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徽省合肥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4

2/14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合肥三中2023级高一年级10月份学情调研历史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0分)1.下表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史实结论A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门齿化石发掘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多元一体特征B良渚遗址发现了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C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封建亲戚,以蕃屏周”青铜农具在夏朝已经得到普及D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解决了封建地主阶级财产分配上的矛盾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良渚遗址位于长江流域,良渚遗址发现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可以说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B项正确;仅根据元谋人的门齿化石不能体现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一体,排除A项;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可以说明当时可能出现牛耕,但不能说明青铜农具的普及,排除C项;“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指的是分封制,分封制解决的并不是封建地主阶级财产分配上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B项。2.“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制度C.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可知,夏商周设置的官员职位,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官员,是执政者,具有双重的身份地位,说明夏商周都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B项正确;按照血缘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力,是西周宗法制的表现,不符合材料,排除A项;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是商朝的内外服及西周的分封制,不符合材料,排除C项;国家和家族通过宗 法制密切结合,夏和商宗法制尚未建立,排除D项。故选B项。3.据古籍记载,夏、商、周三朝不断有接待“四夷”的活动,如“夏后即位七年,于夷来宾”“少康即位三年,方夷来宾”。周朝还专门设立“象胥”这一职官,负责接待四方使节和诸侯宾客,“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传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上述现象表明()A.中央王朝严密控制了边疆地区B.基层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完善C.中原王朝注重与周边民族交流D.各民族之间实现了和谐融洽【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表明,夏商周时期中央王朝不断接待周边少数民族使者,周朝还专门设置“象胥”负责接待四方使节和诸侯宾客,表明中原王朝注重与周边民族交流,C项正确;材料与严密控制边疆地区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排除B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C项。4.《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这制度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建国”指分封制;“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强调的是分封等级秩序,它的理论依据为宗法制,宗法制和分封制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的等级秩序,故选D;材料信息与文化认同无关,排除A;分封制下,不能形成君主专制,排除B;分封制下,周王对地方实行间接控制,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各有分亲,皆有等衰”,联系所学西周政治制度的内容和影响分析解答。5.据《史记》记载,黄帝尊为天子,设官“抚万民,度四方”;帝尧之时,“百姓昭明,合和万国”;虞舜设官分职,“播时百谷”以解除饥馑,“敬敷五教”以教化民众。这些文献()A.论证了皇权专制合理性B.突出了农业的邦本地位C.说明教化百姓的重要性D.强调以民为本的合理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抚万民,度四方’‘敬敷五教’以教化民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记载的内容体现了这些传话时期的贤明君主都关注人民,强调了以民为本的合理性,D项正确;黄帝等人不 属于专制皇帝,材料中的观点与皇权专制无关,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突出农业的邦本地位,排除B项;只有虞舜提及了教化民众,不属于这些文献的共同点,排除C项。故选D项。6.下表为范文澜先生对战国时代“士”的主要分类情况分类具体所指学士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著书立说、议论政事,在文化上做出巨大贡献之士。策士纵横家,长于争论,凭口舌辩词驰骋诸侯,猎取富贵之士。方士或术士天文、历算、地理、医药、农业、技艺、占卜等学科的专门家。据此可知,士阶层的分化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C.有利于推动社会转型D.推动官僚政治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战国时代“士”的分类适合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这一趋势主要原因是生产力发展导致“士”阶层的分化,这有助于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C正确;百家争鸣的根源是铁犁牛耕的出现,而不是“士”阶层的分化,A错误;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B错误;商鞅变法推动了官僚政治的形成,D错误。7.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时代,从西周的“政自天子出”变为了“政自诸侯出”,而后又相继出现了“政自大夫出”、“政自臣宰出”的现象。这表明A.周王室统治广布四方B.争霸战争日益频繁C.分封宗法制遭到破坏D.民族交融不断加强【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由于王室的衰弱,与分封、宗法、礼乐制度密切相关的世卿世禄制逐渐遭到破坏, “政自天子出”变为“政自诸侯出”,而后又相继出现了“政自大夫出”、“政自臣宰出”的现象,最后形成“主卖官爵,臣卖智力”的官僚制度,C项正确;春秋战国是王室衰微的时代,该项与题干不符合,排除A项;题干未强调战争频繁,排除B项;题干和民族融合无关,排除D项。故选C。8.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如下图)。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政治:商鞅变法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思想文化:百家争鸣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B.