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成都市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3——2024学年度高一上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文学意境论早在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见端倪,盛唐北后开始全面形成。相传王昌龄作的《诗格》中,甚至直接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但他当时的意思,只是诗境三境中的一境。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奔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晚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这段话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分析了意境创造的三个层次。认为要写好“物境”,必须心身入境,对泉石云峰那种“极丽绝秀”的神韵有了透彻了解之后,才能逼真地表现出来;描写“情境”需要作者设身处地地体验人生的娱乐愁怨,有了这种情怀,才能驰骋想象,把握情感,深刻地把它表现出来;对于“意境”,作家必须发自肺腑,得自心源,这样的意境才能真切感人。他还探讨了意与景的关系,提出“诗一向言意,则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亦无味。事须景与意相兼始好”。这些都是前无古人的深刻见解。王昌龄之后,诗僧皎然又把意境的研究推进了一步,提出了诸如“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取境”等重要命题,全面发展了意境论。中唐以后,刘禹锡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观点,晚唐司空图对此加以生发,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观点,进一步扩大了意境研究的领域。至此,意境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构架已经确立。总的来说,它有两大因素、一个空间,即情与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这就是所谓“境”。 此后,意境论逐渐成了我国诗学、画论、书论的中心范畴,历代都有学者文人对它作补充、发挥,清末王国维曼意境论的集大成者。可是,由于意境概念历经了千余年的沿革变化,更由于南宋以后意境与境界概念的混用,其内容更为丰富复杂。有人统计它几乎有四大类十种以上的涵义和界说。主要是“情景交融”说,“典型形象”说,“想象联想”说和“情感气氛”说。总境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综合性概念。理论发展的教训告诉我们,当一个概念被引申得无所不包时,也就失去了理论意义。所以,我们主张以意境创立时的基本意义为准,来界定意境概念的内涵,让意境作为一个表意单纯的概念进入现代文艺学,而把此外的诸多含意,让给更为宽泛的概念“境界”去承担,从而区分“意境”与“境界”的不同。这样,我们才能对意境作出适当的界说: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摘编自《文学理论教程:意境的形成与界定》)材料二: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意境创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由于它直接关系着意境的生成,所以古人在这方面研究得十分深透。宋代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中说:“情景相融而莫分也。”王夫之论述得更为精要。他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又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他们揭示了情景交融的两种主要表现方式。如果把居于二者之中的也算作一类,那么,我们就有了种情景交融的不同类型:第一种是景中藏情式。在这一类意境创造中,作家藏情于景,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得情深意浓。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全是对客观景物的具体描写,字面上一点也没有透露出对友人的态度。但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第二种是情中见景式。这种意境的创造方式,往往是直抒胸臆。有时不用写景,但景却历历如现。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行路难三首》、陆游的《示儿》等名篇,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创造了意境。第三种是情景并茂式。这一类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型,抒情与写景在这里达到了浑然一体的程度。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欢畅明快,一气流贯:先是诗人为收复蓟北的消息激动得老泪纵横,接着见妻儿都消失了愁容,才觉自己激动过分而失态了。于是漫卷诗书欢喜若狂,实际上又失态了。但诗人于狂欢之中放歌纵酒,手舞足蹈,畅想回家的路线,浑然不知自己已像一个天真烂漫的儿童。诗中处处情态毕现,情景并茂,自然天成。(摘编自《文学意境的特征之情景交融》)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中的概念,王昌龄在《诗格》中直接使用了这个概念,标志着文学意境论的全 面形成。B.王昌龄探讨了意与景的关系,认为一味写景和一味言情都“无味”,只有景和情融合在一起才“得其喜矣”。C.