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上期10月月考高二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共同富裕”顾名思义,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富裕”,二是“共同”。“富裕”侧重经济效率,强调“做大蛋糕”,要求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达到一定水平之上,进入较为发达国家行列。衡量“富裕”的常用指标主要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总收入等。“共同”侧重社会公平,强调“分好蛋糕”,要求我国不同区域、群体和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降到一定水平之下,进入收入差距较为合理国家行列。衡量“公平”的常用指标主要有基尼系数、收入倍差等。正确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要避免对共同富裕的误读。常见的误读有三个:一是认为共同富裕任务清单仅剩“共同”任务;二是认为共同富裕是同步富裕;三是认为共同富裕是同等富裕。这些认识都是不正确的,以下我们逐一进行讨论。首先,在任务清单上,既有“共同”任务,也有“富裕”任务。客观地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探索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探索“富裕”的任务完成较好,探索“共同”的任务的完成还有待加强。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探索“富裕”的任务完成较好,但“富裕”仍是未完成的使命。因此,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一方面“共同”固然是重要任务,另一方面“富裕”也不可忽视。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强调“分好蛋糕”,同时仍要继续“做大蛋糕”。其次,在进度上,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而是有先后的富裕。把共同富裕片面理解为同步富裕,不仅不是科学的态度,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而且在现实中也行不通。总书记指出,我们实现14亿人共同富裕,“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时间上会“有先有后”,“不可能齐头并进”。 最后,在程度上,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而是有差异的富裕。如果把共同富裕片面理解为同等富裕,则不仅不是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且还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劳动者的个人劳动报酬要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平均主义,实行多劳多得,合理拉开差距”。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而是不同人群“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摘编自郑伟《全面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内涵要求》)材料二: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时代背景,当前我国推进共同富裕是在更为复杂的国际环境下进行的,要实现更为高远的战略目标。面对环境和目标两者的新组合,我们需要深入准确研判我国推进共同富裕的现状特征,特别是深刻把握这一事业面临的挑战,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形成回应方案提供逻辑起点。我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首先需要经济持续增长、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在内外部经济环境发生转变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动力迫切需要进行转换,即从主要依靠要素密集投入的粗放型方式转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的集约型方式,促使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实践来看,高增长背景下形成的经济制度和政策安排具有一定程度的“路径依赖”特征,这对新发展动能的形成和扩展带来了明显挑战,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速度和进程急需加快。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发展的一个表现是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发展成果分享的较大落差,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依然突出。以城乡差距为例,2022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为2.45倍,这明显高于主要发达国家,城乡财产性收入差距更是超过10倍,城乡基本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配置的落差也较为突出。这种分配差异不仅仅来源于社会成员的人力资本等差异,也来源于经济体制转型期的户籍、土地、社会保障制度因素。除了工资收入,以城市房地产、金融资产等为主要载体的资产因素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趋于增强,农民工进入城市之后普遍面临着身份转换和城市融入问题。新时代我国推进共同富裕,本质上是要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形成高水平组合。