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南充高中高2023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1.单选题北京时间2010年10月9日11时32分,嫦娥二号卫星成功进入绕月飞行轨道。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嫦娥二号卫星不属于()A.总星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2.此时嫦娥二号卫星所在最低级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A.月球B.地球C.太阳D.火星【答案】1.C2.B【解析】【1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嫦娥二号卫星进入绕月飞行轨道,嫦娥二号成为月球的卫星,位于地月系之中,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银河系位于总星系,因此,嫦娥二号属于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ABD不符合题意;河外星系是指银河系之外的、与银河系同级的天体系统,嫦娥二号属于银河系,就不可能属于河外星系,C符合题意。故选C。【2题详解】嫦娥二号卫星位于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其中地月系的级别最低,因此嫦娥二号卫星所在的最低级天体系统是地月系,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地球,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点睛】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行星系统)、太阳系(恒星系统)、银河系(与河外星系并列)和总星系。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以示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敬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试推断“袁隆平星”,不属于()A.可观测宇宙B.地月系C.太阳系D.银河系4.关于“袁隆平星"的说法,正确的是()A.体积与地球相似B.位于地球和火星轨道之间C.环绕太阳运动D.四周被厚厚大气层所包围【答案】3.B4.C【解析】【3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中国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结合所学可知,太阳系中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环绕太阳公转,因此“袁隆平星”应位于太阳系,而太阳系又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又属于可观测宇宙,故“袁隆平星”既在太阳系中,也在银河系和可观测宇宙中,不在地月系中,B正确,ACD错误。故选B。【4题详解】结合上题可知,“袁隆平星”属于小行星,小行星位于太阳系,均环绕太阳做公转运动,C正确;“袁隆平星”属于小行星,而地球属于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因此它的体积远比地球小,A错误;“袁隆平星”属于小行星,位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B错误;“袁隆平星”属于小行星,体积质量很小,不可能吸引住大气形成大气层,D错误。故选C。【点睛】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98.5%的小行星都在此处被发现,已经被编号小行星有120437颗。由于小行星带是小行星最密集的区域,这个区域因此也被称为主带。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熔娘五号探测器。嫦娥五号任务是“探月工程”的第6次任务,是我国航天迄今为止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实现了我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必将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等科学研究。完成下面小题。5.离月球最近的恒星是()A.地球B.太阳C.金星D.火星6.从月球上采样回来的月壤封装在密闭容器中,我们从月壤中会发现()A.有机物质B.氮气分子C.陨石成分D.臭氧离子7.生命起源的过程是()A.无机物→有机物→原始生命B.有机物→无机物→原始生命C.无机物→原始生命→有机物D.原始生命→无机物→有机物【答案】5.B6.C7.A【解析】【5题详解】月球与地球组成地月系,地月系更高一个层级是太阳系,月球属于太阳系中的一个微小天体,离月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B正确;地球、金星、火星属于行星,ACD错误。故选B。【6题详解】 月球上没有生命,几乎没有空气,所以ABD都不对。月球由于没有大气层,因此陨石撞击月球表面多,陨石碎裂后成为月壤的组成部分,C正确。故选C。【7题详解】在原始海洋中含有各种化学元素,这些化学元素构成了无机物,之后慢慢演化出有机物和原始生命,因此生命起源的过程是无机物→有机物→原始生命,A正确,排除其它选项。故选A。【点睛】月球的科学探测结果明确告诉人类,月球上的大气极为稀薄,约为地球上的一万亿分之一,这等于说,月球表面实际上没有空气。天文学上的“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宜生物繁衍的区域。有研究表明在距离地球39光年的“Trappist-1”恒星系统的七颗行星中,有三颗位于宜居带。“Trappist-1”的质量和表面温度,分别约为太阳的十分之一和二分之一。下图为“Trappist-1”天体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Trappist-1”天体系统级别类似于()A.银河系B.河外星系C.地月系D.太阳系9.该天体系统中“宜居带”与“Trappist-1”的距离最有可能()A.