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附解析)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9
2
/9
剩余7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文科)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王朝国家,开启“家天下”局面。这表明夏朝实行( )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王位世袭制2.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 )A.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B.反映了地方势力的增强C.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3.有学者通过清朝档案研究发现,军机大臣除遵循皇帝意志撰写谕旨外,还通过“议复”(奉旨对某事进行讨论并拿出处理意见)的形式参与军政事务决策。军机大臣虽无独立决策权,但其议复是皇帝做出决策的主要根据。军机处的“议复”表明清朝( )A.君主决策具有一定理性色彩B.提高了政府行政决策的效率C.军机大臣有效制约君主集权D.重视对官员行政行为的规范4.雅典民众法庭陪审员选出后需进行集体宣誓:“我将根据法律法令进行投票,如果无法可依,我将根据良知不偏不倚地投票。我将公正地听取控辩双方的辩论……如违背誓言将遭报应”。这一活动( )A.保证司法的公平公正B.强化陪审员的责任意识C.提高雅典官员的素质D.增强城邦内部的凝聚力5.中世纪末期,随着王权的增长、专制制度的形成,英王通过操纵议员选举、控制议长人选、莅临议会训话等方式来影响议会。这说明( )A.世俗政权摆脱了教权的影响B.国王可以实行无议会统治C.资产阶级分权与制衡机制形成D.议会在政治中占有重要地位6.1940年,中共中央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中明确规定,实行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政权的原则。凡年满18岁的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党派、文化程度,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些规定( )A.为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造了有利条件B.削弱了国民政府在抗战区的力量C.反映出中共开始重视民众在抗战中的作用D.增强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7.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体系,主要围绕党的政权建设思想和基本主张展开,迅速组建中央人民政府,并逐渐完善地方人民政府,通过军事管制委员会、大行政区制、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等形式,设置各级人民政权机关,同时实现党组织的全覆盖,并初步形成了权力制约与监督体系。该政治体系( )A.以三大改造取得基本的胜利为先导B.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形成C.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密切结合D.实现了国家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8.《商君书·君臣》记载:“明王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按功而赏。凡民之所疾战不避死者,以求爵禄也。明君之治国也,士有斩首、捕虏之功,必其爵足荣也,禄足食也。”为此,商鞅所推行的变法措施A.标志着分封制的终结B.是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源C.有利于打破贵族政治D.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9.据材料显示:我国的民族工矿业到1901年仅有156家,到1911年资本在万元以上的就达700多家,资本总额拥有1.3亿元,产业工人增加到60万人。20世纪的头10年,我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高峰。“新高峰”出现的重要背景是( )A.列强在忙于一战B.戊戌变法的推动C.辛亥革命的鼓励D.清末新政的推动 10.下表为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部分史实。体现了科举制度运行过程中的发展趋势是( )隋唐“怀牒自列于州县”(自由报考);“投卷”、“公荐”(考前请托)两宋“取士不问家世”(以考试成绩定去留);“封弥”“誊录”(密封和誊录试卷)A.开放性与公平性B.自由化与宽松化C.保守性与单一化D.公正性与形式化11.在汉代,每个官吏一入仕途就有记录功劳、考课、籍贯等各项情况的“伐阅簿”。官吏任职期间,只要不犯赃罪,即使与孝廉、茂才等察举升迁方式无缘,依然可依功劳等次累升至郡国长官一级。若自动去职或免职后,仍可按累积的功劳,再次被征用。据此可知,汉代( )A.察举制以功劳为升迁依据B.官僚队伍内部流动规范化C.官吏的考核大都流于形式D.郡国长官控制地方选人权12.1855年和1870年英国政府曾两次颁布法令改革官员选拔制度,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考选事宜,公开竞争、择优录取,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的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这一改革( )A.有利于英国政府稳定运行B.导致英国党派斗争愈发激烈C.破坏了英国君主立宪制度D.加速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13.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该章程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下、最下五等,一般中等以上者都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被授以官职或得以升学。该章程的颁布( )A.使科举制正式退出历史舞台B.推动了近代选官制度的转变C.有利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D.奠定了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14.