进行“日光浴”增强体质B.加固房屋C.为卫星等太空设备加装防护材料D.切断所有无线通讯保持静默【答案】6.D7.C8.C【解析】【6题详解】黑子是发生在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耀斑和日珥是发生在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故A错误;太阳活动的周期一般是11年,故B错误;太阳辐射的形成是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的能量。不是太阳活动。故C排除;太阳活动时会扰乱地球大气层,可能会引发各种自然灾害。比如旱涝灾害,故D正确。因此排除A、B、C,选择D。【7题详解】极昼主要出现在极圈附近以及极圈之内,因此北京不会出现极昼现象,故A排除;极光主要出现在高纬度附近,不会在地球各地出现,故B排除;太阳活动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故D排除;太阳表面向外抛出 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动高层大气电离层,因此C正确。故排除A、B、D,选择C。【8题详解】由于太阳活动和地磁事件会影响的人类活动和技术系统,比如卫星操作、导航、航天飞机及空间站活动,故应该为卫星等太空设备加装防护材料,故C正确;来自太阳活动高能粒子的辐射,会影响人身体健康,进行“日光浴”增强体质不正确,故A排除;对房屋影响不大,故B排除;应该保证正常生活,不应该切断所有无线通讯保持静默,故D排除。因此排除A、B、D,选择C。【点睛】太阳活动从高年到低年大约有11年的周期变化。太阳黑子是这一变化规律的标记;当黑子数增加时,太阳活动也增强。太阳黑子是耀斑的源,而耀斑是太阳系统最剧烈的事件。在几分钟内,一个大的耀斑要释放的能量要比最大地震所释放的多百万倍。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7时33分,在天和中国空间站,神舟十四号航天员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入驻“天宫”。在未来的六个月里,他们要进行多次出舱任务,航天员在出舱执行任务时需穿上特制航天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以下四种情况中,载人飞船属于天体的是()A.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后B.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在发射架上时C.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和火箭一起飞行时D.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10.航天员出舱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下列情况不影响航天员出舱的是()A.太阳耀斑爆发B.地球磁场异常C.发生月食时D.地面控制中心受极端天气影响11.为航天员特制的航天服采用了多种新型材料,这些材料主要能()①防大风②防辐射③防雨淋④耐严寒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9.D10.C11.B【解析】【9题详解】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后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在发射架上时都在地表,在地球大气层之内,不能算天体,AB错误;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和火箭一起飞行时属于航天器的一部分,也不能算天体,C错误;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后都已在轨道上运行,已经脱离了地球大气层,此时的载人飞船属于天体。D正确。故选D。【10题详解】宇航员出舱活动会受到空间辐射环境的影响,太阳耀斑爆发、地球磁场异常,都会导致空间辐射增强,影响航天员出舱,AB错误;出舱活动期间,由中继卫星提供测控通信支持,由于中继传输数据量很大,地 面控制中心遇到极端天气会导致通信受到干扰,D错误;月食是当月球运行进入地球的阴影时发生的现象,对航天员出舱没有影响,C正确。故选C。【11题详解】空间站受太阳辐射照射较强,需要具备防辐射功能,②正确;当空间站在地球背光面时,温度较低,所以要具备耐严寒的功能,④正确;该层大气极其稀薄,没有水汽和杂质,不会有大风和云雨现象,不需要防雨和防风,①③错误。故选B。【点睛】判断一个物体是否为天体要“三看”:(1)一看位置:它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独立存在于宇宙中,进入大气层或落回地面的物体不属于天体。(2)二看实质:它是不是宇宙间的物质,自然现象不属于天体。(3)三看运转:它是否在一定的轨道上独自运转,依附在其他天体上运行的物体不属于天体,如在火星上考察的火星车。古生物科考队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一个古植物化石群,采集到了大量叶、果实、种子(如兔耳果,推测该树种是一种高大的乔木)等化石,推测距今约4700万年,同时期棕糊、红树林等植被的分布范围可达北极图内。下图示意兔耳聚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兔儿果是()A.蕨类植物B.裸子植物C.被子植物D.藻类植物13.兔儿果化石所在地层形成于()A.侏罗纪B.古近纪C.泥盆纪D.石炭纪14.兔儿果生长的年代,气候()A.炎热干燥B.寒冷干燥C.高温多雨D.无法判断【答案】12.C13.B14.C【解析】【12题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由材料“推测距今约4700万年”,结合地质年代表可知,该古植物群生存的地质年代属于新生代的古近纪,是被子植物繁盛的年代,C正确;蕨类植物繁盛在晚古生代,距今5.41亿年~2.52 亿年,A错误;裸子植物繁盛在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B错误;藻类植物繁盛在前寒武纪,大致5.41亿年前开始出现,D错误,故选C。【13题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由材料“推测距今约4700万年”,结合地质年代表可知,该古植物群生存的地质年代属于新生代的古近纪,B正确,ACD错误,故选B。【14题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由材料“同时期棕榈、红树林等植被的分布范围可达北极圈内“及“推测该树种是一种高大的乔木”可知,兔耳果生长时期气候高温多雨且全球热带地区范围非常广大,C正确;干燥或者寒冷的气候不适合高大乔木的生长,ABD错误,故选C。【点睛】地质年代表是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级、岩石年龄等进行系统性的编年得到的。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们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B.