基于此,在实践中必须审慎关注和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如果过度强调机会公平,则公平包含着“奖勤罚懒”的激励效应,从而与效率提升相一致,但这很可能导致结果的“贫富悬殊”;如果过度强调结果公平,则公平包含的“平均主义”可能会对效率提升产生一定程度的抑制,尽管人们在发展成果获取上的落差相对较小。在实践中,现阶段我国需要将公平包含的机会公平、结果公平结合起来,警惕出现“公平抑制效率” 或者“效率替代公平”这两种情形,在公平和效率两者中进行任何一种“单项选择”都会影响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这意味着我国的共同富裕制度和政策必须凸显组合特征,通过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体现机会公平,通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着力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等体现结果公平。(摘编自高帆《共同富裕:现实问题与路径选择》)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富裕,主要看这个国家不同区域、群体和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是否合理。B.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探索“富裕”的任务完成较好,但是最终目标仍然未完成,不可忽视。C.要实现所有人都同时富裕起来,是违背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可能实现的。D.“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而是有差异的富裕,不同人群和地区的富裕程度会有一定的差异。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内外部经济环境发生转变的背景下,我国经济需要从主要依靠粗放型方式转向主要依靠集约型方式。B.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当前经济环境发生转变的需求。C.要处理好机会公平的问题,可以通过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以及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途径来实现。D.我国城乡收入的差距依然突出,工资收入和城市房地产、金融资产等资产因素是影响差距的主要因素。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人们对共同富裕的美好期盼的一项是()A.《礼记》:“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B.《道德经》:“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C.《周易》:“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D.《论语》:“如用之,则吾从先进。”4.立论和驳论是常见的议论方式,请结合材料一对其进行简要说明。5.从材料二中可看出,我国现阶段推进共同富裕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有哪些?请简要分析。【答案】1.A2.D3.D4.①材料一先阐释共同富裕的内涵,指出要正确理解其内涵,这是提出观点,是立论;②然后对共同富裕的三个错误认识逐一进行讨论,分别否定“认为共同富裕任务清单仅剩‘共同’任务”“认为共同富裕是同步富裕”“认为共同富裕是同等富裕”,是驳论。5.①推进共同富裕需要经济持续增长、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急需加快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速度和进程。②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存在矛盾,需要合理分享发展成果。③要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形成高水平组合,审慎关注和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主要看这个国家不同区域、群体和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是否合理”错误,结合原文“衡量‘富裕’的常用指标主要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总收入等”可知,“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富裕”的常用指标主要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总收入等,选项“看这个国家不同区域、群体和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是否合理”曲解文意。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工资收入和城市房地产、金融资产等资产因素是影响差距的主要因素”错误,结合原文“除了工资收入,以城市房地产、金融资产等为主要载体的资产因素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趋于增强”可知,是影响趋于增强,没说是“主要因素”,选项“主要因素”于文无据。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能力。结合原文“‘共同富裕’顾名思义,包括两方面的内涵……进入收入差距较为合理国家行列”可知“富裕”要求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达到一定水平之上,进入较为发达国家行列。常用指标主要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总收入等;“共同”侧重社会公平,强调“分好蛋糕”,要求我国不同区域、群体和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降到一定水平之下,进入收入差距较为合理国家行列。A.“黄帝正名百物,以明民共财”,黄帝能替各种事物命名,使百姓了解事物的名称,供给所需的财物。