刘勰、钟嵘、王昌龄、诗僧皎然、刘禹锡、司空图等人的不断拓展和生发,使意境论确立了基本内容和理论框架。D.意境的概念由于历经千余年的沿革变化,内容变得丰富而复杂,有人统计它几乎有四大类十种以上的涵义和界说。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意境论在古代逐渐成了诗学、画论、书论的中心范畴,历代都有学者文人对它作补充、发挥,其中王国维是集大成者。B.材料一认为“意境”和“境界”是有区别的,“境界”比“意境”的概念内涵更为宽泛,也承担了更多的含意。C.材料二介绍了情景交融的类型:景中藏情、情中见景和情景并茂。用这三种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形式就可以写出上乘的作品。D.范晞文和王夫之的论述都认为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方式,而且好的诗人还能够做到“景中生情,情中含景”。3.下列选项,属于“情中见景式”的一项是()A.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B.范仲淹的《岳阳楼记》C.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D.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4.如何理解晚唐司空图提出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5.根据材料二内容,谈谈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七)》“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属于哪种意境创造类型,并进行具体分析。【答案】1.B2.A3.C4.①第一个“象”和“景”指诗歌作品中直接描写的物象和景象。②后一个“象”和“景”则是指由此引发的读者多方面联想所营造出的新的意象和意境,新的审美想象空间。5.①这首诗属于景中藏情式。全诗都在写景,初夏景色如画:杨花撒满小径,荷叶点缀小溪,竹笋暗生,小凫雏傍母而眠。② 景色和画面中虽无一处涉及情字,但景中藏情、融融初夏之意扑面袭来,充分表达了诗人的喜悦心情和闲适自得之意。【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王昌龄在《诗格》中直接使用了这个概念,标志着文学意境论的全面形成”错误,原文说“相传王昌龄作的《诗格》中,甚至直接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但他当时的意思,只是诗境三境中的一境”,由此可知,王昌龄直接使用的概念并不是我国古典文论中提到的“意境”概念,也不能标志着文学意境论的全面形成,选项与原文表意不符。C.“拓展和生发”错误,原文说“文学意境论早在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诗品》中已见端倪”,文学意境论在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只是“已见端倪”,而不是“拓展和生发”。D.“意境的概念由于历经千余年的沿革变化,内容变得丰富而复杂”错误,原文是“由于意境概念历经了千余年的沿革变化,更由于南宋以后意境与境界概念的混用,其内容更为丰富复杂”,所以“历经千余年的沿革变化”不是“内容变得丰富而复杂”的全部原因。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历代的学者文人都对它作补充、发挥”错误,范围扩大。原文是“历代都有学者文人对它作补充、发挥”,不是历代的学者文人都对它作补充、发挥。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和理解观点的能力。A.《沁园春·长沙》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属于情景并茂式。B.《岳阳楼记》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属于情景并茂式。C.《登幽州台歌》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属于情中见景式。D.《归园田居(其一)》借意象描写田园之美,抒发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喜爱,属于情中藏情式。故选C。【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意,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材料一说“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共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晚唐司空图提出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第一个“象”和“景”指诗歌作品中最浅层次的直接描写的物象和景象。“描写‘情境’需要作者设身处地地体验人生的娱乐愁怒,有了这种情怀,才能驰骋想象,把握情感,深刻地把它表现出来”“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相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后一个“象”和“景”则是指由此引发的读者多方面联想所营造出的新的意象和意境,新的审美想象空间。“晚唐司空图对此加以生发,提出了……,进一步扩大了意境研究的领域。至此,意境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构架已经确立”,司空图的观点进一步扩大了意境研究的领域,有助于意境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构架的确立。【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以及个性化解读的能力。首先分析杜甫的《漫兴(其七)》: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景中状物,而景物相间相融,各得其妙。