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阶段性考(一)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2024学年度(上)阶段性考试(一)高2023级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32道小题,共计80分)1.2021年公布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从年代分布来看,旧石器时代有5项入选,新石器时代有33项,夏商时期有10项,两周时期有15项,秦汉至明清时期有37项。这可用于说明中华文明()A.源远流长B.兼容并包C.多元一体D.以中原中心【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2021年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上公布的“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中,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从夏商时期直至明清时期,都有考古发现入选,说明中华文明从古至今并未中断,源远流长,A项正确;中华文明兼容并包强调对外来文明的吸收,材料未体现,排除B项;多元一体强调中华文明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并存,材料未体现,排除C项;“以中原为中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国语.鲁语》记载:仲尼曰:“丘闻之,普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这表明A.禹实行独裁专制B.世袭制取代禅让制C.王权已出现雏形D.禹对地方直接控制【答案】C【解析】【详解】禹已经对其他邦国或者部族有生杀予夺的大权,这就是王权的雏形,故选C;材料不能体现禹实行专制独裁,A错误;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夏启开始的,B错误;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禹没有实行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错误。3.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土,士臣皂。”这充分表明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A.等级关系严格B.世卿世禄C.神化专制王权D.家国一体【答案】A 【解析】【详解】题干中“天有十日,人有十等”、“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序列,周天子正是通过分封制对各诸侯国实行有效的控制。通过层层分封,西周形成了统治阶层内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森严等级。由题干中“十等”、“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等关键词句可以看出西周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序列,故A正确。题干只体现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森严等级,并未涉及选官制问题,故B项错误。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是商朝的政治统治特点之一,材料中只体现西周的等级序列,未体现神权色彩,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政权与族权相结合,故D项错误。4.从考古资料看,西周墓葬所见的列鼎制度有九鼎、七鼎、五鼎....单数排列,配上八簋、六簋、四篮的双数排列,显示了层级的整齐规矩。各处出土的青铜器皿,铭文的文字是一样的,铭文词句格律也一致。这表明西周的分封制()A.具有血缘与政治伦理相结合特点B.有利于政治稳定和文化认同C.通过礼乐等级实现对地方的管理D.造就了青铜文化的繁荣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铭文的文字是一样的,铭文词句格律也一致”、“显示了层级的整齐规矩”,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制巩固了森严的统治秩序,促进了文化认同,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血缘与政治伦理相结合的特点,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对地方的管理,排除C项;材料不是强调青铜文化的繁荣,而是强调文化认同、等级秩序,排除D项。故选B项。5.西周通过“分土建邦”的方式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建立后,却采用了郡县制。其进步性主要体现为()A.行政区域划分的变化B.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C.官员任用原则的变化D.保证了专制皇权的强化【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西周通过‘分土建邦’的方式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建立后,却采用了郡县制”可知,西周通过“分土建邦”的方式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但受封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秦朝建立后,采用了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C项符合题意,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而未涉及行政区域的划分,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西周属于奴隶社会,而不是封建社会,排除B项;据所学可知,分封制下的西周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D项说法不符西周,排除D项。故选C项。6.西周时,周王授予诸侯管治 封域内土著邦族的权力,包括组织城防、分派劳役、划定田亩、贡献土产等具体内容;各邦族多依旧保有其宗族组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践行周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A.儒家礼乐文明推动文化认同B.中央政府实现对地方的直接管理C.分封制的推行促进族群融合D.土著邦族作为新兴政治力量崛起【答案】C【解析】【详解】从西周分封制下,诸侯“管治封域内土著邦族的权力”内容具体,并且“多依旧保有其宗族组织”,有利于地方稳定的同时,“一定程度上践行周礼”促进社会生活规范统一,可知C项正确。儒家思想诞生是在春秋时期,A项不符合史实;分封制下没有实现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项错误;土著邦族受诸侯管治,服从周礼,走向一致,D项不符合题意。【点睛】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加强了地缘政治,大一统理念促进了民族融合。7.