能体现人们对共同富裕的美好期盼。B.“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之道法,是减少有剩余的来补给不足的;而人类的法则却不是这样,是减少不足的来奉养有剩余的。统治者要想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要想保持安定的社会秩序,就应该将自然规律运用到社会中来。能体现人们对共同富裕的美好期盼。C.“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君子应当削减多余,用来增补不足,要测出财物的多少,做到公平分配。能体现人们对共同富裕的美好期盼。D.“如用之,则吾从先进”,如果要选用人才,我主张选用先学习礼乐再做官的人。这句话体现的是对人 才的选拔标准,没有体现对共同富裕的期盼。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特点的能力。结合原文“共同富裕’顾名思义……三是认为共同富裕是同等富裕。这些认识都是不正确的,以下我们逐一进行讨论”可知,先阐释共同富裕的内涵,指出要正确理解其内涵,这是提出观点,是立论;结合原文“首先,在任务清单上,既有‘共同’任务,也有‘富裕’任务”“其次,在进度上,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而是有先后的富裕”“最后,在程度上,共同富裕不是同等富裕,而是有差异的富裕”可知,然后对共同富裕的三个错误认识逐一进行讨论,分别否定“认为共同富裕任务清单仅剩‘共同’任务”“认为共同富裕是同步富裕”“认为共同富裕是同等富裕”,是驳论。【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结合“我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首先需要经济持续增长、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速度和进程急需加快”可知,推进共同富裕需要经济持续增长、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急需加快经济发展动力转换的速度和进程。结合“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存在矛盾,需要合理分享发展成果。结合“新时代我国推进共同富裕,本质上是要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形成高水平组合。基于此,在实践中必须审慎关注和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分析可知,要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形成高水平组合,审慎关注和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二)现代文阅读II(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树碑史鑫这碑不是石的,而是木的。具体来说,是一棵树,一棵柏树,立在村前的南山上。故事已经很老了,至少有八十年。故事里的人们,先是褪去了名,后来又褪去了姓,再后来,只剩下了性别。但那棵树,那棵柏树,越长越高,四季葱茏。站在树下,必须仰望,才能看见不断向天空延伸的树梢。故事的主角,是我大姑。小伙伴问我:“恁大姑叫啥?”“她没名。”我回答。 “没名?俺不信,没名还认定为烈士?”“真的没名,我大姑牺牲的时候,才六个月,还没来得及起名。”“那么,她就是无名烈士了?”“当然不是。她是我大姑,我亲大姑!”我有点儿急眼了。……我气呼呼赶回家,跟父亲谈及此事,我问父亲:“我大姑是怎么牺牲的?”父亲并未立刻作答,而是点燃一根烟,吧嗒吧嗒抽了起来,①我把那烟雾缭绕的形态暗暗地比作硝烟弥漫。“我也是听你爷爷讲的。由于汉奸通风报信,你爷爷所在的连队遭到鬼子追击。你奶奶怀里抱着你大姑,那时,你大姑才六个月,估计是饿了,你大姑哇哇大哭。这还了得,鬼子正追得紧,这一哭,岂不暴露目标了啊!”“那怎么办?”我追问道。“战士们都盯着你奶奶和她怀里的孩子,然后,又看看你爷爷,他的眉头蹙成一个疙瘩。说时迟,那时快。只几秒钟的工夫,你爷爷便做出一个决定,这个决定让你奶奶瞬间泪如雨下……”“什么决定?后来,到底怎样了?”我急得抓耳挠腮。“唉!我那可怜的姐姐啊!”父亲的话里带了哭音,“你爷爷的原话是,‘舍小家,保大家’,用你大姑的命,换整个连队的命。否则,整个连队不仅走不脱,而且将会全军覆没!”②说到这里,我看见父亲把烟头掐灭,咳嗽了一声,清了清喉咙。“你爷爷把你大姑从你奶奶怀里抱过来,对大家说,你们穿过这片密林,朝东走,我往西去,天黑前,咱们在弥河滩会合。说完,他大步流星向南山方向奔去。”后来,我证实了父亲的说法。南山的东北方向,确实有一大片苹果林,以此为界,穿过苹果林往东,是蜿蜒流淌的弥河以及河两岸密密匝匝的杨树林;苹果林的西面,则是乱石岗,越过乱石岗,就是南山。南山上杂木丛生,尤其是每年霜降前后的红叶,像一片熊熊燃烧的火海,又像层林尽染的血海,漫山遍野,一望无际的红啊!很容易令人溢出眼泪来。我看见,爷爷抱着他的第一个孩子,穿过乱石岗,走进红树林,像走进了火海,走进鲜血染成的红树林。孩子啼哭不止,枪声吆喝声也越来越近了,他不由得加快脚步,登上南山的一处高坡,这才停了下来。他把孩子搁在一块石板上,因为啼哭,孩子小脸通红,任由鼻涕眼泪在脸上滂沱。爷爷摸摸孩子的脸蛋,抹了一把泪,然后,迅速离开。有那么几秒钟,孩子似乎不哭了,可能因为不再颠簸了,又或许因为爷爷摸了一把她的小脸蛋,可是爷爷一走开,她的哭声更大了。鬼子很快就围了上来,定睛一瞧,原来只是个婴儿,这才发觉上当被骗了,穷凶极恶的鬼子端着明晃晃的刺刀,挑起地上的婴儿,然后狠狠地朝山石上摔去,随着一声凄厉的哭嚎,婴儿的声音消失在红树林里……毫无疑问,连队安全转移了,③但天黑前,爷爷并未跟连队会合。入夜之后,爷爷借助皎洁的月光,返回了南山,在那块大石板附近,他看见了被鬼子杀害的孩子,他浑身颤抖,掩面而泣啊。爷爷也知道, 此地不宜久留,他遵循入土为安的古训,把孩子就地掩埋。次日,附近的村民上山砍柴,发现了山石上凝固了的血迹,发现了一棵柏树下新添的一抔黄土。再后来,他们才了解到,我大姑牺牲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从未见过爷爷,在我很小的时候,奶奶也过世了。关于他们的故事,大都是从父亲或村里人口中了解到的。对我大姑的事情,他们所知甚少,毕竟那是一个仅在世上存在了六个月的婴儿;但是,她也是我所知道的我们那个地方年龄最小的烈士。八十年过去了,很多人和事都如过眼烟云,不复存在。但是,我跟父亲当年的那段对话,却牢牢地记了下来,当然,话题仍是关于我大姑的。