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铸刑鼎”,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金属鼎上,向全社会公布,这是我国最早的成文法。不久后晋国赵鞅也“铸刑鼎”。而在此以前法律不公开,人们不知道他们触犯哪条法律,也不能预测刑罚的轻重。这现象反映出A.成文法得到普及B.各诸侯国都以法治国C.社会结构的变化D.宗法制度的日渐消亡15.汉武帝废除了刻面、割鼻、斩左右趾等刑罚,景帝时规定八十岁以上、八岁以下和孕妇等人应被审讯关押的,都不得加械具。在司法判决中,盛行以《春秋》的精神作为解释法律和作出判断的基本原则。材料表明汉代( )A.春秋决狱维护了封建统治B.司法审判充满了人文色彩C.儒家经典影响法律的实施D.开创了律令儒家化的先河16.西方律师在运用某一法律体系进行庭审辩论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时引用了过去案件当事人的名字,如“弗里特维克案中的大卫即是如此……”;有时引用的是法律从业人员都熟知的重要判例,如“贝斯塔案帮了你的忙……”、“此前我们已经看到”或“在某某法官的时候我们看到”。据此可知( )A.“英美法系”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B.《法国民法典》中法官的地位突出C.《罗马民法大全》确立无罪推定的原则D.“大陆法系”是“法官制定的法律”1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作为首要的立法宗旨规定在第一条之中;单独设立人格权编,用以保护自然人的生命权、名誉权和隐私权等基本民事权利;增设居住权,用以满足特殊情况下人们对生活居住的需要;等等。这主要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A.在法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B.“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定位C.在内容上具有高度的完整性D.回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18.清政府规定“各处土司应世守地方,不得轻听叛逆招诱,自外王化。凡未经归顺,今来投诚者,开具原管地方部落,准与照旧袭封。”该材料表明清政府( )A.注重招抚各地土司确保统治稳定B.设置军镇机构加强边疆的治理C.主张实行改土归流加强中央集权D.进行茶马贸易推动经济的交流19.读下表可知,宋代朝贡贸易( )年代对外国朝贡物品回赐时的估价方式乾兴元年(1022年)交趾(今越南北部)贡物依“贾人计价钱”照宁六年(1073年)大食贡乳香等,“诏以广州价回赐钱二千九百贯”淳熙七年(1180年)交趾贡物“唤集牙人(中介商)估直”A.遵循了“厚往薄来”原则B.已经考虑到市场因素C.由官府指定的商人主导D.拓展了海上丝绸之路20.亚瑟王传说是公元5世纪时的英格兰国王,他是否真实存在过,至今尚有争议。但他的事迹在12世纪以后被吟游诗人不断传颂,其中公认的集大成作品为15世纪的《亚瑟王之死》,在这些作品中他被塑造为统一不列颠群岛的具有骑士精神的完美君主。这一现象( )A.反映了英国人民强化王权的愿望B.体现资产阶级的时代诉求C.适应了民族国家意识形成的需要D.深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21.《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 所有(神圣)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应根据本协议确定和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力、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因而他们永远不能,也不应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进行的骚扰。”这一条款( )A.承认了国家主权原则B.促进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C.说明欧洲均势体系形成D.消除了罗马教廷对欧洲政治的影响22.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的关于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问题座谈会上,作了《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进步》的总结发言,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归结点就在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以及共同的发展和繁荣。这段发言的背景是A.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B.新疆、广西、宁夏、西藏等民族自治区已成立C.中共八大作出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决定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23.“凡与国民党反动派断绝关系、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友好态度的外国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的基础上,与之谈判,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外交方针被称为是( )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另起炉灶”D.“求同存异”24.近年来,奥运会、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亚运会、世界运动会等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举办权相继落户中国,使中国成为向世界提供国际体育产品的关键平台。这可以反映出中国( )A.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B.全方位外交格局的形成C.坚持了多边外交的战略D.重视构建睦邻友好关系25.唐朝出现了充当货币支付功能的“飞钱”,并已形成严密的兑换制度;宋朝在唐朝“飞钱”的基础上,产生了纸币——交子、会子。这反映了唐宋时期( )A.大宗贸易比较频繁B.财政收入结构变化C.经济政策相对灵活D.金融服务趋于完善26.1968年,美国约翰逊政府宣布了一系列其长期抗拒的限制性经济措施,如控制资本和阻止资本外流等。随后,美国联合欧洲国家实行黄金价格双轨制,官方间的黄金兑换被暂时冻结,美元对黄金的自由可兑换性宣告破产。这说明当时( )A.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B.美国丧失了全球霸主地位C.全球金融机构职能调整D.布雷顿森林体系名存实亡27.