诗中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初夏风景图:漫天飞舞的杨花撒落在小径上,好象铺上了一层白毡;而溪水中片片青绿的荷叶点染其间,又好象层叠在水面上的圆圆青钱。诗人掉转目光,忽然发现:那一只只幼雉隐伏在竹丛笋根旁边,真不易为人所见。那岸边沙滩上,小凫雏们亲昵地偎依在母凫身边安然入睡。全诗都在写景,春色如画。景色和画面中虽无一处涉及情字,但景中藏情,融融春意扑面袭来,前两句明写杨花、青荷,已寓林间溪边之意,后两句则摹写雉子、凫雏,但也俱在林中沙上。前后关照,互相映衬,于散漫中浑成一体。这首诗充分表达了诗人热爱春天的喜悦心情和闲适自得之意。结合材料二“第一是景中藏情式。在这一类意境创造中,作家藏情于景,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得情深意浓”等相关表述,这首诗属于景中藏情式。(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声音张炜芦青河口那围遭儿树多。大片大片的树林子,里面横一条小路,竖一条小路,非把人走迷了不可。因此河边的各家老人都常常告诫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姑娘:没事儿,千万不要往林子深处走!可二兰子倒蛮不在乎,她常钻到林子深处割牛草。大弟弟忙着复习考大学,小弟弟要进重点班,惟独她不被看重,忙里忙外,出工前还得去割一大早的牛草。割就割吧,她没上几天学,管“大”念“太”, 常常忽略中间那“一点儿”,还不得割牛草吗?好在二兰子还从没有迷过路。早晨,还是很早的时候就进林子了。地上的草叶儿嫩极了,一簇一簇,顶着露珠儿,闪着亮儿,二兰子还不割吗?不割!不割!她继续往前走着……地上的草叶儿墨绿墨绿,又深又密,简直连成片儿了,二兰子还不割吗?不割!不割!她还是往前走……又穿过几排杨树,跨进了杂树林子。看吧,这里的草叶儿才叫好呢!青青一片,崭新崭新的,叶片儿宽板板,长溜溜,就像初夏的麦苗儿。二兰子举起手里那把雪亮亮的镰刀,镰刀刃儿锃亮锃亮,反射着阳光,耀得她眯起了眼。四周空荡荡的,一个人也没有,她脸儿红红的,四面儿瞧瞧,心里一热,不知怎么脱口喊了一声:“大刀唻——,小刀唻——……”二兰子听到自己那声音了,听那尾音儿;这尾音拖得特别的长。奇怪的是,它好像飞到了老远的地方,又从那儿折回来。声音已经变了。二兰子听着愣住了!她一个字一个字地分辨着:是哪个小伙子在老远的地方接着喊哩!听听,他还在喊哩——“大姑娘唻——!小姑娘唻——!”二兰子赶紧藏到了一丛灌木后边。她听出那声音是从远远的河西岸传过来的,听那调儿,还是喊的普通话。二兰子小声骂一句“该死的”,就弯下身子割草了。这天晚上,二兰子回家后怎么也睡不着。这都怨那月亮太亮了些,把个窗外的树叶照得绿莹莹的,怎么能让二兰子不去想那树林子、那树林子里的草?她想:“割吧,割吧,割到找婆家!”她想来想去,竟觉得河西岸那青草一准会比河东岸的多——河东岸那青草原来不算多,也不算嫩!……天亮以后,她踏过一条独木小桥,进了对岸的林子了。林子里的鸟儿也许吵累了,四周静得很,空荡荡的林子里,只有她那挥动镰刀的嚓嚓声。割了一会儿,她听到了有人在不远的地方喊了一声。她不知怎么有些慌乱,绕过了几丛灌木,偷偷地趴在树枝下看着。她终于看到一棵皮黑如铁的老弯榆下,正有个人面向河东,用力地喊着。“是他了!是他了!”二兰子心里叫了一声,随手用镰刀狠劲儿扫了一下跟前的灌木丛。树丛发出了一阵“啪啦啦”的响声。那个人赶紧转回身来。二兰子看真切了,也差点儿喊叫出来——这哪里是个小伙子啊:矮矮的个子,瘦干干的脸;一双眼睛陷得有点深,上眼皮和眉骨处有一道深纹儿。他挺直身子站立着,那头颅也要往前探出一截儿——他是个罗锅儿!二兰子大失所望,觉得他就和身边那棵老弯榆差不多。他大概有二十八九岁了吧?她惊讶得嘴巴张得老大。罗锅儿看到了二兰子,一下子怔住了!他把身子久久地贴到老弯榆上,让粗粗的树干挡住自己的脸。呆了好长时间,他才不得不从树后走出来。他们都默默地割牛草,谁都不说什么话。小罗锅儿敢藏在树丛里喊“大姑娘”,“大姑娘”真地来了,他却怕羞似的一个人跑到一边割着草。……也只是不一会儿的时间,他就割了好大的一堆,速度快得简直让二兰子吃惊。他异常麻利地将草捆儿打好,然后就倚在草捆上,掏出个小本本看了起来,嘴里不停地咕咕哝哝…… 几天过去了,二兰子看小罗锅儿还算老实,她就上前搭讪着说起话来了,“你读的什么?”他翻动着书页,头也不抬地说:“没什么,一本书……听说公社工艺制品厂要招懂外语的,这会儿正物色人呢……不过已经有好多懂外语的来报过名了,厂里决定通过考试取两名……”“哎呀,才取两名!”“就是取一名,我也要去应考的!”小罗锅声音低沉,但却非常有力量。二兰子敬佩地看着他,点点头说:“你行睐,你去制品厂呗,你是不该割牛草……咱不行,咱连个字儿也不识。咱割牛草,割到找婆家。”小罗锅听了,猛地转过身来,直直地仰脸望着她,那神情里有惊愕、有惋惜,甚至还有不能抑止的愤怒:“你不行吗?哎哟,你十九岁活灵灵,怎么能不行?!听你那嗓子,你能唱戏哩……哎哎,你怎么?!你平常不知道照镜子、照大镜子吗?”他说着,两个按在膝盖上的手掌微微抖动。二兰子惊住了!她呆呆地望着他,一动不动地望着。望着望着,她竟“呜呜”地哭出了声音,她哭啊哭啊,泪水把花衫儿都打湿了。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林子,那树干,那草地,到处都在闪光啊。树林子到了喧闹的时候:风声、鸟声、远方的人声……“二兰子,你听咧!你听这大林子里多热闹啊!风在吹箫,树叶儿奏琴,小鸟在歌唱……我们就不该给这林子添上一种声音吗?我们也有自己的嗓子,我们怎么就不该喊出自己的声音来呢?”这天,他们谈了很久,分手时已经很晚了。二兰子直盯着他的背影,看着他消失在一片浓浓的绿色里……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她突然心上不由得一紧,两眼不知不觉涌上了一汪泪水。她扳开跟前的灌木,紧跑几步,向前放开声音喊着:“大刀唻——,小刀唻——!”二兰子喊完,屏住呼吸,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她这样等了一会儿,终于听到了从远远的林间送来的声音——“大姑娘唻——小姑娘唻——”那尾声悠悠不绝,无边的树林在鸣响。