“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A.华夏文化的认同加强B.农耕文明的扩展C.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D.三公九卿制的施行【答案】A【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秦国是边陲小国,在当时被其它诸侯国视为“夷狄之国”。据材料“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战国时期诸侯兼并战争中,秦灭六国,统一中国,昔日的“夷狄之国”统一成为中原的霸主,这体现了秦国的封建化,也是华夏文化的认同加强,A正确;B不是材料主旨;材料主要是“夷夏”观念的变化,C、D与材料无关。8.春秋时期戎和狄与华夏杂居,互相融合,人们把畜力和农耕技术结合起来,遂发明了牛耕。于是,牛便由单纯用于祭祀变为农业生产工具。据此可知,春秋时期(  )A.儒家放弃华夷观念B.民族融合推动生产发展C.阶级关系变动剧烈D.国家统一进程不断加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春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互相融合,少数民族的畜牧技术和汉族的农耕技术结合起来,发明了牛耕,可见民族融合推动了生产发展,B项正确;儒家放弃华夷观念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从材料看不出阶级关系变动,排除C 项;春秋时期,周天子权威衰落,诸侯纷争,国家的统一安定遭到破坏,且从材料看不出国家统一进程不断加速,排除D项。故选B项。9.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已将领土拓展至甘肃、四川、广东等地。目睹了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逐步丧失的诸侯国君,深切地意识到战争中新增长的土地继续授予卿大夫的后果,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在此时逐渐萌生。上述现象()A.加速了侯国林立走向国家统一B.确立了贵族特权政治C.推动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冲击了封建统治秩序【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征战不休,诸侯王为了更好统治新占领的地区,逐渐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和县,这种现象推动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C项正确;材料中现象与A项无关,排除A项;夏朝起实行世卿世禄制,确立了贵族特权政治,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冲击封建统治秩序的信息,而且从秦开始才建立起了封建统治,时间也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C项。10.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对楚国退避三舍,楚将子玉发起进攻。君退而臣依旧进犯,子玉被评价为“刚而无礼”。由此可知()A.分封宗法体制已经瓦解B.传统社会政治秩序仍有影响力C.楚国未能融入华夏文明D.晋文公树立了良好的政治形象【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晋楚争霸中,面对敌方即晋文公的主动退避,楚将发起进攻的行为被指责“刚而无礼”,反映出春秋时期,传统的政治秩序分封制、礼乐制影响仍然存在,B项正确;虽然分封制遭到破坏,但影响力仍然存在,并未完全瓦解,排除A项;楚国与晋国发动战争,客观促进民族融合,排除C项;晋文公树立了良好的政治形象只是材料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11.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较为自由的社会流动性促成了平民的第一次自觉,在这一“自觉”下出现了()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C.法家学深D.墨家学派【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代表平民利益的是墨家学派,D项正确;儒家学派,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孟子、荀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排除A项;道家学派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排除B项;法家学派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排除C项。故选D项。12. 商鞅变法强制将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凡一户有两个儿子,到年龄必须分家,独立谋生,否则要加征赋税,且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这一做法()A.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B.削弱了秦对社会的控制C.废除了宗法血缘关系D.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商鞅变法强制将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凡一户有两个儿子,到年龄必须分家,独立谋生,否则要加征赋税,且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可知,商鞅变法的这一措施促进了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土地私有制是在商鞅变法的“废井田,开阡陌”措施中确立的,排除A项;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是加强中央集权,而不是削弱了秦对社会的控制,排除B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3.下图是先秦时期“德”内涵的演进概括。这一演进过程反映了A.先秦时期的“德”没有阶级性B.先秦时人的主体性逐渐突出C.儒家思想的神秘性古已有之D.儒家的思想来源具有多元化【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上帝崇拜”、“统治者的政行”、“道德观念”等信息可得,这体现出先秦时人的主体性逐渐突出,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先秦时期的“德”没有阶级性,也不符合实际,排除A项;材料没有明确体现出儒家,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不是儒家,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14.秦朝建立后,开展了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如修建和连接长城,修建驰道、直道,建造宫殿、陵寝等。这些工程能够在秦朝开展乃至完成,主要是因为()A.国家统治能力提升B.官僚政治得到发展C.郡县制在全国推广D.