唐朝初期实行租庸调制,即“有田则有租,有户则有调,有身则有庸”的一项复合税制。但是不过百年,租庸调制就为两税法所取代。租庸调制被两税法取代的主要原因是( )A.均田制的实施B.资产成为课税的主要依据C.小农经济发展D.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28.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经济发展迅猛,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多次进行调整(如下图)。据此推知,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旨在( )A.增加国家收入,促进经济发展B.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效率C.提高消费水平,拉动经济增长D.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29.秦汉时期推行乡里制度,但到东晋南朝,以户口编排为基础的“里”逐渐松弛,丘、村等自然聚落逐步演变成为实际的乡村行政管理单位,与“里”并存,甚至慢慢地取代了“里”。该现象说明( )A.乡里制度脱离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B.封建国家对基层社会管理制度进行了调整C.因长期战乱带来社会基层组织形态新变化D.地缘为主的聚合形态恢复到血缘聚居形态30.在西方国家,社区组织的最初职能是社会救济。二战后,社区很快发展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公众、志愿者、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这一历程表明( )A.基层治理的效率越来越高B.中央政府权力逐渐下移C.政府对基层管理日益加强D.政府公共开支日益增加第II卷本卷共3个小题,总分40分 31、(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隋唐时期,国家建立了以律、令、格、式为主体的成文法体系。唐朝的“律”基本是刑法,“令”是有关国家各项制度的规定,“格”是将皇帝诏敕整理为具有永久法律效力的法规,“式”是政府机关的施政细则,四者分工协作、相辅相成。唐高宗永微四年还颁布了对律进行解释的《唐律疏议》,与律条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唐律维护等级制和家族制,将对官员及其亲属的优待公开清楚地写在法律上;同时,唐律也要求官吏依法行使职权、恪尽职守,违反者要处罚。唐玄宗以后,不再大规模修订律、令、格,式,而是采取颁行《格后敕》的简便立法形式,来应付日益复杂且多变的社会问题。《格后敕》与律、令、格、式并行,地位逐渐重要,最终发展为五代及北宋的《编敕》。——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 西罗马帝国,在蛮族日耳曼人的不断侵蚀下,于476年宣布了灭亡。罗马人同日耳曼人社会生活条件存有巨大差异:一是简单商品经济社会;另一则是刚从氏族社会解体的自然经济社会。因此,面对罗马人相对发达的精神层面——文化,尤其较发达的罗马私法则不可思议,领略不了罗马法及其精神。同时由于不断的战争、瘟疫摧残着西欧,致使田地荒芜,商品经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海上繁荣的贸易消失,城市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从此西欧进入了漫长的中世纪时期,罗马法也隐没不彰,步入了沉寂。——苏彦新《罗马法在中世纪西欧大陆的影响》(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代法律制度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西欧中世纪的社会特征,分析罗马法在中世纪前期衰落的原因。(8分)32、(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也叫选举。汉代察举制度,从文帝开始,他下诏要求各郡国“举贤良方正”,并且定下了“对策”(考试)和等第。武帝时,察举制达到完备,各种规定相继推出。其后,各种科目不断充实,分为常科与特科两大类。常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在上述科目中,其中又以“孝廉”一科最为重要。此外,考试是汉代察举制度的重要环节,被举者经考试后,由政府量才录用。——摘编自王申《中国古代的察举制度》材料二:唐代……既不需要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要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考试及格,即为进士及第。进士及第便有做官资格了。又因礼部考试有进士、明经诸科,故此制又称科举制。——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明清时期的科举,采用八股取士,三年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会试的主考官由皇帝钦定派遣。考试有严密程序,考官入院,立即封锁内外门户。考生入院时,要逐人搜检。——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选官制度的特点并分析汉、唐选官制度中“考试”的区别。(10分)(2)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指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4分)33、(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厘金,即厘捐。近代中国的一种商业税。1853年,江北大营帮办军务大臣雷以诚采纳幕客钱江的建议,在扬州举办厘捐……,厘金在最初试行的时候,本来只被视为一种临时的筹款方法,但因其效果明显,1857年起各省相继仿行,由各省的总督或巡抚主持。按征税对象厘金可分为四类:百货厘、盐厘、洋药厘和土药厘。但在实际征收过程中,诸凡一切贫富人民从生到死的生活用品,无一不在被征之列,具体多达几百项甚至一千多项。……至1868年,全国厘金收入在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左右。——据罗玉东《中国厘金史》材料二 1930年中原大战结束,地方实力派进一步受到抑制,国民党三届四次全会才再次作出裁撤厘金的决定。……在宣布实施裁厘的同时,国民政府决定实行新的统税制度。征收统税对象,主要是卷烟税和麦粉税,另外增加棉纱、火柴和水泥税。这次裁厘虽然也受到一些地方变相的抵制,但由于政府将原来属于国税的田赋划归地方,此外地方政府还可以另办营业税来抵补裁厘损失,因此最终还是取得了成功。到1931年底,从前由各省厘税机关征收的厘金以及类似厘金的正杂捐税基本上得以裁撤。在中国延续了近80年的厘金制终于不复存在。