这声音扩展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里,起落、震荡,交织成一个力的回响,深沉、昂扬,像乐章里表现“崇高”和“严峻”的和声……1982年3月于济南(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中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二兰子、小罗锅的“呼喊”,两次呼喊都是动情的,但其中蕴含的具体情绪又有所不同。B.二兰子作为女性在家里不受重视,两次说“割到找婆家”,可见她受到了传统思想影响,认知存在一定局限。 C.受到责备后,二兰子“惊住了”并“呜呜”地哭,这哭声既包含对小罗锅的嗔怒,也是被启蒙后复杂情绪的爆发。D.二兰子与《哦,香雪》中的香雪都是纯真善良的农村少女,有着复杂微妙的情绪波动,都经历了心灵的成长。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改革开放初期的乡村为背景,开头两段的交代有助于凸显后文二兰子的心灵发展与变化。B.画线部分的叙述语言有对话感,反复出现“往前走”,与“千万不要往林子深处走”的告诫形成对照。C.小说中写河西岸回应的是“普通话”,暗示男主人公有追求,为后文写他学外语、报名应考做铺垫。D.小说将男主人公设定为“罗锅儿”,突出其外形与内在的强烈反差,主要为了表现他的善良与真诚。8.小说的标题“声音”有着丰富的含意,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9.作者认为“比较明显的、强烈的诗性,这极有可能是当代所有好小说所必备的品格”。请结合文本分析这篇小说是如何体现“诗性”的。【答案】6.C7.D8.①林子里美好而富有生命力的自然之声,②蕴含着主人公复杂情绪的呼喊声,开头的呼喊带有一种微妙的情绪波动,结尾处的呼喊是一种情绪的爆发,体现人物的成长。③自我意识、自我价值觉醒之声,是小说中青年男女心灵的碰撞形成深沉昂扬的回响,这是他们心灵的成长和觉醒9.①意境优美:墨绿的森林、晶莹的露珠、鸟儿的歌唱、青翠的草地等意象,营造出充满诗意的氛围。②人物形象纯真:二兰子、小罗锅朴实真挚,自我意识觉醒,具有诗性特质。③语言富有节奏感:运用叠词、反复、排比等手法,使语言具有诗意韵味。④抒情色彩浓郁:生动的细节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这哭声既包含对小罗锅的嗔怒”错误。由原文“听你那嗓子,你能唱戏哩……哎哎,你怎么?!你平常不知道照镜子、……二兰子惊住了!她呆呆地望着他,一动不动地望着。望着望着,她竟“呜呜”地哭出了声音,她哭啊哭啊,泪水把花衫儿都打湿了”可知,从文中看,二兰子是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才哭出来,没有对小罗锅的嗔怒。故选C。【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主要为了表现他的善良与真诚”错误,由原文“听说公社工艺制品厂要招懂外语的,这会儿正物色人呢……不过已经有好多懂外语的来报过名了,厂里决定通过考试取两名……”“就是取一名,我也要去应考的”可知,主要为了突出小罗锅自励自强、自我超越的可贵。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1)林子里美好而富有生命力的自然之声,包括风声、鸟声、树声等,如“你听咧!你听这大林子里多热闹啊!风在吹箫,树叶儿奏琴,小鸟在歌唱……”。(2)蕴含着主人公复杂情绪的呼喊声,如“大刀唻——,小刀唻——!”“大姑娘唻——小姑娘唻——”小说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二兰子、小罗锅的“呼喊”,二兰子和小罗锅的相互应和,两次呼喊都是激越的,开头的呼喊带有一种微妙的情绪波动,结尾处的呼喊是一种情绪的爆发,体现人物的成长。(3)自我意识、自我价值觉醒之声,如小说结尾处“这声音扩展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里,起落、震荡,交织成一个力的回响,深沉、昂扬,像乐章里表现‘崇高’和‘严峻’的和声……”这是“声音”的深层含义,是小说中青年男女心灵的碰撞形成深沉昂扬的回响,这是他们心灵的成长和觉醒。【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地上的草叶儿嫩极了,一簇一簇,顶着露珠儿,闪着亮儿……地上的草叶儿墨绿墨绿,又深又密,简直连成片儿了”“她四周都是高入云天的大树、蓬蓬勃勃的草木。她谛听着,渐渐觉得自己也溶化在一片无垠的绿色里了……”“小鸟儿就像不闲嘴儿的小姑娘,吵死人了”,草叶儿顶着露珠儿,草叶儿墨绿墨绿,蓬蓬勃勃的草木,小鸟儿就像不闲嘴儿的小姑娘。在作者笔下,墨绿的森林、晶莹的露珠、鸟儿的歌唱、青翠的草地等意象都是美的,营造出充满诗意的氛围。“她脸儿红红的,四面儿瞧瞧,心里一热,不知怎么脱口喊了一声:‘大刀唻——,小刀唻—……’”“是哪个小伙子在老远的地方接着喊哩!听听,他还在喊哩——‘大姑娘唻——!小姑娘唻——!’”“这都怨那月亮太亮了些,把个窗外的树叶照得绿莹莹的,怎么能让二兰子不去想那树林子、那树林子里的草?她想:‘割吧,割吧,割到找婆家’”,二兰子与小罗锅通过不经意的呼喊相识,两个年轻人都朴实真挚,“我们就不该给这林子添上一种声音吗?我们也有自己的嗓子,我们怎么就不该喊出自己的声音来呢?”,我们就不该给这林子添上一种声音吗?小罗锅的一番话体现了自我意识觉醒,具有诗性特质。“青青一片,崭新崭新的”运用叠词;反复出现“二兰子还不割吗?不割!不割!”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风在吹箫,树叶儿奏琴,小鸟在歌唱”运用排比等手法。文章语言形象生动,富于抒情色彩,使语言具有诗意韵味。“二兰子回家后怎么也睡不着。这都怨那月亮太亮了些,把个窗外的树叶照得绿莹莹的,怎么能让二兰子不去想那树林子、那树林子里的草?她想:‘割吧,割吧,割到找婆家!’”“她听到了有人在不远的地方喊了一声。她不知怎么有些慌乱,绕过了几丛灌木,偷偷地趴在树枝下看着”“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林子,那树干,那草地,到处都在闪光啊”,作者善于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和细腻的心理刻画,凸显人物的内心世界,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苏轼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嘉祐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雨日夜不止,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过金陵,见王安石,曰:“大兵大狱,汉、唐灭亡之兆。