甲波是横波C.乙波无法通过地幔D.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16.图中的X处为()A.莫霍界面B.古登堡界面C.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D.内核与外核交界17.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5.D16.B17.A【解析】【15题详解】 在①处地震波的速度随深度增加而加快;故D项正确;从图上来看,①不仅仅是地壳,地壳的厚度大约是17千米,不可能达到3000千米,实际上①代表地壳和地幔,故A项错误;甲波由①处进入②速度是急剧下降,为纵波,故B项错误;乙波为横波,横波可以通过地幔,故C项错误;故选D。【16题详解】莫霍面大致是从地面往下33千米的厚度,而古登堡面位于地表下2900千米左右,所以X处为古登堡面。故选B。【17题详解】由于横波传播速度比纵波慢,且横波不能在液态和气态中传播,海底油气资源属于液态和气态物质,所以遇到油气资源,横波消失,纵波减慢。越过油气层之后,进入固态物质,纵波速度再次变大,与①相符。故选A。研究表明,对流层顶高度与对流活动强弱密切相关。下图示意青藏高原对流层顶气压的月平均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导致青藏高原地区春季对流层顶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增强B.植被覆盖率提高C.大气降水增多D.冷空气势力增强19.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最大的月份是()A.2月B.5月C.7月D.12月【答案】18.A19.C【解析】【18题详解】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顶的气压值下降,说明对流层顶高度上升;根据图中曲线,春季气压值下降,说明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上升。春季,直射点北移,太阳辐射增强,北半球各地气温回升,导致对流层顶高度上升,A正确;植被覆盖率提高和大气降水增多会造成近地面温度回升减缓,不是主要原因,BC错误;冷空气势力减弱,D错误。故选A。 【19题详解】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在垂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说明对流层顶的气压越低,对流层顶高度越大。根据图中曲线,7月气压值最低,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顶高度最高,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对流层它的下界是地面,上界因纬度和季节而不同。据观测,在低纬度地区其上界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为10-12公里;在高纬度地区仅为8-9公里。夏季的对流层厚度大于冬季。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从400千米左右的太空轨道返回。返回舱以数千米每秒的速度与大气层产生剧烈摩擦,变成闪光的火球,周围产生的等离子气体层会屏蔽电磁波,形成“黑障”,直到距离地球约40km处时“黑障”消失。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及气温垂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核心舱在轨运行时,不会出现火球现象,其原因可能是()A.高空大气稀薄B.太阳活动少C.大气密度大,水汽含量多D.太阳辐射强21.返回舱经历的“黑障区”位于()A.ⅠB.Ⅰ、ⅡC.Ⅱ、ⅢD.Ⅰ、Ⅱ、Ⅲ【答案】20.A21.B【解析】【20题详解】火球现象主要是由于舱体与大气层中的气体剧烈摩擦生成大量的热所导致的,核心舱在轨运行环境中大气稀薄,即使运行速度很快,但是摩擦生热的量并不多,故不会出现火球现象,A正确、C错误;火球现象与太阳活动和太阳辐射无关,BD错误。故选A。【21题详解】“黑障区”直到距离地球约40km处时消失,说明40km以上区域存在“黑障区”,包括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即Ⅰ、Ⅱ,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地球大气层自上而下分别为高层大气、平流层和对流层。其中,高层大气中存在可以反射无线电波的电离层,平流层存在可以阻挡紫外线、保护生物的臭氧层,对流层中大气运动剧烈,产生各种天气现象。“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是古人对霜降时节景观的描述,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22.诗中描述的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A.晴朗的午后B.晴朗的清晨C.多云的黄昏D.多云的夜晚23.该景观形成的原因是()A.a较强B.b较强C.c较弱D.c较强【答案】22.B23.C【解析】【分析】【22题详解】诗中描述的景观为霜,白天晴朗,太阳辐射强,蒸发强,空气中水汽较充足,夜晚降温快,水汽凝结成霜。晴朗的午后气温高,水汽不易凝结成霜,A错误;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降温快,水汽易凝结成霜,至次日清晨过后,随太阳辐射增强而消失,B正确;多云的黄昏和夜晚,大气逆辐射强,近地面不易快速降温,水汽不易凝结形成霜,CD错误。故选B。【23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降温快,水汽易凝结形成霜,c代表大气逆辐射,C正确、D错误。a代表太阳辐射,b代表地面辐射,太阳辐射强和地面辐射强与霜的形成没有直接关联,AB错误。故选C。【点睛】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霜”是天冷、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表现,故以“霜降”命名这个“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大”的节令。每年的公历10月23日或24日,太阳运行到黄经210度时为霜降节气。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高空气压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4.关于图中abcd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温:b>a>c>dB.海拔:c>d>a>bC.密度:b>a>c>dD.气压:b>a>d>c25.此时,图中甲地吹()A.东南风B.西北风C.东风D.南风【答案】24.D25.C【解析】【24题详解】a、b位于近地面,c、d位于高空,海拔越高,气压越低d处等压面上凸为高压,近地面a处为低压,c处等压面下凹为低压,近地面b处为高压,故图中abcd四地气压排序是b>a>d>c,所以D正确。