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辽宁省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10月考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吕氏春秋·当务》云: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大夫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上述现象体现出商朝()A.嫡长子继承制基本建立B.中央集权弱化C.对母系血缘的重视D.兄终弟及思想比较深刻2.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经历了夏商两代的邦联式统一、周代的分封制统一和秦汉以后的中央集权制统一三个阶段、三种模式。此学者的划分标准是()A.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社会性质的变迁C.君主专制是否确立D.官僚政治瓦解3.13世纪,圣路易和腓力四世在位时,开始将国王成员和王室成员雕像摆在了巴黎圣母院正立面等地方;14世纪,查理五世的统治者形象则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出现在巴黎的城市空间中,卢浮宫的入口、吊桥处都有国王夫妇的雕像。这体现出这一时期的法国()A.城市化进程的加快B.教会势力衰弱C近代民族国家建立D.封建王权强化4.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创办了《苏格兰人》报。该报曾刊出一篇文章,强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恼火。他授意政府将威尔克斯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据此可知,当时的英国()A.国王是国家权力中心B.代议制民主有待完善C.《权利法案》遭到破坏D.君主立宪制尚未确立5.《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采取普遍的、直接的、平等的、无记名的选举制,保障实现彻底的民主。”依据这一条例,边区成立了选举委员会,进行选举的培训组织工作。这些举措()A.壮大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力量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C.突出了中共的核心领导地位D.开创了中共民主选举的先河6.以下改革对应的时代要求正确的是() 选项改革时代要求A商鞅变法缓解因冗官、冗兵造成的财政困难和统治危机B北魏孝文帝改革巩固统治,进一步适应民族交往交融发展C戊戌变法以变法实现富国强兵,适应民主共和潮流D王安石变法解决政治经济危机,实现富国强兵目的A.AB.BC.CD.D7.汉晋以来,各级地方官府僚佐大多为长官自辟,其中多来自地方豪宗大姓。自北魏末、北齐开始,州郡僚佐已多为吏部所授,至隋一切归在省司。这一变革反映了()A.选官制度达到完善B.豪族势力被铲除C.门第观念日益消失D.中央集权的加强8.家谱是家族传承的重要载体,有寻根问祖、敦亲睦族等重要作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官修谱牒兴盛,宋朝以后,流行私修,家谱走向了普通百姓的家族中。这种变化从侧面反映()A.选官制度发展演变B.宗法观念逐渐淡化C.市民经济发展繁荣D.社会主流思想改变9.1883年,美国出台的《彭德尔顿法》规定文官须经考试择优录取,总统也不得因为文官拒绝从事政党活动而对其免职。1897年麦克金莱总统发布命令,规定凡经考试录用的文官被免职,有权见到书面理由,并可对此进行辩解,否则不能被撤换。这些举措()A.保障政府官员清正廉洁B.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C.降低了政府的办事效率D.扩大了政府文官的职权10.1906年,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中国向来铨选,最重资格,但在君主专制国中,黜陟人才悉凭君主一人喜怒,至于社会共和政体,这资格的法子正是合用。因为官吏是国民的公仆,必须十分称职,方可任用”。上述史料可用于实证()A.清末新政宪政改革B.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C.《临时约法》的弊端D.近代公务员制度的建立11.明代《折狱新语》记载一则案例,邵阳人李朝华状告侄子李正风盗窃自己的东西。地方官审判时首先批评李朝华,“忘其侄所自出其兄,亲亲之义安在哉”,后涉事双方和解,地方官仍判决当庭杖责李正风,为了让其“知有尊卑”。该案例说明明代()A.司法审判渗透社会教化功能B.儒家思想保证了审判公正 C.官员随意支配刑事案件判决D.乡约与法律冲突日趋明显12.洪武三十年(1397年),朱元璋命户部下令,每乡各置木铎,选年老及瞽(gǔ,盲人)者,每月六次持铎徇于道路,宣讲“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这六句话就是“圣谕六条”。据此可知当时()A.律令开始儒家化B.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C.法律宣传程序化D.统治者重视基层教化13.罗马法规定:盗窃罪,自由人可以给付罚金赎罪,奴隶则要从塔贝乌士悬崖被扔到山下:破坏田地的地界罪,全权公民要被驱逐到岛屿,而奴隶却要被流放到矿场。这些规定()A.体现了明显的阶级性B.缓和了社会矛盾C.维护了贵族阶层特权D.强调了公民至上14.德国著名学者福科想指出,在中世纪的欧洲,“法律是首要的,国家是次要的。国王的作用是在实践中实现法律,因此国王受制于法律”;1628年,英国议会议员克里斯托非·谢尔芝德说道:“我从未承认除了普通法以外的任何国王的特权,”这反映出欧洲国家()A.具有限制王权的法律传统B.