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0月)(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射洪中学高2023级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题号的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在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复兴洪流、壮丽多彩的人民史诗、敢于斗争的英雄气魄、革故鼎新的文明画卷都富有崇高之美,都应当成为当代作家重点关注和着力表现的重要内容。作家也有责任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学作品,彰显崇高之美。崇高的书写向来是与宏大叙事紧密联系的。书写崇高,需要宏观思维和整体视野。然而,现实中一些宏大叙事在表现崇高方面却出现了钝化、断裂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细节的忽略。事实上,宏大叙事与细节叙事之间往往是相互交融的。一些凸显崇高的宏大叙事作品如《平凡的世界》《三体》等之所以屡屡掀起阅读热潮,与其内容丰富、真实生动的细节是分不开的。细节叙事具有凸显崇高的独特作用,可以与宏大叙事相辅相成,这很大程度正是因为细节叙事本身所具有的超清视野和常人知角。蕴含崇高价值的伟大故事往往有着十分激烈的冲突。作者对矛盾的描摹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读者对故事或人物崇高的感知。正如康德所说,崇高“是通过对生命力的瞬间阻碍及紧跟而来的生命力的更为强烈的涌流之感而产生的”。在这方面,细节叙事常常更具有独特的作用。《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作者魏巍就善用细节刻画矛盾。如在讲到一支志愿军部队的战斗时,他描写道:“敌人为了逃命,用了三十二架飞机、十多辆坦克配合着发起了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的土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关键时刻的关键选择是故事人物完成从常人到英雄身份转变的“决然一跃”,承载着平凡铸就伟大、平常生发崇高的实质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者描写的关键选择越艰难,故事就越伟大,人物就越崇高。细节叙事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用饱满的心理细节和行为细节把读者拉进故事人物的主体视角,沉浸式地感受故事人物的蝶变。这种对崇高人物关键选择中思想感情的充分挖掘,是其他叙事方式所容易忽略和难以企及的。高一语文第19页共19页 与宏大叙事相比较,细节叙事不直接阐述事物的发展全局和故事整体,也不直接阐明这一故事或人物的崇高意义。细节叙事是用一种间接的方式,以丰富典型细节的铺陈来聚焦特定的过程、放大所需的局部、抓住锚定的截面,提供给读者具有引导性的超清刻画,让读者沉浸在叙事的氛围之中,得以进一步深入思考。现实中,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常用挑选、截取、放大、曲解历史细节的手段,消解崇高、扭曲崇高,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但是这并不否定细节叙事的价值,反而需要我们更好地用好正面、鲜活的细节,还原完整、真实的细节。在用什么样的细节方面,作家需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人间正道。在如何用好细节方面,作家需要掌握好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对待历史中的成功与失误、经验与教训。作家需要真诚观照人民的现实生活,用美善的细节鼓励人们战胜丑恶。同时,细节是琐碎的,而故事的呈现却需要完整的逻辑。在文学作品中,有时细节越丰富,情节反而越延宕,故事越显支离。作者要想在拥有斑斓细节的同时保持崇高叙事的逻辑性,就不能简单地让细节成为主场景、主色调,而是注意好整体故事情节细节的精巧铺排,并与宏大叙事充分融合。(摘编自沈壮海、蒋从斌《细节何以彰显崇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当代作家重点关注和着力表现的应都是能反映当代中国崇高之美的事物和社会现象。B、作家在书写崇高之时要与宏大叙事紧密联系,宏观思维和整体视野也是不可缺少的。C、细节叙事之所以能够体现崇高,跟其本身具有超清的视野和常人的视角有很大关系。D、细节与故事的呈现有时是有一定的矛盾的,细节丰富有可能让情节拖沓,故事支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开头指出作家有责任书写当代中国的崇高之美,彰显了此文作者的社会责任感。B、文章紧扣“细节叙事”与“彰显崇高”的关系,运用了举例、引用、比喻等论证方法。C、文中所举《谁是最可爱的人》的例子通过数字细节和情景细节体现敌我矛盾之激烈。D、文中从正反两面阐释了细节叙事对于书写崇高存在的有利与不足,体现了辩证思维。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现实中,宏大叙事在表现崇高方面出现了钝化、断裂现象完全是因为对细节的忽略。B、常人转为英雄身份需作家对细节叙事和宏大叙事做出选择,选择越难,人物越崇高。C、细节叙事不直接阐明人物的崇高意义,因此只能通过充分挖掘崇高人物的情感来体现。D、挑选、截取、放大、曲解历史细节等行为影响恶劣,是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常用的手段。高一语文第19页共19页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地球不断升温,打开了装满极端天气的“潘多拉魔盒”。越来越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世界银行副行长雷切尔·凯特曾表示:“21世纪的前十年,全球经济损失不断增加,这其中四分之三是由极端天气造成的。”报告《细数2020年成本:气候崩盘的一年》罗列了发生在2020年的15个由极端气候引发的灾害性事件。其中,横扫澳大利亚约20%土地的山火,不仅导致数万人流离失所,同时还使10万种野生动物遭殃,各类损失保守估计为50亿美元。全球气候危机日益严峻,给国际社会造成了消极影响,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由气候变迁引发的粮食安全问题。农业属于“敏感脆弱”型产业,大自然的任何变化都会波及农业生产,这使得气候安全和粮食安全处于“同一安全体”之中。具体而言,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粮食供给层面,极端天气频发导致粮食减产,降低了国际市场上流通的粮食数量。全球变暖导致的旱灾频发,不仅导致农业灌溉用水日益短缺,也因水分的加速蒸发降低了土层的含水量,破坏了土壤肥力。