——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厘金制度有何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厘金制度得以废除的原因。(4分) 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卷(文科)参考答案1.D【详解】根据题干夏朝开启了“家天下”的局面,表明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由“公天下”到“私天下”,由“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D项正确;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的禅让制,排除A项;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现没有证据表明夏朝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排除BC项。故选D项。2.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设置十三州刺史,州部主要是监察职能,其他权力有限,但到东汉后期,州部的权力上升,形成“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反映了地方势力的增强,B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就已经形成,并非到东汉时期才形成,排除A项;东汉时期州部权力上升与豪强实力上升有着相关联系,排除C项;刺史演变为州牧体现了地方势力的增强,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并非监察效力的增强,排除D项。故选B项。3.A【详解】根据材料“军机大臣虽无独立决策权,但其议复是皇帝做出决策的主要根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军机大臣可以奉旨对某事进行讨论并拿出处理意见,这些意见是皇帝做出决策的主要根据,表明对于君主决策,军机大臣有一定的影响力,体现出君主决策具有一定理性色彩,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军机大臣对皇帝决策的影响,没有关于行政效率提高的描述,排除B项;军机大臣只是可以提出意见,没有独立决策权,无法有效制约皇权,排除C项;材料没有关于官员行政行为规范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4.B【详解】民众法庭陪审员的这一宣誓是为了避免审判员在审判过程中徇私舞弊,从而强化官员的责任意识,B项正确;这一宣誓活动有利于强化官员的责任意识,并不一定能保证司法的公平公正,排除A项;仅根据一个宣誓活动并不一定能提高雅典官员的素质,排除C项;宣誓活动仅面向陪审法庭的审判员,和增强城邦内部的凝聚力没有必然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5.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末期(英国)。根据材料可知,尽管国王权力增长,但是他仍然绕不开议会,只有通过一定方式影响议会,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这说明议会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议会在政治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涉及世俗政权与教权的关系,排除A项;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议会在政治中占有重要地位,英国国王不能摆脱议会进行统治,排除B项;根据材料所述“中世纪末期”“专制制度形成”可知,此时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分权与制衡机制,排除C项。故选D项。6.A【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0年(中国)。材料中的“三三制”政权的原则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规定,有利于团结抗日根据地的各阶级、各阶层人民共同抗日,A项正确;材料中的规定是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没有削弱国民政府在抗战区的力量,排除B项;C项中的“开始”说法错误,排除C项;材料中的规定只是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不能增强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排除D项。故选A项。7.C【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体系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密切结合,主要围绕党的政权建设思想和基本主张展开,迅速组建中央人民政府,并逐渐完善地方人民政府,通过军事管制委员会、大行政区制、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等形式,设置各级人民政权机关,同时实现党组织的全覆盖,并初步形成了权力制约与监督体系,C项正确;材料与三大改造无关,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形成的标志,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初期还未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体系的现代化,排除D项。故选C项。8.C 【详解】根据材料“明王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按功而赏。凡民之所疾战不避死者,以求爵禄也。明君之治国也,士有斩首、捕虏之功,必其爵足荣也,禄足食也”可知商鞅所推行的变法措施是军功爵制,这有利于打破贵族政治,C项正确;分封制的终结,时间不符,排除A项;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源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排除B项;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主要是郡县制,排除D项。故选C项。9.