统一国家的建立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信息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体现了社会大变革的阶段特征,A项正确;统一国家的建立指的是秦汉时期,排除B项;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指的是隋唐时期,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民族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9.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卫灵公向孔子询问排兵布阵的方法,孔子回答说:“俎豆(古代盛肉食的器皿,用于祭祀。)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这反映出他们A.主张维护西周礼乐制度B.迎合新兴地主政治诉求C.反对诸侯不义攻伐战争D.关注民众生命与财产权【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俎豆(古代盛肉食的器皿,用于祭祀。)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不断,社会动荡,材料中老子认为“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和孔子“军旅之事,未之学也”的主张都强调反对使用武力,说明他们反对当时诸侯之间的不义攻伐战争,C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老子、孔子反对战争的观点,没有体现主张维护西周礼乐制度,并且 老子作为道家代表人物,主张无为而治,不主张维护礼乐制度,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不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排除B项;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反对不义战争,不是关注民众生命与财产权,排除D项。故选C项。【点睛】10.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主要是基于()A.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B.建立地主阶级统治的需要C.维护土地私有的需要D.政治经济军事发展的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是社会变革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并不代表历史潮流,只有法家的思想是代表历史潮流的,是顺应社会变革的,所以面对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官方要想富国强兵、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只可能采用法家学说,D项正确;建立和谐社会是儒墨共同的追求,但不是导致官方采取法家思想的原因,官方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以应对诸侯战争,排除A项;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主要是基于政治经济军事发展的需要,BC项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BC项。故选D项。11.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格局,是官僚政治取代血缘贵族政治的显著标志,A项正确;文治政治主要是在宋朝比较突出,排除B项;C、D项并未建立在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排除C、D项。故选A项。12.在秦灭六国过程中,以丞相为首的中央官僚体系不断壮大;随着秦国不断占领六国土地,秦国原有地方官僚体系随之不断扩张。这些变化A.提供了中央集权的有利条件B.加剧了地方官僚的割据纷争C.消除了王室贵族的政治影响 D.暴露了传统分封制度的弊端【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随着秦国不断占领六国土地,秦国原有地方官僚体系随之不断扩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吞灭六国后对地方采取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选项排除,A选项符合题意。中国封建社会本质上仍然属于贵族政治,C选项排除。材料与分封制无关,D选项排除。13.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郭志坤在《秦始皇大传》中说到,“从政治高度意义上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的。”以下评价最能说明“始皇”称号是“当之无愧”的一项是A.首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B.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C.确立的皇帝制、郡县制影响深远D.统一文字传承了中华文明【答案】B【解析】【分析】考点:秦的统一点评: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宗法制和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构成了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体。这一部分知识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重点,因为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根本所在,是中国政治文明演进的重要环节,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传统,无不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详解】试题分析:A不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雏形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形成;C从属于A;D从属于巩固统一的措施;B符合题意,直至今天,仍是代表时代的主流方向。14.如果说周天子和一般贵族还保持着比较密切关系的话,那么秦汉时代的皇帝与一般贵族和地主之间就已经存在着一条前所未有的鸿沟。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经济的形成B.权力结构的变革C.思想专制的加强D.宗法观念的破坏【答案】B【解析】【详解】西周时期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周天子和一般贵族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秦汉时期君主专制确立,皇帝权势突出,宗法关系绝对屈从于君臣关系。故答案为B 项。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排除A项;C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宗法观念仍然存在,排除D项。点睛:本题的解答主要根据分封制和郡县制下不同的权力体系,以及周天子和秦汉的皇帝在这种权力体系中与贵族和官僚之间的关系来分析确定答案。15.由下表材料,可以得出的确切结论是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垦起。—《史记李斯列传》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汉书主父偃传》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柳宗元《封建论》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李贽《藏书》A.秦朝高度重视法制建设B.都县制度利于中央集权C.强盛的秦朝存在严重的政治危机D.历代高度评价秦始皇统一和秦制【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以秦朝的统一及秦朝中央集权的建立为依托,考查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根据表格“明法度”、“海内为一”、“其为制,公之大者也。”等信息可知其高度评价秦朝的统一及郡县制度、皇帝制度、法律制度,故选D项;仅《史记·李斯列传》涉及秦朝制定法律,未全面表述材料,排除A项;《封建论》“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肯定秦建立的郡县制度,与材料中“明法度”、“海内为一”等关键词无关,排除B项;成立强调的是秦的统一与秦制的历史地位,不是秦朝的暴政,排除C项。