而沙尘暴和洪水的暴发,则会对耕地造成严重的侵蚀,加重土地盐碱化,造成庄稼枯萎或粮食质量下降。同时,气候变化会造成农业生态系统失衡,易诱发虫害等次生危机。此外,出于保障本国粮食安全的需要,在粮食歉收时,产粮国往往会采取紧缩型粮食政策,这威胁了全球粮食供应链的完整。其次,在粮食获取层面,气候变化弱化了农民、妇女等弱势群体的经济基础,导致其粮食购买力下降。判断一国粮食安全与否,仅从供给端考察远远不够,还需关注获取端。因为即便全球有充足的粮食供应,但如果国民无法获取,则仍将被视为粮食不安全。连续干旱或特大洪涝的暴发易使农民一年的耕种毁于一旦,没有可供外销的粮食,其经济收入必将受损,进而削弱其通过实现购粮多样化以改善营养状况的能力。最后,在粮食使用层面,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和水质的破坏导致农作物质量下降,将降低大米中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造成潜在的公共健康问题。气候变化造成的次生灾害还会将病菌带入田间地头,诱发食源性疾病。在缺乏先进粮食仓储设施的农村地区,干旱、洪涝等灾害的发生加重了当地的粮食损失,弱化了灾后粮食自我补给能力。因此,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计划署和国际农发基金等多家联合国机构共同发布的《2021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将气候变化视为诱发全球粮食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认为气候灾害频发增加了国际社会到2030年实现“零饥饿”目标的难度。2022年年初,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一项研究表明,一些恶劣天气事件致使经历者加速衰老。高一语文第19页共19页 极端天气致衰老加速的结论来自一项对猕猴的长期研究。2017年,这群居住在圣地亚哥岛的猴子经历了4级飓风“玛丽亚”,灾后虽然大部分的猴子都幸存了,但有2.75%的猴子死亡。研究人员抽取幸存者的血液,做了全面的基因分析。结果显示,2017年的极端天气事件从分子层面加速了猕猴的衰老。经历飓风后,它们免疫细胞4%的基因表达发生了变化——炎症基因表达水平大幅升高,与蛋白翻译、蛋白折叠、免疫应答等相关的基因则被抑制了。其中,一种被称作“热休克基因”的表达被抑制得最为严重,活性下降了50%。这类基因不仅能促进细胞中蛋白质生产的正常运作,还与心血管疾病和阿尔茨海默病有关。这些基因表达的变化,与自然衰老过程极其相似。研究者称,与未经历“大风大浪”的同类相比,这些猕猴平均老了2岁(大致相当于人类的7—8岁)。衰老源于压力。研究人员推测,极端天气对生存环境的破坏、对亲友生命的掠夺,可能让这些曾经无拘无束的猴子感受到了突如其来的压力。它们内心的惶恐、焦虑不断放大,免疫系统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因而“一夜白头”。类似的命运是否会在人类身上发生?研究者不禁对此充满了担忧。毕竟,猕猴和人类在生理、行为特征上都有一定的相似性,而人类的“天气焦虑”水平有过之而无不及。天气因素造成的财产损失、交通拥堵,导致了大面积的“心理创伤”。虽然人人都会衰老,但并不是每个人的衰老速度都是相同的。一段负面经历——比如经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很可能导致慢性炎症,让一些老龄化疾病提前发作。全球变暖导致了气候更加不稳定,极端冷暖事件频繁发生且强度增大或已成为新常态,特别是大范围极端天气事件,给生活、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对此,一方面,我们应该积极推进“双碳”行动,为控制全球气候变暖而努力;另一方面,据预测,至少到21世纪中叶,气候将继续变暖,面对无法避免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的趋势,亟须在防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方面加强部署和应对。(摘编自王颖《极端天气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潘多拉魔盒”一词源自希腊神话,喻指灾祸的源头,文中用来指极端天气在全球多地频频出现。B、“敏感脆弱”形容农业生产非常容易遭受气候变化的冲击和影响,出现产量衰退和滑坡,形成粮食危机。C、“零饥饿”的意思是消除饥饿,确保食物安全,改善营养状况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D、“天气焦虑”属于“心理创伤”的一种,指人们在面对未知的天气时产生紧张不安的烦躁情绪。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旱灾致使农业灌溉用水短缺,水分加速蒸发会降低土层的含水量,破坏土壤肥力,加重土地盐碱化。B、极端天气对弱势群体的经济基础造成冲击,削弱了其通过实现购粮多样化以改善营养状况的能力。C、经历飓风后幸存的猴子血液中“热休克基因”的表达被抑制得最为严重,说明它们会患心血管疾病和阿尔茨海默病。D、人们在经历极端天气事件后,心理压力增大,就会引起慢性炎症,让一些老龄化疾病提前发作。高一语文第19页共19页 6、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属于极端天气影响我们的生活的一项是()(3分)A、许多茶叶种植区土壤成分发生变化,人们可能再也喝不到品质跟以前相同的茶叶了。B、中美洲地区频频出现飓风,伴随强风、暴雨,给各国带来的直接损失超过400亿美元。C、气候干旱引发蝗灾,导致东非、西亚等地区的粮食生产受到重创,粮食产量大幅减少。D、加拿大某地高温破纪录后,当地居民对天气事件的焦虑水平平均增长了约13%。(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岭上无战事王筠接连下了几场大雨。洪水冲毁了道路,也冲坏了阵地上的工事,远山近岗飞瀑流挂一派云遮雾罩。山下的敌人没了动静,除了侦察机偶尔从云缝中钻出来匆匆一过,炮不鸣,枪不响,“黑老鸹”和“油挑子”也没来捣蛋,不知道是被大雨浇昏了头,还是又在准备什么新的花招。稍一放晴,下边的给养送上来了。大雨阻隔了通行,除了水以外,阵地上差不多就要断粮。山上修筑了储水池,还弄了不少个汽油桶,几场大雨一下,所有的蓄水设备都装得满满当当的。下雨,也有下雨的好处。李八里没想到的是,王翠兰也跟着上来了。“你咋么来了?也不打个招呼!”这是李八里见到王翠兰的第一句话。没有欢迎,更没有惊喜。王翠兰却笑了:“给你说你能让俺来?”确实是不能让她上来。黑云吐岭时刻面临着敌人的炮击和轰炸,流血死亡可说是家常便饭。山下的营地虽说也不安全,可能有“油挑子”光顾,可能遭遇敌人偷袭,但与黑云吐岭比,安全系数毕竟大得多。不过上来就是上来了,不能马上给她撵回去。李八里不高兴也是高兴,自从他告别山下的营地,告别马先生、喇叭小刘他们,又是好几天过去了。王翠兰说:“俺前些日子又梦到你挂彩!唉整天为你提心吊胆的……你说这个仗,啥么时候能打完呢?”“打完?早着呢!”李八里说,“不把美国鬼子全部赶到大海里去,战斗结束不了。”