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4
2
/14
剩余12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三台中学2023级第一学月教学质量测试历史一、选择题1.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代表性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研究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第一手资料来自于A.考古发掘B.史书记载C.神话传说D.学术论著【答案】A【解析】【详解】第一手资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第二手资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据材料“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代表性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并结合所学可知,研究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第一手资料来自于考古发掘,A正确;“史书记载”是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这是第二手材料,故B错误;“神话传说”不能作为第一手资料,只能为研究提供借鉴,C错误;“学术论著”是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这是第二手材料,故D错误。2.中华文明的起源如满天星牛,八方雄起,后来汇聚成一个核心地区,其核心地区位于如图()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石器时代(中国)。据题干及所学可知,中华文明的起源如满天星斗,说明其多源性,但最终汇聚成中原核心,中原在在黄河中下游地区,B项正确;A、C、D项都不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排除A、C、D项。故选B项。3.玉琮、玉璧被古人视作沟通天地的神器,更是宗教仪式中重要的礼器。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璧、玉琮基本来自大型墓葬中,而于小墓则罕有发现。这可以用于佐证当时()A.出现社会等级分化B.贵族垄断祭祀权力C.神权具有至高地位D.国家形态初步显现 【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璧、玉琮基本来自大型墓葬中,而于小墓则罕有发现”可知,在良渚文化的大墓和小墓的陪葬品有明显的差异,这表明等级差异已经出现,A项正确;材料内容强调的是在良渚文化的大墓和小墓的陪葬品有明显的差异,没有强调祭祀权力的归属问题,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通过大小墓地陪葬品的不同佐证了当时社会等级分化的出现,没有强调神权的地位,排除C项;国家形态是指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相对“国家属性”或“主权特征”的组织单位,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社会等级分化的现象,没有强调国家形态,排除D项。故选A项。4.“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权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之一是()A.根据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形成中央间接管理地方的体制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贵族政治色彩浓厚【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的中国。据材料“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可直接得出夏商周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制度,C项正确;西周通过宗法制,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排除A项;商朝时期内外服制度形成中央间接管理地方的体制,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贵族的政治色彩浓厚,排除D项。故选C项。5.《谷梁传·宣公十五年》载:“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关于材料中提到的土地制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土地归属国家所有B.受封者要向皇帝缴纳贡赋C.耕种者要交纳地租D.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和转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可知材料体现的是井田制,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土地属于国家所有,A项正确;奴隶社会并未形成皇帝制度,排除B项;耕种者要交纳地租是封建社会时期的政策,排除C项;在井田制之下,所有的土地归国家所有,因此不能随意买卖,排除D项。故选A项。6.商代的人们认为,上天和商王有血缘关系,会庇佑商王,周的统治者认为“民之所缺,天必从之”(谁有“德”上天就会支持谁),并指“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惟王子子孙永保民”。这说明西周() A.政治统治神权色彩消失B.天命观蕴含民本思想C.政权与族权相结合D.儒家思想已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中国)。依据材料“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可以看出西周初期史料中就有了注重百姓言论和保民的民本思想,说明天命观蕴含民本思想,B项正确;政治统治神权色彩消失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西周宗法制说明政权与族权相结合,排除C项;儒家由春秋时期孔子创立,排除D项。故选B项。7.西周时期形成了“周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宗法等级秩序,其主要依据是A.距离远近B.血缘亲疏C.才能高低D.实力强弱【答案】B【解析】【详解】“周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宗法等级秩序的主要依据是血缘关系,B项正确;距离远近、才能高低、实力强弱不是宗法等级秩序主要秩序,排除A、C、D项。故选B项。8.如图是某位学生整理的西周制度史。据史实判断,①②处应填入的是()A.内外服制、原始经济B.内外服制、井田制C.分封制、井田制D.分封制、原始经济【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通过对贵族的分封实现对权力的分配,井田制是分封制得以实行的经济基础,C项正确;商代通过内外服制对权力进行分配,西周时期实行井田制,是一种奴隶制经济,而非原始经济,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9.下图内容是对某一历史时期经济现象的描述。该历史时期是·编户齐民社会出现 ·土地私有制开始形成,农耕水利技术发展·多种货币流通,手工业发达,大城市兴起A.西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魏晋时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编户齐民社会出现”、“土地私有制开始形成”、“多种货币流通”可知此时是春秋战国时期,反映的是当时币制不统一、生产关系呈现变革的状态,B项正确;西周时期是土地国有制,排除A项;秦汉时期是大一统王朝,不存在多种货币流通,排除C项;魏晋时期不是土地私有制开始形成的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10.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泛的族群。这反映出A诸侯变法B.三家分晋C.王室衰微D.华夏认同【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成为更加稳定和分布更为泛的族群”可知周边少数民族内迁后融入华夏族的行为实际上是对华夏文明的认同,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民族融合,无法体现诸侯变法、三家分晋和周王室的衰微,排除ABC。故选D。11.