大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B.等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C.小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D.接近火星与太阳的距离【答案】8.D9.C【解析】【8题详解】太阳是一颗恒星,太阳系就是以太阳为中心的一个恒星系统,由题中“Trappist-1”的质量和表面温度,分别约为太阳的十分之一和二分之一,可知“Trappist-1”是类似于太阳的能发光的一颗恒星,由此可知“Trappist-1”系统是一个类似于太阳系的恒星系统,D正确、ABD错误。故选D。【9题详解】若“Trappist-1”质量与太阳相似那么“宜居带”与“Trappist-1”的距离相当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而从材料可知“Trappist-1”的质量和表面温度,分别约为太阳的十分之一和二分之一,为了满足生物存在的温度条件,宜居带距离中心天体应当比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近;所以结合选项,适宜生物繁衍的宜居带 (适宜的大气和温度)与“Trappist-1”的距离最可能是小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1)外部条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有安全的宇宙环境,有稳定的太阳光照;(2)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如图是美国宇航局拍摄到的一次太阳活动高峰年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的黑斑点表示的太阳活动类型是()A.太阳风B.太阳耀斑C.太阳黑子D.日珥11.太阳活动的周期是()A5年左右B.15年左右C.11年左右D.25年左右【答案】10.C11.C【解析】【10题详解】太阳黑子,是指太阳的光球表面有时会出现一些暗的区域。读图可知,图中的黑斑点应属于太阳黑子。太阳风,天文名语,是指从太阳上层大气射出的超声速等离子体带电粒子流。耀斑,太阳色球层的一种明亮爆发,能在几分钟内出现,然后在一小时内逐渐消失。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题详解】 太阳活动的周期约为11年,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有黑子、耀斑、日珥、日冕物质抛射(太阳风)等。读“我国太阳辐射分布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2.下列地形区中年太阳辐射总量属于丰富地区的是()A.四川盆地B.准噶尔盆地C.柴达木盆地D.塔里木盆地13.你若是一名化妆品推销员,你不会向哪个地区推销防晒护肤品()A.重庆B.内蒙古C.青海D.西藏【答案】12C13.A【解析】【12题详解】读图可知,柴达木盆地属于年太阳辐射总量丰富地区,C项正确。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较丰富,四川盆地为贫乏区。故选C。【13题详解】重庆地处四川盆地,全年多雾,夏季受夏季风影响明显,云雨天气较多,云层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弱,防晒需求不大,而内蒙古海拔较高,多晴天,青海、西藏等省份海拔高,空稀薄,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防晒需求量大,因此防晒护肤品不会向重庆推销,故选A。【点睛】影响太阳辐射多少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影响太阳高度角以及昼夜长短)、海拔(影响日照时间、天气、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路径等)、天气(影响日照时间、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等)、坡向(阴阳坡)、坡度(影响太阳高度角)等。 下图是摄影爱好者拍摄的“银河与极光交相呼应”照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4.照片中的“银河”是拍摄者看到的()A.地月系B.银河系C.太阳系D.河外星系15.该照片的拍摄地点在()A.青藏高原B.北京郊区C.赤道附近D.极圈附近16.为了取得最佳效果,拍摄者应提前在网站查询的信息是()A.太阳辐射强度B.大气层的厚度C.太阳活动周期D.八大行星位置【答案】14.B15.D16.C【解析】【14题详解】人站在地球上看不到地球,地月只能看到月亮,故看不到“地月系”,A错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太阳,但看不到整个太阳系,C错误;河外星系,是指在银河系以外,由大量恒星组成星系。因为距离遥远,在外表上都表现为模糊的光点,因而又被称为河外星系,D错误;根据图示可知,夜晚看到的天体绝大部分都是恒星,所说的银河其实就是众多恒星组成的银河系,B正确。故选B。【15题详解】极光只有高纬度的两极地区才可以看到,是由于太阳活动抛出的带电离子与地球两极的大气层发生摩擦产生的现象,D正确;青藏高原、北京和赤道附近纬度都不够高,观察不到极光,ABC错误。故选D。【16题详解】极光是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之一,要想取得最佳效果,拍摄者应提前在网站查询太阳活动周期,C正确;极光现象与太阳辐射强度、大气层厚度,八大行星位置无关,ABD错误。故选C。【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2、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4、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等。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21年9月29日16时37分(当地时间9月29日17时37 分)在日本海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370千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7.