王翠兰说:“你说这些美国佬,好好的不搁美国家里待着,偏偏大老远跑朝鲜来,他要不来朝鲜搞侵略,俺们也不能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李八里嗔道:“都搁家里抱小鸡怪好,天下太平,还用打仗?还要部队干啥么?”王翠兰拿胳膊拐儿捣他一下,笑着说道:“说着玩的,你又认真……只要你没事情,俺咋么都好说。”“我能有啥么事情?啥么事情没有!”坐了一会儿,王翠兰探过头来扒着李八里的衣服领子朝里边看。李八里侧着头说:“看啥么呢?又没生蛆。”高一语文第19页共19页 王翠兰说:“蛆没有,虱子还能没有?”确实有虱子,不仅他身上有,每个人都有。这个东西却不是好东西,咬得人瘙痒难耐坐卧不宁还在其次,关键是传染伤寒或其他疾病,会造成减员,影响战斗力。因条件有限,消灭虱子最简便实用的办法是将生满了虱子的脏衣服放在开水里煮,大的小的一锅端。李八里听过了王翠兰的意见,没怎么当回事儿。他对王翠兰说:“哪有条件煮虱子?缺锅少灶的,就一个锅还得做饭烧水……虱子,咬不死人。”王翠兰不和他嬉皮笑脸,很严肃地说:“你不要不当回事,灭虱子是俺们治疗队的工作,大家都支持,反而你当营长的不支持?”李八里说:“不是不支持,是没有条件!你看看,要啥么没啥么,咋么烧开水?”王翠兰说:“你这不是有汽油桶吗?刚才我见那边摆着十几个。”李八里说:“就那点水,还得留着打仗用……煮虱子,亏你想得出来!”“你这个人……我让你窝囊!”王翠兰不想再跟他废话,动手来解李八里的衣服扣子。李八里边扭捏着躲避边说:“唉,唉,动手动脚的,叫战士笑话。”正好孟正平走了过来。王翠兰对孟正平说:“教导员你来了正好,李营长自己窝囊还不配合治疗队工作,你看看咋么弄吧。”孟正平是来询问王翠兰一个问题。山下不仅送来了给养,还带来一口袋松树叶子——松针。他不知道这个东西有什么用。王翠兰说:“治疗夜盲眼啊!用松树叶子烧水喝,能缓解症状。咋么?你这里没有夜盲眼?”孟正平忙说:“有,不少呢。”由于长时间战斗和风餐露宿,难得吃上蔬菜,造成了维生素的大量缺失和视力下降,许多战士一到晚上就眼睛模糊,看不清东西辨不出景物,俗称夜盲眼。及时地补充蔬菜水果或者维生素是最直接的治疗办法。黑云吐岭本来覆盖有茂密的森林,松树很多,但是给多日以来的炮火、炸弹轰击,树木都烧焦炸没了,茂密的森林变成了一截截的枯树桩子,不要说松针,连片绿色也难见着。所以在山后面很远的地方,王翠兰特意叫战士捋了一口袋松针。孟正平说:“支持,肯定支持!为了部队战斗力嘛,哪个不支持?”紧忙着战士们把几只汽油桶架上了松枝树干,炉火熊熊,热气蒸腾,一件件土黄色的军服在铁皮大桶内翻卷。炊事班的锅也烧上了松针水,绿色的汁液散发着特别的味道。李八里就是给王翠兰捏着鼻子灌下的一碗绿汤水。天气不阴不晴,云层很低,不是敌机活动的好时候。所以五六只大铁桶都架在洞口附近,燃烧的炭火与蒸腾的热气把大半个掩蔽部弄得工厂一般沸腾,给住在潮湿的山洞的他们带来片刻的温暖。王翠兰说:“不打仗多好,喇叭刘爷俩儿好模好生吹他爷俩的喇叭号子,马先生好好教他的书,俺还是俺,你还是你……打仗,啥么都给打毁了啊!”高一语文第19页共19页 李八里说:“不打仗要我们这些人干啥么?光想过太平日子!天下太平,靠的是千千万万的人拿命换来的。美国鬼子眼瞅着打到家门口了,不跟他干上这一仗咋么能行?把他牙齿揍掉,揍得他嗷嗷叫唤满地找牙,以后再见着你他就客气了,就不敢咬你了。太平,得用鲜血和生命来保卫啊……不过打仗也有打仗的好处,要是不来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我能碰到你啊?碰不到。你当不了俺老李家的儿媳妇,俺也娶不了你王翠兰,更别想让你给俺生个一男半女!”王翠兰又轻轻捣了李八里一胳膊拐,两个人偷偷地笑开了。愉悦和舒心的欢笑驱散了思念逝去战友的不快,让他们重新感觉到短暂的祥和与温暖。王翠兰后来说:“这个仗什么时候是个头呢?还能一直打下去啊?一辈子那么长,总不能搁朝鲜打上一辈子的仗吧?”李八里说:“当然不会。打得越狠,越较劲儿,打得打不动了,和平就会到来。”是啊,他们相信这个仗不会永远打下去,也相信自己不会在这个陌生的朝鲜过上一辈子的岁月。他们还年轻,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做。八个月以后,王翠兰在朝鲜元山一带五老里的休整地生下一对双胞胎,一男一女,龙凤呈祥。五老里,这是她跟李八里结婚的地方,她还记得洞房花烛,敌机过来捣乱,他们两个差点给“油挑子”打死。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而眼前的一切却像是昨天一样真切。王翠兰给两个孩子起了抗美、援朝的大名儿,分别叫做李援朝、李抗美。(王筠,长篇小说《长津湖》的作者。本文选自2020年9月《解放军报》,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八里见到王翠兰的第一句话“你咋么来了?也不打个招呼!”,之所以没有欢迎,更没有惊喜,是因为王翠兰的到来会影响和干扰李八里在前线作战。B、“你说这个仗,啥么时候能打完呢?”“这个仗什么时候是个头呢?……一辈子那么长,总不能搁朝鲜打上一辈子的仗吧?”表现了王翠兰对丈夫李八里的埋怨。C、“不打仗要我们这些人干啥么?光想过太平日子!……美国鬼子眼瞅着打到家门口了,不跟他干上这一仗咋么能行?”,反映了志愿军战士必胜的信念。D、后来、王翠兰生下双胞胎后,给两个孩子起名叫做李援朝、李抗美。表现了王翠兰希望后代铭记这场为了保家卫国而浴血奋战的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8、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写接连下了几场大雨,洪水冲毁了道路,也冲坏了阵地上的工事,远山近岗飞瀑流挂一派云遮雾罩等恶劣的天气环境,点明了敌人没有轰炸黑云吐岭,岭上无战事的原因。B、王翠兰瞒着李八里私自上黑云吐岭,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引出了后文对“岭上无战事”时志愿军战士的战争环境、生活处境的描写,刻画出志愿军战士的英勇形象。C、小说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手法,塑造了王翠兰和李八里这一对因战争而结缘的战地夫妻,他们的故事使得这篇战争题材的作品具有了浪漫主义色彩。D、小说描写梦见李八里挂彩、用汽油桶煮虱子、用锅烧松针水治夜盲眼、回忆活着的人、思念逝去的战友等场景,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又表达了对美好和平生活的渴望。9、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回望悠悠历史长河,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锻造高一语文第19页共19页 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种精神在这篇小说中有所体现,请联系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分)▲10.作为战争题材的小说,本文是如何描写出抗美援朝战争的残酷性的?