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变法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潮流出现的根源是A.分封制宗法制瓦解B.富国强兵诸侯争霸C.百家争鸣思想碰撞D.铁器使用牛耕推广【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唯物史观可知,战国时期的变法是生产关系的变革,从根本上是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导致的,即铁器牛耕的推广,D正确;分封制宗法制的瓦解是变法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A;B是变法的目的而非原因,排除;百家争鸣思想是意识形态的现象,其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表现而非原因,排除C。12.商鞅变法开始于公元前356年,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实行宗法制②奖励军功③普遍推行县制④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宗法制是西周时期的政治等级制度,与商鞅变法无关,①错误;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军事上奖励军功,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②正确;商鞅变法政治上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③正确;经济上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的措施,④正确;故选D;A、B、C排除。13.公元前356年进行的商鞅变法因其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取得了显著成效。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A.发展农业生产B.维护井田制度C.宣传儒家思想D.实现富国强兵【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D项正确;发展农业生产并非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排除A项;商鞅变法旨在废除而非维护井田制度,排除B项;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是法家而非儒家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14.下列人物与观点对应正确的是()选项人物观点A孟子人性恶,民贵君轻,社稷次之B老子克己复礼,小国寡民,“相生相胜”C墨子隆礼重法,“制天命而用之”,“兼爱”和“非攻”D韩非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加强君主专制A.AB.BC.CD.D【答案】D【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所学可知,韩非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加强君主专制,D项正确。人性恶是荀子的观点,排除A项;克已复礼是孔子的主张,“相生相胜”是阴阳家的观点,排除B项;隆礼重法、“制天命而用之”是荀子的观点,排除C项。故选D项。15.战国中叶,孟子提出“定于一”的思想;战国晚期的《吕氏春秋》认为“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划,不得休息。”此类言论在战国中后期的著作中越来越多。这反映了当时社会()A.统一国家的愿望B.百家争鸣的局面C.社会转型的趋势D.休养生息的政策【答案】A【解析】【详解】战国中叶时期,“定于一”的思想以及反对战争,主张实现一统,这反映了当时人普遍的愿望,即统一国家,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主张具有一致性,而非争鸣,排除B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社会转型趋势,排除C项;休养生息的政策在当时并未实行,排除D项。故选A项。16.李斯针对秦王的逐客令,上《谏逐客书》,劝阻了秦王的逐客行为,不仅阻止了秦国的人才流失,而且巩固了秦的人才政策,对秦国的强盛起到重要作用。这表明秦能够实现统一的原因是A.地理位置优越B.人民渴望统一C.人才政策合理D.国家日益强盛【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巩固了秦的人才政策,对秦国的强盛起到重要作用”可知材料反映了人才对秦国强盛的作用,所以秦能够实现统一的原因是人才政策合理,C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人才政策合理,没有体现地理位置优越和人民的要求,排除AB项;国家日益强盛是结果,而非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17.秦朝法律规定只有皇帝一人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的玉印称为“玉玺”这反映出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皇权至上B.皇位世袭C.皇帝独尊D.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只有皇帝一人称‘朕’皇帝命令称‘制’或‘诏’皇帝的玉印称为‘玉玺’”可知,“朕”、“制”、“诏”、“玉玺”等属于皇帝的专有称号,这体现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皇权至上的特点,排除A项;皇位世袭指国家皇位由一个家族世代承袭,材料未体现,排除B项;中央集权指地方权力收归中央,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8.如下图是某历史兴趣小组检索的历史知识词条,由此可知该小组研究的历史主题是()皇帝制度、三公九卿统一车轨、统一文字颁布法律、编制户籍迁徙豪强、整顿风俗A.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B.秦朝的暴政与秦末农民起义及速亡C.西汉的强盛与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D.秦汉时期的生产力发展与政治变革【答案】A【解析】【详解】皇帝制度、三公九卿是秦朝统治的中央政治制度,统一车轨、统一文字是维护统一所采取的措施,颁布法律、编制户籍是加强对百姓控制的措施,迁徙豪强、整顿风俗是加强对地方控制、巩固统一的举措,综上所述,这些措施都是秦朝在建立后为维护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A项正确;题干中都是建章立制的举措,与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及速亡无关,排除B项;统一车轨和文字是秦朝秦始皇时期的统治措施,不是汉武帝时期的措施,排除C项;题干信息都是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统一的措施,而不是体现经济发展与政治变革关系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19.有人曾风趣地说:秦始皇以为杀了儒生,烧了书,天下就太平,一劳永逸了,结果是……陈胜、吴广、刘邦、项羽这些文化不高的人,带头造反了。“这些文化不高的人,带头造反了”的主要原因在于()A.为读书人打抱不平B.秦朝暴政,民不聊生C.六国贵族暗中引导D.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的短亡是因为其暴政,导致民不聊生,B项正确。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无法反映六国贵族是否参与其中,排除C项;战乱频繁,社会动荡并不是秦朝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20.《史记·陈涉世家》记载:“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秦末农民起义()A.以六国贵族为主力B.反对实施郡县制C.起因于官吏的贪腐D.得到了广泛响应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可知,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秦朝各郡都杀其长吏,以应陈涉,说明秦末农民起义响应者非常广泛,D项正确;以六国贵族为主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反对实施郡县制,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陈涉、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大雨延误戍边期限,根本原因是秦朝的暴政,排除C项。故选D项。21.