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东省东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东莞外国语学校高二第一次段考试题语文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材料一:《论语》通篇看起来都在讲修齐治平的义理,但并不会让人觉得艰深晦涩。相反,它能让人常读常新,随时翻开的时候也总会发现一些细节的微妙之处。究其原因,在于其文本的一种文学性特质。因为这种文学性,杨绛先生曾经在《我是怎样读〈论语〉的?》一文中说:“‘四书’,最喜欢《论语》,因为最有趣。读《论语》,读的是一句一句话,看见的却是一个一个人。”作为言行录,《论语》中对于孔子在不同情境中的神态和表情的描写虽然简约,却十分生动可感。《阳货》篇记录了这样一段对话。孔门弟子子游做了武城的邑宰,实施庠序教化,学习礼乐的人很多,小城中弦歌不辍。孔子到了武城,对这个小地方化民成俗如此成功喜出望外,“莞尔而笑”说“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回答,以前听老师说过,君子学习了道,知了礼乐就会爱人;老百姓学习了道,知了礼乐就容易引导和管理。听到这段话,孔子马上正色道,子游的话是对的,刚才说的话不过是同他开玩笑罢了。这一段文字很有戏剧性,孔子从轻松诙谐到深沉肃穆,前后的转变,氛围感很强,反映出孔子的真实亲切,也体现了他对于治国安邦之事的在意和敬畏。《论语》的文学性,还体现在大量比喻手法的运用。如《子罕》篇中出现了两句以自然景物作比的句子,一句为“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另一句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前者是对于时间和生命流逝的哲思咏叹,后者则是对外境磨砺下的风骨彰显和生命韧性、君子人格的歌颂。正如钟嵘所说,“因物喻志,比也”。儒家的修身目标和原则,本质上紧紧关联如何在生命里创造永恒的意义和价值,超越作为人的有限性,达成卓然和不朽。总体而言,《论语》的文学性特征,是儒家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对两千年来中国人的国民性格具有塑造之功。每一位认真阅读《论语》的读者,在掩卷之时,脑海中总会呈现出一个个具体的人物形象,也常能体会到一种难以言传的氛围感。这些情形,恰恰是因为《论语》真正体现了以“文”化人的力量。(摘编自车凤《论语》中的以“文”化人》)材料二:读书其实从哪本书开始都可以。但是,要思。读书就是去思,读书是学习,思考。“学而不思则罔。”《论语》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孔子不是告诉你必须如何如何,孔子的语气永远是:我是这么做的,这么想的,你看着办吧。《论语》不辩论,不结论,不指示,不居高临下“比你较为神圣”地“启蒙”。《论语》是讨论、陈述,是对思的启发,对经验的唤醒。读《论语》要思,要体会。真理在思的过程中敞开,就像在黑暗的洞穴里挖矿,忽然,蹦出一颗宝石。正是那种谦卑低调的语感,经验之思,之谈,令《论语》成为一部伟大的指示,千百年颠扑不破,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们这个时代有一种世俗化的后现代氛围,解构,调侃,怀疑一切,怎么都行,玩世不恭,“新就是好”,蔑视传统、经验已经成为常识。《论语》失位已经若干世纪,它本来是汉语的最高之书,现在随便就可以调侃、否定。孔老二、丧家犬,从一个教授的嘴里说出来,磕绊都不会打一下。《论语》在中华文明中,曾经有着崇高地位:“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这种崇高地位也令《论语》成为令人窒息的教条。所以鲁迅激愤地说:“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华盖集·青年必读书》)一个世纪过去,在读书上,“拿来主义”已经相当媚俗,看看中国的书架就知道。窃以为,“温故知新”就像西方的文艺复兴回到希腊去找思想资源,越来越显得先锋起来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好处是,那种教条化的传统已经被怀疑主义、虚无主义、“一切复零,从头开始”“怎么都行”“唯我独尊”摧毁,斯文扫地,烟消云散。《论语》的经典地位早已被解构,去蔽。“礼失而求诸野”,《论语》回到了“野”,可以像它刚刚说出来的时代那样去倾听,去拜读了。完全可以想象自己就是颜渊、子路、闪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冉有、季路、子游、子夏……这个时代,可以读《论语》了。(摘编自于坚《可以读〈论语〉了》)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论语·阳货》篇记录了孔子与弟子子游的一场戏剧性对话,氛围由轻松到肃穆,塑造了真实亲切的孔子形象。B.《论语·子罕》篇以水流寄寓生命哲思,以松柏歌颂君子人格,借日常平实之物表达了儒家的修身目标和原则。C.《论语》不作结论性的“指示”,却成为塑造中国人文化心理及国民性格的“指示”,彰显了以“文”化人的魅力。D.《论语》“温故而知新”一说,与西方文艺复兴汲取古希腊文化养料有相似之处,二者均秉持“拿来主义”的原则。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材料一中,以“氛围感”这一富有时代特征的网络流行语,生动简洁地表达了对《论语》深刻思想性的肯定。B.材料二中,针对《论语》这一经典被随意调侃、否定的现状,作者以口语化的文字形象地写出了自己的不满之意。C.材料二以随笔式的语言,论及《论语》成为经典、经历失位、回归生活语境的过程,看似零散琐碎,实则脉络清晰。D.两则材料都力图拉近《论语》与当代文化生活的距离,从不同角度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对传统经典进行创新性阅读。 3.下列选项与材料二的立场最为接近的一项是(   )(3分)A.《几何原本》是欧氏几何的奠基之作,深刻地影响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张卜天根据数学史家希思的英译本,将其翻译为中文。B.《史记》涉及许多历史材料,但司马迁并没有照搬史料,而是采用汉朝的语言讲述历史,并于其中渗透自己对文献的当代理解。C.在公祭孔子大典上,两百位身着传统服饰的儒生分列曲阜尼山孔庙道路两侧,朗诵《论语》,展现了儒家文化生生不息的传承力量。D.河南卫视播出了端午特别节目《洛神水赋》,片中“洛神”绝美登场,娉婷袅娜,衣袂翩跹,再现了曹植名篇《洛神赋》的神韵。4.关于读《论语》等“中国书”这一话题,鲁迅与于坚的观点是否存在矛盾?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4分)5.在传统经典作品研习活动中,你所在的小组需要完成《论语》导读资料的撰写任务,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为该导读列出要点。