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新政的时间为1901年至1911年,清末新政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符合材料中“20世纪的头10年”发展的情况,D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爆发的时间是1914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的时间是189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辛亥革命开始的时间是1911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0.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据材料“公荐”,“取士不问家世”,“封弥”,“誊录”,可以看出两宋时期的科举制,不问家庭背景,体现了开放性,通过密封和誊录试卷,增加了公平性,A项正确;科举考试并不自由,排除B项;“取士不问家世”,向百姓开放,说明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排除C项;科举制的实行,为唐宋政府选拔了一大批官员,是有实际作用的,并没有流于形式,排除D项。故选A项。11.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每个官吏一入仕途就有记录功劳、考课、籍贯等各项情况的‘伐阅簿’”可知,汉代政府对官员功劳等皆有记载,且官吏选拔、升迁和重新任用都有具体规定,体现了当时官僚队伍内部流动的规范化,B项正确;察举制的标准是品行,材料内容涉及官员内部管理,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管理考核,仅说明官吏升迁以功劳为参考,并未流于形式,排除C项;官吏可升至郡国一级,不代表郡国长官控制选人权,实际上当时选官由中央进行,排除D项。故选B项。12.A【详解】英国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由独立于党派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考选,“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的影响,不得参与政治活动和盈利性经济活动”,这有利于英国政治运行的稳定,A项正确;“文官不受选举与执政党更迭的影响”有利于政治稳定,文官制度改革不会导致英国党派斗争激烈,排除B项;英国仍然推行君主立宪制度,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英国文官制度改革对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13.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影响类题目,时空是1904年的中国。根据材料“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该章程规定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最优、优、中、下、最下五等,一般中等以上者都获相应的奖励出身,并被授以官职或得以升学。”可知,反映了清末学堂选官制度的改革信息,新式学堂制度改变了过去科举选官的模式,有利于推动近代选官制度的转变,B项正确;1905年清政府正式废除了科举制,排除A项;材料与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无关,当时并没有九年义务教育,排除C项;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进一步奠定了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14.C【详解】“铸刑书”是将传统依附于礼的法用成文法的形式肯定下来,这样有利于限制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有利于保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C项正确;仅根据郑、晋两国对外公布法律的行为不能说成文法得到了普及和各诸侯国都以法治国,排除B项;材料中的现行不能说明宗法制度日渐消亡,排除D项。故选C项。15.C【详解】依据材料“司法判决中,盛行以《春秋》的精神作为解释法律和作出判断的基本原则”,以及汉武帝废除酷刑,汉景帝时期对老弱者的人文关怀,分析可知,儒家思想影响了汉代法律的实施,C 项正确;春秋决狱是一种审判案件的推理判断方式,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但题干信息并为体现,排除A项;从材料内容来看,汉代对老弱者在审讯关押时具有一定的人文关怀,但并不体现在审判时,排除B项;中国法律的儒家化运动由董仲舒等人发起,排除D项。故选C项。16.A【详解】根据教材,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以遵循先例为基本原则,而材料中有“判例”二字,据此推断,材料符合英美法系的特点,A项正确;《法国民法典》属于大陆法系,而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法律渊源,法官的作用不太突出,排除B项;无罪推定的原则出现在近代,不会出现在《罗马民法大全》中,排除C项;“法官制定的法律”是英美法系而不是大陆法系,排除D项。故选A项。17.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重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因此单独设立人格权编,保障人们的居住需求,这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人民为中心”的立法定位,B项正确;材料没有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与其他法律进行对比,无法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法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排除A项;材料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部分内容,体现不出法律内容的完整性,排除C项;材料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内容与市场经济没有必然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18.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清朝时期(中国)。