此次日本海地震震源位于()A.地壳B.地幔C.外核D.内核18.当地震发生时,在日本海工作的渔民会感觉到()A.先上下颠簸,再左右晃动B.先左右晃动,再上下颠簸C.只有上下颠簸D.只有左右晃动【答案】17.B18.C【解析】【17题详解】本次地震的震源深370千米,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9~41千米,A错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线在地下约2900km深度处的古登堡界面,位置应在地幔,B正确;地核在2900千米以下,分内核和外核,CD错误。故选B。【18题详解】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使地球上的物体左右晃动;纵波传播速度快,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会造成地球上的物体上下颠簸。在日本海工作的渔民在地震发生时,只感到上下颠簸,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震源深度是从震源到地面(震中)的垂直距离。根据震源深度可以把地震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为0~60公里;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为60~300公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为300公里以上。读图“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岩石圈位于图中()A.①的底部和②的顶部B.②的全部C.①的全部和②的顶部D.③的外部20.图中①圈层叙述正确的是()A.火山喷发物质的源地B.位于水圈和大气圈之间C.由厚度相同的岩石组成D.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答案】19C20.D【解析】【19题详解】根据右图可知,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图中的①的全部和②的顶部。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20题详解】火山喷发物质的源地在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属于图中的②,A错误。地壳属于地球的内部圈层,水圈和大气圈之间属于外部圈层,B错误。地球的厚度不均匀,陆地较厚,大洋较薄,C错误。由图可看出,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D正确。故选D。【点睛】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21.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A.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地震的能量以地震波的方式向外传递,纵波速度快,横波速度慢,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和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造成了地震救援领域的“黄金12秒”,A正确。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因人而异,也不会影响建筑物倒塌和地震发生的时间间隔,B错误。横波和纵波到达地表的过程中,尤其经过建筑物时传播介质相同,C错误。建筑物的抗震系数因建筑物材料和工艺等不同而出现差异,能抵抗的地震级数不同,建筑物倒塌和地震发生的时间间隔不同,D错误。故选A。【点睛】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跳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和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纵波快,横波慢。22.读某地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该地位于()A.平原B.海洋C.高原D.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该地莫霍界面的深度约为5千米,地壳厚度较薄,该地应位于海洋,B正确,D错。该地地壳厚度较薄,不会是陆地上的平原或高原,AC错。故选B。下图为地球外部圈层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图中①圈层()A.没有生物B.是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C.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系统D.厚度很薄24.下列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外部圈层与岩石圈没有联系B.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C.水圈的主体是海洋D.人类生存的环境与四大圈层密切相关25.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圈层关系的是()A.B.C.D.【答案】23.B24.A25.C【解析】【23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①表示的是大气圈,大气圈的下部有生物分布,A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如O2、N2、CO2、气体杂质等,B正确,C错误;大气层的厚度可达3000km左右,厚度较大,D错误。故选B。