祖宗以仁厚治天下,正欲革此。今西方用兵,连年不解,东南数起大狱,公独无一言以救之乎?”安石曰:“二事皆吕惠卿启之,安石在外,安敢言?”轼曰:“在朝则言,在外则不言,事君之常礼耳。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安石厉声曰:“安石须说。”又曰:“出在安石口,入在子瞻耳。”又曰:“人须是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得天下弗为,乃可。”轼戏曰:“今之君子,争减半年磨勘[注],虽杀人亦为之。”安石笑而不言。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而卒不得大用。选自《宋史·苏轼列传》材料二 长短句虽至本朝盛,而前人自立,与真情衰矣。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选自王灼《碧鸡漫志》【注】磨勘:唐宋定期勘验官员政绩,以定升迁。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轼A庐B于C其D上E过F家回G不H入I官K吏L分M堵N以O守P卒全R其S城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顾不能为滂母邪”中“顾”字的用法,和成语“三顾茅庐”的“顾”不同B.“比冠”指“到行冠礼的年龄”,古代男子一般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成人C.“知徐州”中“知”的意思是主持、管理,与“知县”的“知”的含义相同。D.“而卒不得大用”中“卒”的含义与用法与成语“身先士卒”的“卒”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从小深得母亲教诲,博闻强记,曾以东汉范滂为榜样,母亲赞许他的志向,并激励他成为范滂那样的人。B.苏轼当政徐州,遇到水灾,他阻止富人弃城而逃,并身先士卒,率领禁军一起修筑城墙,最后徐州城得以保全。C.路过金陵,苏轼劝王安石面对国家危险的政治局势要勇于向皇上进言,两人针砭官场,言辞激烈,不欢而别。D.苏轼知政有方,文章写得好,虽不是醉心于歌曲旋律的人,但词学成就被王灼褒奖,可惜他最终没有得到重用。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2)上所以待公者非常礼,公所以待上者,岂可以常礼乎?14.苏轼被称为“天下奇才”,表现他才学之高的事迹有哪些?请根据原文简要概述。【答案】10.EIP11.D12.C13.(1)河水将要毁坏城墙,情势危急,即使是禁军也暂且为我竭尽全力(抗洪)。(2)皇上用来对待您的不是寻常的礼数,您用来对待皇上的,难道可以用寻常的礼数吗?14.①20岁对经典和史籍都很精通;②参加礼部考试以“《春秋》对义”一文名列第一;③被举荐深得欧阳修赏识;④宋仁宗夸赞其知政方略:⑤宋神宗夸赞他的文章;⑥偶尔作歌,可以新天下耳目。【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苏轼住在那上面,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别守在各个地方,最终保全了徐州城。“轼庐于其上”中“于其上”作后置状语,与前文关系紧密,在其后E处断开;“过家回不入”动宾结构,承前省略了主语“轼”,意思完整,在其后I处断开;“官吏分堵以守”主谓结构,意思完整,“卒全其城”是“官吏分堵以守”的结果,在P处断开。故在EIP三处断开。【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及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反而/拜访、到。句意:我反而不能做范滂母亲了么?/三次到茅庐。B.正确。C.正确。句意:管理徐州。/管理县府。D.错误。最终/士兵。句意:最后却没有得到重用。/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C.“不欢而别”错误。原文说的是“轼戏(开玩笑)曰……”“安石笑而不言”,可知二人并非“不欢而别”。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害”,毁坏;“急”,危急;“虽”,即使;“且”,暂且。(2)“所以”,用来……;“非常”,非同寻常;“可以”,可以用;“岂……乎”,反问句式,难道……吗?【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由“比冠,博通经史”可概括为:苏轼20岁对经典和史籍都很精通。由“嘉佑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可概括为:苏轼参加礼部考试以“《春秋》对义”一文名列第一。由“后以书见欧阳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可概括为:苏轼被举荐深得欧阳修赏识。由“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可概括为:宋仁宗夸赞其知政方略。 由“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可概括为:宋神宗夸赞他的文章。由“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可概括为:偶尔作歌,可以新天下耳目。参考译文:甲苏轼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历求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有关古今成败的事,苏轼都能马上说出它们的要点。程氏读东汉《范滂传》,发出长长的叹息。苏轼问道:“我如果做范滂,母亲会应允吗?“程氏说:“你都能做范滂,我反而不能做范滂的母亲了么?”等到二十岁的时候(行冠礼的年龄),苏轼对经典和史籍都很精通了。嘉佑二年,参加礼部主持的科考,而以《春秋》对义一文为第一。后来凭推荐信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当让这个人出人头地了。”