(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八月的乡村(节选)萧军在茂草间,人可以听到诸多种的声音和谐地随伴着夜,广茫地爬行。枪声在这个时候也渐渐喑哑下去,人们的脚步也开始松弛。为着便利任是某个时间全可射击,步枪并不拘泥,任便每人取着合适的准备姿势。他们中有小红脸、崔长胜等抗日农民;有旧军队出生的刘大个;还有青年学生萧明。每人的子弹袋全变得空虚了!病蛇般的软垂在人们的胁下,随着人们的脚步在动荡。“弟兄们,我们就在这块石头上歇一歇吧。我到对面那个小山上去担任警戒,明天一早晨,我们也必得赶到王家堡子……”谁也不注意萧明说完了话,怎样自己提了步枪,走下谷底,跨过小河,努力地躬下身子爬向对面的小山上去……“这又是牺牲了两个弟兄!”萧明底眼睛有点蒙昽——悲伤和疲乏攻打着他。老年的崔长胜说:“我呢!只要一看到萧同志说过的‘新世界’,只要看到,只要看一眼……我就甘心啦!——萧同志,你说的那样好的世界,什么时候才能来呢?把日本兵全赶跑了就成吗?”在阴夜里,萧明走在六个人的前头。为的不要使大家跑错了路,眼睛常常要睁大着,这样工夫一久,那会发生很不好受的胀痛!汗又开始在前额和身体各部分沁流。他实在自己也估计不出“新世界”究竟诞生在那一天。不过他知道“这是一定的”,新的世界一定会来到的。“一定的吗?萧同志?啊——”“一定的——”下了这个山坡,由两山中间鞍部又向右面折下去,底下又是一带长谷——“同志们,出了这个谷口,再过一条河,对面在几个山怀抱里的那个堡子,就是王家堡子——出了这个山口子,就能看到一座炮台,炮台上面一定有红旗,如果他们在那里——他们一定有人在这里等候我们……”这是一种希望!队尾的李三弟竟唱起歌来: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起来!全世界的罪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作一次最后的斗争……旧世界……一刻全为这歌声感动得合唱起来。老人崔长胜流着泪。感动地舒展着脸上的皱纹。“萧同志,有工夫你一定也要教教我!我不是也应该唱唱吗?这是再好没有的歌啊!”“好,现在我就教给你,——来!先唱第一句:“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就如军队行军,或是出操时候唱歌一样,萧明唱一句,崔长胜和别的人们复诵一句。一刻是整齐了!加上山谷的回应。——啊!这是一片轰鸣!这轰鸣一直是由山谷里倾泻出来,向着对面山头上有红旗飘动的方向,广漠地飞扑过去……田野上,高粱红着穗头,在太阳下面没有摇曳。东北乡下,收割的日子虽然一天迫近一天,今年却不被人们怎样重视。村子里少壮的农民,更是不注意到这些。镰刀在房檐下的刀挂上生着锈……所有的什么也没准备。全是迫切的掮着自己的枪巡逻呀,守望呀……在被指定的地方。有的时候偶然聚在一起,他们也会谈论由队部那里听到的,是一向由他们祖先也没听到过的一些新的话,新的故事。在他们谁也不肯显示自己不聪明;全要显示自己是英勇的,没有一点胆怯或怜悯来杀一个日本兵,更是杀日本军官。“反正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眼看日本兵一天比一天凶!我们的老婆,孩子,爸,妈,还不是教那些王八羔子们,白用刺刀给捅了?——司令那家伙真是条汉子,真可以。”“听说,这七个人……原先是九个,半路上‘过去’两个,萧明原先就是我们的人,那不能算数的。”“萧明,那小伙子也真行,本来是个学生,能和我们一样吃苦,没白念书。”正午的太阳,火一般燃烧在人的头顶上。除开蝈蝈在叫得特别响亮以外,再也听不到虫子的吟鸣,猪和小猪仔在村头的泥沼里洗浴,狗的舌头软垂到嘴外,喘息在每个地方的墙荫,任狗蜗的叮咬,它也不再去驱逐。孩子们脱光了身子,肚子鼓着,趁了大人睡下的时候,偷了园子的黄瓜在大嘴啃吃着。这好像几百年前太平的乡村。鸡鸣的声音,徐徐起来,又徐徐地落下去,好沉静的午天啊!三天以后,王家堡子成了废墟。 弹窝在每处显着贪婪地扩大;墙垣颓翻下去,像老年人不整齐的牙齿。茅草在各处飞扬着,屋顶开了不规则的天窗,太阳能够从这样孔洞投射下,照到死在炕底下的尸骸。小孩的头颅随便滚在天井中。没有死尽的狗,尾巴垂下沿着墙根跑,寻食着孩子或是大人们的尸身。到午间再也听不到山羊们带着颤动的鸣叫,也没有了一只雄鸡,麻雀子们很寂寞地飞到这里又飞到那里。(选自《“奴隶”丛书》,1934年,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写了萧明领导的小分队奔向王家堡子的艰苦历程,萧明虽然悲伤疲乏,但坚定勇敢、身先土卒、认真负责、关爱部下。B.队伍下了山坡继续行军,他们期望在王家堡能见到红旗。红旗,是斗争方向的象征,她给困难中的战士带来力量和鼓舞。C.这篇小说情节曲折离奇,跌宕起伏,在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中,表现出了主人公情感的起伏变化和丰富的内心世界。D.队伍统一了思想,一往无前地高举红旗高唱《国际歌》奔向革命的主流大军,这歌声给人增添了信心和力量。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在突出描写人物抗击侵略者的战斗精神的同时,也写出了抗日队员们复杂矛盾的心态和各种不同的性格。B.小说具有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雄浑遒劲,质朴刚健,充满了英雄主义的音调,读来令人感奋。C.小说描写了一支抗日游击队伍的成长,着重描写战斗者的群像,人物的性格在行军、战斗、执行命令的过程中展现。D.这篇小说描绘了八月东北乡村宁静的画面,语言华丽,渗透着憎恨日本侵略者、热爱东北故土、热爱浴血抗争中的人民战士的情感。8.小说是如何塑造萧明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9.小说结尾并未详细交代战斗过程,而是着力描绘废墟场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6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二十四年春,穆叔如晋。范宣子逆之,问焉,曰:“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穆叔未对。宣子曰:“昔匀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其是之谓乎!”穆叔曰:“以豹所闻,此之谓世禄,非不朽也。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其是之谓乎!豹闻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枋,世不绝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节选自《左传》)材料二:草木鸟兽之为物,众人之为人,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而众人之中,有圣贤者,固亦生且死于其间,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虽死而不朽,逾远而弥存也。