铁制生产工具普及【答案】A【解析】【详解】由材料“秦朝建立后,开展了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如修建和连接长城,修建驰道、直道,建造宫殿、陵寝等”可知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大大提升了统治力量,利于国家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大规模的建设,A项正确;官僚政治的发展与大规模工程建设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排除B 项;郡县制的推广与大规模工程建设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排除C项;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秦汉时期得以普及,秦朝二世而亡,普及进度有限,且铁制生产工具与大工程能否展开并无直接必然联系,排除D项。故选A项。15.司马迁写《史记》,有关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史实多有错误,而秦国的历史就相对精确详实,这是由于有关东方六国的史料缺失所致,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可能是()A.东方六国文化相对落后B.秦朝统一焚烧诗书C.百家争鸣导致学术分歧D.汉武帝时独尊儒术【答案】B【解析】【详解】汉代司马迁写《史记》时,关于东方六国的史料缺失,原因可能是秦朝统一后,焚烧诗书,B项正确;相对于东方六国来说,秦国民风更加淳朴和原始,东方六国的文化比秦国先进,排除A项;百家争鸣并不会导致东方六国史书散失,排除C项;逻辑不通,秦国崇尚法家,但是史书保存相对完好,东方六国的史书散失严重,这与汉武帝独尊儒术构不成逻辑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16.下图反映的历史史实是()A.武王伐纣B.秦国灭掉东方六国C.楚汉战争D.汉景帝平七国之乱【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地图中“咸阳”“鸿门”“彭城”“垓下”等关键信息可知,该地图是楚汉战争示意图,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地图信息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17.据《史记·平准书》记载,“汉兴七十余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这一历史现象()A.是吸取秦朝孤立而亡教训的结果B.得益于积极无为的施政方针 C.反映盐铁官营和平准均输的效果D.是西汉处于鼎盛时期的标志【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汉兴七十余年之间”的时间提示和“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的史实,可知该材料描述的是文景之治,文景之治得益于西汉初年实行的与民休息、积极无为的施政方针,B项正确;吸取秦朝孤立而亡教训的是郡国并行制,排除A项;盐铁官营、平准均输是汉武帝时期采取的措施,排除C项;西汉鼎盛时期是汉武帝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18.汉武帝对一些“天子宾客”的侍从近臣或亲信之臣加上侍中、给事中等官职,让他们参与中枢决策,之后让丞相去执行。该举措意在()A.完善国家决策机制B.使决策实现集思广益C.明确中枢部门职权D.分割削弱丞相权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对一些天子宾客的侍从进臣或亲信之臣加上侍中、给传中等官职,让他们参与中枢决策,之后让丞相去执行”可知,该举措意在通过分散权力进而分割、削弱丞相的权力,D项正确;A项说法较为片面,材料除了涉及中枢决策,还涉及执行,排除A项;B项材料并未提及,材料中举措的目的在于分割丞相权力,而非使决策集思广益,与题干材料内容不符,排除B项;C项说法片面,排除C项。故选D项。19.史学家费正清说:“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由此可知,汉代儒家思想()A.对佛道思想进行了批判地继承B.逐渐背离孔孟思想的核心C.极力维护儒学独尊的特殊地位D.尝试重构儒家思想的体系【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表明董仲舒在继承先秦儒家思想的同时,又吸收了道家、法家和阴阳家的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表明汉代儒家思想尝试重构儒家思想的体系,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佛道思想,排除A项;汉代儒家思想是在继承孔孟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儒家的独尊地位,排除C项。故选D项。20.《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者,及其家属,皆无得籍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入田货。”该禁令旨在() A.限制民众从事商业B.规范商人户籍C.增加国家赋税收入D.保护小农经济【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贾人有市籍者,及其家属,皆无得籍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入田货。”可知,商人有市籍,商人及家属不得占有田地,目的是保护小农经济,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限制人民从事商业,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如何管理商人户籍,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赋税问题,排除C项。故选D项。21.下表为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汉书·古今人表》中的部分人物及相应等级。该表()A.准确评价了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B.展现了东汉时期的史学成就C.为创立九品中正制提供历史依据D.受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中国)。汉代时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表格中上上、上中人物的分布看,儒家思想的创立与发展者都居很高的等级,被称为圣人和仁人,受到推崇,而不符合儒家仁政思想的的暴君夏桀、商纣受到批判。汉武帝以后,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D项正确;该表格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只是班固的一家之言,并没有全面辩证和历史地评价历史人物,排除A项;该表格只是《汉书》中的一个表格而已,并不能代表班固的史学水平,更不反映整个东汉时期的史学成就,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创立于曹魏时期,该表格与九品中正制并无关联,排除C项。故选D项。22.下列有关两汉科技著作的介绍,正确的是()A.成书于西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B.