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5文言文阅读突破练16自主断句容易忽视的七种句式结构(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突破练16 自主断句容易忽视的七种句式结构(限时50分钟,赋分62分)A组 对点小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吾极知A曹公B待我厚C然吾受D刘将军E厚恩F誓以共G死H不可I背之2.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大王亶父居邠,翟人攻之,事之以皮帛珠玉而弗受,曰:翟人之所求者地,无以财物为也。大王亶父曰:皆勉处矣!为吾臣,与翟人奚以异?且吾闻之也不以其所养害其养杖策而去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节选自刘安《淮南子》)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且吾闻之A也B不以C其所养D害其养E杖策F而去G民相连H而从之3.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司城子罕相宋,谓宋君曰:“国家之危定,百姓之治乱,在君之行赏罚也。赏当则贤人劝罚得则奸人止赏罚不当则贤人不劝,奸人不止,奸邪比周,欺上蔽主,以争爵禄,不可不慎也。夫赏赐让与者,人之所好也,君自行之;刑罚杀戮者,人之所恶也,臣请当之。”君曰:“善。子主其恶,寡人行其善,吾知不为诸侯笑矣。”(节选自《说苑·君道》)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赏当A则贤人B劝C罚D得则奸人E止F赏罚G不当H则贤人I不劝4.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3分)四年晋饥乞籴于秦缪公问百里奚,百里奚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国之道也。与之。”邳郑子豹曰:“伐之。”缪公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卒与粟,自雍属绛。(节选自《史记·晋世家》)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四年A晋饥B乞籴C于秦D缪公E问F百里奚5.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故先王之时,大至于朝廷之政事,广至于四方之风俗,微至于匹夫贱士之悲嗟,妇人女子之幽怨,一考于诗而知之。而使有可以时陈取而藏诸太师又播之乐章大者荐之郊庙而次者陈之燕享则夫诗之可以观故察物其重盖如此。(节选自《张耒集·卷五十六·书简》)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魏舒身长八尺二寸,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每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参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后值朋人少,以舒充数,于是发无不中,加博措闲雅,殆尽其妙。(节选自《世说新语》,有删改)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节选自《陆游家训》,有删改)B组 综合提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9分)材料一 骊姬谮世子申生于晋献公,公将杀之。公子重耳谓之曰:“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骊姬,是我伤公之心也。”曰:“然则盖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使人辞于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虽然,吾君老矣,子少,国家多难,伯氏不出而图吾君?伯氏苟出而图吾君,申生受赐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为“恭世子”也。(节选自《礼记·檀弓上》)材料二 楚有士申鸣者,在家而养其父,孝闻于楚国。王欲授之相,申鸣辞不受。其父曰:“王欲相汝,汝何不受乎?”申鸣对曰:“舍父之孝子而为王之忠臣,何也?”