【24题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地球内外部各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A错误,符合题意;生物圈是地球表面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B正确,不符合题意;在水圈中,海洋水占96.526%,是水圈的主体,C正确,不符合题意;人类生存的环境与四大圈层都关系非常密切,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25题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图中①为大气圈,②为水圈,③为生物圈,④为岩石圈,其中生物圈包括了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故生物圈占有大气层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C选项的图示符合实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是地球上很薄的一个圈层,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图为某游客在台湾野柳国家地质公园中拍摄的含有海星化石的岩石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6.此岩石属于()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27.海星等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的时期是()A.元古代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答案】26.C27.B【解析】【26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岩石中含有海星的化石,为沉积岩,C正确;侵入岩、喷出岩、变质岩中一般没有化石,ABD错误。所以选C。【27题详解】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的时期是奥陶纪,奥陶纪属于古生代,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点睛】奥陶纪距今4.85—4.43亿年,是古生代第二个时代。奥陶纪海洋无脊椎动物获得了极大发展,是海洋生物最主要的类群。在世界范围内的生物辐射事件再次发生,即所谓的“奥陶纪生物大辐射”。下图示意生物出现以来地球大气中O2、CO2的含量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地球上生物出现后()A.CO₂的含量不断上升B.O₂的含量上升C.O₂和CO₂含量保持稳定D.O₂和CO₂含量变化呈正相关29.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B.三叶虫→鱼类→恐龙C.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答案】28.B29.B【解析】【28题详解】读图分析,地球上生物出现后,O₂的含量上升,B正确;CO₂的含量先上升,后波动下降,A错误;O₂和CO₂含量变化趋势不一致,二者不是呈正相关的关系,CD错误。故选B。【29题详解】根据地质年代及生物演化的顺序判断可知,按由老到新的顺序: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三叶虫→鱼类→恐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B正确;ACD错误。故选 B。【点睛】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简史中的三条线索1.动物演化: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多细胞生物→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海洋脊椎动物鱼类时代→两栖动物时代→爬行动物时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时代。2.植物演化:海生藻类时代→蕨类植物→裸子植物时代→被子植物时代。3.海陆演化:海洋、陆地形成→海陆格局大变迁,联合古陆形成→联合古陆开始解体,大陆漂移→联合古陆彻底解体,大陆漂移到现在位置,形成现在海陆格局。1985年,我国云南省澄江县发现举世闻名的“澄江生物群”,震惊世界。该次考古,发现奇虾、水母等无脊椎动物(图),生动再现了5.3亿年前海洋生命壮丽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0.“澄江生物群”主要属于()A.太古宙B.寒武纪C.侏罗纪D.第四纪31.“澄江生物群”大发现的意义在于()A.为地球上生命大爆发提供了证据B.精确确定了各个地层的具体年代C.推断出该时期陆生生物演化进程D.为中生代生物大灭绝提供了证据【答案】30.B31.A【解析】【30题详解】“澄江生物群”发现的主要是奇虾、水母等无脊椎动物,距今5.3亿年,是古生代寒武纪主要繁盛的生物类型,B对;太古宙没有无脊椎动物,刚出现蓝细菌,A错;侏罗纪是爬行动物兴盛的时代,C错;第四纪出现了鸟类和哺乳类,D错。故选B。【31题详解】寒武纪是地球上第一个生物大爆发时期,无脊椎动物繁盛,“澄江生物群”的发现证明了这些动物在这个时期的存在,A对;底层年代早已确定,并不是由“澄江生物群”来定义,B错;无脊椎动物多为海生生物,而非陆生,C错;该时期为古生代而非中生代,D错。故选A。【点睛】早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陆地上出现低等的植物;晚古生代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 类)发展;祼子植物出现,蕨类植物繁盛。古生代末期,发生了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2.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A.爬行类B.鸟类C.两栖类D.鱼类33.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进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A.爬行动物时代B.哺乳动物时代C.海生藻类时代D.裸子植物时代34.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A.古生代B.