请联系小说内容具体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①,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要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节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有删改)【注】①秫:可作酿酒原料。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高一语文第19页共19页 A、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B、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C、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D、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候:等候B、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聊:姑且、暂且C、亲老家贫亲:亲人D、义熙末,征著作郎征:征讨1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径,原指西汉蒋诩隐居后在院里开辟的三条小路,后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B、薪水,在文中指俸给,意谓供给柴水等生活上的必需费用,相当于生活费用。C、解绶,意为解下印绶,辞去官职,和前文中“解归”所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D、谥号:古指人死后,后人依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陶渊明被任用为州祭酒后,由于不能忍受官吏事务,不久就弃官归家,亲自耕种来维持生活,后来衰弱生病。B、檀道济前去看望贫困饥饿中的陶渊明,劝他在当今盛世不应该自己折磨自己,并馈赠了他一些精美饭食,随后挥手离开。C、陶渊明起初要把官府的公田全部都种上可以酿酒用的秫稻,在妻子儿女的坚持下他才同意种上一小部分的粳稻。D、王弘想结识陶渊明,便让庞通之带着酒具在栗里邀请陶渊明喝酒,而对于后到的王弘,陶渊明也没表现出抵触情绪。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4分)(2)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4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6~17题。新城道中二首(其一)苏轼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高一语文第19页共19页 A、首联写诗人欲山行,春风吹断了积雨,可见风雨交织的天气也没能影响诗人的出行。B、颔联描写春晨山村晴景,“披絮帽”与“挂铜钲”是从形的角度比喻晴云、初日,较为贴切、形象、生动。C、尾联由自然景物的描写转入对农人及其生活的反映。雨过天晴,西山人家又是煮芹,又是烧笋,忙着春耕。D、全诗紧扣“乐”字,将秀丽明媚的春光、繁忙的春耕景象与诗人欢快的心情融汇交织在一起,赞美了山村人家的劳动生活。17、清人汪师韩在《苏诗选评笺释》中评价此诗颈联为“铸语神来”之笔,“常人得之便足以名世”。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颈联。(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1)《沁园春·长沙》一词中,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远景镜头描绘出村庄朦胧、平静和安详的特点。(3)《短歌行》中借用《诗经》中姑娘思念情人来比喻渴望得到人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古代诗人常把“鹿”写进诗中,或展示尚贤的姿态,或寄托隐逸的情怀, 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17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盛夏时节,花木葱茏,生机盎然,学校组织开展“诗意山水,人间草木”暑假研习活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研习任务。19、文学社的同学搜集到以下文字资料,有同学对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有疑问。下列选项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包含着丰富的人类生存智慧。这里的“天”可以理解为宇宙天地、自然万物。"人"是指生存于天地之间、万物之中的人类。人类把自己看作天地自然中的一部分,享受着自然的滋养,摸索着宇宙的规律,探寻着生命的智慧。在这种观念浸润下,文人墨客放眼青山绿水、泉石清音。他们亲近自然,在诗歌和文章中将自然之景与精神志趣完美契合。“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在王维的眼里翠竹萋萋、明月皎皎,他将灵魂妥帖地安放于自然,将心灵升华到空明纯美的禅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在经历了颠沛流离之后,归于淡泊,归于闲暇,刘禹锡借高一语文第19页共19页 助《陋室铭》构建了一个恬静的“君子居之,陋室何陋”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归宿。A、“浸润”的“浸”应读为“jìn”B、“契合”的“契”应写为“楔”C、“颠沛流离”应写为“颠沛留离”D、“闲暇”的“暇”应写为“瑕”20、艺术社的同学查阅整理了与“国色”相关的资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2023年春晚节目《满庭芳·国色》唱出了曼妙“秀色”。那么,颜色从何而来?其芳名又是何人所取?史料告诉我们:先人们从自然万物、天地四时中发现色彩,从植物和矿物中提取颜料,并赋予它们雅致动听的名字。比如,玄色即黎明太阳将出未出时天空的黑里透红;绿沈就是西瓜皮颜色。“国色”不直接采用“青白黄赤黑”,而从中避选出“桃红、凝脂、细叶、群青、沉香”,则是艺术表达“吉祥寓意和美之色相”的需要。其中,蓝色系用的群青,最早来自青金石,从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它们不只代表了沉淀下来的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审美意趣,还是色彩符号。A、它们不只是色彩符号,还代表了千百年沉淀下来的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趣。B、它们不只代表了沉淀下来的千百年的中华民族审美意趣,还是色彩符号。C、它们不只是色彩符号,还代表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沉淀下来的审美意趣。