据材料“凡未经归顺,今来投诚者,开具原管地方部落,准与照旧袭封”,可以看出清政府对西南边疆地区的管理,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招抚各地土司确保统治稳定,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土司的招抚,并未提及设置军镇机构,排除B项;改土归流,是由中央派遣流官,逐步代替地方土司管理,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茶马贸易是中国西部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以官茶换取西藏等地少数民族马匹的政策和贸易制度,仅从材料无法得出茶马贸易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19.B【详解】根据宋代对外国朝贡物品回赐时的估价方式可知,宋朝朝贡贸易已经考虑到市场因素,并非不计经济利益的“厚往薄来”,B项正确,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对外国朝贡物品回赐时的估价方式,无法体现由官府指定的商人主导贸易,排除C项;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0.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5世纪时亚瑟王被塑造为统一不列颠群岛的具有骑士精神的完美君主,主要是适应了民族国家意识形成的需要,强化王权,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人民的愿望,排除A项;文艺复兴体现资产阶级的时代诉求,材料主旨适应了民族国家意识形成的需要,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亚瑟王形象塑造与文艺复兴的关系,且文艺复兴是16世纪传播英国,排除D项。故选C项。21.A【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所有(神圣)罗马帝国的选侯、邦君和各邦,……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力、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欧洲的混战局面,随后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法国国王签署敕令,规定法国的法律文件必须用以巴黎方言为主形成的法语撰写,对民族语言的重视强化了民族认同,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形成,上述结论早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1648年)之时,排除B项;1815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会议及此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建立了维也纳体系,这标志着欧洲均势体系的形成,此结论晚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之时,排除C项;“消除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22.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7年春,周恩来提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归结在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及共同发展繁荣时,全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A项正确;广西、宁夏、西藏等民族自治区成立是在1957年以后,排除B项;直到1956年9月,中共八大才召开,排除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在1984年颁布的,排除D项。故选A项。2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和所学可知,新中国要求废除国民党政府与各国签订的条约,在平等的基础上,重新签订新的平等条约,是“另起炉灶”方针的体现,C项正确;“一边倒”指的是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和残余势力,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求同存异”是新中国为加强与亚非国家合作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与否定国民党反动派外交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24.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据材料“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举办权相继落户中国,使中国成为向世界提供国际体育产品的关键平台”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通过承办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全方位向世界展示了开放、文明、富强的国家形象,也彰显了在国际体育事务中的大国责任,说明中国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A项正确;全方位外交格局指的是中国同世界所有重要力量都发展关系,同步前进,不与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结盟,不依附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不支持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反对另一国或集团,材料没有体现全方位外交格局,排除B项;多边外交指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常设的或特别的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国际会议中的互动,材料内容与多边外交的战略无关,排除C项;材料中“奥运会、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并非之后周边国家参加,排除D项。故选A项。25.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根据材料“唐朝出现了充当货币支付功能的‘飞钱’,并已形成严密的兑换制度;宋朝在唐朝‘飞钱’的基础上,产生了纸币——交子、会子。”可知,飞钱,是唐宋的汇兑券,而交子、会子分别是北宋、南宋的纸币。唐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大宗贸易比较频繁,需要交付的货币数额巨大,金属货币不易携带并且存在很高的安全风险,汇兑券与纸币的出现,较好地克服了这一问题,A项正确;市场出现纸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与财政收入结构变化无关,排除B项;市场出现纸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材料中没有体现经济政策的信息,排除C项;纸币的出现,无法说明金融服务趋于完善,排除D项。