中生代C.元古代D.新生代【答案】32.D33.B34.B【解析】【32题详解】图中显示,爬行类出现在古生代后期,鸟类出现在新生代,鱼类出现在古生代早期,两栖类出现在古生代中后期,因此出现最早的是鱼类,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33题详解】图中显示,新生代时,表示哺乳类的条带宽度,在各类动物中增长最为迅速,哺乳类动物物种丰富且增长迅速,因此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哺乳动物时代,B符合题意。图中显示,爬行动物时代在新生代物种较少,A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生藻类时代是古生代早期,C不符合题意。裸子植物时代是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前期,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34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动物演化进程图中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图中显示,爬行类动物宽度最宽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B符合题意。图中显示,古生代爬行动物开始出现,种类较少,A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元古代爬行动物还没有出现,C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新生代爬行动物的种类较少,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点睛】地质时代,是地质学专业术语,可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5个时期。指只能用地质学方法来测定的冰期和冰期以前的时代。臭氧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0~30千米的高空,它能有效吸收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5.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层36.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A.位于地球大气的最外层B.极光现象出现在该层C.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D.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37.我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能对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进行精密观测。这些天气现象主要出现在()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散逸层【答案】35.B36.C37.A【解析】【35题详解】读图可知,对流层顶的平均高度约为12千米,对流层之上是平流层,平流层上为高层大气(包括中间层)。图中平流层顶的高度约为55千米。臭氧层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2-27千米的高空,应位于平流层,B正确,ACD错。故选B。【36题详解】对流层位于地球大气的最低层,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空以对流运动为主,C正确,AD错误;极光一般出现在大气的电离层,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B错误。故选C。【37题详解】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是水汽凝结的结果,要形成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必需要有充沛的水汽,大气层的水汽在重力作用下,主要集中在对流层,加上对流层对流运动明显,水汽容易凝结,因此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主要集中在对流层,A正确;平流层水汽含量少,且以水平运动为主,大气稳定,不会出现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排除B;中间层、散逸层属于高层大气空气稀薄,不可能产生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排除CD。故选A。【点睛】对流层的主要特征。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由于对流层主要是从地面得到热量,因此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垂直对流运动(由于地表面的不均匀加热,产生垂直对流运动对流运动的强度随纬度和季节变化而不同);③不同纬度其厚度不均(低纬度对流层平均厚度:17-18km;中纬度对流层平均厚度:10-12km;高纬度对流层平均厚度:8-9km)。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8.b层与a层相比,b层()A.对流运动旺盛B.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C.天气现象复杂多变D.能大量吸收紫外线39.同一季节,下列城市上空对流层厚度从大到小的排序,依次是()①新加坡②北京③漠河④上海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②③D.②④①③40.许多足球、长跑运动员的训练基地设在高原地区,主要是因为高原地区()A.气温适宜B.适当缺氧C.气压较高D.湿度适中【答案】38.D39.C40.B【解析】【38题详解】据图可知,a层为对流层,b层为平流层。对流运动旺盛为对流层的特点,A错误;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B错误;天气现象复杂多变是对流层的特点,C错误;平流层有臭氧层,臭氧能大量吸收紫外线,D正确。