D、它们不只代表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沉淀下来的审美意趣,还是色彩符号。21、民俗杜的同学重点探究了人们爱花的原因,并描述了民间的赏花胜景。请你编审、校对他们提供的材料,选出文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3分)赏花自古被视为一种雅兴。对于大众而言,绚丽的色彩、扑鼻的香气是花卉的价值所在,但文人士大夫却不以为然。文人赏花,重在品味花所传达的精神内涵。比如菊花由于岁寒不折、做立风中的秉性,受到众多知识分子的追捧。它枯而不落,与其他花卉迥乎不同,成为保持民族气节的象征。民间赏花习俗由来已久。京城人爱花,每至花期,便邀约三五好友外出赏花。明清时期,随着人工培育花卉技术的进步,京城的观赏花卉空前繁多,赏花的场所也大幅增加。当时的什刹海已是京城家喻户晓的赏荷中心,每年农历六月,大量游客慕名而至。到了秋季,京城再掀赏菊风潮,被色彩点燃的天宁寺最是耐人寻味。A、不以为然B、迥乎不同C、家喻户晓D、耐人寻味(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3题。小楼是李煜词中的一个典型意象。小楼,名副其实,就是规模较小的楼阁,是古代建筑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小楼,大多被寄予两层意蕴:一是忧伤、思念之楼;二是闲适、富有意趣之楼。除此之外,“小楼”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在空间上将作者与外界隔离开来。由此,所写之事、所发之感就有了一种作者自说自话、无人知晓、无人懂得的惆怅之感,一腔愁绪,说与谁听?(),很好地诠释了这种感受。在李煜的词作中,还有一个词经常被用到,跟随在“小楼”之后,它就是“凭栏”。“凭栏”字面的高一语文第19页共19页 意思是身子倚着栏杆,在诗词中常有凭栏远望之意。阔大的空间不仅是人安放躯壳的需求,而且是人的心理、精神上的需要。幽独情绪愈发浓烈的词人往往在阔大的空间带给心灵自由感,②使精神得以舒展。词人初衷是借空间的广阔稀释精神的“幽”与“愁”,可是,往往欲速不达。意象间的照应,情感的层层深入,使词的空间境界进一步得到拓展,这是李煜词风独树一帜的重要因素。22、文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名副其实B、自说自话C、欲速不达D、独树一帜2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杜甫的诗作“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B、秦观的词作“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C、辛弃疾的词作“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D、柳宗元的诗作“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三)语言文字运用Ⅲ(本题共1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24、请从下列词组中任选一个作为陈述的对象,为所给的上联写一句下联。橘子洲头  汨罗江畔   浔阳江头 南山脚下  岳阳楼上  醉翁亭中上联:康河桥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①永远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爱因斯坦②对坏事的好奇心是一种可诅咒的毛病,是从一切不洁的接触中产生的。——谬塞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围绕“好奇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射洪中学高2023级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第19页共19页 语文答案【答案】1. A    2. B    3.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应都是能反映当代中国崇高之美的事物和社会现象”分析错误,原文为“都应当成为当代作家重点关注和着力表现的重要内容”,反映当代中国崇高之美的事物和社会现象都应成为当代作家重点关注和着力表现的重要内容,但并不是说只关注和表现这些。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运用了举例、引用、比喻等论证方法”错误,“《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魏巍就善用细节刻画矛盾。如在讲到一支志愿军部队的战斗时,他描写道……”为举例论证,“正如康德所说,崇高‘是通过对生命力的瞬间阻碍及紧跟而来的生命力的更为强烈的涌流之感而产生的’”为引用论证,没有运用比喻论证。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内容、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完全是因为对细节的忽略”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细节的忽略”的信息可知,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B.“需作家对细节叙事和宏大叙事做出选择”说法错误,根据文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者描写的关键选择越艰难,故事就越伟大,人物就越崇高”可知,这里说的是“作者描写的关键选择越艰难”。C.前后因果关系不当。原文相关内容为“细节叙事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用饱满的心理细节和行为细节把读者拉进故事人物的主体视角,沉浸式地感受故事人物的蝶变。这种对崇高人物关键选择中思想感情的充分挖掘,是其他叙事方式所容易忽略和难以企及的”“细节叙事不直接阐述事物的发展全局和故事整体,也不直接阐明这一故事或人物的崇高意义”,前后没有因果关系。故选D。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指人们在面对未知的天气时产生紧张不安的烦躁情绪”错误。根据原文“极端天气对生存环境的破坏、对亲友生命的掠夺,可能让这些曾经无拘无束的猴子感受到了突如其来的压力。它们内心的惶恐、焦虑不断放大”“猕猴和人类在生理、行为特征上都有一定的相似性”“天气因素造成的财产损失、交通拥堵,导致了大面积的‘心理创伤’”可知,人们的天气焦虑来源于极端天气造成的危害,而非极端天气的不可预知。故选D。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旱灾……加重土地盐碱化”错误。由原文“而沙尘暴和洪水的暴发,则会对耕地造成严重的侵蚀,加重土地盐碱化,造成庄稼枯萎或粮食质量下降”可知,“加重土地盐碱化”的是沙尘暴和洪水的暴发。 