【25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b位于近地面,c、d位于高空,甲地为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再考虑向右的地转偏向力,最终风向和等压线平行,因此甲地吹东风,所以C正确。显热通量指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大气与下垫面之间发生的湍流形式的热交换。为研究青海湖对湖区气候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青海湖附近的陆地上空作为试验区,与青海湖区上空显热通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夏季某日青海湖区与试验区的显热通量差异(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图中显热通量差异的原因是()A.太阳辐射差异B.地面辐射差异C.大气逆辐射差异D.热传导差异27.近年,青海湖面持续扩大。受显热通量变化的影响,青海湖区会()①昼夜温差增大②夜晚降水增多③陆风势力增强④扬沙天气增多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26.B27.D【解析】26题详解】材料表明,显热通量指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大气与下垫面之间发生的湍流形式的热交换,由图可知,该日9点到21点范围内,显热通量差异小于0,说明白天青海湖区比试验区显热通量少,即青海湖区空气从湖面吸收的热量少于实验区空气从地面吸收的热量,其原因是白天地面比湖面吸热升温快,向空气传递的热量更多,因此是地面辐射差异,B正确;试验区临近青海湖,两地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热传导差异都不大,ACD错误。故选B。【27题详解】青海湖面持续扩大,显然湖泊对周围环境的调节能力增强,昼夜温差会变小,①错误;夜晚湖泊气温较陆地气温高,形成低压,湖面扩大,湖区气流上升强度增大,降水增多,②正确;夜晚陆地降温快,形成冷高压,湖面形成低压,湖面扩大,湖陆气压差异增大,陆风增强,故③正确;由于湖面扩大,地下水位上升,湖床裸露较少,沙源减少,扬沙天气减少,故④错误。故②③正确,故选D。【点睛】显热是指当此热量加入或移去后,会导致物质温度的变化,而不发生相变。物质的摩尔量、摩尔热容和温差三者的乘积为显热。即物体不发生化学变化或相变化时,温度升高或降低所需要的热称为显热。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 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0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完成下面小题。28.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0点风向为()A.⑥或⑦B.②或⑥C.④或⑧D.③或④29.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0点风向为()A.③或④B.②或⑧C.③或⑦D.⑥或⑦30.假设在南半球各高度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自地面向上一定高度内,风的变化情况为()A.风速变小,风向不变B.风速变大,风向不变C.风速加大,风向逆时针方向偏转D.风速加大,风向顺时针方向偏转【答案】28.A29.C30.C【解析】【28题详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若PM>PN,则⑤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转;高空风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和等压线相交。因此⑥代表近地面风向,⑦代表高空风向。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9题详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若PM<PN,则①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高空风与等压线平行,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因此③代表北半球风向,⑦代表南半球风向。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0题详解】近地面风向受三个力影响,摩擦力比高空大,风向最终和等压线成一夹角。在一定高度,高空风向不受摩擦力影响,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行,和等压线没有夹角。自地面向上一定高度受到地面摩擦力会有所减小,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减小,此时风力会有所增大,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向左偏转,故风向逆时针方向偏转,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睛】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二、综合题(共40分)31.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地理模式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若模式图示意太阳系,曲线①②③④为行星轨道,阴影部分为小行星带,那么,曲线①为____的公转轨道,曲线②为____的公转轨道,曲线③为____的公转轨道,曲线④为____的公转轨道(填行星名称)。(2)若模式图示意地层结构,最古老的地层为____,为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大量三叶虫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____代,如果含有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____宙。(3)若模式图示意太阳大气层的结构,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层,曲线③④之间的太阳大气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其意义为____。①②③④温度由低到高排序为____。(4)若模式图示意地球的内部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为____,③④物质状态为____态,曲线③代表的是____界面。【答案】(1)①.土星②.木星③.火星④.地球(2)①.④②.古生③.元古(3)①.日冕②.(太阳)黑子③.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④.