基本继承了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C.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D.政治和法律制度根植于历史传统15.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及时出台了《土地改革法》《婚姻法》《惩治贪污条例》等一系列重要法律1954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等法律。这些举措()A巩固新生人民政权B.有利于新中国法律法规体系形成C.突出依法治国理念D.工业化发展需要法制建设的配合16.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此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是()A.提倡“五讲四美三热爱”B.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D.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基础工程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历代主要王朝在鼎盛时期的治理体制王朝治理体制秦郡县制(偏向于中央垂直管理) 西汉逐渐统一为郡县制(边疆地区:设郡,郡以下设置道和属国,分封其首领,因俗而治。)东汉郡县制(边疆地区的治理与西汉大致相同)西晋郡县制与间接统治并行隋郡县制(偏向于中央垂直管理。隋大业元年(605年),炀帝废诸州总管府,集地方兵权于中央,郡县微弱,无力对付地方叛乱。)唐郡县制(边疆地区设羁縻府、州、县,册封其首领,令其自行管理)北宋中央垂直管理与郡县制相结合(边疆地区设置羁縻州、县、峒,授予官爵,令其自行管理)元郡县制与间接统治并行(边疆地区设置土司,任用土官,允许世袭)明逐渐形成统一的郡县制(边疆地区沿袭元代“土司制”)清郡县制(边疆地区:清初,沿袭明代土司制;雍正年间开始大规模改土归流)——摘编自曹正汉《中国的集权与分权:“风险论”与历史证据》(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封建王朝国家治理的特征。(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封建王朝国家治理体制的认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的行政与政治是一体的。“一朝君主一朝臣”,随着君主的变换,文官也跟着变换。文官制度的核心不在于提高工作效率,而在于维护皇权,加强君主的一统。……与其他王朝一样,唐代注重伦理,强调“孝忠”,以“礼”作为官员、百姓的行为规范。科举考试是唐代选官的主要形式,对于文官的铨选,由吏部统一掌管。凡科举及第取得做官资格者,须经过吏部再试宏词,成绩优异者,方可入仕、授官。唐代文官制度,对官吏的晋级、为官过程与出仕,都有详细周密的规定。唐朝用法令的形式,对中央与地方各级、各部门的官员额数作了严格限定。——摘编自柳捷、杨成炬《中国传统吏治特征的现代分析——以唐代文官制度为例》材料二1883年美国以英国文官制度为蓝本,结合自身经验制定《彭德尔顿法》。该法提出凡通过文官考试而被择优录取的人员,不得因政治原因被革除公职,不得参加政党的竞选活动。法案要求考试具有 务实性,考试内容与文职人员要履行的职责相联系。公职人员的录用考试和提升考试,在公职的任何一级,对所有人开放。美国文官制度建立后根据时代发展及时进行调整,1923年《分类法》建立系统的分类考绩制度,1950年实行《考绩法》。——刘建芳《试论美国文官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文官制度的特点。(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文官制度建立的特点。(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一个国家文官制度的主要因素。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家训诗中的价值取向以诗歌为载体,由长辈对晚辈进行的带有诗意的教诫即谓家训诗。家训诗是我国传统家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唐代迎来了发展高峰。主题一饰装辞故里,谋策赴边庭。壮志吞鸿鹄,遥心伴鶺鴒。——孟浩然《送莫切兼诸昆弟从韩司马人西军》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犬戎。尔随汉将出门去,剪虏若草收奇功。——李白《送族弟绾从军安西》世承清白遗,躬服古人言。从官俱守道,归来共闭门。——韦应物《送端东行》主题二兄弟须和顺,叔侄莫轻欺。财物同箱柜,房中莫蓄私。——王梵志(僧人)《兄弟须和顺》早得声名年尚少,寻常志气出风尘。文场继续成三代,家族辉华在一身。——张籍《哭胡十八遇》秦云蜀浪两堪愁,尔养晨昏我远游。千里客心难寄梦,两行乡泪为君流。——杨牢《赠舍弟》主题三小子读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黄金。早知书中黄金贵,高照明灯念五更。——坎曼尔(回鹘诗人)《教子诗》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白居易《新构亭台示诸弟侄》人生励志应早立,汝宜经史勤时习。莫负我身亲炊汲,汝父汝祖各饮泣。——淑德郡主《教子诗》(1)唐代家训诗呈现出哪些主要特点?(2)唐代家训诗反映出怎样的价值取向?对当代社会有何指导意义?20.中国古代的“亲亲相隐”是指亲属之间相互隐瞒,包庇犯罪,而官府对这种隐瞒、包庇的做法不予惩罚 或减轻惩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时期发展情况春秋战国亲亲相隐,语由《论语·于路》:“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躬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便成为亲亲相隐的基石。