“如果我大姑能够活下来,不知道爷爷会给她起个什么名字?”“你二姑叫金穗,你三姑叫银穗,你大姑……应该叫玉穗吧!”“玉穗?这个不好听,不如叫麦穗。”“小孩子,你懂什么?一边儿去!”父亲瞪着眼珠子,大声呵斥我。我想,虽然是假设,但是爷爷给我大姑起什么样名字,都是有道理的。我大姑牺牲时葬在柏树下,我们四代人居住在南山下的村庄里,长久地守着这片土地,都是有道理的。正如,红叶的红,是有道理的。我把那棵柏树当作我大姑的墓碑,逢年过节,我都登上南山看看我大姑,也是有道理的。④您说,对吗?大姑。(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篇写南山上的一座碑“不是石的,而是木的”“是一棵树,一棵柏树”,给人以新奇之感,并紧扣小说的题目“树碑”。B.小说写小伙伴对大姑的“质疑”以及村子里的人对爷爷、大姑的事迹的不了解,意在提醒人们赓续红色传统刻不容缓。C.“他的眉头蹙成一个疙瘩”,写出了爷爷此刻内心的煎熬;几秒钟之后,爷爷“便做出一个决定”则凸显他的牺牲精神。D.小说描写红叶“像一片熊熊燃烧的火海”“又像层林尽染的血海”,营造出悲凉的氛围,暗示了大姑悲剧性的结局。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子①中“烟雾缭绕的形态”被比作“硝烟弥漫”,暗示接下来父亲所讲之事弥漫着战争的气息。B.句子②中关于父亲的一系列动作描写,体现了父亲的刻意停顿和特别强调,引出下文父亲讲述爷爷的做法。 C.句子③中爷爷并没有按约定在天黑前和部队会合,是因为大姑被敌人杀害,他悲痛难当,深感愧对亲人,不愿前去会合。D.句子④使用第二人称代词“您”,转为面对面的倾诉,没有距离感,表现了“我”对大姑的无限的敬意。8.小说回忆与现实交织,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简要分析。9.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祭奠·颂扬·拷问;乙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柏树·载体。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答案】6.B7.C8.①既写出爷爷、大姑为革命所做出的牺牲,又体现出“我”对爷爷、大姑的崇敬之情,使主题意蕴更丰富深刻。②“我”以现实证实父亲的回忆,使小说内容更加真实。③回忆与现实交织,调节了叙事节奏,使情节更加紧凑。④回忆和现实灵活切换,形成了时空交错的艺术效果,增强了感染力。9.甲组:①本文叙写了六个月大的“大姑”为掩护部队转移而牺牲的故事,其安葬之处的柏树成了“碑”,四代人居住在柏树所在的南山脚下始终为之守护,这是一种对亲人的祭奠之情;②爷爷为掩护部队转移牺牲了自己的女儿“玉穗”,是对中华儿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大义与尊严的歌颂;③密林中的六个月大的婴儿,却逃不过鬼子冰冷的刺刀,体现了对战争中被磨灭的人性的拷问与反思。乙组:①小说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选择了柏树作为重要的载体;②当年大姑牺牲后,爷爷将她安葬在柏树下。多年后柏树高大葱茏,人们必须仰望它。③柏树承载着丰富的意蕴,如崇高的牺牲精神,亲人的悼念与守望,表达出人们对革命英雄主义的极高礼赞。【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村子里的人对爷爷、大姑的事迹的不了解”错,从原文“关于他们的故事,大都是从父亲或村里人口中了解到的”来看,村子里的人对爷爷、大姑的事迹是了解的;“提醒人们赓续红色传统刻不容缓”错,小伙伴们质疑大姑,是因为大姑与人们在时间上相距遥远,并且大姑又“没名字”,只是一名六个月大的婴儿,此处无中生有,故意拔高。故选B。【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C.“不愿前去会合”错,于文无据。从全文来看,爷爷返回是因为悲痛难当,对孩子不舍,同时也是遵循入土为安的古训,安葬孩子。故选C。 【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语言特色的能力。首先,小说回忆与现实交织,既写出爷爷、大姑为革命所做出的牺牲,如文中写道“你爷爷的原话是,‘舍小家,保大家’,用你大姑的命,换整个连队的命。否则,整个连队不仅走不脱,而且将会全军覆没”,又体现出“我”对爷爷、大姑的崇敬之情,如文章结尾“我把那棵柏树当作我大姑的墓碑,逢年过节,我都登上南山看看我大姑,也是有道理的”,使主题意蕴更丰富深刻。其次,由“这碑不是石的,而是木的。具体来说,是一棵树,一棵柏树,立在村前的南山上”“我把那棵柏树当作我大姑的墓碑,逢年过节……”可见,“我”以现实证实父亲的回忆,使小说内容更加真实。再次,文中对爷爷和大姑的回忆与现实相互交织,这样的叙述方式调节了文章节奏,使情节更加紧凑,也便于读者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最后,从表达效果看,文中回忆和现实灵活切换,形成了时空交错的艺术效果,文末“我大姑牺牲时葬在柏树下,我们四代人居住在南山下的村庄里,长久地守着这片土地,都是有道理的”几句更是凸显了一家人的凝聚力,这样的叙述方式增强了感染力,由此可增强读者的感情共鸣。【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谈观点、写评论的能力。甲组:首先,本文叙写了六个月大的“大姑”为掩护部队转移而牺牲的故事,其安葬之处的柏树成了“碑”,如文中写道“这碑不是石的,而是木的。具体来说,是一棵树,一棵柏树,立在村前的南山上”,由“我大姑牺牲时葬在柏树下,我们四代人居住在南山下的村庄里,长久地守着这片土地,都是有道理的”可以看出,四代人居住在柏树所在的南山脚下始终为之守护,这是一种对亲人的祭奠之情;其次,由“你爷爷的原话是,‘舍小家,保大家’,用你大姑的命,换整个连队的命。否则,整个连队不仅走不脱,而且将会全军覆没”可以看出,爷爷为掩护部队转移牺牲了自己的女儿“玉穗”,是对中华儿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大义与尊严的歌颂;最后,由“穷凶极恶的鬼子端着明晃晃的刺刀,挑起地上的婴儿,然后狠狠地朝山石上摔去,随着一声凄厉的哭嚎,婴儿的声音消失在红树林里……”可以看出,密林中的六个月大的婴儿,却逃不过鬼子冰冷的刺刀,体现了对战争中被磨灭的人性的拷问与反思。乙组:首先,小说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选择了柏树作为重要的载体,如文中写道“这碑不是石的,而是木的。