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施于事者,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则又有能有不能也。施于事矣,不见于言可也。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而不施于事不见于言亦可也。孔子弟子,有能政事者矣,有能言语者矣。若颜回者,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节选自欧阳修《送徐无党南归序》)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停顿处的字母涂黑。(3分)修A于身矣B而C不施D于事E不见F于G言H亦可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如,意思是“去”,与《<论语〉十二章》中“如其礼乐”中的“如”意思不同。B.废,意思是“废弃、停止”,与成语“废寝忘食”中的“废”字意思相同。C.所以,意思是“……的原因”,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中“所以”含义不同。D.诗书,指《诗经》《尚书》,与《礼记》《乐经》《春秋》合称五经。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范宣子认为句之祖世代不绝,可谓不朽,而穆叔则不赞同,认为这只能算世禄,不能算不朽。B.穆叔认为保姓受氏,守护宗庙,祭祀不绝,任何一个国家都有这种情况,这是“禄之大者”。C.在欧阳修看来,虽然圣贤与草木鸟兽一样,终究化为腐朽,但是圣贤的德、功、言将会不朽。D.欧阳修认为颜渊之所以能不朽,不在于他的德行,也不在于他的功业,而在于其不朽的言论。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4分)(2)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4分)14.穆叔与欧阳修对“不朽”的认识有哪些相同之处?(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十月十五日观月黄楼,席上次韵①苏轼中秋天气未应殊,不用红纱照座隅。山上白云横匹素②,水中明月卧浮图③。未成短棹还三峡,已约轻舟泛五湖。为问④登临好风景,明年还忆使君⑤无。[注]①本诗是苏轼的一首下元诗。下元,又称“下元节”“下元日”,为每年农历十月十五这一天,与正月十五“上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同为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黄楼,为苏轼担任徐州太守时,率领民众治水成功后所建。②匹素:白色丝绢。③浮图:梵语音译,对佛和佛教徒的称呼。④为问:借问、请问。⑤使君;苏轼自指。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点明下元日天气晴好的特点,渲染出诗人和朋友一同赏月的良好氛围。B.颔联虚实结合,将诗人所见的高山、白云、湖水等实景与美好想象结合起来。C.颈联“未成”“已约”对举,极写行程急促,流露出诗人观月时自由快乐的心情。D.尾联向席间诸位好友发问,感叹不知明年的今日谁还会忆起“我”这个太守。16.本诗的颔联“山上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与《春江花月夜》中“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都写月,其写法和目的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堆土成山”的比喻在孔子、荀子的笔下都出现过,荀子在《劝学》中提出,“积土成山,____________”,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和“填平洼地”作喻,说明能够持之以恒是因为“____________”。(2)《春江花月夜》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写蜿蜒曲折的江水和月光照耀的原野。(3)《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4)老子以“,”为喻,引出“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的后果都是不好的。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鳑鲏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的小型淡水鱼,全世界共有70余种,我国分布有30余种。不过,由于(1),胃口又大,经常“闹窝”或“闹钩”,因此在钓鱼爱好者眼中,鳑鲏可能是他们最讨厌的鱼。对他们来说,往往体型较大的猎物才能给人以成就感。但近些年,随着我国“饲养原生鱼”热潮的兴起,鳑鲏却逆袭成为鱼类爱好者心目中的明星鱼种。人们熟知的各种传统观赏鱼类,例如“红绿灯”“宝莲灯”等各种色彩班斓的热带鱼大多是舶来物种,而如今很多鱼类爱好者开始发掘那些游弋在我国江河溪流中的(2)。鳑鲏无疑是最佳的饲养对象,它们分布广阔、色彩班斓,并且适应能力强、不挑食,上手难度低,这些特点使得它们的“鱼生”发生了彻底改变。①而且随着“鱼生”的转折,②笼罩在鳑鲏身上的明星光环也给它们带来不少隐忧。③近年互联网上的“火山鳑鲏事件”就是一个例子,④故事的主角是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溪流的细鳞华鳑鲏。⑤发现后,⑥这种漂亮的小鱼迅速在网上走红,⑦遭到了人们的大力捕捞。⑧从“小杂鱼”到“明星鱼种”,⑨鳑鲏的命运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⑩而它们未来的命运将会如何,仍然是需要我们深思的课题。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19.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中两处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九旬高龄的吴冠中,和我同住京南方庄小区。老人喜欢方庄,说这里有人气。旁边就是体育公园,我常在公园遇到他们老两口,他搀扶着她,缓缓地,一步一步。邻居都知道这个很不起眼的小老头是个大画家,却不知道他的作品被拍卖过成百上千次。万贯家产吧?却“穷”得布衣素食。老头倔,价值几百万、几千万的传世名画一捐就是百多幅,消费却极端平民化。当理发店的老板娘得知这个老头的画卖到十多亿人民币的时候,她惊呆了,知道老人来小店理发绝非省钱图便宜。我问过吴老:“有消息称,你的一幅画又拍了四千多万元,创下新的纪录……”他不动声色,然后说了句:“这都与我无关。”他和相濡以沫的她又从公园的林间小道缓缓走来,不认识的人都把他们当作退休多年的老职工。她三次患脑血栓,严重失忆。他伴着她,寸步不离,肩并肩搀扶着,平和而亲昵。我遇上他,总是聊上几句,她也总是和我的小孙儿说几句话。20.