故选A项。26.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8年美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是美元与黄金挂钩,而材料关键信息“美国联合欧洲国家实行黄金价格双轨制”“美元对黄金的自由可兑换性宣告破产”等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名存实亡,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经济全球化的新阶段,排除A项;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全球金融机构职能调整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27.D【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由于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租庸调制无法继续推行下去,D项正确;均田制是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是租庸调制实行的基础,排除A项;B项是两税法的征税标准,排除B项;C项是两税法实行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28.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不断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目的是顾及低收入群体,对社会财富进行新一轮的分配,调节贫富差距过大,促进社会公平,D项正确;提高个税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国家财政收入,排除A项;个人所得税调整与减轻企业负担无直接关系,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个人负担,排除B项;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有助于减轻居民负担,但不一定能提高消费水平,排除C项。故选D项。29.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至魏晋时期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汉时期是国家大一统状态,因此当时推行乡里制度。而魏晋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因此丘、村等自然聚落逐步演变成为实际的乡村行政管理单位。这说明的是因长期战乱带来社会基层组织形态新变化,C项正确;乡里制度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情况的,排除A 项;材料与国家政策调整无关,排除B项;当时仍然是地缘为主的聚合形态,排除D项。故选C项。30.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社区是聚集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社情民意、社会基层各种矛盾和问题反映比较集中的地方,它是城市的“细胞”,由“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可以更加快速、准确、针对性、覆盖性的管理好、服务好社会基层民众,“公众、志愿者、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也可以帮助更好的实现基层治理,所以该材料可以表明基层治理的效率越来越高,A项正确;基层自治既有对民众的管理,也有对民众的服务,不仅仅只是体现了权力的下移和对民众的管理,排除B、C项;基层自治有利于减少政府开支,排除D项。故选A项。31【答案】(1)特点:法律体系相对完整(或具备律、令、格、式四种形式);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以维护君主专制统治为核心(或维护等级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8分,一点2分,其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2)原因:封建封君封臣制度阻碍法律的统一和施行;罗马法不适应封建自然经济的发展;基督教文化的挤压;落后民族统治者未能吸收传承罗马法。(8分,一点2分)32【答案】(1)特点:自下而上推举;侧重考察品德;推荐与考试相结合(6分,一点2分,其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区别:汉代,考试是重要环节,但举荐起决定作用;唐代,考试成绩是选官的主要依据,起决定作用。(4分,一点2分)(2)趋势:选官范围不断扩大;考试组织更加严密、规范、公正。(4分,一点2分)33【答案】(1)影响:增加清王朝收入,暂时缓解财政危机,加重人民经济负担;妨碍商品流通,不利于统一市场形成和工商业发展;为地方督抚擅权打下基础,冲击中央集权体制。(6分,一点2分)(2)原因:地方实力派受到抑制,建立了较为稳定的政治环境;国民政府实行新的统税制度,正确处理了地方和中央在税收方面的矛盾;经济的发展推动税制改革;(或者答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商业发展都可给分)(4分,一点2分,答出两点给4分)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Word版附解析)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附解析)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英语(Word版附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英语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Word版附解析)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Word版附解析)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附解析)
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1-30 16:05:02
页数:9
价格:¥2
大小:53.6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