苏轼到徐州赴任,有洪水决堤要淹没曹村,涨水时不时地会泄入城中,城市就要被淹,富民们争着要逃出城避水。苏轼说:“富民们如果都出了城,就会动摇民心,那我还和谁来守城呢?只要我在,水就绝不会冲了城。”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将卒长呼出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为我尽力。”卒长说:“太守尚且不逃走,我们这些小人一定效命于您。”于是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雨日夜不停的下,(但城却没有沉)苏轼住在那上面,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让官吏们分别守在各个地方,最终保全了徐州城。苏轼路过金陵(今南京),拜见王安石,说:“大兴战争和刑罚,是汉、唐两朝灭亡的征兆。祖宗先帝用仁厚治理天下,正打算改革这些事。如今西边正在打仗,多年都不见停战,东南地区发生多起重大犯罪事件,您就不说一个字来解决这种局面吗”王安石曰:“这两件事都是吕惠卿引起的,我不在朝为官,怎么敢去进言?”苏轼说:“在朝做官就进言,不在朝做官就不进言,这是侍奉皇帝的常理。皇上用来对待您的不是寻常的礼数,您用来对待皇上的,难道可以用寻常的礼数吗?”王安石大声说:“那我必须得要进言了。”又说:“今天这些话从我的嘴里说出来,从你的耳朵听进去(意思是不要外传,保密)。”又说:“人一定要明白每一个不正确的行为,处死的每一个人都不是无辜的,直到天下人都不做(错误的事),才可以。”苏轼开玩笑说:“现在的当官的,都为了争取减少半年的磨勘(相当于磨合、试用期)时间,就算杀人也敢了。”王安石笑笑没有回答。宋仁宗初次读到苏轼、苏辙的治政方略,下来后非常高兴,说:“我今天得到了两位可做宰相的谋士。”宋神宗更是喜欢他们的文章,在宫中不断品读他们的文章,常常专研得忘了进食,称他们为天下奇才。然而他们(苏轼、苏辙)最后却没有得到重用。乙长短句虽然一直到本朝才兴盛起来,但是自从前朝的人所创立,就一直没有达到用真情去创作的阶 段。东坡先生并不是心醉于歌曲旋律的人,偶尔作一首歌,却能指引出一条奋发向上的道路,让所有人都有新的认识,文人才开始知道振奋自身。(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晋诗,完成下面小题。杂诗(其十一)陶渊明我行①未云远,回顾惨风凉。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离鹍②鸣清池,涉暑经秋霜。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注】①行:行役。元兴三年春,陶渊明东下任镇军参军。②鹍(kūn):一种像鹤的鸟。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以叙事起笔,“惨风”一语双关,既写气候变化,也叹人生多艰。B.“春燕”往往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但在本诗中却带有一丝悲凉的意味。C.迁徙途中的大雁居无定所,却一代代不辞辛劳回归北方,有自况之意。D.本诗既有直抒胸臆,又有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行役在外的无限愁苦。16.“鸟”是陶渊明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本诗中的“离鹍”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羁鸟”这两个意象的特征及蕴含情感的不同。【答案】15.C16.①特征:“离鹍”指离散(或离乡)之鸟,特征是离散(或离乡);“羁鸟”即笼中之鸟,特征是被束缚。②情感:本诗中诗人借历经夏暑与秋霜,在清池边鸣叫的离群(或离乡)鹍鸟,表达终日奔忙却与自己的理想相背离的愁苦;《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借笼中之鸟留恋山林,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艺术手法的能力。C.“一代代不辞辛劳”说法错误,“代谢”意思是时节变换。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和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本诗中“离鹍”指离群的大鸟,特征是离散(或离乡);“羁鸟恋旧林”中“羁鸟”指笼中之鸟,被束缚的鸟,特征是被束缚。本诗中“离鹍鸣清池,涉暑经秋霜”写历经夏暑与秋霜的离群大鸟在清池鸣叫,借此来写离家的自己。结合“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遥遥春夜长”及注释“陶渊明东下任镇军参军”可知,借鹍鸟表达终日奔忙却与自己的理想相背离的愁苦;《归园田居》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两句是说,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山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诗人借笼中之鸟留恋山林,表达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用夸张手法写出了词人劈波斩浪的气魄。(2)《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两句,化用管子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表达了接纳更多人才的愿望。(3)《归园田居》中写诗人归去后的生活,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答案】①.到中流击水②.浪遏飞舟③.山不厌高④.海不厌深⑤.户庭无尘杂⑥.虚室有余闲【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句的能力。易错字有:遏、深、庭、虚。