C.“……‘热休克基因’的表达被抑制得最为严重,说明它们会患心血管疾病和阿尔茨海默病”错误。与心血管疾病和阿尔茨海默病有关的基因不是“热休克基因”,而是上文“与蛋白翻译、蛋白折叠、免疫应答等相关的基因”,这类基因不一定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和阿尔茨海默病。 D.“就会引起慢性炎症”错误。由原文“一段负面经历——比如经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很可能导致慢性炎症,让一些老龄化疾病提前发作”可知,原文说的是“很可能导致慢性炎症”。故选B。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A.土壤成分发生变化不一定是极端天气造成的。故选A。【答案】7、D    8、C  高一语文第19页共19页 【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内容及人物形象的能力。A.“因为王翠兰的到来会影响和干扰李八里在前线作战”错误。原文“山下的营地虽说也不安全,但与黑云吐岭比,安全系数毕竟大得多”表达李八里对妻子王翠兰不顾自己生命安全上山的担心和责备。B.“表现了王翠兰对丈夫李八里的埋怨”错误。应是表现王翠兰对战争的忧虑和厌倦,突出了战争的残酷。C.“反映了志愿军战士必胜的信念”错误,应该是表现志愿军战士抗击侵略者的决心。【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C.“小说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手法”错误,文中没有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9、(6分) (1)体现了保家卫国、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美帝国主义入侵朝鲜,打到中国的家门口,李八里认为当和平遭到威胁时,军人不能窝在家里,应该挺身而出,保家卫国。(2)体现了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黑云吐岭虽时刻面临着美帝的炮击和轰炸,流血死亡成家常便饭,但李八里却不畏牺牲,决心与美帝较劲,狠狠打击美帝,揍掉他们的牙齿,不把美国鬼子全部赶到大海里去不停战。(3)体现了不畏艰难、士气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黑云吐岭在美帝的轰击下,断水断粮,缺衣少菜,但是即使得了夜盲眼、满身长满虱子,战士们依然斗志昂扬,李八里和王翠兰夫妻聊天还能笑语盈盈。    10、(6分) 小说主要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战争的残酷性:(1)描写环境的恶劣,充满危险。敌人的飞机时常侵扰,把黑云吐岭的树木都烧焦炸没了。(2)描写生活的艰难。战争使得战士们断粮断水,因难得吃上蔬菜,许多人得了夜盲眼;居住条件差,战士们身上都长了虱子。(3)描写人物的语言和心理。王翠兰总是梦见李八里挂彩,整天为他提心吊胆,并且对李八里反复诉说战争“什么时候才能打完”“什么时候是个头呢”,通过王翠兰的语言表现了她内心对战争的忧虑和厌倦,凸显了战争的残酷。11、答案D(“处世”作“贤者”的谓语,故“贤者处世”的中间不能断开,可排除AB;“无道则隐”与“有道则至”是对称结构,排除C)12、答案B(A候:拜访C亲:父母亲,D、征:征召,古代一种选拔官员的方式。)13、答案B(“薪水,在文中指俸给,意谓供给柴水等生活上的必需费用,相当于生活费用”错。薪水,在文中指打柴汲水)14、答案B(“挥手离开”错。文中意思是“陶渊明挥手让檀道济离开”)15、(1)陶渊明少年时就有高雅的志趣,学识广博,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高趣”,高雅的志趣;“属文”,写文章;“任真”,任性率真。每点1分,句意1分)(2)后来担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陶渊明那里喝酒。(“为”,担任;“日”,每天;“造”,到,前往;“焉”,兼词,“于此”。每点1分)参考译文:陶渊明,字元亮。有人说他叫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晋朝的大司马。陶渊明少年时就有高雅的志趣,学识广博,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不受拘束,清高自负。父母年迈,家境贫困,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不能忍受官职事务,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州郡召他担任主簿,他也不去就任。亲自耕种,自谋生计,于是变得衰弱多病。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卧床饥饿好几天了。檀道济说:“贤高一语文第19页共19页 能的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事,为什么自己如此糟践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么敢自认是贤士呢,我的志向没那么高。”檀道济送给他一些精美的饭食,他却挥手让檀道济离开。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我想暂且做几天官吏,换取归隐生活的费用,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就让他去做了彭泽县令。他不让家眷跟随,送了一个劳力给他的儿子,写信说:“你每天的生活费用,难以自给,现在派给你一个佣人,帮助你砍柴打水。他也是人家父母的儿子,你要好好对待他。”陶渊明让把官府的公田全都种上(可以酿酒的)秫稻,妻子、儿女坚持要求种粳稻,于是他才让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秫稻,五十亩种粳稻。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到彭泽县,县吏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穿戴整齐去面见他。”陶渊明感叹说:“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向乡里小人屈身行礼呢!”当天就解下印绶,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兮辞》。江州刺史王弘想结识他,未能找到机会。陶渊明曾经去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带着酒具,在半道栗里(地名)邀请他。陶渊明脚上有病,让一个弟子和两个儿子用轿子抬着。到了以后,欣然和庞通之一同饮酒。不一会儿王弘到了,陶渊明也没有抵触的情绪。