根据语境,解释文中“人气”一词的含义。(2分)21.第二段画波浪线句子中“小”和“大”的对比很有意味,请简要分析。(4分)22.请比较第三段画横线句子与改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4分)改句:他平和而亲昵、寸步不离地伴着她,肩并扇搀扶着。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历史的眼光,要“远视”,不应只局限于当下,而应从一个纵向的时间维度去分析、判断。新闻的眼光,要“近视”,需要与时代脉搏贴得更近一些、再近一些。作为青年人,你觉得该以怎样的眼光看待身处其中的时代?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第一次段考试题语文参考答案(以课堂讲评为准)1.DD.“二者均秉持‘拿来主义’的原则”错,二者的原则并非“拿来主义”,而是认为传统文化可转化为先锋思想。2.AA.“对《论语》深刻思想性的肯定”错,“氛围感”这一网络用语所表达的是对《论语》文学性的肯定。3.B材料二的立场是:以当代人在经验、思考解读经典,让经典与时俱进。A.立场是借鉴外来文化,吸取其精华;B.“渗透自己对文献的当代理解”,立场与材料二最为接近。C.强调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刻与再现,与材料二立场不一致。D.强调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刻与再现,与材料二立场不一致。4.示例一:矛盾。①鲁迅认为,“中国书”大多是一些陈腐的观点,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教条,颓废和厌世的气息,故而不建议青年读中国书,而建议读更有生机活力的外国书;②于坚则认为《论语》已从教条僵化中解脱出来,获得鲜活的生命力,因此,这个时代能读《论语》了。示例二:不矛盾。①虽然从表面上看,鲁迅与于坚在是否读《论语》等中国书这一问题上是矛盾的,但其实质都是主张阅读与生活、时代密切相关的书;②二者表面上的分歧,是源于不同时代的特点。在鲁迅的时代,“中国书”是僵化的,远离生活与时代,而当下在怀疑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下,曾被教条化的《论语》回归了现实生活的土壤。5.①价值及特点简介:《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具有文学性,如简约生动的人物塑造方法,运用日常景物作比等。②阅读方法指导:阅读《论语》,应与时代背景、个体经验相结合,在思考中形成个性化的体会,挖掘《论语》对当下生活的启示性意义6.CC.“这篇小说情节曲折离奇,跌宕起伏,在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中”错。这篇小说情节比较平淡,没有曲折离奇,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特点。7.DD.“语言华丽”错。应是语言朴实,具有很浓的乡土气息。8.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文章通过人物对话,议论评价,刻画了萧明具有新思想的青年精于指挥,领导大家抗日救亡的形象。②语言描写,体现了萧明的治军艺术,具有亲和力。③动作描写,刻画出萧明主动为大家担任警戒任务的身先士卒的形象。9.①结尾以简短的场景描写来反映战争的残酷,赋予了英雄以悲壮与崇高,给读者带来了心灵的震撼,丰富了读者的想象空间。②作者采用移情手法,描写了被屠村后死寂、惨烈的场景,渲染、衬托了战争的惨烈和英雄的悲壮,也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悲哀之情。10.BEH句意:修炼个人操守,却不能建立功业,也没有立言传世,也可以不朽。“修于身”是状语后置句,意思是修炼个人操守,中间不能断开;“矣”是句末语气助词,其后应断开,因此选B;“不施于事”是状语后置句,意思是不能建立功业,中间不断开,应在“事”后边断开,因此选E;“不见于言”是状语后置句,意思是没有立言传世,中间不断开,应在“言”后边断开,因此选H。11.DA.正确。“如其礼乐”中的“如”是至于。句意:穆叔到了晋国。/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B.正确。句意: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废弃。/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C.正确。“师者,所以传道受业”中“所以”是用来。句意:这三者是让他们能不朽而存于世的原因。/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D.错误。“与《礼记》《乐经》《春秋》合称五经”错误。《乐经》属于六经,不属于五经。12.DD.“不在于他的德行,也不在于他的功业,而在于其不朽的言论”曲解文意。原文“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可看出欧阳修认为颜渊之所以能不朽,不在于功业,也不在于立言传世,而在于他的德行无人能及。13.(1)鲁国有一位已故的大夫叫臧文仲,死了以后,他的言论仍存于世。(2)他们之所以成为圣贤,在于他们修炼操守、建事立业、建言立论,这三者是让他们能不朽而存于世的原因。14.①都认为立德、立功、立言可以“不朽”。材料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思是最高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树立功业,再其次是树立言论,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废弃,这叫不朽。材料二“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意思是他们之所以成为圣贤,在于他们修炼操守、建事立业、建言立论,这三者是让他们能不朽而存于世的原因。②立德是根本。材料一“太上有立德”认为最高的是树立德行,材料二“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意思是修炼个人操守的人,没有什么是不能获得的。(一点1分,两点3分)参考译文:材料一:襄公二十四年的春季,穆叔到了晋国。范宣子迎接他,询问他说道:“古人有话说,死而不朽,这说的是什么?”穆叔没有回答。范宣子说:“从前我的祖先,从虞舜以上是陶唐氏,在夏朝是御龙氏,在商朝是豕韦氏,在周朝是唐氏、杜氏,晋国主持中原盟会的时候是范氏,恐怕所说的就是这个了吧!”穆叔说:“据我所听到的,这是世禄,不是不朽。鲁国有一位已故的大夫叫臧文仲,死了以后,他的言论仍存于世。大概说的就是这个吧!我听说,最高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树立功业,再其次是树立言论,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废弃,这叫不朽。