具体来说,是一棵树,一棵柏树,立在村前的南山上”“我把那棵柏树当作我大姑的墓碑,逢年过节,我都登上南山看看我大姑,也是有道理的”;其次,由“次日,附近的村民上山砍柴,发现了山石上凝固了的血迹,发现了一棵柏树下新添的一抔黄 土”可以看出,当年大姑牺牲后,爷爷将她安葬在柏树下。多年后柏树高大葱茏,人们必须仰望它,如文中写道“但那棵树,那棵柏树,越长越高,四季葱茏。站在树下,必须仰望,才能看见不断向天空延伸的树梢”;最后,文中的柏树成了大姑的墓碑,并且“逢年过节,我都登上南山看看我大姑”,由此可见,柏树承载着丰富的意蕴,如崇高的牺牲精神,亲人的悼念与守望,表达出人们对革命英雄主义的极高礼赞。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共5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夫言用贤者,口也;却贤者,行也。口行相反而欲贤者之至不肖者之退也不亦难乎夫耀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树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树,无益也。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节选自《荀子·致士》)材料二:桓公问于管仲曰:“吾欲使酒腐于爵,肉腐于俎,得无害于霸乎?”管仲对曰:“此极非其贵者耳;然亦无害于霸也。”桓公曰:“何如而害霸?”管仲对曰:“不知贤,害霸;知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不信,害霸;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桓公:“善。”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注】中行氏:春秋时晋国掌权的六大家族之一。(节选自《说苑·尊贤》)材料三:马周,博州茌平人也。贞观五年,至京师,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时太宗令百官上书言得失,周为何陈便宜二十余事,令奏之,事皆合旨。太宗怪其能,问何,何对曰:“此非臣所发意,乃臣家客马周也。”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间,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说,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累除中书舍人。周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故动无不中。太宗尝曰:“我于马周,暂时不见,则便思之。”十八年,历迁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周既职兼两宫,处事平允,甚获当时之誉。又以本官摄吏部尚书。太宗尝谓侍臣曰:“周见事敏速,性甚慎至。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之,多称朕意。既写忠诚,亲附于朕,实藉此人共康时政也。”(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口行A相反B而欲贤C者D之至E不肖者F之退G也H不亦I难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任而不信”的“而”与《<论语>十二章》中的“人而不仁”的“而”用法含义相同。B.“务在明其火”中“明”与《<老子>四章》中的“自见者不明”的“明”含义不同。C.“舍于中郎将常何之家”的“家”与《兼爱》中“大夫各爱其家”的“家”含义不同。D.“帝大说”中的“说”和《五石之瓠》中的“客得之,以说吴王”的“说”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荀子使用“耀蝉”打比方,形象地阐明了“人主有能明其德者,则天下归之”的道理。B.针对桓公的疑问,管仲认为故意让酒肉腐坏,这样做不好,但并不妨害君主成就霸业。C.孔子认为假如中行氏没有看轻不肖的人,他们就不会产生仇恨,中行氏也就不会灭亡。D.太宗让百官上书谈论得失,常何上奏了马周给他讲述的二十多件事情,都合太宗心意。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仇之。(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十二章)(3)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五石之瓠》)14.材料二中,管仲对重视贤人有明确的态度。你认为材料三中唐太宗的做法体现了管仲的哪些态度?【答案】10.BEH11.A12.C13.(1)贤能的人知道他不能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贤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2)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虚饰浮夸。质朴和文采两方面兼备配合得好,这样才是君子。(3)宋国有个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物的人(或有个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物的宋国人),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漂洗丝絮为职业。14.①太宗知道马周有才能,于是授予他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等官职,这体现了“知而用之”。②对马周推荐的人才,太宗都很满意,这体现出“任而信之”。【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口头上和行动上相反,却想要贤能的人前来,不贤的人退去,不也是很难的吗?“而”是连词,表转折,其前B处断开;“贤者之至”与“不肖者之退”对应,故中间E处断开; “也”是句末语气词,后面H处断开。【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错误。转折,却/假设,如果。句意:委以重任了却又不肯信任。/做人如果没有仁德。B.正确。形容词使动,使……明亮/形容词作动词,彰明。句意:只要务求使他的火光明亮。/做事情只看得见自己,根本就不可能明辨事理。C.正确。家庭/卿大夫的封地。句意:住在中郎将常何家里。/大夫各自爱自己的封地。D.正确。高兴/使……高兴,取悦。句意:太宗非常高兴。