法家对此反时,如商鞅变法观定:"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新,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汉朝汉武帝时期,衡山王刘赐谋反,又欲废太子爽,太子爽上书告发其父。后衡山王因事败自杀,而太子爽告父不孝,弃市。武帝一朝,不但提倡“父于相隐".而且在父于关系上做了一定延伸,将养父子列为容隐之列。汉宣帝地节四年诏曰:“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匪孙,罪珠死,皆上请廷尉以闻。"由此,“亲亲得相首匿"便成为定罪量刑的一项基本原则确立下来。唐朝《唐律疏议·名例》春六:“诸同居(居住在一起的亲属),若大功(大功、小功皆为旧时丧服名,按血缘亲疏程度进行划分)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见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部曲、奴婢为主隐,皆勿论,即漏其事及擿语(密告)消息亦不坐。其小功以下相隐,减凡人三等。若犯谋叛以上者,不用此律。”——据郭程《睡虎地秦简和张家山汉简的法律材料与秦汉“亲亲相隐"制度研究》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亲亲相隐”的发展做出合理的解释。(要求:表述成文、立论正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二10月考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吕氏春秋·当务》云: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大夫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纣故为后。上述现象体现出商朝()A.嫡长子继承制基本建立B.中央集权弱化C.对母系血缘的重视D.兄终弟及思想比较深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商朝时期的纣王有同母兄弟三人,其中商纣王为二子,长子为微子启,但是在立王位继承人的时候,因为生母的身份转换问题,纣王作为嫡长子继承了王位,说明商朝时期就已经初步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A项正确;先秦时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B项;材料凸显的是父系血缘关系,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嫡长子继承制,非兄终弟及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2.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经历了夏商两代的邦联式统一、周代的分封制统一和秦汉以后的中央集权制统一三个阶段、三种模式。此学者的划分标准是()A.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社会性质的变迁C.君主专制是否确立D.官僚政治的瓦解【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联邦式、分封制及中央集权均强调的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A项正确;材料与社会性质、君主专制及官僚政治的说法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3.13世纪,圣路易和腓力四世在位时,开始将国王成员和王室成员雕像摆在了巴黎圣母院正立面等地方;14世纪,查理五世的统治者形象则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出现在巴黎的城市空间中,卢浮宫的入口、吊桥处都有国王夫妇的雕像。这体现出这一时期的法国()A.城市化进程的加快B.教会势力衰弱C.近代民族国家建立D.封建王权强化【答案】D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世纪(法国)。依据材料“14世纪,查理五世的统治者形象则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出现在巴黎的城市空间中,卢浮宫的入口、吊桥处都有国王夫妇的雕像。”并结合所学可知,国王形象在城市增加,目的是为了加强城市民众对统治者的认同,这体现出当时法国王权的增强,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城市数量、职能的变化,因此城市化进程加快的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教会势力,排除B项;近代民族国家是指欧洲近代以来,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独立运动建立起来的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国民主体的国家,材料未涉及民族国家的建立,排除C项。故选D项。4.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创办了《苏格兰人》报。该报曾刊出一篇文章,强烈谴责政府的对外政策,并对乔治三世进行攻击,这使乔治三世大为恼火。他授意政府将威尔克斯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据此可知,当时的英国()A.国王是国家权力中心B.代议制民主有待完善C.《权利法案》遭到破坏D.君主立宪制尚未确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62年英国。