像这样保存姓、接受氏,来守住宗庙,世代不断绝祭祀,没有一个国家没有这种情况。这是官禄中大的,不能说是不朽。”材料二:草木鸟兽被称为物,众人被称为人,他们在世时虽然不同,但死亡时却是相同的,最终都会腐朽,消亡。而世人之中,有圣贤之人,本来也会由生到死,但他们与草木鸟兽及世人而不同的原因,就是他们即使死了也会不朽,而且时间越远,留存得愈久。他们之所以成为圣贤,在于他们修炼操守、建事立业、建言立论,这三者是让他们能不朽而存于世的原因。修炼个人操守的人,没有什么是不能获得的;在事业上施展的人,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立言著说的人,有的有这种能力,有的则没有这种能力。建立功业的人,未能立言传世也可以不朽。《诗经》《尚书》《史记》等著作中所记载的人,难道都是能立言传世的吗?修炼个人操守,却不能建立功业,也没有立言传世,也可以不朽。孔子的弟子中,有能建立功业的,有善于言论的。就比如颜渊这个人,他只是在穷宅陋巷曲肱而枕、受饥而卧罢了,在与人相处时又整天沉默寡言,像一个愚蠢的人。然而在当时孔门中众多子都推崇尊重他,认为无人敢期望比得上他。后世千百年来,也没有人能在德行上比得他。颜渊能够不朽而存于世的原因,本来就不是凭借他的功业,何况是立言传世呢?15.B“颔联虚实结合”有误,这里诗人所见的高山、白云、湖水等都是实景,没有虚写。16.①本诗颔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水中倒映的一轮明月,宛如浮图佛憨态可掬地卧在水底,从正面描写下元佳景,为下文表达“下元之感叹”张本。②《春江花月夜》中将月亮拟人化,写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离去,诗人用极具人情味的月光侧面烘托思妇的怀念之情。解析:“山上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意为:洁白的云就像白色丝绢环绕在山上,空中皎洁的月亮宛如浮图佛静静地映在寺院的湖水中。该诗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水中明月卧浮图”一句中将明月比喻成“浮图”,写水中倒映的一轮明月,宛如浮图佛憨态可掬地卧在水底。这就从正面描写下元节的佳景,为尾句诗人感叹不知明年的今日谁还会忆起自己张本。《春江花月夜》中“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意为: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在离人的梳妆台。诗人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月”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离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诗人用“徘徊”的“月”侧面烘托思妇的怀念之情。解析译文:十月十五日下元节在黄楼上观赏月亮,在酒席上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下元节的月色是这样美好,和今年中秋节的月色不应该不同,所以不用等到中秋节的月亮来照亮我座位的旁边。山上的白云在皎洁的月光的照耀下,就像横放的整匹的白色丝绢;水中明月的倒影,宛如憨态可掬地躺卧着的佛爷。想乘坐小船返回蜀地还没有想好,已经和朋友们约定要像范蠡那样功成身退。明年你们再次登临黄楼,欣赏美好的风景是,请问还会想到我吗?赏析这首诗写苏轼在下元日登临黄楼时的见闻情思。首联上句虚写,把眼前美好的月色和预想中的中秋节的月色比较,觉得中秋节的月色再美好,也不会和今日不同吧,用中秋节的月色来衬托下元日月色的美好。下句承接上文,联系到当年中秋正是红纱日的情况,自然有 不用等中秋节的月亮来照亮座隅的结论。首联紧扣题目,极写下元日月色的美好,渲染出诗人和朋友一同赏月的良好氛围。颔联运用比喻修辞,将月光下的白云比喻为匹练、水中月影比喻为卧浮图,写景状物生动形象,也从侧面表现了月色的美好动人。以上两联同时运用寓情于景的抒情手法,通过景语委婉地表达了诗人观月时的愉悦和欣喜。颈联写月色感染下人物的心理与活动。望月而思乡怀人,诗人面对美好的月色,不由得想驾一叶扁舟飘然返回蜀地。但是,这个想法还没有敲定,美好月色也使朋友们沉醉,简直有遗世独立之感,于是相约要想范蠡一样功成身退逍遥五湖。通过人物的反应,表现了观月者尾联运用想象,设想明年下元日的情景,询问席间诸位好友,明年的今日还会忆起“我”这个太守吗?实际上,这一问要表达的意思是,不论别人是否会想起“我”,“我”一定会想起今日、想起今日的快乐时光。由眼前写到将来,运用虚写,委婉地表现了今晚月色的美好、赏月的快乐和诗人对此景此会此人的眷恋。总之,这首诗紧紧围绕观月展开,运用多种手法来虚写月色之美、观月之乐,笔触灵动洒脱,情感真挚感人,很好地完成了酬答这一写作任务。17.①风雨兴焉②吾往也③江流宛转绕芳甸④月照花林皆似霰⑤物有本末⑥事有终始⑦企者不立⑧跨者不行18.(4分)①体型娇小(关键词“体型”“小”)②本土观赏鱼类(关键词“本土”“观赏鱼”)19.(4分)第①句可修改为:然而随着“鱼生”的转折;第⑤句可修改为:被发现后;第⑦句可修改为:遭到了人们的大肆捕捞。评分参考:序号准确,各给1分,修改正确各给1分。写出两处,即得满分。20.(2分)富有生活气息,具有浓浓的人情味。(每点1分)21.(4分)①“小”是指吴冠中的生活朴素、平易近人,“大”是指吴冠中的艺术造诣之高、声望之大;②“小”与“大”的对比凸显吴冠中淡泊名利的伟大人格。(每点2分)22.(4分)①原句用短句,将修饰语单独成句,状语后置,更能突出吴冠中对妻子无微不至的呵护;②原句修饰语使用更恰当,“寸步不离”对应“伴着”,突出陪伴时间之多,“平和而亲昵”对应“搀扶”,突出态度之亲和。(每点2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历史的眼光,要“远视”,不应只局限于当下,而应从一个纵向的时间维度去分析、判断。新闻的眼光,要“近视”,需要与时代脉搏贴得更近一些、再近一些。作为青年人,你觉得该以怎样的眼光看待身处其中的时代?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解析】材料中关键词是两种眼光:历史的眼光、新闻的眼光。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必然会对身边的人、事,乃至整个社会、时代进行不同程度地观察、思考,作文材料中的“两种眼光”更接近于观察、感受、体悟现实的两种方式。用“历史的眼光”去观察、思考现实,意味着要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其好处可能在于能使我们看问题更客观、更清晰。如古人所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历史的眼光看当下的现实可以具有超越性、前瞻性、未来性,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当下。回顾历史、着眼于未来,放在一个历史的维度去考量,很多问题更容易看清楚。公众号文字游戏厅新闻的眼光则要求我们紧贴时代的脉搏,与时代保持足够的温度。