/这个客人买到药方,就去取悦吴王。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假如中行氏没有看轻不肖的人,不肖的人就不会产生仇恨,它就不会灭亡了”错误。由原文“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可知,中行氏灭亡的原因是中行氏尊重贤能但是不能重用他们,轻视不贤之人却不能罢免他们。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不己用”,宾语前置句,应为“不用己”,不能重用自己;“贱”,看不起;“仇”,仇恨。(2)“野”,粗野,鄙俗;“史”,虚饰,浮夸;“彬彬”文质兼备的样子。(3)“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宋人”,有个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物的宋国人;“龟”同“皲”,皮肤冻裂;“洴澼絖”,漂洗丝絮。【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由原文“太宗即召之,未至间,遣使者四辈敦趣。及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累除中书舍人”可知,唐太宗知道马周世一位有才能得人,就重用他,授予他官职,这体现了管仲“知而用之”的观点。由原文“太宗尝谓侍臣曰:’周见事敏速,性甚慎至。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言,朕比任使之,多称朕意。既写忠诚,亲附于朕,实藉此人共康时政也。’”可知,唐太宗重用马周之后,对他非常地信任,任用马周推荐的人,想要依靠马周来共同地把政事办好,这体现了管仲“任而信之”的观点。参考译文:材料一: 君主的忧患,不在于不谈论任用贤人,而在于不能确实一定(坚决地)去任用贤人。谈论任用贤人,是口头上的;退却贤人,是行动上的。口头上和行动上相反,却想要贤能的人前来,不贤的人退去,不也是很难的吗?用火光照蝉捕捉的人,只要务求使他的火光明亮,摇动树身罢了;如果灯火不亮,那么即使摇动树身,也毫无用处。现在君主中如果能够彰明自己德行的,天下就会归顺,像蝉归向明亮的火光一样。材料二:齐桓公对管仲说:“我想使酒在酒器中变坏,肉在砧板上腐烂,这样做对治国无害吧?”管仲说:“这种过分的做法虽然不好,但对治国也无害。”齐桓公问:“怎么做会危害霸业呢?”管仲说:“不能识别人才有损于霸业;知道是人才却不能恰当地任用,有损于霸业;任用了却不能委以重任,有损于霸业;委以重任了却又不肯信任,有损于霸业;信任却又让小人从中掺和,有损于霸业。”齐桓公说:“好的。”子路问孔子说:“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子路说:“晋国的中行氏尊重贤能,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他的灭亡是什么缘故?”孔子说:“中行氏尊重贤能但是不能重用他们,轻视不贤之人却不能罢免他们;贤能的人知道他不能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贤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贤能的人埋怨他,不贤之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起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受灭亡,能办得到吗?”材料三:马周是博州茌平人。贞观五年时,他到京师长安,住在中郎将常何家里。当时唐太宗李世民让文武百官上书讲政事的得失,马周替常何陈述了有利于国家百姓的二十余件事情,让常何上奏朝廷,事事都很符合太宗心意。唐太宗对此事感到很奇怪,就问常何,常何回答说:“这些都不是我想出来的,都是属下的食客马周所提出的。”唐太宗当天就召见马周,马周没到达的期间,曾四次派遣属下去催促。等到马周前来拜见,与他谈话,太宗非常高兴,下诏让他入值门下省。第二年,又拜马周为监察御史,马周接受了命令,并且很胜任这一职务,后来升迁到中书舍人。马周机敏善辩,擅长于陈述奏章,对事情了解得很清楚,所以讲的话都符合实际。太宗曾说:“我对马周只要一刻不见面,就很想念他。”贞观十八年,马周一直升迁到中书令,兼任太子左庶子,身兼朝廷和东宫的官职,他处理事情公平允当,很受当时人赞誉。后来又兼代吏部尚书职务。太宗曾对侍从的大臣说:“马周看问题敏捷,办事慎重周到。至于评论人物,能秉公直言,我近来任用他所推荐的人,多数都能合我的心意。他既然竭尽忠诚,亲近依附于我,我定要依靠他来共同地把政事办好。”(二)古代诗歌阅读(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大人诗① 陆九渊②从来胆大胸膈宽,虎豹亿万虬龙千,从头收拾一口吞。有时此辈未妥帖,哮吼大嚼无毫全。朝饮渤凝水,暮宿昆仑巅。连山以为琴,长河为之弦。万古不传音,吾当为君宣。【注】①大人诗:一作“少时作”,为诗人17岁时作。②陆九渊,南宋思想家、教育家,继承了孟子的“大体”思想,将《孟子》列入“四书”;创立“心学”,主张“心即理”“立大志,做大人”等。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诗的题目和内容都可以看出,诗人陆九渊少年时期就有非同寻常的志向。B.诗人表达胸襟开阔时以强衬强:即使咆哮大嚼的虎豹虬龙,也会遁逃避之。C.“朝饮”二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连山”二句运用比喻手法,想象奇特。D.本诗先用七言后用五言,不求每句字数的一致,便于抒发自由奔放的情感。16.少年陆九渊的“胆大”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分析。【答案】15.B16.①吞吐万物的气概:诗人说自己胸襟宽广,能够吞下亿万虎豹虬龙,并咆哮大嚼。②超越自然的气势:诗人说能把山连成琴,能把黄河作为弦。③宣扬孟子思想的雄心:诗人说自己可以把“万古不传”的孟子的思想传扬下去。【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B.“即使咆哮大嚼的虎豹虬龙,也会遁逃避之”错,“哮吼大嚼无毫全”的意思是,对那些不老实的虎豹和虬龙,我会大声呐喊,大口咬嚼它们,一点不剩。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①吞吐万物的气概:“从来胆大胸膈宽,虎豹亿万虬龙千,从头收拾一口吞”诗人说自己胸襟宽广,能够吞下亿万虎豹虬龙,那些不老实的虎豹和虬龙,会大声呐喊,大口咬嚼它们,一点不剩。②超越自然的气势:“连山以为琴,长河为之弦”诗人说能把山连成琴,能把黄河作为弦,夸张中体现其非凡的气度。