根据材料可知,1762年英国国王仍然可以授意政府逮捕议会议员,说明国王权力较大,代议制民主有待完善,B项正确;1762年是“光荣革命”后,权力中心是议会,排除A项;《权利法案》本身规定英国国王拥有行政权,因此国王做法并没有违背《权利法案》,排除C项;1689年《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排除D项。故选B项。5.《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采取普遍的、直接的、平等的、无记名的选举制,保障实现彻底的民主。”依据这一条例,边区成立了选举委员会,进行选举的培训组织工作。这些举措()A.壮大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力量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C.突出了中共的核心领导地位D.开创了中共民主选举的先河【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采取普遍的、直接的、平等的、无记名的选举制,保障实现彻底的民主。”依据这一条例,边区成立了选举委员会,进行选举的培训组织工作。”可见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抗战,陕甘宁边区政府通过了投票选举制度以及选举方法,有利于调动各阶层的抗日积极性,壮大抗日民主政权的力量,A项正确;材料所述与土地革命无关,排除B项;材料所述是为了调动一切力量积极抗日,并非突出中共的核心领导地位,排除C项;材料无法得出这些举措开创了中共民主选举的先河,中央苏区 时期,就有了民主选举,排除D项。故选A项。6.以下改革对应的时代要求正确的是()选项改革时代要求A商鞅变法缓解因冗官、冗兵造成的财政困难和统治危机B北魏孝文帝改革巩固统治,进一步适应民族交往交融发展C戊戌变法以变法实现富国强兵,适应民主共和潮流D王安石变法解决政治经济危机,实现富国强兵目的A.AB.BC.CD.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巩固了统治,进一步适应了民族交往交融发展,B项正确;缓解因冗官、冗兵造成的财政困难和统治危机的是王安石变法,排除A和D项;戊戌变法是要在中国推行君主立宪,而非民主共和,排除C项。故选B项。7.汉晋以来,各级地方官府僚佐大多为长官自辟,其中多来自地方豪宗大姓。自北魏末、北齐开始,州郡僚佐已多为吏部所授,至隋一切归在省司。这一变革反映了()A.选官制度达到完善B.豪族势力被铲除C.门第观念日益消失D.中央集权加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可知,汉晋以来,地方官僚由地方豪宗大姓把持,而到北朝后期至隋唐,地方官僚则由中央进行任命,说明此时中央集权的加强,中央加大对地方的控制,D项正确;选官制度达到完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豪族势力被铲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门第观念日益消失,说法与历史史实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8.家谱是家族传承的重要载体,有寻根问祖、敦亲睦族等重要作用。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官修谱牒兴盛,宋朝以后,流行私修,家谱走向了普通百姓的家族中。这种变化从侧面反映()A.选官制度发展演变B.宗法观念逐渐淡化 C.市民经济发展繁荣D.社会主流思想改变【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宋朝以后。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官修谱牒兴盛,宋朝以后,流行私修,家谱走向普通百姓家族中。结合所学可知,宋朝以来科举制完善,门第观念日益淡化,因此谱牒修撰走向民间的普通百姓家。A项正确;材料反映了门第观念淡化,而不是宗法观念,排除B项;材料反映科举制的完善所引发门第观念淡化,而不是市民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社会主流思想仍然是儒家思想,并且材料与儒家思想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9.1883年,美国出台的《彭德尔顿法》规定文官须经考试择优录取,总统也不得因为文官拒绝从事政党活动而对其免职。1897年麦克金莱总统发布命令,规定凡经考试录用的文官被免职,有权见到书面理由,并可对此进行辩解,否则不能被撤换。这些举措()A.保障政府官员清正廉洁B.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C.降低了政府的办事效率D.扩大了政府文官的职权【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1883年、1897年。据题干可知主要结论:19世纪后期美国建立文官制度,保障文官的中立性,不受党派活动的影响和文官的合法权益,从而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B项正确;材料是保障文官的中立性,而不是保障政府官员的清正廉洁、没有扩大文官的职权,排除A、D项;材料是保障文官的中立性,与工作效率无关,排除C项。故选B项。10.1906年,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中国向来铨选,最重资格,但在君主专制国中,黜陟人才悉凭君主一人喜怒,至于社会共和政体,这资格的法子正是合用。因为官吏是国民的公仆,必须十分称职,方可任用”。上述史料可用于实证()A.清末新政的宪政改革B.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C.《临时约法》的弊端D.