新闻强调及时性、新鲜性、敏锐性,因此新闻的眼光往往可以让我们及时了解时代、社会的动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落伍、不掉队,与时俱进。正如古人所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青年人究竟该以怎样的眼光看待身处其中的时代,可以强调两种眼光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也可以在比较中强调其中一种眼光。【评分标准】基准分:44分。由于联盟校学生基础较好,平均分理应高些,以往阅卷平均分偏低。第一档(50—60):能准确理解两种眼光的内涵,辩证地分析出两种眼光之间的关系,在深入分析基础上鲜明提出观点。观点可以是两种眼光同等重要,不可或缺,也可以在分析两者关系的基础上更强调其中某种眼光的重要。切合题意,文体鲜明,论述有层次,体现严谨的思考逻辑过程和成果。论证有力。语言表达准确、流畅。第二档(44—49):基本能正确理解两种眼光的内涵,分析出两种眼光之间的关系,且观点明确、合理。文体特征较明确,论述恰当。第三档(36—43):只写其中一种眼光,对另一种眼光没有提及;对两种眼光内涵及关系的理解不是很恰当。 高二第一次段考试题语文参考答案1.DD.“二者均秉持‘拿来主义’的原则”错,二者的原则并非“拿来主义”,而是认为传统文化可转化为先锋思想。2.AA.“对《论语》深刻思想性的肯定”错,“氛围感”这一网络用语所表达的是对《论语》文学性的肯定。3.B材料二的立场是:以当代人在经验、思考解读经典,让经典与时俱进。A.立场是借鉴外来文化,吸取其精华;B.“渗透自己对文献的当代理解”,立场与材料二最为接近。C.强调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刻与再现,与材料二立场不一致。D.强调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刻与再现,与材料二立场不一致。4.示例一:矛盾。①鲁迅认为,“中国书”大多是一些陈腐的观点,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教条,颓废和厌世的气息,故而不建议青年读中国书,而建议读更有生机活力的外国书;②于坚则认为《论语》已从教条僵化中解脱出来,获得鲜活的生命力,因此,这个时代能读《论语》了。示例二:不矛盾。①虽然从表面上看,鲁迅与于坚在是否读《论语》等中国书这一问题上是矛盾的,但其实质都是主张阅读与生活、时代密切相关的书;②二者表面上的分歧,是源于不同时代的特点。在鲁迅的时代,“中国书”是僵化的,远离生活与时代,而当下在怀疑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下,曾被教条化的《论语》回归了现实生活的土壤。5.①价值及特点简介:《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具有文学性,如简约生动的人物塑造方法,运用日常景物作比等。②阅读方法指导:阅读《论语》,应与时代背景、个体经验相结合,在思考中形成个性化的体会,挖掘《论语》对当下生活的启示性意义4.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二“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这种崇高地位也令《论语》成为令人窒息的教条”“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可知,鲁迅认为,“中国书”大多观点陈腐、令人窒息,充满颓废和厌世的气息,不建议青年读中国书,而建议读更有生机活力的外国书。其实质是主张阅读与生活、时代密切相关的书。结合材料二“我们这个时代的好处是,那种教条化的传统已经被……摧毁,斯文扫地,烟消云散”“《论语》的经典地位早已被解构,去蔽”“这个时代,可以读《论语》了”可知,于坚认为《论语》已从教条僵化中解脱出来,获得鲜活的生命力,因此,这个时代能读《论语》了。其实质也是认为《论语》并没有脱离生活和时代,主张阅读与生活、时代密切相关的书。这是一种探究题,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根据以上内容,从“矛盾”与“不矛盾”两个角度切入分析均可。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①价值及特点简介:结合材料一“它能让人常读常新,随时翻开的时候也总会发现一些细节的微妙之处。究其原因,在于其文本的一种文学性特质”“作为言行录,《论语》中对于孔子在不同情境中的神态和表情的描写虽然简约,却十分生动可感”“《论语》的文学性,还体现在大量比喻手法的运用。如《子罕》篇中出现了两句以自然景物作比的句子”材料二“《论语》在中华文明中,曾经有着崇高地位”可知,《论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具有文学性,如简约生动的人物塑造方法,运用日常景物作比等。②阅读方法指导:结合材料二“读《论语》要思,要体会”“《论语》的经典地位早已被解构,去蔽”“这个时代,可以读《论语》了”论语》已从教条僵化中解脱出来,获得鲜活的生命力,因此,这个时代能读《论语》了。阅读《论语》,应与时代背景、个体经验相结合,在思考中形成个性化的体会,挖掘《论语》对当下生活的启示性意义6.CC.“这篇小说情节曲折离奇,跌宕起伏,在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中”错。这篇小说情节比较平淡,没有曲折离奇,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特点。7.DD.“语言华丽”错。应是语言朴实,具有很浓的乡土气息。8.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文章通过人物对话,议论评价,刻画了萧明具有新思想的青年精于指挥,领导大家抗日救亡的形象。②语言描写,体现了萧明的治军艺术,具有亲和力。③动作描写,刻画出萧明主动为大家担任警戒任务的身先士卒的形象。9.①结尾以简短的场景描写来反映战争的残酷,赋予了英雄以悲壮与崇高,给读者带来了心灵的震撼,丰富了读者的想象空间。②作者采用移情手法,描写了被屠村后死寂、惨烈的场景,渲染、衬托了战争的惨烈和英雄的悲壮,也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悲哀之情。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如“萧明,那小伙子也真行,本来是个学生,能和我们一样吃苦,没白念书”,一路上,他同游击队员们一样忍饥挨饿、饮风宿雨,受尽了辛苦。通过人物对话,议论评价,刻画了萧明具有新思想的青年聪明机智、勇敢善战,也精于指挥,领导大家抗日救亡的形象。②语言描写。如“弟兄们,我们就在这块石头上歇一歇吧。我到对面那个小山上去担任警戒,明天一早晨,我们也必得赶到王家堡子……”,萧明作为有理想、有文化的知识分子,书生从军,用“弟兄们”而不用“同志们”这一称呼,体现了萧明的治军艺术,具有亲和力。③动作描写。