其父曰:“使有禄于国,立义于庭,汝乐吾无忧矣。吾欲汝之相也。”申鸣曰:“诺。”遂入朝,楚王因授之相。居三年,白公胜为乱,杀司马子期,申鸣将往死之。父止之,曰:“弃父而死,其可乎?”申鸣曰:“闻夫仕者身归于君,而禄归于亲。今既去父事君,得无死其难乎?”遂辞而往,因以兵围之。白公胜谓石乞曰:“申鸣者,天下之勇士也,今以兵围我,吾为之奈何?”石乞曰:“申鸣者,天下之孝子也,往劫其父以兵,申鸣闻之必来,因与之语。”白公胜曰:“善。”则往取其父,持之以兵,告申鸣曰:“子与吾吾与子分楚国子不与吾子父则死矣。”申鸣流涕而应之曰:“始吾父之孝子也,今吾君之忠臣也。吾闻之也,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禄者毕其能。今吾已不得为父之孝子矣,乃君之忠臣也,吾何得以全身?”援桴鼓之,遂杀白公胜,其父亦死。王赏之金百斤。申鸣曰:“食君之食,避君之难,非忠臣也。定君之国,杀臣之父,非孝子也。名不可两立,行不可两全也。如是而生,何面目立于天下?”遂自杀也。(节选自《说苑·立节》)9.(对点练)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子与吾A吾与子B分C楚国D子不与E吾F子G父H则死矣。
10.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盖,文中同“盍”,指何不,与《庖丁解牛》中“技盖至此乎”的“盖”意思不同。B.爱,文中指吝惜,与《陈涉世家》中“吴广素爱人”的“爱”意思相同。C.士,文中指品德好、有学识的人,与《过秦论》中“六国之士”的“士”意思不同。D.劫,文中指劫持,与《苏武传》中“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的“劫”意思相同。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骊姬僭越,晋献公想要杀了她。公子重耳劝申生向父亲说明情况,申生认为晋献公会伤心,坚持不这样做。B.申生觉得晋献公年事已高,爱子的年龄尚小,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于是恳求狐突出来为晋献公出谋划策。C.申鸣认为做官的人,身体属于君王,而俸禄归于亲人。既然选择了在朝为官,侍奉君王,就应该以身殉国。D.白公胜被申鸣派兵包围,他忌惮申鸣是名冠天下的勇猛之士,不知道该如何应对更好,向石乞寻求突围之策。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君谓我欲弑君也,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吾何行如之?(2)援桴鼓之,遂杀白公胜,其父亦死。王赏之金百斤。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19分)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子不予我不得归。”太子曰:“臣有傅,请追而问傅。”傅慎子曰:“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太子归,即位为王。齐使车五十乘,来取东地于楚。楚王告慎子曰:“齐使来求东地,为之奈何?”慎子曰:“王明日朝群臣,皆令其献计。”上柱国子良入见。子良曰:“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可以约结诸侯。请与而复攻之。与之,信;攻之,武。臣故曰与之。”子良出,昭常入见。
昭常曰:“不可与也。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地五百里,是去战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臣故曰勿与。常请守之。”昭常出,景鲤入见。景鲤曰:“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景鲤出,慎子入,王以三大夫计告慎子曰:“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慎子对曰:“王皆用之。”王怫然作色曰:“何谓也?”慎子曰:“臣请效其说,而王且见其诚然也。王发上柱国子良车五十乘,而北献地五百里于齐。发子良之明日,遣昭常为大司马,令往守东地。遣昭常之明日,遣景鲤车五十乘,西索救于秦。”王曰:“善。”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地。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齐王谓子良曰:“大夫来献地,今常守之,何如?”