近代公务员制度的建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孙中山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君主专制下的选官制度提出批判,并认为选拔官吏最重要的因素是“合用”,如何选拔“合用”的官吏,孙中山提出了文官考试 的思想,B项正确;孙中山强调的是共和政体下的官员选拔,排除A项;1906年还没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排除C项;材料体现了孙中山的想法,此时尚未建立近代公务员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11.明代《折狱新语》记载一则案例,邵阳人李朝华状告侄子李正风盗窃自己的东西。地方官审判时首先批评李朝华,“忘其侄所自出其兄,亲亲之义安在哉”,后涉事双方和解,地方官仍判决当庭杖责李正风,为了让其“知有尊卑”。该案例说明明代()A.司法审判渗透社会教化功能B.儒家思想保证了审判公正C.官员随意支配刑事案件判决D.乡约与法律冲突日趋明显【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代中国。根据材料得出主要结论:明代在司法审判过程中,以“亲亲之义”“知有尊卑”等儒家思想观念对当事人进行教化,说明明代司法审判渗透社会教化功能,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明代司法审判渗透儒家思想的教化功能,儒家思想不能保证审判的公正,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明代审判官员以儒家思想进行教化,不能说明其随意判决,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乡约与法律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A项。12.洪武三十年(1397年),朱元璋命户部下令,每乡各置木铎,选年老及瞽(gǔ,盲人)者,每月六次持铎徇于道路,宣讲“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这六句话就是“圣谕六条”。据此可知当时()A.律令开始儒家化B.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C.法律宣传程序化D.统治者重视基层教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朱元璋命户部下令,每乡各置木铎,选年老及瞽(gǔ,盲人)者,每月六次持铎徇于道路,宣讲”“圣谕六条”,反映出统治者重视基层教化,D项正确;根据教材,律令开始儒家化、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都早于明朝,排除A项、B项;材料中主要涉及的是教化,没提到法律,排除C项。故选D项。13.罗马法规定:盗窃罪,自由人可以给付罚金赎罪,奴隶则要从塔贝乌士悬崖被扔到山下:破坏田地的地界罪,全权公民要被驱逐到岛屿,而奴隶却要被流放到矿场。这些规定()A.体现了明显的阶级性B.缓和了社会矛盾C.维护了贵族阶层特权D.强调了公民至上【答案】A 【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盗窃罪,自由人可以给付罚金赎罪,奴隶则要从塔贝乌士悬崖被扔到山下”,“破坏田地的地界罪,全权公民要被驱逐到岛屿,而奴隶却要被流放到矿场”等信息可知对同一罪名的处罚有明显的阶级性,A项正确;材料的内容加剧了社会矛盾,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维护贵族阶层特权,但是片面,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同一罪名的处罚有明显的阶级性和公民至上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4.德国著名学者福科想指出,在中世纪的欧洲,“法律是首要的,国家是次要的。国王的作用是在实践中实现法律,因此国王受制于法律”;1628年,英国议会议员克里斯托非·谢尔芝德说道:“我从未承认除了普通法以外的任何国王的特权,”这反映出欧洲国家()A.具有限制王权的法律传统B.基本继承了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C.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D.政治和法律制度根植于历史传统【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国王的作用是在实践中实现法律,因此国王受制于法律”“从未承认除了普通法以外的任何国王的特权”及所学可知,这反映出欧洲国家王权受到法律限制的传统,A项正确;材料无法得出欧洲国家继承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近代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并不是所有欧洲国家,排除C项;“政治和法律制度根植于历史传统”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5.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及时出台了《土地改革法》《婚姻法》《惩治贪污条例》等一系列重要法律。1954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等法律。这些举措()A.巩固新生人民政权B.有利于新中国法律法规体系形成C.突出依法治国理念D.工业化发展需要法制建设的配合【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影响题。