“谁也不注意萧明说完了话,怎样自己提了步枪,走下谷底,跨过小河,努力地躬下身子爬向对面的小山上去……”通过动作描写,刻画出萧明主动为大家担任警戒任务的身先士卒的形象。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①由“弹窝在每处显着贪婪地扩大;墙垣颓翻下去,像老年人不整齐的牙齿。茅草在各处飞扬着,屋顶开了不规则的天窗,太阳能够从这样孔洞投射下,照到死在炕底下的尸骸。小孩的头颅随便滚在天井中”可知,小说的结尾以简短的场景描写来描写不忍卒睹的扫荡后的村庄景象,不惜笔墨,直面淋漓的鲜血,表现“血写的事实”,反映战争的残酷,揭露鬼子的残暴和令人发指的罪行;描写时,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人如身临其境。赋予了英雄以悲壮与崇高,给读者带来了心灵的震撼,丰富了读者的想象空间。②由“没有死尽的狗,尾巴垂下沿着墙根跑,寻食着孩子或是大人们的尸身。到午间再也听不到山羊们带着颤动的鸣叫,也没有了一只雄鸡,麻雀子们很寂寞地飞到这里又飞到那里”可知,作者采用移情手法,描写了狗的仓皇,羊的悲鸣,麻雀的寂寞,表现了被屠村后死寂、惨烈的场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渲染、衬托了战争的惨烈和英雄的悲壮,也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悲哀之情。10.BEH句意:修炼个人操守,却不能建立功业,也没有立言传世,也可以不朽。“修于身”是状语后置句,意思是修炼个人操守,中间不能断开;“矣”是句末语气助词,其后应断开,因此选B;“不施于事”是状语后置句,意思是不能建立功业,中间不断开,应在“事”后边断开,因此选E;“不见于言”是状语后置句,意思是没有立言传世,中间不断开,应在“言”后边断开,因此选H。11.DA.正确。“如其礼乐”中的“如”是至于。句意:穆叔到了晋国。/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B.正确。句意: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废弃。/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C.正确。“师者,所以传道受业”中“所以”是用来。句意:这三者是让他们能不朽而存于世的原因。/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D.错误。“与《礼记》《乐经》《春秋》合称五经”错误。《乐经》属于六经,不属于五经。12.DD.“不在于他的德行,也不在于他的功业,而在于其不朽的言论”曲解文意。原文“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以为不敢望而及。而后世更百千岁,亦未有能及之者。其不朽而存者,固不待施于事,况于言乎”,可看出欧阳修认为颜渊之所以能不朽,不在于功业,也不在于立言传世,而在于他的德行无人能及。13.(1)鲁国有一位已故的大夫叫臧文仲,死了以后,他的言论仍存于世。(1)“先”,已故(1分);“既”,已经(1分);“立”,存(1分)。大意(1分)(2)这不是因为想要去和这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因为想向乡邻朋友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那个小孩子的哭声才这样。(2)“所以”,用来……(1分);“内”,同“纳”,结交(1分);“内交于孺子之父母”“要誉于乡党朋友”,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于孺子之父母内交”“于乡党朋友要誉”(1分);“要誉”,猎取荣誉(1分)。4.①都认为立德、立功、立言可以“不朽”。②立德是根本。(一点1分,两点3分)①材料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意思是最高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树立功业,再其次是树立言论,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废弃,这叫不朽。材料二“其所以为圣贤者,修之于身, 施之于事,见之于言,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意思是他们之所以成为圣贤,在于他们修炼操守、建事立业、建言立论,这三者是让他们能不朽而存于世的原因。据此看出,都认为立德、立功、立言可以“不朽”。②材料一“太上有立德”,意思是最高的是树立德行,材料二“修于身者,无所不获”,意思是修炼个人操守的人,没有什么是不能获得的。据此看出,立德是根本。参考译文:材料一:襄公二十四年的春季,穆叔到了晋国。范宣子迎接他,询问他说道:“古人有话说,死而不朽,这说的是什么?”穆叔没有回答。范宣子说:“从前我的祖先,从虞舜以上是陶唐氏,在夏朝是御龙氏,在商朝是豕韦氏,在周朝是唐氏、杜氏,晋国主持中原盟会的时候是范氏,恐怕所说的就是这个了吧!”穆叔说:“据我所听到的,这是世禄,不是不朽。鲁国有一位已故的大夫叫臧文仲,死了以后,他的言论仍存于世。大概说的就是这个吧!我听说,最高的是树立德行,其次是树立功业,再其次是树立言论,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废弃,这叫不朽。像这样保存姓、接受氏,来守住宗庙,世代不断绝祭祀,没有一个国家没有这种情况。这是官禄中大的,不能说是不朽。”材料二:草木鸟兽被称为物,众人被称为人,他们在世时虽然不同,但死亡时却是相同的,最终都会腐朽,消亡。而世人之中,有圣贤之人,本来也会由生到死,但他们与草木鸟兽及世人而不同的原因,就是他们即使死了也会不朽,而且时间越远,留存得愈久。他们之所以成为圣贤,在于他们修炼操守、建事立业、建言立论,这三者是让他们能不朽而存于世的原因。修炼个人操守的人,没有什么是不能获得的;在事业上施展的人,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立言著说的人,有的有这种能力,有的则没有这种能力。建立功业的人,未能立言传世也可以不朽。《诗经》《尚书》《史记》等著作中所记载的人,难道都是能立言传世的吗?修炼个人操守,却不能建立功业,也没有立言传世,也可以不朽。孔子的弟子中,有能建立功业的,有善于言论的。就比如颜渊这个人,他只是在穷宅陋巷曲肱而枕、受饥而卧罢了,在与人相处时又整天沉默寡言,像一个愚蠢的人。然而在当时孔门中众多子都推崇尊重他,认为无人敢期望比得上他。后世千百年来,也没有人能在德行上比得他。颜渊能够不朽而存于世的原因,本来就不是凭借他的功业,何况是立言传世呢?15.B16.①本诗颔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水中倒映的一轮明月,宛如浮图佛憨态可掬地卧在水底,从正面描写下元佳景,为下文表达“下元之感叹”张本。②《春江花月夜》中将月亮拟人化,写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离去,诗人用极具人情味的月光侧面烘托思妇的怀念之情。