起初颜延之担任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和陶渊明有交情,后来担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陶渊明那里喝酒。每次去,都要畅饮直到喝醉。王弘打算邀请颜延之赴宴,整天都等不到他。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两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送到卖酒的那里,以便一来就能喝酒。曾经在九月九日出来在屋旁菊花丛中闲坐,很久之后,满手握着菊花,忽然赶上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乐,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喝到酣畅时,总是弹拨一番来抒发情怀。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真诚直率达到这种地步。郡将(官职名)曾经来拜访他,正赶上他酿的酒糟熟了,陶渊明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滤完,又让他把头巾扎在头上。元嘉(南朝宋文帝年号)四年,将要接受朝廷征聘,恰好去世了,时年六十三岁。世号叫做靖节先生。1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A.“风雨交织的天气”错。诗人“欲山行”之际,东风如善解人意的知己,吹散阴云,雨过天晴,并非“风雨交织”的天气。故选A。17.(6分)①拟人。写桃花含“笑”,赋予“桃花”以人的心理、神态,使“桃花”著上了人的感情色彩,生动形象。②动静结合。“沙水清”,静景清新秀丽;“溪柳自摇”,动景活泼自在。动静结合,突出山村自然景物的美好怡人。18、(1)漫江碧透,百舸争流(2)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4)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19、答案A。 B.有误。“契合”的写法是正确的。 C.有误。“颠沛流离”的写法是正确的。 D.有误。“闲暇”的写法是正确的。 故选A。20、答案C。画线句语病有: “它们不只代表了沉淀下来的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审美意趣,还是色彩符号”,语序不当,“不只……还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所以应该将“代表了沉淀下来的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审美意趣”与“色彩符号”调换位置。 “中华民族”是领属性定语,应该放在“千百年沉淀下来”前。 只有C项修改正确。21、答案D。A项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符合语境。B项迥乎不同:意思是形容差别很大,或完全不一样。符合语境。C项家喻户晓:意思是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符合语境。D项耐人寻味:形容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思索琢磨。一般形容诗文、话语或意境。材料中形容的是天宁寺,属于误用对象。高一语文第19页共19页 22、答案:D。A.“名副其实”,名与实际相符,不合语境。应改为“顾名思义”,看到名称而联想到它的含义。B.“自说自话”,自己说自己的话,指不理会别人的意见,不合语境。可改为“自言自语”,自己对自己说话。C.欲速不达,一味图快,反而达不到目的,不合语境。可改为“适得其反”,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D.独树一帜,比喻自成一家。使用正确。23、答案:C。由“无人知晓、无人懂得的惆怅之感,一腔愁绪,说于谁听?”可知“这种感受”指无人诉说,无人理会,无人懂得的惆怅和苦闷。结合语境并综合分析选项诗词含义,C项诗句最适合语境。24、(2分)示例一:橘子洲头,热血青年指点苍茫江山。示例二:汨罗江畔,爱国大夫谱写忠贞诗篇。好奇心为什么?两个人都长年纪了,相距不过几米的屋子,有什么必要隔几分钟就喊一下?  每次去奶奶家,这件事总是会勾起我的好奇心。  奶奶八十了,但眼不昏耳不聋,还能眯着眼在屋里做针线。大她三岁的爷爷便不行了,不愿走动,总是坐在藤椅上晒太阳。  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这样的事天天发生。我很好奇。是奶奶闷吗?没有人说话?那她为什么只喊一下而不是和爷爷唠嗑呢?  喊爷爷做什么呢?还这么不停地喊?我想起奶奶每次看见爷爷好好的,满意离去的背影。阳光总是以最完美的角度铺在奶奶身上,每每这样的画面闪烁着温暖的光辉。是不是只要有人答应便好呢?我好奇地继续想。那好。再有这种事发生时,我便捂住嘴,学爷爷的声音迟缓地答:“唉——”可每每奶奶都能辨别出来,无论我用布还是用棉花捂以求声音的逼真。“细丫头在这儿捣乱……”奶奶皱纹满布的手会轻拍我,以示责备。微微笑。  奶奶依旧。我的好奇心不减反增。算了,我破釜沉舟。“奶奶,你老这么喊来喊去做什么呢?也不嫌烦。”  奶奶看我,宽容地笑:“丫头,你不懂的。知道他好好的,我才心安的。” 心,被濡湿了。是花蕊中的一滴露。连日以来如同小虫一样不断噬咬我心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你在,就心安的。这是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粗茶淡饭有什么要紧?年华老去有什么要紧?你在,就心安。我想,所谓爱,便是如此。就是我所爱的人,我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我手够得到的地方,我能够走到的地方,好好的存在着。  我庆幸我拥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晓奶奶一辈子的关心,温情与爱。我知道了,那声声呼唤是在说,有你在,整个世界,都在。【点评】此文是叙写日常生活的规范的记叙文,成功的秘诀在于从“我”独特的视角探求老人的内心世界。奶奶的言行,的确让孙女好奇。于是,调皮的“丫头”对奶奶进行了一高一语文第19页共19页 番“侦察”,结果“侦察”到了“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濡湿了人们的心,美得如“花蕊中的一滴露”!此文是叙写日常生活的规范的记叙文,能在“尺水”中“兴波”,能用鲜活的细节描写展示澎湃的内心波澜,读来意味无穷。  好奇心好奇心,无疑是一颗希望知道自己所不知事物的心。如果只将眼光聚于此,那在我看来,似乎古今中外男女老少大多都有这样一颗“心”。有一种“好奇心”在鲁迅的文章中最为常见:那驱使国民争先恐后看“砍头节目”的是好奇心;那驱使乡邻听祥林嫂哭诉的是好奇心;那驱使阿Q“革命”的亦是好奇心。但,也许这些都只能称为“好奇”罢了,“心”却是失去了的。这样的“好奇”,建立在对他人痛苦的窥探上,建立在“铁屋子”一般黑暗的愚昧上,如果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奇心”,那么,没有也罢。