时空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据材料“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及时出台了《土地改革法》《婚姻法》《惩治贪污条例》等一系列重要法律……”,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出台相关的法律文件,有利于新中国法律法规体系形成,B项正确;材料突出的是中国法律体系的逐步形成,并不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排除A项;依法治国理念提出的时间是199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国家工业发展同法制建设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故选B项。16.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下列各项中不符合此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是() A提倡“五讲四美三热爱”B.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D.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基础工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可知,发扬英勇奋斗的革命传统属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而非改革开放之后,C项符合题意,C项正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中“五讲四美三热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都属于改革开放之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排除A项、B项和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历代主要王朝在鼎盛时期的治理体制王朝治理体制秦郡县制(偏向于中央垂直管理)西汉逐渐统一为郡县制(边疆地区:设郡,郡以下设置道和属国,分封其首领,因俗而治。)东汉郡县制(边疆地区的治理与西汉大致相同)西晋郡县制与间接统治并行隋郡县制(偏向于中央垂直管理。隋大业元年(605年),炀帝废诸州总管府,集地方兵权于中央,郡县微弱,无力对付地方叛乱。)唐郡县制(边疆地区设羁縻府、州、县,册封其首领,令其自行管理)北宋中央垂直管理与郡县制相结合(边疆地区设置羁縻州、县、峒,授予官爵,令其自行管理)元郡县制与间接统治并行(边疆地区设置土司,任用土官,允许世袭) 明逐渐形成统一的郡县制(边疆地区沿袭元代“土司制”)清郡县制(边疆地区:清初,沿袭明代土司制;雍正年间开始大规模改土归流)——摘编自曹正汉《中国的集权与分权:“风险论”与历史证据》(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封建王朝国家治理的特征。(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封建王朝国家治理体制的认识。【答案】(1)中央集权总体上不断增强;中央集权增强的过程呈现曲折性;制度发展的创新性与继承性共存;注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体现因地制宜或因俗而治的理念;注重集权与分权结合。(2)中央集权增强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国家的治理没有一成不变的法规,应该注重制度的创新;因地制宜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原则;过于强调分权制衡容易造成效率的低下;过于集权不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材料整体及所学,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分析,得出中央集权总体上不断增强、注重集权与分权结合;据材料整体及所学,从中央集权的发展过程分析,得出中央集权增强的过程呈现曲折性;据材料“郡县制(边疆地区的治理与西汉大致相同)”,得出制度发展的创新性与继承性共存;据材料“逐渐统一为郡县制(边疆地区:设郡,郡以下设置道和属国,分封其首领,因俗而治。)”“边疆地区设羁縻府、州、县,册封其首领,令其自行管理”,得出注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体现因地制宜或因俗而治的理念。【小问2详解】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所学,从对国家统一的影响分析,得出中央集权增强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从对制度创新的影响分析,得出国家的治理没有一成不变的法规,应该注重制度的创新;从国家治理原则分析,得出因地制宜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原则;从过分集权带来的弊端分析,得出过于强调分权制衡容易造成效率的低下;过于集权不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主动性。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的行政与政治是一体的。“一朝君主一朝臣”,随着君主的变换,文官也跟着变换。文官制度的核心不在于提高工作效率,而在于维护皇权,加强君主的一统。……与其他王朝一样,唐代注重伦理,强调“孝忠”,以“礼”作为官员、百姓的行为规范。科举考试是唐代选官的主要形式,对于文官的铨选,由吏部统一掌管。凡科举及第取得做官资格者,须经过吏部再试宏词,成绩优异者,方可入仕、授官。唐代文官制度,对官吏的晋级、为官过程与出仕,都有详细周密的规定。