【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15.B.“颔联虚实结合”有误,这里诗人所见的高山、白云、湖水等都是实景,没有虚写。故选B。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手法和情感的能力。“山上白云横匹素,水中明月卧浮图”,意为:洁白的云就像白色丝绢环绕在山上,空中皎洁的月亮宛如浮图佛静静地映在寺院的湖水中。该诗句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水中明月卧浮图”一句中将明月比喻成“浮图”,写水中倒映的一轮明月,宛如浮图佛憨态可掬地卧在水底。这就从正面描写下元节的佳景,为尾句诗人感叹不知明年的今日谁还会忆起自己张本。《春江花月夜》中“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意为: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在离人的梳妆台。诗人用“月”来烘托她的怀念之情,悲泪自出。诗篇把“月”拟人化,“徘徊”二字极其传神:一是浮云游动,故光影明灭不定;二是月光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去。“月”怀着对思妇的怜悯之情,在楼上徘徊不忍离去,它要和思妇作伴,为她解愁。诗人用“徘徊”的“月”侧面烘托思妇的怀念之情。附:解析译文:十月十五日下元节在黄楼上观赏月亮,在酒席上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下元节的月色是这样美好,和今年中秋节的月色不应该不同,所以不用等到中秋节的月亮来照亮我座位的旁边。山上的白云在皎洁的月光的照耀下,就像横放的整匹的白色丝绢;水中明月的倒影,宛如憨态可掬地躺卧着的佛爷。想乘坐小船返回蜀地还没有想好,已经和朋友们约定要像范蠡那样功成身退。明年你们再次登临黄楼,欣赏美好的风景是,请问还会想到我吗?赏析这首诗写苏轼在下元日登临黄楼时的见闻情思。首联上句虚写,把眼前美好的月色和预想中的中秋节的月色比较,觉得中秋节的月色再美好,也不会和今日不同吧,用中秋节的月色来衬托下元日月色的美好。下句承接上文,联系到当年中秋正是红纱日的情况,自然有不用等中秋节的月亮来照亮座隅的结论。首联紧扣题目,极写下元日月色的美好,渲染出诗人和朋友一同赏月的良好氛围。颔联运用比喻修辞,将月光下的白云比喻为匹练、水中月影比喻为卧浮图,写景状物生动形象,也从侧面表现了月色的美好动人。以上两联同时运用寓情于景的抒情手法,通过景语委婉地表达了诗人观月时的愉悦和欣喜。颈联写月色感染下人物的心理与活动。望月而思乡怀人,诗人面对美好的月色,不由得想驾一叶扁舟飘然返回蜀地。但是,这个想法还没有敲定,美好月色也使朋友们沉醉,简直有遗世独立之感,于是相约要想范蠡一样功成身退逍遥五湖。通过人物的反应,表现了观月者尾联运用想象,设想明年下元日的情景,询问席间诸位好友,明年的今日还会忆起“我”这个太守吗?实际上,这一问要表达的意思是,不论别人是否会想起“我”,“我”一定会想起今日、想起今日的快乐时光。由眼前写到将来,运用虚写,委婉地表现了今晚月色的美好、赏月的快乐和诗人对此景此会此人的眷恋。总之,这首诗紧紧围绕观月展开,运用多种手法来虚写月色之美、观月之乐,笔触灵动洒脱,情感真挚感人,很好地完成了酬答这一写作任务。17.①风雨兴焉②吾往也③江流宛转绕芳甸④月照花林皆似霰⑤物有本末⑥事有终始⑦九层之台⑧起于累土18.(4分)①体型娇小(关键词“体型”“小”)②本土观赏鱼类(关键词“本土”“观赏鱼”)19.(4分)第①句可修改为:然而随着“鱼生”的转折;第⑤句可修改为:被发现后;第⑦句可修改为:遭到了人们的大肆捕捞。评分参考:序号准确,各给1分,修改正确各给1分。写出两处,即得满分。20.(2分)富有生活气息,具有浓浓的人情味。(每点1分)21.(4分)①“小”是指吴冠中的生活朴素、平易近人,“大”是指吴冠中的艺术造诣之高、声望之大;②“小”与“大”的对比凸显吴冠中淡泊名利的伟大人格。(每点2分)22.(4分)①原句用短句,将修饰语单独成句,状语后置,更能突出吴冠中对妻子无微不至的呵护;②原句修饰语使用更恰当,“寸步不离”对应“伴着”,突出陪伴时间之多,“平和而亲昵”对应“搀扶”,突出态度之亲和。(每点2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历史的眼光,要“远视”,不应只局限于当下,而应从一个纵向的时间维度去分析、判断。新闻的眼光,要“近视”,需要与时代脉搏贴得更近一些、再近一些。作为青年人,你觉得该以怎样的眼光看待身处其中的时代?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解析】材料中关键词是两种眼光:历史的眼光、新闻的眼光。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必然会对身边的人、事,乃至整个社会、时代进行不同程度地观察、思考,作文材料中的“两种眼光”更接近于观察、感受、体悟现实的两种方式。用“历史的眼光”去观察、思考现实,意味着要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其好处可能在于能使我们看问题更客观、更清晰。如古人所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历史的眼光看当下的现实可以具有超越性、前瞻性、未来性,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当下。回顾历史、着眼于未来,放在一个历史的维度去考量,很多问题更容易看清楚。公众号文字游戏厅新闻的眼光则要求我们紧贴时代的脉搏,与时代保持足够的温度。新闻强调及时性、新鲜性、敏锐性, 因此新闻的眼光往往可以让我们及时了解时代、社会的动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落伍、不掉队,与时俱进。正如古人所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青年人究竟该以怎样的眼光看待身处其中的时代,可以强调两种眼光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也可以在比较中强调其中一种眼光。【评分标准】基准分:44分。由于联盟校学生基础较好,平均分理应高些,以往阅卷平均分偏低。第一档(50—60):能准确理解两种眼光的内涵,辩证地分析出两种眼光之间的关系,在深入分析基础上鲜明提出观点。观点可以是两种眼光同等重要,不可或缺,也可以在分析两者关系的基础上更强调其中某种眼光的重要。切合题意,文体鲜明,论述有层次,体现严谨的思考逻辑过程和成果。论证有力。语言表达准确、流畅。第二档(44—49):基本能正确理解两种眼光的内涵,分析出两种眼光之间的关系,且观点明确、合理。文体特征较明确,论述恰当。第三档(36—43):只写其中一种眼光,对另一种眼光没有提及;对两种眼光内涵及关系的理解不是很恰当。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0-28 00:20:02 页数:9
价格:¥2 大小:56.75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