子良曰:“臣身受弊邑之王,是常矫也。王攻之。”齐王大兴兵攻东地,伐昭常。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曰:“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齐王恐焉,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士卒不用,东地复全。(节选自《战国策·楚策二》)13.(对点练)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予我A东地B五百里C乃归D子E子不予F我G不得H归。1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质,古代派往敌国或他国做人质,质子制度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外交策略之一。B.薨,是古人对死的一种讳称,《礼记·曲礼》中记载:“天子死曰薨,诸侯死曰崩。”C.“见其诚然也”与“诚不得已”(《六国论》)两句中的“诚”字含义相同。D.“士卒不用”与“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陈情表》)两句中的“卒”字含义不同。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齐王乘人之危,逼迫楚襄王割让东地五百里;为了顺利归国奔丧,襄王不得已答应了齐王这一不合理要求。B.子良、昭常和景鲤三人同仇敌忾,配合默契,或假意授地,或坚决拒绝,或搬取援兵,都是爱国忠君的大臣。C.面对慎子的“王皆用之”的主张,楚王面露不快,后经慎子的陈说,认同了他的观点,并且依其策而行。D.子良从君王信誉和国家利益出发,主张先答应割让土地,后进行军事进攻,与昭常、景鲤的“不可与”的目的完全矛盾。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慎子对曰:“王皆用之。”(2)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
答案与解析专题五 文言文阅读突破练16 自主断句容易忽视的七种句式结构1.答案CFH解析“曹公待我厚”是“知”的宾语,宾语“曹公待我厚”后停顿;“刘将军厚恩”是“受”的宾语,宾语“刘将军厚恩”后停顿;“以共死”是介词结构,作“誓”的状语而后置,所以“以共死”后应停顿。参考译文当初,曹操钦佩关羽的人品,但察觉到他内心没有长期留下的意思,对张辽说:“你尝试用交情去问问他。”过后不久,张辽去问关羽,关羽感叹说:“我深知曹公待我很好,可是我受刘将军的大恩,发誓要同生死,我不能背叛他。我最终不会留在这里,我要等立功报答了曹公再离开。”张辽把关羽的话报告给曹操,曹操认为关羽很有义气。2.答案BEG解析“也”是句末语气词,其后断开;“杖策”修饰“去”,“去”的主语是“大王亶父”,这里省略主语,所以“杖策”前断开;“民”是“相连而从之”的主语,“民”前断开。参考译文大王亶父住在邠的时候,翟人经常来侵扰,(于是大王亶父)拿着皮革、布帛和珍珠玉石侍奉他们,但翟人不肯接受,说:翟人要的是地盘,而不在乎财物。大王亶父说:大家都好好地在这个地方生活下去吧!当我的臣民和当翟人的臣民有什么不同呢?况且我听说,不能为了(争夺)用以养生的土地而伤害养育的人民。(于是大王亶父)拄着手杖离开了邠地,百姓们成群结队地跟随着他离去,后来在岐山下建立了周朝。3.答案CFH解析“赏当则贤人劝”“罚得则奸人止”结构对称,应各自成句;“赏罚不当”,主谓结构,意思是“赏罚不适当”,句意完整,“当”后应断开。参考译文司城子罕辅佐宋君,对宋君说:“国家的危险与安稳,百姓的安定与动乱,均取决于君王施行赏罚。奖赏恰当,有德才的人就受到鼓励;惩罚适合,坏人就受到遏止。赏罚不适当,有德才的人就不能得到鼓励,坏人就不能得到遏止,奸诈邪恶的人结党营私,欺瞒尊长,蒙蔽君王,来争取爵位和俸禄,不可以不慎重对待。奖赏、恩赐、礼让、推举这些事是民众所喜好的,请您自己执行;惩罚、杀戮这些事是民众所厌恶的,请让我来掌管。”宋君说:“好。坏事你来做了,好事我来做,我知道这样就不会被诸侯耻笑了。”4.答案ABD解析“四年”是句外时间状语,其后停顿;“晋饥”是主谓结构,结构完整,其后停顿;“于秦”是“乞籴”的后置状语,“于秦”后停顿。参考译文四年,晋国发生饥荒,向秦乞求买粮食。缪公问百里奚,百里奚说:“天灾广泛传布,历朝历代都有,救济灾难,抚恤邻国,是国家的道义。卖给它吧。”邳郑的儿子邳豹说:“攻打它。”缪公说:“他们的国君虽然恶劣,但晋国的百姓有什么罪!”秦国最终卖给晋国粮食,运粮车从雍地一直接连到绛地。