唐朝用法令的形式,对中央与地方各级、各部门的官员额数作了严格限定。 ——摘编自柳捷、杨成炬《中国传统吏治特征的现代分析——以唐代文官制度为例》材料二1883年美国以英国文官制度为蓝本,结合自身经验制定《彭德尔顿法》。该法提出凡通过文官考试而被择优录取的人员,不得因政治原因被革除公职,不得参加政党的竞选活动。法案要求考试具有务实性,考试内容与文职人员要履行的职责相联系。公职人员的录用考试和提升考试,在公职的任何一级,对所有人开放。美国文官制度建立后根据时代发展及时进行调整,1923年《分类法》建立系统的分类考绩制度,1950年实行《考绩法》。——刘建芳《试论美国文官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文官制度的特点。(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文官制度建立的特点。(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一个国家文官制度的主要因素。【答案】(1)特点:文官随着君主变换而更替;文官制度以维护皇权为核心;以儒家伦理规范文官的行为;文官选拔以科举考试为主要方式;通过法令对文官进行严格管理。(2)特点:学习英国;立足国情;立法推动;通过考试择优录取;政治中立;务实性;开放;渐进不断调整。(3)主要因素:社会经济形态;国家政治体制;社会主要矛盾;执政者的治国理念;社会主流文化或思想。【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特点:根据材料“随着君主的变换,文官也跟着变换。”可知,文官随着君主变换而更替;根据材料“文官制度的核心不在于提高工作效率,而在于维护皇权,加强君主的一统。”可知,文官制度以维护皇权为核心;根据材料“唐代注重伦理,强调‘孝忠’,以‘礼’作为官员、百姓的行为规范。”可知,以儒家伦理规范文官的行为;根据材料“科举考试是唐代选官的主要形式,对于文官的铨选,由吏部统一掌管。”可知,文官选拔以科举考试为主要方式;根据材料“唐朝用法令的形式,对中央与地方各级、各部门的官员额数作了严格限定。”可知,通过法令对文官进行严格管理。【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美国。特点:根据材料“1883年美国以英国文官制度为蓝本,结合自身经验制定《彭德尔顿法》。”可知,学习英国,立足国情,并通过立法来推动;根据材料“提出凡通过文官考试而被择优录取的人员,不得因政治原因被革除公职,不得参加政党的竞选活动。”可知,通过考试择优录取,且需要保持政治中立;根据材料“法案要求考试具有务实性,考试内容与文职人员要履行的职责相联系。”可知,务实性;根据材料“公职人员的录用考试和提升考试,在公职的任何一级,对所有人开放。”可知,开放;根据材料“美国文官制度建 立后根据时代发展及时进行调整,1923年《分类法》建立系统的分类考绩制度,1950年实行《考绩法》。”可知,渐进不断调整。【小问3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社会经济形态、国家政治体制、社会主要矛盾、执政者的治国理念、社会主流文化或思想等角度进行说明。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家训诗中的价值取向以诗歌为载体,由长辈对晚辈进行的带有诗意的教诫即谓家训诗。家训诗是我国传统家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唐代迎来了发展高峰。主题一饰装辞故里,谋策赴边庭。壮志吞鸿鹄,遥心伴鶺鴒。——孟浩然《送莫切兼诸昆弟从韩司马人西军》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犬戎。尔随汉将出门去,剪虏若草收奇功。——李白《送族弟绾从军安西》世承清白遗,躬服古人言。从官俱守道,归来共闭门。——韦应物《送端东行》主题二兄弟须和顺,叔侄莫轻欺。财物同箱柜,房中莫蓄私。——王梵志(僧人)《兄弟须和顺》早得声名年尚少,寻常志气出风尘。文场继续成三代,家族辉华在一身。——张籍《哭胡十八遇》秦云蜀浪两堪愁,尔养晨昏我远游。千里客心难寄梦,两行乡泪为君流。——杨牢《赠舍弟》主题三小子读书不用心,不知书中有黄金。早知书中黄金贵,高照明灯念五更。——坎曼尔(回鹘诗人)《教子诗》仰摘枝上果,俯折畦中葵。足以充饥渴,何必慕甘肥。——白居易《新构亭台示诸弟侄》人生励志应早立,汝宜经史勤时习。莫负我身亲炊汲,汝父汝祖各饮泣。——淑德郡主《教子诗》(1)唐代家训诗呈现出哪些主要特点?(2)唐代家训诗反映出怎样的价值取向?对当代社会有何指导意义?【答案】(1)劝学、齐家、建功,涉及内容丰富;官员、诗人、诗僧(僧人)贵族、少数民族诗人,反映创作群体多元;弟侄、儿子、外甥,体现教育对象广泛。 (2)价值取向可从国家、家族、个人等角度作答。国家层面:赴边从戎,建功立业,保家卫国,以天下为己任的国家本位教育价值取向。家族层面:齐心治家,注重家族和睦,强调家庭亲情的家族本位教育价值取向。个人层面:追求理想,勤勉为学,淡泊明志,修己养身的个人本位教育价值取向。指导意义:可从弘扬正确价值观、重视家风建设、强调生活教育、培养家国情怀等角度作答。【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特点:根据材料“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犬戎。......早得声名年尚少,寻常志气出风尘。......人生励志应早立,汝宜经史勤时习。”可知,劝学、齐家、建功,涉及内容丰富;根据材料“孟浩然、王梵志(僧人)、坎曼尔(回鹘诗人)、张籍、淑德郡主”可知,官员、诗人、诗僧(僧人)、贵族、少数民族诗人,反映创作群体多元;根据材料“白居易《新构亭台示诸弟侄》、淑德郡主《教子诗》、杨牢《赠舍弟》、李白《送族弟绾从军安西》”可知,弟侄、儿子、外甥,体现教育对象广泛。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中国)。结合所学知识,价值取向可从国家、家族、个人等角度作答。根据材料“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犬戎。