④<③<②<①(4)①.地壳②.液或熔融③.古登堡【解析】【分析】本题以地理模式图为试题背景,涉及了八大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排序、地层及生物演化、太阳大气层结构及地震波的传播与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在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则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土星轨道、木星轨道、火星轨道和地球轨道。【小问2详解】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层结构特点是先沉积的靠下,后沉积的在上,可知最古老的地层为④,三叶虫繁盛的时代为古生代;利用化石可推知地层的相对年龄及地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若地层中含有大量三叶虫化石,则说明该地层最有可能形成于古生代。元古宙是多细胞原始生物的时期,古菌、细菌、真核生物多样化,所以含有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元古宙。【小问3详解】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外部大气层从里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若阴影部分表示色球层,那么曲线①②之间区域位于色球层外部,为日冕层。曲线③④之间位于色球层内部,为光球层,光球层出现的太阳活动是黑子,它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大气层温度由内向外逐渐升高,所以①②③④温度由低到高排序是④<③<②<①。【小问4详解】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地表到地心,地球内部被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大同心圈层。若阴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线①②之间位于地幔以上,为地壳;③④之间是外核,物质状态呈液态或熔融状态;曲线③是地幔与外核的分界面古登堡面。点睛】32.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22年1月14~15日,汤加首都附近的海底火山剧烈喷发,喷发的火山灰与蒸汽在太平洋海面形成“蘑菇云”(下图),火山灰云柱最大高度已达30多千米。(1)汤加火山喷发的火山物质主要来源于____,所在的地球内部圈层是____,蔓延的火山灰物质最先影响的地球外部圈层是____。(2)科学家研究发现火山喷发可能会造成大气温度降低,形成“阳伞效应”。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阳伞效应”形成过程。【答案】(1)①.软流层②.地幔③.大气圈 (2)火山喷发产生的大量火山灰、烟尘和水汽,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地面温度降低,地面辐射减弱,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气温降低。【解析】【分析】本题以汤加首都附近的海底火山剧烈喷发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球的内外圈层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小问1详解】软流层岩浆一旦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故物质来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地幔(上地幔);由材料可知,蔓延的火山灰物质最先进入大气圈,因此最先影响的地球外部圈层是大气圈。【小问2详解】大气受热过程:“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汤加火山喷发的产生的大量火山灰、烟尘和水汽,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地面温度因而降低,而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所以当地面长波辐射减弱时,近地面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减少,气温自然降低。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节能建筑是指能够冬暖夏凉,通风日照合理,从能源使用上耗电、耗气更少,还能隔音降噪的建筑。下图为某节能房示意图。(1)分析暖棚内温度比室内高的原因(提示:从双层玻璃和鹅卵石角度)。(2)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说明甲、乙、丙、丁应如何控制,从而减少屋内耗能状况。夏季:打开____,关闭____。冬季:打开____,关闭____。(3)在图中横线处画上箭头,以表示冬季时该节能房中的气流运动方向。【答案】33.太阳短波辐射可透过双层玻璃到达暖棚内,温度升高;而暖棚内的地面长波辐射,却很少能透射出去,从而使热量保存在暖棚内;鹅卵石比热容较小,白天升温快,暖棚内温度高。34.①.甲、丙、丁②.乙③.乙、丁④.甲、丙 35.【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节能房建设原理,涉及的知识点是大气的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原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识水平和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目前的双层玻璃一般都是中空玻璃,中空玻璃有很好的保温隔热的作用。在节能房中安装中空玻璃,双层玻璃中存在一个空气层,太阳短波辐射能够透过双层玻璃进入阳台,使暖棚的空气增温;但双层玻璃可以阻止地面的长波辐射导致热量散失;鹅卵石比热容较小,白天吸收的太阳辐射多,升温快。因此,暖棚内温度比室内高。【小问2详解】从热力环流角度考虑,鹅卵石比热容较小,夏季鹅卵石受热升温快,气流受热上升至丙,丙打开,乙关闭,热气流出室外;甲、丁打开,甲处气流至丁,补充鹅卵石上方流失的气流,气流上升再流至丙,形成热力环流,可以节省能耗。冬天时,由于鹅卵石比热容较小,白天吸收的太阳辐射多,升温快,空气受热上升,此时丙关闭,乙打开,热气进入室内,甲关闭、丁打开,形成室内环流。【小问3详解】冬天时,由于鹅卵石比热容较小,白天吸收的太阳辐射多,升温快,空气受热上升,此时丙关闭,乙打开,热气进入室内,甲关闭、丁打开,形成室内环流。见下图。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3-12-02 10:45:01 页数:16
价格:¥2 大小:1.70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