5.答案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解析两个表国名的“魏”放在一起,前一个“魏”是“救”的宾语,后一个“魏”是“歃盟”的主语,因此,要在两个“魏”中间断开;“于秦”是“歃盟”的后置状语,“秦”后面要断开;“地”与“民”,分别是“亦且岁危”“亦且岁死矣”的主语,因此要在“地”“民”的前面断开;“此”与后面的“……也”构成一个完整的判断句,因此要在“此”的前面断开。参考译文孟尝君说:“赵国的军队并不比魏国的军队强大,魏国的军队也并不比赵国的军队弱。可是赵国土地每年没有丢失的危险,并且老百姓每年没有死亡的威胁,相反魏国的土地每年有丢失的危险,百姓有死亡的威胁,什么原因呢?因为魏国在西边做赵国的屏障。现在(如果)赵国不去救援魏国,魏国同秦国歃血结盟,那赵国就将与强大的秦国毗连,赵国土地每年有丧失的危险,并且老百姓每年有死亡的威胁了。这就是我说的忠于大王的意思。”6.答案而使有可以时陈/取而藏诸太师/又播之乐章/大者荐之郊庙/而次者陈之燕享/则夫诗之可以观故察物/其重盖如此。解析从整体结构来看,“藏诸太师”“播之乐章”结构基本相同,是诗歌的两种传播方式,“又”一般表递进,所以在“又”前断开;“取”和“藏”是两个动词,中间由“而”连接,所以应该在“取”前断开;另外“大者荐之郊庙”“次者陈之燕享”,两句结构基本相同,词性基本相对,所以可以在两句中间断开;“则”一般用于句首,用来表结果;“重”指重要性,“其”用在句首,表总结推测,应在“其”前断开。参考译文所以在先王的时候,大到朝廷的政事,广到各地的风俗,小到普通人和卑贱的士人所发出的悲叹,妇人女子郁结于心的愁怨,全都可以通过诗歌来考察了解他们的感情。而(这)使诗具有可以陈述时政的功效,选取一些收藏在太师那里,又通过音乐的章节来传播,大的方面可以把它进献给天子祭天地和祖先时使用,其次可以在设宴招待客人时演奏,因此诗歌可以用来了解原因、体察事物,它的重要性大概就是这样。7.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每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参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参考译文魏舒身长八尺二寸,不学习普通人关注的眼前的事,年少擅长射箭。他到山林,每次打猎收获都很大。他担任后将军钟毓的长史,钟毓与参佐玩射箭的游戏,魏舒常为他们做统计。后来赶上朋友不够时,就让魏舒凑足人数,魏舒射箭没有不中的,加上举止优雅,差不多穷尽美妙。8.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学/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参考译文才思敏捷的年轻人,最容易学坏。倘若有这样的情况,做长辈的应当把它看作值得忧虑的事,不能把它看作可喜的事。一定要经常加以约束和管教,规定他们熟读儒家经典,训导他们做人必须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要让他们与轻浮浅薄之人来往。就这样十多年后,志向和情趣自然养成。不这样(的话),那些可以担忧的事情不会只有一件。我这些话,是年轻人治病的药和石针,都应该谨慎对待,不要留下后悔。9.答案ADF解析前两个“吾”是相同词语相连,第一个是前文的宾语,第二个是后文的主语,中间要断开;“子与吾”与“子不与吾”对应,应在“子不与吾”前后断句。
10.B 解析文中的“爱”是“吝惜”的意思,《陈涉世家》中“吴广素爱人”的“爱”是“给人好处”的意思。11.A 解析“骊姬僭越,晋献公想要杀了她”错误,“谮”是诽谤谗害之意,晋献公想要杀的人是申生。12.(1)君父会说我想谋害他,天下哪里有没有君父的国家!(再说)我能逃到哪里去呢?(2)(申鸣)拿起鼓槌击鼓(进兵),最终杀了白公胜,他的父亲也(因此而)死了。楚王赏赐他百斤金。参考译文材料一 骊姬在晋献公面前诽谤谗害太子申生,晋献公将要杀了申生。公子重耳对申生说:“您为什么不向父亲说出心里的话呢?”太子说:“不可,父亲有骊姬才得安乐,这样做会伤他的心。”重耳又说:“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不逃走呢?”太子说:“不行!君父会说我想谋害他,天下哪里有没有君父的国家!(再说)我能逃到哪里去呢?”申生派人向狐突告别说:“我有罪,没有考虑您的忠告,以至于一死,我不敢吝惜自己的生命。虽然如此,但我的国君年纪大了,爱子年纪小,国家有许多忧患,您就不肯出来为国君出谋划策?您如果肯出来为国君出谋划策,我就受到您的恩惠,甘愿去死。”申生两次跪拜行稽首礼,于是自杀了。因此谥号为“恭世子”。材料二 楚国有位士人叫申鸣,在家奉养父亲,他的孝顺在楚国闻名。楚王想封他做国相,申鸣推辞不肯接受。