“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材料描述的是A秦亡教训B.汉承秦制C.文景之治D.贞观之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汉兴”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汉代,根据“孝文”、“孝景”可知与汉文帝和汉景帝有关。根据“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可知描述的是文景之治,故选C;材料描述的是汉代文景时期的社会出现繁荣稳定的情景,与AB无关,排除;贞观之治是在唐代,排除D。22.如图所示,这一制度()A.出现于西周B.加强了君主专制C.不利于中央集权D.是汉武帝创立的【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中国)。根据图片中的“高密国”“济南郡”可知为西汉初期的郡国并行制,导致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C项正确;西周建立分封制,而材料属于郡国并行制,排除A项;据所学,君主专制是决策方式,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据所学,汉武帝解决了郡国并行制带来的王国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23.汉武帝时,以皇帝身边的尚书令为主,结合亲信侍从,组成中朝作为决策机构。其目的是()A.打击诸侯B.惩治豪强C.削弱相权D.整顿吏治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汉武帝时,以皇帝身边的尚书令为主,结合亲信侍从,组成中朝作为决策机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组成中朝的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C项正确;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是君主专制的加强,不涉及中央集权,“打击诸侯”、“惩治豪强”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B项;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朝制不属于监察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24.西汉时期“强宗豪右,田宅逾制,甚至“以众暴寡”的现象非常普遍,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有()①设立中朝②设立刺史③任用酷吏治理地方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西汉(中国)。本题要求选择汉武帝采采取措施。根据所学可知,设立中朝是要削弱相权,与材料无关,故①错误;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对辖区内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故②正确;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不法行为,故③正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针对思想方面,而材料强调地方豪强,故④错误。符合题意的是②③,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25.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势力消长,是汉代历史的重要课题。强干弱枝,是中央政府的常用策略、以下不属于汉武帝时期强干弱枝措施的是()A.在中央设置中朝参与决策B.由国家统一铸造五铢钱C.设刺史强化十三州部监察D.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汉朝(中国)。据题干及所学可知,强干弱枝指汉朝加强中央,弱化地方,设中朝是为了在中央内部削弱相权,加强皇权,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A项符合题意,A项正确;统一铸钱,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设刺史巡视监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属于强干弱枝措施,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颁布“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力量,强化了中央集权,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26.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他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东汉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人口大大增长的局面,史称其统治为()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他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可知,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他在位期间史称“光武中兴”,B项正确;文景之治是在西汉时期,排除A项;贞观之治是在唐朝时期,排除C项;开元盛世是在唐朝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27.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矛盾,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统治者采取“用制险塞”的隔绝固守与“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这表现在()A.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B.北击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C.修建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D.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通婚和亲【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时期修筑长城体现了“用制险塞”,汉武帝时期通使西域、开辟丝路体现了“导途凿空”,A项正确;秦始皇开凿灵渠是为了征服岭南地区,排除B项;象郡位于今天两广地区,不属于游牧民族,排除C项;通婚和亲属于被迫的临时政策,与“导途凿空”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8.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汉乐府诗讲究铺陈排比,文采华丽B.司马迁的《史记》首创了纪传体通史C.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促进了文化传播D.汉赋是建安文学,可以配乐演唱【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西汉司马迁的《史记》首创了纪传体通史,故选B;将就铺陈排比、文采华丽的是汉赋,排除A;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而非发明,排除C;建安文学出现于东汉末期,而汉赋在西汉前期就已经出现,排除D。2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如图中的“?”应分别填上A.西汉、蜀、北魏、陈B.东汉、蜀、北魏、陈C.东汉、陈、北魏、蜀D.西汉、陈、北魏、蜀 【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分别是魏、蜀、吴;北朝的北魏统一北方,南朝是宋、齐、梁、陈,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点睛】30.据《晋书·王敦传》记载:东晋谚称“王与(司)马,共天下”。这反映了()A.东晋统治者爱惜人才B.士族门阀势力强大C.东晋节度使势力强大D.两晋时政治民主化【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与马﹐共天下”是说东晋时期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敌,士族门阀势力强大,威胁皇权,因此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B项正确;司马氏和王氏共分天下,而不是皇帝爱惜人才,排除A项;门阀势力强大不等于地方分裂割据,与地方节度使无关,而且东晋时期尚未建立节度使,排除C项;门阀势力强大不能体现政治民主化倾向,而且当时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B项。