成书于东汉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国中医理论的基础C.《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D.东汉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准确测算出了地球子午线长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九章算术》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C项正确;《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排除A 项;《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排除B项;东汉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测验地震方位,是正确的,但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的是唐朝的僧一行,排除D项。故选C项。23.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由此可知,西汉刺史的设置A.可以弥补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B.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D.代表着社会履行监察官员的职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汉武帝置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定期在辖区内巡行,年终赴京奏事。刺史秩仅600石,但能以卑临尊,监察秩2000石的郡太守和王国相”及所学知识可得,刺史是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官员,位卑权重,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宰相的不足,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刺史是监察官员,并非行政官员,故“是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重要内容”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刺史代表的是皇帝,充当的是皇帝的耳目而非代表社会,排除D项。故选B项。24.晋孝武帝时,贾弼之在朝廷的支持下广收百氏谱记,写成了《姓氏簿状》,建立了正式的士族家谱档案;王僧孺受梁武帝之命改定百家谱,著有《十八州谱》等著作。这些举措()A.完善了血缘宗法制度B.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C.深受门阀制度的影响D.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姓氏簿状》和《十八州谱》的修订,是为了突出世家大族的特殊地位,进而维护其特权,反映了这些措施深受门阀制度的影响,C项正确;血缘宗法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崩溃瓦解,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儒家治国理念,无法体现“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排除B项;门阀政治不利于社会阶层流动,排除D项。故选C项。25.《魏书》记载:“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次子)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拓),谓后为跋,故以为氏。”其主要目的在于()A.维护宗法观念B.促进文化的发展C.促进民族交融D.佐证政权合法性【答案】D【解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魏书》中认为鲜卑族也是黄帝的后裔,体现了对中原华夏的认同,其主要目的在于佐证政权合法,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族认同,与宗法观念和民族交融无关,排除A、B项;材料和民族交融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26.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与汉代相比仍然在不断发展,并非处于停滞和衰退状态。精耕细作的农业在耕作工具与耕作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畜牧业成分较之前相比也大幅增加。这种变化()A.加快了北民南迁的进程B.有利于北方政权的实力增长C.违背了社会的发展趋势D.保障了南方政权的相对安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与汉代相比仍然在不断发展,并非处于停滞和衰退状态。精耕细作的农业在耕作工具与耕作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畜牧业成分较之前相比大幅增加。”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社会动荡,农民通过一系列技术改革,提高了粮食产量,生存压力倒逼技术革新,生产技术的革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对于当时北方社会的动荡而言,这有利于促进封建国家的再次统一,B项正确;根据材料“北方经济与汉代相比仍然在不断发展,并非处于停滞和衰退状态”,材料并非在强调北人南迁,排除A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排除C项;材料所述变化与南方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7.有学者认为,魏晋南北朝是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在这个一体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用武力带来新鲜的血液,而汉族以其传统文化、政治制度和农业文明发挥了重要的国家整合功能。这主要说明()A.国家分裂局面与民族矛盾紧密相关B.民族交融是国家重归统一的重要原因C.尚武精神开始融入了中华民族血脉D.少数民族文化推动了中原文化的创新【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这个一体化进程中,少数民族用武力带来新鲜的血液,而汉族以其传统文化及政治制度和农业文明发挥了重要的国家整合功能”和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内徙,并建立了众多的政权,在与汉族政权及中原封建文化的相互碰撞之中,少数民族政权积极学习汉文化,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日后的国家统一,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隋唐盛世,排除A项;“开始”一说绝对,早在魏晋南北朝前,中华民族就存在尚武精神,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文化创新,而是强调民族交融是国家重归统一重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28.