他的父亲说:“楚王想让你做国相,你为何不接受呢?”申鸣回答道:“放弃做父亲的孝子却要去为君王做忠臣,这是什么道理?”他父亲说:“如果能在国家享受俸禄,在朝堂上奉行大义,你快乐我也就没有担忧的了。我希望你能去做国相。”申鸣说:“好。”于是入朝,楚王于是任命他为国相。过了三年,白公胜作乱,杀了司马子期,申鸣准备为国捐躯。他的父亲制止他,说:“丢下父亲自己去死,难道可以吗?”申鸣说:“我听说做官的人身体属于君王,俸禄归于亲人。如今既然已离开父亲去侍奉君王,怎能不为国家的危难而死呢?”于是辞别父亲前往,趁机派兵包围白公胜。白公胜对石乞说:“申鸣是天下的勇士,如今用兵包围我,我该怎么办呢?”石乞说:“申鸣是天下的大孝子,去用武力劫持他的父亲,申鸣听到这件事必然前来,你趁机与他谈判。”白公胜说:“好。”于是去捉拿了他的父亲,用武力控制,告诉申鸣说:“你顺从我,我和你瓜分楚国。你不顺从我,你的父亲就会死。”申鸣流着眼泪回答他说:“当初我是父亲的孝子,如今我是君王的忠臣。我听说,吃谁的饭就要为谁的事去牺牲,接受谁的俸禄就要竭尽所能为他做事。如今我已不可能做父亲的孝子了,而是君王的忠臣,我怎能保全自身呢?”(申鸣)拿起鼓槌击鼓(进兵),最终杀了白公胜,他的父亲也(因此而)死了。楚王赏赐他百斤金。申鸣说:“吃君王的饭,躲避君王的祸难,不是忠臣。安定您的国家,杀死我的父亲,不是孝子。忠、孝之名不能两立,忠、孝之行不能两全。像这样活着,有什么颜面在天下立足呢?”于是自杀了。13.答案CEG解析“予我东地五百里”中,“我”是“予”的宾语,“东地五百里”是补语,其后要断开。“乃归子”前省略了主语“我”,是主谓宾结构,其后要断开。“子不予我”也是一套完整的主谓宾结构,其后要断开。14.B 解析B项,“天子死曰薨,诸侯死曰崩”错误,《礼记·曲礼》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C项,两句中的“诚”都是“的确、确实”的意思,含义相同。D项,“士卒不用”中的“卒”是“士卒、士兵”的意思,“庶刘侥幸,保卒余年”中的“卒”是“终”的意思。
15.D 解析“与昭常、景鲤的‘不可与’的目的完全矛盾”说法错误。三人策略的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全国家利益。16.(1)“我用他们三人谁的计策呢?”慎子回答说:“大王都用。”(2)昭常回应齐国使者说:“我掌管守卫东地,将会与东地共存亡。”参考译文楚襄王为太子的时候,在齐国做人质。楚怀王去世,太子向齐王辞行,请求回国,齐王阻止说:“给我楚国东部土地五百里,我就放你回去。你不给我,你就不能回去。”太子说:“我有一位老师,请让我回去问问他。”老师慎子说:“献给他土地,这是为了安身啊。因为吝惜土地而不为死去的父亲送葬,这是不义的行为。所以我说献给他土地对你更有利。”太子到齐国宫中,答复齐王说:“敬献土地五百里。”楚太子归国,即位为楚王。齐国派出车五十乘,来楚国索取东地。楚王告诉慎子说:“齐国使者来索取东地,怎么办?”慎子说:“大王明天召见群臣,让他们都提出自己的意见。”上柱国子良进宫拜见楚王。子良说:“大王不能不给予他。大王金口玉言,许诺了万乘大国齐国而又不给,这是言而无信,以后也没法跟诸侯订立盟约。请先给予再攻打。给他土地,这是守信;攻打齐国,这是显示力量。所以我说给齐国。”子良出来,昭常进宫拜见楚王。昭常说:“不能给。所谓万乘之国,是因为土地广阔才被称为万乘之国。现在失去了五百里东地,这就等于去掉了国家的一半,这样楚国就只有万乘之名,却没有千乘兵车的实力,这样不行。所以我说不能给。我请求去守卫那里。”昭常出来,景鲤进宫拜见楚王。景鲤说:“不能给。即使这样,楚国不能独自守住东地。我请求西行向秦国求取救援。”景鲤出来,慎子进宫拜见楚王,楚王把三个大臣出的主意告诉了慎子,说:“我用他们三人谁的计策呢?”慎子回答说:“大王都用。”楚王怒容满面地说:“这是什么意思?”慎子说:“请您听我解释,而大王将会看到确实应该这样做。大王派遣上柱国子良带车五十乘,向北到齐国进献五百里土地。在派出子良的第二天,派昭常为大司马,命令他去守卫东地。在派出昭常的第二天,派景鲤带车五十乘,向西到秦国求取救援。”楚王说:“这方法很好。”子良到齐国,齐国派使者率领军队去接收东地。昭常回应齐国使者说:“我掌管守卫东地,将会与东地共存亡。”齐王对子良说:“您来献地,昭常却守卫东地,这是怎么回事呢?”子良说:“我受敝国君主的派遣,一定是昭常假传命令。大王可以去攻打他。”齐王大举兴兵攻打东地,讨伐昭常。还没有到达东地的疆域,秦国已经派了五十万大军逼近齐国西部边境,说:“你们阻止楚国太子不让他归国,这是不仁;又想夺取楚国五百里东地,这是不义。”齐王对秦国的举动十分害怕,于是请子良向南返回楚国,向西出使秦国,解救齐国的灾难。楚国不费一兵一卒,就保全了东地。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