故选D。【39题详解】气温越高,对流运动越旺盛,对流层厚度越大。四个城市的纬度由低到高为新加坡、上海、北京、漠河。同一季节,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对流层厚度越大,所以同一季节四个城市上空对流层厚度从大到小的排序为①④②③,C正确,ABD错误。故选C。【40题详解】高原地区海拔高,气温低,气压低,AC错误;高原地区海拔高,氧气稀薄,适当缺氧,能够锻炼运动员的心血管系统,提高了最大摄氧量,B正确;跟湿度关系较小,D错误。故选B。【点睛】在运动的过程中,如果呼吸的氧气充足,机体进行有氧代谢,产生的能量供机体运动。而在缺氧的条件下,机体在进行有氧代谢的同时也在进行无氧代谢,代谢的终产物是乳酸,乳酸在体内大量积累对肌肉的收缩有一定抑制作用,而且乳酸过多会中毒。在海拔高的地区训练,由于氧气稀薄,可以促进血红蛋白携氧的能力,以及有氧呼吸的效率和机体抗乳酸的能力。到了海拔相对比较低的地区比赛,就能取得相对较好的成绩。二、综合题41.读“岩层与化石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岩层中最年轻的是____岩层,最老的是____岩层。(2)地点3缺失B岩层,有可能是当时地点3发生了地壳____(抬升/下沉)。(3)若地点1的C岩层含有煤炭,则C地层形成时期,当地的古地理环境为____(温暖湿润/寒冷干燥)的____(陆生/海洋)环境。(4)若A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鱼类化石,但没有发现爬行动物化石,则该地层很有可能形成于地质年代中的____代。(5)三叶虫生活的时期该地应为____(海洋/陆地)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____(海洋/陆地)环境,气候、植被特点表现为:____,____。【答案】(1)①.C②.A(2)抬升(3)①.温暖湿润②.陆生(4)古生(5)①.海洋②.陆地③.气候温暖湿润(干燥)④.植被茂密【解析】【分析】本题以岩层与化石示意图为材料,设置5道小题,涉及岩层的年龄的判读、地壳的运动对岩层的影响、根据岩层的特点推断时期、环境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岩层越靠下,形成年代越久远,年龄越老,据图可知,A、B、C岩层中最年轻的是C岩层,最老的是A岩层。【小问2详解】地点3缺失B岩层,有可能是当时地点3发生了地壳抬升,形成高地,不易接受沉积,没有形成B岩层,或者已形成的B岩层在地壳抬升后,被外力侵蚀,因此导致了B岩层的缺失。【小问3详解】煤炭是由古代森林经过地质作用转化而来。若地点1的C岩层含有煤炭,则C地层形成时期,说明古环境适合森林生长,因此可知,当地的古地理环境为温暖湿润的陆生环境。【小问4详解】 若A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鱼类化石,但没有发现爬行动物化石,说明此时只是出现了鱼类,陆地上还没有爬行动物。根据所学可知,该地层很有可能形成于地质年代中的古生代泥盆纪。 【小问5详解】三叶虫生活在远古的海洋中,三叶虫生活的时期该地应为海洋环境;恐龙繁盛时期为中生代,该地应为陆地环境,气候、植被特点表现为:气候温暖湿润(干燥),植被茂密。42.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下图为太阳系和太阳大气层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共包含____级天体系统。它们是____、____。(2)小行星带位于图中L星和E行星之间,即()A.地球与火星之间B.金星与地球之间C.火星和木星之间D.木星与土星之间(3)按结构特征分,E行星属于____行星(4)若地球在海王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A.变为寒冷的“冰球”B.变为炎热的“火球”C.大气层将会消失D.水将会消失(5)图中M表示太阳大气的____层,发生在太阳大气层M层的太阳活动是____。(6)____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当其增多时,会对地球产生____影响。【答案】(1)①.二或2②.太阳系或恒星系③.行星系或地月系(2)C(3)巨(4)A(5)①.色球②.太阳耀斑、日珥(6)①.黑子的大小和多少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引发“极光”现象、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解析】【分析】本题以太阳系和太阳大气层结构示意图为材料,设置6道小题,涉及天体系统、太阳八颗行星的分布、地球上有生命的条件、太阳大气层结构、太阳活动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 图中包含地月系和太阳系两级天体系统;地月系为行星系天体系统;太阳系为恒星系天体系统。【小问2详解】太阳系八大行星,按与太阳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L火星和E木星之间,C正确,ABD错误。故选C。【小问3详解】太阳系八大行星,按结构特征,分为类地行星(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包括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包括天王星、海王星)。E行星属于巨行星。【小问4详解】海王星距离太阳最远,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若地球在海王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因温度过低变为寒冷的“冰球”,水会变成冰,A正确、BD错误;大气层与距日距离无关,受地球体积和质量影响,C错误。故选A。【小问5详解】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三层,图中M为色球层;发生在M色球层的太阳活动是耀斑和日珥。【小问6详解】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3-10-26 15:45:02 页数:20
价格:¥2 大小:3.48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