尔随汉将出门去,剪虏若草收奇功。”可知,在国家层面上,赴边从戎,建功立业,保家卫国,以天下为己任的国家本位教育价值取向;根据材料“兄弟须和顺,叔侄莫轻欺。财物同箱柜,房中莫蓄私。”可知,在家族层面上,齐心治家,注重家族和睦,强调家庭亲情的家族本位教育价值取向;根据材料“人生励志应早立,汝宜经史勤时习。莫负我身亲炊汲,汝父汝祖各饮泣。”可知,在个人层面上,追求理想,勤勉为学,淡泊明志,修己养身的个人本位教育价值取向。指导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弘扬正确价值观、重视家风建设、强调生活教育、培养家国情怀等角度作答。20.中国古代的“亲亲相隐”是指亲属之间相互隐瞒,包庇犯罪,而官府对这种隐瞒、包庇的做法不予惩罚或减轻惩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时期发展情况春秋战亲亲相隐,语由《论语·于路》:“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躬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便成为亲亲相隐的基石。法家对此反时,如商鞅变法观定:"令民为什伍而相 国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新,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汉朝汉武帝时期,衡山王刘赐谋反,又欲废太子爽,太子爽上书告发其父。后衡山王因事败自杀,而太子爽告父不孝,弃市。武帝一朝,不但提倡“父于相隐".而且在父于关系上做了一定延伸,将养父子列为容隐之列。汉宣帝地节四年诏曰:“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匪孙,罪珠死,皆上请廷尉以闻。"由此,“亲亲得相首匿"便成为定罪量刑的一项基本原则确立下来。唐朝《唐律疏议·名例》春六:“诸同居(居住在一起的亲属),若大功(大功、小功皆为旧时丧服名,按血缘亲疏程度进行划分)以上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见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部曲、奴婢为主隐,皆勿论,即漏其事及擿语(密告)消息亦不坐。其小功以下相隐,减凡人三等。若犯谋叛以上者,不用此律。”——据郭程《睡虎地秦简和张家山汉简的法律材料与秦汉“亲亲相隐"制度研究》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亲亲相隐”的发展做出合理的解释。(要求:表述成文、立论正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答案】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儒家重视伦理秩序(或儒家以礼规范社会秩序,克己复礼思想),孔子提出“亲亲相隐”的原则。但由于当时儒家思想不能满足国君富国强兵的需要并未被接受,所以亲亲相隐原则未被广泛认同(不受重视)。(背景任取一点,发展状况)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传统思想的主流(儒学成正统)。受此影响,亲亲相隐原则在汉武帝时影响司法实践(出现董仲舒春秋决狱现象,引礼入法、引经注律)其适用范围也在扩大;汉宣帝时期将“亲亲相隐原则”确立为法律原则。(背景,发展状况任取一点)唐朝重视儒家伦理(唐朝礼法合一或法律与儒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因此,唐律中“亲亲相隐原则”在司法实践中适用范围继续扩大至同居亲属等,而且不断发展完善。(背景任取一点,发展状况任取一点)综上所述,“亲亲相隐”原则随着儒家思想地位的变化而发展,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建构,巩固儒家思想地位,有利于规范社会秩序,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便成为亲亲相隐的基石”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儒家重视伦理秩序(或儒家以礼规范社会秩序,克己复礼思想),孔子提出“亲亲相隐”的原则。根据材料“法家对此反时,如商鞅变法观定:‘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并结合所学可得出,由于当时儒家思想不能满足国君富国强兵的需要并未被接受,所以亲亲相隐原则未被广泛认 同(不受重视)。根据材料“武帝一朝,不但提倡‘父于相隐’而且在父于关系上做了一定延伸,将养父子列为容隐之列。”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传统思想的主流(儒学成正统)。受此影响,亲亲相隐原则在汉武帝时影响司法实践(出现董仲舒春秋决狱现象,引礼入法、引经注律)其适用范围也在扩大;根据材料“汉宣帝地节四年诏曰……‘亲亲得相首匿’便成为定罪量刑的一项基本原则确立下来。”可得出,宣帝时期将“亲亲相隐原则”确立为法律原则。根据材料“亲及外祖父母、外孙,若孙之妇、夫之见弟及兄弟妻,有罪相为隐;部曲、奴婢为主隐,皆勿论,即漏其事及擿语(密告)消息亦不坐”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唐朝重视儒家伦理(唐朝礼法合一或法律与儒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因此,唐律中“亲亲相隐原则”在司法实践中适用范围继续扩大至同居亲属等,而且不断发展完善。最后对“亲亲相隐”原则进行评价,言之成理即可。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0-26 09:30:02 页数:19
价格:¥2 大小:52.25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