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掌灯清影立,开卷暗香流”,在阅读《乡土中国》《乡土情结》等作品时,很多人都会产生此种感触,并极其自然地想说说乡土文化。乡土文化既是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借,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近年来,我国各地兴起了“乡土文化热”。乡土文化,成为一种时尚文化,作为一种情结,存在于人们心底。在对乡土文化的追寻中,人的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并获得文化的归属感。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春节庙会、清明祭祖、端午赛龙舟、重阳登高等传统民俗活动①地开展着,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乡村旅游大发展,传统村落成为人们②、纷至沓来的旅游胜地。民俗体验、乡村写生等成为消费热点。美丽乡村建设蓬勃兴起,传承乡土文化、保持乡村特色成为共识,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③ 般涌现。景德镇陶瓷、潍坊风筝等乡土工艺品以及泰山皮影、日照农民画等乡土民间艺术纷纷走出国门,中国乡村文化正漂洋过海地走向世界,挺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实践证明。中国的乡土文化历经劫难而不亡,饱经风霜而新生,我们完全有理由创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了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提升了。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答案】18.①如火如荼②心驰神往③雨后春笋19.我们完全有理由树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决定了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20.①构成:对仗句子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上联“掌灯”对应下联“开卷”,上联“清影立”对应下联“暗香流”。②表达效果:上下联对仗工整,语言凝练,句式整齐,富有节奏感与音乐美。富有感染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挑灯夜读乡土文化作品时的情态和由此而生的浓浓情味。【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结合前文“传统民俗活动”和后文“展现了乡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可知,此处是说启示旺盛,气氛热烈,故可填“如火如荼”。“如火如荼”,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第二空,结合前文“传统村落”和后文“纷至沓来的旅游胜地”可知,此处是说“传统村落”令人向往,故可填“心驰神往”。“心驰神往”,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一心向往。第三空,结合前文“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充满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在全国各地”和后文“涌现”可知,此处是说“美丽乡村”接连不断地出现,故可填“雨后春笋”。“雨后春笋”,意思是指春天下大雨后生长出来的竹笋,而且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子有三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创立……自信”,“创立”和“自信”不搭配,应改为“树立对乡土文化的自信”;二是搭配不当,“决定……深度和广度提升了”,“决定”和“提升了”不搭配,应改为“决定了文化自信的深度和广度”;三是不合逻辑,“这是由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的”不合逻辑,应改为“这是文化自信的核心构成”。 【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掌灯清影立,开卷暗香”使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从短语类型分析,动宾短语“掌灯”对“开卷”,主谓短语“清影立”对“暗香流”;从词性分析,动词“掌”对动词“开”,名词“灯”对名词“卷”,名词“清影”对名词“暗香”,动词“立”对动词“流”。上下联音韵相协,平仄相对,上下联尾字“立”(仄)和“香”(平),体现了仄起平收的特点。从表达效果看,此句采用诗歌中对偶的形式,对仗工整,结构整齐,平仄相对,富有节奏感与音乐美,富有感染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挑灯夜读乡土文化文章时的情态和由此而生的浓浓情味。这句话运用对仗手法,本身就含有传统文化的底蕴,进而为了表明阅读《乡土中国》《乡土情结》等作品时,很多人都会产生“掌灯清影立,开卷暗香流”感触,并极其自然想说说乡土文化,也就顺其自然地引出了主要谈论的话题——乡土文化。(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费孝通在《乡七中国》中认为,乡土社会的秩序是靠“礼”来维持的,只要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礼治社会便不需法律来维持秩序,无讼是乡土社会的特色。费孝通特别指出,中国正处在乡土社会的蜕变过程中,要使现代司法制度得以彻底推行,必须“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先有一番改革”。他还进一步剖析了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①,即社会冲突中发生的横暴权力,社会合作中发生的同意权力,社会继替中发生的长老权力和社会急剧变迁中发生的时势权力。