16.汉代共历29帝,享国407年。下列汉代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光武中兴②文景之治③汉武盛世④党锢之祸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③②④①D.④①③②【答案】B【解析】【详解】①光武中兴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时期的内容;②文景之治是西汉初期的内容;③汉武盛世是汉武帝时期的内容,在文景之治之后;④党锢之祸是东汉桓帝、灵帝时期。因此按顺序是②③①④,B项正确,排除ACD。17.下表中的汉代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选项历史史实历史解释A前136年,设五经博士推动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B卫青、霍去病三击匈奴成功消除了北方游牧民族威胁C张骞通西域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D西域都护府设置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卫青、霍去病三击匈奴沉重打击了匈奴力量,“消除”表述绝对,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前136年,通过设五经博士,推动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张骞通西域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西域都护府设置标志着今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18.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侵扰。这些举措()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B.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C.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可知有利于丝绸之路的经济繁荣,“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侵扰”可知有利于丝绸之路的安全,因此这些举措有利于丝绸之路的繁荣有序,B项正确;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旨在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加强汉朝与西域的联系,并不是仅仅为了攫取经济利益,排除A项;汉朝招募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显然有利于西域地区的商业发展,不能说是抑商政策的延伸,排除C项;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显然有别于郡国体制,排除D项。故选B项。19.下图是东汉某一时期的社会现象图,下列对此图表述正确的是 A.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B.成为东汉后期衰落的重要原因C.皇帝年老昏庸造成乱象D.形成“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示意图可以看出,东汉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政治局面导致东汉社会黑暗,民不聊生,成为东汉后期衰落的重要原因,B正确;题干涉及的是皇权的削弱而非中央集权的衰弱,排除A;东汉后期皇帝多幼年继位,排除C;“光武中兴”是东汉初期的局面,排除D。20.《资治通鉴》记载:西汉初期,匈奴“往往入盗于汉边,不可胜数;然尚贪乐关市(边境贸易),嗜汉财务,汉亦关市不绝,以中其意”。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战争阻断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B.匈奴接受了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C.经济交流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心愿D.汉朝和匈奴之间以和平交往为主【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汉时期的民族关系,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题干中描述的是西汉初期虽“入盗于汉边”,但是“贪乐关市(边境贸易),嗜汉财务,汉亦关市不绝,以中其意”可知汉、匈奴之间的交往是共同的愿望,符合题意的是C项,A项中“阻断了”表述错误;BD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21.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臣民从京师洛阳南渡,史称“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衣冠南渡”直接推动了A.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B.黄河流域少数民族的大交融C.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D.江南地区的大开发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末年,匈奴等乘汉族统治集团内乱之际起兵,西北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永嘉之乱,衣冠南渡”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他们给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故A选项材料无关;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北方人口南移,推动南方开发的问题,不是黄河流域少数民族的大交融,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是得益于都江堰,水利工程,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22.钱穆先生曾说:“魏晋南北朝时代一切学术文化,必以当时门第背景作中心而始有其解答。当时一切学术文化,可谓莫不寄存于门第中,由于门第之护持而得传习不中断;亦因门第之培育,而得长有发展。门第在当时历史进程中,可谓已尽其一分之功绩。”据此可知()A.门第观念培育有利于历史文化进步B.世家大族家庭教育是文化传承关键C.士族门第发展与文化演进相互推进D.士族在特定历史时期推动文化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魏晋南北朝时代一切学术文化,必以当时门第背景作中心而始有其解答。当时一切学术文化,可谓莫不寄存于门第中,由于门第之护持而得传习不中断;亦因门第之培育,而得长有发展。门第在当时历史进程中,可谓已尽其一分之功绩。”可得出士族比较重视文化教育,从而来巩固自身的优势,这也有利于文化的发展,D项正确;门第观念不利于文化进步,排除A项;世家大族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封闭性,不利于文化传承,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相互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23.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孝文帝派遣汉族人蒋少游出访南朝齐国,奉秘绘南齐宫殿形制之命。有齐国大臣以蛮夷偷学天朝文物为由建议皇帝扣留蒋少游,齐武帝未采纳。蒋少游返回后,凭记忆绘出了建康城的布局规划、建筑样式;并主持建造了北魏洛阳城。由此可见A.胡汉矛盾无法缓解B.汉族文明相较而言更先进C.胡汉文明存在交流D.南北的建筑样式走向统一【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孝文帝派遣汉族人蒋少游出访南朝齐国,奉秘绘南齐宫殿形制之命”“返回后,凭记忆绘出了建康城的布局规划、建筑样式”体现的是少数民族主动学习先进文化,故选C项;A选项过于绝对,虽然“以偷学为由扣留蒋少游”可能会带来民族矛盾的激化,但未被采纳,排除A项;从学习的方式及齐 国部分人的态度来看,双方交流不是常态,排除C项;洛阳城的建筑方式与齐国相同,不能代表南北样式的统一,排除D项。24.