31.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业发展迅速,陶瓷、丝织、制造船等手工行业也有较大进步。出现这一现象原因包括()①人口的大量南迁②优越的自然条件③南北统一的实现④相对和平的环境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主要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题干问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据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生产技术、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南方相对和平的环境都是南方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因此①②④正确,A项正确;③项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未实现统一,排除BCD项。故选A项。32.大部分由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的“十六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这反映了()A.民族差异的消失B.民族交融的发展C.民族习俗的趋同D.民族布局的改变【答案】B【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根据“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可知这反映了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政权的政治制度,是民族交融发展的表现,B项正确;这一时期的民族差异并没有消失,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政权的政治制度,并不是民族习俗趋同,排除C项;根据“内迁的少数民族”可知这是的民族布局已经发生改变,排除D项。故选B项。二、非选择题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时穿有鼻环的牛尊战国时的铁制农具私田出现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三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他们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新现象。(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和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并概括百家争鸣的影响。【答案】(1)新现象:使用铁农具,运用牛耕技术;出现土地私有制.(2)背景:经济上:铁犁牛耕的推广(生产力的发展)。文化上: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学术自由。政治上: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阶级关系上:新兴地主阶级和士阶层的崛起,以及各国的变法运动,统治者礼贤下士政策的推行.(3)儒家:孟子: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人性恶、隆礼重法。 法家:韩非:加强中央集权.影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形成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深远。(言之成理)【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为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可知使用铁农具,运用牛耕技术;根据材料“私田出现”可知出现土地私有制。【小问2详解】本题为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可知经济上:铁犁牛耕的推广(生产力的发展)。文化上: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学术自由。政治上: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根据材料“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可知阶级关系上:新兴地主阶级和士阶层的崛起,以及各国的变法运动,统治者礼贤下士政策的推行。【小问3详解】本题为特点、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第一小问代表人物及主张,结合所学百家争鸣相关知识可知儒家:孟子: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人性恶、隆礼重法。法家:韩非:加强中央集权。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并结合所学可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形成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深远。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国在统一六国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以巩固其对全国的统治,……这一制度基本上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继承下来。——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二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史称“汉承秦制”,但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汉高祖“惩亡秦孤立之败”,陆续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给汉王朝的统治和稳定埋下了隐患。——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初的地方行政制度以及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答案】(1)创新:皇帝制度,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 (2)地方行政制度:郡县与分封并行制。政治措施:①颁布“推恩令”。②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设立中朝。③确立察举制。④设刺史,进行巡视监察。⑤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答出其中任意4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为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秦朝(中国)。根据材料“秦国在统一六国后就着手建立和健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机器”可知皇帝制度,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小问2详解】本题为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汉朝(中国)。根据材料“地方行政制度采取郡县与分封并行制”可知地方行政制度:郡县与分封并行制。结合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可知,①颁布“推恩令”。②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设立中朝。③确立察举制。④设刺史,进行巡视监察。⑤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棠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 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1-02 21:15:02
页数:14
价格:¥2
大小:889.4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