费孝通在分析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和结构的稳定的同时,②。他认为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过程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名与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重要区别之一还在于前者的人们是靠欲望行事,虽然这些欲望由于文化的陶冶而恰好符合人类的生存条件,而在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不是根据经验,③运用知识去计划社会生活。费孝通认为“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21.下列各句中,与画波浪线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在这样一个“白夜”里来攻击,有多困难,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B.他身材高大,头发乌黑,说一口漂亮的普通话,姑娘们私下都叫他“北京话”C.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D.在日本话中,“兴子”的发音和“死了”的发音相近,当时她很小,问她叫什么名字,她不知道怎么回答,所以有了这误会。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21.D22.①他把权力划分为四种类型②并没有忽视对其变迁的考察③而是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文中画波浪线处的引号作用是表示突出强调。A.表示特殊含义。B.表示特定称谓。C.表示讽刺。D.表示突出强调故选D。【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结合后文“即社会冲突中发生的横暴权力,社会合作中发生的同意权力,社会继替中发生的长老权力和社会急剧变迁中发生的时势权力”可知,此处是对后边四种权力的总结;结合前文“他还进一步剖析了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可知,此处是说他把权力划分为了四种类型,故可填“他把权力划分为四种类型”。第二空,结合后文“他认为从乡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过程体现在三个方面”可知,此处是说明费孝通对乡土变迁也有考察;结合前文“在分析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和结构的稳定的同时”可得出此处可用“并没有忽视……”,故可填“并没有忽视对其变迁的考察”。第三空,结合前文“人们已经不是根据经验”中的“不是……”可知,此处应用关联词“而是”;结合后文“从欲望到需要是社会变迁中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可知,此处是说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计划社会生活,故可填“而是根据他们自己的需要”。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长途跋涉时,偶尔停下来,倒一倒鞋中的沙砾,前行的步伐将更有力;风雨兼程中,偶尔停下来,听一听虫鸣鸟叫,心境会变得宁静悠远;偶尔停下来,回眸曾经忽略的感动,生命的种种况味会在心里慢慢沉淀……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经历,以“偶尔停下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话题类作文题。材料指出长途跋涉和风雨兼程中偶尔停下来对我们前进和修养身心的重要作用。材料进一步说明学会偶尔停下来,回顾过往,对于我们生命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学会偶尔短暂的“停”对于我们的学习、生活都是不可或缺的。身处快节奏的时代,有时候“停”下来,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思考如何继续前行,反思走过的路,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走向未来。因此,我们可围绕“停”的内涵和意义,结合时代、自身学习和生活,展开思考和立意。试题要求以“偶尔停下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并且要求结合自身的阅读体验和生活经历,因此最佳写作文体应该为记叙文。对此,可以先记叙自己不断努力向前奔跑的经历,适当描述自己狂奔向前的过程中感到的疲累、迷茫,然后由此展开转折,重点描写自己经他人衷心劝告,或自己醒悟后,在一次停下来的经历中经过自我反思产生的感悟启发,或因为停下来与家人朋友多了相处时间而产生的心灵的感动,从而获得了更多继续前进的动力。在这里要注意,文章标题说的是“偶尔”停下来,因此文章的总体基调应当是奋发前进的,而非消极颓废,一直停着躺平。在叙事过程中,可使用描写、修辞等多种手法。如可以对人物进行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突出人物在陷入困境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使文章更细腻、真实。也可以借助景物描写,通过环境的变化来反映适当停下脚步休息后,人物内心的舒畅明朗,使文章富有深意,升华主题。立意:1.写“我”学习遇到瓶颈期,去自然中放松自我,获得力量。2.写“我”心烦意乱时,于阅读中沉淀自我。3.写“我”忙于为生活奔波,停下来脚步后,才感悟默默陪伴的家人的真情。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0-27 18:00:02 页数:19
价格:¥2 大小:53.4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