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其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B.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民族融合成为历史发展潮流,社会矛盾威胁北魏的统治,为此孝文帝积极推行汉化措施,实行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增强了北魏实力,促进了民族融合,其改革能够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D项正确;北魏实现北方统一,为孝文帝改革提供前提条件,排除A项;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改革措施全面易行,二者是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排除B、C两项。故选D项。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25.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左传》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狩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材料三(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工臣下)射(周)王中肩。——《左传》请回答:(1)材料一所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推行的目的是什么?(2)据材料二概括西周形成了什么样的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这一制度的推行有何积极作用?(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答案】(1)制度:分封制。目的:以藩屏周,巩固西周奴隶主统治。(2)结构: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作用:有利于当时政治稳定,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范围,并逐渐钩织出全国的交通网络。(3)新问题:周王室衰微,诸侯不尊天子。本质问题:分封制崩溃。 【解析】【详解】(1)制度:根据材料“以蕃屏周”可知,分封制。目的:根据材料“选建明德,以蕃屏周”可知,以藩屏周,巩固西周奴隶主统治;。(2)结构:根据材料“天子适诸侯”“诸侯朝于天子”“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可知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作用:根据材料“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狩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可知,有利于当时政治稳定,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范围,并逐渐钩织出全国的交通网络。(3)新问题:根据材料“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工臣下)射(周)王中肩”可知,周王室衰微,诸侯不尊天子。本质问题: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诸侯不尊天子,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分封制崩溃。26.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着重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倡导实行“仁政”,省刑罚,薄税敛,争取民心,认为这样就可以无敌于天下而达于一统,反对以暴力为手段的兼并战争。……他认为人天生就有仁、义、礼、智四种“善端”,它们是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人的修养就是要将这些“善端”在生活中发扬扩大,避免因受外事外物影响而陷于邪焉,最终养成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摘编自《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他”在社会政治方面的核心思想主张,并分析“他”提出这一主张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要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些思想的积极影响。【答案】(1)人物:孟子(或孟轲)。核心思想主张:“仁政”。主要原因:孔子“仁”的学说的影响;战国时期分裂和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相信人性本善。(答2两点)(2)主张:“罢黯百家,独尊儒术”。影响:为汉武帝所采纳,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使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解析】【小问1详解】 人物:根据材料“他着重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可分析出孟子(或孟轲)。核心思想主张:根据材料“实行仁政”可分析出“仁政”。主要原因: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孔子“仁”的学说的影响;结合战国时期兼并战争频繁可分析出战国时期分裂和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根据材料“认为人天生就有仁、义、礼、智四种善端”可分析出相信人性本善。(答2两点)【小问2详解】主张:结合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可分析出“罢黯百家,独尊儒术”。影响:结合所学可分析出为汉武帝所采纳,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结合所学可分析出使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7.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答案】(1)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2)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孝文帝改革内容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中“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可知是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2)依据材料中“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信息,从方式、内容等角度归纳回答。(3)依据材料中“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给汉族文化输入了 新鲜血液”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孝文帝改革的作用,从民族融合、经济发展以及汉族政治统治加强等角度分析回答。考点定位】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北魏孝文帝改革点睛:意义作用型非选择题解题技巧:这类试题常以“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重要性”“作用”“积极影响”或“用…说明…意义”等形式设问,考查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及答题技巧。具体解题步骤是:1.要注意题目的设问要求,进行知识定位,明确此题考查的知识范围。2.要紧紧结合所学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信息进行分析,把握好意义、内容的层次和角度(影响型设问要分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层次)。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1-30 09:45:02 页数:14
价格:¥2 大小:158.83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