有学者指出,南北朝时期,崔、卢、王、谢子弟,胎毛未干,“已拜列侯”;未离襁被“冠带”。只要有一个“高贵”出身,也就是凭借门第和父亲、祖父的官爵,就可以“平流进取,坐致公卿”。这反映出()A.统治者爱惜人才B.门阀士族享有特权C.节度使势力强大D.两晋政治民主倾向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特权,形成门阀士族,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统治者爱惜人才,排除A项;节度使势力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材料侧重士族政治,无法体现政治民主倾向,排除D项。故选B项。29.孝文帝以身作则,封大臣李冲的女儿为皇后,娶卢、崔、郑、王四大姓的女儿为妃,让自己的几个弟弟都娶汉族地主女儿为妻,并将女儿嫁给汉族大姓人家。这一做法有利于()A.促进民族融合B.取缔特权阶层C.加快人口增长D.推进农业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孝文帝娶汉族大姓女儿为妃,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汉族大姓,推动了鲜卑族与汉族的交融,促进了民族融合,A项正确;与汉族通婚并未取缔特权阶层,排除B项;与汉族通婚对加快人口增长没有直接推动作用,排除C项;与汉族通婚,并不能推动农业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30.“如果说长城是一撇,大运河则是一捺,二者在首都交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厚重的人字。”这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轰动全国的电视专题片《话说运河》的第一句解说词。这“一捺”的重要作用是()A.为了解决北方缺水问题B.方便帝王游山玩水C.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D.便于军事力量调控【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朝(中国)。据本题材料“大运河则是一捺”,结合所学可知,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在于,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C项正确;据所学,隋朝开通大运河主观上是为了满足隋炀帝巡游江南的需要,并非要解决北方缺水问题,排除A项;方便帝王游山玩水是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主观动机,并非是大运可的重要作用,排除B项;大运河的价值在于航运,不是便于军事力量的调控,排除D项。故选C项。31.唐朝时,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代族首领自己管理。这反映出唐朝的民族政策()A.加快了少数民族封建化B.具有因俗而治的特点 C.促进了边疆地区开发D.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护【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这一政策体现因俗而治的特点,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唐朝民族政策实施的效果,排除A项;材料的重点是强调唐朝民族政策具有因俗而治的特点,无法体现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少数民族对唐朝民族政策的态度,排除D项。故选B项。32.在唐代,诏赐国(李)姓比较盛行。这一时期的“诏赐国姓”有两大特点,一是武将居多,二是唐朝初创时和安史之乱后居多。由此来看,唐朝统治者“诏赐国姓”旨在()A.加强地方行政效率B.扩大封建统治基础C.笼络人心维持统治D.促进文化心理融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一是武将居多,二是唐朝初创时和安史之乱后居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初期和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武将手握重权,赐姓可以有效的笼络人心,维系统治,C项正确;材料与加强地方行政效率无关,排除A项;扩大封建统治基础的目的也是为了维系统治,排除B项;材料与促进文化心理融合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共20分)33.材料一材料二在西汉中前期,出现了“用贫求富”的热潮。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经商也有经商的学问,商人们把“求利”看做是人生的主要追求目标,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说法。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等。——以上材料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唐·杜甫《忆昔》 材料四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请回答:(1)材料一中图片所示,是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的文物。它们证实了我国农业生产上怎样的基本史实?生产力的进步导致原有的土地所有制不适应时代发展,对此,商鞅在变法中采取了什么措施?(2)根据材料二,概述西汉中前期的“求富”观念。(3)材料四中,639~751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答案】(1)史实:战国时期已经采用牛耕,使用铁器。措施: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2)观念: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富。(3)趋势:连续增长(上升)。原因: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贞观之治”奠定基础;武则天统治时期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开元盛世”局面达到全盛。【解析】【小问1详解】史实:根据图片中的青铜牛尊、铁锄范可分析出战国时期已经采用牛耕,使用铁器。措施: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小问2详解】观念: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利润是商人的主要追求目标;根据材料“求富最有效的途径是经商”可分析出经商是实现富裕的最有效途径;根据材料“为了求利而总结的经验,有“还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可分析出购买土地可以更好地保存财富。【小问3详解】趋势:根据材料“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可分析出连续增长(上升)。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1-02 20:50:02 页数:13
价格:¥2 大小:341.9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