③宣扬孟子思想的雄心:“万古不传音,吾当为君宣”中“君”指的是孟子,诗人说自己可以把“万古不 传”的孟子的思想传扬下去,可见其“立大志,做大人”的雄心壮志。(三)名篇名句默写(共1小题,7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02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30周年纪念日,我们可以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赞颂他同学少年时的远大志向。(2)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同时家庭也是社会的细胞。《大学之道》中强调对待国家与家庭的关系,我们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荀子在《劝学》中用“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来阐明做事情要有坚定的毅力,积少成多,只有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伟大事业的道理。这与《老子》四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答案】①.士不可以不弘毅②.见贤思齐焉③.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④.欲治其国者⑤.先齐其家⑥.千里之行⑦.始于足下【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写法,如“弘毅”“焉”“省”“欲”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以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巨变为社会背景,①以边塞诗人高适的回忆为主线,②以高适、李白、杜甫、王维等唐代举世闻名的著名诗人的人生际遇及其诗歌为载体,③传递的诗人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互交织的家国情怀。④截至到7月31日,该影片的票房已破15亿。⑤取得这样的成绩,⑥除了影片自身的综合质量之外,⑦还得益于影片前期的营销方式——跟着电影背唐诗。电影中的唐诗无疑是观众欣赏影片的重要因素,但是,如果A,恐怕不能全面地领略其中的诗意和其背后的意蕴。著名学者王宁说:“唐代诗歌繁荣既是乐舞繁荣的前提条件,也是其现象表征。”这种观点说明了诗乐舞之间无法割裂的紧密关联,同时也启示我们在欣赏这部影片时,B。影片中,音乐、舞蹈与唐诗共同诉说着诗人的情怀与命运以及大唐的辉煌与没落。唐代很多诗人都熟悉乐舞,在吟诗时常会奏乐起舞。这种诗乐舞结合的表演场景在影片中很常见,对刻画人物性格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李白拨奏琵琶为舞动的胡姬伴奏并吟诗。这种场景将李白豪放洒脱、豁达不羁的性情刻画得C。诗人还会借助乐舞表达个人的内心情感等。在流传至今的唐诗中,描写乐 舞表演的诗句D。在影片《长安三万里》选用的四十八首唐诗中,有二十首都包含与乐、舞有关的诗句。例如,高适目睹了汪伦与一群舞者踏歌送别李白的场景,正如李白《赠汪伦》诗中所写:“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18.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1)请在文中A、B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请在文中C、D两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1)A仅从唐诗的角度来欣赏这部电影B应将唐诗与乐舞结合。(2)C淋漓尽致D不胜枚举19.第②句,可修改为:以高适、李白、杜甫、王维等唐代举世闻名的诗人(或“以高适、李白、杜甫、王维等唐代的著名诗人”)的人生际遇及其诗歌为载体;第③句,可修改为:传递了诗人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相互交织的家国情怀;第④句,可修改为:截至(或“截止到”)7月31日。【解析】【18题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A处,根据前后的语境,此处承接前面提到的话题“电影中的唐诗”,后文说“不能全面地领略其中的诗意和其背后的意蕴”,可知此处指仅从唐诗看电影,可填写“仅从唐诗的角度来欣赏这部电影”;B处,根据前面的语境“说明了诗乐舞之间无法割裂的紧密关联”,则此处的启示是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可填写“应将唐诗与乐舞结合起来”。(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C处,根据前面的语境,将李白豪放洒脱、豁达不羁的性情刻画得生动从分,可以填写“淋漓尽致”。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D处,根据后面的语境说描写乐舞表演的诗句很多,可以填写“不胜枚举”。不胜枚举:指无法一一全举出来,形容数量很多。【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句②“举世闻名的著名”语意重复,可删去“著名”或“举世闻名”;语句③“传递的……”中途易辙,可将“传递的”修改为“传递了”; 语句④“截至到”句式杂糅,可修改为“截至”或“截止到”。(二)语言文字运用II(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站在旗津岛的海水浴场,看汪洋大海,宽阔无边的波涛,一排又一排地奔袭冲撞而来,也像是一座座山峦奔涌到你面前,崩塌溅落成美丽的水珠。极目远眺,恣肆沸腾的海水,没有尽头,没有边际线,真的是白茫茫水天一色。多么壮丽雄奇的大海!看,那海水是任何大江大湖都不能比拟的,它气势雄壮令人惊骇,它碧蓝得深不可测,它美丽魅惑使你晕眩。旗津岛像一把长长的利剑,又像一条长长的门闩,横卧在港湾前,守卫迎送来来往往的船只。从旗津岛看港湾沿岸码头停泊的轮船,一排排列队整齐,高举的起重机杆似乎显得遥远渺小,可见港湾是多么开阔水深,又有多少巨轮可以自由轻松驶入驶出。这不,说话间,一艘庞然大物快速驶来。漆黑的船身、大红的轮底,旁若无人地长驱直入,像是急着回家赶路那样轻快。“你爷爷原来就是在这样的轮船上服务,对工作很尽责。”我对儿子说。20.