那么放眼世界呢?这样的“好奇而无心”也是比比皆是的。火刑柱上的贞德满足了中世纪人们的好奇心;怒吼的卡西莫多满足了芸芸众生的好奇心。这样的“好奇心”尽是愚昧,平庸,衰亡与了无生机。试问:真正的好奇心又为何物呢?真正的好奇心需要观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用心观察,即使最寻常的事物也会化为“神奇”。在远古时代,先人们仰望星空,探斗转星移的奥秘,品云淡云聚的风采;到现在,我们通过望远镜与另一个星球招手,通过显微镜感知微观宇宙。可以说,没有观察与帮助我们更好观察的工具,好奇心也会闭上心房上的窗,落满灰尘。真正的好奇心需要思考。如果“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是供我们观察的无限舞台,那么,“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则是激发与约束我们将观察成果深化的不二法门。如帕斯卡尔所言,“思维成就人的伟大,我们的一切尊严都在于思考——即使你只不过是强大自然下的苇草。”如果没有这种“灵魂在场”之下的思考,那么无论多少个苹果掉下来,恐怕也砸不出“万有引力”的发现;无论人类是多么费尽心思地观察与学习,也难有一丝一毫的创造与进步。真正的好奇心不是“猎奇”,它的存在不是为了以平庸或愚昧的心态去“发掘”别人的痛苦,去践踏真理。它的存在,需要爱观察的双眼来定位,需要善思考的头脑来彰显其价值。有了这样的好奇心,困难得以排解,就会得以进步,人类得以更好地生存并维护自己的尊严……《哈姆雷特》中有言:“身处果壳之中,也自以为无限宇宙之王。”也许,正因为有了真的“好奇心”在,我们才能以更有力的声音爆发出这样的呐喊。更何况,因为有了好奇的心,我们的世界远比果壳广阔得多。【点评】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作者立意深刻,有独立见解。议论层层递进,逻辑性强。用例鲜活、到位,能有力地支持自己的中心论点。文章活泼洒脱,不干巴巴地说教。各位同学应从中得到启发。好奇之心诚可贵坚毅担当价更高无论是西方谚语“好奇心害死猫”让人们对好奇心战战兢兢,还是穆勒认为“前进的好奇心衰退以后,人生就没有意义”,人们对好奇心本身的好奇就从不曾停歇。著名哲学家杜威在《我们是如何思考的》一书中也曾作出这样的判断:“好奇心的终极阶段是变成一股能强化个人与世界联系的力量。”不可否认,好奇心的确是人类打开陌生世界的一把钥匙,没有好奇心,人类终将失去探索未知的内生动力。高一语文第19页共19页 然而,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却又绝不仅仅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所谓陌生世界,既可能是人类所未知的领域,也可能是个体的认知能力尚未触及到的范围。在一心沉迷于科学研究的科学家那里,好奇心就像偶然间掉落在牛顿头上的苹果,自然会极大地触发人类的求知欲。可是,在更多领域,我们看到的还有一种探索突破百折不挠的毅力。爱迪生诚然怀有极大的好奇心探索光与电的世界,可如果不是他持之以恒的执着,又怎会有无数次试验失败后终于找到适合做灯丝的材料?如果不是屠呦呦有着治病救人的坚定信念,又怎么会在艰难困苦中苦苦寻找到抗疟新药青蒿素?对人类的发展与进步而言,支撑我们探索陌生世界,尤其是乐意为之乐此不疲的根源,往往还源于人性当中与生俱来的担当精神。探索陌生世界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坦途,而是往往布满荆棘与坎坷,如果没有那份责任与担当,很多探索便也终将难以为继。神农氏尝百草,打开药物世界的大门,为的是天下苍生免受病痛折磨;邓稼先赴大漠,兀兀穷年研发出中国人自己的核武器,为的是中华民族从此摆脱被欺凌的命运。没有他们这份铁肩担道义,哪里会有今日中华妙手著华章?在当今世界,科技正在不断颠覆传统的认知,陌生世界的魅影正向我们每一个平凡的人款款而来。身为当代青年,的确应当拥有探索未知的好奇心,但更要涵养吃苦耐劳的品格,以坚定不移的信念、突破自我的勇气和心系家国的大爱,去发现未知世界里更多的精彩!收拾无穷妄想,换取一朵莲花。德清禅师言犹在耳,你我青年更当踔厉奋发,在一步一个脚印的探索中绽放青春年华!始于好奇,成于热爱鱼类花费数千万年摇晃着探索陆地,猿猴消耗数百万年蹒跚着适应双足,孩童在母亲怀里伸手试图去捕捉眼前的月亮……这一切皆因为最原始的名为好奇心的欲望。常言道:好奇害死猫。可猫死了,事情就结束了吗?大火将布鲁诺焚烧,但人类对宇宙的好奇心仍在灰烬中翩飞;核辐射把斯罗廷扯碎,但人类对原子弹的好奇心仍在血肉中流淌;镭射线侵蚀了居里夫人的肌体,但人类对新元素的好奇心也还在骨髓里闪烁。诚然,在最开始,好奇心是推动人们探索陌生世界的动力,可那滚滚历史洪流里道不尽的探索和追寻,似乎考问着我们:这一切仅靠好奇心就足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好奇心只不过是引路的钥匙,是真理海洋旁边一块美丽的石子,它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抬头看见波涛汹涌之海,并纵身跃入其中,为人类文明探索向前发展的准则和真理。所以,在浪花里,我们窥见无数前辈为了揭开世界未知的一角付出生命;在波涛中,我们看见他们顶着世人不理解的目光,无奈开口:“夫人,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有什么用呢?”他们从不在深夜痛苦和迷茫,因为他们知道,就像婴儿终会长大一样,那些为人诟病的研究,终会在百年后的某天被探索世界的后辈所翻阅。何其浪漫、何其伟大的研究,穿越了无尽的时间和空间,当另一个灵魂为同一个发现欣喜若狂,百年前的他们也不再孤单。这是仅凭好奇心无法做到的,唯有对世界和全体人类的热爱才能达成。几乎所有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都深谙此理。毛泽东、马克思、钱学森……如同《月亮与六便士》中斯特里克兰德突然决定抛妻弃子去画画一般,他们突破了个人好奇心的桎梏,凭着坚定的信念,全身心投入对陌生世界的探索中。他们会死去,但他们的探索将留在世界的最远端,等待生者去拾取,然后继续前进。唯有如此,才能推动全人类的进步。现今,要推动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更需要浪漫勇敢的后来者,除了拥有好奇心,还要保持对陌生世界的无尽热爱与坚定理想,去世界奥秘最深处挖掘瑰宝。对探索保持一颗不变的好奇心,对世界保持不灭的热爱与理想,任何人都可以是这探索路上的领航人。高一语文第19页共19页 【点评】文章在肯定好奇心在探索陌生世界中发挥的引导作用的同时。以布鲁诺、居里夫人、斯特里克兰德等典例,对论点展开深入浅出、环环相扣的阐发与论证。文章句式灵动,富含哲思。长短句交错,又有名言金句洒落其间,使文章浑然一体,气韵流畅。高一语文第19页共19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0-27 18:40:02 页数:19
价格:¥2 大小:58.29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