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中的“一排又一排”和“一排排”语意相近,亦有不同。请简要分析。21.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看”字后面第一个逗号的表现力。【答案】20.①两词都有“一排一排”的意思,都是指很多排。②“一排又一排”加一“又”字,表现出波浪一排一排之间有时间间隔,准确地表现了波浪连续不断、层次分明涌上岸的动态。③而“一排排”则表现的是停泊在码头的轮船静态地排在一起的状态,更强调轮船的整齐程度、数量众多、空间上相连相接的特点。21.①逗号使“看”独词成句,领起下文四句,引起读者关注;②加强语气,突出强调大海气势雄壮、碧蓝美丽;③读来简洁有力,使上下文长短句结合,错落有致;④停顿加长,更便于作者抒发情感,增强现场感。【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结合“一排又一排地奔袭冲撞而来”可知,“一排又一排”是“一排一排”意思,但是“又”字写出了动作有先后之分,有时间上的间隔,这里面写到宽阔无边的波涛一排又一排地奔袭冲撞而来,写出了波涛之间的间隔,准确地表现了波浪连续不断、层次分明涌上岸的动态。结合“从旗津岛看港湾沿岸码头停泊的轮船,一排排列队整齐”可知,“一排一排”也是“一排排” 的意思,写出了码头上的轮船排列、停靠在那里,是一种静态描写,更多地表现了数量众多、空间上相连相接的特点。【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看”后面加了逗号,使得“看”这一动词独立成句,“看”的内容是“那海水是任何大江大湖都不能比拟的,它气势雄壮令人惊骇,它碧蓝得深不可侧,它美丽魅惑侠你晕眩”,所以“看”字领起下文,引起读者的关注。“看”,后面加了逗号,起加强语气的作用,突出强调后面看的内容“那海水是任何大江大湖都不能比拟的,它气势雄壮令人惊骇,它碧蓝得深不可侧,它美丽魅惑侠你晕眩”,即突出强调大海气势雄壮、碧蓝美丽。“看”字后面加了逗号,独立成句,读来简洁有力,而后面看的内容为四个长句,即“那海水是任何大江大湖都不能比拟的”“它气势雄壮令人惊骇”“它碧蓝得深不可测”“它美丽魅惑使你晕眩”,使上下文长短句结合,错落有致。“看”后面加了逗号,使得“看”这一谓语和后面的宾语断开,停顿加长,增强现场感。四、写作(60分)22.作文。退出朋友圈,卸载社交视频软件、新闻推送软件、智能搜索引擎……这使人们离这个世界更远了还是更近了?你对这一问题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退至世界之中“世界”这个概念对于曾经人们而言是如此大而遥远:山的对面、海的彼岸是遥远的未知。如今信息技术的发达却将世界各地的人事景物展现在人们眼前,让人们感到无比接近这个世界。然而在这种“地球村”的浪潮中,有人却退出朋友圈,卸载社交视频软件、新闻推送软件、智能搜索引擎,仿佛要将自己隔离起来,离这个世界渐远。乍看之下,这些信息技术让我们对亲友、身边的陌生人,乃至来自世界另一隅的陌生人的生活看得更清晰,了解得更细致,切断这些便远离了他人的生活,也远离了这个包含了无数生活片段的世界。然而,我们更该深思网络技术到底为我们展现出了怎样的世界?我们所谓的“远近”的本质又由什么定义? 网络呈现出的世界大体有两种:一种是经过他人审视而选择展示的生活片段。如朋友圈与社交视频软件中发布的一些内容。另一种是对世界与事件的客观描述。如一些新闻推送和智能搜索引擎提供的信息。我们原本或许认为了解这些内容、这些信息便是了解了世界,走近了世界。可是真正的接近世界是需要我们的心灵切实地、自主地关照它,并在行动与生活中与之交互。反观网络呈现的世界并无一种可以为我们带来这种接近,他或让我们落入他人刻意选择后的片面的视角;或让我们如《无处安放的同情》中说的那样,对远处的人事报以同情,却对身边生活的责任不顾,终使人情凋零为客观陈述式的冷漠。碎片化或冷漠的世界呈现方式反而让人们远离这个世界。此时,有些人的退出或卸载便只是出于看到了信息技术竖起的障壁,而欲打破它走近真正的世界。他们中大抵有人过上了梭罗式的精神生活,在心灵的瓦尔登湖畔退守着一份专注的关照。在对生活的真正体悟与从自身生发出的思考中接近这个世界,看见完整的生活并真诚的爱它。这不得不使我们再度反思:“这个世界”是一种怎样的存在?事实上,世界并非是很多段生活的拼合,也并非简单地将生命的相加,而是如柏格森所指出的,是一个整合的存在。既是如此,网络技术对它的展现永远只是一种“展现”。而永远无法引向这个整合本身,如此又如何使我们接近它呢?而当我们暂时放下这些媒介,离开这看似全息的玻璃罩,我们才能将自己的生命回归世界的整合之中,进入它的内部也离它更近了。当然,我们也应明确这种接近绝非仅仅来是退出和下载的行为。如果我们切断自己与网络信息的关联,却又将自己封进自我中心主义偏狭而冷漠的壳,固步自封则无异于反而远离了这个世界。只有我们真正的感知,真正的全身心的投入,才可能使我们走近这个世界。星尔克曾认为人与物皆是无限地孤独才退至生命深处,在那里建立了联系。面对现今的世界或许亦然,看似远离的退一步实则让我们退至世界之中,离这个世界更近了。【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中引出了一个问题,退出朋友圈,卸载一些相应软件,是让人们离这个世界更远了还是更近了呢?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朋友圈、社交视频软件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人感觉离这个世界更近。新闻推送软件、智能搜索引擎可以让我们随意搜索,更早更快地了解这个世界有什么大事发生。我们每天看朋友圈,每天使用一些软件或搜索引擎,看似离世界更近,但是,这些都是借助网络世界的,与现实世界比较,还是有些虚拟。这时候,需要我们思考,什么是离世界近?怎样才能离世界更近? 关于离世界远与近的问题,是这个作文的核心问题,写作时要紧紧围绕这个来写。比如,当我们翻看朋友圈,可以最早了解朋友的动态,哪怕这个朋友远在重洋,相隔万里;当我们使用一些社交软件时,即使远隔重洋,也可以面对面交流;当我们打开新闻搜索引擎,世界大事,尽收眼底。这样,我们距离世界就近了。但是,我们当我们使用互联网时,好像隔离了身边的人或事,实际上近的人或事反倒是变远了。也就是说远与近是相对的,并且是互相转换的。因此,写作时,可以针对材料中所给的问题谈你对世界远与近的认识,写作时尤其需要注意思辨性,因为远与近是相对的,甚至有的时候就是一个心理上的问题。立意:1.咫尺能成天涯。2.天涯也能近在咫尺。3.最远的你也能有最近的爱。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0-27 23:45:02 页数:20
价格:¥2 大小:51.1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